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募基金總規模
根據基金業協會的數據,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國公募基金資產合計突破8萬億元,混合型基金和貨幣基金在寬幅震盪市場中受到歡迎,迅速擴張。
數據顯示,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00家,其中中外合資公司45家,內資公司55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9家,保險資管公司1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合計8.4萬億元,相比2014年底增幅達84.76%。
拓展資料:
公募基金,英文全稱是Public Offering of Fund,是指以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投資者募集資金並以證券為投資對象的證券投資基金。
公募基金的有利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以眾多投資者為發行對象;
(2)籌集潛力大;
(3)投資者范圍大(不特定對象的投資者);
(4)可申請在交易所上市(如封閉式);
(5)信息披露公開透明。
公募基金公司比較好的公司有易方達、華夏、博時、嘉實、中銀、南方、匯添富、招商、廣發、富國。對比年初排名,其中9家基金公司都曾出現在年初的前十榜單中,唯有富國基金取代了工銀瑞信晉級第10名。公募基金是以大眾傳播手段招募,發起人集合公眾資金設立投資基金,進行證券投資。這些基金在法律的嚴格監管下,有著信息披露,利潤分配,運行限制等行業規范。
怎麼看一個基金是場內還是場外基金
①走勢圖上的不同。場內基金其走勢圖存在五檔行情,而場外基金其走勢圖不存在五檔行情,一般顯示的為業績走勢圖。
②購買途徑不同。場內基金一般通過股票賬戶在二級市場上購買,而場外基金一般通過銀行、支付寶等第三方代銷平台購買,這也是導致投資者在支付寶上無法購買一些基金的原因。
③價格變動不同。場內基金的價格,隨投資者的買賣情況,實時變動,而場外基金的凈值一天只有一個。
④手續費也不同。場內基金一般按成交額收取一定的傭金費,而場外基金按成交額收取一定的申購費用和贖回費用。
⑤投資策略不同 大部分場外基金可以進行定投操作,而場內沒有定投操作。
公募基金的投資范圍有哪些
公募基金的投資范圍是有限定的,包括傳統的二級市場,也就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還可以投資於中小企業私募債券等非公開發行在證券交易所轉讓的債券,包括國債、企業債券和金融債券、公司債券、貨幣市場工具、資產支持證券、權證等。
『貳』 截至7月末我國公募基金規模突破27萬億元,買方投顧是趨勢嗎
根據大數據分析,買方投顧是趨勢,投顧服務越看越智能化,能夠解決客戶的核心訴求。
『叄』 2017年股票公募基金總額有多大
目前是五萬億規模
『肆』 公募基金低於多少清盤
根據中國基金有關法規,在開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後的存續期內,若連續60日基金資產凈值低於5000萬元,或者連續60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達不到200人的,則基金管理人在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後有權宣布該基金終止。
所以基金跌到多少清盤是不一定的,一般來說,公募基金清盤的概率還是很低的,畢竟公募規模都比較大,而且持有人也挺多的。
拓展資料:
公募基金現狀:
中國基金業發展14年,基金市場份額呈現階梯型增長態勢:第一階段是1998年到2000年,由於市場品種僅限於封閉式基金,基金規模很小,三年的基金份額分別為100億、500億、610億.第二階段是2001年,由於引入了開放式基金,基金規模有所擴大,達到809億。
第三階段是2002年至2003年,基金規模高速增長,2003年擴張規模達到了頂峰。其1633億的市場規模比2002年增加了一倍多。2004年至至2005年10月20日,由於市場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基金發行規模波動發展。我國基金市場上共有封閉式基金54隻,開放式基金159隻,基金份額3200億。2005年-2007年,基金凈值狂飆至3.2萬億。2007年至今,由於股市一直低迷,基金凈值跌至2萬億附近。
2013年4月23日結束披露的一季報顯示,截至2013年3月末,至少有6隻公募基金期末持有股指期貨合約,其中,國泰保本混合基金一家就持有IF1304合約207張,市值超過1.55億元,對沖其期末股票市值達70%以上。這意味著,國內基金在股指期貨領域上已開始告別小打小鬧的歷史格局,逐步接軌海外大型資產管理公司採用的「股票多頭持有+股指動態期貨對沖」策略。繼近年理財產品多元化、工具化的革新之後,主動型股票基金的求新求變、嫁接對沖策略,或許將探尋出一條絕對收益的投資新路。
