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EO舒爾茨再次回歸星巴克,他此前對公司有哪些貢獻
舒爾茨作為星巴克帝國的締造者,曾用380萬美金的價格買下了星巴克,並且進行了重新定義。通過招募人才,讓星巴克的股價出現25%的漲幅,市值一度達到244億。舒爾茨對於星巴克帝國的創造以及後續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一次,舒爾茨的再度回歸的確給星巴克帶來了主心骨,舒爾茨這一次回歸讓星巴克的股價出現了小幅度的上漲,從市場的反映來說,星巴克的股東們對舒爾茨的回歸是非常歡迎的,並希望他的回歸是永久性的。
⑵ 星巴克公司2019年9月29日的股票收盤價格是多少
2019年9月29日是星期日,美國股市不開盤交易,其上一個交易日為2019年9月27日。
星巴克(SBUX)2019年9月27日的股票收盤價格為87.140美元。
⑶ 星巴是什麼
你說的是星巴克吧?
我給你找了些資料
對於愛喝咖啡的人來說,星巴克(Starbucks)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它最早來源於19世紀美國文壇傑出大師赫爾曼•梅爾維爾的經典著作——《白鯨——莫比•迪克》的主人公。1971年,傑拉德•鮑德溫和戈登•波克在美國西雅圖開設第一家咖啡豆和香料的專賣店星巴克公司。1987年,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斥資400萬美元重組星巴克,推動了星巴克向意式咖啡館的轉型,並完全以自己的理念來經營星巴克,為公司注入了長足發展的動力。
1992年6月26日,星巴克在美國號稱高科技公司搖籃的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作為一家傳統的咖啡連鎖店,1996年8月,為了尋求更廣闊的海外發展,舒爾茨飛到日本東京,親自為第一家海外店督陣。之後,星巴克大力開拓亞洲市場,並進入中國台灣和大陸。 有了強大的資本後盾支持,星巴克的經營一飛沖天,以每天新開一家分店的速度快速擴張。自1982年上市以來,其銷售額平均每年增長20%以上,利潤平均增長率則達到30%。經過10多年的發展,星巴克已從昔日西雅圖一條小小的「美人魚」進化到今天遍布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鎖店達到近一萬家的「綠巨人」。星巴克的股價攀升了22倍,收益之高超過了通用電氣、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微軟以及 IBM 等大型公司。今天,星巴克公司已成為北美地區一流的精製咖啡的零售商、烘烤商及一流品牌的擁有者,它的擴張速度讓《財富》、《福布斯》等世界頂級商業雜志津津樂道。
那麼,星巴克是怎樣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公司發展成為全球的咖啡帝國?其成功秘密究竟何在?事實上,星巴克的成功與其獨特企業文化分不開。作為一家跨國連鎖企業,星巴克品牌成功的傳奇,也正是其文化的演繹,我們通過對星巴克經營之道的解析,就不難領略其傳奇背後的秘笈。
用「薪」對待員工
星巴克總是把員工放在首位,並樂意對員工進行大量的投資,這一切全出自於其董事長舒爾茲的價值觀和信念。舒爾茲的管理作風與他貧寒的家境有關,他從小就理解和同情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他的人生經歷與磨練直接影響了星巴克的股權結構和企業文化,反過來,這種股權結構和企業文化又對星巴克在商業上的成功起了不可或缺的促進作用。他堅信把員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他們所做出的貢獻,將會帶來一流的顧客服務水平,自然會取得良好的投資回報。
星巴克通過員工激勵體制來加強其文化和價值觀,並且成為不靠廣告而建立品牌的企業之一。與同行業的其他公司相比,星巴克雇員的工資和福利都是十分優厚的。星巴克每年都會在同業間做一個薪資調查,經過比較分析後,每年會有固定的調薪。在許多企業,免費加班是家常便飯,但在星巴克,加班被認為是件快樂的事情。因為那些每周工作超過20小時的員工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衛生、員工扶助方案及傷殘保險等額外福利措施,這在同行業中極為罕見。這種獨特的福利計劃使星巴克盡可能地照顧到員工的家庭,對員工家人在不同狀況下都有不同的補貼辦法。雖然錢不是很多,但會讓員工感到公司對他們非常關心。那些享受福利的員工對此心存感激,對顧客的服務就會更加周到。
