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今日基金股票大盤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今日基金股票大盤

發布時間: 2022-12-07 10:50:47

❶ 每年11月21日股市大跌原因

今天大盤下跌的主要因素

今天大盤在外圍股市普遍下跌的影響下,兩市大盤低開低走,大盤最低回踩3056點附近,就在大家期望大盤能夠順勢補缺的時候,盤中新能源、工業機械、醫葯等基金賽道股拉升帶動大盤開始反彈,滬市最終以微跌報收,盤面上,兩市個股跌多漲少,雲游戲、新零售、白酒概念、物業管理、家庭醫生、知識產權、職業教育民營醫院等板塊跌幅靠前;供銷社、工業母機、鈉電池、猴痘概念、國資雲、虛擬電廠、一體壓鑄等板塊漲幅靠前,兩市近70隻個股漲停,7隻個股跌停,創業板基本以平盤報收,走勢與主板基本同步。

早盤我們提示今天有兩只妖股天地在線和天鵝股份復盤,一個是信創概念的龍頭,一個是供銷社概念的龍頭,這兩個龍頭如果今天復盤不是跌停或者盤中能夠出現拉升,那就對相關的板塊構成利好,這兩個板塊都會跟隨拉升,當然如果兩大妖股直接跌停,封死不動的話,那這兩個板塊今天就涼涼了!結果早盤天鵝股份沒有封住跌停,上午供銷社概念開始活躍,下午天地在線打開跌停,出現拉升,引發了信創相關個股活躍,誠邁科技、創意信息等前期龍頭都出現了大漲,現在個股調整多了就是機會,因為市場還有人氣。

今天漲幅最大的是工業母機概念,華中數控、紐威數控、合鍛智能、明志科技等盤中漲幅都是超過10%,機構表示,通用機械行業需求拐點臨近,今年底或明年初有望開啟新一輪需求上升周期。引發了這個板塊走強,這個板塊當然也是國產替代范疇,午盤央行等八部門鼓勵更多軟體、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領域優質企業在國內上市,下午國產替代相關板塊全線拉升,這也是近期市場主要熱點之一。

近期市場第二條主線就是醫葯,周末這方面的消息比較多,當然曝光最多的就是連花清瘟,今天這只代表股繼續沖高,同時沖高的還有新冠檢測,中葯、方艙醫院等板塊,但上周活躍的家庭醫生、民營醫院等板塊都出現了回調,原因很簡單,有的地方放開了,周末又開始封閉,這點我們以前跟大家談到過,疫情放開的結果,富士康已經告訴大家了,拿5000元工資的人和拿5萬工資的人待遇不同,但被感染的風險是一樣的,所以,如果放開,那些拿5000元工資的人只有選擇回家等待後期大家都感染了,看看有沒有風險再說,所以,某地真放開以後,大家都是想盡辦法請假,腳疼、手疼...無奇不有!學生連上學都不去了,所以,只有再次封閉清零,這種封閉當然利好的就是新冠檢測和方艙醫院相關板塊,但醫葯板塊還會繼續輪動,只要疫情不落地,這條主線不會動搖,所以近期都參與的英科醫療和信立泰又經歷大漲,想跟的私信。今天主要砸盤的就是以貴州茅台為首的大盤股,這些板塊下跌主要有兩個邏輯:

一是今年世界盃在冬季舉行,以前都是在夏季,夏季利好的是啤酒,冬季當然利好的是白酒,所以,世界盃開始以後,以白酒為首的世界盃概念股利好兌現,所以,今天砸盤,但貴州茅台是大盤股,貴州茅台的大跌,直接引發了滬市回調;

二是藍籌股下跌還是跟近期債券基金下跌有關。近期債基下跌連續沖上熱搜,既然債基下跌,那大家很容易想到股票基金也會下跌,再加上所有的基金理財基本都配備有股票,這些股票都是大盤股,所以基金贖回是今天藍籌股大跌的第二個因素。

