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股票基金100億好不好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基金100億好不好

發布時間: 2022-11-26 17:38:39

Ⅰ 怎麼在天天基金網挑選白馬股基金

摘要 1、成立時間選擇3-5年以上 ;

Ⅱ 選指數型基金應該選規模多大的呢

我認為在選擇指數型基金的時候,最好是選擇規模達到1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因為這樣的規模能夠更加全面的對指數型基金所代表的股票進行選擇。

現如今這個社會當中,很多人對於股指數型基金是比較青睞的,因為指數型基金屬於被動型基金,是不需要我們平時進行關注的,只需要購買之後過一段時間查看就可以的。

指數型基金屬於一種被動型的操作。

指數型基金其實是一種被動型的基金,是不需要我們自己進行任何操作的,因為在購買了基金之後,我們只需要觀察基金的變化就可以了。這種基金在購買了股票之後,其實也不會輕易的進行改變的,因為內部的組合方式是一定的,不能夠進行輕易的改變。

我們在進行選擇的時候,必須要把規模放在第1位,基金規模比較大,說明這支基金購買的人數是比較多的,而且在市場上得到的認可度也是比較高的。對於那些比較大的公司來說,他們所發行的基金的規模是比較大的,而且所得到的認可度也是很高的。

Ⅲ 十億的基金跟一百億的基金有什麼區別

十億的是百億的十分之一,一百億是十億的十倍

Ⅳ 資金及籌資的規模越大越好對嗎

01 不要選規模小於5000萬的基金

不管怎麼選,不要選規模過小的基金。這樣的基金的清盤風險比較大。之前我們寫過文章,基金清盤不是血本無歸,該是投資人的錢終究是投資人的錢。但是,清盤流程麻煩呀,而且大部分人都不願意自己買的基金「歇菜」了。

為了防止買到清盤的基金,我們盡量不要選擇規模在5000萬以下的基金。

02 這些費用,會分攤到單位份額上

基金運作過程中,有些費用和基金規模關系不大,比如信息披露費、審計費、律師費、會計師費等。這些費用,不太受規模影響。

然而,這部分費用會分攤到單位份額上。也就是說,規模越大,分攤到單位份額的費用就越小,反之亦然。

不過,大家好像對這部分費用沒啥感覺。因為,這些都按費用實際支出金額列入當期費用,直接從基金財產中支付了。

投二隨意點開了某隻指數基金的2018年年度報告,裡面關於這些費用,都有詳細記錄,這只基金當年的審計費為7萬元,信息披露費為8萬元。17年的審計費便宜1萬元,信息披露費相同。

但是,這只基金,18年規模為9.16億元,17年規模為4.35億元。

03 被動型基金規模越大越好

指數基金是跟蹤指數的被動型基金,基金經理不需要主動操作。對於基金經理來說,首要考慮的是申贖對基金凈值帶來的影響。

當基金規模越大,單筆申贖對基金的影響就越小。

舉個例子,一隻基金規模為5000萬元,其中有個機構投資者持有1000萬元。假如某天,這個機構投資者贖回了,贖回金額占基金凈資產的20%,該基金大約需要賣掉20%的股票,對這只基金的影響很大。

假如,另一隻基金的規模為50億元,那麼同樣被贖回1000萬元,只佔基金凈資產的0.2%,基本不會影響基金的操作。

所以,選指數基金,先看跟蹤誤差,再看費用。這兩個都差不多,選規模大的那一隻。

需要特別說明一下,增強指數基金,有一定主動管理的動作,這類基金的規模不是越大越好哦。

04 主動型基金規模適中為好

主動型基金,如何受規模影響,應該是最復雜的了。規模不能過小,這個我們前面已經講過原因了。同時,規模也不能過大。

公募基金有「雙十規則」:一隻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過基金資產的10%,一個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過該股票市值的10%。

基金規模過大,那麼必定要配置更多隻數的股票,對基金經理的要求很高。

假如,一隻規模10億元的基金可能配置30隻股票就夠了。那麼,一隻規模100億元的基金,可能就需要配置100隻甚至更多的股票。

基金經理哪有能力和精力,同時去跟蹤那麼多股票呢?

另外,有句話叫做「船大難掉頭」。基金規模過大,操作的靈活性將受到很大影響。

還有就是,一些基金會參與打新來增厚收益。如果基金規模過大,那麼打新收益這部分平攤到單位份額上,也就不多了。

Ⅳ 我們一般選擇基金規模大於100億的場內貨幣基金是對的嗎

摘要 我們一般選擇基金規模大於100億的場內貨幣基金是對的,因為小規模的風險往往更大。

Ⅵ 資產規模超過100億的基金就是好基金嗎百億級別的基金怎麼選

在基金市場上,總有強者恆強的現象,尤其是對於基金規模來說,基金的規模越大,越是就有資金吸引能力,截至二季度末,有158位權益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超過100億元。

