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和股票的減值損失處理方法是不是不一樣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和股票的減值損失處理方法一樣。可供出售權益工具(股票投資)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轉回時計入資本公積。會計處理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這是因為債券和股權的性質不一樣。
如果股權也像債權一樣,減值損失可以通過損益轉回,就可能造成損益頻繁變動,也不排除有人可以通過操縱股價的變動從而達到控制利潤的目的。這是不被允許的。
② 股票計提減值准備
減值准備是指資產的賬面余額超過其可收回金額,判斷資產是否減值,應依據資產可能已經發生減損的某些跡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種跡象,企業應對其可收回金額進行正式估計。《企業會計制度》對八項資產減值的確認、計量、披露等內容做了規定。但在有些問題的處理上沒有給出明確統一的依據,使得在具體操作上有一定難度。其具體問題如下:1、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時間未作統一規定
我國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終了檢查各項資產,合理預計各項資產可能發生的損失。然而,對於「定期」會計制度沒有說明,這使企業在操作時有一定的隨意性,使企業之間缺乏可比性。相比之下,國際資產減值准則對計提時間則作了明確說明,規定在每一個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估計是否存在資產可能已經減值的跡象。如此規定,避免了操作的隨意性,使不同企業具有可比性。2、資產期末計價的計量模式
正因為各項資產期末計價均採用「孰低法」,由此便產生了各種資產准備賬戶。所不同的是,它們的計價方法選擇了不同的計量模式,現歸納如下:
計量模式 適用資產項目
(1)成本與市價孰低法 短期投資
(2)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存貨
(3)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法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
(4)委託貸款本金與可收回金額孰低法委託貸款
(5) 應收款項與估計可收回款項孰低法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
需要說明的是:對於(1)項中的市價是指在證券市場上掛牌的交易價格。對於(2)項中的「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金後的金額。對於(3)、(4)項中的「可收回金額」,是指資產的銷售凈價與預期以該資產的持續使用和使用壽命結束時和處置中形成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中的較高者。「銷售凈價」是指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所發生的資產處置費用後的余額。
從現行的會計制度和頒布的准則內容來看,現有規定對有關資產減值計量模式缺乏統一的標准,因而可操作性差。現有準則中使用的計量基礎包括有:可變現凈值、可收回金額、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銷售凈價、市價等多個標准,在實際會計工作中難以掌握與運用。
3、減值准備後資產的使用及處理未作規定
《企業會計制度》制度規定:「處置已經計提減值准備的各項資產,以及債務重組、非貨幣交易、以應收款項進行交換等,應當同時結轉已計提的減值准備。」但在實際操作時,存在如下問題,(1)計提了跌價准備的存貨結轉生產成本時,如何結轉相應的存貨跌價准備;(2)在建工程完工轉入固定資產時,在建工程減值准備如何處理;這些都直接影響著企業經營成果的計算考評,但在新制度中未予明確規定。
③ 股票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需要計提減值准備嗎
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包括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和可供出售債券工具投資兩類,你說的涉及攤余成本,那估計你問的是可供出售債券工具投資了。對於債券,其賬面價值其實就是它的攤余成本,債券有兩個值,一個是面值,一個是攤余成本。因為你買的時候有溢價或折價,所以其賬面價值不等於其面值,而應該考慮溢價或折價在當期進行攤余,才是它的賬面價值。
④ 股票資產減值對股價的影響是利好還是利空
不屬於利好消息,長期以來,由於眾多因素的影響,高估資產價值在我國企業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資產減值為資產的真實價值提供了量度,其實質是用價值計量代替成本計量,並將賬面金額大於價值部分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或費用,資產計量接近真實價值,有助於信息使用者投資決策。
資產減值准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企業財務資料的真實,資產減值准備規定不僅說明了謹慎性原則的重要性,也避免了資產的虛增導致企業利潤的虛增。
(4)股票會金融資產減值擴展閱讀
企業通過確認資產價值,不僅可以消化長期積累的不良資產,而且還可以提高資產的質量,使資產能夠真實地反映企業未獲取經濟利益的實力。
同時,實行資產減值會計可以使企業根據其實際情況合理地預計可能帶來的損失,這樣有利於提高資產的效益,降低潛在的風險,提高企業的風險防範能力。這更加真實客觀地反映出企業資產的公允價值和財務狀況,對規范市場信息行為,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⑤ 資產減值損失什麼意思 通俗解釋一下
