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超千隻基金的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超千隻基金的股票

發布時間: 2022-11-28 10:49:31

⑴ 在上海,深圳兩大證券交易所持牌交易的股票一共有多少只,基金有多少只》明天漲跌幅

截至2008年2月1日,除了停牌和長期停牌的股票,上海A股,B股,深圳A股和B股共有1638隻,目前全國的基金一共有300多隻。
呵呵,關於明天的漲跌幅,我想是沒有人可以知道的,股市上有一句話叫做『預知三日,富可敵國』,我猜你是想問每天的漲跌幅吧,股票你可以在新浪網上看到實時的漲跌,也可以下載一套免費的大智慧軟體查詢相關信息,查詢基金也有很多方式的,比如你可以登錄天天基金網,上面有每隻基金的當日凈值和歷史凈值。
祝你好運!

⑵ 基金持倉概念股有哪些

找到你想要看的股票,然後按F10,裡面股東分析里就有基金持股。

⑶ 誰來推薦一隻匯添富基金最多的股票謝謝

12月也並不是沒有機會,尤其是梳理11月行情的特點,可以發現,政策受益成為了主要熱點,無論是券商、保險、地產,還是機械、交運等板塊都是受益降息或滬港通而大幅走強的,12月也有一個關鍵的政策節點中央經濟工會會議。一般在12月中旬附近會出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下半年以來,滬深兩市農業板塊一路震盪走強

⑷ 在上海,深圳兩大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股票一共有幾只基金有幾只 請各位高手幫幫忙!!!

一.在上海、深圳兩大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股票一共有(1592)只,基金有(471)只。

二.9月13日,張先生以4.8元的價格入一隻超跌股,第2天,設股票上漲了0.42元,上漲了百分之幾?這個百分之幾與漲跌幅一樣嗎?為什麼?

0.42/4.8=0.0875,也就是8.75%。這個百分比就是漲跌幅,因為上海深圳兩大交易所現在對非S、非ST股票的漲跌幅限制是10%。

三.9月15日下午3時整,張先生的股票累計漲幅已達到15%。如果他買入2萬股,現在他已經贏利了多少錢?

4.80×0.15×20000=14400元
現在他已經贏利了14400元。

四.9月17日下午1時左右,張先生及時地拋出手中的股票,從股票面額上贏了15000元,這時的股票價格為多少?
4.80+15000/20000=5.55元
這時的股票價格為5.55元。