星巴克的員工除了可以享受優厚的工資福利外,還可以按照規定低價購買公司的股票期權。早在1991年,星巴克就設立了股票投資方案,允許員工以折扣價購買股票。這樣,所有員工都有機會成為公司的主人。星巴克公司股票的價格持續飆升,員工的期權價值與自豪感不斷上漲。另外,星巴克還比較重視員工的思想教育,使得員工建立起自己就是公司的股東的理念。在星巴克公司,員工不叫員工,而叫「合作夥伴」。即使星巴克公司的總部,也被命名為星巴克支持中心(Starbucks Support Center),這說明其職能是向員工提供信息和支持而不是向員工發號施令。
星巴克的薪酬激勵機制不但提高了員工的收入,而且提升了公司的文化和價值觀,降低了員工的流失率。據調查,星巴克員工的流失率約為同業水平的三分之一,員工非常喜歡為星巴克工作。正如舒爾茨所說:實行有效激勵機制、尊重員工使我們掙了很多錢,使公司更具競爭力,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讓員工貢獻主意
任何建議,無論有多微不足道,都會對公司起到或大或小的改進作用。在星巴克,為鼓勵員工獻計獻策,公司對每位員工的建議都認真對待。星巴克公司經常在公司范圍內進行民意調查,員工可以通過電話調查系統或者填寫評論卡對問題暢所欲言,相關的管理人員會在兩周時間內對員工的主意做出回應。星巴克公司還在內部設立公開論壇,探討員工對工作的憂慮,告訴員工公司最近發生的大事,解釋財務運行狀況,允許員工向高級管理層提問。在星巴克看來,員工反映問題可以給管理層帶來新的信息、好的思路,從不同角度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值得公司收集研究。此外,公司還定期出版員工來信,這些來信通常是有關公司發展的問題。
員工提出的建議可以使公司對細節尤為關注。有時候,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建議往往會使公司的業績跨上一個大的台階。而公司掌握了細節的高超本領,會使企業更能有效的應對錯綜復雜的問題,使他們能為競爭對手之所不能為。善於傾聽來自員工的小點子使星巴克決策變得更加靈活,反映更快捷,也更有應變力,同時改善了團隊內部信任、尊重與溝通氛圍,提高了員工的主人翁意識。
出售體驗文化
有人把公司分為三類:一類公司出售的是文化,二類公司出售的是服務,三類公司出售的是質量。星巴克公司出售的不僅僅是優質的咖啡、完美服務,更重要的是顧客對咖啡的體驗文化。
在星巴克看來,人們的滯留空間分為家庭、辦公室和除此以外的其他場所。麥當勞努力營造家的氣氛,力求與人們的第一滯留空間——家庭保持盡量持久的曖昧關系;而作為一家咖啡店,星巴克致力於搶占人們的第三滯留空間,把賺錢的目光緊緊盯住人們的滯留空間。現場精湛的鋼琴演奏、歐美經典的音樂背景、流行時尚的報刊雜志、精美的歐式飾品等配套設施,力求給消費者營造高貴、時尚、浪漫、文化的感覺氛圍。讓喝咖啡變成一種生活體驗,讓喝咖啡的人感覺到自己享受咖啡時,不僅在消遣休閑而且還能體驗時尚與文化。
如果三四個人一起去喝咖啡,星巴克就會為這幾個人專門配備一名咖啡師。顧客一旦對咖啡豆的選擇、沖泡、烘焙等有任何問題,咖啡師會耐心細致地向他講解,使顧客在找到最適合自己口味的咖啡的同時,體味到星巴克所宣揚的咖啡文化。文化給其較高的價格一個存在的充分理由,不但顧客可以獲得心理上的莫大滿足,而且星巴克還可以獲取高額的利潤。
星巴克從不做廣告。星巴克認為咖啡不像麥當勞,咖啡有其獨特的文化性,贊助文化活動,對星巴克形象推廣很重要。比如上海舉行的APEC會議,星巴克就是主要的贊助商。
盡管雀巢、麥斯威爾等國際咖啡公司都在中國設廠開店,但他們的速溶咖啡並沒有嘗到太多的甜頭,甚至為星巴克的煮咖啡當開路先鋒。星巴克一經把咖啡的消費貼上了文化的標簽,就使利潤倍增,獲取了高額的投資回報率。
星巴克認為他們的產品不單是咖啡,而且是咖啡店的體驗文化。星巴克一個主要的競爭戰略就是在咖啡店中同客戶進行交流,特別重要的是咖啡生同客戶之間的溝通。每一個咖啡生都要接受不少於24小時的崗前培訓,包括客戶服務、基本銷售技巧、咖啡基本知識、咖啡的製作技巧等。咖啡生必須能夠預感客戶的需求,在耐心解釋咖啡的不同口感、香味的時候,大膽地進行眼神接觸。