1、資產減值損失是指因資產的可回收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而造成的損失。 新會計准則規定資產減值范圍主要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除特別規定外的其他資產減值的處理。《資產減值》准則改變了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減值准備計提後可以轉回的做法,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消除了一些企業通過計提秘密准備來調節利潤的可能,限制了利潤的人為波動。資產減值損失在會計核算中屬於損益類科目。
2、資產減值損失核算:企業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應設置「資產減值損失」科目核算,並在「資產減值損失」科目中按資產減值損失的具體項目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資產減值損失」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應無余額。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2-01-2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⑥ 金融資產到底可以不可以計提減值准備
金融資產可以計提減值准備,但是得看是哪個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不計提減值准備,因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它本身有個公允價值,變動那個東西就是按照公允價值去變動的,它已經算是減值准備的一種啊,只是換了個表達的方式,但是長期的金融資產是可以計提減值准備的。
長期的投資是指持有超過一年的。至少是半年以上的能夠對公司造成一定影響的,之所以上面說是4%而不是5%,是說5%它是個頂界線,5%的這個股票,你就應該向上市公司報告,你持有的股票已經超過5%可以對公司有一定影響了,4%就不用報告,所以一般持有的話都不會超過這個數額,上市公司市值都是幾千億的,你收入超過5%,你想得花多少錢啊?
⑦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為股票和為債券時減值的會計分錄分別是什麼
可以分為計提和轉回兩種情況:
(一)計提
借:資產減值損失
其他綜合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
其他綜合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二)轉回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其他綜合收益
⑧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股票)減值轉回不能通過損益轉回,為什麼
可供出售的債務工具的減值通過當期損益即「資產減值損失」轉回;可供出售的權益工具的減值通過所有者權益即「其他綜合收益」轉回。
這樣規定主要是因為債券的價值變動較小,通過損益轉回不容易被企業用來操縱利潤,所以可以通過損益轉回,而權益工具的價值變動容易出現較大的變化,容易被企業用來操縱利潤,所以權益工具的減值通過所有者權益轉回。
⑨ 第一證券公告計提資產減值什麼意思
各項的意思如下:
1、「應收賬款壞賬准備約為3.7509億元」,銷售產品無法收回。
2、「庫存減值准備約為24398萬元」,公司無法銷售該產品,現在市場價格已經下跌。
3、「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准備約1433萬元」,所投資股權發生虧損。
4、「在建項目計提減值准備約3907萬元」,新建項目出現虧損。
5、「公司2008年沖銷歷史壞賬約8845萬元」,之前的壞賬未能全部收回並丟失。
資產減值准備的含義:
1、為資產計提准備金意味著,從審慎的角度來看,這些東西被評估為可能的損失,並作為損失計算,這是一種假設的損失,可能會實現,也可能不會實現。
2、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資產減值准備有八項,分別為:
(一)應收及其他應收款項的壞賬准備;
(二)為股票、債券等短期投資提供短期投資折價准備金;
(三)長期股權投資、長期債務投資等長期投資計提的長期投資減值准備;
(四)為原材料、包裝材料、低值易耗品、庫存物資等存貨的下降做儲備;
(五)建築物、建築物、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六)無形資產專利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七)在建工程和委託貸款減值准備;
(八)除貨幣資金、應收票據、預付賬款、長期待攤費用等資產外,已計提相應的減值准備。
概念:
2006年,財政部頒布了新的《會計准則第1號》,資產減值」,資產的標准包括單項資產和資產組。如果一項資產產生的主要現金流入難以獨立於其他資產或資產組,則可收回金額不應以該單項資產為基礎確定,
可收回金額應根據該資產所屬的資產組確定,再據此確定該資產的減值損失。資產組概念的一個延伸就是資產組組合,其中最典型和最常見的例子就是總部資產。
總部資產包括企業集團或其業務單位的辦公樓和電子數據處理設備。這些資產的顯著特徵是難以從其他資產或資產組產生獨立的現金流入,其賬面價值難以完全歸屬於某一資產組。
如果總部某項資產有可能減值的跡象,應當計算確定總部資產所屬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的可收回金額,然後與相應的賬面價值進行比較,確定是否需要確認減值損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資產減值准備
⑩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為股票和為債券時減值的會計分錄分別是什麼
可以分為計提和轉回兩種情況;提起融資融券,應該有蠻多朋友要麼就是研究不太深,要麼就是壓根不知道。今天這篇文章是我多年炒股的經驗之談,重點關注第二點!