以上計算忽略了交易成本。

⑸ 買基金是頻繁的買賣好呢還是長期的持有好

買基金一般是建議長期持有,但是如果是在較長時間內反復波動,可能短期會更好,雖然交易手續費會比長期持有高一些。
1、太費錢
一般來說,主動管理型基金申購費通常在1.5%左右,贖回一次大概在0.5%,一進一出大概就會產生2.0%左右的一個申贖費。如果折騰兩次,就將近4%左右的費率。
你可能會說,現在很多平台都有打折。不過你要清楚,打折的是申購費,贖回費是不打折的,雖然打完折的申購費只要0.6%甚至更低,但是如果累加起來還是很嚇人的。假如你是個愛折騰的人,有真正算過自己申購+贖回到底要花去多少費率嗎?如果每次動手換基金前,先思考一下費率的問題,是不是就會大大減少折騰的次數呢?
買基金不是為了頻繁買賣的,是為了賺錢的,但是賺錢的前提首先你要學會「省錢」和「養基」。買基真的經不起折騰,在投資基金這件事上,「勤快人」並不一定就是贏家哦。
2、費時間
都說股市如戰場,戰場上爭分奪秒,錯過了一個好時機再想等下一個可就沒那麼容易了,但是賣出基金偏偏往往要等個「T+1個交易日」(T為贖回當日)甚至「T+4個交易日」以上才能成功,而且買基金一般也是要等個「T+1個交易日」才能確認,這樣一來一去,大概一周的時間要花在申贖上,無形中增加了你的時間成本。
建議你在買基金之後,盡量耐心持有。如果這山望著那山高,今天看基金凈值回調了就垂頭喪氣,明天看凈值增長了又興高采烈,於是被市場的波動所控制,不斷買進賣出,最後往往會在漫長的申贖中白白浪費了很多好時機。
3、費精力
經常折騰,也就意味著追漲殺跌,在這過程中最難熬的應該是你的心態。投資基金強調的是長期堅持,只有在相對長期的投資過程中,市場波動的風險才能被較大化地稀釋;你才能更充分的分享到市場經濟增長的紅利。如果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必將「費神費力」,不僅影響工作生活,也失去了投資的本意。
基金不是股票,對於開放式基金而言,不存在價格與價值的差異,不像股票一樣受供給需求影響,它由基金管理人的運作業績決定。那麼,頻繁的申購、贖回基金究竟好不好呢?在美國,90%的投資者將養老作為投資共同基金的目的,基本上都是遵循長期持有的原則。
基金不是股票,對於開放式基金而言,不存在價格與價值的差異,不像股票一樣受供給需求影響,它由基金管理人的運作業績決定。
即使去「炒波段」也並不容易做好,有機構做過一個統計,2007年7月5日,市場處於階段性低點,某基金的申購筆數為566筆;2007年10月16日,市場處於階段性高點,該基金的贖回筆數為1540筆。能夠同時做到低點買入,高點賣出的又有多少筆呢?只有2筆,這足以證明了要准確把握波動是多麼困難。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選好基金、進行長線投資才是可靠的方法。

⑹ 買了20多支基金,每隻漲20%就賣,然後再買,這樣操作對嗎

這是傻瓜式的操作,確實很省心但是需要花費的是你的時間。

可能很多人在去年的時候看到投資基金很賺錢,但是大部分人也只是看到賺錢的時候。並沒有看到很早之前被套的時候!我們的股市大部分的時候都是牛短熊長,股市的好壞直接影響基金的收益(不要問我為什麼,如果你連這個不懂那就不要投資基金)。但是基金有一個很好的地方就是不管你是什麼時候被套,只要堅持定投等個3-4年都能解套,有的甚至可以收益翻倍。但是有一個前提是擬投資的基金都是比較准確跟蹤大盤的指數基金,如果買的是混合基金那就另說了。

買20多隻基金其實太多了,那需要你很多的本金投入。如果趕在熊市入場那麼很快就能達到20%收益,如果趕在牛市入場那麼可能需要等待幾年的時間,在等待的這段時間還要不斷的堅持定投或者低點買入。其實持續買入堅持定投很多人都很難堅持下去,畢竟已經虧了很多有的甚至本金已經損失還是要持續不斷的投入,很多人的內心就會收到極大的折磨。有的忍痛割肉那麼你就是成為韭菜了,只要不離開這盤棋那麼你就會有翻盤的機會,如果都離場了那麼肯定就是被割的韭菜了。

另外漲20%就賣掉這個事情也有很多人 不能堅持,畢竟看到收益每一天都在創造新高。誰也不想離場,都想等在最高點離開。但是很多人都會錯過最佳的立場時機,等到反應過來就發現已經開始下跌了。這時候立場肯定不甘心還要等待曾經的新高,那麼只會越套越深,收益越來越少。如果能在收益達到20%果斷立場,然後再繼續買堅持下去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就看你有沒有這個定力和耐心了。