技術上,大盤在3050點附近的缺口沒有完全回補,但今天大盤向下也有一個缺口,這是大盤自3200點以來下行的第二個向下的缺口,這個缺口以後也會回補,如果明天或者後期再次向下跳空低開,那就是做空力量衰竭,屆時就是大家加倉的機會,所以,中期看大盤不悲觀。但短期大盤還是要回補3047點附近的缺口,當然如果能夠順勢回踩一下30日線3036點,那將是大家極佳的做多機會。造成大盤下跌的原因是??
1經濟波動。
這是股票為什麼會下跌的跟本原因,從宏觀到微觀,經濟總是處於波動之中。
長的有5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長波,稍短的有經濟周期,更短的有產品及行業本身的周期,再短的還有一年之中的季節性起伏。
另外,公司的業績自然起伏也是難以避免的。
2流動性收緊。
當流動性收緊時,股票市場一般都會下跌。
但是這樣的下跌對於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內在價值一般影響不大。
但是,流動性收緊往往預示著未來通脹的上升,這對所有企業都是有害的。
3業績低於預期。
當業績超過估計區間時,股價肯定上漲。
而業績低於估計區間時,股價大多下跌。
可以說業績低於預期是股價下跌非常強的催化劑。
但是,即使業績低於預期也要深入分析,區別對待。
到底是收入低於預期,還是成本高於預期,是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的變化趨勢,還是一次性因素造成的,這是股票為什麼會下跌關鍵原因。
4負面事件消息。
很多情況下負面消息一般都還沒有真正影響到公司的業績,但是對投資者的心理影響卻是巨大的。
人們面對負面消息,認為未來的業績肯定會受到不利影響,因此賣出股票,股價下跌。
負面消息,根據負面程度的大小,也會是非常強的股價下跌催化劑。
負面消息的問題在於不確定性,由於人們厭惡風險,厭惡不確定性,負面消息往往帶動股價下跌,這是股票為什麼會下跌的重要原因。
5股價高估不是理由。
從長期看,股價必將回歸內在價值。
但是,從短期看,股市還只是一架投票機。
過高的估值並不能自然導致股票價格下跌。
但是短期內,這些股票還會高高在上,甚至漲的更高,因為這是市場的常態。
高股價會對自身形成正反饋,股價本身就是上漲的動力。
而只有投資者觀點改變,真正認識到股價高估了才會導致股價下跌。
四、中國股市11月的行情如何?
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上周的低點1664點沒有支撐力,下周破掉的概率很大,雖外圍上漲,但走向上多為沖高回落,且周末消息面清淡,11月開門預期偏空,防範風險為上。
從周K、月K線走勢上看,大盤已有效下破10年平均成本線,A股的問題和國際市場有關又沒關,美國的金融危機是一個因素卻不是決定因素,A股疲弱到今天的狀態,病根還在A股本身,任何一個有正常思維和理性的人都不好意思把美國華爾街當成中國股市崩盤的罪魁禍首,正如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健康的一樣,任何一個有責任心和羞恥感的人都不好意思把中國的股市當做中國經濟的晴雨表。
危機發生在大洋彼岸,咱們卻比人家跌得還多,這就說明決定A股走勢的是內因,不是外因 。
」 北京大學金融系教授呂隨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個內因是股市制度上的缺陷造成的,比如股權分置改革留下的後遺症,再加上次貸危機給予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在中國得以放大,「把人們的信心給打沒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股票市場就無法像美國那樣,救市措施的效果立竿見影。
不解決大小非、發行交易規則這些根本的問題,11-12月也很難有「翻身之日」,因此,我們現在的任務只有等待。
五、為何股票一直下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給個個人觀點1664到2375的上升趨勢線已經跌破,2573點支撐明顯減弱。
2573點支撐不住堅決空倉,2573點支撐住,能拉出長陽,會有一波反彈行情。
否則,下跌才剛剛開始。
為什麼跌1、房價還在上漲,2、加息靴子還沒落地,3、通脹形勢依然沒有緩解,4、國際形勢不容樂觀,5、中國上市企業經濟不景氣,中小企業面臨資金壓力。
很多人的觀點都說,底就在前方,很多人判斷2573點止跌企穩,我看這次大多數人又要錯了。
六、為什麼股票型基金在國慶後都會跌的啊?上一年是這樣,今年也是,這是規律嗎?
這不是規律哈。
因為現在股票跌了哈,所以股票基金的市值也是跌了的哈。
當然,去年國慶節之後的一個月之內也股市出現了調整,因此去年國慶之後股票基金的市值也是下跌的哈。
當然,股票基金也有一個整體性的規律哈,就是其基金凈值的漲跌和大盤指數的漲跌基本上市趨勢一樣的哈,只是漲跌的幅度和大盤指數不一定一樣哈。

