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股票融資總有個陷阱等著你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融資總有個陷阱等著你

發布時間: 2022-12-25 14:54:35

⑴ 常見的5種投資陷阱,希望你在投資的路上一種也不要碰上

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資的第一原則是永遠不要虧錢,第二條原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規則。」

投資者的每一分錢都是血汗錢,防範風險永遠比博取收益更重要。如果做不好風險管理,積累再多的財富都可能化為烏有,從1萬到1億可能需要 一輩子 ,但從1億到1萬有時卻只需要 一瞬間

常見類型:e租寶,善林金融、中融民信、錢寶網、唐小僧

一句話:打著高年化回報,在網路吸引你投錢,投向產品完全不明朗

如何避坑:不貪心高回報,做好低風險投資


P2P互聯網借貸平台,就是通過網路,把錢借給平台方,平台方再借給需要資金的一方,實現點(poin)對點的資金融通,所以稱為P2P,通過網路實現資金的融通,資金需求方獲得資金,資金供給方獲得利息,這不是兩全其美嗎?但實際中間存在很多不透明的環節,也就是人性作惡的環節。

P2P自出現誕生以來,由於一直沒有被納入到現有的監管體系中來,行業中的亂象紛呈。主要是很多騙子平台以高收益為誘餌,虛構項目信息,設立資金池,借新還舊。從激進經營爆雷到直接詐騙跑路的事件比比皆是,e租寶、鑫利源、校園貸、月光寶盒等曾經炒得火熱的機構生存一兩年就紛紛跑路停業。


第一種投資陷阱是平台自融自保。 自融是平台發標為自身融資,自保是平台為投資人提供本息保障。比如快鹿系就曾用自己的影視公司,走自己的通道公司,靠自己的擔保公司,用自家的P2P平台,最終投向了自家的《葉問3》。

第二種投資陷阱是借新還舊。 這種騙局是典型的龐氏騙局,主要是通過借新還舊,償還高額利息,一旦新增資金放緩或者停止進入時,整個體系就會崩盤。大部分P2P問題平台都有龐氏騙局的影子如善林金融、中融民信、錢寶網、唐小僧等。


第三種投資陷阱是打折回收債權,收割投資者。 P2P平台不只是投資之前全是雷,甚至平台出了問題也都是雷。很多P2P平台在爆雷後都會在兌付計劃中為投資者提供即時退出的選項,只不過如果選擇這一選項,就要接受投資者持有的債權進行打折。一般來說,厚道靠譜一些的打折在七折左右,窟窿太大隻能通過收割投資者完成兌付的打折比例一般在1-3折。


常見類型:炒股群,內幕消息,炒股大師

一句話:警惕網上炒股大師,特別是拉群,給你推薦股票那種

如何避坑:遇到推薦股票,內幕消息的,果斷拉黑,舉報


我們國家大部分的股民,都是中老年人,而這部分人群,很多都是缺乏金融知識的,但是手上卻有閑錢的,而這些內部炒股群的騙子,就是瞄準這類錢多,頭腦簡單的,想賺錢的大爺大媽。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某天有人加你微信,或者打你電話,說某某炒股大師有內幕信息,邀請你進群聽分享,然後開始幾天的分享,最後推薦幾只股票,讓你高位買進,最後他們卻高位出貨,完成一波完美的收割。

這類陷阱的實際就是配合莊家操縱股價收割。


股價操縱的手法多種多樣,但總體來說,主要有四種操作方式。

第一種是單純通過多賬戶操作拉高股價吸引散戶高位接盤然後再出貨。

第二種是勾結上市公司實控人通過「高送轉」等利好消息或者熱點題材拉升股價然後出貨獲利。 前面兩種股民應該深有體會,之前被罰了超百億的某徐姓大佬,擅長的就是此類操作。

第三種是利用自身的市場影響力,散布虛假消息給散戶薦股,拉升股價然後再高位出貨的方式。 這種一般都是通過各種包裝出來的專家薦股、冒用名人、專家相似賬號的方式來欺騙投資者。

第四種是操縱境外股票尤其是港股。 近些年來,很多莊家也走出國門,不只局限於A股市場的操縱股價,港股等海股票市場股票操縱的案例也越來越多。

我們說的推薦股票,內幕消息交流群,主要就是第三類操縱股價的手法。


常見類型:XX原始股快要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了,趕緊買

一句話:用投資原始股上市的造富夢割韭菜

如何避坑:普通投資者請在正規二級市場交易


人無股權不富」是一句老生常談了。股權投資作為高收益、高風險的一種投資品,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暴富神話,但同樣地,各種股權投資陷阱也開始逐漸出現。總的來說,股權投資陷阱主要是兩種:


第一種投資陷阱是單純的詐騙。 通過邀請投資者成為公司合夥人或向投資者虛稱企業已經或即將上市、發售原始股的方式,向投資者鼓吹一夜暴富的美夢,實則利用投資資金非法集資。

