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選擇偏股和公募基金解析QFII十四年投資路徑
本文通過對QFII和公募基金行業配置的統計分析和持股偏好的計量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1、行業配置方面。QFII和公募基金大多根據宏觀經濟周期和行業景氣周期進行股票配置,均將宏觀產業政策和傳統優勢產業作為投資的主線之一,但也存在幾點差異:
(1)公募基金重倉行業的選擇比QFII更加靈活,但QFII更加註重行業的安全性,對風險的規避意識更強。
(2)QFII行業分析能力強,對中長線的投資機會把握比較精準。
(3)QFII對政策的理解能力比公募基金強。
2、持股偏好方面。
(1)QFII的持股偏好
QFII在股市上漲階段重視企業的成長性、運營能力、償債能力三個基本面因子和估值水平,偏好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同比增長率和存貨周轉率較高、低資產負債率、低市凈率的上市公司。QFII在股市盤整階段的持股偏好與下跌階段大體一致,均關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公司治理水平、市場表現,偏好高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低資產負債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較低及上季度股價波動較小的企業,不同的是,QFII在下跌階段還看重公司的低估值,在盤整市中還青睞總資產規模大的上市公司。
(2)公募基金的持股偏好
公募基金除了在上漲、下跌和盤整三個階段均偏好成長性較好的中小股本上市公司外,在下跌階段還偏好總資產規模大的企業,在盤整階段開始關注公司的盈利能力,重視股票價格的波動風險,偏好高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和上季度股票價格標准差較小的上市公司,投資風格趨於謹慎。
中國上市公司研究院
我國不斷提高對境外機構投資者的開放程度,這有利於A股與國際市場接軌,吸引更多海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中國資本市場。數據顯示,2016年一、二、三季度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A股持倉市值分別為1004.68億元、1089.82億元、1233.57億元。截至2016年年底,通過證監會資格認定的QFII已達308家,獲批額度為873.10億美元。隨著中國證券市場逐步規范,機構投資者將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包括QFII及國內基金的規模必將不斷擴大,其對市場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因此有必要對機構的投資路徑進行研究。
本文對QFII自2003年首次亮相以來股票持倉的行業配置和持股偏好進行研究,將其與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專業投資機構——公募基金進行對比分析,給投資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持股行業集中度分析
將QFII與公募基金2003年以來各年年報中行業持倉的市值進行統計和排序,按持倉市值佔比由高到底列出前五大重倉行業,計算該報告期第一大行業持倉市值佔比、前三大行業持倉市值佔比及前五大行業持倉市值佔比,如表1所示。
QFII持股的行業集中度比公募基金高。按申萬一級行業劃分,共28個行業,2003~2015年年報中,QFII在前五大行業的持倉市值佔比在53%~91%之間,均值為73.85%;公募基金持倉市值佔比在37%~59%之間,均值為45.89%。此外,QFII第一大行業持倉市值佔比也明顯高於公募基金的持倉比例。QFII持股的行業集中度較高,行業分布較不均勻,其偏向於重倉持有自己所看好的少數幾個行業,這可能與QFII的全球化配置有關,往往只選取該地區最具投資價值的行業和股票進行關注。
QFII在行情好時持股的行業集中度有所降低。2005年下半年股市探底998點後,出現了超級大牛市,直至2007年10月上證指數才見頂,QFII在這段時間內持股的行業集中度有所降低。統計數據表明,2005~2007年年報中QFII在前五大行業的持倉市值分別為56.01%、63.89%、53.69%,對比2003~2015年前五大行業的持倉市值佔比的均值73.85%,其持股的行業集中度明顯降低。當行情不好時,QFII把銀行股作為首要的避險品種,隨著銀行倉位配置的增加,集中度也隨之提高,加劇了其與公募基金持股的行業集中度的差距。
持倉行業特徵分析
QFII比公募基金更加註重行業的安全性,對風險的規避意識更強。QFll重倉的行業主要集中在相對安全、受宏觀調控影響較弱的本國傳統優勢行業。2010~2015年年報顯示,QFII前五大重倉行業主要為銀行、醫葯生物、食品飲料、交通運輸、家用電器等行業,這些行業受宏觀經濟的影響較小,具有市盈率低且股息率高的特徵,體現了QFII的價值投資理念。特別是在全球金融危機後,QFII始終把銀行作為其第一大重倉行業,除了銀行的低估值和投資價值外,更多地體現了QFII的風險偏好。中國傳統行業面臨困境,高新技術產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逐步提高,但QFII的投資風格依然較為保守,繼續偏好藍籌股尤其是銀行股。
