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融資凈償還創歷史新高是利好還是利空
應該是利好,一般融資凈償還,公司有利好出現,還能業務有新的拐點,給公司帶來好較益,再說股票創歷史新高,應該是利好消息。
『貳』 融資余額創歷史新高是利好嗎
融資余額創歷史新高當然是利好消息了,意味著很多股票的資金追捧程度高。
『叄』 融資高的股票好不好
融資多說明該股市場上的投資者比較看好該股,認為個股後期會出現上漲的情況,而向證券公司借入資金大量的買入,隨著融資資金的流入,會吸引市場上的投資者大量的買入,從而有可能會推動股價上漲,融資買入額越高,後期上漲的概率越大,但是也會存在以下特殊情況,導致個股下跌。
拓展資料
交易時間
大多數股票的交易時間是:
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交易費用
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
2015年8月1日起,深市、滬市股票的買進和賣出都要照成交金額0.02‰收取過戶費。
以上費用,小於1分錢的部分,按四捨五入收取。
還有一個很少時間發生的費用:批量利息歸本。相當於股民把錢交給了券商,券商在一定時間內,返回給股民一定的活期利息。
『肆』 融資增加對股票的影響
融資增幅不直接影響股票,它只能代表投資者是否看好股票後續走勢,融資余額越高說明投資者看好後續走勢,借入資金後大量的買入股票,看漲情緒較強,相反,融資余額越低說明投資者不看好後續走勢,會大量拋售手中的股票,看跌情緒較強。股票漲跌直接由供求關系、資金量、業績、政策、消息等多方面因素決定。
【拓展資料】
股票價格變動主要是受到市場資金的買賣交易所影響的,股票融資融券的增加或減少可以體現出股票在融資融券投資者的買賣情緒,從而影響股票價格。但是,如果融資融券成交數額較小,那麼就很難會影響到股票的價格變動。
因為融資融券有明顯的活躍交易的作用,以及完善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融資交易者是市場上最活躍的、最能發掘市場機會的部分,對市場合理定價、對信息的快速反應將起促進作用。
融資融券又稱證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有深圳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本所上市證券或借入本所上市證券並賣出的行為。
包括券商對投資者的融資、融券和金融機構對券商的融資、融券。股價是買賣雙方博弈的結果,融資實際是借證券公司的錢買入股票,融券實際是向證券公司借股票賣出。按照常規的說法,融資融券有價格發現的功能,實際是讓買賣的市場行為更徹底。從另一方面看,對於某隻股票,一般來講,如果融資余額高體現看多的力量較大,融券余額(或餘量)高體現看空的力量較大。
融券是預判某隻股票會下跌,所以向券商借入證券賣出,所以融券余額增加,可能說明目前處於賣方市場,若融券余額持續增加,說明看空的投資者比較多,後市下跌的概率大。若融券余額在逐漸減少,說明市場上做空的投資者在逐漸減少,股價可能會橫盤震盪和可能會止跌。
『伍』 融資凈償還創新高是好還是不好
融資凈償還額高,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企業的負債能力比較強。融資凈償還額=融資償還金額-新增的融資金額。融資償還又名融資租賃,是目前國際上最為普遍、最基本的非銀行金融形式之一。
融資凈償還,是指融資償還金額減去新增的融資金額後的凈額。是投資者向券商融資的資金,當天償還的凈額,其計算公式為: 融資凈償還=融資償還金額-新增融資金額 融資凈償還持續增長,一般意味著該股票短期有見頂回調的需求,也意味著該股票逐漸開始不受杠桿資金的青睞。 作為投資者來說,發現融資凈償還數據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地根據其他指標來綜合判斷股價未來走勢,注意規避風險。 一般來說,在每日收盤後,會統計並公示當天的融資凈償還數據。
股票融資凈償還大說明市場上的融資客不看好該股,以賣出股票的一種情況。多數情況下出現這種情況指的是,償還證券公司資金為主,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投資者的買入情緒低迷,股票市場由多頭轉為空頭階段,是一種賣出信號。遇到這種情況的投資者,不要隨意的購入該支股票。
