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個人股權可以捐贈給慈善機構嗎
導言
自2016年9月《慈善法》出台後,我們可以直接在境內進行慈善捐贈,除了直接慈善捐贈外,還可以選擇慈善基金會和慈善信託。那麼,新形勢下上市公司股東到底應該如何選擇慈善之路?
如何通過股權捐贈實現「慈善」和「節稅」的雙贏?
2014年,馬雲將價值124億元的股權捐贈給了設立在新加坡的一家慈善基金會。
無獨有偶,2016年,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宣布捐出1億股騰訊股票注入正在籌建中的慈善基金會。籌建中的慈善基金會注冊在哪裡一直沒有詳細披露,但考慮到騰訊是香港上市公司,這家慈善基金會很可能不是注冊在大陸地區。
如此一來,互聯網領域的兩位小馬哥不但花大錢做慈善,還都沒有直接捐贈在境內(慈善基金會)。
如何通過股權捐贈實現「慈善」和「節稅」的雙贏?
事實上,自2016年9月《慈善法》出台後,我們可以直接在境內進行慈善捐贈,除了直接慈善捐贈外,還可以選擇慈善基金會和慈善信託。那麼,新形勢下上市公司股東到底應該如何選擇慈善之路?
境外上市公司的股權如何在境內做慈善呢?
這個問題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完全境外上市公司,在境內沒有任何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商業實體。另外一種是中國公司在境外上市,但是上市公司的核心商業實體在境內。
1、完全境外上市公司
完全境外上市公司,在境內沒有任何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商業實體。這類公司如果在境內用股權做慈善,就涉及到中國大陸和境外司法轄區之間關於投資、稅收的協定。
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分析。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在境外直接把股票出售,然後拿現金來境內做慈善。
現金做慈善非常容易,慈善信託或者慈善基金會都可以選擇,或者也可以選擇在一家第三方慈善組織下面設立專項慈善基金。
就像2016年陳天橋捐贈給美國高校1.15億美金,不管是在境內設立慈善信託還是慈善基金會,都可以確保完全的財務知情權,而對於直接捐贈而言,你需要受贈方提交的財務報告。
如何通過股權捐贈實現「慈善」和「節稅」的雙贏?
2、在境外上市的中國公司
另外一種是中國公司在境外上市,但是上市公司的核心商業實體在境內,比如阿里巴巴、騰訊或者是曹德旺的福耀股份。
此類境外上市公司的股東該如何在境內做慈善?最簡單的辦法當然是股東們將股票變現後做慈善,也可以用股權做慈善。
曹德旺34.59億捐款背後的稅收優惠
不管什麼形式,稅收優惠才是關鍵。曹德旺捐贈福耀股份設立河仁慈善基金會可以說是境外上市公司股東做慈善的經典案例。
福耀股份(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2010年,曹德旺以2000萬元(人民幣)設立了河仁慈善基金會,然後把福建省耀華工業村開發有限公司(境內公司)持有的福耀公司股票240,089,084股,三益發展有限公司(境外公司)持有的福耀公司股票59,910,916股,共計3億股捐贈給了河仁基金會。
上述捐贈股票當時市值34.59億,占福耀總股本的29.5%。據說曹德旺原本想捐贈更多,但是為了迴避證監會關於上市公司要約收購的規定,就把捐贈比例控制在上市公司總股本30%以內。
當年曹德旺四處奔走,最後得到了五年內緩交5億多元稅款的寬限期,而且是由基金會代交。
不過隨著2016年財政部[45]號文的出台和《企業所得稅法》的修訂,曹德旺的河仁慈善基金會不但不用交納全部稅款,而且還可以將股權捐贈額在上年度利潤12%的比例內稅前列支,而超出部分可在結轉以後的三年內再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由此,曹德旺省了一籮筐真金白銀!
如何通過股權捐贈實現「慈善」和「節稅」的雙贏?
曹德旺分別將境內的福建省耀華工業村開發有限公司和境外的三益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的福耀股票捐贈給了河仁慈善基金會,這屬於企業股權捐贈。
但是征稅主要在境內進行,說明當時我國對於慈善捐贈領域的稅收處理實行屬地原則,無論公司設立在哪裡,只要收入來源於中國就在中國境內納稅。
河仁慈善基金會不直接持有上市公司福耀股份的股票,這些捐贈股票的收益歸河仁慈善基金會所有。另,如果河仁基金會需要變現福耀股票則需要通過兩個持股公司三益發展有限公司和福建省耀華工業村開發有限公司,這其中自然涉及到企業所得稅的繳納。
如何通過股權捐贈實現「慈善」和「節稅」的雙贏?