❷ 房地產股大漲大盤會怎麼樣

股市變好,股市市場上的資金就相對充裕了,對於各行各業都是好處。這對於一些業績穩定和不錯的房地產上市企業來說是最大的利好,起碼是資金問題不愁了。所以,開發商又可以大幹一場了。在資金壓力不大的情況下,開發商拿地的速度或會加快。但是介於股市各行各業太多,房地產行業也存在被股民拋棄的可能性,當然一切還是要看業績。

第二、股市變好後,居民的資金會不自覺的向股市傾斜,房產不再是第一選擇。雖然說目前大多數城市的房產還是具有升值價值的,但是房產的唯一缺點就是變現太慢。股市不一樣,股票、基金或者其他變現還是很容易的,這樣的話流入房市的炒房(投資)資金就會少很多。對於房價的影響是明顯的,起碼不會出現大規模炒房的情況。

股市回溫是不假,樓市回溫是真的假
關注股市的朋友應該知道,年後股市大盤開始漲,科技股開始入市等等這些消息都是利好,可以說我國股市在經歷了將近4年的調整後,開始向穩健的方向發力。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重新建立股民和企業的信心還是需要時間的,上漲後買入與拋售潮會同時進行,近期的炒股風險還是很大的。

樓市同樣在經歷了2年多的調控後,很多房企都在喊「寒冬」。其實際情況是過去的幾年大多數房企的銷售額和利潤都維持7%左右的增長,個人覺得這點增長如果放在傳統行業上大家都高興死了。不可否認一個習慣於賺快錢和大錢的行業,突然讓其老老實實的掙慢錢,會很不適應。

但是個人觀點:毛病都是慣起來的。幾點愚見:

第一、資金可以放鬆,讓房企多融資,融資變的容易,但是前提是取消預售制度。一手拿錢,一手拿貨的交易才是最穩妥的,2-3年的預售期變數太大,最後的受害者其實都是普通老百姓。用真正的商品說話,用品質說話才是房企能否生存的關鍵,不是

❸ 廣發和匯添富基金抽了太多還能回漲嗎

可以
相信匯添富他也不想虧錢,一定會想辦法回漲回來的。
匯添富一般指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添富基金」)成立於2005年2月,是中國一流的綜合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

❹ 基金怎麼玩新手入門

新手選擇優質基金的思路:

1、不要想那麼多,直接選擇大型指數基金,可以選擇任意渠道的上證50,滬深300指數基金,長期定投,這是對於新手來說長期最安全的選擇;

2、懂一些股票,可以看懂一些行情,可以選擇科創板50和創業板50,創業板大盤指數基金,這就比上證50,滬深300指數基金波動大一點,要可以判斷熊市,牛市,不能在牛市去定投這樣波動大的基金;

3、定投類似中概互聯這種海外上市,或者是香港上市的優質互聯網企業,這些基金長期收益穩定,因為都是投資內地最優秀的互聯網公司,比一些亂七八糟的股票基金好無數倍,但是短期也是有波動的,長期定投無憂;

4、很懂股票和股市,並且對行業研究很深,那麼就可以在某個行業估值見底的時候去買這個行業的基金,比如金融,消費,科技這三個最好的行業,如果可以判斷估值,那麼抄底行業基金,也是非常好的選擇,比單選股票安全太多,前提是真的很懂。

(4)今日基金股票大盤擴展閱讀:

一、什麼是基金?

1、證券投資基金(簡稱基金)是指通過發售基金份額,就是匯集眾多分散投資者的資金,委託基金公司內的基金經理,由基金經理按其投資策略買入股票等投資產品,統一進行投資管理,為眾多投資者謀利的一種投資工具。投資基金集合大眾資金,共同分享投資利潤,分擔風險,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方式。根據募集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公開募集基金和非公開募集基金。

二、買基金靠什麼獲利呢?

