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兩千塊錢能買基金嗎 平均一個月能賺多少錢呢
投資者想要投資者,首先要明白基金大都不是保本型的基金,基金類型多,風險與收益也各不一樣,風險與收益並存,高收益必然存在高風險,並且基金不保證賺錢,購買基金虧損的大有人在,究其原因就是很多投資者不明白投資基金就是把錢集資個基金公司,由基金經理按照約定運作基金,以達到抱團投資,共同承擔風險,共享收益,投資基金最理想的就是選擇好漲勢好的基金,長期持有,才能最大獲利,時間就是金錢。
投資者想要月賺6000左右,從2018上半年年牛市的整體來看,一季度股票型基金整體上漲23.42%,平均一個月漲幅7.8%,如果就按照這個平均漲幅計算,10萬塊投資股票型基金,一個月後可以收益7800元,基本達到月收益6000的要求。注意:由於股票型基金是以股票為主要投資對象的,所以風險較大,因此建議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投資前還需謹慎考慮。
『貳』 買一萬基金一個月能賺一千嗎
一個月掙一千有難度,基金屬於非保本浮動預期收益類產品,也就說基金公司不會承諾保本,也不保證最低預期收益,所以買一萬基金一個月是否能掙一千是沒有確定答案的,基金實際預期收益與市場行情、基金類型、基金經理等多種因素有關。 拓展資料
1.基金是一種間接投資方式,通過基金經理來投資股票、債券等產品,相比於自己直接投資股票,基金的風險和預期收益要更低,但相比銀行存款等固收類產品又要更高。
2.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率
假設買一萬基金一個月能賺一千,即一年賺12000,那麼意味著基金年預期收益率達到了120%。雖然基金未來預期收益不可預期,但可將基金往期預期收益作為參考。
2019年基金總體平均預期收益為22.67%,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為39.69%、混合型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為32.26%,指數型平均預期收益為33.47%。
從平均預期收益率來看,買一萬基金一個月能賺一千,即年化預期收益率達到120%是幾乎不可能的。
3.單只基金預期收益率
2019年主動權益基金中預期收益率排名前三的是廣發雙擎升級混合(121.69%)、廣發創新升級混合(110.37%)與廣發多元新興股票(106.58%)。所以從單只基金的預期收益表現來看,買一萬基金一個月能賺一千也是有可能的 。
但是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基金未來的業績,2019年基金整體表現要好於2018年,可這並不意味著2020年會繼續保持這個市場行情。
而且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投資主動權益類基金是有一定風險的,對基金產品和買入時間的選擇也有較高要求,總體來說買一萬基金期待一個月賺一千是不太現實的。
『叄』 1萬元人民幣買基金一年多少收益
基金並不是穩賺不賠了,除非去買證券之類的,那確實持有一年虧的可能極低,但是一年一萬可能也就賺個幾百塊。這不穩定因素太多,以前我可能會告訴你無腦了放著,一年十幾二十個點沒問題,但是如今,曾經的王者都在落幕,當初的易方達藍籌變難愁,持有一年反而虧,但倘若你今年買了新能源類的基金,躺平不動一萬賺五千沒問題,但買到其他的也有虧的可能,誰也不知道市場下一步怎麼走,高位接盤一個月虧你兩三千完全不是問題。
基金的風險和潛在收益是成正比的。基金的存在,本來就是填補銀行存款和股票投資之間的收益和風險的Gap。所以存在不同風險程度,和不同收益等級的基金。
對於個人的基金投資而言,需要衡量好自己的預期,和承受風險的能力。
那我們在基金投資當中,可能會遇到哪些風險呢?
