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中國第一個股票指數期貨合約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中國第一個股票指數期貨合約

發布時間: 2022-10-19 14:38:09

A. 成為中國期貨交易的開端是在哪裡

中國期貨交易的開端是1990年10月12日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成立,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同時引入期貨交易機制,邁出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第一步。期貨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拓展資料
期貨交易是以現貨交易為基礎,以遠期合同交易為雛形而發展起來的一種高級的交易方式。它是指為轉移市場價格波動風險,而對那些大批量均質商品所採取的,通過經紀人在商品交易所內,以公開競爭的形式進行期貨合約的買賣形式。
期貨,通常指的是期貨合約,是一份合約。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在將來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標准化合約。這個標的物,又叫基礎資產,對期貨合約所對應的現貨,可以是某種商品,如銅或原油,也可以是某個金融工具,如外匯、債券,還可以是某個金融指標,如三個月同業拆借利率或股票指數。期貨交易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客戶參與期貨交易的一般過程如下:
一、期貨交易者在經紀公司輸開戶手續,包括簽署一份授權經紀公司代為買賣合同及繳付手二、續費的授權書,經紀公司獲此授權後,就可根據該合同的條款,按照客戶的指標辦理期貨的買賣。
三、經紀人接到客戶的訂單後,立即用電話、電傳或其它方法迅速通知經紀公司駐在交易所的代表。
四、經紀公司交易代表將收到的訂單打上時間圖章,即送至交易大廳內的出市代表。
五、場內出市代表將客戶的指令輸入計算機進行交易。
六、每一筆交易完成後,場內出市代表須將交易記錄通知場外經紀人,並通知客戶。
當客戶要求將期貨合約平倉時,要立即通知經紀人,由經紀人用電話通知駐在交易所的交易代表,通過場內出市代表將該筆期貨合約進行對沖,同時通過交易電腦進行清算,並由經紀人將對沖後的純利或虧損報表寄給客戶。
七、如客戶在短期內不平倉,一般在每天或每周按當天交易所結算價格結算一次。如帳面出現虧損,客戶需要暫時補交虧損差額;如有帳面盈餘,即由經紀公司補交盈利差額給客戶。直到客戶平倉時,再結算實際盈虧額。

B. 2010年4月我國正式推出的股指期貨合約是什麼

中國證監會26日下發文件,同意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中金所)上市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合約。同日,中金所發布《關於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上市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稱,股指期貨上市啟動儀式將在4月8日舉行,首批四個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合約將於4月16日上市交易。

據了解,首批上市合約為2010年5月、6月、9月和12月合約,掛盤基準價將由中金所在合約上市交易前一工作日公布。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的交易保證金,5月、6月合約暫定為合約價值的15%,9月、12月合約暫定為合約價值的18%。另外,上市當日5月、6月合約漲跌停板幅度為掛盤基準價的±10%,9月、12月合約漲跌停板幅度為掛盤基準價的±20%。

通知明確,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交易手續費暫定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五,交割手續費標准為交割金額的萬分之一。

C. 中國的股指期貨是什麼時候推出的

中國的股指期貨只有一種 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 2010年4月16日起正式上市交易

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2010年2月20日宣布,證監會已正式批復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和業務規則,至此股指期貨市場的主要制度已全部發布。2010年2月22日9時起,正式接受投資者開戶申請。公布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自2010年4月16日起正式上市交易。

股指期貨開戶條件
一、保證金賬戶可用余額不低於50萬元;
二、具備股指期貨基礎知識,通過相關測試(評分不低於80分);
三、具有至少10個交易日、20筆以上的股指模擬交易記錄,或者是最近三年內具有10筆以上商品期貨交易成交記錄(兩者是或者關系,滿足其一即可);
四、綜合評估表評分不低於70分;
五、中期協無不良誠信記錄;不存在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交易所業務規則禁止或者限制從事股指期貨交易的情形。
按照相關規定,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成為期貨經紀公司客戶: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期貨交易所、期貨保證金安全存管監控機構和期貨業協會的工作人員;證券、期貨市場禁止進入者;未能提供開戶證明文件的單位;中國證監會規定不得從事期貨交易的其他單位和個人。