2013~2016年報顯示,公募基金在前五大重倉行業中出現了電子、傳媒、計算機等高新技術產業,這些行業的股票在創業板的牛市中表現亮麗,但2015年6月股市大跌以來,高科技股票跌幅巨大,總體表現比藍籌股要糟糕許多。QFII雖然沒有重倉傳媒、計算機等行業,錯過了2013年以來的行情,但是也規避了2015年6月以來的大跌,投資風格相對穩健。
QFII能夠根據宏觀經濟周期和行業景氣周期提前布局其看好的行業。瑞士銀行是2003年5月第一家獲得資格的QFII機構,2003年年報顯示其已經重倉剛上市不久的兩只黃金股——中金黃金(600489)和山東黃金(600547),公募基金當時還沒有關注到這兩只股票,隨著黃金價格的不斷上漲,中金黃金、山東黃金的業績突飛猛進,股價也隨之爆漲。2003年、2004年,QFII認為通訊行業具有高成長性且國內的通訊運營商具有壟斷性,能夠自行定價帶來高額利潤,通訊行業連續兩年為其第一大重倉行業,代表個股為中興通訊(000063)。公募基金雖也配置通訊行業股票,但持倉比例不高。
2004年開始,我國的消費開始強勁增長,同時國家對一些資源類行業加強宏觀調控,QFII投資策略開始由資源類向消費行業轉變,重倉行業中出現了食品飲料,代表個股為燕京啤酒(000729)、貴州茅台(600519)等。公募基金則後知後覺,2006年才開始重倉食品飲料行業。2005年、2006年QFII重倉行業中分別出現了建築材料和房地產,代表個股為萬科A,開始看好房地產的投資機會。
QFII在行業的選擇方面,比較注重中國的國情,同時對政策的理解能力比公募基金強。中國在2001年底加入了WTO,我國經濟的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升,進出口業務持續增長,交通運輸行業的投資價值得以體現,QFII剛剛進入A股市場就相繼買入上港集團(600018)、中集集團(000039)、鹽田港(000088)等港口運輸類龍頭個股。2005年上半年A股正處於熊市的最恐慌階段,市場普遍對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持懷疑態度,6月6日上證指數下探至998.23點,有極度悲觀地認為A股可能會跌至600多點,然而2005年半年報顯示,QFII已經出現在紫江企業(600210)、三一重工(600031)等股改試點股的流通股股東名單中,跑在了市場的前面。當股改概念被市場爆炒後,公募基金等國內機構投資者才開始布局,這說明QFII對政策的理解能力比國內機構投資者要強。
QFII對周期性行業拐點及股市大行情的判斷較為准確。2005年開始,公墓基金認為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對鋼鐵行業的發展前景不看好,2005年年報顯示,2004年公募基金重倉持有的鋼鐵股已經消失了,而QFII卻把鋼鐵行業作為第一大重倉行業。在隨後啟動的2006年大牛市中,鋼鐵行業平均漲幅遠高於上證指數。此外,QFII只有在2007年將採掘行業作為前五大重倉行業,而公募基金直至2011年才將採掘行業才從的前五大重倉行業中剔除。QFII除了行業研究能力突出外,其對大行情的判斷也比較准確。例如,2005年年報顯示,QFII持倉市值比2004年增長196.62%,在股市底部加倉明顯,而公募基金持倉市值才增長8.97%。在的牛市中,QFII在2014年的持倉市值同比增幅也明顯高於公募基金。
持股偏好分析
本文以季度為單位,選取2014年7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共9個報告期為研究范圍。在這兩年多的時間內,上證指數經歷了上漲、下跌、盤整三個完整的周期,2014年三季度至2015年二季度為上漲階段、2015年三季度至2016年一季度為下跌階段、2016年二季度至三季度為盤整階段。
影響持股偏好的主要因素有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長性、運營能力、償債能力、公司規模、公司治理、估值水平和市場表現等多個方面。本文以QFII和公募基金對上市公司的相對持股比例(又稱超配比例)作為因變數,該值為上市公司在QFII(公募基金)持股總市值中佔有的比重與該上市公司流通市值在當期佔全部A股流通總市值比重之比,該比值越大,表示其越看好該公司。以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同比增長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總股本、總資產、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市盈率、市凈率、市銷率、上季度股票價格標准差等指標為自變數,分別對QFII和公募基金在上漲、下跌、盤整三個不同市場環境中的持股偏好進行回歸分析。
由於QFll和公募基金每季度投資的股票眾多,而本文的研究重點是他們對重倉股的投資偏好,故只選擇了各季度機構超配比例排名靠前的100家上市公司(不含銀行、證券和保險類上市公司)作為樣本進行分析。通過對多個變數的逐步回歸和統計檢驗,得到以下結論。