(1)首先就是系統性風險。比如說剛過去不久的2018年,市場持續的下跌,指數基金也是跟隨市場同比下跌。上證指數在2018年的跌幅是24.59%,而滬深300ETF的跌幅是24.80%。
對於這種系統性的下跌,說實話,別說是普通投資者了,就連大機構等都很難避免的,而且絕大部分的策略都是失效的,這從去年年底基金漲跌幅排名就可以看出來,好像真的沒有幾只是盈利的股票基金。
唯一能夠避免系統性風險的方法就是空倉,但是這樣做結果的往往會錯失後面的大漲,比如說開年後的這波大漲,相信很多人是無緣的。這是個非常非常大的課題,這里不展開說。
(2)其次就是追漲殺跌風險。最典型的就是,很多人並不是市場底部區域入市,而是牛市中後期入市的,這樣的話買入的價格就無形被抬高了。就比如說最近這一波行情,很多人都是聽所股市漲了,才來買基金的,然後在股市大跌之後再將手中虧損的基金賣出,估計這兩天這樣的人應該不在少數。
最後,買基金一定是閑錢養基,不是專業的別想著靠這個吃飯。
『肆』 18年股市幾乎從年初跌到年尾,平均每支股票都跌了多少,跌幅最大的有哪些
縱觀整個2018年全年股市,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全年a股總市值虧損了13萬億,全年下來滬指下跌了24.59%,深成指下跌了34.42%,創業板下跌了28.65%,個股中位數殺跌了33.4%,中位數跌幅,差不多是股民扔飛鏢的平均水平,也意味著平均每隻股票殺跌了33.4%,而且根據同花順相關數據統計,
今年差不多94%的股民出現了虧損,股民平均虧損了10萬元。
如下圖所示,不算上退市個股,跌破最大的是*st保千里,以-87.84%的殺跌幅度排名跌幅板第一,除此之外,跌幅超過80%的有15隻個股。
這種慘烈層面在是近10年最慘的一次,不僅股民虧損嚴重,50億以上規模的股票型基金也是全軍覆沒,沒有一個實現正的收益。
當然這種局面或許在2019年能夠有所好轉,畢竟a股成立以來,向來是逢8必跌,逢9必漲,此前1998年、2008年、2018年,指數都是下跌的,分別下跌3.97%、65.39%、24.59%。而逢9的年份,1999年、2009年,股市都是上漲的,分別上漲19.18%和79.98%。但願2019年a股能夠延續這一傳統,對股民溫柔一點。
『伍』 基金單獨一年20%以上很多,為什麼買股票的人更多
『陸』 2018年大盤最高多少,最低多少
2018年股市行情已經收官,最高點是1月29日的3587點,最低點是10月19日的2449點,年跌幅是24.59%,這是讓公私募基金和股民小夥伴都成績慘淡的跌幅。
從收官點位上看,2018年的收官點位是2493點,假如要跌到或跌破2000點,則至少要在2493點的基礎之上下跌超過493點,跌幅要超過19.78%,或者說要跌破20%
今日是2018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三大股指早盤近乎平開,金融股盤初快速走強,指數受此提振快速沖高,隨後翻身回落,午後指數維持平穩震盪直至收盤。滬指報收2493.90點,深成指報收7239.79點,創業板報收1250.53點。
從全年來看,A股年初展開「躁動行情」,滬指曾一度11連陽,創近26年以來最長連漲紀錄 ,但「躁動」過後,A股即翻身向下,一路震盪下挫,年中6月份,A股成功納入明晟(MSCI)新興市場指數,226隻個股入圍。年末階段,「科創」概念成為市場焦點,期間,市北高新、群興玩具、恆立實業等成為市場炒作「妖股」。
截至收盤,全年滬指跌813.27點,跌幅24.59%;深成指跌3800.66點,跌幅34.42%;創業板跌502.12點,跌幅28.65%。
其中滬指全年最高:3587.03點、最低2490.55點;深成指全年最高:11633.46點、最低7084.44點;創業板全年最高:1918.22點、最低1184.91點。
個股方面,全年累計漲幅前十個股為:中石科技、金力永磁、泰永長征、七一二、長城軍工、銳科激光、天風證券、葯明康德、漢嘉設計、宇信科技。
全年跌幅前十個股為:*ST保千里、*ST富控、神霧環保、樂視網、*ST華信、奧瑞德、堅瑞沃能、順威股份、顧地科技、*ST龍力。
『柒』 為什麼我在支付寶買的基金都在虧
好像說的如果你在其他平台買的基金就能不虧一樣。
按樓主這個邏輯,都是基金公司發的產品,在支付寶賣就不應該虧,拿到微信理財通、京東金融上就可以虧,是這么理解吧?
支付寶只是一個平台,負責代銷產品沒錯,支付寶是靠著低風險的貨幣基金——余額寶開始進入大眾投資者的視線的,但不表達支付寶平台就要保證投資者產品的收益。
不同的產品對應不同的風險和收益,就算是銀行,現在也已經不允許再新發保本保收益的產品,也不能宣傳是保本保收益。哪怕是大家都知道是保本的貨幣基金,你有在哪裡看到寫著保本嗎?
