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買賣 » 股票賣出和買入成本計算規則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賣出和買入成本計算規則

發布時間: 2022-05-16 19:43:41

㈠ 股票怎麼算成本價

把100股買入的錢,加上300股買入的錢。加好以後,除以400就是成本價。這個成本價不包括傭金。如果買100股和300股的時候加上所有傭金的錢,再除以400;那麼就是買400股真實的成本價。

如果中間有賣出的,只要把所有買入的金額,減去賣出所獲得的金額。加好以後,除以剩下的股數,那就是剩下股數的成本。

謝謝你的提問

㈡ 股票成本價怎麼算

股票成本價=〔(股票買入價格*數量)+交易手續費〕/數量,股票成本價一般不需要投資者計算,在股票持倉中會顯示。比如買入某股票,價格為5.2,買入10000股,手續費總共為16元,那麼可以算出買入成本價為:〔(5.2*10000)+16〕/10000=5.2016元。
拓展資料:
一、股票投資成本
1、股票投資成本是指企業在進行股票投資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現金流出,包括股票的買價成本和交易費用兩部分。
2、買價成本是企業買入股票時向股票出售人所支付的價格。買價成本既可以是股票在發行市場上的發行價,也可以是股票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價。
3、交易費用是企業買賣股票時支付給為股票交易提供幫助的單位的報酬及向國家交納的與股票交易有關的稅款的總稱,包括傭金、過戶費、印花稅和委託手續費,前三者的含義和收取辦法,與債券買賣相同。委託手續費是企業在辦理委託買賣股票時向交易所和經紀商所支付的一項費用,在我國,委託手續費的收費標準是由交易所和經紀商共同制定並徵得主管機關認可後執行的。因此,委託手續費標准也不統一。一般來說,交易所所在地較低,異地則較高。下面兩表分別列示了深、滬兩市證券交易費用情況。
二、股票投資成本的計算
股票投資成本的計算,也包括買價成本的計算和交易費用的計算。這里只說明交易費用的計算問題。由於股票投資中的印花稅和過戶費,不但計算方法與債券完全相同,而且現行收費標准也完全一致。
1.委託手續費的計算
委託手續費的計算,是交易費用計算中最具特點的一項,它既不採用起點計算的辦法,也不採用按比例計算的辦法,而是採用按委託買賣股票的筆數(即次數)計算的辦法。目前上海交易所的規定為:上海本地每筆1元,異地每筆5元,深圳交易所的規定也大體相同。
2.傭金計算的比例
股票買賣中傭金的計算基礎與債券買賣中傭金的計算基礎相同,也是成交金額,但所規定的計算比例卻有較大的差異。其具體規定是:A種股票買賣的計算比例為0.35%,但最低起點為10元。B種股票買賣則按成交金額的大小,規定不同的計算比例。成交金額在50萬元以下的,比例為0.6%,起點為20元;成交金額在50萬元—500萬元的,比例為0.5%;成交金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比例為0.4%。

㈢ 持倉成本價和買入均價,賣出時是按哪個計算的

持倉成本價。
在一段時間內分批(買入或賣出)交易金融產品或衍生產品(如股票或期貨後的總交易成本減去浮動損益金額除以當前持有量,即為(單位)持倉成本。
股票的持倉成本是以不同價格流通的股票數量。分析股票的持倉成本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持倉成本能夠有效判斷密集區,成交,的籌碼分布和變化,能夠有效識別開倉和主倉分布的全過程,因此投資者必須充分掌握持倉成本的分析方法。
股票持倉成本價計算:持倉成本價
解釋:持倉成本價是指證券持有期間的成本價,包括持有期間每筆交易的損益。
演算法:持倉成本價=(持有期買入的資金之和-持有期賣出的資金之和)(可售股份數)
股票持倉成本價計算:買入均價
說明:平均購買價格是股票交易成本價的一種計算方法。它反映了持有期內用於購買的資金總額。
演算法:平均購買價格=(持有期間用於購買的總資金數)或(持有期間的總購買量)
股票持倉成本價計算方法
經紀人在交易中使用的委託系統使用以下兩種方法來計算:
成本價只計算買入的成本
也就是說,在用戶購買一隻股票後,成本價是股票購買金額加上交易成本(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有的股票數量的值,在持有期間不考慮出售股票的利潤。
計算公式:成本價=購買金額/持股數量
成本價計算持股期間賣出股票盈虧
也是說,在用戶購買一隻股票後,成本價是股票購買金額加上交易成本(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所持股票數量的值。如果在持有期間賣出股票有利潤,需要扣除購買金額。
計算公式:成本價=(購買金額-損益金額)/持股數量
說明:
公式中的損益金額包括賣出股票的損益金額。
如果損益金額為負,則為虧損,公式中的減負值為正,因此公式中的分子大於購買金額,且成本價增加;相反,當賣出股票的損益為正時,公式中的分子小於買入金額,成本價下降。
如果采購金額小於損益金額,則成本價為負。在這種情況下,需要T 0操作,並且需要高投擲和低吸取。
持倉成本價,有的只計算購買費,有的計算所有的雙向費用。一般來說,股票的持倉成本價是單邊手續費,可能是:5元傭金,1元印花稅,1元轉讓費=7元。,每筆交易的最低傭金為5元,印花稅為買賣金額的0.1%(資金和權證免稅),在上海每千股需要1元的過戶費用(資金和權證免收過戶費用),不足1000股的按1000股計算。因為每筆交易的最低傭金是5元,所以每筆交易的5倍傭金率更經濟,大約是(1666-5000)元。
如果沒有傭金,並且不考慮最低傭金和轉讓費,傭金按0.3%計算,印花稅按0.1%計算。買入股票後,股價將上漲0.81%以上,賣出股票,可以獲利。但要注意最低傭金(5元)和轉讓費(上海,1元)。第二天,股東可以在網上交易的「歷史成交"」或「交割清單」欄中看到手續費的具體明細。