截至2019年8月底,中國公募基金資產合計13.84萬億元。繼7月實現接近2600億元的增長後,8月公募基金總規模又獲得超千億元的增長。除了貨幣基金外,股票基金、混合基金、QDII基金等各類型基金規模都在8月份獲得擴張。其中,債券型基金增長幅度最大,8月份增長了近千億元。
『伍』 中國有多少人買基金
先說結論:這個數字沒有意義,因為會有重復計算和不同的細分的基金種類,但可以提升一下概念性認知。
先拋出兩個數據,隨處可查到的:
「據2021年3月統計,至19年底,場外公募開戶數6億,是個人股票投資者1.58億的3.8倍」
「據2022年5月統計,至21年底,我國基金投資者超過7.2億,個人股票投資者已超過1.97億。」
但這個問題很大,簡單拆分來看,基金分公募、私募。狹義來理解,且當您問的是公募,所以上面引用的也都是公募數據,但也分很多種類: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等。
上述的7.2億絕大部分都是貨幣型基金,而且都是在投資者不知道自己投了什麼的情況下參與的,因為某寶、某信等互聯網平台都有一鍵購入的通道,吸引了大量資金和客戶。例如絕大多數的人不知道自己在某寶「存」的實際是某弘基金的貨幣型基金。
在此基礎上,這7.2億的統計會重復計算,比如某寶、某信各留了1000塊錢自動轉入活期理財,大概率會計算兩次參與者數據。而真正參與債券型基金的人數要遠遠小於這7.2億的數字,參與混合型以及股票型的人數又要遠遠小於債券型的人數。
所以如果您問的是股票型基金的參與人數,只考慮公募的情況下,參與的實際人數數字一定是以千萬人為單位計算的。
私募角度也說幾句:
公募基金2022年總管理規模約27萬億,其中貨幣型基金就佔了近一半。
而私募基金的總管理規模接近20萬億,私募多是百萬起投的產品,而且有合格投資者限制,有很多是以機構名義參與的,就個人而言,可投資資產超1000萬元的佔全國1%總人口,達到合格投資人標準的佔全國3%人口,這部分人未必投過,但客觀有需求。
所以私募基金投資者人數是以百萬人為單位計算的。
綜上,希望有啟發。歡迎追問或留言!
『陸』 開放式基金基金的份額總規模
3.53萬億美元!中國開放式公募基金總規模位居亞洲第一,全球第四
新浪財經
2022-03-24 09:42新浪財經官方賬號
關注
來源:中國基金報
超450萬億!剛剛,全球重磅數據出爐,中國表現「亮了」
中國基金報 吳娟娟
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 於當地時間3月22日公布了全球開放式公募基金最新排位。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開放式公募基金總規模位居亞洲第一,全球第四。
來源:ICI 官網
若按照年度數據計,這是中國公募基金史上首次躋身全球第四。不過,按照季度末數據計,中國公募基金在這一位置上則已有時日。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
總規模超450萬億元
ICI代表全球投資基金協會IIFA(IIFA:全球各個國家基金業協會的協會)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為了避免重復統計,剔除FOF),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對應我國的開放式公募基金)總規模71.05萬億美元,約摺合452.86萬億元人民幣。2021年四季度,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實現了資金凈流入1.1萬億美元,與2021年三季度的7940億美元相比有所上升。
股票型基金占據近半壁江山
我們來看一下全球公募基金(共同基金)行業的整體情況。
首先來看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ETF統計在內)兩個大類:長期限基金(即非貨基)和貨幣市場基金(即貨基)。截至2021年底,全球長期限基金規模約622200億美元,貨幣市場基金規模88330億美元。
長期限基金內部三大細分類型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平衡(混合)型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占總規模比例47%,為336380億元,債券型基金佔比為19%,為137170億美元,平衡(混合)型基金佔比為12%,為87800億美元。
貨基占總規模比例為12%,為88330億美元。
可見,就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而言,股票型基金是絕對的主流,它的規模佔比遠超其基金類型。
相比之下,我國的股票型基金佔比較低,但最近兩年在監管大力倡導下,發展較快。
各個類型開放式共同基金的規模
來源:ICI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數字是:2020年、2021年兩年,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規模激增了161900億美元。
這是什麼概念呢?
