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有哪些實力派股市投資專家
中 國做股市投資方面的專家挺多的,但是真正有實力的,能夠叫出名字的沒多少,個人覺得弘度財經分析師挺厲害的。
2. 2021年還能繼續買基金嗎
一、回顧2020:選對行業就是牛市,選錯行業就變成熊市
從2020年年初起,股市就變得跟歷史有點不一樣,不再是同漲同跌。截至2020年12月18日,上證指數上漲11.63%,滬深300上漲22.47%。
如果只看大盤指數,感覺2020年似乎沒漲。可是,我們再看看各行業的指數差別:
總之,即便再好的基金,也要在價格合適,或價格較低時買入,才能賺取較多的錢。很多人投資基金都虧錢,原因有很多,即使給你投資標的,你也不一定能賺到錢。說白了,投資是認知的變現。如果你只是知道一個代碼,很有可能投資同一個基金,我投資是賺錢的,你投資是虧錢的。為此,2021年投資之前,一定要先學習,深入了解之後,再去投資。因為沒有人靠運氣,靠別人推薦,能在長達數十年獲得投資成功的。
3. 如何看待節後基金大規模下跌,明星基金經理粉絲後援動搖現象
2021年開年以來新基金發行市場異常火爆,新基金發行規模快速攀升。數據顯示,截至2月17日,新基金發行總規模已跨越7000億元關口,相當於去年全年新基金規模的22%。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春節後首周至少有18隻基金進入募集期,這些新基金類型主要以偏股混合型基金、ETF為主。“一日基”、“百億級”爆款基金頻現助推了基金發行市場的火熱,背後的最大推動力是偏股混合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成最大推動力。
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與2020年同期相比,今年以來截至2月17日已成立215隻基金,合計募集資金達到7075.11億元,新成立基金數量同比下滑26.37%,募集規模同比增長37.08%。
趙強坦言:“為應對短期大額申購和贖回基金,基金經理不得不‘抱團’大市值、高流動性的個股,以降低沖擊成本,增量資金的湧入又會進一步推升基金重倉股的股價表現,從而吸引更多資金的進場。這種申購與凈值表現的正循環存在內生的脆弱性,一旦遭遇系統性的外部沖擊,就會退化成負循環,可能會加劇市場的波動。”
“行業抱團是一致預期下的理性選擇,短期能和公募申購形成正反饋,但關鍵在於基本面的景氣度是否能持續超預期,需要密切跟蹤,不建議大家盲目追漲。”趙強稱。
4. 工銀平衡 483003 基金凈值是
1、凈值
截至今日2021年2月24日,單位凈值0.7137,累計凈值2.5048
2、工銀精選平衡混合(483003)基礎信息
基金類型:混合型
基金規模:17.48億元(2020-12-31)
基金經理:王君正
成立日:2006-07-13
管理人:工銀瑞信基金
3、基金經理
累計任職時間:7年又184天
任職起始日期:2013-08-26
現任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總規模:212.39億元
基金回報:359.52%
(4)2020年股票基金總規模是多少擴展閱讀
1、工銀精選平衡混合(483003)基金類型:
本基金的投資范圍限於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國內依法發行上市的股票、債券、中央銀行票據、回購,以及法律法規規定或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基金投資的其它金融工具。
2、工銀精選平衡混合(483003)基金投資策略:
本基金專注基本面研究,遵循系統化、程序化的投資流程以保證投資決策的科學性與一致性。
(1)資產配置策略
本基金屬於平衡類混合型基金,戰略性資產配置為:股票資產的長期目標比例大致為60%,債券資產的長期目標比例大致為40%。債券資產具有收益穩定、風險較低的特點,股票資產具有相對較高的風險,也具有較高的收益潛力。
通過對股票資產與債券資產進行上述戰略性配置,使本基金在保持中等風險水平的基礎上,實現本基金追求穩定收益與長期資本增值的目標。
在不同的市場階段,本基金將運用國際化的視野審視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分別從宏觀經濟情景、各類資產收益風險預期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在股票與債券資產之間進行策略性資產配置,以使基金在保持總體風險水平相對穩定的基礎上,優化基金資產組合。