星巴克公司以心對待員工,員工以心對待客人,客人在星巴克享受的不僅是咖啡,而是一種全情參與活動的體驗文化。一杯只需價值3美分的咖啡為什麼在星巴克會賣到3美元?星巴克為什麼既能為顧客帶來期望的價值,又能讓企業獲得更可觀的利潤?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星巴克始終堅持「尊重員工,從顧客出發,與員工及客戶多贏」的經營理念。
⑷ 星巴克股票代碼
星巴克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是SBUX。
【拓展資料】
星巴克旗下零售產品包括30多款全球頂級的咖啡豆、手工製作的濃縮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熱飲料、新鮮美味的各式糕點食品以及豐富多樣的咖啡機、咖啡杯等商品。2012年3月,星巴克在美國的兩款甜點被曝用胭脂蟲當著色劑,專家稱或令哮喘者過敏。2012年4月,星巴克表示停用該著色劑。
星巴克從來不打廣告,卻在近20年時間里一躍成為巨型連鎖咖啡集團,其飛速發展的傳奇讓全球矚目。星巴克不僅將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奇跡演繹得淋漓盡致,它背後還隱藏著動人的故事。
星巴克人認為:咖啡的消費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感性的文化層次上的消費,文化的溝通需要的就是咖啡店所營造的環境文化能夠感染顧客,並形成良好的互動體驗。
股票代碼用數字表示股票的不同含義。股票代碼除了區分各種股票,也有其潛在的意義,比如600***是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代碼,6006**是最早上市的股票,一個公司的股票代碼跟車牌號差不多,能夠顯示出這個公司的實力以及知名度,比如000088鹽田港,000888峨眉山。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證券,根據上交所「證券編碼實施方案」,採用6位數編制方法,前3位數為區別證券品種,具體見下表所列:001×××國債現貨;110×××120×××企業債券;129×××100×××可轉換債券;201×××國債回購;310×××國債期貨;500×××550×××基金;600×××A股;700×××配股;710×××轉配股;701×××轉配股再配股;711×××轉配股再轉配股;720×××紅利;730×××新股申購;735×××新基金申購;737×××新股配售;900×××B股。
滬市A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600、601或603打頭,如:運盛實業:股票代碼是600767。中國國航:股票代碼是601111。應流股份:股票代碼是603308。B股買賣的代碼是以900打頭,如:儀電B股:代碼是900901。
滬市新股申購的代碼是以730打頭。如:中信證券:申購的代碼是730030。深市新股申購的代碼與深市股票買賣代碼一樣,如:中信證券在深市市值配售代碼是003030。
配股代碼,滬市以700打頭,深市以080打頭。如:運盛實業配股代碼是700767。深市草原興發配股代碼是080780。
⑸ 星巴克的咖啡豆股票期權是怎麼具體運行的
自1991年開始,公司開始贏利。舒爾茨又提出一項新的員工計劃「咖啡豆股票」計劃。這是面向全體員工的股票期權方案,其思路是:為所有的員工提供股權認購計劃,使每個員工都持股,都成為公司的合夥人,這樣就把每個員工與公司的總體業績聯系起來,無論是CEO,還是任何一位合夥人,都採取同樣的工作態度。舒爾茨希望讓所有星巴克的雇員都成為公司的夥伴,和他們一起分享公司的成功,並建立雇員和公司之間的利益共同點。當時,星巴克仍然是一家私營企業,這項計劃要求按雇員基本薪資的等級,給每位雇員授予公司的股票優先認購權。
1991年5月,公司高層把計劃提交給董事會,董事會一開始拒絕了這項提議。對於反對意見,舒爾茨這樣說服他們:向員工贈股必然使公司獲得強大的後援支撐,這樣做有利於促進銷售和利潤增長。投資者的股份比例也許相對縮小了,但他們名下的股值卻肯定會增長得更快。他告訴他們,如果能把每一個雇員都結合到一個整體中來,那麼他們就會以CEO同樣的態度來對待公司。雖然理事會擔心這項計劃會影響到老投資人對於公司的控制權和利益,但舒爾茨仍然堅持這項計劃。董事會最終批准了這項計劃。