最開始的股權投資陷阱是所謂的原始股騙局,現在隨著大家對股權的認知越來越深,這類陷阱正在逐漸減少,但依然有很多這樣的騙局活躍在中國的三四線城市。公司登陸主板及創業板之前的股票都可以被稱為是原始股。比起其他投資方式來說,相比於其他投資品,原始股一直都是一種騙局高發的投資方式。

這種騙局一般直接或間接出售空殼公司股權。 比如在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的上海優索環保以定向發行「原始股」作為手段欺詐投資者,還一度發售股權理財,向投資者承諾48%的年收益。非法融資超過2億元,涉及上千名投資者。

或是藉由新三板協議轉讓,提前買入某隻公司股票然後高價轉讓給投資者。

第二種投資陷阱是接盤高價股權。 一般這種陷阱里出現的公司是好公司,股權也是好股權,唯一的問題就是股權價格非常貴,遠遠超出合理的價格,只是前一持有人套現的一種手段。這種陷阱往往見於知名獨角獸公司上市前的一段時間,各類股權投資基金輪番炒作,將獨角獸股權炒作的非常高,在上市後又會面臨破發的風險,因此在上市前突擊將這部分股權轉讓給投資者就是最好的選擇。


常見類型:微交易,微盤交易,原油期貨黃金交易盤,買漲跌

一句話:通過控制操作平台價格,前期拉盤讓你瘋狂,然後再進行收割

如何避坑:遠離警惕操縱價格的期貨,外匯交易平台


交易所投資陷阱通常有一定的實物和商品,但是會 通過控制操作平台價格 ,將某些業務包裝成理財產品向 社會 公眾出售來非法吸納資金,並承諾較高的固定年化收益率。

事實上,在中國境內,只有 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大連期貨交易所、鄭州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 這八家交易所是國務院和證監會批准成立的正規交易所,其他則均為地方政府或者商務部此前批準的交易所。而現在,一些野雞交易所卻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紛紛涌現,宣稱能短期獲得超高回報,實則吞噬著投資人的財富。

在交易所非法集資案件中,涉案規模和影響最大的是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昆明泛亞通過金屬現貨投資和貿易平台,自買自賣,操控平台價格,維持泛亞的價格比現貨市場價高25%—30%,每年上漲約20%,製造交易火爆的假象,然後藉此包裝所謂「日金寶」等誘人的高收益產品。但實際上每年漲價20%只是為了讓泛亞的價格永遠高於現貨市場價格,因此也永遠不會有真正的買方,並沒有帶來實際增量資金;而交貨商也因此不需補交保證金,投資者年化13.5%的日金寶理財收益,都是自己的本金或者新增投資者的本金。當新增資金放緩或者停止進入時,整個體系就會崩盤,投資者基本血本無歸。泛亞模式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委託日金費和短期回報,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2015年12月,昆明泛亞兌付危機爆發,涉及28個省份的22萬人,非法集資金額總計超過430億元,上千名泛亞投資者聚集在證監會門口集會抗議。


常見類型:五行幣,各類傳銷幣,to the moon

一句話:以數字貨幣為噱頭的傳銷資金盤

如何避坑:遠離山寨空氣數字貨幣,遠離宣傳一夜暴富的傳銷幣


比特幣十年暴漲上萬倍之後,尤其是2017年末和2018年初比特幣接近2萬美元之時,人們對數字貨幣充滿幻想,但實際上,真正有應用價值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只是極少數,大多數字貨幣是毫無實際應用價值的龐氏騙局。

第一種投資陷阱是空氣幣。 空氣幣就是沒有實際落地項目支撐,以空手套白狼的方式發行的數字貨幣,並不具有任何實際價值。它唯一落地的只有兩項,一項是白皮書,一項是交易所上市交易。白皮書是為了畫餅,上交易所是為了把餅賣出去。

一般空氣幣都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白皮書注重講故事勝過講應用,項目、技術路線圖根本無法落地。二是營銷能力出色,遠超自身的技術能力,甚至團隊根本沒有技術人員。三是代碼並不開源,讓人無從判斷項目到底進展到了哪一地步。

第二種投資陷阱是傳銷幣。 數字貨幣投資陷阱層出不窮。除了我們上面說到的空氣幣之外,還有一種披著數字貨幣外衣的傳銷騙局。這種騙局本質上還是傳銷,跟數字貨幣沒有半點關系,騙子們只是把原先傳銷騙局中的商品替換成了時下最熱門的數字貨幣,有些甚至只是名為「數字貨幣」,其實根本沒有使用區塊鏈技術。 一般在境內的傳銷大多是打著數字貨幣的名義,行傳銷之實。


我個人是信因果規律的 ,種什麼因,就會結什麼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各類金融投資陷阱,騙局的組織者,發行人,種的惡因,所以即使是前期多麼風光,大部分人還是進去了,還沒有進去的那些人,估計拿著錢,也只能終日惶恐。

如果你在投資路上已經被騙了,可以評論或者私信我,教你如何維權追款。

⑵ 股票融資怎麼操作,步驟是什麼

涉及到融資融券,估計存在很多小夥伴要麼是了解不夠深,要麼就是幾乎不去接觸。今天這篇文章的內容,是我多年炒股的經驗之談,提醒大家認真看第二點!