( 2)股票投資策略
本基金採取"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分析方法進行股票投資。基金管理人在行業分析的基礎上,選擇治理結構完善、經營穩健、業績優良、具有可持續增長前景的上市公司股票,以合理價格買入並進行中長期投資。
本基金股票投資具體包括行業分析與配置、公司競爭優勢評價、價值評估及證券選擇等過程。
參考資料
工商銀行-工銀平衡【483003】
5. 為什麼大多數中國股市投資者寧願自己買股票,而不購買股票型基金
為什麼大多數中國投資者寧願自己買股票,而不是購買股票型基金?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一組數據吧,目前A股的個人投資者有1.7億,不過這1.7億賬戶到底有多少資金在裡面我們沒有更詳細的數據,如果人均1萬 ,那麼就是1.7萬億,如果人均10萬元,那麼就是17萬元,而另一個數據就是我們的投資者中95%以上賬戶資金不足50萬元,憑借這些數據我們有一個大概的輪廓。
1、A股投資者相比買基金更願意自己買股票是事實嗎?再來看一個基金的數據,根據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7月末,私募管理基金總規模14.96萬億元,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的基金規模為3.09萬億,並且較6月份增加了0.44萬億。
不過這種情況在改變,尤其是最近一年,基金公司比以往更能獲得投資者的信任,這里有兩個原因,第一是2019年行情不錯,基金獲得了不錯的收益率,這為基金展示了非常好的信任。第二是因為2018年以來互聯網金融平台的倒閉以及被取締,導致這部分投資不僅沒有收益,本金更是受損
當這部分資金脫離互聯網金融後,能夠尋找的下一個投資渠道大多就進入了基金和股票,但是又由於第一個原因,基金公司2019今年業績大好,這給予了這些投資人信任和信心,所以最近 一年基金大賣,非常受投資人喜愛。從長期來看,散戶是會被逐漸消滅的,從散戶化到機構化和專業化是必然的過程,專業人做專業事。
6. 年內逾500隻基金斥資249億參與定增,釋放了什麼信號
股票市場表現差,2022年定向增發市場大幅萎縮。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25日,共有44家基金公司的524隻公募基金產品參與了99家上市公司的IPO,總資金為249.46億元(僅統計公募產品,不包括專戶產品)。
市場持續調整,悲觀情緒持續蔓延,一些信號顯示,不少基金已經開始加倉低位,正在逐步入市進行投資配置。近一個月來,各類股票型基金都出現了明顯的倉位提升,不少明星基金經理也在近期頻頻出手,通過定增等方式低位搶籌,逆勢增資。在這輪倉位中,許多中小市值的部門領導基金青睞,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
7. 為什麼基金大年是2020年,現在還能買嗎
正文共:2471字
預計閱讀時間:7分鍾
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 「量子熊貓」 ,歡迎關注獲取更多信息及投資書單資源等內容
2020年是公募基金行業 歷史 性的「超級大年」,規模與業績取得了雙豐收
從規模上看,國內公募基金管理規模提升至20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約5.4萬億元,規模增幅約為37%
共成立新基金1431隻,發行規模約3.18萬億元,同比增長121%
募集金額為歷年最高,權益基金規模增加2.2萬億元,整體規模提升至3.49萬億元,突破了2007年的規模巔峰
從業績上看,公募基金整體表現優於主流指數,主動權益基金平均收益率高達59.29%,其中有89隻權益基金收益率翻倍
第一個原因是全球大放水
為了應對新冠疫情造成的沖擊,各個國家都選擇了開閘放水,瘋狂開啟了印鈔機模式,希望通過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隨後全球市場也立馬強勢反彈,A股2020年漲到了3600點,美股更是不斷突破新高
第二個原因是風險凸顯優質資產
中美博弈加劇,去全球化熱潮蔓延,再疊加新冠導致的全球經濟衰退,過去在經濟增長中被掩蓋的問題紛紛開始暴露