我作為新手感覺非常對,但是需要嚴格執行,再買的時候要埋伏找低點。

去年超過二十個點的我沒賣,今年倒虧十幾點

方法對,我只設定漲15%就賣,然後找低點再買。確保每隻基金都賺。

持有不動我認為不可取,曾有一隻漲20%了,我沒賣,結果又跌回去了。做了幾次過山車。

基金也要落袋為安。拿著盈利再找低點。總是過山車,熬不起那時間。

20多隻基金,說實話,與國外投資大師彼得林奇同時持有上千隻股票相比,還是太少了。

但為什麼不建議持有太多基金,主要源於 投資者個人精力所限,持有太多基金,容易分不清主次,找不到重點。

另外,持有幾十上百隻基金,根據調查研究,就越接近市場的平均走勢,和滬深300指數高度吻合,與其投資幾十隻基金,還不如直接申購滬深300指數基金,即以滬深300指數里包含的股票種類和所佔權重作為參考,開發出相應的指數基金,以求謀取市場平均收益,現在各大基金公司基本都有自家滬深300指數的基金,比如:易方達滬深300ETF鏈接A、華夏滬深300ETF鏈接A。

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需要精準定位, 建議同時持有基金的數量保持在5-8隻差不多

一來分散化投資,東方不亮西方亮嘛,最大化的規避風險;

二來這個持有基金數量基本覆蓋了各大行業,面對行業輪動,各大基金普遍會輪番上漲。

作為基民,我們要 時刻牢記基金定投止盈不止損 。這絕非一句空話、套話,而是無數基民用錢砸出來的。

在設定止盈率,我們最好了解一下國際投資大師的收益,本傑明·格雷厄姆、沃倫·巴菲特、沃爾特·施洛斯、喬治·索羅斯等的年化收益率都集中在20%—30%。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2018年發布的《公募基金20年專題報告》顯示:近19年,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16.18%。然而,有多少基民能達到這個收益?別說年化16%了,10%已是屈指可數。

以上數據並非為了讓我們放棄20%收益率,相反是讓我們堅定信心,雖然投資難度較大,但並非高不可攀,擼起袖子加油干吧。

當然,你做投資也不是只做一次以後就撒手不幹了,所以我們計算收益率也要按照年化計算更加合理。

不要孤立地設定一個止盈目標值,這只會讓投資變得沒有動力,因為1年—2年實現20%收益率和4—5年實現20%收益率是完全不一樣。

所以,固定時間,卡死收益率,確定自己的年化收益率為20%,比肩巴菲特也未嘗不可。

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起碼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並嚴格執行:

1.大前提,不借錢炒股,不杠桿融資。 人的貪欲是無窮的,你在工作生活中可能出類拔萃,但優秀的人才在股市、基市從來不吝惜犯錯誤,這錯源自於人的本性,投資中的貪婪、恐懼交織著,很快就會迷失方向,借錢投資更容易讓你變得敏感,平時大師級的操作也可能被割韭菜,被套牢只是雪上加霜而已,如果融資後被強行平倉,才是團滅,連給你改錯的機會都沒有。

2.保持良好的入場姿勢,不追高、不殺跌。 一旦入場,你就你,是特立獨行的你,任何人的表態,包括股評專家、投資大V的話都只是建議,下注投資的是你自己,投資成敗也由你自己負責。目前國內大盤30餘年,往往在5000點位以上和3000點位以下都是少部分時間,大多數集中在3000點和5000點之間,或上或下,或震盪徘徊,如果能夠在3000點以下進場,逢低買入,越跌越買,底部積累更多的籌碼,在3000點以上,逐步減少投入或者靜觀行情變化,到5000點以上,基本上處於 歷史 高位,結合市場行情可以選擇賣出。

3.拆解目標,條條大路通羅馬。 遇到市場上漲20%甚至30%以上的行情畢竟是少數,能不能抓住機遇也是一種能力。因為,把30年的市場行情拉長來看,除了07年和15年的大牛市,絕大部分時候都是震盪行情,如果強行把一次性投資的目標設定在20%甚至更高,的確非常考驗我們選擇基金和投資基金的能力。

為了更好更快實現我們的投資計劃,不妨拆解投資目標,就像很多年以前有個參加馬拉松比賽的日本選手,通過提前設定無數個中途的目的地,即小目標,最終成功贏得了比賽,實現了大目標。投資基金也很相似,你可以事先設定2個10%、10%的小目標,或者3個6%的小目標,最終的收益率都在20%左右,這也是實現目標的一種方式,畢竟6%的小目標要比20%的大目標看起來容易很多。

這是一般新加入的投資者,在正式踏入投資市場時,所做的一些理想的操作策略。還有一種想法就是如果我去買了股票,虧損了我就不賣,盈利的我就將它賣出去,然後一直等到虧損的變成盈利的,再把它賣出去。同買基金的想法一樣多買幾只基金,每隻漲20%就賣,然後虧損基金就5不賣,等到他盈利了20%我再去賣。但實際最後結果呢?

