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分批賣出和一起賣出的手續費相同嗎會增加嗎
每筆交易都會收取傭金(傭金是你開戶的時候和客戶談好的)每筆最少五塊,買入賣出都收取,假如你分三次買入每次3000元 買入手續費就是15塊 然後一次賣出傭金千分之一,手續費就是9塊,如果是滬市再加千分之一的過戶費,深市不收取,而且每筆都要收取千分之一的印花稅,不會增加。
一、手續費具體簡介:
1.手續費的測算和你持有的股票市值關系較大,而與持有的股數沒有絕對關系。 如果你每一千股股票的市值小於2千元的話,理論上說,你分三次賣出的手續費要大於一次性賣出的手續費。而且每一千股的市值越低,分多次賣出的操作就越不合算。 手續費的測算方法是:所交易的市值乘以券商擁金費率,但小於2千元的按5元收取。
2.依此,我們打個比方,假設股價為1元,傭金為0.26%。 一次性賣出的手續費為3000x1x0.26%=7.8元;而分三次賣出的話,由於每千股都小於2000元,那麼三次的手續費為:5+5+5=15元,比一次性賣出的手續費多出將近1倍。 所以在交易時要對交易的_值加以關注,避免因操作不當,而多損失手續費用。
二、手續費的區別:
1.由於有最低傭金(可能還有委託費)的緣故,同一隻股票分幾次買入和一次買入手續費,可能不一樣。 關於買賣股票(基金、權證)的具體費用: 不同的營業部的傭金比例不同,極個別的營業部還要每筆收1-5元委託(通訊)費。 交易傭金一般是買賣股票金額的0.1%-0.3%(網上交易少,營業部交易高,可以講價,一般網上交易0.18%,電話委託0.25%,營業部自助委託0.3%。),每筆最低傭金5元,印花稅是賣出股票金額的0.1%(基金,權證免稅),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過戶手續費(基金、權證免過戶費),不足千股按千股算。
2.由於每筆最低傭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為5÷傭金比率、約為(1666-5000)元比較合算. 如果沒有每筆委託費,也不考慮最低傭金和過戶費,傭金按0.3%,印花稅0.1%(單邊)算,買進股票後,上漲0.71%以上賣出,可以獲利。
『貳』 股市交易規則:一支股票不同價格買入,分批賣出時先成交低價格的股票嗎賣出後,成本價顯示降低是怎麼回事
一支股票不同價格買入,在你的賬戶中顯示平均成本價。分批賣出時不分別計算買入時的先後或價格。賣出後,成本價顯示降低是因為你賣出的價格高於你買入時的價格。
一隻股票分批買入,成本價是加權平均價。賣出的時候,所有股票在賬戶里都是一樣的,並不區分成交價的。賣出後,由於盈利就會造成成本價降低。
分批買賣法指的是當股價跌到一定程度後,投資者開始進入股市分批購進;而當股價上揚到一定高度後,則開始將持有股票予以分批售出。股市交易規則規定交易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 --11:30,下午1:00 -- 3:00。周六、周日及交易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
拓展資料
股市交易規則
1、 交易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 --11:30,下午1:00 -- 3:00。周六、周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交易時間和交易所規定的交易時間是同步的,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只接受委託,但不會撮合成交。
