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選基金看哪些指標
買基金參照的指標有:基金過往業績指標、基金最大回撤指標、夏普比率、滬深300收益曲線、同類平均值、基金累計凈值、基金持倉股走勢、基金規模、基金是否有分紅等。
拓展資料:
基金過往業績指標:基金過往業績即過去的收益情況,過往業績越好,說明基金經理管理水平出色,調倉換股能力強。
基金最大回撤指標:最大回撤表示投資者購買基金後在一段時間內的最大虧損,因此最大回撤越小越好。
夏普比率:夏普比率越高,表明基金承擔單位風險可以獲得超額回報率越高,績效表現越好,一般來說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夏普比率大於1最好。
滬深300收益曲線:即該只基金與滬深300指數做對比,若基金收益常年高於滬深300收益曲線,說明投資回報率高;反之還不如直接購買滬深300指數。
基金分紅:基金分紅越多,表示這只基金收益率高。
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投資人購買基金前,需要認真閱讀有關基金的招募說明書、基金契約及開戶程序、交易規則等文件,各基金銷售網點應備有上述文件,以備投資人隨時查閱。
B. 選一支基金,應該看哪幾個重要數據
一,首先,你得先了解什麼是基金。
廣義的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狹義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狹義基金上理解:證券投資基金是指通過發售基金份額募集資金形成獨立的基金財產,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託管人託管,以資產組合方式進行證券投資,基金份額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額享受收益和承擔風險的投資工具。通俗點來說就是就是很多人把很多錢交給一個基金公司去買股票或是買債券。一隻基金購買股票的資金比例較多,就是股票型基金。資金用於購買債券的就是債券型基金。按一定比例購買債券和股票的就是混合型基金。
基金的最大特點是投資者通過購買基金券完成投資行為,並憑之分享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收益,承擔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風險。
二,其次,你得了解基金的投資費用
基金的費用包括手續費和基金的運作費用,其中:
手續費包括:認購費,申購費,贖回費,轉換費;
運作費包括:基金管理費、託管費、證券交易費用、信息披露費用、與基金相關的會計費和律師費等基金運作過程中產生的費用。
認購費=認購金額x認購費率(費率一般不超過認購金額的1.5%)
申購費=申購金額x申購費率(費率0.15%-1.5%)
贖回費=贖回金額x贖回費率(費率0-1.5%)
管理費=管理金額x管理費率(費率0.5%-2%)
託管費=託管金額x託管費率(費率0.25%左右)
三,了解並挑選你需要的基金類型
證券投資基金的分類如下:
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
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
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挑選基金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判斷,若風險承受能力較強,則可以優先選擇股票型基金。承受風險中性的人宜購買混合型基金。風險承受能力差的人宜購買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若保本意願較強的,就可投資低風險的保本基金、貨幣基金。
三,如何挑選基金:
1、首先要設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投資期限,評估自己對風險的承受能力,確定自己是保守型、穩健型還是進取型投資者;
2、其次,仔細綜合考核各基金的多項指標,如多年來的收益表現,基金經理和研究人員的能力素質、基金管理公司的風險控制手段和投資風格等,從中選擇優秀的並且適合自己風險偏好的基金品種進行投資;
3、最後,請跟蹤您所投資的基金,結合該基金的表現、自己的資金狀況和收益目標來調整自己的金融資產組合。
C. 買基金看哪些參數
買基金需要考慮的參數:
1、基金凈值
當日凈值,代表每一份該基金對應的錢數。例如,如果你持有100份某基金,基金凈值為1.1元,則當天這只基金總共值為110元。而基金累計凈值是指基金最新凈值與成立以來的分紅業績之和:
累計凈值=當前凈值+基金成立後份額的累計分紅金額
累計凈值體現了基金從成立以來所取得的累計收益(減去1元面值便是實際收益),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結合基金成立時間長短,反映出這只基金歷史業績的好壞。