基金經理的魅力
基金的吸金能力很多時候就是基金經理的吸金能力,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2019年三季度末,著名基金經理劉格菘管理規模僅有億元,不到一年的時間,其管理規模突破800億,增加了10倍有餘。正是因為這一年的亮眼業績,劉格菘的管理規模主要是在大幅增長,所謂金杯銀杯不如口碑,基金經理的魅力真正體現在了基金的銷量中。
業績驅動基金規模增長的根本
業績驅動是煉成百億級基金經理最根本的原因,市場行情是觸發因素。業績、行情加粉絲效應可以說是形成百億基金的重要條件土壤。這種百億基金激增背後,說明投資者對於基金「專業投資」能力的認可,客觀上也為行情的持續以及「長期價值投資理念」的提供了一定支撐。
如何評價百億級別的基金
基金公司
作為普通投資者,對於百億基金的出現,應理性面對,不要盲目追捧。選百億基金,首先要選基金公司。百億級基金的管理需要投研團隊的系統支持,只有強大的公司綜合實力,才能為大規模基金的管理提供智力、資源、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撐,否則百億級規模也無法持續。
基金經理
對於百億基金的基金經理,最好要經驗豐富,身經百戰。除了歷史業績表現優秀,還有有大規模基金管理的經驗。
如果該基金持續在百億規模,則後市業績繼續當前表現的概率較大,因為主動權益管理規模能夠持續穩定在百億以上的基金經理,大多有豐富的投研經驗,中長期業績比較好,注重風險控制,凈值回撤較小。
每個基金經理都希望把業績做好,但對於涉及主動管理的基金,基金規模並非越大越好。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是有邊界的,規模過大取得超額收益的難度就會增加,某些情況下,反而不利於基金經理持股。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基金,歷史業績好引發市場關注,進而基金經理所管理的基金規模暴增,但又因規模過大導致業績下降。要避免這種怪圈,一方面要對基金公司、基金經理有一定要求,對基金投資者也要求頗高。畢竟基金是投資工具,基金經理按合同規定配置資產,投資者則是選擇工具的人,我們的初心是要在投資市場賺「可持續的錢」,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而不能盲目貪圖大幹快上的規模效應。
以上就是關於基金規模過大的分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Ⅶ 基金規模過大。超過100億,是不是不太適合投資

基金規模過大的,調倉肯定比較慢,單只基金的貢獻度低,在追求超額收益的股票型基金中這算是一個劣勢;
但是對於債券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不需要頻繁交易,對於調倉的需求不大,規模大反而業績比較穩定。
所以還要看您投資的目標和品種來定。

Ⅷ 我們一般選擇基金規模大於100億的場內貨幣基金是對的嗎

是的一般來說選擇50億到200億之間的基金不容易出現清盤

Ⅸ 基金規模多少億合適

選基金,我們有很多竅門,看費率、看規模、看基金經理……

不少新手覺得,基金規模越大越好,這代表基金受市場歡迎。

對於基金規模,到底多少才合適呢?

其實,我們還得分開看。

01 不要選規模小於5000萬的基金

不管怎麼選,不要選規模過小的基金。這樣的基金的清盤風險比較大。之前我們寫過文章,基金清盤不是血本無歸,該是投資人的錢終究是投資人的錢。但是,清盤流程麻煩呀,而且大部分人都不願意自己買的基金「歇菜」了。

為了防止買到清盤的基金,我們盡量不要選擇規模在5000萬以下的基金。

02 這些費用,會分攤到單位份額上

基金運作過程中,有些費用和基金規模關系不大,比如信息披露費、審計費、律師費、會計師費等。這些費用,不太受規模影響。

然而,這部分費用會分攤到單位份額上。也就是說,規模越大,分攤到單位份額的費用就越小,反之亦然。

不過,大家好像對這部分費用沒啥感覺。因為,這些都按費用實際支出金額列入當期費用,直接從基金財產中支付了。

投二隨意點開了某隻指數基金的2018年年度報告,裡面關於這些費用,都有詳細記錄,這只基金當年的審計費為7萬元,信息披露費為8萬元。17年的審計費便宜1萬元,信息披露費相同。

但是,這只基金,18年規模為9.16億元,17年規模為4.35億元。

03 被動型基金規模越大越好

指數基金是跟蹤指數的被動型基金,基金經理不需要主動操作。對於基金經理來說,首要考慮的是申贖對基金凈值帶來的影響。

當基金規模越大,單筆申贖對基金的影響就越小。

舉個例子,一隻基金規模為5000萬元,其中有個機構投資者持有1000萬元。假如某天,這個機構投資者贖回了,贖回金額占基金凈資產的20%,該基金大約需要賣掉20%的股票,對這只基金的影響很大。

假如,另一隻基金的規模為50億元,那麼同樣被贖回1000萬元,只佔基金凈資產的0.2%,基本不會影響基金的操作。

所以,選指數基金,先看跟蹤誤差,再看費用。這兩個都差不多,選規模大的那一隻。

需要特別說明一下,增強指數基金,有一定主動管理的動作,這類基金的規模不是越大越好哦。

04 主動型基金規模適中為好

主動型基金,如何受規模影響,應該是最復雜的了。規模不能過小,這個我們前面已經講過原因了。同時,規模也不能過大。

公募基金有「雙十規則」:一隻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過基金資產的10%,一個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過該股票市值的10%。

基金規模過大,那麼必定要配置更多隻數的股票,對基金經理的要求很高。

假如,一隻規模10億元的基金可能配置30隻股票就夠了。那麼,一隻規模100億元的基金,可能就需要配置100隻甚至更多的股票。

基金經理哪有能力和精力,同時去跟蹤那麼多股票呢?

另外,有句話叫做「船大難掉頭」。基金規模過大,操作的靈活性將受到很大影響。

Ⅹ 指數基金規模100億和5000億那個好∩

基金規模當然是越大的越好,因為太小的,容易被莊家收割和操縱,規模越大,套路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