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5隻新基金配售螞蟻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5隻新基金配售螞蟻股票

發布時間: 2022-12-24 19:56:25

Ⅰ 螞蟻集團配售基金有哪些

科創50ETF首發結束不到24小時,又一類創新公募產品將要面市。9月22日深夜,華夏、易方達、鵬華、匯添富、中歐五家基金公司宣布旗下「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運作混合型基金」獲批,9月25日首發。
5隻產品成立後將參與螞蟻集團股票戰略配售。
應答時間:2021-02-0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Ⅱ 螞蟻2.1萬億IPO暫停背後:一場失落的財富盛宴

火速上會和一夜叫停的強烈對比,令這家獨角獸企業迅速站上風口浪尖。圖/IC

文 | 《 財經 》記者 楊秀紅 黃慧玲

編輯 | 陸玲

曾有望問鼎全球最大規模IPO的螞蟻集團(688688.SH),其上市之路陡生變故。隨之而來的是,高達2.1萬億元的財富盛宴被畫上了休止符。

2020年秋,螞蟻集團先是以驚人的速度推進IPO進程,拿到科創板上市的令牌,估值高達2.1萬億元;然後在11月5日上市前夜,風口突變,IPO戛然而止。

火速上會和一夜叫停的強烈對比,令這家獨角獸企業迅速站上風口浪尖。

「螞蟻集團年盈利超20億美元,看起來並不缺錢。之所以今年選擇上市融資,背後其中一個因素可能是受到投資股東的推動。」深度 科技 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告訴《 財經 》記者。

「那些著急(推動螞蟻集團上市)的,可能有些人是放杠桿進去的,不上市無法變現,還要還利息。」一位業內觀察人士亦對《 財經 》記者稱,「這些人真的變螞蟻了,不過是在熱鍋上。」

一位金融領域專業人士則對《 財經 》記者表示,投資股東在背後推動上市可能是次要因素,螞蟻集團今年快速IPO,其中一大主要原因可能是源自於國內資本市場對外展示注冊制的一種需求,即不僅海外市場可以讓大型創新型獨角獸上市,國內資本市場也具備這種條件。

而螞蟻集團IPO被暫停,除了監管層出台的網貸新規將對公司業務和估值產生重要影響外,有業內人士認為,這背後可能也涉及到螞蟻集團股東和各方的博弈、螞蟻集團龐大股東群中存在的穿透迷霧等。

「拆解螞蟻集團的原始股東,堪稱豪華,主要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阿里系和他們的「親朋好友」;第二類是國內具備很強實力的投資機構;第三類則是一些頂級海外投資機構,如新加坡投資公司、馬來西亞國庫控股、淡馬錫等。」 張孝榮稱:「這些機構的投資手筆,動輒上億。」

此外,「螞蟻集團股東背景較為復雜,其龐大的股東群背後的最終穿透問題,並不明晰。」前述金融領域的專業人士表示。

對此,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也曾指出,「金融市場能夠有效運轉的基礎條件,首先要求信息對稱,但投資者跟融資者天然就是信息不對稱。因此,需要通過健全法律法規等,讓信息變得透明。」

劉鋒在接受《 財經 》記者采訪時表示:「螞蟻集團是一傢具備創新能力的好公司,支付寶提供的貸款模式惠及了更多人。但與此同時,它的網貸業務風險也確實需要防範。目前監管層出台的網貸新規正是為了防範網貸行業爆發大的金融風險。」

原始股東財富兌現遇阻之際,參與螞蟻集團戰略配售基金認購的大批投資者們,則在糾結是否在有效期內贖回資金。有部分投資者表示將堅決贖回,還有一些投資者則意識到,戰略配售基金賺不賺錢取決於基金中90%的資金如何投資,而不是擬投資螞蟻集團進行戰配的10%。

IPO被叫停後,螞蟻集團短期內重啟IPO的概率變小,原始股東的退出也被延後。《 財經 》記者采訪的多位金融領域人士均表示,短期來看,螞蟻集團重啟上市比較難,目前還難以判斷其需要多久才能重啟IPO。

日前,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對外表示,螞蟻集團何時上市,取決於政府如何重組對於金融 科技 企業的監管框架,也同樣取決於企業如何應對監管環境的變化。

一位證券行業資深人士對《 財經 》記者表示,如果是價值投資者,是不用擔心螞蟻集團何時上市的。

2012年3月,彭蕾被任命為阿里小微金服CEO。2014年10月,這家公司被命名為「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彼時,阿里集團旗下的這只「小螞蟻」正式登台亮相。

六年後,這只「小螞蟻」成長為一頭「大象」——估值達2000億美元的螞蟻集團。

2020年7月20日,螞蟻集團正式宣布,啟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

此後,其上市進程快速推進。8月25日上交所受理其IPO申請,至9月18日,螞蟻集團首發上會且成功過會。從提交IPO申請到成功過會,螞蟻集團僅用時25天,其沖刺科創板IPO的速度創下 歷史 紀錄。

2020年10月26日晚間,螞蟻集團公布定價,A股發行價確定為每股68.8元,香港發行價格確定為每股80.00港元,這意味,其總市值高達2.1萬億元。

2.1萬億元的市值是何概念?

