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股民超1.97億,基民超7.2億,為何基民比股民更多
基金賺錢是一種錯覺,基民不賺錢也是一種錯覺。
以上幾種基金投資誤區,造成基金賺錢而基民不賺錢的情況大幅存在。
基金投資堅持二八原則,二成股權八成固收;二成底倉,八成封頂。堅持定投,堅持長期投資;止盈不止損;定期檢測,合理調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❷ 基金和股票的區別,相比較而言,基金有哪些優勢呢
基金跟股票相比,有什麼優勢或缺點?
首先來看收益。
依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2日,上市滿3年的股票共有2897隻,其中收益大於0%的股票數量為291隻,佔比僅10.04%;而收益小於0%的股票數量卻達到了2604隻,佔比89.89%。
也就是說,10年前,即使你是隨便買的一隻偏股混合型基金,除非你是運氣差到了極點,一般都能賺取20%以上的收益。
所以雖然基金不像股票那樣,如果買到一隻大牛股,可以在短期內賺取幾十倍的收益,但是從盈利的概率上講,買基金的勝率還是高太多了。
這也是三思君為什麼一直再說,為何《基金是普通人最好的理財方式》的重要原因。
因為每隻公募基金背後都有專業的基金經理,幫助大家進行股票買賣、倉位選擇、風險控制等,而大多人買股票則靠的是聽消息、跟風,即使學會了分析公司的基本面,可隨著股價的大幅波動,也會最終虧損出局。
所以最後回到「做股民,還是做基民」的選擇上的話,答案顯然就是,做基民。因為做基民,賺錢的概率更高,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才是更加合適的選擇。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里,大家有任何問題和建議,歡迎給我們留言!
❸ 為什麼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
為什麼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
因為2021年第一季度的《公民報告》正式出爐了!報告稱,由於市場劇烈波動,許多在2020年還是「網路名人」的基金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導致大量基民,尤其是剛剛入市的新基民難以賺錢,甚至虧損。持有時間短是市民流失的主要原因。報告顯示,許多在2020年實現30%甚至50%以上收益的基金在2021年一季度下跌了20%甚至更多。究其原因,除了本季度市場動盪之外,很多基民追漲、殺跌、日內交易,都是類似股票的短線操作。報告特別指出,這個領域有一句話叫「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針對的是「追漲殺跌,日內交易」的行為。基金運營的一個重點是長期持有,持續時間在3個月以內的用戶,70%以上都是虧損的。數據顯示,2006年至2020年的15年間,偏股型基金指數累計漲幅達到1295%,年化收益率超過19%。這意味著你持有的時間越長,理論上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在市場波動大的時期,一定要有耐心,沒必要天天查。放棄定投是虧損用戶中排名第一的操作。第一季度公民報告顯示,持有基金一年以上的用戶,近九成賺錢;持有資金3個月以下的用戶,70%以上是虧損的。除了持有時間,報告認為:相比一次性投資,新市民更希望選擇定投。隨著資金波動的加大,很多投資者都很焦慮。如果難以避免追漲殺跌,可以採取定投的形式。但即使是定投,也需要長期堅持。在過去一年持倉的基民中,放棄定投是虧損用戶中排名第一的操作。基金定期定投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一方面,定投基金具有逢低加碼、逢高減倉的功能。無論基金價格如何變化,定投基金總能獲得相對較低的平均成本。另一方面,定投基金解決了不知道何時選擇入市的基民的一大苦惱,即可以隨時買入,也可以逢低加倉。但無論如何,一定要長期堅持,否則必然會出現「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現象。建議長期持有,但不建議頻繁交易的另一個原因:基金交易成本遠高於股票。通常基金有申購費、申購費、贖回費、託管費等等,基金的交易費用一般是按照持有時間逐級計算的。換句話說,基金持有時間越長,交易成本越低——不僅直接收益越高,交易成本也越低。反之,很可能利潤不多,支出成本卻很高,導致「基金賺錢,市民不賺錢」的現象再次出現。網友對此怎麼看?本文由【南聲】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復制!