2、 股票買賣實行T+1交易制度,即當天買的股票T+1日才能賣出,當天賣的股票T+1才能取出現金,但可以用賣出股票的錢買其它股票或新股交款。競價原則為價格優先、時間優先。價格較高的買進委託優先於價格較低買進委託,價格較低賣出委託優先於較高的賣出委託;同價位委託,則按時間順序優先。
3、 股票的交易單位為「股」,100股=1手,委託買入數量必須為100股或其整數倍,1—99股為零股 不足1股為零碎股 買入委託必須為整百股(配股除外),賣出委託可以為零股,但如為零股必須一次性賣出。股票停盤期間委託無效,買入委託不是整百股(配股除外)委託無效,委託價格超出漲跌幅限制委託無效。
『叄』 分幾次建倉的股票,分幾次賣出好,還是一次性賣出好
這要分幾種情況了,如果你認為該股票已經漲到最高點了你就應該一次全部賣出。如果你認為該股票後期還有上漲的趨勢,你可以分批賣,低價賣,然後價格變低時又買,可以獲利,然後等待這只股票後市上漲,你又可以多賺錢,這是滾動操作。
下跌時也是一樣,如果你認為這只股票馬上要開始下跌了,你可以一次賣光。如果你已經被套了,你也可以滾動操作,以減少損失。
建倉的股票:
投資者在剛剛接觸股票投資的時候都遇到過虧錢的情況,虧多了捨不得割肉是人之常情。虧錢不僅僅是金錢上面的損失,如果虧的太多還會影響生活,影響投資的心態和信心。
我們很難在虧錢以後再做各種策略,因為虧錢如果已經變成事實,你就陷入被動中了,我們要做的是盡可能的在買入之前就安排好各種可能的情況。
『肆』 短線買賣股票看哪些技術指標
KDJ KD MACD SAR等作為短線指標相對都較准。
如:sar:在股指(股價)振幅驚人,究竟何時持股,何時持幣?價格和時間並重的分析工具SAR將是一個好幫手。 拋物線轉向系統不僅利用價位變動的動能,而且運用了時間變動性質來調整價位上設定的停損位置。SAR之遞減或遞增與實際價格之升跌幅度及時間長短有密切關系,可適應不同形態股價之波動特性。實踐證明:
第一,長期使用SAR指標可以輸小賺大,不太可能一次就慘遭套牢。
第二,SAR是所有指標中買賣較為明確的,易於配合操作策略的指標,尤其適合強勢股,故把它比做明鏡高懸並不為過。
KDJ指標是一種超前指標,運用上多以短線操作為主;而MACD又叫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是市場平均成本的離差值,一般反映中線的整體趨勢。理論上分析,KDJ指標的超前主要是體現在對股價的反映速度上,在80附近屬於強勢超買區,股價有一定風險;50為徘徊區;20附近則較為安全區域,屬於炒賣區,可以建倉,但由於其速度較快而往往造成頻繁出現的買入賣出信號失誤較多;MACD指標則因為基本與市場價格同步移動,使發出信號的要求和限制增加,從而避免了假信號的出現。這兩者結合起來判斷市場的好處是:可以更為准確地把握住KDJ指標短線買入與賣出的信號。同時由於MACD指標的特性所反映的中線趨勢,利用兩個指標將可以判定股價的中、短期波動。
各項指標都有其自身特性。其實,很多高手持股的短、中、長時期,是因應不同市況對指標自設定參數,很多指標能發揮短線指標作用,關鍵是參數設定。
『伍』 同一支股票不同的價格買入,怎麼分開賣出
它是按照你成交的資金來計算收益與稅收的,假如說你第一次10.66和10.56元買入,11.55與12.35分別賣出,這裡面它就是單獨計算你每次成交資金的稅收和收益的,其實很簡單,就是按照你成交賣的價格減去你的成本價!稅收是按照你每次交易的金額來算的。如果你的稅收是千分之三,那麼就是你本次成交總資金乘以千分之三!是就稅收!成本是綜合計算的,還有一個是最低傭金的問題,一般最低傭金一筆是5塊,如果達不到也是按照5塊收取。要是不在意隨便怎麼賣都行。
拓展資料:因為股票是撮合交易,要有買才能賣,有賣才能買!買一就是想要買這個股票的人能出的最高價,就是你直接賣出能賣到的最高價!賣一就是想要賣出這個股票的想要賣的最低價,也就是你直接買入能買到的最低價格!一般股票交易軟體上面會分別顯示買賣各五檔的價格,也叫做盤口!這是股票的買賣雙方委託單的價格排序!