以A股市場為例,螞蟻集團公布定價時,A股市場總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為貴州茅台(600519.SH),其總市值為2.06萬億元。這意味著,如能成功上市,螞蟻集團有望超越貴州茅台,一躍成為A股市值第一股。

其快速成長之路,從其幾年間的估值變化可見一斑。2015年,螞蟻集團A輪融資時,其投後估值約為2600億元。僅僅時隔五年,其估值幾乎躍升為此前的8倍,達到2.1萬億元。

與很多 科技 企業持續燒錢、上市時仍在虧損不同,螞蟻集團已實現連續盈利且年盈利規模達上百億元。螞蟻集團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螞蟻集團分別實現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69.51億元、6.67億元和169.57億元,2018年和2019年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別為-90.40%和2442.06%。

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2020年,其前三季度業績更為驚人:螞蟻集團今年1月-9月實現營業收入1181.91億元,同比增長42.56%,主要來自數字金融 科技 平台收入的增長;實現毛利潤695.49億元,同比增長74.28%;整體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48.13%增長至58.84%。

盡管螞蟻集團火速過會並創下全球最大IPO募資紀錄且盈利能力不一般,但在劉鋒看來,其選擇的上市時機並不是一個好時機。因為趕上了美國大選、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地方上正在爆發的一些債務危機。

《 財經 》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螞蟻集團之所以選擇今年沖刺IPO,可能受到背後原始股東的推動。

至於股東急於在今年變現的原因,張孝榮認為可能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國內對美元外流的限制,使得螞蟻集團的一些外資股東希望盡早變現;二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股東對於未來經濟的發展預期較為悲觀,希望在經濟寒冬來臨之前,先落袋為安;三是出於對中美關系的擔憂。此前,外媒曾報道稱,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政府曾考慮將螞蟻集團列入貿易黑名單。如果這一措施落地,將會影響螞蟻集團上市時的估值。

提及螞蟻集團上市前的原始股東,其陣容堪稱豪華,既有全國社保基金、中郵集團等「國家隊」,也有中國人壽、新華人壽等保險資金,還有劉永好、史玉柱、王中軍等商界大佬,更有多家股東尚未穿透到底層的私募基金。

「螞蟻集團的股東中,可能還隱藏著更多鮮為人知的大佬。」前述金融領域的專業人士對《 財經 》記者稱:「比如一些私募基金,其股權穿透是比較難的。」

根據螞蟻集團披露的招股書,其持股較為集中,前十大股東合計持有93.36%的股份。

其中,杭州阿里巴巴網路 科技 公司持股32.64%,為第一大股東。阿里系高管及內部員工持股平台杭州君瀚股權投資企業(下稱「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股權投資企業(下稱「杭州君澳」),分別持股29.8%和20.65%,為公司第二和第三大股東。由此可見,阿里巴巴及阿里系成員持有螞蟻集團大約83%的股權。除此之外,前十大股東中還有全國社保基金、中國人壽、置付(上海)投資中心等。

據《 財經 》記者此前了解,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目前的股權是過渡結構,最終會過渡成全體員工包括管理層持股40%,包括阿里在內的戰略投資者持股60%。

目前,馬雲為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人。螞蟻集團在回復上交所問詢函時曾披露道,馬雲通過杭州雲鉑控制的杭州君瀚及杭州君澳間接控制公司50.5%的股份,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根據相關章程及協議,在杭州雲鉑股東會相關決議事項上,井賢棟、胡曉明及蔣芳為馬雲的一致行動人。

此前業界預計,螞蟻集團的上市將帶來新一輪造富運動,一大批千萬乃至億萬富翁將由此誕生。馬雲、螞蟻集團眾高管以及公司持股員工均將從中受益。

除公司高管以及員工持股外,歷經多輪融資,螞蟻集團背後還有一大批投資人的身影。除了前文提及的社保基金、中國人壽等,還包括中投公司、中金甲子、國開金融、建信信託等。在2018年的融資中,螞蟻集團還吸引了大批海外資金進駐,如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淡馬錫、泛大西洋資本集團、凱雷投資集團等。

相對這些早期進入螞蟻集團股東群的投資人,在螞蟻集團正式開啟申購時,一大批機構和投資者們也爭相搶購其新發股份。僅在A股市場,其新股申購資金規模就高達19萬億元,超額認購倍數超過800倍,最終中簽率僅0.1267%。

然而,11月5日的既定上市日,螞蟻的股東們卻未能等來上市鍾聲。隨著11月3日晚間,上交所宣布暫緩螞蟻集團在科創板上市,隨後螞蟻集團在港交所公告,暫緩H股上市,這場財富盛宴被畫上了休止符。