開始介紹前,我和各位小夥伴分享一個非常好用的炒股神器合集,絕對良心:炒股的九大神器,老股民都在用!

一、融資融券是怎麼回事?

聊到融資融券,首當其沖我們要認識杠桿。簡單來講,你原本僅有10塊錢,想去買20塊錢的東西,我們的錢不夠,需要借別人的,這借來的錢就是杠桿,這樣我們就很容易明白融資融券就是加杠桿的一種辦方式。融資,也可以這么來理解,就是證券公司把錢借給股民,股民這筆錢去買股票,到期就連本帶利一起還,融券顧名思義就是股民借股票來賣,到了規定時間將股票返還並支付一定的金額。

融資融券可以把任何東西無限放大,盈利情況下,利潤會成倍增長,虧了也能使虧損一下子放大。可以看出融資融券的風險確實很嚇人,如若操作有問題很有可能會造成巨大的虧損,這就要求投資者有較高的投資水平,把握合適的買賣機會,普通人達到這種水平有點難,那這個神器就非常不錯,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挑選最適合買賣的時間,那就趕快戳進下方鏈接吧:AI智能識別買賣機會,一分鍾上手!



二、融資融券有什麼技巧?

1. 利用融資效應就可以把收益給放大。

舉個例子,若是你手上有100萬元資金,你認為XX股票不錯,你可以用這部分資金先買入該股,然後再將買入的股票抵押給信任的券商,接著進行融資買進該股,一旦股價上升,就能取得額外部分的收益了。

類似於剛才的例子,要是XX股票漲幅有5%,本來僅有5萬元的收益,但不願局限於這5萬元,就需要使用融資融券操作,當然如果我們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虧損也就會更多。

2. 如果你投資的方向是穩健價值型的,感覺中長期後市表現喜人,然後向券商融入資金。

只需將你做價值投資長線持有的股票做抵押即可融入資金,進場變得更加容易,不需要追加資金,獲利後也不能忘了券商,要將部分利息支付給他們,就可以取得更多勝利的果子。

3. 用融券功能,下跌也有辦法盈利。

類似於,比如某股現價20元。經過深度探究,有極大的可能性,這只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下跌到十元附近。然後你就能向證券公司融券,並且去向券商借一千股該股,以20元的價格在市場上賣出,就能獲得2萬元資金,等到股價下跌到10左右,你就可以按照每股10元的價格,將買入的股票再加1千股後,還給證券公司,最後花費費用1萬元。

所以這中間的前後操作,之間的價格差,就等於盈利部分。自然還要支付在融券上的一些費用。以上操作,如果將未來股價變為下跌而不是上漲,那麼合約到期後,就沒有盈利的可能性了,而是需要拿出更多的資金,來買證券還給證券公司,最終發生虧損的情況。

最終,給大家分享機構今日的牛股名單,趁現在還沒被刪除,趕緊領取:絕密!機構今日三支牛股名單泄露,速領!!!

⑶ 創業者融資必須謹記的12個融資條款

創業者融資必須謹記的12個融資條款

融資有多難,只有經歷過創業的人才會知道。很多創業者都不是融資方面的專業人士。在融資過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難題,甚至陷阱。本文的作者是一位資深投資人,他提出了創業者們在融資中必須要注意的12個問題。下面我帶你一起來了解一下~

我們正處在一個移動互聯網產業革命的時代,誕生了非常多的完全改變我們生活習慣,而且有巨大商業價值和資本價值的模式和公司。國家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創業,如新公司法的實施和IPO注冊制的推進,所以,現在正好是產業轉型和創業的良機,如何給創業插上資本的翅膀,下面我講一些與投資有關的問題:

1為什麼要融資?

「融資」是三個引:引資、引智、引資源。如果能拿別人的錢創業,當然要拿別人的錢創業。你看雷軍,在做小米之前實際上已經很有錢了,但做小米的時候,他還到處融資。答案就是,融資是引資金、引智力、引資源的過程。當然,花別人錢跟花自己錢確實不一樣,花別人錢更大膽。很多創業公司,尤其是最開始的時候,有投資人在裡面和沒投資人在裡面,尤其是比較專業的投資機構在裡面,發展真的不太一樣。

2如何尋找和選擇合適的投資人?

找到合適自己的投資人,對企業發展是非常關鍵的。那麼如何處理投後關系?既然合作,除非你只看中錢,不看中其他的,一定要跟投資人保持緊密的互動。有事兒沒事兒騷擾一下,目前來看,往往是那種比較活躍的創始人,或者互動比較頻繁的創始人,他們的項目後續的融資和發展會比較快一些。因為,做企業就是聚人,要把一幫有資源、有能力的人聚過來。

3符合投資人偏好的商業計劃書特點?