假設曹德旺將其個人所直接持有的福耀上市公司的股票捐贈給河仁慈善基金會,則河仁慈善基金會是福耀上市公司的法人股東。這其中稅收優惠有何差異呢?
經比較後發現,如果是個人股權做慈善捐贈,依據現行個人所得稅法需要納稅,優惠額度只是扣減個人應納稅額的 30%(計稅基數的扣減),而不是像企業股權捐贈一樣不但捐贈方和受贈方免稅,而且捐贈方還可以享有稅收優惠。兩者相較,差的不是一丁點。
2016年,馬化騰承諾捐贈1億股騰訊上市公司股票(市值169億)做慈善。同樣是捐贈香港上市公司股票做慈善,可是馬化騰的股票捐贈涉及的稅收問題比曹德旺的稅收問題稍微復雜。
因為曹德旺的股權捐贈在2011年已經在大陸核定應繳納稅款總額,而後又依據財政部2016年[45]號文及修訂後的《企業所得稅法》免稅及享有稅收優惠。
而馬化騰承諾捐贈股票是在2016年初,依據國家稅務總局2016年12號文《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關於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安排》(2015年12月29日起生效),首先遵守屬地原則,應在居民所在地進行納稅,原則上不得重復征稅。然後,捐贈的股票是否再捐贈給境外設立的慈善基金會(或慈善信託)也會影響在何地納稅以及稅收標准。
曹德旺和馬化騰捐贈給慈善基金會的股權是否可以通過慈善信託的形式做慈善呢?
答案是 :可以。依據《慈善法》設立股權慈善信託,沒有任何障礙,而且這些在主板上市的公眾公司設立股權慈善信託一般不必像新三板企業那樣擔心慈善信託和後續再申請IPO 的沖突(當然中概股回歸的情形還是採用基金會更佳)。
很多人說,中國富豪尤其是互聯網領域的富豪大手筆做慈善是為了節稅,其實在遺產稅還沒有出台的情況下,在中國通過慈善來節稅意義並不是特別大,但是如果後續國家出台遺產稅政策,則慈善確實會成為很好的節稅途徑。
如何通過股權捐贈實現「慈善」和「節稅」的雙贏?
境內新三板公司該如何試水慈善信託?
慈善基金會是非常成熟的慈善運作方式,但是基金會的設立和運營成本很高。慈善信託則私密靈活,且高效率、低成本運行。
截止目前為止,新三板公司已有上萬家,而且其中不乏市值億、萬億的商業航母,未來,新三板公司也是慈善的生力軍。
假如新三板上市公司股東要做慈善,可以選擇直接捐贈股權給第三方或者在慈善組織下面設立專項基金或者設立慈善基金會,但是由於慈善信託私密、靈活的特質,其倍受青睞。
1000萬市值的股權捐贈如何做?
慈善信託到底該怎麼「托」,早有人躍躍欲試。最近,北方的一家新三板公司股東王先生通過某信託公司的介紹找到了我們。「我要捐贈市值1000萬的股權做慈善,支持教育,該咋捐?」
新三板公司的股東要做慈善,這事不難,可以直接把股權捐贈給具有稅收扣除資格的慈善組織,比如說大學教育基金會,還能免稅。
如果是個人捐贈股權,則捐贈額未超過其應納稅額30%的部分,可以稅前列支。
如果是企業股東捐贈股權,那更好辦,直接按照新修訂的《企業所得稅法》和財政部[2016]第45號文處理,捐贈股權以獲得時的歷史價值計算,不但無需繳納所得稅,而且還能「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 的部分,准予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這么大的稅收優惠力度,在國際上也遙遙領先。不過如果做慈善的新三板公司股東想對捐贈資產享有完全的財務知情權和控制權,那麼慈善基金會或者慈善信託是更好的選擇!