螞蟻集團IPO衍生出的另一台大戲,就是五隻創新未來戰略配售基金。「一元錢就可以做螞蟻股東」,「明星經理管理」……稀缺題材+明星基金經理+全方位宣傳,共同成就了這場基金圈盛事,也成了公募基金難得的「破圈」機會。

從申報、審批到發行,五隻基金的速度可謂「閃電」:9月10日,華夏、易方達、鵬華、匯添富、中歐五家基金公司一齊上報「創新未來」主題基金,引發市場關注。僅僅一周多的時間,五隻基金便正式獲批。

9月22日深夜,五家公司一同發布招募說明書。與此同時,螞蟻集團招股說明書注冊稿官宣,五隻基金將與此前成立的戰略配售基金一同參與螞蟻集團戰略配售。

接下來的幾天,基金廣告在各大城市的地鐵、公交車站、樓宇電梯間輪番播放。「到處都能看到廣告,感覺像提前過了『雙11』。」一位投資者回憶道。

9月25日凌晨,五隻基金正式開售。一組極具電商色彩的銷售數據是: 「2分鍾時間就賣出10億元。僅1小時,5隻基金賣出102億元。」 排在首位的易方達創新未來率先達到120億元銷售限額,提前結束發行,「一日售罄」。

時值國慶,發行宣傳橫跨整個假期。五隻螞蟻戰略配售基金在支付寶開設了118場直播為新發基金路演,累計觀看超7000萬人次,假期內也輪番上陣為投資人答疑。華夏基金國慶8天連播,每天直播4小時,匯添富基金則在9月25日連續直播11個小時,基金經理還親自做客直播間,創下單場最長理財直播紀錄。

10月8日晚間,五隻創新未來基金全部募集結束。相關數據統計稱,5隻基金累計超千萬人認購,相當於每秒鍾有8個人購買。按照600億元的總規模,基金人均投入僅6000元,成為史上最普惠的新發基金。

11月3日,上交所決定暫緩螞蟻集團上市。消息一出,越來越多的基金投資者提出退款要求。

大多數基金投資者都是沖著螞蟻來的。「不買螞蟻股票,這個產品就失去了核心價值,產品已經變質,就該退貨。」有投資者如此表態。

實際上,部分投資者所理解的「核心價值」,並非基金真正的「核心價值」。從投資組合比例來看,參與螞蟻戰配的部分只佔10%,剩下的90%投向何方,才是真正決定基金錶現的關鍵因素。並且,這批基金是股票投資不低於60%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因此,它們本質上是一款打著螞蟻戰略配售旗號的高風險產品。

業內人士評價,回看螞蟻集團和五隻基金的前宣,打上「參與螞蟻戰配」的標簽卻只佔實際組合的10%,相當於用螞蟻IPO一事給投資者的預期加杠桿。用10%的倉位撬動了一場全民高風險投資盛宴,也埋下了預期落空後的隱患。

投資者的預期有多高,失落就有多大。據《 財經 》記者對相關基金投資者群體的抽樣調查(樣本數量超過100人),超過70%的基民認為應該退錢,約有兩成基民認為至少應該打開申購贖回。

證監會在11月5日晚間對此表態,隨後易方達、鵬華、中歐、匯添富、華夏五家基金公司統一公告了優化方案:申請在交易所上市,方便投資者在場內進行賣出。

對於上市轉讓的方案,投資人很難滿意。市場人士認為,轉託管的業務陌生且復雜,對新進場的基金投資者來說難度太大,且上市之後大概率折價。也有公募人士表示,目前只能算一個折中方案,未來是否開放贖回還是未知數。

11月10日深夜,五家公司陸續發布公告,推出新方案。新方案增設B類份額,投資者可以按基金份額凈值退出。與此同時,五隻創新未來基金仍按11月5日的聲明,申請份額上市交易。

至此,投資者的退出訴求得到解決,關於創新未來基金的爭議暫告一段落。

從後視鏡里看創新未來基金,褪去的不僅是參與螞蟻戰略配售的光環,更經歷了一場「加杠桿」的瘋狂和「去杠桿」的陣痛。

放下參與螞蟻戰配的預期後,投資者們開始重新審視五隻基金。是去是留,意見開始分化。《 財經 》記者了解到,一些投資者表示將堅決贖回,「相信基金經理的話不如直接買開放式基金,沒必要封閉一年半」。還有的想套利,「贖回後再買回來,還能賺差價(因為二級市場大概率折價)。」更多人開始意識到,賺不賺錢取決於90%,而不是那10%的宣傳由頭。

目前五隻基金均已開始建倉。「由於11月23日-12月22日期間有一個月的退出選擇期,為了應對贖回壓力,應該會對倉位進行一定的控制。」一位基金從業人士分析道。

在被暫停上市後,市場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是,螞蟻集團還能上市嗎?螞蟻集團的股東們還有沒有在資本市場上變現的機會?