最好的「商業計劃書」,15頁以內足夠了,最多20頁,如果你能12頁講清楚問題就非常好,商業計劃書太羅嗦的話,投資人不會願意看。我自己最喜歡「提問式」的商業計劃書,就是自己問、自己答:我們是做什麼的(講商業模式)?我們是怎麼做的(講產品體驗)?我們做得怎麼樣(講沿革和現狀)?競爭對手如何?我們的團隊怎麼樣?融資計劃是什麼?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如果你是做一些很大眾化的行業,你連市場分析都不用做,如果我連這個市場都不熟悉的話,我也沒資格投資你。

4如何做好路演?

同樣,5分鍾之內,一定要把路演項目講清楚。路演的原則和要講的內容,一定是跟商業計劃書邏輯是一樣的,而且也是那麼簡單和簡潔。我們不喜歡一上來就是市場分析,一上來要講你是做什麼的,這個非常關鍵!然後再介紹團隊如何,現在做的怎麼樣,競爭對手等。把這些事情講清楚就夠了。

5健康的、投資人喜歡的股權結構是什麼?

現在容易出現兩個極端情況,一個是股權非常平均,另一個是一股獨大。如果股權過於平均的話,初始的時候是沒問題的,大家在創業時可以共患難。但是企業一旦做大,出現分歧和吵架是非常常見的,這對未來就埋下了不好的隱患。此外,沒有聯合創始人的'公司,投資人一般不會投。投資人希望投的是一個創業團隊,是團隊作戰,而不是一個人戰斗。

創始人壓力是非常非常大的,如果這些壓力讓一個人扛,往往容易做出非常錯誤的決定和錯誤的選擇。但如果是一個團隊的決策,可以互相彌補知識和能力的短板。行業研究報告公眾號推薦。

一個創業團隊互補是非常重要的。什麼樣的股權結構是合適的?老大能夠有相對大股份比如50%、60%的股份,然後再配有一兩個有20%、30%股份的聯合創始人,這樣的團隊就很健康。

6公司如何估值?

很多人認為,估值是有模式的,或者是有模型的,這邊輸進去那邊就出結果了,就值這么多錢,其實這是巨大的誤解。早期投資估值就是拍腦袋。怎麼拍?就是基於行業經驗來的,我們沒有也不需要財務模型。不像PE投資、並購投資等,這些是需要財務模型的。

所有的財務模型都是基於你過去的數字,去預測你未來的財務數據,通過一些方法,比如「現金流折現法」,「PE法」,然後算出你現在值多少錢,但對於一些沒有歷史數據的公司,特別是初創公司,做財務模型完全是沒有必要的。提醒下,大家對自己的估值要有清晰的認識,不要上來報個特高的價測試別人,別想一口吃個胖子,這其實是不科學的。

7什麼是投資協議?

很多沒有拿過投資人錢的人,都以為投資協議應該很簡單,不就是你投錢進來,我把股份轉給你,一變更完了,同股同權。實際上不是的,投資協議的條款一定是非常保護投資人的,確實有很多苛刻的條款。

因為投資人的資金是募集來的,必須要承擔資金安全和增值的責任,再加上公司都是創始人在實際控制,所以投資人要保護自己,於是就會在條款中約定好,如果歷史上什麼事兒你騙了我,你要承擔責任,如果未來你不守約,你要承擔責任等等。投資人甚至有很多的「一票否決權」。比如說公司要分離,要融資,要實行期權計劃等。一票否決權只是說多少的問題,一般都會有,極少沒有。

這些條款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 還有很多其他條款,比如「反稀釋權」,就是這一輪如果以兩億估值投進去了,那得保證以後不能低於兩億,如果低於兩億的話得給我補回來,只能往上漲不能往下降估值。

再比如「清算優先權」,實際上公司法是不支持這塊的,因為公司法規定同股必須同權,你清算之後把員工的錢給了,社保交了,債權還了,最後剩多少錢是股東同比例分配,但投資協議中通常會約定投資人優先清算分配。如果你開始創業想融資,跟投資人談,我個人建議贖回條款可以取消,尤其在早期,從實際執行來看,讓創始人贖回給創始人壓力太大,如果讓公司贖回其實沒太大意義。最後提醒大家,雖然條款不一定符合公司法,但簽了約就要遵守,不遵守就違約了。

8什麼情況下會有對賭?

對賭產生的根源,在於創始人和投資方對公司的估值達不成一致,如果估值達成一致就不用賭了,直接投多少錢佔多少股。但我說這公司值1億,你偏說值3億,我說投1000萬佔10%,你說投1000萬只佔三四個點。3億就3億,但達不到目標得把股份調整回來,或者把錢退回來一部分,這就是對賭。

「對賭」和「代持」,法律規定在上市之前必須清零,上市時不能有對賭,也不能有代持,上市必須股權清晰,不能說這個股權是代持的。我的意見是盡量不要對賭,往往傷感情。有的創始人說只要對賭他絕對不接受,無傷大雅的對賭是可以接受的,投資人畢竟會給你一些高的估值。

9要不要請財務顧問?