拓展資料:融資凈償還就是償還的金額減去新融資的金額:假設你還了之前融資到期的200萬,又向機構融資了150萬,200-150=50那麼這50萬就是融資凈償還!任何消息的解讀都有兩面性,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這裡面沒有絕對!只能說是相對!比如80%的人普遍覺的是利好,那麼他就是利好,就會引導市場的走向,那剩下20%的人會有另外一種解讀方向,往往這都是莊家或者機構主力,資本市場常見的現象就是如此!融資融券在A股里也是允許的,只要你有資格,或者銀行,券商,機構願意融資融券給你,也就是說你有資格用杠桿!那這就沒有利好還是利空一說!是好是壞皆為定數!利好利空就在一念之間
『陸』 融資高的股票好不好
融資多說明該股市場上的投資者比較看好該股,認為個股後期會出現上漲的情況,而向證券公司借入資金大量的買入,隨著融資資金的流入,會吸引市場上的投資者大量的買入,從而有可能會推動股價上漲,融資買入額越高,後期上漲的概率越大,但是也會存在以下特殊情況,導致個股下跌。
拓展資料
交易時間
大多數股票的交易時間是:
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交易費用
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
2015年8月1日起,深市、滬市股票的買進和賣出都要照成交金額0.02‰收取過戶費。
以上費用,小於1分錢的部分,按四捨五入收取。
還有一個很少時間發生的費用:批量利息歸本。相當於股民把錢交給了券商,券商在一定時間內,返回給股民一定的活期利息。
『柒』 剛創歷史新高的股票能買嗎
最好不要買,原因如下:
近幾年市場總體低迷,A股已經持續了多年的熊市狀態。很多人問我:秋實的天空,怎麼在熊市裡面選對股了能賺錢?我的回答是選那些朝陽行業中前景光明、業績逐年增長的成長性企業,可是很多人仍然不會分辨。那麼我只能再縮小范圍說比如醫葯白馬類股,甚至點名指出了是哪些股。可是得到的回復總是:那些股股價高了,不敢買了。很久之後,那些股翻倍了,同樣的人又會來問同樣的問題。那麼今天,我換個思路來回答大家:在熊市買入近期首創歷史新高的股票,你就會賺錢。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法則不是100%的准確。之所以加了個熊市兩個字,因為這可以保證你的准確率在90%。大牛市裡面的股票創新高了,那多半都是在創造泡沫,所以類似2007年的那種牛市的情況下不適用於本文探討的范圍。而熊市裡面能創新高的股票,絕大多數都是由於基本面發生了改變,正在往好的方面加速發展,比如經營拐點、業績改善或者凈利潤大幅提升,當然也有極少數概念炒作或重組炒作的情況。如果你能通過結合基本面來按此操作,並嚴格執行基本面萬一變壞之後的8-15%以內止損操作,你的准確率就會在90%的基礎上再提升,達到95-100%。試問,這樣賺錢還難嗎?你再也不用管什麼行業什麼股票了,僅僅就需要判斷當前是熊市嗎?當前你關注的個股創新高沒有。
空說無憑,我們得來看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事實。
巴菲特在2012年股東會上說,高盛和通用電氣這樣的交易不是伯克希爾的立足之本(即尋找便宜貨),伯克希爾的成功是建立在像購買可口可樂和IBM這樣的公司之上的(即尋找估值合理的偉大公司)。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巴菲特買入這兩家公司的時點和價位。可口可樂1962年到1987年股價盤整了25年,巴菲特1988年買入可口可樂,正好在其股價三年翻倍創歷史新高的時候;IBM在1999年到2010年股價盤整了11年。而巴菲特2011年3月買入IBM,正好也是其股價兩年多翻倍創歷史新高的時候。換句話說,伯克希爾的立足之本是購買估值合理、股價正在創歷史新高的偉大公司。
傑克.德瑞福斯則是點陣圖表專家,他買股票完全基於該股票的市場表現,只在該股票突破阻力位,創下新高的時候買入。瑞福斯基金(Dreyfus Fund)在1957年-1959年表現卓越。當時,德瑞福斯基金是一個相當小型的基金,其所管理的資金大約只有1500萬美元,然而在傑克·德瑞福斯的經營下,該基金的投資報酬率卻是其他競爭對手的兩倍。於是有人根據該基金的季報,研究其投資方法。仔細分析了幾年來德瑞福斯基金新買的100多個股票,驚奇地發現每個新增股票的買入價是上年該股票的最高賣出價。而且該股票在創下新高之前,形態比較好。
歐奈爾也有一項重大理論,即是要購買上漲潛力雄厚的股票,盡量不要選擇價格已經跌到接近谷底的股票。更多的時候,創新高價的股票前景可能更是海闊天空。歐奈爾認為,在新一輪牛市開始之前的熊市裡,成長性好的公司往往最早發動,並成為大盤的領漲股,在此期間,這些股票通常屢創新高。一旦大盤結束調整,最先向上反彈回升創出新高的股票,幾乎可以肯定就是領先股。後來無數事實也證明了這個理論的正確性。