多位受訪人士對《 財經 》記者表示,螞蟻集團IPO和暫停上市背後,是股東和各方牽涉者之間的一場大博弈。

《 財經 》記者采訪的多位金融領域人士均表示, 短期來看,螞蟻集團重啟上市比較難,目前還難以判斷其需要多久才能重啟IPO。

關於螞蟻集團龐大股東群的穿透問題,可能也會成為其未來符合上市條件時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前述金融領域的專業人士對《 財經 》記者表示:「其最終股權穿透圖可能不會公之於眾,但是監管層需要掌握這些信息。」其進一步表示,依照目前的技術手段,股權穿透雖然復雜,但並非不可實施。從海外成熟市場經驗來看,股權穿透都是比較明晰的,而在我們國家,還有很多路要走。在其看來,近年來,公司上市後大批的減持變現,是影響公司難以做大做強、中國資本市場難以成長的原因之一。

隨著2.1萬億市值的龐大IPO項目被叫停,螞蟻集團原始股東和員工們預期可實現的財富夢想,暫時擱淺。

根據螞蟻集團公開資料,2015年- 2018年間,公司進行了多次融資。

A輪融資發生於2015年6月至8月期間,當時,全國 社會 保障基金理事會、上海眾付股權投資管理中心、北京中郵投資中心、中國人壽、中國太平洋人壽、新華人壽、春華資本等12家投資者參與了螞蟻集團的融資,這些股東合計出資192億元。此次融資完成後,公司投後估值約為2600億元。

2016年5月,螞蟻集團進行了B輪融資。彼時,置付(上海)投資中心、中國人壽、上海麒鴻投資中心、中金甲子等16家投資者參與了該輪融資,其合計出資291億元。此次融資完成後,螞蟻投後估值約為3900億元。

2018年,螞蟻集團在境內外進行了兩輪融資。在境外,螞蟻國際引入了包括淡馬錫在內的45家境外投資機構,螞蟻國際向這些機構合計發行了18.38億股,交易對價為103億美元。在境內,其向北京創新成長企業管理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中國人壽、北京千舜投資公司等融資218億元,投後估值升至9600億元,摺合約1500億美元。

按照A輪投資者的投入資金和螞蟻集團最終估值測算,如螞蟻集團此番能順利上市,A輪投資者五年投資收益有望達到10倍,從192億元漲至1920億元。

對於那些期望依靠股權激勵獲得資產增值的員工而言,數百萬財富也暫時化為泡影。

在招股書中,螞蟻集團曾計劃對員工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其中,擬在上市後通過增發或回購等形式,以不超過9.14億股股份用於未來約4年的員工激勵,其中A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使用不超過8.22億股,上市後H股激勵計劃使用不超過0.92億股。與此同時,A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還將額外包括杭州君瀚名下的不超過3.96億股股票。

按照螞蟻集團A股68.8元/股和H股80港元/股的發行價計算,這些擬激勵股權的市值有望達到900億元。

假設這部分股權全部授予螞蟻集團當前1.66萬名員工,則每人可分得540萬元。那些持股數量較多的高管們,損失則遠高於這一平均數字。

在上市前夜,最後一輪接盤的投資者們,可能是螞蟻集團股東中失望最小的一群人。

11月3日晚,螞蟻集團被暫緩上市後,投資者認購的資金退款問題也被提上日程。

次日,螞蟻集團公告,香港公開發售的申請股款(連同1.0%經紀傭金,0.0027%香港證監會交易征費以及0.005%香港聯交所交易費)將不計利息分兩批退回。

11月5日晚間,螞蟻集團發布公告稱,發行人及聯席主承銷商將按照投資者繳納的新股認購資金及相應的新股配售經紀傭金(如有)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投資者。發行人及聯席主承銷商將於2020年11月6日啟動退款程序,相關資金於2020年11月9日退回。投資者認購的股份將於2020年11月6日注銷。

中簽的投資者對此反應不一,有投資者表示, 打新螞蟻集團,中一簽繳款3.44萬元,預期上市後可以翻倍,這一預期和如今的退款相比落差有點大。但也有投資者比較慶幸:螞蟻集團在遭遇監管之後,上市股價表現可能不如預期,如果上市後破發,損失會更大。

至於原始股東們的退出問題,一位證券行業資深人士對《 財經 》記者表示,「如果是價值投資者,是不用擔心螞蟻集團何時上市的。有一個估值方法就是,如果公司不能上市,你買不買?如果不買,那麼這就不是價值投資。」

本文刊於2020年11月23日《 財經 》雜志

Ⅲ 螞蟻股票是不是假的

螞蟻股票不是假的。

2020年9月25日凌晨,易方達、鵬華、中歐、匯添富、華夏5家基金公司的5隻戰略配售基金正式開始認購。其中,「易方達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混合」於開售當日就募滿並結束募集。鵬華、中歐公司的基金分別於9月26日、29日結束募集,其餘兩只基金於10月結束募集。


