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遠景基金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遠景基金股票

發布時間: 2022-10-31 00:08:20

A. 為什麼阿里巴巴日本是大股東錢怎麼日本人都賺了

因為日本的軟銀集團是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截至2019年6月10日)。

日本軟銀集團2019年6月4日發布消息稱,因出售所持阿里巴巴集團2.8%的股份,其2019財年第一季度(2019年4月至6月)合並將計入約1.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68億元)利潤。此番交易後,軟銀仍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

(1)遠景基金股票擴展閱讀: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最新文件顯示,截至2018年7月18日,軟銀持有阿里巴巴28.8%股權,為最大股東;Altaba持股為14.8%,為第二大股東。阿里巴巴管理層一共持股為9.5%,其中馬雲持股為6.4%,為第三大股東,集團副董事長蔡崇信持股為2.3%。

在2019年6月完成全部交易。完成交易後,預計軟銀集團對阿里巴巴的持股將從之前的約29%降至26%。軟銀集團仍將保持控股地位。

2016年軟銀通過衍生品交易出售部分阿里巴巴股份,為收購英國晶元設計公司ARM籌集資金。同年10月,軟銀宣布和沙烏地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設立資產規模達到1000億美元的科技基金「願景基金」。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軟銀集團發布的2018財年(截至2019年3月)財報顯示,凈利潤同比增長36%,達到1.41萬億日元。軟銀尚未公布2019財年的盈利預期。軟銀會長兼社長孫正義宣布,將於近期成立「願景基金」的第2號基金。願景基金在成立約2年的時間里已對全球82家獨角獸企業進行出資。

B. 2020年,軟銀紅杉高瓴鼎暉開始「炒股票」

文丨柴佳音 馬慕傑

編輯丨王慶武

來源丨投中網

「在職場,我們似乎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個被邊緣化的是哪一個部門。」一PE機構投資總監林唐感慨稱。

入職五年,林唐所處的一級市場投資部從最初匯集各路名校人才、承包公司80%以上主營業務的明星部門,淪為了如今存在感極弱的「游兵散勇」。

「這大半年來,公司實在是募不到錢,在一級市場只投出了一個項目。但是,公司的營收卻並不難看,二級市場的好幾個部門都大賺了一筆。」林唐告訴投中網,在這樣的局勢下,公司創始合夥人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二級市場「炒股票」,「為了賺錢,不難理解。」

2020年,部分一級市場由募資難所傳導而來的寒意猶存,但二級市場的高光時刻已接踵而至:幾近瘋狂的造富效應幾乎無人不曉。

對於此般盛況,敏銳的一級市場投資者自然有所垂涎。於是,大踏步進場,便成為了那些以往低調淘金的VC/PE此時最合宜的姿態。

進軍二級市場,軟銀、紅杉、鼎暉、高瓴加碼

2020年10月,軟銀高管Rajeev Misra在線上會議中透露稱,軟銀願景基金將列出計劃,要在未來兩周內成立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

SPAC又被稱為空頭支票公司,屬於公募型並購基金的一種。據了解,SPAC比其他並購基金募資能力更強,其投資者的退出更加簡單,只需在二級市場減持SPAC公司的股票即可。

實際上,近期軟銀在二級市場頻頻出手。美國證監會報告顯示,2020年二季度,軟銀斥資約40億美元購買了特斯拉、亞馬遜、Alphabet、英偉達、Zoom、拼多多等多家 科技 股,短期浮盈約40億美元。

在中國,踏足二級市場的VC/PE機構亦不少見。鼎暉投資、高瓴資本、紅杉中國、深創投、弘毅投資、九鼎投資等諸多VC/PE機構皆已在二級市場布局。

「鼎暉投資早在2006年起,開始通過關聯公司潤暉投資布局二級市場,二者都有相同頂尖的國際機構投資者作為LP持有共同的投資理念和研究方法論。」鼎暉投資告訴投中網,「潤暉投資是極少數在中國A股市場上,以國際超長線資金踐行價值投資的機構。」

潤暉投資設立後,獲得了包括全球頂級主權基金,國家養老金,捐贈基金,慈善基金會和家族辦公室的廣泛認可,目前管理規模超過80億美元。據悉,在過去的14年裡,潤暉投資取得了凈值增長10倍的優秀業績。

紅杉也在二級市場頻頻發力。外媒報道稱,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顯示,2020年8月,紅杉成立了紅杉中國公開市場投資基金(Sequoia China Equity Partners),這支擁有獨立團隊的新基金有著明確的使命,投資於二級市場、全球公開交易的股票。

此外, 2020年6月,紅杉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向中國證監會相關部門申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格審批》,成為首家申請QFII的國際知名創投機構。