凡是大額的投資交易一般都會有財務顧問,因為財務顧問有他的價值,比如涉及到價格的談判,條款的談判,融資估值,財務模型,很多協調都需要財務顧問做。按行業慣例財務顧問的費用會佔3%左右,但如果涉及的金額特別大,有可能財務顧問會降到2%或者1.5%或1%。

10何時啟動下一輪?

這是融資節奏的問題,到底一次就融它個夠,融一大筆錢,還是小步快跑?這個的話因人而異了。毫無疑問如果你能融到一筆大錢,尤其是在市場有點風險的情況下,融大一點錢會安全一點。但是在目前這個市場如此火熱的情況下,大家是可以考慮小步快跑的,市場不缺錢再融也不難。

11如何設置和發放期權?

每個公司都會面臨期權的問題。一般期權有三個考慮的緯度:一個是崗位的高低,崗位高當然一次性我給的期權多,崗位低當然少。如何兌現?有兩個緯度:一個是時間,一個是貢獻。期權是不是白給的?不是白給的,是要錢買的,在行權的時候是必須要掏錢買期權的,期權是在不同的時間會給期權,不同時候給的期權價格是不一樣的。行權時間也是要約定的。

12券商在上市方面有那些要求?

創業板有連續兩年盈利等財務指標要求,新三板沒有,要求公司存續要滿兩年以上等,這些都是非常低的標准。新三板最近非常火熱,2014年掛牌了一千多家,今年只多不少。目前新三板還是協議交易和做市商交易,沒有集合競價。集合競價的股市流動性更高。在主板上是集合競價,比做市商制度更進一步,由買賣的股民自己報價,按照時間優先價格優先原則,從高排到低,從低排到高,中間的買賣價格契合點直接撮合交易,中間就沒有做市商了。

從投資退出的角度來講,上新三板確實是個還不錯的方式,現在也很熱門。不過新三板的市盈率普遍還沒有主板高,募資功能和股票流動性還相對較弱。總的來說,新三板一定會越來越完善,越來越規范,優秀的新三板企業也會越來越多。我個人覺得未來它極有可能是中國的納斯達克。

;

⑷ 怎麼判斷原始股騙局

現在很多原始股騙局的,有些類似傳銷的機構,所以正確判斷他們的真假,可以看它們的募集方式、收款方式、股東信息、宣稱自己公司上市或即將上市等方面去判別,具體內容如下:

1、原始股募集方式

個人參與原始股投資的渠道是非常有限的。因為原始股投資風險較高,因此對參與原始股申購的投資者也設定了較高的門檻,且原始股一般是以非公開的方式向特定對象發行,不得向普通市民進行銷售。

此外,那些真正有上市實力的公司,其原始股是非常稀缺的,原始股的持有人一般為創始團隊和高管,公司員工、合作夥伴等人群一般也只能通過增發的形式獲得原始股,其他個人投資者很難獲得。

因此,那些在電話、網路或大眾場合公開宣傳原始股的融資活動,多半為非法詐騙,投資者不能輕信。

2、收款方式

無論是國內上市還是國外上市,原始股投資款項都需經過銀行轉到對公賬戶中,如果對方要求通過POS機等非公賬渠道轉賬,則有可能是非法集資。

3、股東信息

投資者認繳原始股後,可通過工商管理局網站查詢到相關的股東信息,包括認繳金額、占股比例等。如果投資後獲得一張股權證書,但工商局網站上查詢不到股東信息,那麼多為騙局。

4、宣稱自己公司上市或即將上市

現在很多原始股騙局的,有些類似傳銷的機構,宣稱自己有公司已經或者即將上市,向社會公眾發售或者轉讓所謂的「原始股」,有些還承諾固定收益。

這種都是騙子,原始股上市不了的,而且根本不會給公眾一個一個發售,都是基金自營資管們這些機構在做。和真的要上市的公司比較,那業績財報都差多了。

所以很多公司以高收益吸引投資者,很多投資者聽聞原始股就產生一夜暴富的憧憬,而實際上,從來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的確有人從此實現了財務自由,但更多的卻是被騙的血本無歸。

小結:所以很多公司以高收益吸引投資者,很多投資者聽聞原始股就產生一夜暴富的憧憬,而實際上,從來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的確有人從此實現了財務自由,但更多的卻是被騙的血本無歸。

⑸ 投資人說:警惕A輪以後的4個陷阱

投資人說:警惕A輪以後的4個陷阱

愉悅資本創始合夥人戴汨,在小飯桌分享了他對A輪後的創業公司在戰略發展上的建議,要懂得創業的3個常識, 商業的2個常識和規避A輪後的4個陷阱。

以下為演講實錄(小飯桌進行了不影響原意的整理):