可是,無論在70年代,還是80年代,或者90年代,歐奈爾問過許多個人投資者,98%的人認為他們不會買入創下新高的股票,他們認為價格太高了。在A股市場,我們今天面對的是同樣的所謂的「理性」「不追高」的投資者。這也就決定了大多數人虧錢的必然結局。
舉國外市場的例子你會說這不具備代表性,不能說明什麼。可是實際上,A股市場完全一樣,除去掉2007年的大牛市和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在3000點以上時候的階段性牛市創新高的個股不談。在大市不好的2008、2010年下半年之後到今天的時間里。如果你買入首次創歷史新高的個股,秋實初略統計了一下,後來繼續新高漲30%以上的概率大於90%,那些牛股後來翻倍的概率都在60%以上。即使有些股票由於基本面走壞後來跌下去了,你在首次新高時買入仍有大賺甚至翻倍的機會(比如些酒類股)。秋實記憶最深刻的是雙鷺葯業曾經在2008年底的大熊市裡在大盤下跌4000多點後逆市創了歷史新高,成為了當年最大的明星抗跌股,而如今雙鷺葯業又漲了多少大家可以自己欣賞。
遠的不說,筆者剛好找到了一張去年8月10日當時統計8月上旬創歷史新高股票的一個匯總圖片如下。我們驚奇的發現,如果你在當天「追高」買入這些股,24支股票一支買4%的倉位,9個月後的今天,你的收益達到了70%多。你會發現,像大華股份、歌爾聲學、上海家化、樂視網,藍色游標,康得新、天士力這些大牛股不僅是新高不斷,而且再次翻倍有餘或接近翻倍了。
熊市經典選股法:買入創歷史新高的股票
再者,我們回到本博一年前推出的股池《秋實50ETF成分股》來看,同樣可以看出,如果買入那些首次創新高的股票,也是相當可觀的收益,且有不少股票實現了翻倍。而少數沒創新高的股票,反而長期比較低迷。
實際上,秋實的天空認為,好的價格就是正在創階段新高或者歷史新高的價格。不斷創新低的價格,哪裡都不是好價格。不斷創新高的價格,哪裡都是好價格。我們要多做基本面研究,少做技術分析,但是當一隻股票正在創階段新高或歷史新高的時候,應該格外引起我們的注意。因為任何一隻大牛股都是在股價不斷創新高的過程中誕生的,無一例外。在熊市裡,某家公司的股價創新高總是有足夠的理由的,買入就一般不會錯。而要是能在本身大概率的前提下加上基本面的輔助分析和必要情況下的止損操作,你出錯的概率就是極低極低了。
從投資戰略戰術思路上來看,買入不斷創新高的股票與買入超跌反彈股甚至創新低個股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思路。搶反彈買新低股是一種消極思路,把自己的僥幸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自以為很聰明。買創新高的股票則是對未來的一種積極預期下的主動進取思路。也許在偶爾的較短時期內,買創新高的股票收益不如超跌反彈股或創新低個股收益高,但是由於其視野開闊目標明確,加上持股心態好,反而會取得更好的投資效果。新高後買入,等待你的,還會是無數個新高再新高。
『捌』 股票創歷史新高後會繼續上漲嗎分3個階段來看
在股票市場中,投資者會經常看到股價不斷的創出新高或者階段性新高。股價創新高後一般都是說明上方壓力得到解除,後續上漲的空間打開,股價會沿著趨勢進入一個比較強的上升區間。但在現實的操盤中,股價創新高後,有些會給投資者帶來意外的驚喜,有些會給投資者帶來損失,這是因為股價在創新高後,股價的位置不一樣,因此帶來的收益也會不一樣。下面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相關方面的知識。1、股價底部創新高,說明股價短期脫離了主力建倉期,股價開始放量,創出階段性高點,但由於這里給前期套牢的投資者解套。還有底部建倉的投資者獲利,為了後續更好的發展,主力會在創新高後,震盪調整一下,等吸籌達到要求在此拉升。因此投資者需要注意,在底部創新高後,不要馬上賣出手中的籌碼,創新還是新高出現。等不創新高的時候短期止盈出局。
2、股價中部創新高,這里主力脫離建倉期的拉升後突破新高,此時創新高,說明主力已經獲利了部分盈利,而且主力拉升比較吃力,需要散戶投資者來交出籌碼,市場會選擇震盪,在調整過程中,不破底部新高就是投資者在此進場的時機,說明主力後續還會選擇拉升。
3、股價頂部創新高,這是主升浪後的最後一攻,主力已經豐厚的獲利,但為了可以找到接盤投資者,需要在高位誘多投資者買入,但一直不破上影線新高點位,這是主力誘多出貨的跡象。投資者要規避風險。
投資者在看股價創新高後,可不可以繼續投入,需要看股價的位置和方向來決定。不是所有的新高都是看漲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