深創投、弘毅投資、九鼎投資則選擇公募基金方式出擊。2014年6月,中國首家PE系基金公司紅土創新基金獲得證監會批復設立,深創投100%出資;同年7月,九泰基金獲得證監會批復設立,其大股東為九鼎投資。

2017年12月,弘毅遠方基金獲批,注冊資本為1億元,弘毅投資持股比例100%。這意味著弘毅投資正式進軍公募領域。此外,成立於2015年的金涌投資是弘毅投資旗下專事境內外二級市場投資管理的全資子公司。

誠然,如今二級市場紅利來臨之際,更多的一級市場投資者在通過參與上市公司的定增、收購等方式盡可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自再融資新規落地,被機構稱為「一級半」的定增市場迎來多家巨頭機構入場。如高瓴資本23億拿下凱萊英的八折鎖價定增,當天漲停板浮盈40%,開啟了「一級半」市場的瘋狂前奏。

近期,私募排排網調查顯示,超七成PE機構看好定增項目帶來的業績增厚機會,並認為相關定增產品有望享受3-6個月的政策紅利期。

定增市場火熱的同時,並購大潮亦洶涌而至。

2020年1月,高瓴資本豪擲超400億元入主格力電器,成為其新晉第一大股東。這一經典案例曾在彼時引起投資圈震動。

在泰合資本看來,2020年,相較此前每年鳳毛麟角的並購交易,新常態下的並購交易數量或將倍增。

投中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7月,並購市場整體持續上升,交易金額受頭部大額案例的影響環比增長過半;僅在1個月內,共計31支PE基金以並購的方式成功退出,超1億美元規模完成並購交易31筆。

一並購基金創始人潘辛然對投中網表示,一方面,融資難、增長難等困境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小型玩家將「賣身計劃」提上日程;另一方面,疫情不斷催化的「二八效應」下,巨頭對於整合、延展的需求日益旺盛。

快錢誘惑?資產配置多元化

不過,在長期主義盛行的當下,「博短期」一度被視為無法登上檯面的「鄙陋」策略。

當然,也有投資人堅信,精準的短線戰術回報效率最高,「且本質上,短期生意也並不背離投資最根本的『高風險、高回報』的運轉邏輯。」

尤其在市場周期利好的行情下,當二級市場的企業價格比一級市場更低,短期投資收益率更高,通過各種方式將業務觸角伸向二級市場並有所為自然成為了那些一級市場的投資機構無可厚非的選擇。

14年前就布局二級市場的鼎暉和潤暉則有自己更長線的理解,回想當年潤暉投資設立的設立初衷,主要有三點,一是從企業的生命周期看,VC-PE-二級市場,涵蓋了企業的誕生、成長、成熟的各個階段,在投資研究上看,可以綜合的審視一個行業中不同企業的競爭動態,對行業的生態展開研究;二是從研究上看,PE在項目點上扎的深,二級市場則是對行業的持續跟蹤,緊扣行業脈搏,二者形成了立體的研究;三是從國際比較看,一二級市場的估值最終會趨於一致,更寬的覆蓋可以捕捉到更多的投資機會。

上述觀點,亦是一二級市場跨界投資之典型邏輯,在當下得以充分演繹。恰逢,2020年,二級市場迎來了繁榮時刻。

根據巨豐 財經 數據,2020年上半年,全球主要指數表現中,A股普遍較佳。其中,創業板指以漲幅32.5%位列第一,深成指、滬深300指數、上證指數位列全球主要指數漲幅前五。

這其中,表現最亮眼的無疑是醫葯行業。巨豐 財經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醫葯行業以36.81%的漲幅傲居全市場,是唯一一個每個月都上漲的行業,也是唯一一個漲幅超過創業板的行業。

此際,諸多一級市場投資者開始摩拳擦掌。

不可否認,投資於二級市場,VC/PE有著其天然的優勢。「通常,在一級市場投資,基金內部一定會自上而下把投資賽道研究地透徹清楚,包括競爭對手、行業龍頭等。這種情況下,一級市場的基金更容易捕捉到大賽道的機會。」道彤投資創始管理合夥人孫琦表示。

眾海投資管理合夥人李穎同樣對投中網提到,一些知名機構對於趨勢的把握相對更准確,特別是在二級市場表現比較好的時期,投資機構也希望可以多元化配置資產。再者,市場本身充滿波動性,一二級市場聯動可能會帶來更長期的價值。

「壓力」使然?尋找價值窪地

一級市場的VC/PE湧入二級市場或許還有個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一級市場近年來愈發沉重的壓力。

資管新規出台以來,一級市場募資越發艱難,私募股權行業優勝劣汰加劇。投中研究院報告顯示,2020年受疫情影響,創業項目、投資機構全部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更多機構減緩投資節奏,「活下去」成為了VC/PE市場各參與主體共同的目標。