其實大家都能想到結果了,結果就是這位股民或者基民可能虧得越來越慘,而且被套得越來越深。同時還會出現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手中的股票或者基金數量越來越多。因為股票或者基金都沒有漲到心理價位,賣又賣不了,只能捂在手中,那麼怎麼辦呢?只好再籌措錢去買新的股票或者基金,結果股票或者基金的種類越來越多,自己的總投入也越來越多。

其實做這些權益類的風險投資,不論是投資股票還是投資於股票型的各類基金。他們的操作思路都應該是基本相同的。因為我們面臨的是資本市場的高風險,所以必須要確定一定的投資策略,來保證可以得到一定的收益,或者避免更大的損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投資紀律。那麼針對這個新股民或者基民,其實真正的專業的投資紀律是什麼呢?

1.雞蛋不能放入同一個籃子,但也不要放入太多的籃子。否則最後的結果就是承擔了風險,結果又沒獲得收益,玩來玩去剩下的只有寂寞。太多種的股票或者基金,其實他們之間是有著對中對沖性或者關聯性很低,那麼整天有的漲,有的跌。隨著大盤有可能隨波逐流,沒有一個中心思想,也沒有一個突破方向。看著每天都很熱鬧,但是收益卻是非常的低,如果是這樣還不如去買一個指數基金,這樣相當於將所有的雞蛋都裝到籃子里,買了所有的基金和股票。

2.要學習到主動回撤,不要硬扛在手裡,既佔用了自己的資金,而且可能還要忍受更多的虧損。有些股票跌了,經過自己的分析之後,未來很長時間可能都不會有太多起色,那麼該減倉就減倉。將資金騰挪出來,可以去購買其他未來可能上漲的股票,難道不好嗎?為什麼要硬扛著呢?並不是所有的股票最終都能上漲的,有可能一直持續虧損,最終歸零退市了。

想想當年在最高點買入中石油的散戶買,可能現在過了時間之後賬戶中仍然有著中石油,但是中石油10年也沒有漲回去。此時資金被佔用了10年,什麼收益都沒有。

所以如果去買基金,千萬不要本著這個思想,如果覺得未來還能持續上漲,那就牢牢把握住,不論漲多少都應該,如果覺得未來會持續下跌,那麼該賣其實就要賣掉,即使虧損也要果斷減倉。

20多隻基金,漲20%就賣,這個採用目標止盈法,看似很不錯,但其實存在很大問題:

1、20多隻基金,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數量太多了,這是過於分散的投資。一般投資額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幾只基金就夠了。

2、設定止盈標准要根據市場環境。例如,若是2008年的大熊市環境下,20%止盈根本達不到,不虧就挺好,還要設定止損;若是2020年的牛市環境下,20%止盈就比較尷尬,賣了以後還在漲,還需要制定再次買入的標准。

其實,基金操作有兩種方法:

1、市場低迷時買入,然後長期持有,直到市場狂熱時賣出;

2、中線波段操作,這僅針對牛市的中期調整或熊市的中級反彈,一年中這樣的機會也就一二次。這樣操作需要較為專業的操作技巧。

歡迎關注,分享職業基民的實戰經驗。

這種操作是一種穩健的操作,基本思路是對的。

為什麼說這是一種穩健的策略?因為這就是設定預期盈利目標的20%。這個思路很清晰。20%的盈利看起來不多,但長期復利下去也不得了。長期看,能夠一直年化收益20%的話,基本上可以進入世界前茅里了——據說巴菲特年化收益也就是22%左右。