其實基金和賭博差不多,都是賭博。你需要增加你對基金的了解。不要太盲目自信或者跟著不熟悉的人走。現在割韭菜和以前不一樣了。一棵韭菜割了好幾次。購買時要謹慎,不要看收益高就買,要冷靜分析。比如支付寶推薦多少資金坑?這是個大問題。
這是因為熱度比較高,吸引了很多不懂基金的人。最後,虧損情況嚴重,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規避風險。
因為這個基金賺錢指的是基金公司,基金公司賺錢的方式是收管理費。不管你賺不賺,他收的管理費都是一樣的,運營基金就虧了。主要原因是基金實際上是和股票掛鉤的,股票很容易影響基金。
因為持有時間和買入時間。主要是因為持有時間不長,容易急功近利,在市場周期下行的時候買入,造成虧損。
❹ 基金和股票相比有哪些優勢基金和股票哪個賺的更多
從理論的角度來說,股票比基金的收益空間更大,賺錢的效應更加明顯,並且,股票還可以通過新股申購,獲得額外的收益,因為的A股市場上,中新股之後,賺錢基本是確定的事情。而然事實的情況是,買基金的投資者的年化收益率水平要高過買股票的投資者,因為股票市場波動更高,短期內頻繁交易,低買高賣的擇時投機者更多。
第一,基金風險系數更低
股票一天的波動是比較大的,行情不好的時候,甚至會發生千千股跌停的現象,普通股票一天的漲跌幅是10%,創業板、科創板漲跌幅是20%,所以,一支股票幾天之內漲跌幅達到幾十個點都是正常的,但是基金不一樣,在基金市場,一天的波動幅度在3%已經是比較少見了,所以,基金的波動率更低,投資體驗感更好。
第二,基金輕松實現雞蛋分籃子裝
購買一隻基金相當於購買了一攬子股票,對於某些指數基金來說,購買一隻基金,相當於買入了整個指數的成分股,我們都知道,雞蛋,分籃子裝,可以有效的分散風險,當持有品種達到30隻的時候分散風險的效果可以達到非常高的水平,想達到這樣的效果,買入一支基金就可以了,但是,要同時直接持有30支股票是非常難的。
第三,基金的買賣點位更好把握
股票的變化更加多因素一些,走勢跟大盤的走勢不一致是正常現象,經常會走出跟大盤想背離的獨立行情,再加上波動性大的因素,點位不好把握,而基金的波動比較小,趨勢也是比較穩定的,如果是對於指數基金來說就更好的,會非常貼近指數的走勢,相對於股票來說更容易觀察一些,其他的股票基金也具有各自的投資風格,投資風格確定的情況下,更容易把握住行情變化。
第四,基金的流動性更好
一般情況下,基金不會受到大盤行情的影響可以及時買賣,股票則不同,比如在牛市中,你原本看好的個股可能一直在漲停,根本沒有介入的機會,在熊市中,跌停的個股也沒有機會能夠賣出去,從而被動持有。基金的流動性我們是可以選擇的,如果想短期投資可以選貨幣基金,如果想長期持有可以選股票基金或者一些封閉式基金。
第五,基金門檻非常低
這一點對於投資者來說是非常友好的,基金基本上可以做到全民投資,有的基金最低10元起投,能夠滿足各類家庭資產狀況不同的投資者,而股票我們都知道,賬戶裡面起碼也有一兩萬才開始買股票,甚至像科創板50萬的資金門檻,新三板精選層100萬的門檻讓人望而卻步。
總的來說,基金的種類有很多,適應性更廣一些,能夠滿足不同的投資者的需求,當然,股票也有其自身獨有的優勢,有的特點既是優勢也是風險,關鍵看自己怎麼選擇,以上就是關於基金和股票的一些對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❺ 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原因是什麼
題主說的基金賺錢,為何基民不賺錢,我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由。