創業的三個常識

第一個:終點

從和資本的對話來講,創業看得見的終點應該是IPO,你要知道你為之奮斗的目標門檻到底在哪裡,以美國市場為例,IPO的條件總的來講有三條:

第1條:Market Leader。

確立市場第一的位置。

第2條:收入達到1億美金。

這樣去上市才會有券商願意幫你操作。

第3條:基本上得接近盈虧平衡。

盈虧線還往下走時應該去融資。

第二個:時間

從基金的管理時間和公司需要的成長時間來看,7年到10年是一個你能IPO的過程,所以你必須7年左右上市。

第三個:概率

你知道創業成功的概率是多少嗎?我們統計了一下中國2003-2013年10年的美元市場數據,被投資的從天使到A輪這些公司大約有1萬家,出來100家上市公司,達到10億美元的只有15家左右。所以,上市不容易,成為十億美金的公司非常非常不容易, 基本就是千分之一的概率。

成功就是99%的運氣加1%的能力。能力是你可控制的東西,包括產品技術、商業模式、團隊等, 你不可控制的東西是什麼?運氣。運氣對創業來講,主要的三個因素是:

因素1:市場環境。 選擇增長中的新興市場要比一個停滯不前的市場好。

因素2:競爭。 能避開競爭的話,最好早期別競爭,不要一開始就是紅海。

因素3:資本。 找好的、長期的、有經驗的資本。

商業的2個常識

我們的另一個合夥人劉二海喜歡引用《葉問》電影里頭的一句話:什麼叫功夫?其實很簡單,就是一橫一豎,輸的躺下,贏的站著 。商業上豎的就是價值,橫的就是競爭。

第一個:價值

價值是什麼?價值等於體驗減去成本。相比於老的模式,體驗越高越好,成本越低越好,中間多出來的,就是創業公司創造的價值。創造價值無非就是兩種方法:

第1種:往體驗上做 ,10倍體驗,成本不變。第2種:體驗不變,成本下降,比如一半。

第二個:競爭

知道中國的創業公司都怎麼死的嗎?同質化競爭死的。怎麼才能贏得競爭呢?你必須及早的思考護城河。規模效應、技術、品牌、網路效應,你總得佔一樣吧。

競爭的終局未必都是一個人站著另一個人躺下,市場的競爭終局通常是兩種格局:8/2格局和5/5格局。8/2格局裡,老大就是大猩猩,擁有市場的基礎設施,老二是黑猩猩,靠差異化競爭,其他人都掙不到錢,屬於猴子。現在的電商就有這種態勢。5/5格局裡市場的第一和第二差距不大,同質化競爭,誰也難以殺死對手。在線招聘市場就有這個特徵。

4個A輪以後的陷阱

第一個:PMF

創業的第一條要思考市場跟產品之間是不是契合。你要找到這樣一個市場:

第一,很飢渴。

第二,高增長。

找到一個地方有水,針一紮進去就出水,而不是去培育這個市場。互聯網出現以後,技術風險降得很低,經常出現的是市場風險:

第一,偽需求 ,沒有這個市場。

第二,市場太小。

第三,市場長得沒有你想像的快。

公司發展分三個階段:首先,找切入點。其次,調整運營模式,看看掙錢不掙錢。然後開始踩油門,踩油門的過程中積累競爭壁壘。A輪經常在proct market fit(PMF,產品符合市場需求)後面投資。怎麼判斷符不符合?手工尋找你的1000個、10000個用戶,所以不要用戶量大,而是要用戶量不大,但用戶都愛死你。你要問三個問題:用戶是誰?用戶為什麼喜歡我、喜歡我產品的什麼東西?最重要的一點,用戶達到了見人就說、向他周邊的朋友推薦的地步嗎?

為什麼最後一條非常重要?有一個概念叫「先發優勢」,很多人理解的「先發優勢」是錯誤的,以為第一個進入市場就是先發, 互聯網里頭的先發優勢是指第一個提供產品到達用戶開始自發為你傳播的人,所以你要監測你用戶的來源和行為。

對於市場,另一個常見的誤解是搞不清楚真實市場的大小。市場的定義有三個范圍。 從廣義市場(total addressable market)到可服務市場(Served available market)到目標市場(target market)。

我們以一個做海外民宿的創業為例子。

第一個市場是廣義市場, 中國旅遊市場2萬億,這叫廣義市場,一個做海外民宿服務的公司,中國市場2萬億跟你有關系嗎?

第二個說我們做的是中國的出境旅遊市場, 如果這是可服務市場,里頭含什麼呀?機票、酒店,跟你做的民宿有關系嗎?

