❶ 在銀行可以買股票嗎
銀行不能買股票。我國《商業銀行法》明確地規定,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託投資和股票業務,不得投資於非自用不動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
雖然商業銀行也並非完全不可能成為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股東,如商業銀行可以因行使抵押權、質權而取得企業的不動產或者股票,從而成為其股東,但同時商業銀行法也規定因上述原因而取得的不動產或股票,應當自取得之日起一年內予以處分。
股票購買一般是通過證券交易所開完戶以後,可以通過櫃台、網路、電話進行買賣,目前一般採用的事網路和手機進行買賣,只要戶開好就可以操作。
(1)銀行買股票屬於基金嗎擴展閱讀:
買股票的技巧有哪些?
買股的技巧有很多,但我看要概括為四個字就是「買股不急」。
所謂買股不急就是,買入股票一是要先觀察一下再下單,要像開車一樣「一慢二看三通過」,如頭一天選中一隻股票,第二天開盤後,先看大勢,看大勢可不可以操作;二是看股票開盤是高開還是低開,在弱市中切記不要追高,只要高開就放棄,強勢高開超過3個點最好也不要追了,等回調時再擇機殺入;三是看主力資金流向,藉助軟體看主力資金是凈買入還是凈賣出,凈賣出且量比較大,就只能放棄。
買入股票還要注意看均線形態,一般脫離開5日均線過高的股票買入一定要慎重,如果堅決看好這只股票,要等這只股票回踩5日均線的時候再買入,如錢江水利上一交易日就回踩了5日均線,如果上一交易日在5日均線上買入這只股票,今天逢高拋出一定會賺錢的。
買股票的技巧:等。1。要能等,一定要等行情來就開始買賣。一般說來先看成交量,指數大跌且成交量降到均量一半以下時,買進風險很低,這叫九生一死,此時買股賠錢風險只有10%。反之,指數上漲且成交量降到均量一半以下時,買進風險很高,這叫九死一生,此時買股賠錢風險高達90%。大抵狀況如此。具體狀況可以跟網路知道高手們請教。
買過的技巧:不能貪。可以不停利,但一定要設停損。自己訂一個標准,一定要砍倉。20幾年來我在市場看過多少賠大錢的人,都是因為沒有停損。只要有停損觀念,永遠能東山再起。如果沒有停損觀念,或訂了停損點但沒有認真執行,很可能一次栽跟頭就把你打出股市20年,永無翻身之日。這句話,你先記著,20年後再說我是不是危言聳聽!
大勢分析:對於大盤仍然中線看好,但由於主力資金連續兩天凈流出,今天流出59億,比上一交易日22億的流出量增加了一倍還要多,所以短期會有回調的壓力,我們的倉位控制在1/3比較穩妥一點,激進一點可以半倉。
❷ 銀行的基金可以買嗎
可以,銀行屬於銀行的代銷平台,投資者可以通過銀行平台購買基金,不過部分銀行基金手續費比較高,投資者可以對比一下手續費。銀行基金是基金公司向社會公開募集小額的資金,然後將募集來的資金用於投資,賺取其中的手續費,將利潤返還給大家。
拓展資料:
基金按交易方式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封閉式就是只有在特定的時間內可以交易,開放式是隨時可以進行交易,一般來說,大家投資的都是開放式基金。基金根據投資對象分為股票型、債券型、貨幣型,股票型基金是指6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基金,債券型基金則是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而貨幣市場基金指基金資產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的基金。相對而言,股票型基金的風險最高,債券型基金次之,貨幣市場基金風險最低,收益也最低。投資基金的收益絕對超過銀行利率,但是投資就會有風險,基金還沒有賠過錢,所以還是非常可取的一種投資方式。
開放式基金又稱共同基金,是指基金發起人在設立基金時,基金單位或者股份總規模不固定,可視投資者的需求,隨時向投資者出售基金單位或者股份,並可以應投資者的要求贖回發行在外的基金單位或者股份的一種基金運作方式。投資者既可以通過基金銷售機構購買基金使得基金資產和規模由此相應的增加,也可以將所持有的基金份額賣給基金並收回現金使得基金資產和規模相應的減少。開放式基金是世界各國基金運作的基本形式之一。基金管理公司可隨時向投資者發售新的基金份額,也需隨時應投資者的要求買回其持有的基金份額。契約型開放式基金,是指基金單位不能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證券投資基金。這類基金雖然不能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但可以通過「申購」、「贖回」來進行交易,這類基金的交易雙方是投資者和基金公司。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開放式基金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期權基金,認股權證基金等。
❸ 基金,理財產品,股票,這三者的具體區別是什麼
基金是用自己的錢購買基金份額,由基金經理負責投資,並收取管理費,幫購買者理財。
理財產品是購買金融機構(主要是通過銀行渠道)發售的特定投向的投資組合份額,達到理財的目的。
股票是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證書,通過持有股票可以享有公司股東的相應權利,主要靠投資者自己操作。
個人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基金,股票,這些都是理財的手段。
基金(Fund)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
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❹ 小巴老師,銀行app裡面賣的基金跟股票軟體裡面的基金,是同一個種類嗎
是同一個。
開放式基金,任何渠道買的都一樣,股票軟體買和銀行買都屬於代銷渠道。
基金就是代客理財工具。說白了就像現在的代購,有些東西你自己去買很費勁,但是把它交給專業的人就好了。常見的基金: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貨幣基金就是我們熟知的的余額寶和零錢通。主要投資對象有銀行存款、債券回購、債券、重要銀行票據等。
❺ 基金在銀行和證券,購買的差別有哪些
