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中天金融股票回購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中天金融股票回購

發布時間: 2022-10-17 01:04:21

㈠ 中天金融2022年何時徹底死敗

沒有確切的消息說會死敗。
2022年2月1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天金融發布公告,對於深交所關注函的回復,再一次延期到兩個星期之後的2022年3月4日,這已經是中天金融第2次延期回復深交所的關注函了。
中天金融的全稱,是中天金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1978年,總部在貴州省貴陽市,至今已經有了44年的歷史。

㈡ 2022中天金融重組有希望嗎

有希望。中天金融於2020年遭到了金融危機,但在最後申請了政府的扶持並獲得了批准,截止到2022年6月11日中天金融的股票已經成上升趨勢發展是由重組經濟結構體的希望的。

㈢ 中天被誰收購了

中天城投被佳源國際收購了,這個信息有待進一步核對。

一、中天城投的轉讓通知。

中天金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金融」,000540.SZ)發布公告稱,與浙系房企佳源創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源創盛」)簽署了《股權轉讓框架協議》,籌劃將中天城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城投」)100%股權轉讓給佳源創盛,股權轉讓價款暫定為180億元,但尚需簽署正式的交易協議。

二、中天城投被佳源國際收購。

1、中天城投是中天金融旗下主營房地產業務的子公司,也是公司掌門人、昔日貴州首富羅玉平在貴州房地產市場開疆拓土的重要平台。而此番選擇「斷臂求生」,也被視作中天金融在短期債務壓力下做出的無奈之舉。
2、對於起家於浙江嘉興的佳源創盛而言,「鯨吞」中天城投有助於公司通過外延擴張的方式進一步實現全國性擴張,豐富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布局。「此次收購是基於公司『聚焦中西部有發展潛力的省會城市進行深耕發展』的既定發展戰略做出的抉擇。」

三、中天城投所在集團只能斷臂生存。

中天金融公告稱,以現金方式購買華夏人壽21%~25%股份的重大資產重組工作仍在推進中,尚未形成最終方案,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並有定金損失風險。

對於此時選擇出售中天城投地產業務的主要原因,中天金融方面表示,此舉為進一步聚焦公司金融業務發展,優化財務結構和資產結構,提高公司資產的流動性,鞏固公司可持續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確保公司穩健運營。若中天城投最終以180億元「賣身」,這將是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內的最大收並購案。而對於「接盤者」佳源創盛而言,也將憑借這一收購在短期內實現快速擴張。

㈣ 中天金融可能破產重組嗎


資產被掏空,的確是史無前例,前無來者後無追兵,是中國股市的標桿。停牌快兩年了,連個重組方案都沒有,就連最基本的重組信息都沒有,這是史無前例標桿式重組。復牌更會史無前例,五個跌停之後公司宣布破產,22萬股民被埋葬,22萬家庭被中天史無前例的重組買單,變得飢寒交迫,生不如死。
重組雙方決心都很大,所以八成以上能成功
中天金融原名中天城投,現在正在進行重組,是否有長期投資價值需要看資產重組具體情況。

㈤ 2021年七月份以後中天金融還會停牌嗎

摘要 股票價值只要不在兩元以下,不是兩年持續虧損的話,基本上是不會退市的

㈥ 中天金融是不是騙子

買去中天金融,就好比和朋友一起開公司,沒想到卻碰到了中天金融老總這樣的豬隊友,害得我好慘!

㈦ 中天金融停牌那麼久,為什麼還要介入招商貸兌付

很多投資理財小夥伴們他們在進行相應的融資,或者是在投資的過程中也會發現有一些企業他們的風險性是比較高的。比如說有一些投資了中天金融的這個股票的小夥伴們,他們也會發現買著買著就突然的跌停了。而且在進行了相應的虧損之後,可能還會發現這個股票竟然會停牌了。

大家的心情越來越不穩定

可能很多人感覺到特別緊張,畢竟像這樣的停牌時間越久的話,大家的心情就越來越不穩定,並且一些消費者他們也可能會進行一些惡意的揣測。因此對於這些情況來看的話,可能也會讓一些散戶他們大量的出逃,具體來說的話,他作為一個上市的平台在整體的業務表現上並沒有特別好的優勢。首先就是從招商貸上來看的話沒有特別好的優點,而且總體來說它的負面信息也是比較多的,所以從現在來看的話,還是不建議大家在今後進行相應的投資。