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獲利:

1、凈值增長:買基金主要就是買一攬子股票而基金凈值代表的就是股票的盈、虧,凈值的增長自然就帶來了投資的盈利。

2、分紅: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基金契約的規定,基金會定期進行收益分配。投資者獲得的分紅也是獲利的組成部分。

三、基金的類型?

1、基金分場內基金和場外基金。

2、場內基金:和股票一樣在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賬戶可以購買。

(etf和lof是非常典型的場內基金)

3、場外基金:是指可以在支付寶app、銀行app,微信app、證券app、天天基金網等很多三方平台可以交易的基金。

四、在哪裡買基金?

1、基金購買方式和股票差不多,股票是在券商賬戶購買,如果平時喜歡投資股票就用股票賬戶購買;

2、假如不炒股,也可以選擇微信,支付寶,大型銀行的app,證券app這樣的平台購買,但證券以外賬戶不能買場內基金,只能買場外。

3、簡單的說就是股票賬戶可以交易場內和場外的基金

總之請先正視基金的風險和合理的收益,建立起自己對它最基本的一個認知,再來談投資基金或者選擇基金;只要是投資就會有風險,就不存在低風險高收益的產品,想追求高收益就要做好承受高風險的心理准備。

❺ 中國有價值加權指數基金嗎

如果一位執掌股票基金的主動型基金經理聲稱,有辦法在高度(但不完美)有效的股票市場中挖掘額外的價值,投資者應該查閱其過往記錄,思考其所用策略,然後再決定是否投資。
通過以整個市場為投資標的的傳統市值加權型指數基金(如標准普爾500指數),你就可以坐享股市收益中屬於你的那份蛋糕。事實上,它完全可以保證你在長期將市場上90%的投資者拋在身後。
「一個好計劃的最大敵人就是過分追求完美的計劃」(卡爾.馮.克勞塞維茨)
把你的夢想放在一邊,運用你的常識,堅持以傳統指數基金為主導的好計劃。
——約翰.伯格
1、想買指數基金,然後長期定投,如何做讓收益達到10%以上?
您好!首先我覺得您選擇指數基金投資是個很好的選擇!事實上巴菲特幾乎每年都會向普通投資者推薦指數基金。買指數就是買國運。

指數基金的三大好處

指數基金可以通過吸收好公司、替換差公司的方法,長生不老
能夠長期上漲,我們總說中國股市不好,但實際上中國股市的平均收益是非常不錯的。
費用低廉。指數型基金,一般每年0.6%~0.8%的費率,而主動型基金,會收取1.2%~2%的費率,長期下來差距還是挺大的。
指數基金的分類

寬基指數:常見的有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指數、恆生指數、標普指數等
策略加權指數:紅利指數、基本面指數、價值指數、低波動指數等
行業指數:行業指數基金有食品飲料行業、醫葯行業等
如果以優秀的寬基策略加權指數基金為主,以優秀行業指數基金為輔,通過定投收益達到10%不會很困難!

避免追漲殺跌

股市有「七虧二平一賺」的說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投資者往往在股市大幅上漲之後開始入市,往往是漲的越多買得越多。最後買在了高位,之後市場下跌,收益自然是慘淡的。

投資者投資指數基金的最大誤區,就是認為一隻指數基金好就自始至終投資他。適不適合投資最好還是要結合估值!自己心裡有個界限,達到哪個估值,賣掉幾成!低估多買,高估不買或少買!

投資指數基金,就是投資國運,要學會與時間做朋友,相信積累的力量!

想要買指數基金,那麼首先就要明白什麼是基金、什麼是指數,指數基金有哪些特質?其次要弄清什麼是定投,有哪些優劣勢?

指數基金最近幾年為什麼特別火-----

源於「股神」巴菲特曾經這樣說過:「大部分投資者(含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早晚會發現投資股票的最好方法,就是購買成本低廉(管理費低)的指數基金。」指數基金也是目前全世界基金規模最大、最為特殊的一個基金類型。「長期堅持定投指數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業余投資者也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

戰勝市場太難?那就直接低成本復制市場,於是指數基金應運而生。

但指數基金那麼多,應該如何挑選呢?一起來看吧。

首先是,選指數

這點對於挑選指數基金至關重要,雖然指數基金都是跟蹤和復制指數表現的產品,但是不同指數之間的差異卻不小。

1、寬基指數 VS 窄基指數

寬基成分股覆蓋的行業范圍寬,包含不同行業不同主題,投資方向眾多,即使碰到「黑天鵝」事件也不會造成太大損失,風險相對小一些,常見的寬基有滬深300、中證500、上證50等。