1、類型不同:基金分為場內基金和場外基金,這里的場是指股票交易市場,通過證券。證券交易軟體購買的基金屬於場內基金,銀行渠道則屬於場外基金。
2、投資規則不一樣:證券購買的基金,在投資上類似於股票,按照交易價格成交,實行T+1機制;銀行購買的基金,一般按照凈值成交,場外基金每天公布一次凈值。
3、證券購買的基金以被動化管理居多:而銀行渠道的基金一般進行主動化管理。
❻ 我在興業銀行買的一年定期基金是證券嗎
在銀行購買的只能是基金,肯定不可能是股票。股票買賣只能通過證券公司交易,其他任何途徑都是不可以的。
❼ 理財產品都是基金嗎
不是,廣義的理財包含基金產品,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都屬於廣義的理財,狹義的理財就是指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是由發行機構針對特定群體開發設計並銷售產品(金融機構發行),屬於固收類產品。
基金由基金公司發行,屬於浮動收益產品,主要投資於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是一種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一種投資方式。
拓展資料: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產品。
銀保監會發布《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強化理財產品銷售流程管理,明確了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中的多項禁止性行為,以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辦法自2021年6月27日起施行。
銀行理財產品還可以分為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
保證收益理財產品的收益是固定的,到期後就可以獲得協議上規定的收益,反之為非保證型。
非保證型又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銀行按照約定向客戶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並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的理財產品,反之就是非保本型。
一般銀行的保本浮動收益型的風險僅次於儲蓄風險,是追求穩定收益的穩健型客戶的最佳選擇。
在股市不景氣,樓市、車市觀望的情況下,銀行個人存款賬戶的"閑錢"正開始增多。
個人存放在活期存款賬戶"閑錢"在保證存款流動性的同時,會盡量獲取可能的高於銀行存款的收益率,一些短期理財產品就成為這些資金的追逐對象。銀行以及基金公司在理財市場上推出了不少針對短期、流動性強的新型金融產品對留有流動性的個人而言就是不錯的選擇。
除了七天存款通知、貨幣市場基金、中短債基金等創新品種,人民幣理財和外幣理財也出現了理財周期越來越短的趨勢。而從各銀行以及基金公司的宣傳來看,似乎都是保證本金安全,在保證流動性前提下,實現高於較高的收益,是集平穩和靈活於一身的短期投資工具。
貨幣市場基金:"准現金"的現金管理工具
根據銀行和投資人二者之間的法律關系不同
1、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投資者承諾支付固定收益,銀行承擔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
2、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商業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理財業務的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投資者支付利益,並不保證投資者本金安全的理財計劃。
3、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投資者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風險由投資者承擔,並根據實際收益情況確定投資者實際收益的理財計劃。
4、商業銀行承銷的理財產品。商業銀行代其他機構銷售的產品,商業銀行只收取固定的承銷費用,不對產品的風險負責。
❽ 銀行買的理財產品是基金嗎
不是。銀行理財和基金不是一個品種,銀行理財是由銀行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產管理計劃,銀行理財收益和風險客戶承擔或者由銀行和客戶共同承擔。
基金是有基金公司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產管理計劃,主要投資於股票、債券等資產的資產,目的在於取得超額收益,收益和風險由客戶承擔。
銀行的理財產品和基金區別有:
1.提供服務的主體不同:銀行的理財產品是由銀行提供的,基金是由基金公司提供服務的。
2.監管機構不同:銀行的監管機構是銀監會,基金公司的監管單位是證監會,基金資產需要託管在具有託管資格的銀行,且其賬戶設立和運作均嚴格獨立於基金管理人和託管人。
3.購買門檻不同:一般銀行自營理財產品的購買門檻相對較高,一般在1000元以上,更加普遍的是1萬起購、5萬起購或者100萬起購的產品。而基金的購買門檻相對較低。公募基金的一般是1元或者10元起購,也有100元或者1000元起購的。
4.費用不同:基金的費用一般由認購費/申購費、銷售服務費、贖回費、管理費、託管費等部分構成。銀行理財除了封閉型理財提前贖回會產生費用,一般不收贖回費。其他幾種費用銀行理財也有,但通常費率會比基金低。
5.安全性不同
基金資產需要託管在具有託管資格的銀行,且其賬戶設立和運作均嚴格獨立於基金管理人和託管人;同時,證監會專門出台了針對貨幣市場基金的管理規定,對基金的信息披露也有嚴格要求。而銀行理財的資金去向的透露比較少。
6.流動性不同
基金在開放日靈活申購、贖回,不會因為基金申購和贖回的多少凈值發生變化;理財產品有的可以隨時買賣賺取差價,如股票外匯等;有的則需要在滿足期限里買賣,一般不可以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