林唐直言,做二級市場其實也是一些老牌VC/PE在尋找出路。「一個有品牌有投研能力的基金,在二級市場募資會相對容易很多,因為二級市場基金投資門檻要低得多,發行門檻要低得多,發行渠道要暢通得多。」

那麼,主動也好,被迫也罷,當一級市場投資者選擇對二級市場進行延伸,又將對資本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

「價值挖掘會更充分,是毫無疑問的。」孫琦告訴投中網,「美國資本市場很早就是這樣,一二級互相流通,市場的價值被挖掘得更深。」

此時,投資人會發現,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尋找價值窪地都在變得愈加艱難:各家機構的雷達已對市場進行全面掃描,基本不留死角。

所以,孫琦相信,對於資本市場整體而言,一二級互相流通是件好事,市場的效率也將逐步提高。

但是,對於投資機構來說,在這樣價值挖掘更加充分的資本市場中,尋找投資機會的挑戰也在變得更大。

同樣以醫療領域為例。「2020年二季度有大量醫療股創了新高,而且還在不斷地創下 歷史 新高,這樣的二級市場走勢反過來對一級市場也有很大的刺激,我幾乎從未見過市場的爭搶如此激烈。」孫琦對投中網表示。

一醫療機構投資人吳寧嘉向投中網講述了這樣一個案例。2020年6月,國內一知名大型PE為了搶到一個即將IPO的醫療案子甚至放棄了深度盡調,在沒有完全了解項目基本風格的情況下就執意打出了子彈。而且,該知名PE全然不顧鎖定期三年的投資風險。

「從接觸到交割,一個月全部完成,這個速度簡直匪夷所思。」吳寧嘉告訴投中網,如此快速的流程背後,除了簡單的盡調外,投資協議也基本參照早期投資的條款報告。

事實上,這或許正是二級市場不同於一級市場的慣用打法——以更大的邏輯布局某個賽道,在大趨勢中抓住細分機會。

有投資人就直言,近年來,投資行業魚龍混雜,這實質與真正意義上的專業投資管理人的偏差較大。

「市場永遠是對的」,孫琦提到,「做投資的人最好不要去賭市場是錯的,不要站在市場的對立面。VC要盡早預判市場的大勢,PE也要在保有自我判斷的基礎上順勢而為,不要逆著潮頭,同時也要有所克制,有所警惕。」

一二級通吃,一場專屬於頭部基金的 游戲

一個殘酷且客觀的事實是,這場一級市場參與者掘金二級市場的 游戲 或將只屬於頭部機構。

換句話說,「二八法則」已然滲透到了私募股權基金行業的每一寸肌理。即使想換個打法,也得先評判基金自身是否真正具備了「橫跨一二級市場」的資格。

擴充團隊的首要條件自不必多說。要知道,二級市場與一級市場的投資策略、管理風格、研究體系等大不相同,因而,投資機構染指二級市場也並非容易之事。

正如李穎所說,二級市場的競爭十分激烈,進入門檻頗高。在一級市場馬太效應愈發強烈的行業現狀下,大型投資機構可優先跨越多個階段布局一體化。

加之,在公募基金市場本身中,「強者恆強」的行業格局已橫亘多年,中小基金的日子也不好過。根據wind數據,2020年以來,95家公募基金高管發生變更,涉及人數達256家。與此同時,公募基金離職基金經理人數已達168人,不少中小基金面臨人才流失的困境。

某一級市場投資機構HR何朋娜告訴投中網,二級市場的基金經理有一部分流向了一級市場。當前,一級市場投資機構在招募投資經理或投後團隊時越來越看重對方的行研能力,而這也正是那些基金經理的優勢所在。然而,對於某些中小機構而言,配置擁有二級市場背景的人才卻實屬艱難。

「我們機構當時面試了好幾個二級市場的求職者,但均被對方拒絕了。說到底,還是機構體量太小,那些二級市場的人都想找一些有穩定LP支撐的大機構,至少不用發愁子彈的問題。」何朋娜稱。

「一級市場機構如果要向二級市場延伸,基金的體量、投研能力、品牌各方面都要能達到相當的層次。」孫琦對投中網表示,一家機構的品牌和投研能力越強,布局越廣,邁入二級市場的動力就會越強。這是因為,這些機構可以將一級市場的品牌和投研優勢帶到二級市場實現變現。

比如,某些頭部VC/PE擁有自己的二級市場團隊,完全可以自己操盤,不需要將二級市場的蛋糕分給合作夥伴。當這些機構投資的企業上市後,他們還可以在二級市場捕捉另外的機會。

不過,潘辛然也對投中網提到,雖然相對而言,只有頭部機構具備同時布局一二級市場的底氣,但不一定非要自己做,與第三方合作的形式也很常見。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一級市場投資者邁向二級市場的趨勢共識下,並不是每一家有條件延伸的機構都湧向了這股潮流。