一、上漲階段
1、QFII的持股偏好
顯著影響QFII超配比例的變數為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同比增長率、存貨周轉率、資產負債率及市凈率。
(1)超配比例與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同比增長率、存貨周轉率正相關,與資產負債率負相關。這說明QFII堅持價值投資,關注反映公司成長性、營運能力和償債能力的指標。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同比增長率越高,公司成長性越好。存貨周轉率指標的好壞反映企業存貨管理水平的高低,一般來講,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和運營能力也就越強。資產負債率是反映公司負債水平的綜合指標。資產負債率過高會直接影響企業的變現能力和支付能力,會增加上市公司的經營風險,QFII對高資產負債率的公司也相應的降低了超配比例。QFII看重上市公司基本面,注重自上而下的選股方式,重點選擇我國優勢行業,如家用電器、食品飲料、汽車等行業,代表個股分別為蘇泊爾(002032)、黑芝麻(000716)、福耀玻璃(600660)。其中,蘇泊爾2014年三季度至2015年二季度四個季度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7.45%、17.37%、21.74%、19.12%,成長性較好;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3.46%、35.50%、31.45%、31.80%,也處於較低水平。
(2)超配比例與市凈率負相關。市凈率是股票價格與每股凈資產的比值,比值低意味著投資風險小,如果上市公司倒閉,清償的時候可以收回更多成本,安全邊際較高。QFII投資風格穩健,偏好低市凈率的股票。代表個股有華域汽車(600741)、上汽集團(600104),市凈率均在2倍以下。
2、公募基金的持股偏好
顯著影響公募基金超配比例的變數為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同比增長率、存貨周轉率、總股本、市盈率。
(1)超配比例與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同比增長率、存貨周轉率正相關,與QFII在股市上漲階段的偏好一致。代表個股有明家聯合、金證股份(600446)、福瑞股份(300049),其中,明家聯合2014年三季度至2015年二季度四個季度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10.17%、112.50%、5614.29%、500%,業績增長明顯。
(2)超配比例與總股本負相關。這說明公募基金偏好股本較小的上市公司。在股市上漲階段,樣本公司共400家,其中中小板和創業板的企業共計364家,佔比高達91%。在股市上漲階段,公募基金一直以看好新興產業的成長性為由炒作創業板。
(3)超配比例與市盈率正相關。高市盈率的上市公司反映了市場對其未來成長前景的看好,一般屬於高新技術產業且股本不大。在上漲行情中,短時間內股價表現突出的股票往往都具有這樣的特徵。如三七互娛,2014年底的動態市盈率高達3000多倍,隨著業績的增長,2015年一季度市盈率降至500倍左右,市盈率不到40倍。不過,公募基金偏好高市盈率股票追求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同時,也承受著因高成長預期不能兌現而導致股價暴跌的風險。
二、下跌階段
1、QFII的持股偏好
顯著影響QFII超配比例的變數為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資產負債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市盈率、市銷率及上季度股票價格標准差。
(1)超配比例與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正相關,與資產負債率負相關。市場低迷時,QFII在控制較高資產負債率公司持倉比例的同時,更加關註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長期來看,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是最能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標。在股市下跌階段,QFII增加了食品飲料和醫葯生物行業的配置,如貴州茅台(600519)、恆瑞醫葯(600276)等個股持續維持較高的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水平,使得其股價表現亮麗。