而窄基成分股覆蓋的行業范圍窄,是集中於某個單一行業或者單一主題的指數。窄基的挑選要建立在對該行業或主題的強烈看好上,跟准熱點主題和行業就能把握輪動機遇。

綜合比較可以發現,覆蓋面廣,波動相對平穩的寬基,適合對市場行情不敏感的小白投資人,而窄基周期性強,波動相對較大,更適合對市場行情有一定判斷,風險承受能力更強的專業投資人。

當然二者搭配構建組合也是極好的。

2、「低估值」指數成長空間更好

選擇投資標的時還可以關注指數的估值水平,一般而言,低估值指數成長空間更好。

一般可以用市盈率(PE)這個指標來判斷一個指數的估值水平。市盈率是市場給出的盈利預期,利潤增速高的公司,市盈率也會相對高。指數的市盈率也是同樣的道理,一般來說,市盈率越低,指數越容易被低估,未來的成長性相對越高。

在判斷當前的市盈率是否屬於低位時,可以用估值歷史百分位,也就是把歷史市盈率從小到大排個序,看一下當前的市盈率處於前百分之多少的位置。一般來說,這個數值越小,就說明這個指數的估值越低。

舉個例子,比如滬深300,目前的市盈率水平在11倍附近,歷史百分位為38.16%(數據截止4月24日),從長期的時間線來看,這個水平還是處於低估區間,那麼現在著手布局滬深300的話,就更容易在未來獲得比較大的增值回報。

普通投資者,也可以利用天天基金APP中指數寶的功能(如下圖),從低到高查詢到各類指數的最新估值情況,方便又實用。

其次,選基金

確定好指數之後,就可以從眾多掛鉤的指數基金中挑選了,選擇方式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1、比較跟蹤誤差、信息比率

指數基金分為被動指數型和增強指數型。由於兩者投資策略不同,評判的標准也就不一樣。

對於被動指數型,跟蹤誤差越小越好。被動指數型採用復制指數的投資策略,在整個投資過程中基金經理主動投資管理的成份很少,其目標並不是打敗指數,而是要完全復制指數。跟蹤誤差越小,說明基金和指數的投資擬合度越好;反之,跟蹤誤差越大,也就偏離了投資該指數的初衷,蘊含較大風險。

對於增強指數型,基金經理通過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的有機結合,在被動復制指數的基礎上增加主動管理理念,通過暴露適當的風險來捕捉超額收益。其評判標准可以看信息比率,它代表單位主動風險所獲得的超額收益。一般而言,信息比率越大、單位主動風險獲得的超額收益越高,投資能力越強。

2、比較基金規模

對於被動型的指數基金而言,雖然力求完全復制指數走勢,但操作上是有誤差的。比如遇到大額贖回,就很考驗基金公司的能力。一般指數基金規模越大,在遇到大規模申購/贖回時受到的影響越小。

此外,如果基金的規模連續一段時間低於某一個標准,還將面臨清盤的危險,一般而言,規模在2億以下的,都要謹慎投資。

3、便宜是硬道理

基金的總體費用包括:申購/贖回費、管理費、託管費等。指數基金雖然整體費率比較低,但是不同基金的差異也比較大。目前管理費最低的能到0.15%,而高的可能達到1%。可不要小看了這么一點差距,如果是長期投資,在復利的作用下,些微的費用差距將導致最終收益率的較大落差。

一般而言,指數基金中增強型指數基金的費率整體高於被動型,因為加入了更多基金經理主動操作的成份。當然,如果你覺得增強型指數基金給你帶來的預期收益可以彌補它的費率以及風險,那麼增強型指數基金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另一方面,為什麼要採用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實際上是一種被動的選擇。基於高通脹下需要高收益確保自己的資產不至於貶值太快,也基於一次性投資難以把握准確的時點,更關鍵的是,這種反人性的策略,相對而言讓你的內心舒服點,有可能堅持到賺大錢的那一天。