甚至,可以說,大部分投資機構仍堅持專注於一級市場。

終歸到底,即便對於頭部機構,是否橫跨一二級市場做全域投資的根本依舊在於基金自身的定位,包括機構目標、價值取向等。就像孫琦口中的那樣,如果機構以資管定位要做全平台的服務,追求的是AUM(資金管理規模),那麼相較於一級市場,近兩年基金在二級市場的規模擴張相對容易很多。

但是,相對容易走的路亦非捷徑。「因為不同領域看似是有關聯性的,但是如果真去做,大家會發現一二級市場的團隊基因不一樣,文化也不一樣,還是有很大挑戰的。」孫琦表示。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林唐、吳寧嘉、潘辛然、何鵬娜均為化名)

C. 孫正義出售軟銀800億美元資產,出售的原因是什麼

孫正義出售800億美元是為公司提供流動,防止公司破產。孫正義因早期投資中國阿里巴巴集團和辦公共享公司WeWork等初創公司而出名,回顧軟銀近期的資產出售,軟銀此前已經以400億美元的價格將半導體公司ARM出售給英偉達,此外還出售了其新成立的T-Mobile的約200億美元股份。


此外,孫正義就拒絕了就有關軟銀正在考慮私有化的報道發表評論。而在今年早些的時候,在《金融時報》上,就曾報道過孫正義曾考慮過這個想法。

D. 軟銀願景基金執行合夥人離職創業,合夥人離職就軟銀有何影響

對於“後Wework”時代的軟銀來說,這毫無疑問是又一次沉重打擊。 1月18日早間消息,據報道,領導願景基金對DoorDash、OpenDoor和Wag等公司進行投資的軟銀高管傑夫·霍森博德(Jeff Housenbold)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離職。軟銀在2017年推出了第一隻願景基金,震撼了矽谷投資界,並最終籌集了1000億美元,其資金主要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公共投資基金。這家日本公司原本希望為第二隻願景基金籌集更多資金,但在許多高價投資遇到障礙之後,他們於去年開始縮減規模。願景基金負責人拉傑夫·米斯拉(Rajeev Misra)在上周五發給內部員工的備忘錄中表示,霍森博德即將離職“自主創業”。霍森伯格陪伴願景基金度過了風風雨雨,領導了一些最引人注目的交易,結果好壞參半。

霍森博德曾是Shutterfly的CEO,他在2020年末的投資業績非常優秀:他投資的DoorDash成功IPO,Opendoor也藉助一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FactSet的數據顯示,自IPO以來,軟銀持有的外賣應用DoorDash股份已增值到120億美元,該公司持有的房地產公司OpenDoor股份市值也達到20億美元。 但他也有一些交易不盡如人意。

E. 巴菲特為何買蘋果股票

據國外媒體報道,股神沃倫巴菲特去年開始大量買入蘋果股票,持股數量在今年二季度結束時已超過了1.3億股。最新公布的文件顯示,巴菲特三季度又增持了390萬股的蘋果股票,所持蘋果股票已超過了1.34億股,目前市值高達232億美元。

巴菲特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11月14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在截至9月30日的今年三季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增持了390萬股的蘋果公司股票。

此前公布的文件顯示,今年二季度結束時,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持有的蘋果公司股票為1.302億股,三季度增持390萬股後,就意味著其持有的蘋果公司股票已達到了1.341億股。

周二美國股市收盤時,蘋果股價為173.08美元,按這一價格計算,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持有的1.341億股蘋果股票,目前市值高達232億美元。

雖然巴菲特現在持有1.341億股的蘋果股票,但多年前他曾說過他不碰科技股,買入蘋果股票也是去年才開始的事。

去年一季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次買入蘋果公司股票,當時買入了980萬股,平均買入價為109美元。在2016年年底,巴菲特開始大舉增持蘋果股票,年底時增加到了6120萬股。而在今年2月份,巴菲特在接受采訪時又透露,其持有的蘋果股票在年初蘋果發布2017財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之前已經翻番,超過了1.3億股。

雖然目前還不清楚巴菲特三季度增持蘋果股票的具體時間,但其買入價比此前要高得多。從7月份到9月份的三季度,蘋果股價最低是7月3日的143.5美元,最高則是9月1日的164.05美元。從2016年年初到2017年1月31日蘋果發布2017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這一段時間,蘋果股價最高時僅有121.35美元,而今年三季度的最低價,也比此前巴菲特買人蘋果股票時的最高價高出了22.15美元。

由於巴菲特在三季度就已經增持了390萬股的蘋果股票,在11月16日蘋果派發股息時,其分到的也會更多。在11月2日發布的2017財年第四季度財報中,蘋果董事會公布的派息計劃是每股0.63美元,派息的對象是11月13日收盤前持有蘋果普通股股票的股東,具體的派發時間為11月16日。