㈣ 股票當日賣再買,成本價怎麼計算

股票當日賣出在買進,成本價只計算買入的成本:(1).成本價=買入金額/持股股數(2).計算公式:成本價=(第一次買入金額+第二買入金額)/持股股數;成本價計算持股期間賣出股票盈虧:成本價=(買入金額-盈虧金額)/持股股數
1.成本價只計算買入成本: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該股票的買入價加上交易成本(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有的股份數量, 持有期間不考慮出售股票的收益;
例如:用戶以10元買入1000股,交易成本為50元,成本價為(1000*10+50)/1000=10.05
如果用戶當天賣出部分股票,剩餘部分股票的成本價不變,賣出部分股票直接計為利潤,不稀釋到剩餘部分的成本價股票;
例如:用戶當天以11元賣出該股票500股,交易成本為25元,現金金額為500*11-25=5475。此時,利潤部分直接計入總資產,股票成本價仍為10.05元。
如果用戶在該日繼續購買股份,則所持有股份的成本將根據購買成本進行攤薄;
例如:用戶當天以10.50元買入1000股同種股票,交易成本為52元。那麼成本價為{(500*10+25) + (1000*10.5+52)}/1500=10.385。如果用戶在第二天以11元賣出800股,則交易成本為49元。現金金額為800*11-49=8750,利潤部分直接計入總資產,剩餘700股成本仍為10.385元;
2.成本價計算持有期間賣出股票的盈虧: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該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成本(傭金和手續費) 除以持有的股份數量。 持有期間賣出股票有利潤的,應當扣除買入金額。
(1). 公式中的盈虧金額包括賣出股票的盈虧金額;
(2). 如果盈虧金額為負,則為虧損,而公式中的負值為正值,所以公式中的分子大於采購金額,成本價格上升; 相反,當賣出股票的盈虧為正時,公式中的分子小於買入金額,成本價下降。

㈤ 股票的買進賣出成本怎麼算

股票的買進賣出成本計算是股票的買進價格+股票交易的手續費。‍股票交易的手續費包括:

  1. 印花稅:1‰(賣的時候才收取,此為國家稅收,全國統一)。
  2. 過戶費:深圳交易所無此項費用,上海交易所收費標准(每1000股收取1元,不足1000股按1元收取)。
  3. 交易傭金:最高收費為3‰,最低收費5元。各家劵商收費不一,開戶前可咨詢清楚。

㈥ 股票當天賣出再買入成本如何計算

一、股票交易一次的成本是多少?

股票交易一次的成本,也就是交易一次的手續費。

買進費用:傭金是成交金額的千分0.2到千分之3+過戶費成交金額的萬分之0.2(滬市收,深市不收)。

賣出費用:傭金是成交金額的千分0.2到千分之3+過戶費成交金額的萬分之0.2(滬市收,深市不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1。

如果傭金千分之3的股票帳戶,股票買賣一次的手續費達到千分之7,如果是傭金千分之0.2的股票帳戶,買賣一次的手續費只有千分之1.4。

二、股票成本價怎麼計算?