2.基金分紅
基金分紅是指基金將收益的一部分以現金形式派發給投資人,這部分收益原來是基金單位凈值的一部分。基金分紅一般有兩種形式:現金分紅、紅利再投資。一般來說,如果投資者沒有指定,則默認現金分紅。
關於分紅,她理財認為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分紅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衡量一支基好壞的最重要標准。衡量一支基好壞主要看凈值增長。基金適合作為長期投資,因此她理財建議在挑選基金時,要重視長期投資價值,對於短期分紅不要過於看重;
(2)不要認為基金凈值越高,分紅比例就越大。
(3)現金分紅不一定優於紅利再投資。
3.基金持倉
基金常常被比作一籃子水果,裡面涵蓋的各支股票、債券等就好比是各種不同水果。基金持倉信息就是告訴你,你選的這個果籃里都有什麼水果。如果你對行業比較有研究,可以看看一隻基金裡面重點持倉的股票是不是你看好的行業,跟買股票道理一樣。
4.規模變動
如果一隻基金的規模一直在增長,這一定是好事嗎?她理財認為,對於基金規模的變動要結合基金凈值的變化來看。如果基金規模在增大,而凈值也大體上持續穩定上升,那麼基本可以判斷基金經理對這只基金的管理能力是比較過關的,沒有因為基金規模的增大而使得基金的表現出現下滑。但需要注意的是,基金的資產規模是一把雙刃劍。規模過大,比如超出100億資產的基金會使基金經理面臨在優質投資品種有限的情況下,無法安排新進資金的投資標的,從而導致攤薄老持有人的收益;而規模過小,基金容易受到申購贖回的影響,被動加倉或減倉,打亂基金經理的部署,從而對基金業績造成傷害。一般來說,她理財認為,一隻基金的資產規模在30億元-50億元之間是比較合適的。
5.持有人結構
她理財之前提到過,優質基金的機構持有人佔比遠遠高於劣質基金。機構持有人佔比反映了機構投資者對基金的認可度,機構持有人佔比高,說明該基金為眾多基金投資者看好。因此,機構持有人比例可以作為判斷一隻基金靠譜程度的因素之一。
D. 買基金看什麼指標最好
這要看你買什麼基金了,例如買大盤指數基金可以看市場情緒指標,當市場情緒低落時候准備入場,當市場情緒高漲時候准備離場。
例如下圖近兩年的行情。指標在底部與頂部都出現了明顯的背離提示。
E. 買股票型基金看哪幾個指標
看基金經理在金融領域是不是很出名。你可以看一下華夏 王亞偉這個基金經理。他管理的基金在中國公募基金是很厲害的。
F. 基金主要看什麼指標,判斷好壞,購買時間何時適宜謝謝!
您好,基金投資的關鍵在於購買什麼以及何時購買和出售。很多人重視第一個問題,但後一個問題不低於第一個問題。問題是什麼時候買賣基金最合適是交易的最佳時機。
許多基金投資者的交易業務和股市的走勢相距甚遠。例如,自2009年3月市場觸底以來,股票基金受益匪淺。然而,在2009年和2010年大部分時間里,股票基金贖回持續,債券基金收到大量凈資本流入。從投資者回報數據來看,2010年美國國內股票型基金平均回報率為18.7%,投資者平均回報率為16.7%。
中國基層民眾的處境可能更「悲催」。據估計,自2001年9月至2010年6月底第一個開放式基金成立以來,少數股權投資基金的部分投資凈投資額已達到約1.28萬億元(一般本金-贖回-股息),但扣除已經完成。扣除費用後的凈收入僅為317億元,累計收入僅為2.5%。然而,基金本身的財富效應令人印象深刻。在過去八年中,股票基金的整體年化收益率高達24%。可以看出,從基金賺錢並不意味著基本的人賺錢。什麼時候是基金交易的最佳時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一方面,這可能是由於基督徒追逐和殺戮的惰性。許多基督徒在市場上熱情地大量買入,但當市場蕭條時他們並沒有站出來。這種行為模式不可避免地導致了高點的買盤。例如,2007年,創造了許多資金,在一夜之間賣出了神話。同時,價值近萬億元的資產被絎縫。當市場在2008年底跌至低點時,基金投資也降至冰點,沒有人對該產品感興趣。。
另一方面,原教旨主義者「加強和幫助弱者」的行為模式也可能是「不賺錢」的根源。在做投資決策時,大多數人都有明顯的偏見。當投資處於盈利狀態時,投資者變得非常謹慎,在基金小幅增加後很容易出售以實現盈利;當投資處於虧損狀態時,投資者成為高風險的愛好者,不願賣出和承認虧損。當投資需要營運資金時,他們通常會出售賺取更少或虧損的資金,而不是損失更多的資金。這導致了「糟糕的錢趕走好錢」和基本人不能從好的回報中受益的情況。
當然,絕對「基金交易的最佳時機」非常難以捕捉,基金什麼時候賣出合適這個對於基本人群來說在判斷是否購買資金方面,至少有兩個指標:一是基金長期表現良好,核心投資者穩定;其次,市場的長期趨勢是高概率事件。當這兩個指標發生變化時,可能是調整頭寸的時候了。此外,固定投資是利用紀律打敗人類弱點的好方法。定期交易可以抵制基金交易的沖動,最終可能獲得很多收益。
G. 怎麼選股票基金要看哪些指標
MACD KDJ EXPMA.....只要能將某個指標搞透,我想離賺錢的日子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