1991年8月,星巴克向雇員推出了這項計劃,舒爾茨告訴大家「這是我長久以來的一個念念不忘的夢想」。每個雇員都領到一個系著藍絲帶的小包,裡面有一本詳細解釋咖啡豆股票方案的小冊子。然後用蘋果香檳和小餅干慶祝大家都成為「成長中的合夥人」。從那一天開始,星巴克停止使用「雇員」這個詞,把公司所有的人都稱作「合夥人」,凡是為公司工作6個月以上者,都是合法的股權持有者。甚至兼職人員,只要每周工作不少於20小時,也有同等權利。
第一次股票贈與是在1991年10月1日,大約有一半的員工參與了至少其中的一項計劃。員工按年薪的一定比例獲得期權,通常這一比例是10%,但由於近些年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強,所以實際比例一直高於10%,每個合夥人大約都可以獲得他的年基本收入12%的股票期權,如果局面利好,比例則為14%。每個會計年度首日的股票價格即為期權的授予價格。星巴克公司的股票期權待權期為5年,任何「合夥人」在工作90天以後 (90天內每周需工作至少20小時)都可按照股票購買計劃購買股票,合夥人購買股票時可以通過薪水折扣獲得15%的優惠。只要股票上漲,股票期權就越來越值錢。1991年一年掙20000美元的合夥人,五年後他們的股票期權,便可以兌換現金50000美元以上。
在咖啡豆股票還未來得及證明它的任何財富價值時,它對人們的職業態度和工作方法的影響就立竿見影了。舒爾茨注意到員工開始想方設法為公司節省開支,比如,有人乘坐周六夜間的紅眼航班出差以節省機票錢,他們會說「我是有豆股票的」。大家琢磨著搞革新,降低費用,擴大銷售和創造價值。作為一個公司合夥人,他們從心底里熱情對待顧客。由於這項計劃,20世紀90年代中期,星巴克的員工跳槽率僅為60%,遠遠低於快餐行業鍾點工的140%到300%的跳槽率。
1992年上半年的一天,有個叫馬丁?舒奈西的合夥人走進人力資源部,帶來一封信,上面有倉庫和工廠大多數工人的簽名,信上的意思是說他們不再要求工會代表他們的利益了,要求取消投票選舉的工會。在1985年的時候,員工們曾經自發組織建立選舉工會來保障員工權益,並要求工會代言雇員利益。但現在,馬丁?舒奈西說 「你們讓我們共同掌管這個企業,無論有什麼投訴,你們都會解決。你們信任我們,現在我們也信任你們。」 1992年,星巴克烘培廠的工會被取消了,再沒有什麼比贏得人心更重要了。
⑹ 入職星巴克多久可以有豆股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2
⑺ 星巴克的咖啡並不便宜,為什麼星巴克的發展如此迅速。
明天(3月30日)就是星巴克成立47周年,所以小編決定再再再寫一次這個品牌!
我們對星巴克自然不陌生,但你對它真的了解嗎?星巴克的咖啡為什麼那麼貴?為什麼會用「中、大、超大」這種不同尋常的方式給杯子命名?
雖然小編之前分析過,但都是針對某一個營銷點來寫,今天就讓我們做一個總計——
1. 第三空間理論
「人們需要有非正式的公開場所,把工作和家庭的憂慮暫時放在一邊,放鬆下來聊聊天。」這就是著名的第三空間理論,也是星巴克成功的最大秘密。
讓星巴克從普通咖啡店,變成一個文化現象的重要轉折點,正是董事長舒爾茨意識到「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而是服務和體驗」。在這一點上,德國有啤酒花園,英國有酒吧,美國有星巴克。
2. 橫著排隊
大致有三個好處:
【1】.更方便顧客看到牆上的菜單和櫃台里展示的新周邊,還能邊看邊打發時間;
【2】.眼前的咖啡製作過程,會讓顧客覺得很有儀式感、體驗感;
【3】.方便顧客之間交流。
簡單的改變,進一步契合了星巴克的「社交」屬性。
3. 獨特的杯型命名法
星巴克的杯型,不同於傳統的小、中、大,而是中、大、超大。這么命名是有講究的。一套只有自己人聽得懂的行話,會迅速提升群體認同感。星巴克要利用的,正是這種語言的神秘力量。
一旦學會了這個命名規則,就會開始對星巴克的文化默默接受。最終,它會像一種密語——一旦使用,就有一種歸屬感和儀式感,產生強烈的群體認同。
4. 「吧台」和座椅的獨到設計
星巴克的「吧台」設計很講究。你坐在「吧台」上,不但可以看到咖啡師製作飲料的過程,店員閑下來時還會過來和你聊天。座椅之間並不遠,但距離很巧妙。坐下來的時候,即使旁邊有人也不會顯得尷尬。
事實上,星巴克店內的設計和布局都很強調一點——盡一切可能促進人與人的交流,打造一個供大家社交和放鬆的社區。