(2)超配比例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負相關。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高低從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反映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大股東一般掌握著控制權,容易利用其控股地位從上市公司轉移資產和利潤,從而損害了中小股東和上市公司的利益,不利於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因此,QFII不傾向於投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較高的公司。
(3)超配比例與市盈率、市銷率負相關。市盈率是投資者耳熟能詳的估值指標,一般來說,市盈率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市銷率是總市值與主營業務收入的比值,是一個將企業價值與主營業務收入掛鉤的指標。一般來說,在同行業中,市銷率越低的上市公司投資價值越大。將市盈率與市銷率「雙劍合璧」,能夠尋找到「攻守兼備」的優質股。在股市低迷期,QFII也偏好低市盈率、低市銷率的「雙低」藍籌股,體現了控制風險的能力。例如美的集團在2015年9月30日的市盈率為8.81倍,市銷率為0.73倍;格力電器(000651)2016年3月31日市盈率為8.10倍,市銷率為0.94倍,股價表現均不錯。
(4)超配比例與上季度股票價格標准差負相關。股票價格的標准差越小,說明股價波動較小,走勢相對平穩。QFII在股市下跌階段偏好上季度股價標准差小的上市公司說明其規避風險的意識較強。
2、公募基金的持股偏好
顯著影響公募基金超配比例的變數為總股本、總資產、市凈率。
(1)超配比例與總股本負相關,與總資產正相關。在股市下跌階段,公募基金還是偏好流動性較差中小股本的上市公司,風險偏好較高。不過,公募基金在高配中小股本上市公司時,也看重企業的總資產規模,在一定程度上抵禦了風險。例如,天齊鋰業(002466)在2015年9月30日總股本為2.61億股,總資產較高為73.92億元。
(2)超配比例與市凈率正相關。公募基金偏好市凈率高反映其對公司成長性更為看重。
三、盤整階段
1、QFII的持股偏好
QFII的持股偏好與下跌階段大體一致,同樣偏好高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低資產負債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較低及上季度股價波動較小的上市公司;不同的是,QFII在盤整市中還青睞總資產規模大的企業,這是因為總資產規模大的上市公司通常是行業龍頭,具有比較優勢,兼具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性和成長性。
2、公募基金的持股偏好
公募基金在偏好中小股本、高市凈率上市公司,注重企業成長性的同時,開始關注公司的盈利能力,重視股票價格的波動風險,超配高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和上季度股票價格標准差較小的上市公司,投資風格趨於謹慎。
上一篇:私募基金轉公募基金的條件是什麼?為什麼要「私轉公」
下一篇:公募FOF——投資者學習資產配置的最好工具
❷ 公募基金的買賣標准:公募基金在買賣股票中除了雙十限制外還有什麼限制有人說基金無法做到T+0,為何
公募基金的投資限制主要如下:
(1)本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其市值不得超過基金資產凈值的10%; (2)本基金與由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共同持有一家公司發行的證券,不得超過該證券的10%; (3)本基金進入全國銀行間同業市場進行債券回購的資金余額不得超過基金資產凈值的40%; (4)本基金持有的現金和到期日在一年以內的政府債券為基金資產凈值5%以上; (5)本基金不得違反《基金合同》關於投資范圍、投資策略和投資比例的約定; (6)本基金在任何交易日買入權證的總金額,不超過上一交易日基金資產凈值的0.5%,基金持有的全部權證的市值不超過基金資產凈值的3%,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同一權證的比例不超過該權證的10%。法律法規或中國證監會另有規定的,遵從其規定; (7)基金財產參與股票發行申購,本基金所申報的金額不得超過本基金的總資產,所申報的股票數量不得超過擬發行股票公司本次發行股票的總量;
除以上幾條外,還有同日不得反向交易,各基金不得在同日進行反向交易,不得買賣關聯方股票,各公募基金之間必須實施公平交易原則,以及不得參與炒新、不得在5%以上買入創業板股票等要求。
❸ 銀行可以購買定向增發的股票嗎
不能。
很多進剛進入股市的朋友對股票定增一竅不通,賺錢的機會也被大大減少,還因此多費了不少功夫。
我會給大家講清楚股票定增是利空還是利好。全部都非常有用,不僅能在這時候看懂股市,幫助賺錢可參考的相關因素又多了一個。
在我們進行了解股票定增之前,先給大家遞上近期機構值得重點關注的三隻牛股名單,任何時候都存在被刪除的可能,可以領取過後再說:【緊急】3隻機構牛股名單泄露,或將迎來爆發式行情
一、股票定向增發是什麼意思?