D. 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由商品期貨到金融期貨、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
(一) 商品期貨

商品期貨是指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期貨合約。商品期貨歷史悠久,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農產品期貨、金屬期貨和能源期貨等。

1. 農產品期貨。184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誕生以及1865年標准化合約被推出後,隨著現貨生產和流通的擴大,不斷有新的期貨品種出現。除小麥、玉米、大豆等穀物期貨外,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隨著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紐約、堪薩斯等地出現,棉花、咖啡、可可等經濟作物,黃油、雞蛋以及後來的生豬、活牛、豬腩等畜禽產品,木材、天然橡膠等林產品期貨也陸續上市。

2. 金屬期貨。最早的金屬期貨交易誕生於英國。1876年成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開金屬期貨交易之先河。當時的名稱是倫敦金屬交易公司,主要從事銅和錫的期貨交易。1899年,倫敦金屬交易所將每天上下午進行兩輪交易的做法引入到銅、錫交易中。1920年,鉛、鋅兩種金屬也在倫敦金屬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工業革命之前的英國原本是一個銅出口國,但工業革命卻成為其轉折點。由於從國外大量進口銅作為生產資料,所以需要通過期貨交易轉移銅價波動帶來的風險。倫敦金屬交易所自創建以來,一直生意興隆,至今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期貨價格依然是國際有色金屬市場的晴雨表。目前主要交易品種有銅、錫、鉛、鋅、鋁、鎳、白銀等。 美國的金屬期貨的出現晚於英國。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以來,美國經濟從以農業為主轉向建立現代工業生產體系,期貨合約的種類逐漸從傳統的農產品擴大到金屬、貴金屬、製成品、加工品等。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成立於1933年,由經營皮革、生絲、橡膠和金屬的交易所合並而成,交易品種有黃金、白銀、銅、鋁等,其中1974年推出的黃金期貨合約,在70-80年代的國際期貨市場上具有較大影響。

3. 能源期貨。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的石油危機,給世界石油市場帶來巨大沖擊,石油等能源產品價格劇烈波動,直接導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貨的產生。目前,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和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能源產品交易所,上市的品種由原油、汽油、取暖油、天然氣、丙烷等。
(二) 金融期貨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經濟形勢發生急劇變化,固定匯率制被浮動匯率制所取代,利率管制等金融管制政策逐漸取消,匯率、利率頻繁劇烈波動,促使人們重新審視期貨市場。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設立了國際貨幣市場分部(IMM),首次推出包括英鎊、加拿大元、西德馬克、法國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在內的外匯期貨合約。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國民抵押協會債券(GNMA)期貨合約,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推出利率期貨合約的交易所。1977年8月,美國長期國債期貨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是迄今為止國際期貨市場上交易量較大的金融期貨合約之一。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開發了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合約,使股票價格指數也成為期貨交易的對象。至此,金融期貨三大類別的外匯期貨、利率期貨和股票價格指數期貨均上市交易,並形成一定規模。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在歐洲和亞洲的期貨市場,金融期貨交易佔了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也成為交易的主要產品。 金融期貨的出現,使期貨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徹底改變了期貨市場的發展格局。世界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所都是在20世紀最後20年誕生的。目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並且對整個世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 期貨期權

20世紀70年代推出金融期貨後不久,國際期貨市場有發生了新的變化。1982年10月1日,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為其他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交易開辟了一方新天地,引發了期貨交易的又一場革命。這是20世紀80年代初現的最重要的金融創新之一。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都具有規避風險,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期貨交易主要是為現貨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權交易不僅對現貨商具有規避風險的作用,而且對期貨商的期貨交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規避風險的作用。相當於給高風險的期貨交易買了一份保險。因此,期權交易獨具的或與期貨交易結合運用的種種靈活交易策略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目前,國際期貨市場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品種都引進了期權交易方式。