1、通脹太高

2000年以來,中國過去十幾年的通脹,用貨幣供應量M2衡量的「通脹」,復合增長率是17%,用CPI衡量的「通脹」每年才2.46%。過去十年,有機會跑贏通脹的,只有一線城市房產和股票。

耶魯大學席勒教授統計的美國市場近200年的真實回報,美元現金的價值從1貶值到還剩0.052,年化真實收益是-1.4%;黃金的年化真實收益是0.6%,基本保值;長期債券是3.5%;股票是6.7%。

全球范圍看,股票都是戰勝通脹的重要工具。承擔較高的風險,獲取較高的收益,公平合理。

2、絕大多數人不具備擇時能力

但是,為何股民大多數不**?因為買在低點賣在高點,絕大多少人根本做不到。能達到長期、穩定年化收益達到10%以上的股民,其實真的不多。

基金也是一樣,作為一個長期投資的工具,十年年化收益還是不低的:

但能依靠基金獲利的人,確非常少:

嘉實增長從2003年到2015年年末,經歷了多個牛熊市,年化回報率23.8%。可殘酷的現實是,53萬買過嘉實增長的,只有326人享受了12倍盈利。16.9萬人居然虧錢,32.5萬人盈利不足一倍。大部分人沒有低買高賣,都高買低賣了。

以證券從業十年的經驗,很多號稱自己**的股民,實際交易賬戶往往慘不忍睹。當年那些大戶室、散戶室誇誇其談自己賺了多少的,都會看著他們賬戶里虧損股票,靜靜的看著他們裝逼。

3、避免買在高點的風險

投資最怕的是買在高點,但買入的時候誰都不確定是否在高點。所以乾脆通過長期定投的方式,平攤成本。只要市場長期來看是上漲的,定投**就是大概率的結果。而一次性擇時投資,需要專業的能力或超乎常人運氣,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小概率因素。

4、情緒管理相對一次性投資容易

在投資中,情緒管理大多數時候比技術水平更重要。如上述嘉實基金,大多數人在巨大的市場波動中被甩了出來。有的是賺多了害怕賣早了,有的是虧多了受不了賣早了,核心都在情緒管理上。尤其在市場底部區域的時間越久,投資者虧損額、虧損比例、心理壓力都會相應增大。

定投作為定期定額長期投資的策略,市場底部時間越久,虧損額、虧損比例反而會不斷減少,內心的煎熬相對容易克服,主要難點在於堅持。

大量的數據支持,對於不具備擇時能力的絕大多數普通人者,通過基金定投,往往有可能獲得真正的超額收益。這種超額收益**的歸因分析,概率因素大於運氣因素。

傳統基金定投的核心邏輯,其實非常簡單:放棄擇時,持續小額買入,降低成本。

任何投資虧錢,原因都是買貴了。下面這張圖告訴你,絕大部分投資者買入基金的行為,都在牛市高價買入,而值得低位買入的熊市都無人問津,自然大部分人都在虧錢。

基金定投,則放棄了在市場中擇時。如買在市場高點,由於下跌過程中堅持持續的買入,所以不斷降低持倉成本,市場回升超過不斷降低的持倉成本,即可獲利;如買在市場低點,則市場上漲自然更可獲利。A股市場歷來熊長牛短,按照傳統基金定投的理論,控制住較低的成本,盈利的概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最後,基金定投的缺點是什麼?

所以,說到基金定投,不少文章都會提到一個完美的形態:微笑曲線。即哪怕高位買入,經過下跌和長期底部,平均成本下降,一旦上升即可盈利。

但實際上,微笑曲線理論在實踐中,是存在大量的反例的。一定要了解一種策略的缺點,才能更好的通過他盈利。

這是個非常有意思的案例,2012年的低點和2003年的低點差不多,但2012年居然虧的更多,這可是定投了12年啊!

