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電科技股票基本面分析長電科技減持是利好還是利空長電科技股票價是多少
近期半導體板塊持續低迷,三季報就要來了,半導體板塊有抄底機會嗎?長電科技在不斷的進行改變,這只股票怎樣呢,有投資價值嗎,接下來我來仔細分析一下這只股票。在開始分析長電科技前,我整理好的半導體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半導體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製造和技術服務提供商,提供全方位的晶元成品製造一站式服務,包括集成電路的系統集成、晶圓中測、晶圓級中道封裝測試、系統級封裝測試等。據芯思想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全球封測十強榜單,長電科技以預估255.63億元營收在全球前十大OSAT廠商中排名第三,中國大陸第一。
簡單介紹長電科技後,下面通過亮點分析長電科技值不值得投資。
亮點一:封測龍頭,實力雄厚
長電科技是全球最優秀的半導體微系統集成和封測服務供應商,業務覆蓋全品類,擁有帶給客戶從設計模擬到中後道封測、系統級封測全部流程技術解決方案的實力,成為中國第一大封測企業的同時也成為了全球第三大封測企業。長電科技具備提供高端定製化的封測解決方案和量產支持的能力,訂單需求旺盛。此外,各產區不斷加大成本管控與營運費用管控,使該公司業績得到較為快速的增長。

亮點二:資源整合,強化互補優勢
長電科技封測產能在很多地方都有一定的布局,規模優勢顯著,同時各個產區互為補充,技術和競爭優勢各有各的特點。在這同時,長電科技還不停地優化公司治理,持續推進產線資源整合、重點客戶長期合作還有先進封測研發。此外不論是在5G通信領域和消費類或者是高性能計算等重要領域內,公司所研發的封裝技術在行業都屬於領先的,在技術與生產規模上極具優勢,市場份額在本土封測市場處於領先地位。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長電科技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長電科技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在消費類電子、汽車電子、安防、網路通信市場需求增長這一基礎上,我國封測市場規模不斷增長。由產業鏈位置可知,封裝測試位於半導體器件生產製造的最後一個階段,成品只有達到封裝測試的標准才能正式應用於半導體應用市場。
目前國內有一些重要的封測廠商已具備了比較先進的封裝技術,能夠和日月光、矽品和安靠科技等國際封測企業競爭。我國半導體行業有明顯的上升趨勢,這樣的發展局勢下,國內封裝測試行業市場空間也隨之擴大。
綜合分析,因為半導體行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封測行業將受益匪淺,長電科技作為封測的領頭羊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長電科技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長電科技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長電科技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02,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2. 長電科技頻遭股東減持,晶元封裝測試龍頭地位幾何
晶元領域的封裝測試,是國內半導體領域相對於國際同行,有比較理想競爭力的領域。不過,龍頭股長電 科技 (600584.SH)最近並沒有太好表現,遭遇到並購標的企業業績拖累,而且重要股東一年半時間內減持近一億股。6月12日到14日,長電 科技 股價連續重挫,其中6月14日大跌6.34%,報收12.7元。
6月11日晚間,長電 科技 公告稱,自2019年6月12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90日內,江蘇新潮 科技 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潮集團」)計劃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16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0%。截至6月12日,新潮集團持有長電 科技 1.14億股,占總股本的7.13%。
三股東「賣賣賣」,機構頻頻接盤
對新潮集團來說,減持長電 科技 已經不是第一次。
6月5日,長電 科技 公告稱,新潮集團因自身資金需要,於2019年3月11日至 2019年6月5日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無限售流通股共計2980萬股,占總股本的1.86%。
「上述權益變動情況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本次權益變動後,新潮集團仍為公司第三大股東,持股7.13%,第一大股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9.00%,第二大股東芯電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持股14.28%。」公司公告稱。2018年年報顯示,長電 科技 二股東的實際控制人正是中芯國際(00981.HK)。
在長電 科技 2019年以來的大宗交易記錄當中,從2月28日開始就發生了多次,賣方是清一色的「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江陰分公司」,買方除了6月11日一次是「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以及3月11日的「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益田路免稅商務大廈證券營業部」以外,其餘全部是機構專用,接盤價格在12.35元到14.63元之間。
過去兩年來,長電 科技 前董事長王新潮控制的新潮集團不斷減持。2017年11月14日,長電 科技 發布公告,新潮集團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13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99%,這次減持股份計劃實施前,新潮集團持有長電 科技 1.9億股,占總股本的13.99%。