應當指出的事,在國際期貨市場發展過程中,各個品種、各個市場間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可以說,目前國際期貨市場的基本態勢是商品期貨保持穩定,金融期貨後來居上,期貨期權方興未艾。期貨期權交易的對象既非物質商品,又非價值商品,而是一種權利,是一種「權錢交易」。期權交易最初源於股票交易,後來移植到期貨交易中,發展更為迅猛。現在,不僅在期貨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開展期權交易,而且在美國芝加哥等地還有專門的期權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權交易所。

E. 股市中的股指期貨是什麼

一.股指期貨的概念

股指期貨的全稱是股票價格指數期貨,是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物的標准化期貨合約,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個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確定的股價指數的大小,進行標的指數的買賣。
股指期貨的交易單位等於基礎指數的數值與交易所規定的每點價值之乘積。股指期貨報價時直接報出基礎指數數值,最小變動價位通常也以一定的指數點來表示。由於股價指數本身並沒有任何實物存在形式,因此股價指數是以現金結算方式來結束交易的。在現金結算方式下,持有至到期日仍未平倉的合約將於到期日得到自動沖銷,買賣雙方根據最後結算價與前一天結算價之差計算出盈虧金額,通過借記或貸記保證金帳戶二結清交易部位。
股指期貨是為適應人們控制股市風險,尤其是系統性風險的需要而產生的。股票價格指數之所以能規避股票交易中的風險,主要是因為股價指數的變動代表了整個股市價格變動的方向和水平,而大多數股票價格的變動是與股價指數同方向的。因此,在股票現貨市場和股票價格指數期貨市場作相反的操作,並通過β系數進行調整,就可以抵消股票市場面臨的風險。

二.股指期貨的由來

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農產品交易所正式開辦世界上第一個股票指數期貨交易以來,全球股價指數期貨品種不斷涌現,幾乎覆蓋了所有的基準指數。
著名的股票價格指數期貨合約有:S&P 500股票指數、NYSE綜合股票指數、KCBT價值線綜合平均股票指數、CBOT的主要市場指數等。

三.境外中國股指期貨

目前國際市場上有四種中國股票指數期貨: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新華富時中國25指數期貨、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期貨和在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上市交易的中國股指期貨、新加坡交易所的新華富時 A50指數期貨,以及即將推出的中國滬深300指數期貨。1.H股指數期貨(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期貨)
H股指數期貨由香港交易所於2003年12月8日推出,該指數包括32隻成份股。每點價值50港幣,按該指數位7400點計算,一份合約價值為37萬港元。2.新華富時中國25指數期貨
香港交易所於2005年5月23日推出了新華富時中國25指數期貨及期權。每點價值50港幣,按該指數點位12000點計算,一份合約價值為60萬港元。3.美國CBOE中國股指期貨
2004年10月18日,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的電子交易市場推出了美國證券市場上的第一個中國股指期貨產品。CBOE中國股指期貨的標的指數中國指數是一個按照相等市值編制的指數,成份股20個。每點價值100美元,按照指數點位360點計算,一份合約3.6萬美元。4.新加坡的新華富時中國A50股指期貨
包含中國A股市場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許多國際投資者把這一指數看作是衡量中國市場的精確指標。每點價值為10美元,按該指數點位5100點計算,一份合約價值約5萬多美元。