用現金設立一個具有稅前扣除資格的慈善基金會,然後再把新三板企業股權捐贈進慈善基金會即可,稅收優惠如前所述。
可是,誰知王總聽後頭搖得像撥浪鼓,他說 :「注冊、運營基金會太麻煩,我不過捐贈千萬股權,不需要設立慈善基金會,聽說可以通過信託公司設立慈善信託,信託公司大多都是千億國企、央企,有了信託公司當股東,有利於提升企業形象呢!」
如何通過股權捐贈實現「慈善」和「節稅」的雙贏?
如何用新三板企業的股權設立慈善信託呢?
用新三板企業的股權設立慈善信託主要的障礙是稅收優惠的開票問題,以及信託專用賬戶的開立。更要緊的是,王總這新三板企業以後還要申請 IPO,可是證監會要求申請 IPO 的企業必須清理信託持股,因為信託持股與「IPO 企業股權結構清晰、穩定」的精神相悖!
怎麼辦?設立慈善信託,關鍵是選擇受託人,依據《慈善法》規定,信託公司和慈善組織都可以擔任受託人,如果通過慈善組織比如說慈善基金會設立一個慈善信託,那麼稅收優惠的開票問題容易解決,問題是王總偏愛信託公司!
如果通過信託公司設立慈善信託,稅收優惠的開票問題只能和當地的稅務、財政部門協調,但是信託持股和 IPO申請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呢?
其實,用股權做慈善信託的新三板企業再申請 IPO 還是有操作空間的,因為證監會要求申請 IPO 企業清理信託持股主要是針對商事信託。
而慈善信託本質上屬於民事信託,其結構與商業信託迥異,慈善信託只有委託人和受託人,沒有受益人,不會造成股權結構不清晰,更不會影響股權穩定,所以本質而言不影響企業申請 IPO。
如果後續經過和證監會協調,含有慈善信託持股的新三板企業無法申請 IPO,那麼也可以把慈善信託中的股權轉讓,轉讓價款繼續放在慈善信託中做慈善。
如何通過股權捐贈實現「慈善」和「節稅」的雙贏?
如果在境內滬深主板上市公司的股東要用股權做慈善,因為不會涉及到企業後續IPO 問題,要容易很多,慈善信託和慈善基金會都可以選擇。
尤其是主板上市公司的股權流動性好,也可以直接出售股權,用所得的現金設立慈善信託,不過上市公司的股東為了保持公司股權穩定性,更願意用股權做慈善。
用股權做慈善除了不影響公司股權穩定外還有一個好處 :可以源源不斷地將股權收益用作慈善支出,甚至通過股權質押獲得現金流,支持更有深度和廣度的慈善。
新形勢下,境內、外上市公司股東在境內做慈善,除了直接捐贈或者慈善專項基金,還有慈善基金會、慈善信託可以選擇。願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股東們選擇在境內做慈善,支持國家慈善事業的發展和繁榮
B. 如何看待馬雲和蔡崇信為公益出售價值超過370億元阿里股票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和阿里巴巴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的關聯實體與相關慈善基金會簽訂售股計劃,自協議簽訂之後,馬雲在12個月內將出售最多2140萬股,蔡崇信在今年年底前將出售最多920萬股,用於相關公益慈善領域。
兩人合計減持3060萬股,以阿里巴巴昨日最新股價180美元計算,總價值為55億美元(約合370億元人民幣)。那麼,馬雲和蔡崇信為什麼要捐出如此巨額的股票呢?其實無非是以下幾點考慮。
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馬雲收到微軟創始人、奪得世界首富頭銜次數最多的人比爾·蓋茨的影響。
事實上,馬雲一直很推崇比爾·蓋茨,兩人也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現出惺惺相惜的感覺。比爾·蓋茨是個人電腦時代絕對的王者,而馬雲是互聯網時代無敵的存在,兩個人天生就有太多相似性,天生就有著太多的共同語言。
比爾·蓋茨早在很多年前就急流勇退,宣布從微軟退休了。2000年1月,比爾·蓋茨宣布卸任微軟首席執行官,並與妻子梅琳達·蓋茨成立了「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自成立以來,這個基金會已累計捐贈了超過50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私人慈善基金會!