開始探究之前,我有一個超好用的炒股神器合集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千萬不要錯過哦:炒股的九大神器,老股民都在用!
一、融資融券是怎麼回事?
談到融資融券,我們要先來明白杠桿。舉個例子,本來你口袋中裝有10塊錢,而自己想要的東西需要20元才能買,借來的這一部分錢就是杠桿,這樣去將融資融券搞清楚就很簡單,它其實就是加杠桿的一種辦法。融資,也可以這么來理解,就是證券公司把錢借給股民,股民這筆錢去買股票,到期將本金和利息一起返還,融券,換言之就是股民將股票借來賣的過程,到期限之後返還股票,並支付這段時間的利息。
融資融券具有放大事物這一特性,盈利情況下,利潤會成倍增長,同時虧了也能將虧損放大許多。這才說融資融券的風險非常大,如果操作不當極大可能會發生巨大的虧損,這就要求投資者有較高的投資水平,可以牢牢把握住合適的買賣機會,普通人和這種水平相比真的差了好大一截,那這個神器就能幫上忙了,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來決定買賣的最佳時間,點擊鏈接即可領取:AI智能識別買賣機會,一分鍾上手!
二、融資融券有什麼技巧?
1. 利用融資效應可將收益提高。
舉個例子,若是你手上有100萬元資金,你看好XX股票,你可以拿出手裡的資金先買入股票,然後就可以把手裡的股票抵押給那些券商了,隨後融資入手這個股,若是股價變高,就可以分享到額外部分的收益了。
拿剛才的例子來解釋一下,假設XX股票高漲5%,原先在收益上只有5萬元,但不願局限於這5萬元,就需要使用融資融券操作,當然如果判斷失誤,虧損也會更多。
2. 如果你想選擇的投資類型是穩健價值型,認為中長期後市表現不錯,隨後向券商去融入資金。
將你做價值投資長線所持有的股票抵押出去,也就做到了融入資金,進場時,就可以免除追加資金這一步,支付券商部分利息即可,就可以獲得更多戰果。
3. 行使融券功能,下跌也能使大家盈利。
比如說,比如說,某股現價位於20元。通過具體研究,感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這個股會下跌到十元附近。於是你就可以去向證券公司融券,並且去向券商借一千股該股,緊接著就能以20元的價錢在市面上進行售賣,就能獲得2萬元資金,一旦股價下跌到10左右,此時你可以按每股10元的價格,再拿下1千股,這1千股是為了還給證券公司的,花費費用僅需要1萬元。
於是這中間的前後操作,價格差就是盈利部分。當然還要支付一定的融券費用。通過使用這種操作後,如果未來股價不僅沒有下跌反而上漲了,那麼合約到期後,就沒有盈利的可能性了,而是需要拿出更多的資金,來買證券還給證券公司,最終發生虧損的情況。
末尾,給大家分享機構今日的牛股名單,趁著還沒遭到毒手,趕緊收藏起來:絕密!機構今日三支牛股名單泄露,速領!!!
應答時間:2021-09-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