巴菲特在三季度就已經增持了390萬股的蘋果股票,增持時間在蘋果派發股息規定的11月13日之前,因而在發放股息之列,這390萬股能收到245.7萬美元的股息。這樣在周四蘋果派發股息時,巴菲特持有的1.341億股蘋果股票,就能分到8448.3萬美元的股息。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份蘋果發布2017財年第三季度的財報之後,蘋果董事會就曾宣布派發股息,當時派發的股息與11月份一樣,也是普通股每股0.63美元,在8月17日就已經派發,當時巴菲特收到的股息也有8000多萬美元。

不過,同分到的股息相比,巴菲特買入蘋果股票後,股價上漲帶來的收益更大。目前蘋果股價為173.08美元,巴菲特最初買入的980萬股蘋果股票,平均買入價為109美元,比目前的股價要低64.08美元,這一部分市值增加了6.28億美元。

三季度買入的390萬股,保守估計,市值也增加了3522萬美元。餘下部分的買入時間在2016年年底到2017年1月31日之間,即使按照2016年年初到2017年1月31日之間最高的121.35美元計算,市值也增加了62億美元。如此算來,巴菲特持有的蘋果股票,如果現在全部賣出,收益將不低於70億美元。

F. 孫正義現在占阿里巴巴多少股份

截止2019年6月,孫正義(軟銀)占阿里巴巴26%的股份。

日本軟銀集團2019年6月4日發布消息稱,因出售所持阿里巴巴集團2.8%的股份,其2019財年第一季度(2019年4月至6月)合並將計入約1.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68億元)利潤。此番交易後,軟銀仍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


(6)遠景基金股票擴展閱讀:

2016年軟銀通過衍生品交易出售部分阿里巴巴股份,為收購英國晶元設計公司ARM籌集資金。同年10月,軟銀宣布和沙烏地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設立資產規模達到1000億美元的科技基金「願景基金」。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軟銀集團日前發布的2018財年(截至2019年3月)財報顯示,凈利潤同比增長36%,達到1.41萬億日元。軟銀尚未公布2019財年的盈利預期。軟銀會長兼社長孫正義宣布,將於近期成立「願景基金」的第2號基金。願景基金在成立約2年的時間里已對全球82家獨角獸企業進行出資。

G. 全球疫情下的優步該何去何從

5月18日,Uber公司繼上一輪的裁員計劃後,再次裁員3000人,並表示將在全世界范圍內關閉幾十家辦公室,以及多個附帶項目,包括其孵化器、AI實驗室和名為Uber Works的求職服務。
本月初,優步公司的客戶服務負責人魯芬·查韋洛女士,召開了一次視頻會議,雖然只有3分鍾的時間,但卻讓3500人瞬間丟掉了飯碗,成為了失業者。在會議中,查韋洛女士告訴員工們說:「沒有人想要接到這樣的電話,但今天將是您在優步工作的最後一天。」

很委婉,但也相當殘酷,一個月內,優步的兩輪裁員總數高達6700人,相當於員工總數的2%。更讓人心灰意冷的是,Uber發言人還表示,我們有可能在未來繼續裁員。
雪上加霜
可以很確切的說,優步的此番裁員,與當前全球嚴峻的疫情形勢不無關系。UBER管理層曾在2020年2月財報發布會的電話會上稱:「有望在今年年底首次實現季度盈利」,但恐怕他做夢也沒想到疫情的全球蔓延,會為之帶來如此深遠的影響。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5月20日6時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4,881,619例,累計死亡322,457例。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並對全球經濟造成沖擊,各國逐漸推進重啟,美國放鬆限制措施後,多個州上周新增病例現最大增幅。截至目前,美國累計確診1524107例,累計死亡91661例。與前一日數據相比,美國新增確診病例19721例,新增死亡病例1467例。
隨著美國多州開始放鬆為遏制新冠病毒傳播而在早前實施的限制措施,5個州的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在上周達到了疫情以來的最大增幅。盡管在美地區沒有嚴格的限制措施,但足不出戶的美國人仍然讓網約車業務近乎停滯。
2020年3月,UBER便承認,疫情可能對公司業務構成重大風險。同月,為了減少冠狀病毒的傳播,UBER暫停在美國和加拿大提供拼車服務。隨後,其「難兄難弟」LYFT來福網約車公司也宣布暫停北美地區的多人拼車服務。

根據IBM商業價值研究所今年4月對2.5萬美國成年人的調查數據顯示,其中超過一半的成年受訪者都表示,在疫情過後,他們也將減少或完全停用叫車服務。這一調查的數據顯示,一些城市4月的出行需求下降了80%。
UBER在美國的訂單量也是大幅下降,CEO達拉·科斯羅薩西表示:「訂單總量在一些疫情嚴峻的城市已經遭受了高達70%的損失。」
「我們正在考慮多種可能性,優化公司的每一項成本,包括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我們希望變得高效,行動迅速,盡可能多地留住我們的優秀人才,並以尊嚴、支持和尊重對待每一個員工。」這位CEO在備忘錄中承認了裁員計劃的痛苦:「像這樣的日子是殘酷的。」