從投資方向來看,待螞蟻集團IPO後,這5隻戰略配售基金將以發行價,按最高10%的比例配置螞蟻股票。


螞蟻集團10月7月宣布,啟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香港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這一IPO形式給個人投資者「打新」帶來了一定門檻。

(3)5隻新基金配售螞蟻股票擴展閱讀

支付寶的母公司是螞蟻集團,而在8月25日,螞蟻集團同時在上交所和港交所同步遞交上市招股文件數,邁出A+H上市的關鍵一步。螞蟻集團擬在A+H發行的新股數量合計不低於發行後總股本的10%,發行後總股本不低於300.3897億股(綠鞋前)。本次A股發行可引入綠鞋機制,超額配售權最高不超過15%。

2018年螞蟻金服C輪融資估值達到1500億美元,業內預計本次IPO估值可能達到2000億美元,如果按照10%—15%的募資規模來看,募集資金可能達到150—225億美元,可能超過中芯國際,再度刷新科創板募資紀錄。

Ⅳ 螞蟻戰配基金風波:獨家代銷是否有利益沖突會影響IPO嗎

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報道,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正在調查螞蟻集團進行的350億美元股票上市的潛在利益沖突,而推遲批准了這個原本可能是全球最大的上市計劃。

報道稱,中國證監會正在研究螞蟻集團的支付寶平台作為唯一的第三方渠道讓散戶投資者購買五隻螞蟻戰略配售基金。

螞蟻集團發言人對此表示,公司上市流程正在滬港兩地有序推進,目前沒有預設的時間表,任何關於時間表的猜測都沒有事實依據。

螞蟻集團回應稱,有關戰略配售基金的細節已經做了 「完全充分的披露」,它沒有承銷自己的 IPO。基金是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螞蟻集團的首次公開募股,一直由基金公司獨立運作。

戰配基金不受影響

螞蟻集團IPO一路走來可謂「順風順水」。2020年7月20日,螞蟻集團宣布「A+H」上市計劃,8月25日,IPO申請就獲得了上交所和港交所的同步受理,僅5天之後,螞蟻集團IPO獲得「已問詢」。

9月18日,上交所正式同意螞蟻集團科創板上市申請,從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到過會,螞蟻集團僅用時25天。

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螞蟻IPO計劃更是受到知名機構投資者的追捧。公開消息顯示,目前全球十大主權財富基金中五家已經明確計劃參與其IPO項目,包括新加坡淡馬錫、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阿布扎比投資局、沙特公共投資基金、中國社保基金等。

這5隻引發爭議的螞蟻戰配基金,於9月25日開售,除了在基金公司直銷渠道發售外,僅在支付寶平台發售。

9月22日晚,華夏基金、匯添富基金、鵬華基金、中歐基金、易方達基金五家基金公司的「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混合型基金」正式獲得批文,計劃戰略配售10%的螞蟻新股,總募集規模600億。

9月25日,易方達創新未來率先達到120億銷售限額, 「一日售罄」。9月26日,鵬華創新未來也突破120億募集規模上限,提前結束募集並啟動比例配售。9月29日,中歐創新未來基金購買頁面顯示「售罄」。10月5日晚間,匯添富創新未來成為第四隻售罄戰略配售基金,距離開售過去10天。10月8日晚,華夏創新未來售罄,最終用時近14天。

市場更關心,一旦螞蟻集團上市進程出現變數,上述五家基金公司發售的螞蟻戰略配售基金該如何運作?

按照監管規則及基金合同規定,投資螞蟻戰略配售的投資比例不超過10%,相關基金公司人士認為,即使不能參加與螞蟻集團的戰配,對基金的運行影響並不大。

是否構成利益沖突?

螞蟻集團利用旗下平台作為第三方獨家銷售參與自身股票戰略配售的情況,這在行業中尚無先例,也引發了市場的廣泛討論。業內對其所質疑的點主要包括,此舉是否構成利益沖突,有無涉嫌違規。

按今年10月1日生效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基金銷售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業務范圍管控制度,審慎評估基金銷售業務與其依法開展或者擬開展的其他業務之間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完善利益沖突防範機制。

在外媒的報道中,認為螞蟻基金配售違反了這條相關規定。對此,螞蟻集團表示,有關戰略配售基金的細節已經做了「完全充分的披露」,螞蟻集團沒有承銷自己的IPO。基金是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螞蟻集團的首次公開募股,一直由基金公司獨立運作。

「參與螞蟻戰配,只是基金公司和螞蟻集團簽訂了一個戰配協議,合同中也沒有明確寫『將戰略配售螞蟻IPO』,並不存在利益沖突的問題。」有基金公司人士分析。

「首先,並不是說只有這幾家可以參與螞蟻的戰略配售,其他家就不允許了。只是說有幾家參與戰略配售的公募基金只能在支付寶平台發行而已。其次,這幾個基金也只是10%用於認購螞蟻的股票,並不是專門投資螞蟻,其他股票不參與。再次,就算是只能買螞蟻的股票,只在螞蟻平台上進行銷售也沒有問題,又不是在這個平台之外就不能投資螞蟻股票了。」王冀躍並不認為,螞蟻獨家發行戰配基金涉嫌違規。