從本人的研究來看,20%也是機構操盤的一個「坎」,也就是大多數個股上漲20%左右都會調整一下(主升浪除外)。所以,我本人是經常使用這個20%的盈利幅度進行減倉的。這也是我贊同這種操作的原因。因為我實踐過了,很多機構確實有這種操作習慣。所以,有利用的機會。

當然,這種操作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缺少買入條件。有賣無買的策略是不完整的。賣的策略確定了,但是買的策略沒有制定,最後仍然可能是虧的。包括基金定投的投資者,最後堅持不了,還是缺乏賣的策略。定投本來就是說的只是買的方法。

所以,漲20%就賣這個策略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增加買的策略。具體如何買,這里不做探討。反正將關鍵點出來給大家思考,大家能夠認識到這個問題,做出自己的策略,總比沒有策略的好。

我曾經也是這么操作的,個人認為,這種操作在今年的震盪行情中,可能是非常合適的,但是,如果是去年的單邊上漲行情,可能就會錯過一大波行情。

19年6月的時候,我看中了醫療賽道,於是底倉加定投的方法買入了葛蘭的中歐醫療創新股票基金,在11月左右的時候,持有收益已超過25%,於是全部止盈。

後遇到了醫葯集采,整個板塊迎來調整,於是我又重新開始定投中歐醫療創新,在20年3月份的時候,收益再次達到20%以上,我再次止盈。

科技 板塊在3月大跌中迎來調整,我開始擔心醫葯和白酒板塊的高估,相信 科技 強國的夢想。於是進入了銀河創新成長這支網紅半導體行業基金,雖然也適合20%止盈的操作,但2020年同期的醫葯和白酒卻是真正的王者。

個人認為20%止盈的方法更適合單一賽道的行業基,或者說震盪行情的市場。

但作為一個長期投資理財的基民,選擇適合自己投資風格的基金經理才是關鍵,剩下的去交給基金經理選股和擇時。

首先,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20多隻基金,漲20%就賣,這個是採用了目標止盈法,對於小白來說,看似還不錯,但其實也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20多隻基金,對於投資小白來說,數量太多了,這是過於分散的投資需要很大精力來操心。所以,在投資總額不是很大的情況下,精選幾只基金就夠了。

其次,設定止盈標准要根據市場環境。例如,若是在2008年的大熊市環境下,20%止盈根本達不到,不虧就挺好,還要設定止損;若是在2020年的牛市環境下,20%止盈就有點尷尬,賣了以後還在不停地漲,很容易就搭不上車了。

其實,基金操作有兩種方法:

1、正所謂: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市場低迷時買入,然後長期持有,直到市場狂熱時賣出;

2、中線波段操作,這僅針對牛市的中期調整或熊市的中級反彈,一年中這樣的機會也就一二次。這樣操作需要較為專業的操作技巧。

我就是這樣操作基金的,以前曾經買過基金,據說要長期投資才有收獲,可是我沒有把握好贖回基金的機會,結果到手的錢眼看著又變得越來越少最後還賠了錢,去年開始我再次投資基金,接受以前的教訓,自己設定的目標是漲到20%果斷贖回,有一隻基金投資半年多漲到35%,就在今年春節前我果斷贖回了,收入一筆錢,春節後眼看著這只基金一直在跌,如今已經跌到當初的購買凈值了。所以我覺得這樣投資基金有道理。

每個人投資理財有自己的風險控制能力,長線投資基金也不是一直持有,要懂得見好就收,不能讓自己的資金坐著過山車上上下下的。

⑺ 一隻基金最多能同時持有多少只上市股票

沒有上限規定,一般來說一隻基金持有數量至多也就是在30-40隻左右。披露的時候僅僅披露前十大重倉股。只要保證,持有單一上市公司股票不超過其流通市值的10%,不超過基金總資產的10%就沒有其他限制了。