這個案例非常清晰的體現了基金定投的缺點:在市場上漲、高位震盪過程中,雖然盈利大幅提高,但持倉成本也在快速提高。一旦市場轉向熊市,整體會迅速虧本。

我們再細分下。股票市場只有三種情況:上漲、震盪、下跌,三種主要復合走勢為先震盪後上漲、先上漲後下跌和先下跌後震盪。可以比較下不同市場下定投和一次性投資對比結果(定投和一次性投資是兩種投資邏輯,以下對比並比較哪種更優):

單邊上漲:定投盈利少於一次性投資

先震盪後上漲:定投盈利少於一次性投資

先上漲後下跌:定投虧損多於一次性投資

單邊下跌:定投虧損少於一次性投資

震盪:定投與一次性投資持平

先下跌再震盪:定投虧損少於一次性投資

綜上可見,定投在上漲時收益率較低,在下跌時虧損也較少,是風險較小的投資方案。在熊長牛短的A股市場,更容易在熊市不斷降低風險,牛市獲得平均收益。但一定要規避牛市過程中成本抬升過快,導致牛轉熊時收益大幅度鎖水。

也就是說,基金定投在底部和下跌中不斷降低成本的優點,在牛市中反而成了不斷提高成本的缺點,這也是之前所說,定投的核心就是成本控制。所以定投的難點,除了堅持,還在於止盈策略。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建議滬深300指數基金,基金中的戰斗🐔

2、如何配置寬基指數?
需要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

創業板就相當於街邊的煎餅攤,生意好的時候,營收從1萬漲到2萬,並不是很難。但運氣不好的時候,也有可能被城管連車一起收走。波動性大,風險性大。

中證500就好像路邊的餐飲門店,生意好的時候,營收從10萬漲到15萬,也不是啥難事兒。但運氣不好的時候,也可能會因為一些問題,被掛上一個暫停營業。雖然也會波動,但好歹能剩下個店面,不至於被一鍋端掉,波動性較大,風險性較大。

滬深300就好像城裡的3星酒店聯盟,生意好的時候,營收從100萬漲到120萬,也都是OK的。就算運氣不好,處境也會比街邊小攤或者門店好。有一定的成長性,同時又有一定的穩定性。

上證50就好像是城裡最頂級的5星酒店,能接觸到客戶基本已經觸頂,業績大幅增長的可能性較小,營收從500萬漲到550萬就是一個不錯的增長了。這種級別的酒店,就算遇到一些問題,也可以從銀行抵押借款,穩定性大於成長性。

我們以這4個指數的特性做個排序:

成長性:創業板>中證500>滬深300>上證50\n穩定性: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

最後,建議:在市場溫度相近的時候,選擇自己喜歡的風格,溫度相差較大的時候,選擇那個相對低估的。

經常聽到的「寬基」和「窄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在《主動基金vs被動基金》一文中重點提到了指數基金,所謂「指數基金」是指按所選定指數的成份股在指數所佔的比重,選擇同樣的資產配置模式投資,以獲取和大盤同步的獲利的一種被動型基金。

對於投資者來說,指數基金的優勢體現在廣泛的分散化、最低的組合調整成本和交易費用上。

投資指數基金前,我們要面對兩個概念——寬基指數與窄基指數。

寬基指數與窄基指數是一組相對的概念。

1 寬基指數
通常意義來說,寬基指數是指成分股覆蓋面較廣,具有相當代表性的指數基金,一般包含的行業種類較多,例如大家熟知的上證綜指、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創業板指數等。基於這類特徵,寬基指數的成分股數量往往較多,單只股票的權重偏低,投資目標更為廣泛。

上證綜指:包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交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上證綜指一般作為A股市場的晴雨表來參考,由於涵蓋股票數量過多,在基金產品中尚未被作為標的指數涉及。

滬深300指數:是從滬市和深市選出300隻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的股票加權平均後的數值,每年分兩次重新選擇,所以會滬深300反映的大多是大盤藍籌的市場水平。

中證500指數:扣除滬深300指數樣本股及最近一年日均總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剩餘股票按照最近一年(新股為上市以來)的日均成交金額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後20%的股票,然後將剩餘股票按照日均總市值由高到低進行排名,選取排名在前500名的股票作為中證500指數樣本股,綜合反映滬深證券市場內小市值公司的整體狀況。

創業板指數:它是選取部分成份股計算得的,是選取100隻樣本股作為指數標的,選樣指標為六個月的平均流通市值的比重和平均成交金額的比重,體現那些成立時間短,資本規模較小的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和高科技產業企業。

2 窄基指數
對比更加綜合、多元的寬基指數,所謂的窄基指數就是那些集中投資的特定的一些策略類、風格類、行業類、主題類的相關指數,指數風格非常鮮明,讓人一看名字就知道成份股是哪類行業或主題的,因為只選擇相關行業或主題,剔除了其他股票,所以它可選的范圍相對寬基要小,所以也叫窄基指數。

常見的窄基指數如中證行業指數、中證風格指數、中證主題指數、中證策略指數等。具體例子如:中證能源、中證消費,300成長、300價值、中證紅利、基本面50等。

3 寬基or窄基
了解了寬基指數和窄基指數的區別,很多朋友肯定要問,具體落地到投資上,我們應該怎麼選呢?