更何況支付寶和所有的第三方渠道一樣,只是一個代銷基金產品的平台,只負責銷售,不負責產品管理和後續的服務。也就是說,同一隻基金,你在支付寶買還是微信理財通買,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目前支付寶可以購買的基金包括高風險的股票基金,中低風險的債券基金和低風險的貨幣基金。
2018年,除了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是平均正收益以外,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都是負收益。因此你可以看到債券基金說的都是一年的漲幅是多少,股票基金說的都是三年的漲幅是多少,因為算一年,股票基金大概率都是虧損的。
根據風動數據統計現實,2018年上證綜指漲幅為-24.59%,深證成指漲幅為-34.42%,創業板指漲幅為-28.65%。
而公募基金方面,只有有商品型、貨幣型、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為正,其中債券基金平均收益率為4.23%,貨幣基金平均收益率為3.50%。
權益類的基金幾乎是一片慘淡,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為-25.43%,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為-14.19%,QDII基金平均收益為-6.78%。
也就是說,如果你只要買的股票型或者是混合型的公募基金,那你大概率虧損的幅度是14%-25%之間。
2018年公募基金排名,債券基金及偏債類混合基金錶現搶眼為什麼說你只要買了股票型基金,那就很大概率會出現虧損呢?因為2018年表現最好的股票型基金,收益率都是負的,-4.34%。
前十名的股票型基金有6隻的收益率都超過-10%,可以想像2018年的股票市場是多麼的慘烈。而債券基金錶現應該說是非常奪目。排名前十名的債券基金收益率都超過了10%,收益率最高的是鵬華豐融定期開放債券,2018年的收益率高達16.79%;第二名是東方永興18月定開債A,收益率13.81%。
而偏債類的混合基金相比股票型基金(股票倉位不得低於80%)更具有倉位靈活的優勢,由其是碰到2018年債券的小牛市,整體表現也不差,平均跌幅比股票型基金少了近10個百分點。
前十名的混合型基金絕大部分都是偏債混合型的基金。比如第一名的長安鑫益增強混合,第二名的嘉合磐石混合和第三名的博時鑫瑞混合,全是偏債型的混合基金,收益率分別達14.15%、10.97%和9.92%。
由其是2018年股債行情分化嚴重的情況下,債權資產的收益率明顯更具優勢,而那些封閉的偏債型的混合基金,因為靈活的配置方式及債權資產的走牛,使得其表現較為突出。
所以整體來看,買了股票型和混合型(偏股)基金的朋友,無論你是在哪裡買的,大概率的結果都是虧損。
即使是牛人輩出的私募基金,權益類的產品在2018年也幾乎是全軍覆沒。
各類策略的私募基金平均收益只有兩種策略為正收益,平均跌幅是12.71%,其中股票多頭策略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5.65%,股票多空策略平均收益率為13.565。只有債券策略的平均收益率為0.68%和管理期貨的平均收益率為7.16%。
所以去哪裡買基金,都難逃2018年股票市場的這個震盪,除非你買的不是股票基金而是債券或者貨幣類的基金。
以上就是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基金的業績與三個因素有關:1、投資領域;
2、市場行情;
3、基金經理的能力。
想必你投的一定是股票型基金,因為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一般來說不會虧損,股票型基金波動較大,受市場行情和基金經理水平影響較大。如果行情不好,或者基金經理水平太低,都有可能造成持續虧損。
今年多數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都是虧損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場真的太差了,上證指數、深證指數、創業板指數輪番創新低,這種市場里只有大神和運氣爆棚的人能賺錢。
所以基金虧損,在今年是很正常的。。。
我們買基金的目的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虧錢。因此我想此時你比較想知道應不應該割肉。我認為應該從這幾個角度考慮:
1、大盤走勢。
我覺著現在不是底部,但是離底部不會太遠了。目前強勢股已經開始補跌,補跌之後就是跌無可跌,曙光會出現在最黑暗的時刻。
2、基金經理實力
可以通過 歷史 業績查看以下幾個指標,來判斷基金經理的水平:
歷史 收益率、能否長期跑贏指數、 歷史 最大回撤、選股偏好。
歷史 收益率高,長期跑贏指數,回撤小,總能抓住市場熱點的基金經理才值得信任。
如果歷年來業績都很差,那麼不用管未來行情如何,都應該馬上贖回。
3、逆向投資
基金賣最好的時候總是市場的高點,大量贖回時卻總是市場的低點,所以中國的基民往往也賺不到錢。
想要在市場中賺錢,一定要有逆向投資的精神。股市好的時候贖回基金,股市差的時候買入基金,否則永遠都會是市場中的韭菜。
因此在這個時候,我更想勸您堅守一下,只有這樣才可能在牛市時獲得足夠的收益。而那些只在牛市裡建倉的人,最終會在熊市中爆虧出局。
誰說支付寶買基金都是虧的,我買的都是債券基金,陸陸續續投入的,收益還可以
『捌』 2018年基金有幾個點
2018年基金有5.56個點。
據統計,2018年末,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和封閉式基金在內可比的2257隻偏股基金股票平均倉位為73.88%,較去年底可比數據的67.32%上升6.56個百分點,力度較大。
基金幾個點指的是基金上漲或是下跌的點數。需要注意的是,基金是沒有點數概念的,點數是指數的概念。自然地出現了基金指數下跌的情況,通常指的是指數的概念,其中基金下跌一個點指的是基金收益下跌一個百分點。買賣基金一般看的是凈值,基金凈值每個工作日股市收盤後,基金公司才會復核才會發布凈值。
『玖』 2018年基金為什麼一直跌
股市不好,股市升太高,只能下跌
現在屬於股市底部,然後容易上漲
『拾』 2018年漲速較快的個股有哪些
經查證核實,2018年度漲速漲幅較快較大的個股不是很多,主要包括但不限於如下多隻:600131岷江水電;601700風帆股份;002157正邦科技;002124天邦股份;002458益生股份;603609禾豐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