一、基金一隻股票的持股股票比例是多少?
一隻基金持有一隻股票的比例不得高於該基金總資產的10%;一隻基金持有一隻股票的比例不得高於該股票流通股的10%。這兩個10%是明文規定的限制公募基金投資股票是一定要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即便再看好一家上市公司,也不能有重倉持股的賭博行為。

這就與私募基金有很大差異,私募基金不會有這種規定,所以相比公募基金,如果是同種類別投資方向的,都是投資股票的,則在風險上私募基金要更高,潛在收益會更大。同時,公募基金由於這個規定,導致股票新基金持股少則十幾只,多則幾十隻,一隻股票變現不佳或者一隻股票表現極好也不會對整體基金有決定性的影響,降低了個股非系統性風險,也降低了或得更高收益的可能性。

基金都有季報,可以通過季報的查看獲得一部分基金持股的信息,包括股票名稱和持股比例等。季報會在一個季度過後的20天左右公布。可以在基金公司官方渠道查詢到。

二、股票型基金持股比例最低是多少?
證監會發布了重新制訂後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及其實施規定,按照最新的標准,股票型基金需要將其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而原來規定的最低倉位線為60%。

所謂股票型基金,是指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基金。

目前我國市面上除股票型基金外,還有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是指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的基金,在國內,投資對象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

貨幣市場基金是指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的基金。該基金資產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工具如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這三種基金的收益率從高到低依次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但從風險系數看,股票型基金遠高於其他兩種基金。

⑻ 目前市場上一共有多少只開放式基金其中有多少股票型的

269隻,(包括剛發行的和即將發行的6隻,)股票型143隻,(包括剛發行的和即將發行的5隻)

⑼ 債券基金有哪些種類這些債基收益率最高

今年股市一片低迷,債市卻逐漸熱鬧,債券基金成為了大家關注的投資品種。那麼債券基金有哪些種類?哪類債券基金預期收益最高,下面小希就來和大家聊一聊,請看下文。
債券基金是指專門投資債券的基金,一般投資比例佔80%以上。國內的債券基金一共有一千多隻,類型分為以下四種:
一、純債基金
純債基金只投資債券,不投資股票市場,屬於標準的債券基金。根據債券剩餘期限,純債基金又分為短期純債基金、長期純債基金。
二、混合債基
混合債基是數量最多的債券基金,它分為兩類:可以買新股的一級債基、可以買新股或買股票的二級債基,不過兩類基金投資新股或股票的比例都不能超過20%。
三、定期開放型債基
顧名思義,這類債券基金是定期開放的。在封閉期內不能申購、也不能贖回,類似於定期理財。定開型債基只有23隻,數量比較少。
四、可轉債基金
可轉債指的是某一條件下可以轉為股票的債券。可轉債基金的股性較大,基金風險相對較高。
預期收益率高的債基是哪些?
,債市行情好,股市行情差,所以預期收益率高的債基都是純債基金。近1年,純債基金的平均年化預期收益有4.25%,長期純債基金的業績更好,業績前十的基金,漲幅都在9%以上,預期收益最高(排除巨額贖回等特殊情況)的是華泰柏瑞豐盛純債債券A,近1年基金漲幅10.15%。
近1年業績前十的短債基金中,預期收益最高的是嘉實超短債債券,預期收益率有6.28%。這只基金在理財通很熱銷,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此外,支付寶也有多隻短債基金上榜TOP10,預期收益都很不錯。

⑽ 支付寶里基金有幾千隻到底有沒有騙子

親你好,你問支付寶里的基金有幾千個,有沒有騙子,這個應該是不會有騙子的支付寶,只是提供了一個基金的交易平台。上面都是正規的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他只是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只不過這么多基金的業績是不一樣的。而且每隻基金他們的規模還有理財的范圍也是不一樣的,有很多種類。債券型貨幣型收益比較低,但是比較有保障,而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他們收益比較高,但是波動很大。不管在哪個平台購買,都需要保護好自己的重要隱私賬戶和密碼,一定要定期的更換,一家之言,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