由於疫情對業務影響的不確定性,優步已經撤回了全年業績目標,並擱置了在明年年底前實現首個經調整後盈利的承諾。
事實上,暫且拋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第一季度,優步已經連續虧損了7個季度,2018年優步虧損79億美元,2019年凈虧85億美元。疫情的影響對優步來說,真的是雪上加霜。
孫正義的心頭刺
持續虧損的優步讓投資人孫正義焦慮不已,優步已經從曾經的心頭肉成為了孫正義的心頭刺。
就在一年前,孫正義放出豪言:今後每隔2到3年,就完成一期新的規模在千億美元以上的基金募集。這位62歲的軟銀集團掌門人給這批基金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願景基金」 ,計劃中每一支千億美元的規模,承載了他對未來科技生活的偉大構想。
今年4月份,願景基金披露投資業績巨虧170億美元時,孫正義不得不承認:未來或許再也沒有願景基金了。
業績顯示,2019財年,軟銀旗下願景基金及其他所管理基金的投資收益為1.3萬億日元,2020財年投資收益為-1.8萬億日元,業績下滑238%。
從願景基金所投項目的具體行業來看,孫正義將重金押注在交通、物流以及前沿科技相關領域,共33筆投資,總投資額高達439億美元,佔到全部投資額的近60%,然而這些板塊也正是導致願景基金巨虧的最主要原因。

從具體的投資項目盈虧來看,對Uber和WeWork這兩家公司的投資損失,佔到了全部投資損失的一半有餘,其中願景基金持有的Uber的股權價值已經減少了5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0億。
一直以來,軟銀對於優步的發展可以說是「保駕護航」,優步能有如此大的精力和毅力持續不斷地開拓新市場,甚至布局未來空中出行,軟銀的投資功不可沒。
幾年時間,軟銀前後向優步投資逾百億美元,但是自從2019年5月優步IPO後,優步的市值和股價就在不斷下跌,讓孫正義頭疼不已。
優步在IPO首日,股價就下挫5%,而如今優步的股價更是僅為27.99美元,較45美元的上市價相差甚遠。孫正義期待的優步股票大漲特漲,沒有發生。值得一提的是,高管和創始人們的減持也讓孫正義心寒。

2020年5月19日,優步公告披露公司內部人交易情況,公司高管Ceremony Glen、Hazelbaker Jill、Krishnamurthy Nikki於2020年5月16日凈賣出2006.00股。
去年年底,Uber優步創始人兼前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在持續、密集的多次減持後,已經將手中的公司股票拋售一空,總共套現超過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5億元),從此徹底離去。而另一位創始人加勒特·坎普(Garrett Camp)也拋售了大約2000萬美元的股票。
孫正義也不得不承認:「我在投資的判斷上出了問題,目前正在深刻地反省自己。」
優步的自救
與美國相比,隨著中國對疫情的有效防控,國內網約車市場呈現快速反彈態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相比去年同期,網約車市場已恢復至6成,且一線和超一線城市恢復較快,網約車仍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之一。

上述報告還顯示,用戶規模方面,截至2020年3月,國內網約車用戶規模達3.62億,占網民整體的40.1%。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城市暫停了網約車運營服務。在疫區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停運,多家網約車平台組織司機為醫生病患接送和特殊服務保障提供運力支持。中長期來看,網約車用戶規模將恢復性增長。
沒有社會環境背書,在美國生長的優步除了裁員斷臂求生外,更多的只能依靠自己。
5月12日晚間,彭博報道稱優步計劃收購美國外賣平台GrubHub,消息傳出後兩家公司股價直線拉升,優步一度漲超7%,最終收漲約2%。而Grubhub則收漲29%。並且在大盤本周累計跌超2%的情況下,優步的股價仍保持穩定,當周跌幅不足1%。可以看出來資本市場十分看好這次的收購。

5月初,優步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收35.4億美元,虧損達到29億美元(約合206億元)。出乎意料的是,其外賣平台優步Eats的業務量卻在疫情之下實現了逆勢增長,營收為8.19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53%。
由於疫情導致傳統叫車業務需求暴跌,Uber宣布將推出分別名為Uber Connect和Uber Direct的服務,都將專注於遞送物品。曾經的外賣業務Uber Eats,也開始從單純提供送餐,轉向同時向消費者供應超市代購服務。
這些年來國內興起的外賣配送服務,讓國內外的很多企業也是非常眼紅的,畢竟付出人力成本就能夠擁有更多的用戶增長,確實是可以接受。而我們都知道滴滴現如今也是推出了司機跑腿的業務,旨在為簽約司機提供更多的額外營收,也能夠進一步為滴滴籠絡到更多的用戶群體,優步目前同樣也是在效仿滴滴的這一做法的。