真正要做的是理解目標市場, 也就是直接給你錢的人加在一起的總數,所以你可以把台灣、日本、新加坡、美國到底有多少家民宿加起來,那是你真正要做的市場。

市場大小不重要,增長快不快最重要,要發現一個別人沒有發現的秘密。

第二個:燒錢還是不燒錢

簡單講,燒可能是錯的,不燒肯定是錯的。如果說第一年1000萬收入,每年百分之百的增長,第7年才能勉強上市,但臉(lian)書超過百分之百的增長也就三四年。正確的'增長姿勢簡單粗暴講就是54321 ,即500%、400%、300%、200%、100%。要達到這個速度,燒錢是必須的。

另外,你不做競爭對手會做。一旦競爭對手跑到第一的位置,別人就會有加速度,資源、媒體、人才都會往那邊傾斜。所以,不燒肯定是錯的。

燒錢就是要算賬,CAC、LTV ,你不知道這兩個單詞就不知道怎麼燒錢。CAC是單個下單的客戶成本,LTV簡單講是單個客戶的價值。如果你的CAC不小於LTV,基本上就是花錢買客戶,這樣的客戶沒價值。A輪就是要把你的運營體系全建起來,即增長監測體系和健康監測體系。理想的情況是, CAC要小於LTV 1/3,才能留出利潤來給你攤銷固定成本。

最後,要知道燒掉的錢去哪裡啦?燒錢就兩件事:第一,變成了利潤表裡頭的費用,進了下水道。第二,進入了你的資產表。最好的燒錢當然都是變成資產,不管是有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

企業上市前的階段通常是燒錢建立資產;上市後的階段基本就是經營資產來掙錢。所以,你得知道你燒錢在幹嘛,是在建品牌?建技術?建固定資產?雖然,該進下水道的得進下水道,但不要竹籃打水一場空。

第三個 :團隊

都知道團隊重要,但是里頭有兩個陷阱:

第一,團隊擴張。

大家知道為什麼A輪以後的公司團隊擴張特別快嗎?

1:著急。

2:有錢了。

但是我告訴你,團隊擴張是公司死亡的第一原因,團隊是固定成本,當你上頭沒調清楚的時候,一旦進入一個下降周期的時候你就會撐破了。所以別把公司變成一個靠人驅動的公司。

解決這個問題,基本無解,我們總是這么告誡創始人,通常融到錢就忘了。給你一個剛性的方法,就是不要擴辦公室,不擴大辦公室人就沒地方做,就不會擴大。

第二:團隊創始人。

公司死亡第二個原因就是創始人自己迭代升級速度太慢,公司越做越大,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難,都要你去解決,很容易成為公司成長的瓶頸。雖然團隊很重要,但是創始人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問題大了搞不定,別人可以走路,創始人不行。送大家兩句話,第一句叫「老炮兒會算賬」。傳統產業的人做互聯網你得會算賬, 知道建立運營數據體系。 還有一類是互聯網企業出來的,我給的建議就是「書生會打仗」,別整天流量、算數什麼都特門清,投放都會,就是從來不站街,不去見客戶。

第四個:融資

我覺得融資是第一生產力,融資絕對是戰略。不缺錢的時候去融錢,你就有花不完的錢。

第一,你得了解二級市場,不要盲目高估值。

你最後是要IPO的,所以你要拿著你這個公司,去看看同類公司在市場上值多少錢,有一個理性的估值,這樣才能為你的下一輪做好鋪墊,才能為你找到好的投資人做好鋪墊。

第二,你得找長期優質的投資人。

現在市場上的熱錢很多,但是很多錢不靠譜,很短期。或者投資人沒有經歷過完整的周期,經驗不夠。

最後一個,大部分的情況下,誰給錢快拿誰的錢,誰給錢多拿誰的錢。 估值放在最後一位,因為估1億美金,給你投了500萬美金,對你沒什麼用,反而是傷害。

說了很多常識和陷阱, 最後送大家一句查理.芒格的話, 「你如果能告訴我哪些地方去了會死,我就知道我不會死在那些地方,我就不去,不去就活得長」。希望大家長壽!

愉悅資本是新一代的VC基金,由劉二海、李瀟、戴汨創立,我們是創始人也是投資經理;愉悅資本,創始人和創始人對話。

;

⑹ 股票融資融券怎麼做的

如果要開通融資融券賬戶,是需要一些條件的,比如前N日普通賬戶日均資產達到50W,開戶6個月以上等。

融資買入是提供擔保給證券公司,公司以一定比例借錢給你供用戶買入股票,當然借的前是有利息的。融券賣出也是提供擔保給證券公司,公司以一定比例借券給用戶,供用戶賣出股票,當然也要收利息。對於一般市場,融資買入比融券賣出多的多。

(6)股票融資總有個陷阱等著你擴展閱讀:

股票融資融券注意事項:

由於融資融券是信用交易,因此券商對客戶的信用評估也十分嚴格。根據國泰君安的方案,對自然人的徵信內容包括年齡,學歷,家庭狀況等基本情況,還包括年收入,家庭年支出,非證券投資類資產等財務狀況以及風險承受能力。