1、成本價只計算買入的成本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持股期間不考慮賣出股票有盈利;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舉例:

用戶某日以10元買入某股票1000股,交易費用50元,則成本價為(1000*10+50)/1000=10.05

如用戶第二日賣出此股票的一部分,剩餘部分股票的成本價不變,賣出部分股票直接計算盈利,不攤薄到剩餘股票的成本價;

舉例:

用戶第二日以11元賣出此股票500股,交易費用25元,兌現金額為500*11-25=5475,此時盈利部分直接計入資產總額,持有股票的成本價不變仍為10.05元;

如用戶第二日繼續買入此股票,則持有股票的成本價會根據其買入的成本情況,進行攤薄;

計算公式:成本價=(第一次買入金額+第二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舉例:

用戶第二日以10.50元買入同一股票1000股,交易費用52元,則成本價為{(500*10+25)+(1000*10.5+52)}/1500=10.385,如用戶第三日以11元賣出800股,交易費用為49元,兌現金額為800*11-49=8750,盈利部分直接計入資產總額,剩餘持有的700股成本仍為10.385元;

2、成本價計算持股期間賣出股票盈虧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如持股期間賣出股票有盈利,則買入金額需要扣除這些金額;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盈虧金額)/持股股數

說明:

1.公式中的盈虧金額包括賣出股票的盈利或虧損金額;

2.如盈虧金額為負值,即為虧損,公式中減負值則為加正值,因此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大,成本價增加;反之當賣出股票盈虧,盈虧金額為正值,則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小,成本價減小。

以上是我精心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股票交易一次的成本是多少,怎麼算的資料介紹,如果有不詳之處,或者有哪些地方大家有疑問的話,歡迎大家隨時指出哦!

㈦ 股票成本價是怎麼計算

1、股票的成本一般包括股票的買成本和交易費用這兩部分,即股票的成本價=(股票的買入成本+交易費用)/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在某隻股票市價為50元的時候,買入1000股,傭金費用按照成交額的萬分之三收取,則投資者的股票成本價=(501000+5010000.03%)/1000=50.015元。
2、如果投資者買入該股之後,進行頻繁的買入賣出操作,則其成本價計算公式有所不同。
賣出成本價計算公式:股票成本價=(所有買入股票的成交金額+所有買賣交易手續費-平倉賣出股票的成交金額)/剩餘的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以50元的價格購買某股票1000股,當股價上漲到52元時,再賣出500股,其中手續費為30元,則投資者賣出後的成本=(100050+30-52500)/500=48.06元,與原來50元相比,其成本下降了1.94元,在盈利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賣出操作,可以降低投資者的成本價。 不斷買入成本價計算公式=(每次買入股票的成本之和+交易費用)/股票數量。
拓展資料
一、補倉指投資者在持有一定數量的某種證券的基礎上,又買入同一種證券。補倉,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被套,為了攤低該股票的成本,而進行的買入行為。
補倉是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常常運用的手段,或為降低成本,或為增加收益,當然,最重要的是為了保障安全。
二、對手中一路下跌的縮量弱勢股不能輕易補倉。所謂弱勢股就是成交量較小、換手率偏低的股票。它在行情中的表現是,大盤反彈時其反彈不力,而大盤下跌時卻很容易下跌。
三、1、一般來說,要看成交價格而定,兩次買入同一市價的股票,可能最終的成交價格不一樣。還有就是,可能交易費用不同,導致成本價不同,如果不足5元的,按5元收取,而第二筆交易費用在5元以上,所以就按實際的比例計算,所以導致了成本價不同。另外,買入的數量可能不同,所以成本總價也會不同。
2、股票交易傭金是指在股票交易時需要支付的款項,股票交易手續費分三部分:印花稅、過戶費、證券監管費。
四、股票分批賣為什麼成本會變高 1、股票強弱的本質就是供求關系。 2、股票可以被說成就是指一種多種不同的商品。 3、價格就可以攀升。 4、還有買來還有買來,若想成交量。 5、具體情況坦言,如果買方都特別寄予厚望這只股票,不看好這家公司,這時候股價就能夠下挫。 6、如果大家都其實這家公司再說,沒什麼人想要想買它們的股票,可以還有無數次這樣的典當,買賣雙方相互拉鋸戰,值得注意的就是,股票價格的強弱,普通在股票的真實價值上下波動,股票的真實價值則需要考慮公司的盈利狀況,所以有些股票價值只有幾塊錢,有些則有著上百元。 7、股票的價格受公司業績的影響。 8、則主要就是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
五、1、所謂參閱保本價是加之了你進行買賣成本的,許投資順利完成,賬戶長的白。 2、依據保本價格=賣出價格+印花稅+傭金+過戶費你的軟體上如果需要有這個功能,存檔參照保本價,就是指的你按照這個價格購入,不虧本。 3、依據保本價:就是雙向(加倉和售出)的成本價。 4、一般來說就是增持股票的成本價你好。 5、你買進股票的成本除了股價乘積股數外,還要繳交交易手續費,把手續費到較股價減去股數的值上,再除以股數,就是你的依據保本價。
六、為什麼股票補倉後的成本價卻越來越高 。
因為成本價=(第一次買入成本價*第一次買入的股數+第二次買入的成本價*第二次買入的股數)/兩次的總股數。 盈利和虧損都是計入到所持有的股票裡面,取不出來的。