為了給自己贏得更多的自救時間,優步現如今正在和各地的商業以及超市合作開發外送業務。現如今大部分民眾都在家,自己隔離食品以及葯品和清潔產品,確實是比較稀缺的,在西班牙優步將會為15個城市的居民提供相應的送貨服務,而在法國,優步則直接和超市巨頭家樂福達成了相應的配送協議,在印度優步也有著多家合作商。
現在國外超市的線上訂單是在不斷增長過程當中的,優步的這一措施能夠解決配送員人力短缺的問題,同時也可以為優步贏得更多的營收,確實是一舉兩得。

曾經在中國市場潰敗後,面對滴滴在全球化市場上的布局和攻勢,優步網約車全球龍頭老大的地位正在搖搖欲墜,此番疫情是否會成為壓垮優步的最後一根稻草?
文/ALTTT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為何深諳股市的人,都建議新手不要買醫葯股呢

為什麼反復強調別碰消費和醫葯圈

消費、類消費的醫葯品和科技,未來我們到底應該選擇哪個方向?從歷史上看,三者都產生了無數的大牛股,也是長期大牛股的搖籃。至於投資人應該遵從哪條賽道,一方面取決於每個人的能力圈;另一方面從國際投資大家的歷史業績來看,消費股的代表人物巴菲特,長期投資可口可樂、喜事糖果,寶潔等等,他的業績在過去五六十年的周期里保持的比較穩定,波動很小,最大下跌波動也不過60%,這在一個投資大師一生的投資生涯里波動率是非常之低了。

這幾年經濟太差,就買大牌名牌老牌的醫葯和消費,當然還得是低估的,外面的世界風險巨大,稍不留神不是說賠一半,而是清零都可能。

I. 孫正義年關「難過」

2019年原本該是孫正義和軟銀的豐收年,實際情況卻不盡如人意,所投的初創企業頻繁傳出的壞消息讓這家公司遭到質疑。

願景基金似乎也遇到了一些麻煩。比如第二期基金多次被傳無法募集成功。據福克斯商業報道,截至2019年12月初,這只基金只拿到20億美金,是目標募資額的1.85%。

又比如願景基金一期關鍵的兩大LP——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和阿布扎比穆巴達拉(Mubadala)對孫正義離經叛道的行為流露出了不滿。原因有兩個,一是孫正義過分抬高了這些科創公司的估值,加劇了 科技 行業的泡沫;二是願景基金存在管理風格不當的問題。

這讓一向自信獨裁的孫正義開始在媒體前反思:」 自己的判斷存在問題,我在很多方面感到後悔。」

在孫正義法則失效的2019年,創投圈的基調已經發生改變,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就是最好的證明。市場上有論調認為,已經沒人買得起孫正義。

創投圈如何看待孫正義的2019?孫正義的「滑鐵盧」又將如何影響這些初創公司?

一、孫正義的錢去哪兒了?

對阿里巴巴2000萬美元的豪賭是孫正義最為人稱道的一次投資。最終,這項投資換回了超千億美元的回報。此後,瘋狂的打法被延續,這讓孫正義和他的軟銀成為當今互聯網最大的風投機構。軟銀的舉動曾經刺激到了紅杉——後者將其合夥人的資金門檻提高到了2.5億美元。

大量資金,意味著大把的公司可以拿到錢。美國 財經 媒體CNBC網站曾統計,從 1981 年成立至今,軟銀至少投資過 600 家公司,目前在超過 300 家 科技 公司擁有股份。雅虎、ARM、阿里巴巴等知名公司都在軟銀的投資名列之中。

2016年,本該按計劃退休的孫正義又突然宣布成立願景基金。這只基金帶著巨大的野心而來,總金額高達1000億美元,並計劃在5年時間內投資70到100家 科技 獨角獸。而據CV Source 投中數據,2019年每隻基金的平均融資金額僅為2.51億美元。

孫正義表示,成立如此巨大的基金是為了迎接下一次 科技 大爆炸。「我們預見到了個人電腦領域的大爆炸,預見到了互聯網領域的大爆炸,我相信,下一次大爆炸會來得更為劇烈,為作好迎接的准備,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平台,也就是軟銀願景基金。」

願景基金的打法特色鮮明。特點之一是在投資中將尋求公司控制權。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孫正義表示,大部分投資都將佔到公司 20%-40% 的股份。其次,軟銀只投資在各個領域有潛力成為第一名的企業,形成一個協同集團,讓被投企業相互協作。而一旦這些公司在各自領域失去第一名的位置就會考慮退出。