㈧ 中天金融(000540)股吧

近期大宗商品上漲趨勢有所緩和,美聯儲如期縮減購債規模、開啟實質性貨幣政策轉向,全球貨幣流動性逐漸減小,在供給端上,國內保供穩價的措施陸續落地,也使得能源及高耗能商品價格明顯調整。具體來看,家電主要原料如鋁、銅、不銹鋼期貨持續下行。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下半年報復性消費需求爆發,導致消費股業績亮眼。而今年整體需求疲軟、原材料上漲,加上去年高基數,很多消費類股票的3季報會是近幾年來最差的一個季度。而明年,大宗商品拐點出現,疊加上今年的低基數,家電等消費類板塊業績將出現回升。
拓展資料:
1.大宗商品 (Commodities)是指可進入流通領域,但非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並用於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質商品。在金融投資市場,大宗商品指同質化、可交易、被廣泛作為工業基礎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屬、鋼鐵、農產品、鐵礦石、煤炭等。包括3個類別,即能源商品、基礎原材料和農副產品。
2.聯邦儲備系統(英語: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簡稱美聯儲)是美國的中央銀行體系,依據美國國會通過的1913年《聯邦儲備法案》而創設,以避免再度發生類似1907年的銀行危機。整個系統包括聯邦儲備委員會、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聯邦儲備銀行、三千家會員銀行及3個咨詢委員會(Advisory Councils)。美國最早具有中央銀行職能的機構是1791年批準的美國第一銀行和美國第二銀行。1837年至1862年間的「自由銀行時代」美國並沒有正式的中央銀行,而自1862年至1913年間,一個私營的國家銀行系統(J.P摩根公司)行使著這項功能。美聯儲是由美國國會在通過歐文-格拉斯法案(Owen-Glass Act,又稱聯邦儲備法案)的基礎上建立的,由伍德羅·威爾遜總統於1913年12月23日簽字。

㈨ 康美進入破產環節,負債超400億,多家銀行、券商等機構被捲入

康美葯業是A股市場非常典型的財務造假案例,其巨額財務造假引發的債務申報金額高達435億元。在康美漩渦中,多家金融機構踩雷,總損失率可能達30%。

康美目前的債務申報金額高達435億元,太平洋證券、民生證券、長江證券、國民信託、中融人壽等金融機構持有康美債的金額均達數億元。有債權人代表分析,最終債轉股後、總虧損仍又可能達30%。

作為康美葯業的深度合作夥伴,廣發證券也因康美爆雷一事受罰,投行業務暴跌。近期公司剛剛度過承銷業務禁令期,所保薦的上海福貝寵物能否順利過會,是檢驗廣發整改是否到位的重要信號。

康美為迷惑審計,竟另造財務系統

最終,在康美葯業2019年自曝家醜的會計更正中,把約300億元貨幣資金調整為存貨及投資性房產,就是把易審查的貨幣資金變更為不便於審查的存貨,意圖拖延時間。

今年3月,證監會發布了對正中珠江事務所的處罰書,一定程度上披露了康美造假的詳細手段:為滿足財務造假和反審計的需求,康美甚至基於金蝶EAS軟體重造了一套完整的財務系統,在該系統下,使用康美提供的初始數據,無論如何測試,都能達到完美的審計效果。另外,康美還存在和供應商/客戶串通做回款,共同應付審計的惡劣行為。

整體來看,康美造假的核心邏輯依然是通過資產的調整來消化虛增的利潤。在財務造假暴雷後,康美背負的巨額債務也無從償付,以至於走到了破產的地步。今年6月,揭陽中院受理了康美破產重整一案。

康美破產,債委會成員名單出爐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債委會成員中還罕見的納入了虛假陳述集體訴訟投資人代表:中證中小投服中心,這一設置可謂是近些年企業破產過程中的一大創舉。

中小投服中心代表康美股民在內的5.5萬多位中小投資者、參與了債權申報,參與集體訴訟的投資者共申報債權達48.7億元!