到了2019年6月,一年半的時間內新潮集團減持的股份近一億股。2018年9月25日,長電 科技 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全票通過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新潮、總裁賴志明分別辭去職務的請求,這距離長電 科技 完成增發不到一個月。
2018年長電 科技 向大基金、芯電半導體和金投領航等三家以每股14.89元,非公開發行2.43億股,募集資金約為36億元,已於2018年9月1日完成,當日發行的新股開始上市。此前長電 科技 披露,募資將用於年產20億塊通信用高密度集成電路及模塊封裝項目、通訊與物聯網集成電路中道路封裝技術產業化項目和償還銀行貸款。
天風證券分析師潘暕表示,此前長電 科技 收購星科金朋後躍居全球第三大封測廠商,具有廣泛的技術積累和產品解決方案,長電 科技 旗下產品涵蓋高中低端產品,產品種類豐富,定增募資後產業基金入駐成為第一大股東。此外,董事會成員換屆,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中芯國際首席財務官高勇崗、產業基金副總裁張春生等當選公司非獨立董事。
「本次董事會換屆使得公司董事會結構更加符合公司股東結構,有利於公司與中芯國際協同發展,看好公司未來利潤釋放。」5月18日,周子學正式擔任長電 科技 董事長。
申萬宏源分析師梁爽認為,長電 科技 承接晶元設計廠的訂單一直是市場關注的重點,從公司更換管理層後,整體業務進展順利,在產品種類的競爭中和部分市場前列的競爭對手不相上下,可以期待長電 科技 未來會有大客戶更大的支持力度。
封裝測試全球份額排名第三
6月14日,長電 科技 回復投資者查詢時表示,公司客戶境內外都有,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公司85%為長電 科技 客戶。長電 科技 持續加強先進封裝測試技術的領先優勢,並通過實施各種先進研發項目來實現產品組合的多元化,客戶是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和系統集成商,設計公司設計出晶元方案或系統集成方案,委託集成電路製造商生產晶圓(晶元),然後將晶元委託封測企業進行封裝、測試,再由上述客戶將封測好的產品銷售給電子終端產品組裝廠。
長電 科技 2018年年報稱,根據芯思想研究院報告,以全球市場份額排名,全球前三大封測公司占據了57.7%的市場份額,其中:日月光矽品29.3%、安靠15.4%,長電 科技 13%位列第三。根據研究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報告,在先進封裝晶圓份額方面,2017年全球市場份額排名:英特爾12.4%、矽品11.6%,長電 科技 7.8%位列第三。
在沖刺科創板的一批晶元設計企業當中,封裝測試的主要供應商主要都來自長電 科技 。比如機頂盒晶元龍頭的晶晨股份,智能手機攝像頭EEPROM 產品龍頭的聚辰股份,封裝測試的供應商都是長電 科技 及其子公司。這些公司晶圓代工的供應商,則主要來自中芯國際和台積電(TSM)等。
長電 科技 稱,2018年度受半導體市場景氣度指數下降、移動通訊產品市場疲軟、星科金朋贖回優先順序票據需支付溢價、一次性消化攤銷費用等增加了財務費用,再加上部分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商譽減值等因素影響,長電 科技 2018年度業績出現虧損。
2019年第一季度長電 科技 營業收入45.14億元,同比下滑17.77%,歸母凈利潤為-4651.68萬元;2018年營業收入238.56億元,同比基本持平;歸母凈利潤-9.39億元,同比降幅較大。2018年長電 科技 本部營收再創 歷史 新高,2018年營收79.46億元,同比增長7.62%。2018年該公司並購的星科金朋營業收入11.69億美元,與上年持平;凈利潤-2.71億美元。長電 科技 2018年業績主要受星科金朋拖累。
光大證券分析師楊明輝表示,受終端智能手機促銷策略的影響,導致封測產品的價格下降。對長電 科技 而言,未來風險在於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持續下行,星科金朋整合不及預期。
3. 減持完畢後會漲還是跌
減持完畢是指大股東在二級市場上進行減持的股份已經全部賣出,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場上的空方力量減少,是一種利好消息,會刺激市場上的投資者買入,推動股價上漲。
但是也會存在以下因素影響,導致股價下跌:
1.主力出貨:在市場上,一些主力也會利用減持完畢消息進行出貨操作,從而導致股價下跌,即主力利用減持完畢利好的消息,在上方把手中的籌碼派發給市場上的散戶,達到出貨的目的,從而導致股價下跌。
2.受市場行情影響:當個股減持完畢時,市場行情較差,個股受市場行情的影響,會出現小幅下跌的情況。
3.除此之外,主力進行洗盤操作,也會在短期內導致股價下跌,即主力在減持完畢時,拋出手中持有的一部分籌碼來打壓股價,使股票下跌,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從而拋出手中的股票,達到洗盤的目的。
【拓展資料】
減持是指股市與期貨市場專用 術語,指減少持有股票或期貨指標的數量。特指上市公司主要 流通股股東符合《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 股份轉讓指導意見》的股票賣出行為,並及時做出 信息披露。普通 投資者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股市或中國股市一般指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後的股市,有時包含香港聯交所的股市 。
風險分析:由於大小非持有的股份幾乎為零成本,而流通股的二級市場價格已炒到很高,一旦股市逆轉,大小非們便會不擇手段 止盈。因此,在新的政策和措施出台之前,中小散戶應研究大小非減持的新特點,在反彈中進行如下操作。
操作流程:
一、堅決迴避基金重倉的高價股。股價越高, 大小非減持慾望越強。
二、買入已經全流通的股票。
三、買入脫胎換骨的重組股或更名摘帽的ST股。
四、買入剛上市不久的新股。
五、買入三無板塊。不需過多解釋, 三無板塊早已全流通,與大小非無任何瓜葛。
4. 長電科技股票歷史今年漲停長電科技股票行情百度長電科技應該不會跌了
長電科技股票歷史今年漲停?長電科技股票行情網路?長電科技應該不會跌了?