㈧ 同一隻股票當天以高賣了,又以低價買入,成本價是按賣出前的價格,還是剛買入的價格

一、同一隻股票當天以高賣了,又以低價買入,成本價是按賣出前的價格,還是剛買入的價格
股票當日交易是累計計算成本的,股票當天賣出再買入計算平均成本(包括賣出股票的盈虧、交易手續費等)。

股票清倉以後再接回的成本價=(所有買入股票的成交金額+所有買賣交易手續費-賣出股票的成交金額)/當前的股票數

例:股票現價為10.2,買入時股價為9元,共持有1000股,那麼股票獲利120元,當天又以10.2的價格買入1000股,那麼股票當日的成本價為(10.2*1000+120)/100=11.4元,不包含手續費。

但是,如果投資者當天清倉並不是當天接回清倉股票,那麼下一個交易日會從新計算。因為,在交易所收盤後會進行交易結算。因此,交易結算後再買回的股票會按照正常買入成本價來計算。

二、股票虧損後又買入成本怎麼計算?
股票虧損後又買入成本增加的原因可能是之前虧損的很少,又買入,由於買得很少,導致傭金佔加倉資金的比例很高。這種情況就會導致成本不降反增。

股票成本價是在成交價的基礎上加上交易的費用(傭金、印花稅、過戶費),針對同一隻股票,如既有買入,又有操作賣出,系統會累計計算,具體計算公式(該公式僅供參考,成本價並不影響賬戶實際盈虧):

沒有分紅、配股的情況:成本價=(買入總金額-賣出總金額+買賣費用)/證券數量;

有分紅、配股情況:成本價=(買入總金額-賣出總金額+買賣費用+配股金額-紅利)/(分紅前庫存+送配股數)

㈨ 股票當天賣出後再買入同一隻股,成本價怎麼算

股票成本計算公式為:
1、買入成本價=(買入成交價x買入成交數量+傭金+過戶費)/買入成交數量
2、賣出成本價=(賣出成交價x賣出成交數量+傭金+過戶費+印花稅)/賣出成交數量
股票交易手續費包擴:
1.傭金,買賣雙方都要繳納。中國證監會規定的交易傭金費率為成交金額的0.3%,實際上每個投資者繳納費率是不一樣的,具體費率由投資者和券商協商。
2.過戶費,買賣雙方都要繳納。中國證監會調整為成交金額的0.02%。
3.印花稅,單向徵收,賣出方繳納(買入方不用繳納),按成交金額的0.1%收取。
日內交易過後,在原來的持股成本價的基礎上加減你當天交易的收益,即為最新持倉成本價。
拓展資料
股票投資成本
1.股票投資成本是指企業在進行股票投資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現金流出,包括股票的買價成本和交易費用兩部分。買價成本是企業買入股票時向股票出售人所支付的價格。買價成本既可以是股票在發行市場上的發行價,也可以是股票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價。
2.交易費用是企業買賣股票時支付給為股票交易提供幫助的單位的報酬及向國家交納的與股票交易有關的稅款的總稱,包括傭金、過戶費、印花稅和委託手續費,前三者的含義和收取辦法,與債券買賣相同。委託手續費是企業在辦理委託買賣股票時向交易所和經紀商所支付的一項費用,在我國,委託手續費的收費標準是由交易所和經紀商共同制定並徵得主管機關認可後執行的。因此,委託手續費標准也不統一。
1.委託手續費的計算
委託手續費的計算,是交易費用計算中最具特點的一項,它既不採用起點計算的辦法,也不採用按比例計算的辦法,而是採用按委託買賣股票的筆數(即次數)計算的辦法。目前上海交易所的規定為:上海本地每筆1元,異地每筆5元,深圳交易所的規定也大體相同。
2.傭金計算的比例
股票買賣中傭金的計算基礎與債券買賣中傭金的計算基礎相同,也是成交金額,但所規定的計算比例卻有較大的差異。其具體規定是:A種股票買賣的計算比例為0.35%,但最低起點為10元。B種股票買賣則按成交金額的大小,規定不同的計算比例。成交金額在50萬元以下的,比例為0.6%,起點為20元;成交金額在50萬元—500萬元的,比例為0.5%;成交金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比例為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