之所以納入中證中小投服中心,是考慮到了康美股民集體訴訟以及索賠的需求。自新《證券法》出台以來,A股集體訴訟第一案就選定了康美葯業,且在8月初正式開庭,代表股民出戰的原告正是中證中小投服中心。

截至7月底,康美已有2000多家債權人,申報金額435億元。截至8月初,管理人已審計了近1300家債權,已確認債權300億元。其中,銀行占據大頭,譬如光大銀行債權約23億元,農業銀行深圳寶安支行、上海銀行深圳分行等銀行機構申報的債權都在10億元上下,而交通銀行、廣發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敞口規模也均排在前列。

浙商銀行、粵民投、太平洋證券、民生證券等被捲入

值得一提的是,浙商銀行此前也多渠道向康美輸血,以至於在這次破產重整中栽了大跟頭:浙商銀行直接申報的債權近19億元,「寶城期貨有限責任公司-浙商銀行」對應債權接近15億元,「浙商銀行專屬系列理財產品」申報金額超過6億元,合計接近40億元。

太平洋證券也有多隻產品申報。此前《紅周刊》曾報道,太平洋證券是高收益債市場的活躍參與者,不少破產企業的債權人中均有太平洋證券存在。就康美來說,太平洋證券、太平洋證券-興業銀行-太平洋紅珊瑚富華1號集合資管計劃、太平洋證券紅珊瑚27號集合資管計劃等多隻產品的申報金額約為9億元。

觀察凈值,紅珊瑚富華1號作為一隻債基,最近3個月的凈值卻從1.2218跌至目前的0.9659,排在同類產品中的尾部。

公開信息顯示,太平洋紅珊瑚富華1號/紅珊瑚27號的基金經理均為張舒雅,其2013年後就職於太平洋證券資產管理部。張舒雅在權益投資上表現出色,紅珊瑚27號的長期收益率也跑贏滬深300指數。

民生證券也有多隻產品申報,譬如民生證券、民生證券進取1號單一資管計劃,共申報金額約5.5億元。

在信託系債權人中,國民信託有20多隻產品參與了申報。其中,國民信託-融信68號債券單一資金信託、穩鑫28號債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雪贏1號債券單一資金信託、托穩鑫2號債券投資單一資金信託等4隻產品就申報了7億多元。

此外,對標中民投的粵民投(廣東民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申報債權達21億元。粵民投的籌建得到了廣東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其定位為「全國一流的地方民營投資平台公司」,股東也是廣東龍頭民企:康美實業、美的集團、碧桂園、金發 科技 等。不料卻踩中了康美這個大雷。

中融人壽、長江證券等機構「踩雷」

多家險企也被捲入。其中,「中融人壽-分紅產品」受傷最重,債權申報金額為5.3億元。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融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47.65%,不足150%的監管要求,在業內排名尾部。目前來看,其失血情況還在加劇,截至今年二季末,中融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進一步下跌至126.73%。

中融人壽也是問題重重,其實控人為羅玉平,也是中天金融(000540.SZ)的實控人。中天金融曾試圖吞下「明天系」的核心資產——華夏人壽,但其後華夏人壽被接管。中天金融支付的70億元定金也有損失風險。中天金融目前飽受債務壓力,2016年以來,歸母凈利潤從30億元跌至不足6億元。而中天金融以及羅玉平也因未履約股票回購承諾、向關聯方違規提供財務資助等問題,在不久前被交易所通報批評。

「弘康人壽-萬能」也持有一定規模的康美債。此前《紅周刊》曾報道,弘康人壽的作風很激進,主打分紅險/萬能險等產品,在渠道上仍依靠滴滴金融等互金平台,而償付率在業內也排名靠後,僅去年四季報就虧損了7000多萬元,存在急切補充資本金的壓力。

除了上述金融機構,也有多家外資大鱷「上榜」。比如,DAVIDSON KEMPNER就有5隻產品,累計金額約12億元。公開信息顯示,Davidson Kempner(戴維森肯普納資本)是美國一家知名的對沖基金,成立已近40年,管理規模曾超過300億美元;另外,高盛國際申報且確認的債權也達3.1億元。