先了解一下股票增發是什麼意思,股票增發是說上市後的股份制公司,在原有股份的基礎上再增加發行新的股份。
股票定向增發是將上市公司的新的股票針對少數的特定投資者增加發行,並且打折出售。只是這些股票,在二級市場市上是不售賣給散戶的。
已經了解了股票定增的意思,大家言歸正傳,來分析一波股票定增,看看它對於投資者來說究竟是利好還是利空。
二、股票定增是利好還是利空?
基本都以為股票定增是利好的跡象,可是也有一定的可能出現利空,它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股票定增,咋就成為利好的現象呢?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定向增發有利於公司發展:
1. 有可能它會通過注入優質資產、整合上下游企業等方式給上市公司帶來更好的業績;
2. 對於公司來說,有利於吸引戰略投資者,為了公司長遠的發展,奠定一個好的基礎。
要是股票定增確實能給上市公司帶來利益,那怎會發生利空的狀況?不要焦急,大家繼續來了解。
要是上市公司准備為一些有著很好的前景的項目定向增發,就會受到很多投資者的青睞,這極有可能會帶來股價的上升;如果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的是一些前景不明朗或項目時間過長的項目,這樣一來,很多消費者都會提出質疑,大概會使股價出現下跌。
這樣來看,實時關註上市公司的消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可以從這個股市播報得到全方位的最新金融行業動態:【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如果大股東注入的是優質資產,折股後的每股盈利能力應該明顯優於公司現有資產,增發能夠帶來公司每股價值大幅增值。反而,如果變成定向增發,上市公司注入或置換進入了劣質資產,這為個別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或向關聯方輸送利益的提供了方便,這就是重大利空。
如果還在進行定向增發時,有對股價進行操縱的行為,那麼會出現短期「利多」或者「利空」的現象。比方相關公司也許會通過打壓股價的辦法,以降低增發對象的持股成本,利空就這樣構成了;相反的話,若是擬定向增發公司的股價遠遠的低於增發底價,並且可能有大股東拉升股價的操縱出現,在定向增發這方面,會變成短線利好。
所以結合起來看,大多數情況下股票定增是利好現象,但投資者要做防範風險也同樣很有必要,盡量參考多種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分析,避免投資失敗。
要是你沒有充裕的時間去了解一隻股票,這個鏈接能幫助你,輸入你已經選擇好的股票代碼,即可看這個股票適不適合買,可以得到最近行情的消息,讓你輕松把握時機:【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❹ 在銀行買基金和股市買基金有什麼區別
1、手續費不同:
一般都是經紀人有優勢。經紀公司的基金大部分都是4倍於前端購買費用,特定的基金保險或經紀公司客戶服務要求。在銀行方面,除ccp等銀行貼現率較低外,其他中型商業銀行大多將前端利率降至4%。
2、在服務方面不同:
經紀人比較好,因為經紀人可以以一個特別的價格向你提供一些信息。這些信息是否真的對你有用還有待商榷,但銀行肯定不會專門給你發簡訊或打電話要求你提供這些信息。但隨之而來的是廣告騷擾。
基金變更是一項重要功能,但是否支持基金變更最終,仍需根據具體的基金要求,有些基金可能支持,有些不支持。
3、從證券的角度來看:
無論是銀行、證券公司還是基金公司都是同一個官方網站。由於基金的資金不在基金或經紀人手中,而是在託管銀行的託管下,無論誰破產,投資者的資金都無法獲得。
4、總體:
銀行和證券並不是購買基金的最佳方式。最好的基金交易渠道是基金公司官網直銷渠道。無論是貼現率、基金轉換、多種形式的固定投資、快速贖回速度、實時貨幣基金賬戶功能等,都或多或少是其他渠道所不具備的。
❺ 銀行理財產品和基金怎麼選先搞清楚三大區別
銀行理財和基金跟任何其他理財產品一樣,本質上都是代客理財。那麼,銀行理財產品和基金有何區別?銀行理財產品與基金的定義:
銀行理財產品,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預期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基金從廣義上說,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人們平常所說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銀行理財產品和基金有的區別:
一:運作主體不同
這對理財產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簡單來說,運營主體就是這款銀行理財產品或者基金背後真正的操作者或者團隊。
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客戶一般會選擇銀行理財產品,看中的就是銀行這顆大樹,錢放在銀行就是放心。
而基金公司背後是證券公司,當然也有其相應的客戶群體,但是相對於銀行而言一般的普通民眾還是認為銀行比證券公司靠譜。
二:監管的不同
基金資產需要託管在具有託管資格的銀行,且其賬戶設立和運作均嚴格獨立於基金管理人和託管人;同時,公募基金相比銀行理財產品有著非常嚴格的監管,從該產品發起設立到開始正式運作,都需要證監會等相關管理機構的審批,且每日公布凈值。
而銀行理財產品,比如固定預期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往往是不披露具體產品運作情況的。
三:預期收益性與安全性不同
基金公司幾乎所有產品都是浮動預期收益型的,銀行理財主要是固定預期收益類的,雖然近年的發展趨勢有變浮動預期收益的產品也在增加。
基金又分為4大類: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前兩類風險相對較低,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會參與到股市中,2015年股災很多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凈值夭折,投資者損失十分慘重。
很多人買基金肯定看中的就是預期收益,在行情好或者買對方向的情況下基金的預期收益達到10%甚至50%都是短時間的事,但情況瞬息萬變虧損起來10%-50%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銀行理財產品相對來說預期收益就比較低了4%-5%之間,而銀行理財中的中的風險產品相對來說還是安全很多,至少出現虧損本金的情況還是少數。
銀行理財產品和基金有何區別?兩者本質上都是代客理財,區別在於運作主體、監管機構、預期收益與安全性的不同。看完以上三大區別,投資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投資,兩者並不矛盾,組合投資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哦!
❻ 公募基金的都是有哪些分類
公募基金按照不同的分類方式,可以分成很多種,最常見是按照運作方式、投資標的和投資理念分類。
根據運作方式的不同,基金可以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的基金份額不固定,投資者可以在基金公司、銀行、第三方代銷機構隨時買賣。封閉式基金在合同期限內規模是固定的,在封閉期內不能申購和贖回,但是成立後可以在交易所掛牌交易。
根據投資標的不同,主要分為貨幣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貨幣基金只能投資於貨幣市場,如銀行存款、央行票據、短期國債等產品;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資於股票市場,其股票倉位要求是不能低於80%;債券型基金是指以國債、金融債、信用債等債券作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其資產的80%需要投資於債券,然後又可以根據其投資標的不同分為純債基金、一級債基、二級債基、可轉債基金等;混合型基金是可以投資股票、債券、貨幣市場的一種靈活型基金,其投資股票的倉位很靈活可以0-100%。根據股票、債券投資比例以及投資策略的不同,混合型基金又可以分為偏股型、偏債型等多種類型;另外還有一些基金比較另類,投資的是黃金、期貨或者大宗商品等,這類基金稱為另類投資基金。
根據投資理念的不同,公募基金又可以分為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主動型基金是以獲取超越市場表現為目標的,基金經理需要精選個股,獲取阿爾法收益。被動型基金又被稱為指數基金,一般選定特定指數的成分股進行投資,不主動追求超越市場的表現,而是試圖復制指數的表現。常見的指數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滬深300、中證500等。以滬深300為例,這個指數是中證指數公司編制的,其成分股是A股市值最大的300家公司,通常用於反映大盤股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