答案是對症選基。

所謂「對症」指的就是自己的投資目的或者投資需求。

從寬基/窄基指數的屬性來看,寬基指數大多適合定投或長期持有,窄基指數適合帶有一定擇時以及基本面判斷的不定期不定向投資。

例如,寬基指數中的上證50指數,其成分股為上海證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 只股票,行業分布集中在銀行、保險、券商、石油石化、地產等估值相對穩定、分紅比例較高、安全邊際較高的行業。以上證50這種優質指數為代表的基金往往適合長期持有或者定投。

最近兩年被投資者追捧的半導體行業,短期爆發性強,持續性好,更適合進行帶有擇時及行業景氣判斷的不定期持有,享受行業的絕對以及相對其他行業的超額收益。

對於想要省心省力「懶人式」投資的投資者,寬基指數基金往往是極佳的選擇;對於喜歡研究產業方向、政策熱點、甚至個股/行業基本面的朋友,在一定的專業基礎上可以游刃有餘的投資窄基指數基金。

❻ 基金陽包陰是看大盤還是指數

基金陽包陰是看指數。
陽包陰是指在股票走勢圖上出現一根陰線和陽線組合,其中左邊為陰k線,右邊為陽k線,且陽k線開盤價和收盤價都高於陰線的開盤價和收盤價,就形成了一根陽線將陰線全部覆蓋包裹的形態,因此就叫做陽包陰K線形態。

❼ 華夏藍籌為什麼主要投資製造業宏觀分析

華夏核心製造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6月17日上午,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後,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神舟12號飛船在進入軌道以後,將與之前已經發射到太空軌道上的「天和號」核心艙段進行對接,中國空間站從而可以正式投入運行——這也標志著中國航天開啟新的篇章!

大國築夢太空的雄心背後,是一國航空航天、軍工、材料等製造業「硬」實力的支撐。

作為普通國民,除了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進步加油鼓勁外,還可以借道以現代製造業為主題的基金產品,把握中國製造業領域優質個股的投資機遇。

這只新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鄭澤鴻,是近日市場當紅炸子雞——華夏能源革新的掌舵人,有華夏能源「一哥」之稱。華夏能源革新過去一年規模劇增,已成長為全市場最大的新能源主題基金,截止今年一季度末達到162.79億。規模擴張的背後是驕人的業績,近一年153%的漲幅讓其位列全市場主動股票開放型基金第一(數據

華夏能源革新凈值的突進,除了新能源板塊整體的漲幅外,還源自鄭澤鴻作為新能源產業鏈的專家,對這個板塊「周期成長「的特點的深刻把握。他強調深度研究,前瞻布局,敢於左側投資,逆向投資——這也是他屢屢能在行業拐點來臨前布局,從而享受到完整上漲周期紅利的原因。

鄭澤鴻在深耕新能源賽道的同時,也積極拓展能力圈,在與新能源中游類似的製造業屬性強的工程機械、精細化工、軍工等板塊挖掘優質個股。公開資料顯示,華夏核心製造將立足於深入的基本面研究,採用"自下而上"的投資策略,精選具備核心競爭優勢、發展空間大、有持續成長潛力的中國公司。

華夏能源革新作為一隻聚焦新能源的基金,避免不了行業板塊本身貝塔的大起大落,雖然長期看增長空間還很大,但這中間的波動會很大。華夏核心製造恰好可以與能源革新互補,這是因為它作為一隻投資范圍更廣的積極,可以通過布局彼此相關性較低的不同行業,顯著降低組合的波動。

同時,新基金作為一隻混合型基金,倉位更加靈活,60%-95%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資產;新基金還可投資港股,港股通標的股票投資比例占股票資產的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