客戶在營業部的開戶年限,A股賬戶總資產,A股賬戶總資產在所屬營業部排名情況,以及近半年的交易量,傭金等指標。

經過券商對客戶徵信後,客戶信用級別將被分為五個檔次,其中A類有三個檔次,較低的B類有兩個檔次。客戶信用級別越高,將來可以取得的授信額度越高。

⑺ 股票融資的風險高嗎

融資買股票有一定的杠杠成分,盈利和虧損會相應放大,而且虧損達一定程度會被強制平倉,因此融資買股票風險要比自有資金買賣股票要大。

融資是投資者質押自有資金或者證券,向證券借入資金來買入證券,約定期限內償還給證券本金和利息。投資者可選擇賣券還錢,或者另外籌資還錢。

融券是投資者質押自有資金或者證券,向證券借入證券來賣出證券,約定期限內歸還相同品種和數量的證券給證券,並支付相應的費用。

融資時,當買入證券後價格上漲,投資者便獲利;當買入證券後價格下跌,投資者需承擔虧損。

融券時,當賣出證券後證券價格漲了,投資者需要在更高位置買回證券,低賣高買,投資者需要承擔虧損;當賣出股票證券後證券價格下跌,投資者在低位買回股票,高賣低買的差價就是投資者融券獲利的部分。

融資融券業務有一定的杠桿成分,盈虧被相應放大,當虧損達到一定程度時有強制平倉風險,所以融資融券的風險比一般證券買賣要大。投資者進行融資融券時,必須充分意識到風險的可承受能力,不能只有賺的時候獲利加倍的概念,也要有虧損可能更大的概念。

融資融券的投資者准入門檻較高,6個月以上,資產達到50萬元以上。

⑻ 股票融資公司常用騙局有哪些

你好,多去了解正規股票融資公司可以想了解到股票融資有沒有工商部門的營業執照一家股票融資公司,沒有工商部門的營業執照的話說明就不是一家正規股票融資公司,這樣的股票融資公司就是會給我們帶來困擾和風險的,一定要有工商部門的營業執照的股票融資公司才是正規可以放心合作的股票融資公司。其次要了解到股票融資公司的規模,股票融資公司規模較小的話說明實力不是很好,在合作中出現問題股票融資公司都是可以捲款跑路的,要找到規模較大的股票融資公司,這樣有實力的股票融資公司合作起來才會更放心更安全一些。

⑼ 股票融資如何操作,切記不要滿倉買入

股票融資如何操作,切記不要滿倉買入?融資交易中,投資者向證券公司交納一定的保證金,融入一定數量的資金買入股票的交易行為。投資者向證券公司提交的保證金可以是現金或者可充抵保證金的證券。而後證券公司向投資者進行授信後,投資者可以在授信額度內買入由證券交易所和證券公司公布的融資標的名單內的證券。如果證券價格上漲,則以較高價格賣出證券,此時只需歸還欠款,投資者就可盈利;如果證券價格下跌,融入資金購買證券,這就需要投資者補入資金來歸還,則投資者虧損。

⑽ 很多人說炒股實際上就是個騙局是真的嗎老梁這個2貨說炒股的人都是傻子,發不了財的是真是假

答案:炒股並不是騙局,擁有一定股市知識合理操作是可以賺到錢的。
簡單理解就是,股票是股份制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比如你買了某家公司 50% 以上的股票,那麼你就對該公司有了絕對控股權,就是說這家公司做啥事都要聽你的,你就是公司的老大,你收購的 50% 以上的股票就是你對這家公司擁有權的一個憑證。
公司發行股票一般是為了籌集資金而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都有股票,只是非上市公司的股票不能在證券交易所進行流通交易。而證券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有很多分類,在這里,我們只要大概知道像股票、債券這些都屬於證券的一種就可以了。
主要目的就是籌集資金用於自身發展,公司上市一般是拿出公司總股份的一部分放到二級市場,也就是證券交易所進行流通。除進行融資外,公司上市還有諸多好處,比如提高公司知名度與影響力、便於日後再融資、便於初始投資人套現退出形成良性循環等,也只有上市公司的控制人或高管才有「身家」的概念,公司上市後可以將股票進行抵押貸款,收購公司時還可以用股份進行支付,以節省現金,總之,公司上市好處很多,上市公司籌集資金的方式比非上市公司要多很多,但是,公司上市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公司審計成本增加,必須按時披露財報,容易失去公司控股權等等,但總體上是利大於弊。
能不能賺到錢答案是肯定的,但賺到錢,和能不能守住利潤是兩個概念,很多人短期內會覺得賺錢非常容易,好像買啥啥就漲,現實中我們可能會經常看到這樣的人,但是與之對應的是,能夠做到長期盈利的人是非常非常稀少的,大部分都是時虧時賺,最後一算,發現還是虧錢的。所以,炒股短期賺錢很容易,長期盈利就非常困難了,需要掌握正確的投資理念和搭建適合自己的交易體系,並嚴格執行定好的交易策略也才有可能做到長期盈利。
結論:炒股並不是騙局,擁有一定股市知識合理操作是可以賺到錢的。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炒股很容易虧錢。炒股非常容易虧錢。散戶炒股尤其容易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