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整個歐洲市場開放式共同基金的規模是23326億美元。也就是說,過去兩年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長出了「三分之二」個歐洲市場。
分地區來看,截至2021年底,美洲是全球基金重鎮,規模佔比53%,歐洲佔比為33%,非洲和亞太規模之和佔比僅14%。
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不同類型的規模分布,不同地區規模分布
來源ICI
中國開放式公募基金全球排名第四
截至2021年中國開放式公募基金全球排名第四,位於美國、盧森堡、愛爾蘭之後。前四強中,美國是全球共同基金霸主。美國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規模約34萬億美元,佔全球總規模48%。中國開放式公募基金總規模3.53萬億美元佔全球總規模比例為4.97%。
可見,盡管中國躋身四強但與「霸主」的距離還是比較明顯的。
而「 霸主」美國以一己之力,實現了全球公募基金行業的頭部集中。前四強規模之和佔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規模總和的69%。
全球4強
來源:根據ICI數據製表
全球10強
來源:根據ICI數據製表。
前4強外,德國、澳大利亞、法國、日本、英國、加拿大等6個國家也躋身全球10強。
我們再來看看亞太市場。
中國是亞太市場老大,三強中其餘兩強為澳大利亞和日本。
亞洲三強
來源:根據ICI數據製表。
除了愛爾蘭和盧森堡等少數國家因為採取了特別的基金注冊制度,吸引了全球的資產管理機構前去注冊基金,壯大了各自國家的基金規模,全球各個國家的共同基金基金規模的排位與國家的經濟實力有比較強的相關關系。
中國連續4個季度坐穩全球第四位置
中國公募基金規模全球第四可能超出大家的預期。畢竟中國的公募基金行業只有20多年的歷史,在全球共同基金行業還是個「小朋友」。
那麼,我們來看一看中國公募基金是怎麼一步步上升到這個排位的。
中國公募基金排位變化
來源:根據ICI歷年數據制圖
記者整理ICI的歷史數據發現,將時間拉長,中國公募基金排位從2016年底的全球第9一路趕超,超越日本、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升至現在的第4名。以年度排名計,這也是中國公募基金歷史最好成績。
而如果按照季度末數據,中國公募基金已經保持第4名已有時日。2021年1季度末,中國公募基金就從2020年底的第5升至第4名,此後一直維持在這一排名。
而2021年4季度末中國公募基金得以維持全球第四的排位,得益於強勁的基金發行。全球來看,2021年4季度我國開放式公募基金凈銷售額(凈銷售額=銷售額-贖回額)排名全球第2,凈銷售額1548.07億美元。同期,全球凈銷售額第1為美國,期間凈銷售額為4787.11億美元。
凈銷售額排名前5的國家還有愛爾蘭、盧森堡、巴西。此外,加拿大、德國、日本、法國、印度等也躋身2021年4季度凈銷售額前10。
2021年4季度凈銷售全球10強
來源: 根據ICI數據製表
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工具,公募基金行業發展背後是中國居民財富管理轉型。
2021年8月底,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公開活動上表示,我國基金業已成為服務實體經濟和居民財富管理的重要力量。他指出,以1998年第一批公募基金設立為標志,我國公募基金行業從試點起步,快速發展壯大,作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在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中國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為中國公募基金發展提供了驅動力。
另一方面,盡管2021年的市場讓不少基民受傷,但是拉長時間來看,仍有不少公募基金展現了較為優異的長期賺錢能力。
來自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0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20年間,10家公募基金公司年化股票投資主動管理收益率超過13.90%。
來源: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
若以過去10年為期限,有10家公募基金年化股票投資主動管理收益率超過16.90%。
截至2022年1月末
公募基金規模達25.87億元
而數據顯示,中國的公募基金行業仍在持續發展。
來自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 截至2022年1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7家,其中,外商投資基金管理公司45家,內資基金管理公司92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25.87萬億元。
進入2022年3月,公募基金發行也漸顯回暖之勢。以成立日計,3月基金發行的只數和平均份額都較2月有了大幅增長。
近期成立的部分公募基金
來源:Wind。按照成立日計,3月發行部分基金。
數據顯示,除了固收+,也有部分權益型基金實現了尚可的發行份額,可見投資者情緒較2月有所改善。
『柒』 公募基金規模排名2021
以下是公募基金規模排名:
1.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3.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4.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5.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6.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7.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8.嘉實基全管理有限公司。
9.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0.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7)中國公募股票基金的規模擴展閱讀
公募基金(PublicOfferingofFund),是指以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投資者募集資金並以證券為投資對象的證券投資基金。公募基金是以大眾傳播手段招募,發起人集合公眾資金設立投資基金,進行證券投資。這些基金在法律的嚴格監管下,有著信息披露,利潤分配,運行限制等行業規范。
例如目前國內證券市場上的封閉式基金屬於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各有千秋,它們的健康發展對金融市場的發展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偏股基金募集勢頭,2011年公募基金要實現或者超越2008年171萬戶參與認購仍具有不小的挑戰。
2011年以來所有新發基金的認購戶數,尚不及2007年個別發行較好的單只基金。
而在散戶廣泛參與的2007年,共計1825萬戶投資者參與了公募基金的認購,這些新基金首發募集了4485億份,而隨後的熊市讓這些沒有逃脫的基金投資者損失慘重。
目前新基金這種困頓的局面,讓基金銷售人員回到了似曾相識的2004年。在宏觀緊縮和A股市場低迷的雙重打擊下,公募基金募集出現低量,但此後2005年啟動的大牛市改變了這一格局,公募基金資產在兩年後超過3萬億元的規模。
『捌』 再創新高!截至7月末我國公募基金規模突破27萬億元,透露出了哪些信息
2022年7月末,我國公墓基金規模突破27萬億元,再創新高,透露出我國經濟持續向好發展。公募基金以大眾為傳播手段,具有廣泛性和廣延性,籌集潛力很大。我國公募基金規模的不斷擴大,表現出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側面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公募基金規模的再創新高,一方面是對國家經濟水平提升的反映,另一方面是對國民建設大力投入的表現,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國家的向好發展和民眾的幸福感提升。27萬億元的公募基金規模實屬罕見,但這也正體現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