四.股指期貨的基本特徵

1.股指期貨與其他金融期貨、商品期貨的共同特徵
合約標准化:期貨合約的標准化是指除價格外,期貨合約的所有條款都是預先規定好的,具有標准化特點。期貨交易通過買賣標准化的期貨合約進行。
交易集中化:期貨市場是一個高度組織化的市場,並且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期貨交易在期貨交易所內集中完成。
對沖機制:期貨交易可以通過反向對沖操作結束履約責任。
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每日交易結束後,交易所根據當日結算價對每一會員的保證金帳戶進行調整,以反映該投資者的盈利或損失。如果價格向不利於投資者持有頭寸的方向變化,每日結算後,投資者就須追加保證金,如果保證金不足,投資者的頭寸就可能被強制平倉。
杠桿效應:股指期貨採用保證金交易。由於需交納的保證金數量是根據所交易的指數期貨的市場價值來確定的,交易所會根據市場的價格變化,決定是否追加保證金或是否可以提取超額部分。 2.股指期貨自身的獨特特徵
股指期貨的標的物為特定的股票指數,報價單位以指數點計。
合約的價值以一定的貨幣乘數與股票指數報價的乘積來表示。
股指期貨的交割採用現金交割,不通過交割股票而是通過結算差價用現金來結清頭寸。

五.股指期貨的功能

1.套期保值:是指投資者買進或賣出股票指數期貨合約,並以此補償因股票現貨市場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損失。股票套期保值主要分為下列五類:
多頭套期保值:股票購買人如果准備在將來指定時間購買股票,就可以利用股票指數期貨合約進行套期保值,建立股票指數期貨合約多頭,以期在股票價格上升(市場朝自己不利的方向變動)後,用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收益來彌補在現貨市場上高價購進的損失。
空頭套期保值:如果股票持有者預測未來利率水平上升,致使股價下跌,就可以通過現在出售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辦法來對其所持有的股票進行多頭保值,用期貨市場中空頭的利潤來彌補現貨股票頭寸的損失。
流通跨期保值:指同時賣出和買進兩種不同月份的股票指數期貨合約,以利用不同月份之間期貨間的差價進行相反交易,從中獲利。在跨期買賣中,投資者所注重的是月份之間的差價。
發行跨期保值:一家公司發行股票時,通常是委託投資銀行代理發行的。例如:某投資銀行受託發行某公司股票,投資銀行臨時組織財團認購股票,然後分售給投資大眾。財團一般要對發行公司擔保凈發行價格,或盡最大努力推銷分售股票,於是這種發行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為減少風險,便可以用股票指數期貨進行保值。
跨市保值:股票指數期貨的跨市買賣是投資者在兩個不同期貨市場對兩種類似的股票指數期貨同時進行方向相反的交易,利用其間的差價從中獲利。2.投機獲利
買空--買入股票指數期貨合約:投機者買入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目的,是利用價格波動獲得由此產生的利潤。當投資者預測股票指數上升,於是購買某一交割月份的股票指數期貨合約,一旦預測准確,股票行情漲至一定高度的時候,他便將先前買入的股票指數期貨合約賣出,即在低價時買入,在高價時賣出,投資者就可獲得因價格變動而帶來的差額利潤。
賣空--賣出股票指數期貨合約:投機者賣出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目的,是為獲得因價格變動而帶來的利潤。投機者預測股票指數期貨價格會下跌,於是他預先賣出某一交割月份的股票指數期貨合約,一旦預測准確,行情下降後,他再將先前賣出的期貨合約再買入,賺取兩張合約的差價利潤。

F. 中國的股票和期貨,分別開始於哪一年,立法於哪一年

我國最早的證券交易市場是清朝光緒末年(1891年)由上海外商經紀人組織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眾業公所」,在這兩個交易所買賣的主要是外國企業股票、公司債券,中國政府的金幣公債以及外國在華機構發行的債券等。

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是1918年夏天成立的北平證券交易所。1920年,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

天津證券交易所在1952年關閉,舊中國的證券市場相繼消失。

1990年12月和1991年6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成立,我國證券市場正式形成。(著重記住幾個重要的時間和重的事件)

十幾年來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特點:(市場、發行、投資者和監管四個方面)

1、市場發展日益規范有序

(1)發行制度由審批制過渡到核准制;

(2)股票發行方式不斷改進;

(3)市場參與者的行為逐漸規范。

2、證券發行規模逐年擴大,品種結構日趨合理

到2000年為止,我國發行的證券品種已涵蓋了股票(A股和B股)、基金、 國債、企業債券、可轉換債券等。

3、機構投資者的隊伍逐漸壯大

(1)證券公司;