在巨大的不確定風險和充裕的流動性背景下,優質資產因其具有的確定性和抗風險性,吸引了國內外資金的瘋狂搶籌,也催生出了的抱團現象
搶籌的資產中大部分都是與指數強關聯的大盤成長股,導致了不管是A股還是美股,都出現了極度分化的結構性牛市,指數和大盤成長股屢破新高,中小盤股票跌跌不休,基金賺錢,散戶虧錢
第三個原因是A股逐漸美股化
A股目前正逐步走向全面注冊制, 全面注冊制就意味著上市公司將不再具有國家背書,公司的優劣交給市場來作判斷,退市風險明顯增加
中國股市本身相對於歐美國家市場就不夠成熟,不管是從體制還是從投資者構成來說,都相對落後(A股散戶佔比高,美股機構佔比高), 在面對注冊制風險時,散戶相對於專業機構缺乏資產和風險鑒別能力,所以也進一步催生了對專業化投資管理的需求
第四個原因是滾雪球效應
基金扎堆抱團,不斷買入某個板塊的股票,推動股價不斷上漲,隨著股價上漲,基金凈值就會不斷抬高,基民看到基金凈值不斷上漲,又會不斷買入,基金規模大了,有了更多的錢,又可以繼續追高買入股票,繼續推動股價上漲,逐漸形成了一個循環向上的加強效應
A股 歷史 上共出現過三次大的抱團,每次抱團開始和結束的具體原因也各不相同:
基本上每次抱團,都是由「基本面+催化劑」的引起的羊群效應 ,這次抱團上漲也不例外:
基本面是行業層面因素,本次抱團選擇的都是業績向好,抗風險能力強的大盤成長股,例如食品飲料、醫葯、 新能源等,均具備上漲基礎
催化劑是宏觀層面因素,2020全年M2增速保持在10%以上,充裕的流動性也形成了催化效應
但如果往更深層次看三次抱團的結束原因,我們會發現不論是金融危機還是金融去杠桿,其實都可以歸結為流動性的收緊
所以市場現在對於2021年的貨幣流動性極度敏感 ,盡管央行已經表態,全年貨幣政策將保持持續穩健,不會急轉彎,但是在1月份央行突然實施了大量逆回購,立馬也造成了市場的劇烈反映
而我們通過對事件的分析也發現,央行本次意圖並不在於收緊流動性,而是由於短期春節貨幣需求以及對市場過熱的鞭打效應的疊加反映
詳細可以參考閱讀《股市為何突然崩盤?後續應該如何操作?這篇文章給你講清楚了 》
總的來說,2021年上半年貨幣政策有望持續保持寬松,下半年隨著經濟的回暖,將向適當寬松平穩過度
行業層面上看,優質企業雖然整體估值較高,但企業技術與市場發展也持續向好,並不存在巨大的泡沫
所以不管從流動性還是從行業層面上看,抱團行情都有望在上半年延續
首先要特別強調一下,2020年基金業績的暴增,導致出現了一個非常危險的現象,就是基金經理飯圈化, 希望大家一定要記住,基金經理可不是神,業績好的時候大家一起好,業績不好的時候人家旱澇保收你們可能傾家盪產,千萬千萬不能迷信基金經理
具體可以參考閱讀《 業績好的基金就一定好嗎?如何正確理解業績,並識別出好基金 》
其次是貨幣流動性將相對收緊,除非出現疫情反彈或是國內經濟下行,需要貨幣刺激,否則將不可能再出現2020年這樣的寬松局面
不過也不必過於恐慌,在十四五開門紅,GDP三駕馬車的相對的疲軟的背景因素下, 經濟也需要適當的寬松刺激來保持增長,所以全年貨幣政策將會從寬松向適當寬松平穩過度
具體可以延伸閱讀《2020年GDP解讀與2021展望,對個人投資者的影響與思考 》
然後是抱團股的估值目前看起來已經不低了,未來波動風險也很大
最後是白燈的上台,制衡中國的意圖不會改變,甚至可能會加大對中國的制裁
總的來說,目前這個時候,並不適合大額投資,如果實在想買,那可以少量買入並做好長期持有的准備,這樣既避免了踏空行情,也規避了下跌風險
對於一次性購買的話建議控制在10%~20%的資金範圍內,並做好3年的長期持有準備
對於定投的話,也要做好3年左右的長期定投准備,並根據資金量和收入控制定投金額和周期
從基金經理的角度來看,2020年的抱團行為其實是不可避免的,他們每天都要向投資者公開凈值,面對贖回壓力,所以會更關注短期回報,短期回報高了又會帶來用戶申購,申購後又能繼續加倉,不斷推高股價提升凈值
但就目前情況來說,抱團股估值都已經處於較高水平了,這種行為也並不是無限循環 游戲 ,一旦抱團股增長不及預期,機構就會去尋找那些前期業績低谷,現在正在回暖的標的,所以可以多關注低估滯漲股,一旦業績回暖也將重歸上升通道
既然基金不建議多買,個股又不適宜追高,而年終很多人手上又有一筆活動資金,應該如何去配置?
我們計劃從下一期開始,逐步更新除基金外其他幾種主要大類資產(現金、債券、黃金、期貨等)的介紹和配置建議,有這方面需求的朋友可以關注後續更新
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 「量子熊貓」 ,歡迎關注獲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