5. 圍裙制度
在星巴克,對咖啡的理解程度是劃分店員等級的標准。店員身上的圍裙分為三種:綠圍裙是普通店員,黑圍裙代表咖啡大師(通過每年一次的筆試和面試獲得),咖啡色圍裙代表咖啡大使(最稀有、等級最高,在星巴克每兩年一次的比賽勝出者獲得)。
圍裙制度把工作變成了打怪升級的游戲,員工會增加對咖啡的興趣和工作自豪感。最終,這些都會轉化到對消費者的服務上面。
6. 夥伴文化
在星巴克,無論職級高低,互相都稱「夥伴」。無論是剛入職的員工還是店長,都要輪流收銀、做咖啡、做清潔;區域經理都沒有辦公室,巡店時隨便找一家店的座位開始工作;兼職員工符合條件後也可以以折扣價購買星巴克的股票……
把員工當公司的主人,和公司共同發展,這就是星巴克的企業文化——夥伴文化。
7. 密集開店
這樣做有三個好處:
【1】.分流顧客,減少排隊時間,給店內提供更多的空間和座位;
【2】.減少固定成本,單店成本被攤得很薄;
【3】.迅速加深消費者對星巴克的品牌印象。
激進的開店策略,不僅幫星巴克迅速增強影響力,而且提升了用戶體驗,一舉多得。
8. 奢侈的民主化
在過去,星巴克咖啡絕對價值並不高,但它象徵的是精緻的、大都市的、中上階層的生活方式。
但是隨著「奢侈的民主化」,更多的人能夠負擔得起星巴克的消費,它讓人們更平等。想像一下:普通打工者和世界首富,喝的是完全一樣的咖啡。這件事,很酷。
9. 積極應對挑戰
為了提高銷售額,星巴克採取了很多措施。比如進軍午餐市場,開啟「免下車外賣」業務等,直接和麥當勞成為競爭對手。
而為了保住高端形象,星巴克做了兩個布局:一方面,打造豪華咖啡宮殿「烘焙工坊」;另一方面,大量開設比普通星巴克店高檔得多的甄選咖啡精品店。
10. 社交基因
如果只能用一個詞概括星巴克,一定是——社交基因。從空間布局設計,到引導顧客,再到杯型的命名,無不是基於「第三空間理論」,圍繞「社交」這個核心基因——為你提供一個優質的、獨立的社交場合。
⑻ 星巴克股票跌了多少
星巴克截至今年9月份第四財季總營收為62.03億美元,同比下降8.1%;凈利潤3.93億美元,同比下降了51.1%,相比於去年同期,利潤可謂被「腰斬」。而在運營數據方面,全球同店銷售額暴跌9%。星巴克今年的利潤下滑幅度很大,達到了51.1%,利潤只有3.93億美元;為了減少支出,星巴克宣布要關掉加拿大和美國的兩百家店鋪。
拓展資料:
1.在疫情的影響下,星巴克今年的利潤有下降。大家都知道在2020年伊始,我國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隨後這個病毒在全球各個國家也不同程度的爆發,為了抗擊疫情大部分國家選擇了封閉隔離的辦法來隔離病毒,更甚至是封城這樣的無奈之舉,作為一個中國人更是清楚在這次疫情中我國是以怎樣的代價去與病毒對抗的。 在疫情爆發期間中國果斷的封了武漢城,然後呼籲大家在家隔離,在春節那段時間也都是待在家裡的,國家規定所有的娛樂場所一律不許開門,這樣一隔離一封閉就是兩三個月,這樣的舉措很快的讓疫情得到了控制感染人數是降低到了個位數,但是這樣的舉措也讓我們的國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這場疫情里,許多的企業倒閉了,能支撐下去的也是支撐得很費力,而那些外企、大企業的營業額也直線的下降,其中受影響最大的便是娛樂行業,飲食行業,電影行業和各大劇院。
2.就連全球都有連鎖店的星巴克也沒有倖免,這次疫情導致星巴克的營業利潤直接少了一半,根據美國星巴克財務官發出來的財務報表顯示星巴克第二季度的營業利潤減少了一半,原因是在疫情持續的那一段時間中國和美國這兩大咖啡市場的銷售額嚴重的下滑,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了5%,今年第二季度只有60億美元,而且凈利潤也只有3.284億美元,同比上季度下滑了50.5% 。在財報出來後的第二天星巴克的股票價格下跌了2%,由此看來疫情對星巴克造成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相對於星巴克更慘的是可口可樂公司,在今年疫情期間的第三財務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了28%。這樣跨國大公司都受到了這么嚴重的影響,由此看我國其他的小企業受到的影響更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