(2)證券投資基金。

1999年11月國務院頒布《證券投資者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大力培育證券投資基金。1998年3月,首批證券投資基金正式運作。(記住時間及其事件)

(3)其他機構投資者

從2000年9月8日開始,我國任何企業都可以投資於證券市場。1999年9月8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通知,明確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和上市公司這三類企業可以進入證券市場進行投資。(三類企業入市)

4、監督手段法制化

1993年4月22日,國務院頒布了《股票發行與交易暫行條例》;

1994年7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了《中國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1999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正式實施。
參考資料:《證券市場基礎知識》教學輔導

G. 中國股指期貨有哪些

我國股指期貨有三個品種,分別是:滬深300股指期貨、中證500股指期貨和上證50股指期貨,股指期貨是指以股票指數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通俗來說就是判斷股指期貨的漲跌,獲得收益的一種投資。
股指期貨交易規則:漲跌停限制為10%,保證金交易,雙向交易、交割日為每月第三個周五,交易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法定節假日不交易。

拓展資料:
期貨,英文名是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
主要特點
期貨合約的商品品種、交易單位、合約月份、保證金、數量、質量、等級、交貨時間、交貨地點等條款都是既定的,是標准化的,唯一的變數是價格。期貨合約的標准通常由期貨交易所設計,經國家監管機構審批上市。
期貨合約是在期貨交易所組織下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而價格又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廳里通過公開競價方式產生的;國外大多採用公開叫價方式,而我國均採用電腦交易。
期貨合約的履行由交易所擔保,不允許私下交易。
期貨合約可通過交收現貨或進行對沖交易來履行或解除合約義務。
條款內容
最小變動價位:指該期貨合約單位價格漲跌變動的最小值。
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又稱漲跌停板)是指期貨合約在一個交易日中的交易價格不得高於或低於規定的漲跌幅度,超過該漲跌幅度的報價將被視為無效,不能成交。
期貨合約交割月份:是指該合約規定進行交割的月份。
最後交易日:是指某一期貨合約在合約交割月份中進行交易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期貨合約交易單位"手":期貨交易必須以"一手"的整數倍進行,不同交易品種每手合約的商品數量,在該品種的期貨合約中載明。
期貨合約的交易價格:是該期貨合約的基準交割品在基準交割倉庫交貨的含增值稅價格。合約交易價格包括開盤價、收盤價、結算價等。

H. 中國股指期貨什麼時候上市的

2010年4月16日,
中國第一個金融期貨,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股指期貨)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

I. 滬深300股指期貨產生的背景

在我國股票現貨市場產生兩年零四個月之後,我國的股票指數期貨交易誕生了。1993年3月10日,海南證券交易中心首次推出了我國股票指數期貨合約交易。標的物為深圳綜合指數和深圳A股指數,每種標的物均有3、6、9、12月份交割合約,共計8個品種,每個合約為股指乘以500元。由於投資者對這一投資方式認識不足,加上中國股市發展的不穩定性,管理與運作不規范,出現了大戶聯手操作,打壓指數的投機行為。到1993年9月底,為維護股市的健康發展,股指期貨交易被中止。但隨著市場的發展,市場規模的不斷壯大,大藍籌不斷上市,股指的代表性顯著增強,機構投資者的不斷壯大也極大改變了投資者結構,特別是股改的成功也為與國際全面接軌鋪平了道路。在此背景下,股指期貨的推出也是水到渠成。
2006年9月,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2006年10月,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公布《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徵求意見稿)、《交易細則》(徵求意見稿)、《結算細則》(徵求意見稿)和《風險控制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徵求意見。作為國際市場上通用的金融衍生工具,我國以前之所以遲遲未推出股指期貨,一方面是證券市場本身發育不成熟,大的藍籌股不夠多,很容易被操縱;另一方面,投資者的投資理念也不成熟,特別是國債期貨過度投機的陰影也使管理層在股指期貨的推出上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