退休後,一方面,比爾蓋茨向公益慈善機構捐贈了多達數百億美元的財富,另一方面,更是跟妻子一起,身體力行的投入到幫助解決貧困人口基礎教育、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公益事業項目中。
一個奪得過至少17次世界首富頭銜的超級億萬富翁,沒有坐享其成、沒有花天酒地、紙醉金迷,更沒有做哪些亂七八糟讓人唾棄的事情,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切實的公益事業中, 比爾·蓋茨無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偉大的人格。顯然,比爾·蓋茨正是馬雲學習的榜樣和模板,馬雲現在正在實施的人生路徑也幾乎就是比爾·蓋茨的翻版。所以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可以預見,全身心投入醫療、教育、環保等領域公益事業的馬雲,未來對社會的貢獻和影響絕對會比現在還要大得多。
C. 基金收益要繳納稅費嗎
關於基金收益涉稅方面,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投資基金時,稅收種類涉及印花稅、所得稅,國家目前對基金收益是否收稅有以下規定,個人投資者買賣基金份額暫免徵收印花稅,個人投資者買賣基金份額所獲得的差價收入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另外基金在向個人投資者分配股息、紅利、利息時,基金不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投資者從基金分配中獲得的股票的股利收入、企業債券的利息收入、儲蓄存儲利息收入由發行債券、股票的上市公司在向基金支付上述收入時 代扣代繳20%個人所得稅,個人投資者從封閉式基金分配中獲得的企業債券差價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稅款由封閉式基金代扣代繳,對個人投資者申購和贖回基金份額所獲得的差價收入,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D. 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運用基金買賣股票、債券的差價收入是否徵收企業所得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號)規定:「二、關於鼓勵證券投資基金發展的優惠政策
(三)對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運用基金買賣股票、債券的差價收入,暫不徵收企業所得稅。」
E. 做慈善基金會能避稅嗎
如果是公募的慈善基金會,是可以免稅的;
如果是私募的慈善基金會,惡意操作就可能有避稅或逃稅的可能;
基金會是個獨立的法律實體,基金會的最大特點是隱秘性強,沒有成員或者股東。募捐者將資產的所有權、管理權和受益權全部轉移給基金會。
創立人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公司實體。創立人的意願反映在基金會的章程和管理規定上,時間上可以規定期限或無期限。基金可以用於慈善、商業或家族目的。
慈善基金會的賬目是不公開的,富豪捐款到裡面的錢是可以逃避累進制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的,富豪子女在裡面擔任受薪顧問。
(5)慈善基金出售股票利得稅擴展閱讀:
避稅產生原因:
1、利益的驅動。在利益驅動下,納稅人除了在成本費用上做文章外,也打稅收的主意,以達到利益的最大化。
2、稅收管轄權的選擇和運用、稅制要素、征稅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別,造成了稅務的不公平性,給避稅行為提供了便利的外在條件。
3、稅收法律、法規本身存在漏洞。由於納稅人定義的可變通性、課稅對象金額的可調整性、稅率的差別性、起征點與各稅稅收上的優惠政策等,使納稅人的主觀避稅願望能夠通過對現有政策的不足之處的利用得以實現。
4、各國各地之間為了吸引外來投資,加快經濟發展,以改善投資環境為由,出台優惠政策,犧牲稅收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避稅提供了便利條件。
F. 投資基金收益要繳稅嗎
投資基金收益不需要繳稅 。
1.目前我國規定,以下幾種情況屬於暫不征稅的范圍:對投資者(包括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從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對個人和非金融機構申購和贖回基金單位的差價收入不徵收營業稅;對個人買賣基金暫不徵收印花稅;對個人投資者買賣基金獲得的差價收入,在對個人買賣股票的差價收入未恢復徵收個人所得稅以前,也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投資私募基金取得收益,屬於非保本的收益,不屬於利息或利息性質的收入,不徵收增值稅。
2.保本型和非保本型。
保本型基金,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 (財稅〔2016〕36號)附件一《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規定 「(五)金融服務。1.貸款服務」以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確金融、房地產開發、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40號)第一條規定,企業購買的如果是保本型基金,在合同中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則基金收益需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