對於剩餘的暫緩確認債權中,管理人又臨時確認了包括「長江證券超越理財靈活配置集合資管計劃」在內的41家債權人,申報債權金額達47億元。具體來說,長江證券超越理財靈活配置集合資管計劃臨時確定的債權為1.3億元。長江資管交通銀行長江證券超越理財樂享1天集合資管計劃的確定債權額度為7707萬元。長江資管長興農商1號定向資管計劃的確定債權5505萬元;齊魯資管0093樂山商行理財定向資管計劃、齊魯資管0176青島農商行理財定向資管計劃,各確定的債權均超億元。

在債權申報中,也有多家醫葯行業上市公司。除了債務會中的新天葯業(002873.SZ)外,醫葯流通巨頭——九州通旗下的江西九州通葯業有限公司、遼寧九州通醫葯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也參與了債權申報,但未獲認可,管理人認為這些債權實質上是「銷售返利」。

罕見的可交換債違約案例

比較罕見的是,康美債務包袱中還包括可交換債。可交換債由於對發行人的償付壓力較小,因此是2016~2017年一級市場的明星品種。康美葯業的大股東康美實業在2017年發行了「17康01EB/02EB」兩只可交換債,承銷商同樣是與康美關系密切的廣發證券。兩只可交換債規模達50億元,存續期3年。

17康01EB的持有人主要包括哪些機構呢?據《財新》報道,持有金額較大的債權人包括某國有大行。值得注意的是,與廣發證券類似,該銀行也承銷了康美葯業發行的多隻銀行間市場債券(與民生聯合為主承銷商)。相較廣發證券被證監會等監管機構處以重罰,該國有大行受康美爆雷影響卻非常輕微。

不同於債券持有人,對於可交換債的持有人來說:到底是換股後大幅虧損、再以股東身份參與集體訴訟?還是以債券持有人的身份參與破產,但現金清償可能很少?

存貨暴增後又離奇縮水205億

有債權人按30%計提虧損

在采訪中,還有債券持有人表示了自己對康美存貨離奇消失的擔憂。據康美2020年報,公司去年虧損額高達277億元,虧損原因主要是因為疫情沖擊等。此外,康美還對應收賬款、在建工程等進行了巨額減值,特別是對存貨的減值達205億元!

一直以來,康美的存貨數據、及「存貸雙高」是財報中的兩大疑點。在2019年被證監會調查後,康美才自曝家醜:由於采購付款、工程款的確認時間存在錯誤,導致存貨少計195億元、貨幣資金多計299億元。這一造假規模在A股堪稱空前。

而康美在2020年9月由廣東揭陽國資背景的易林葯業接管後,對於包括大量中葯材在內的龐大存貨的盤點,也是託管組的重要工作。康美的存貨包括原材料、庫存產品、自製半成品、消耗性生物資產。據《財新》報道,消耗性生物資產主要包括康美自產的人參、林下參,被認為水分最大、最難清點。

廣發證券投行收入暴跌

沖刺福貝寵物IPO檢驗整改成色

作為康美的長期合作夥伴,廣發證券也被重罰。廣東證監局去年做出決定:廣發負責康美可交債的林煥榮等人被認定為不當人選達15~20年,不得從事債券承銷工作;廣發的債券承銷業務被暫停1年,歐陽西等高管被公開譴責,多位資深保代被採取10年以的禁業處罰。

廣發證券的投行業務是受到嚴重沖擊的。其投行部門員工有多人離職,不少在手項目的發行進展也受到影響。體現在營收上,其投行原本在行業內第一梯隊,營收規模長期行業內前十,其2019年投行業務凈收入為13.65億元。但在去年的一級市場牛市行情下,廣發的投行業務凈收入卻跌至5.72億元,滑落至行業中游。在IPO項目上,去年至今,廣發保薦的IPO公司僅有8家上市,僅為2019年上市數量的一半。

不少有IPO/增發目標的企業也選擇了其他保薦券商,比如國信證券就不再聘請廣發證券擔任其150億元定增的聯席主承銷商;另外,壺化股份、深圳市水務規劃設計院等多家IPO公司也不再聘用廣發,比如壺化股份寧願選用資歷和口碑略遜的國都證券,也不再續聘廣發證券為IPO保薦券商。

(本文已刊發於8月21日《紅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本文源自紅刊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