數據印證了這一點,據Crunchbase數據,截至2019年12月,軟銀旗下的願景基金對外投資共計94次,其中81次為領投。此外,願景基金所投項目的單輪融資金額在10億美元的數量多達25起,占其成立以來總投資數量的27%。

具體而言,投中網根據願景基金官網資料統計,若按賽道劃分,願景基金投資主要分布在消費、企業服務、金融 科技 、前沿技術、 健康 、地產、物流等領域。其中消費10起、企業服務8起、金融 科技 9起、前沿技術8起、醫療技術8起、地產6起和運輸物流20起;若按地區劃分,軟銀則把大部分錢灑向了美洲(44起),其次是亞洲(20起)。

在孫正義看來,雖然所跨行業眾多,其實願景基金只幹了一件事情,就是人工智慧。這些公司可以用人工智慧變革交通運輸、地產、醫葯等多個領域,「每一家都是未來能支撐起全球變化的支點。」

二、孫正義的「滑鐵盧」

孫正義的好運並沒有延續到2019年。他投的眾多公司都在這一年遇到了麻煩。其中最為典型的是Uber和Wework。

這兩家估值高企的公司甚至拖累了孫正義願景基金的業績,原因在於它們的巨額虧損——招股書顯示,WeWork的虧損正在逐年加大。2016年全年虧損4.29億美元,到2018年全年虧損額已經進一步膨脹至19.27億美元,2019年上半年則虧損9億美元。Uber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也同樣顯示虧損擴大,凈虧損11.62億美元,同比增長18%。

甲骨文創始人拉里·埃里森就曾表示,雖然自己跟軟銀的孫正義私交不錯,但他不認為WeWork或Uber具有顯著的投資前景,簡直「一無所有」。在他看來,Uber沒有技術,也沒有忠實的用戶,靠燒錢搶占市場份額的行為十分愚蠢,「他們的應用,我家貓也寫得出來」;WeWork則更為可笑,只不過是「從我這里租了一棟樓,裝修一下,接著再轉租出去,」就對外宣稱是一家 科技 公司。

根據the information報道,Uber和WeWork的前車之鑒已經影響到滴滴。滴滴的一些現有股東,正希望在二級市場以比滴滴此前最後一輪私人融資時570億美金估值少去100億美金的價格出售股份。

而軟銀所投資的公司也正陷入同樣的困境當中。比如,眾安在線目前價格約為發行價的一半;瓜子二手車超90億美元的估值也飽受爭議,而它的對手大搜車的估值僅為30億美金;平安金融壹賬通首次公開募股時估值為37億美元,約為軟銀投資1億美元時的一半估值。

此外,據投中網根據公開資料梳理,今年以來,軟銀(包含願景基金)投資的Wag、Fair、Zume Pizza、Katerra、OYO、 Rappi、Uber等多家公司均出現裁員現象,Brandless、Uber、Compass等公司出現高層動盪等問題,其中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拋售了其所持有的94%股票,徹底與Uber分手。

另據CNN報道,目前軟銀在運輸和物流賽道上押注了314億美元。但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這些公司的公允價值僅為311億美元,換而言之,軟銀在此已經損失了約1%。

三、將如何影響創投圈?

為了挽回市場的信心,孫正義罷免了WeWork創始人亞當·諾依曼;軟銀又於2019年徹底放棄Wag,虧本將所持股份賣回給該公司;此外,軟銀還退出了與舊金山家庭護理公司Honor、聖地亞哥B2B公司Seisic以及舊金山機器人公司Creator的交易。

據外媒報道,一位願景基金中國負責人表示,軟銀已經將單次投資交易規模從2、3億美元縮減至5000萬美元。

軟銀變得謹慎不僅在於出售金額,還在於出手頻次。軟銀已經放棄了對三家初創公司Honor、Seismic和Creator的投資。而在此之前,這些交易就曾一再被推遲。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軟銀集團打算讓願景基金進行IPO。美國金融博客Zero Hedge認為,這或是是一種退出策略,以實現從那些尚未盈利的初創企業投資中鎖定利潤。

軟銀的種種舉措會對創投圈影響幾何?一位投資人對投中網表示,現在大家都在調侃,投資輪次有a,b,c,紅杉輪,高瓴輪,軟銀輪,意思就是這三家都有錢,尤其是軟銀。有些機構,以前可能會追隨軟銀的投資,最近軟銀流年不利,可能很多機構就不跟他了。「但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如果是好企業,不愁接盤問題,如果是差企業,本來也不會有人接盤。」

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則認為,孫正義是上市前融資的主要買家之一,他的謹慎態度會將焦慮向前傳導,投資人要開始考慮「孫正義不接手,項目還可以賣給誰」的問題。

但吳世春同時認為,投資始終是與時俱進,孫正義也是會自我調整的,Wework在500億的時候也許不是一個好公司,但100億的時候就是好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