根據業界流傳的一組測算估計,五家基金公司在18個月封閉期內至少獲得13.5億元管理費的收入,浦發銀行能收獲1.2億元託管費,螞蟻財富則有2.4億元的銷售服務費到手。

顯然,在這場爭議的背後,最主要還在於對傳統渠道的顛覆及背後涉及的利益。

「對於一些細節,沒有必要糾結。獨家銷售產品,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以往的銷售中,有過很多這樣的案例,只是因為那些產品不好賣,因此就被忽略了。」資深基金研究專家王群航指出,這次是風口,好賣、規模大,有人就眼紅了。

王群航認為,股票的IPO是一回事,公募基金的「7 24」認購制度創新是另一回事。只是這次,它們在某個特定的項目上有交叉而已。在他看來,如果對於獨家銷售有意見,相關銷售機構以後是否可以接單所有的公募基金產品,並發行結束之後,及時披露對於每隻產品代理發行的銷售規模?基金公司比基金的業績,銷售機構可以比銷售量的大小。從「5 4」擴展到「7 24」,是網路時代和 科技 進步的必然,是對於 歷史 短板的修正和補齊,是進一步強化公募基金標桿形象的力舉。

校對:丁曉

Ⅳ 支付寶的五大基金

支付寶的五大基金?股票小白建議慎買!!!

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強,又有一筆兩年內用不到閑錢的老司機,可以適當參與,想比來看,螞蟻的這個基金,還是比現在80%以上的新發基金要靠譜很多的。

最近螞蟻股票配售基金大火,

知乎、支付寶、抖音、電梯開屏,廣告隨處可見

宣傳力度,可謂是史無前例!!!

1元"必中"螞蟻新股

1元成為支付寶的股東

半天超百萬人搶先訂閱

1小時賣100億!!!

整個市場似乎都在為之瘋狂!!!

全網力推的螞蟻股票配售基金,是否真的如廣告所宣傳的那麼好?

本次新發的五隻基金,究竟是散戶絞肉機,還是韭民的新型印鈔機?

本篇文章,多多就帶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01

首先分析一下螞蟻配售基金的倉位構成。

根據信息披露,這五隻基金是由10%的成本價的螞蟻股票+90%新興行業(科技+醫葯)組成。

(1)10%成本價的螞蟻股票

這是本次新發基金最大的吸引點。

據報道,螞蟻集團(支付寶)將在十月中下旬在港股和A股同步上市。

像這種頂級優質企業,很讓人流口水。

尤其在科技熱的當下,如果能打中新股的話,極大概率能夠賺錢。

不過單純打新的話,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港股那邊,港卡開戶很難弄,而A股科創板這塊有50萬資金的門檻要求。

即便是滿足了門檻,打中的概率也是非常的低。

對小白來說,很不友好。

支付寶這邊的五隻戰略配售基金算是一條捷徑,一元起購,幾乎沒有門檻。

這些基金參與螞蟻的戰略配售,相當於可以以發行價直接拿到新股。

而螞蟻在基金中佔10%的份額,是單只股票的持倉上限。

0門檻直接以發行價拿到螞蟻的股票,支付寶的這一手,可以說是誠意滿滿。

(2)剩下90%的份額,由基金經理自主選擇。

投資行業集中在: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和生物醫葯。

都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版塊,高價值高增長的行業也比較多。

最終的收益取決於基金經理的能力和市場的表現。

02

再先分析下這批基金的優劣勢。

優勢一:10%成本價的螞蟻集團,按A股尿性,如果不是定價過高,新股理論上有一波上漲。

我看好螞蟻股票的原因三點:

(1)業績牛逼,市場想像空間大

據螞蟻集團的招股書顯示,支付寶的年度活躍用戶數已超10億人次,月度活躍人數超過7億人次。去除掉4億人次的老人和小孩,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國人都是支付寶的忠實用戶,市場想像空間極大。

業績方面,螞蟻旗下的微貸科技平台、理財科技平台、保險科技平台的佔有率穩居市場第一。

單拿消費信貸來看,2019年螞蟻消費貸余額約等於郵儲、中信、工行、建行、農行、招行等10家全國性銀行總和。

公司近三年的凈利潤、營收增長率(40%左右高增長)方面的數據表現也是非常的漂亮,屬於科技龍頭中的龍頭。

(2)估值不算太高

目前螞蟻給自身的估值大約為2500億美元,由此可知整個公司的PE大約在46.3倍左右。

而A股同類型的公司,

東方財富,互聯網業務僅占體量1/3(剩餘三分之二是低估值的券商業務),PE就高達76倍;

同花順,純互聯網股票交易平台,PE高達80倍估值;