非保本型基金,《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確金融、房地產開發、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40號)第一條規定,企業購買的基金如果為非保本型基金,持有期間(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收益,不屬於利息或者利息性質的收入,不繳納增值稅。
拓展資料:基金收益①基金管理公司經營基金資產所獲得的收益。這種收入主要來源於基金資產運作中的利息收入、股息收入、資本收益、資本增值等。扣除基金營運費用(包括經理人費用和託管人費用)後,剩餘部分用於銷售基金的證券。(二)基金持有人投資基金證券取得的收益。主要來自基金收益分配和基金證券交易差價。
G. 慈善基金會股權轉讓需交什麼稅
股東為個人的徵收個人所得稅,是企業的,轉讓所得並入所得額徵收企業所得稅。無論是企業或個人,有簽合同的,均需根據合同額徵收印花稅。轉讓股權不徵收營業稅及增值稅。如屬於個人股權轉讓,按以下規定繳納稅款:(一)營業稅: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2)191號)對股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二)個人所得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原股東取得股權轉讓所得,應按「財產轉讓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如屬於企業股權轉讓,按以下規定繳納稅款:(一)營業稅: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2)191號)對股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二)企業所得稅: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股權投資業務若干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18號)的規定,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或損失是指企業因收回、轉讓或清算處置股權投資的收入減除股權投資成本後的余額。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應並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三)印花稅:企業股權轉讓所立的書據,雙方按照產權轉移書據按所載金額萬分之五各自貼花。
H. 買基金賺了錢要交稅嗎去年投資了一批基金
基金收益是不需要交稅的,目前我國的稅收政策對個人投資基金有豐厚的稅收優惠措施,基本上個人投資買賣基金不需要付任何稅金,包括印花稅、基金資本利得所得稅、基金分紅所得稅。
股票投資會收印花稅,股票分紅後會投資者要繳納10%的分紅稅,股票差價所得的收益不收資本利得稅。
個人購買基金取得的收益是不繳稅的。
以下幾種情況屬於暫不征稅的范圍:
對個人和非金融機構申購和贖回基金單位的差價收入不徵收營業稅。
對個人買賣基金暫不徵收印花稅。
對個人投資者買賣基金獲得的差價收入,在對個人買賣股票的差價收入未恢復徵收個人所得稅以前,也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單位購買基金取得的收益是需要繳稅的。
1、有限合夥企業的繳稅是先分後繳,和一般的企業繳稅方式是一樣的;
2、有限合夥基金的報表是屬於企業類的,因為有限企業並非金融公司。
基金的收益是如何繳稅的?
個人購買基金取得的收益是不繳稅的。
以下幾種情況屬於暫不征稅的范圍:
對投資者(包括個人和投資機構者)從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
對個人和非金融機構申購和贖回基金單位的差價收入不徵收營業稅。
對個人買賣基金暫不徵收印花稅。
對個人投資者買賣基金獲得的差價收入,在對個人買賣股票的差價收入未恢復徵收個人所得稅以前,也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單位購買基金取得的收益是需要繳稅的。
1、有限合夥企業的繳稅是先分後繳,和一般的企業繳稅方式是一樣的;
2、有限合夥基金的報表是屬於企業類的,因為有限企業並非金融公司
I. 以慈善為名設立基金來避稅,美國富豪都是如何處理遺產的
前段時間喬布斯的老婆“裸捐”了喬布斯留給她的所有遺產,這筆巨額財富大概有200多億美元,當時的國際輿論基本上都是稱贊喬布斯老婆的,但是大家只不過是沒有了解過美國財產繼承的制度。因為美國高額的遺產稅,大部分美國富豪都不會選擇直接將遺產繼承給他們的兒女,基本都會捐給慈善基金會,但是這個慈善基金會基本上都是自己家運營的,相當於不用交稅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繼承遺產了。
找到了可操作性的漏洞,這些美國的富豪們在生前基本都會成立慈善基金會,而慈善基金會的成員都是家族成員,這樣既不用交稅,每年百分之五的支出中,成員會的工資還佔一大部分,所以後來的美國富豪們都選擇將自己的遺產捐給自家經營的慈善基金會。
J. 股票基金收益要交稅嗎
股票基金收益不需要交稅。股票基金轉讓所得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但仍納入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申報計算口徑;股票轉讓所得的計算次數為納稅人一個公歷年內賣出股票的次數。以一個納稅年度內(1月1日至12月31日),個人股票轉讓所得與損失盈虧相抵後的正數為申報所得數額,盈虧相抵為負數的,此項所得按「零」填寫。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概念: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