~~~~~~~~~~~~~~~~~~~~~~~~~~~~~~~~~~~~~~~~~~~
股市這所以稱之為股市其實就是故事!!都是逗你玩!!
有故事就漲!沒有就跌了!
這票今年還真沒有漲停!在2020年11月9日1漲停過!!
這是日線圖!!
5. 長電科技股票為什麼一跌再跌
如果長電科技僅僅是跟風砸盤,被其他個股帶下來,那麼長電科技在板塊反彈的並不怎麼反彈,尾盤還繼續殺,而且是放量的,很多個股並沒有放量,說明大量的資金在砸,很少的資金在買入,所以導致大跌,反彈弱。長電科技的上次大基金的減持還沒減持完,肯定不會再發減持計劃。那為啥就瀑布砸盤呢,可能是認為短期沒機會了,本來橫盤一下要繼續創新高的,結果板塊走勢根本就不對,於是乎砸了再說。長電科技的上次大基金的減持還沒減持完,肯定不會再發減持計劃。那為啥就瀑布砸盤呢,可能是認為短期沒機會了,本來橫盤一下要繼續創新高的,結果板塊走勢根本就不對,於是乎砸了再說。
業績方面呢,這個是最根本的影響因素。盤後長電科技發了業績預告,乍一看很好,全年凈利潤暴增,但這是過去的業績啊。前三季度已經是公布了,四季度怎麼樣呢。按照我的預期,四季度肯定要比三季度好,因為最近在炒提價,在炒行業景氣度好。
6. 長電科技:業績持續爆發式增長,股價已企穩或將開啟新一波上漲
國產替代勢在必行!
集成電路封測作為晶元製造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關鍵的一環,是實現半導體國產替代路上必須攻克的一關。
特別是進入「後疫情時代」後, 全球經濟復甦遠超預期,5G、新能源等領域發展迅速,相關產品的需求量激增 ,釋放出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以長電 科技 為核心的封測巨頭迎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特別是 在長電 科技 長期下跌的背景下,其股價有望實現扭轉,或將企穩回升 。
公開資料顯示,長電 科技 主要從事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分立器件製造銷售等。 作為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製造和技術服務提供商 ,公司的產品被廣泛應用於通訊、家電、資訊、工業自動化等領域。
眾所周知,我國三大封測巨頭分別為長電 科技 、通富微電和華天 科技 。
那麼,相較於後兩者,長電 科技 又有哪些優勢呢?