同為科技類的科創50,PE高達80倍估值。

想比這些公司來看,螞蟻的估值水平確實不算太高。

(3)市場彈葯充足

物以稀為貴,像螞蟻這樣的優質股,十年難得一見,必將成為機構熱捧的對象。

根據科創50的編制規則,市值體量超10倍金山(科創50最大成分股)的螞蟻,發行一個月後,即刻成為科創50第一大成分股。

上證500、滬深300的納入,也是板上釘釘的事,一切只是時間問題。

但凡配置科技類的基金,螞蟻都是基金經理的首選。

行情熱+市場彈葯充足的情況下,螞蟻未來的走勢大概率不會差。

優勢二:頂級基金公司,頂級基金經理團隊。

剩餘90%的倉位,需要考驗基金經理的能力。

五家頭部基金公司幾乎動用了最強的基金經理來掌舵這批基金。

像匯添富的勞傑男,行業分散加大龍頭風格,入圍多多所有的優質主動基榜單。

中歐的周應波,近幾年崛起的新星,連續四年收益前10%,全市場唯一。

鵬華的王宗合,十年老將,風格跟勞傑男有點像,沉穩老練。

易方達的陳皓,華夏的周克平,風格像周應波,都是專攻新興行業的名將。

有了五大王牌基金經理強勢坐鎮,最終表現出來的收益不說一定牛逼,但至少看起來不會太離譜。

這就是我認為螞蟻新發基金能秒殺市面上80%以上的新基金的根本原因。

03

優點說完了,再聊聊風險。

劣勢一:新興行業點位偏高。

目前中證科技指數市盈率57.65倍,歷史百分位84.62%。

中證醫療指數市盈率72.25倍,歷史百分位77.27%。

都非常貴!不是很好的買入節點。

即使有10%的螞蟻撐著,如果90%的倉位成長不及預期,價值回歸。

可能會有比較大的浮虧,千萬小心。

而且新興行業波動很大,動不動就暴漲暴跌,不太適合偏穩健的朋友。

劣勢二:18個月的鎖定期。

這是戰略配售的特點,你能拿到成本價的新股,也要承諾上市後不立即拋售。

對基民來說,買入這批基金後,想賣出,要等到2022年。

這點比不上靈活的開放式基金,隨時可以交易。

如果在這18個月中有一波大的泡沫,那麼則無法及時止盈。

04

那麼,能買嗎?

如果你是厭惡波動,風格穩健的投資者,不建議。

高點位+高波動+封閉式會讓你很難受。

如果你看好新興行業,想嘗嘗螞蟻的鮮。

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強,又有一筆兩年內用不到的閑錢。

可以適當參與,但建議倉位不要過高。

重點關注最牛的基金經理,像周應波、勞傑男。

想比來看,螞蟻的這個基金,還是比現在80%以上的新發基金要靠譜很多的。

05

最後再多聊一下新發基金的風險。

每次新基金發布,各大渠道對外宣傳從來都是只談收益,不談風險。

搞的基金像是個穩賺不賠的理財產品,但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

(1)對於高點位新發的基金,大家一定要有起碼的警惕。

目前股市已經跑到了3200-3300之間,已經很難說是一個特別理想的點位。

這個時候募集的新基金沒有任何倉位,在牛市上漲的過程中往往需要高達3個月的封閉期逐步建倉。

如果未來3個月繼續漲到3500乃至4000點,那大概率是高位接盤

哪怕基金經理再厲害也無法用這么昂貴的籌碼在短期內掙到錢。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基金經理不選擇在高位拋售股票呢?

有兩個原因:

1. 公募基金和大家簽署的基金合同里,強制要求基金經理在任何時候都需要維持一定的倉位(證監會規定股票類基金65%+, 合同一般規定80%+)。

即便是15年股災那種千股下跌的慘劇,基金經理還是不能把股票全部賣出換成現金,因為合同不讓。

有些純股類基金連想在這個時候買入債基都被規則限制無法做到。

2. 有些公募基金的規模太大,根本無法在市場拐點時立刻撤出資金,只能抱著倉位死死扛住波動。

如果是在低位建倉的老基金那倒還好說,畢竟還有一些浮盈在,只要控製得當整體上還是不虧的。

但對於那些在牛市建倉的新基金,就是在高點買入被狠狠套牢,讓基民的錢在短短幾周時間內快速蒸發。

尤其是那些一口氣封閉三年的基金,連想贖回止損都很難。

(2)你或許會好奇,為什麼基金公司明知道這種情況會發生,還是堅持在這個時候發新基金?