因為基金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不需要專業的財經知識,而且進入門檻很低,因此很多人理財,都是從買基金開始的;基金可以說是一種短期內可能有波動,但是長期肯定是不斷增值的;而且操作簡單,所以比較適合大部分人投資;但為什麼基金賺錢,還有基民虧損呢。
1.利益的不一致
一些機構規模龐大,強調營銷而非持續服務,機構利益與投資者利益不一致;機構看重的是規模,只有有了規模,才能有管理費,所以他們會利用這種情況走向市場,哪只基金漲得好,他就會賣掉哪只,這確實很容易調動投資者情緒,但在熱門基金中,投資者實際上最容易賠錢;之前那種坤坤不老,藍籌到老的市場情緒渲染,甚至一些基金經理,被編入了歌謠,這就說明一種情緒走向了極端,大量申購認購發生,其實推動了行情見頂,所以今年這些追熱門的投資者損失慘重。
2.背離客戶利益
有的代理銷售機構和從業人員背離客戶利益,誘導「贖舊買新」。現在賣基金的重任都落在了銀行和理財平台,他的利益跟投資者也是不一致的,新基金的認購費很高,所以一些理財經理會告訴你先賣掉舊基金,然後再認購新基金,這樣他就可以再次賺取營銷費,並編造各種謊言,說1元新基金的凈值很便宜,但事實上,不管凈值有多高或多低,范圍是一樣的;新基金大部分都是熱門行業熱門風格,而且還要有個建倉期,因此拋棄舊基金購買新基金並不劃算,但這種事情每天都在發生。
第三方代銷機構盈米基金認為,過去十年基民不掙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與基金行業的銷售模式有關系。「基金行業的銷售都是以產品為導向,但是基金產品(特別是權益類產品)的業績波動很大,人性的弱點就是追漲殺跌,對於大部分沒有專業投資知識和背景的老百姓而言,要自己選擇品種並且進行擇時實在是太困難了。」盈米基金CEO肖雯指出,這一模式還有一個弊病,銷售機構獲得傭金的盈利模式與客戶投資基金的獲益模式有沖突,基金投資要長期持有才能盈利。 再不明白自己去網路下。
❻ 2021年基民平均收益不如股民
❼ 基金比股票風險更小嗎基金比股票的優勢有哪些
從理論的角度來說,股票比基金的收益空間更大,賺錢的效應更加明顯,實際的情況是,基民的年化收益率水平要高過股民,買基金相比於炒股有哪些優勢呢?普通股票一天的漲跌幅是10%,創業板、科創板是20%,一支股票幾天之內漲跌幅達到幾十個點都是正常的,但是基金不一樣,基金一天的波動幅度在3%已經是比較少見了,基金的波動率更低。
2、基金可以分散風險
購買一隻基金相當於購買了一攬子股票,對於某些指數基金來說,相當於買入了整個指數的成分股,買入一支基金就好比同時持有了多隻股票,但是,要直接幾十支支股票是非常難的。
3、實際交易的流動性更好
一般情況下,基金因為波動性更小不容易被套,可以及時買賣,股票則不同,比如在牛市中,你原本看好的個股可能一直在漲停,根本沒有介入的機會,在熊市中,跌停的個股也沒有機會能夠賣出去,從而被動持有。基金的流動性我們是可以選擇的,如果想短期投資可以選貨幣基金,如果想長期持有可以選股票基金或者一些封閉式基金。
4、基金門檻非常低
有的基金最低10元起投,基本人人可以做到,而股票賬戶裡面起碼要有一兩萬才開始買股票,甚至像科創板50萬的資金門檻,新三板精選層100萬的門檻讓人望而卻步。
基金的種類有很多,適應性更廣一些,當然,股票也有其自身獨有的優勢,有的特點既是優勢也是風險,關鍵看自己怎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