一、無可匹敵的行業龍頭優勢;
截止3月11日收盤,長電 科技 、通富微電、華天 科技 的總市值分別為461億元、232億元、363億元。
相較於後兩者,長電 科技 的市值更高、營收佔比更大、凈利潤更多。
事實上,長電 科技 作為全球第三、中國大陸第一的封測企業,技術研發實力方面已經躋身全球封測行業的第一梯隊,無論是從技術的全面性或先進性來看在國內均處於絕對領先位置。
特別是2022年注冊制即將全面施行,市場上有限的資金必將更多地湧向行業龍頭。 屆時,作為封測龍頭的長電 科技 有望獲得溢價。
二、較低的估值、良好的基本面;
作為封測龍頭,長電 科技 目前的pe僅為16.33,相較於通富微電的24.28、華天 科技 的25.95, 目前估值為封測三巨頭中最低,與其行業龍頭的位置嚴重不匹配 。
1月24日晚間披露2021年度業績預告中顯示,公司2021年凈利潤預計為28億元-30.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4.72%-136.2%,業績增長速度不可謂不快。
近年來,長電 科技 凈利潤增長的同時,公司的國內市場市佔率也在穩步提升。
中國半導體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封裝測試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6.8%;2021年1 3季度中國封裝測試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8.1%。
公司同期的收入增速分別為2020年的28.2%,2021年1 3季度的16.8%, 均遠高於國內封測市場平均增速 。
三、公司新建項目逐步投產放量,研發產品不斷推出,業績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2021年底,長電 科技 發布公告,位於江蘇宿遷蘇宿工業園區的新廠正式投入量產。
隨著新建項目完成試生產,正式進入量產階段,長電 科技 宿遷工廠的產品組合和製造能力將得到進一步升級 ,在不久的將來會為客戶提供更為全面的晶元成品製造解決方案,成為推動長電 科技 業績增長的強大動力。
除了在新建廠房提升產能外,公司還持續在技術研發領域加大投入,以提高公司產品的 科技 含量和核心競爭力。
目前, 公司已具備SIC、GaN等第三代半導體的封裝和測試能力,並且已批量供應光伏和充電樁等行業 。
可以預見,「產能擴張+新技術的投入使用」,將會成為雙引擎共同推動長電 科技 的營收邁上新台階,也將大幅提高長電 科技 的盈利能力。
四、國家大基金已完成階段性減持,股價正處於 歷史 低位;
自2020年10月15日至2021年11月4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一期)共減持長電 科技 5%股份,持股比例由19%降至14%。
而在此期間,長電 科技 的股價由37.77元跌到了32.42元,跌幅達到了14.1%。
受大盤拖累,以及半導體板塊整體調整等因素影響,長電 科技 的股價目前僅為25.88元,相較於大基金減持完畢時的股價,漲幅仍高達20%。
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雖然大基金減持了5%的股份,但 仍然持有長電 科技 14%的股份、仍然是長電 科技 第一大股東 。
減持並不意味著國家大基金不看好長電 科技 下階段的發展,而是為了讓國家半導體行業更好地實現整體發展,尤其是在國家大基金二期開始逐步布局的背景下。
那麼,長電 科技 就真的是完美無缺的嗎?
答案顯然不是。
當前A股市場上,各個白馬股的股東人數激增,如中國平安、格力電器、三一重工等。
長電 科技 自然也不例外。
自19年第三季度開始,隨著公司股價的飆升,長電 科技 的股東人數也開啟了一路上漲的模式。
截止2021年第三季度,長電 科技 的股東人數達到了36.47萬,較19年股東人數低點增長超過250%。
最新披露的基金四季度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16隻基金的十大重倉股中持有長電 科技 ,持股數量環比上季度降低34.4%;持股市值環比減少2.31億元。
從上述這些數據,我們可以明顯感知到, 長電 科技 的籌碼逐漸轉移到散戶手中。這是所以白馬股的通病,也是當下長電 科技 股價上漲的最大阻力。
隨著長電 科技 逐步聚焦高附加值、快速成長的市場熱點應用領域,以及新建產能的投產放量,公司的業績不排除爆發式增長的可能性。
尤其是在業績大幅增長的同時,公司股價卻大幅下跌。
這使得長電 科技 的投資價值更加凸顯。
那麼大家怎麼看長電 科技 下階段的走勢呢?
歡迎在評論區給出你的見解!
7. 2021年通富微電為什麼不漲
這個漲幅是根據大環境有關的,漲幅不是那麼容易的。、
5月20日,資本邦了解到,昨日晚間,通富微電公告,持股17.13%的股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家大基金」)計劃在本減持計劃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2658萬股(即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
一年內國家大基金二次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一年內國家大基金第二次減持通富微電。2020年7月28日晚,持股20.73%的大股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計劃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1154萬股,即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受此消息影響,通富微電在去年8月5日創下階段性高位之後,一度下挫近30%。
資料顯示,國家大基金第一期重點投資集成電路製造、集成電路設計、封測等領域,而通富微電主要從事集成電路封裝測試。2018年1月,通富微電向國家大基金發行股份募資,用來購買南通富潤達投資有限公司49.48%股權和南通通潤達投資有限公司47.63%股權。股份發行後,國家大基金直接持有通富微電15.70%股權。2018年2月,國家大基金又以6.4億元受讓原第二大股東富士通中國所持的6.03%股權。交易完成後,國家大基金持股由15.70%升至21.72%,成為第二大股東。
作為通富微電第二大股東的國家大基金,同時持有的12家上市公司股權,而通富微電是其持股比例最高的一家。
自進入2021年,通富微電的股價自今年1月的高位以來,已經下跌超30%。根據最新的2021年一季報顯示,目前國家大基金持股通富微電比例為17.13%。
長電科技遭國家大基金減持,兩個交易日跌幅近10%
據悉,5月17日,長電科技也發布公告稱,股東國家大基金擬減持不超公司總股本2%的股份,約12億元。受此消息影響,長電科技18日跳空低開,19日也繼續下跌。兩個交易日,長電科技最高跌幅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