傻孩子,因為有韭菜會買呀。

基金公司靠管理費賺錢

股票基金為例子,股票基金的年化管理費為0.8%-1.5%。

基金公司賺錢主要在於它的規模效應,管理1個億和管理100個億的收入差100倍,但成本幾乎是一樣的。

基金公司在這種情況下確實有動力把業績做好,畢竟基民也不傻,

沒有業績就不會有人買,基金就沒有規模就掙不到錢。

可以說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基民和基金公司的利益都是統一的。

基民掙到錢,基金公司才能掙到錢。

但是當大熱點+大行情來臨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市場上的錢瘋狂湧入股市,

大爺大媽恨不得堵在基金公司門口,把錢從門縫里塞進去。

大有一幅你不發新基金追熱點,我就睡在門口不走的意思。

一個1000億的盤子,1.5%的管理費,一年就是15億,平均每天都能掙躺著掙410萬。

換作是我也不會把韭菜拒之門外。

即便下跌,韭菜也只能怪自己看走眼,非要在錯誤的時間買錯誤的產品。

畢竟基金銷售頁面下面都寫了: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Ⅵ 螞蟻財富戰略配售出了什麼狀況

距離螞蟻集團上市的日期越來越近了。螞蟻計劃在明天(9月24日)通過港交所的聆訊,預計將於10月中下旬在「A+H」同步上市。

這次螞蟻IPO融資規模大約是2400億元,而螞蟻集團整體的估值也會達到1.7萬億元。如此大的IPO規模,存量的市場資金很難一口氣吞下,所以又該是戰略配售基金站出來發光發熱的時候了。

昨晚,螞蟻的招股說明書終於出爐,裡面就有介紹本次能參與戰略配售的基金情況,六隻戰略配售基金無一缺席。

數據來源:WIND 螞蟻IPO說明書

不過我在下一頁還看到,這次參與戰略配售的還有五隻「創新未來」基金。從名字上看,比3年封閉運作的戰略配售基金好一些,它們只需要鎖定18個月(一年半)。

數據來源:WIND 螞蟻IPO說明書

從倉位限制來看,創新未來基金比戰略配售基金也更好。戰略配售基金的倉位限制是0%-100%,而創新未來基金的倉位限制是60%-100%。

戰略配售基金經常被人噴的點是,於2018年7月成立,當時雖然不是大熊市末期但也算是中期。理論上,這個時候成立的股票類基金,投資回報率是非常高的,相當於抄底。但戰略配售基金一直留著現金准備參與配售,80%-90%倉位買債券,導致六隻基金無一例外全部踏空了這波行情。

Ⅶ 螞蟻戰略配售基金什麼時候產生收益

螞蟻戰略配售基金需要等螞蟻集團上市才能產生收益,2020年10月20日消息,螞蟻初步計劃於27日至30日招股,擬在11月6日A+H股同步掛牌。

10月26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IPO初步詢價已完成,有經過近1萬個機構賬戶詢價,最終,A股發行價確定為每股68.8元,總市值約2.1萬億元。香港上市發行價格定為每股80.00港元。



(7)5隻新基金配售螞蟻股票擴展閱讀

2020年,10月14日晚間,匯添富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和華夏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均發布了基金合同生效公告。此前,其他3隻參與螞蟻集團股票戰略配售的公募基金均已成立。

根據基金公告,5隻基金首募有效認購戶數超過1350萬戶。其中,有2隻基金有效戶數超過300萬戶,2隻基金有效認購戶數超過200萬戶。按照首募上限計算,戶均有效認購份額達到4400多份。如此多的認購戶數在新發基金歷史上並不常見,其中,華夏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更是創下314萬的首募有效戶數新紀錄。

Ⅷ 你好,我想買螞蟻金服股票,怎麼買啊

螞蟻金服的股票預售期是2020年9月25日,可以在手機支付寶裡面進行購買。

購買方法:

1、首先,打開手機上面的支付寶,並點擊進入。

2、進入到支付寶的界面,選擇下方的財富,就會看見開售字樣,點擊進入。

3、支付寶裡面為投資者提供了五大基金公司戰略配售螞蟻股票(華夏、中歐、匯添富、易方達以及鵬華)。大家根據自已的需求進行選購即可。

4、如果對當前頁面提供的基金不合適,可以選擇上方的換一批進入下一頁面查看。

5、最後選擇一種付款方式對選擇好的基金進行購買即可。

Ⅸ 螞蟻金服中簽率

0.12670497%。

公告顯示,螞蟻在A股發行啟動了超額配售和回撥機制。聯席主承銷商已按本次發行價格向網上投資者超額配售250,605,500股,佔A股初始發行股份數量的15.00%。在回撥機制啟動後,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0.12670497%。

據上交所數據,本次網上發行有效申購戶數為5,155,647戶,有效申購股數為276,901,527,000股。此前,螞蟻公布A股發行價為每股68.8元,據此可估算出,螞蟻的認購金額超過19.05萬億,刷新A股紀錄。

(9)5隻新基金配售螞蟻股票擴展閱讀

2020年9月22日晚,華夏、易方達、鵬華、匯添富、中歐等5隻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運作混合型基金獲得批文,募集限額均為120億元。5隻產品計劃參與螞蟻集團股票戰略配售,每隻基金可用最高10%的金額配置螞蟻股票。

螞蟻集團上市前夕,華夏、易方達、鵬華、匯添富、中歐各發行了一隻計劃戰略配售螞蟻的新發基金,這種方式讓普通投資者也有機會通過基金的形式,分享螞蟻上市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