一、某隻股票叫「只」或者「支」,而股票的單位是:股或者手(1手=100股) 二、參考成本價的概念。 買入某隻股票,就產生了買入的費用,一般就是傭金。買入以後買入的費用已經產生,所以不用預估,它是時機存在的。需要估算的只是賣出的費用。 而賣出的時候不僅有傭金,還有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既然費用是以成交價格來計算,這里顯示的參考成本的計算依據是現在股票的價格。隨著股價的變動,這個成本也在不停變動。 比如:當前股價是10塊,一共100股,那麼當前估算的印花稅就是1塊錢。 如果價格漲到了100塊,那麼估算的成本裡面就包含了10塊錢的印花稅。 三、不管是以什麼價格成交,都跟預估成本關系不大,預估成本只是讓投資者參考,在哪個價位賣出開始盈利。最終的盈利情況和費用都以成交價格和數量計算。
分批買賣法是基於克服人性的優柔寡斷弱點而應運而生的一種投資方法。股票投資者的良好願望是能夠在最低價買進和最高價售出。但真正能在市場上如願以償的投資者卻為數不多,通常發生的情形,在股價下跌到可以入市購進時,許多投資者還認為股價會繼續下跌,仍然持幣待購;而待股價強勁反彈上來時,又後悔莫及坐失入市良機。另外,當股價上漲到應該脫手時,還認為股價繼續上揚,而待股價下跌時,不僅賣不出好價錢,有時甚至還難脫手。
個人建議:分批買賣法克服了只選擇一個時點進行買進和沽出的缺陷。由於分批買賣法進行的是多次買進和多次賣出。故而當股價下跌到某一低點時,投資者就可以毫不猶豫地予以購買。同樣,當股價漲至某一高點時,投資者也不會因貪心而捨不得賣出,因為即使股價繼續上漲,投資者仍可能通過不斷賣出獲利,故而不會錯失良機。
『陸』 股票短線操作,股票盈利後什麼時候賣出最合適
我首先不建議你短線操作,至少不要頻繁短線操作,因為短線操作會加大你虧損的風險。
其次,當你的股票出現短線盈利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策略來選擇賣出的時機,具體分以下幾種情況:
1、第1種情況是移動止盈,你也可以理解為右側止損。如果你想吃完整段行情,你可以給自己設置一個止盈點,比如當行情回撤20%之後,你會選擇果斷賣出。在此之前,你可以堅持持有這個股票。
2、第2種情況是目標止盈,如果你本身已經設置了止盈線,比如你設置了20%的止盈線。不管行情後面怎麼走,你都可以選擇果斷賣出,後面的行情也和你沒什麼關系。
3、第3種情況是分批止盈,你可以通過倉位管理的方式來止盈,每當行情上漲10個點,你可以選擇賣出1~3層倉位。
『柒』 股票在上漲過程中是應該分批賣出還是應該一直持有
股票在上漲過程中是應該賣出,至於是分批還是一直持有等待,需要對該股的把握若長線看好自然是持有,若短線操作有一定的獲利自然是要賣出。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若想了解更多理財投資產品可下載平安證券App。
應答時間:2021-11-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捌』 短線打板買的股票怎麼賣出賣出股票要看哪些
打板手法是短線套利,追求隔日價差,第一天打板,第二天該如何賣出?今天簡單介紹一下賣出邏輯。
一看大盤行情
炒股一定要關注大盤環境,大盤的走勢會影響絕大數個股的漲跌,如果大盤走勢較弱,市場恐慌情緒就會較大,拋壓也會較大,此時出現連板股的概率就較小。
二看龍頭股走勢
龍頭股代表著市場連板股的空間,龍頭股連板數越多,市場情緒就會高漲,踏空資金會選擇龍一外的個股繼續拉升,但如果龍頭股受挫,那麼此時的連板股情緒就會較低,個股也會泥流順下。
舉例說明:2018年4月27日,龍頭股凱倫股份(300715)連創新高後,大幅低開又快速封死跌停;吉大通信(300597)連續4漲停後,小幅上沖就封住跌停,龍頭倒下,必然加大市場拋貨力度,隨後前一日漲停的曉程科技(300139)和海特高新(002023)紛紛被砸,直接從漲停回落到綠區7%,全天17%大面。
打板做短線需要照顧很多因素,連板股或妖股是整體市場合力的結果,沒有人能買在最低賣在最高,關鍵是看市場運行邏輯和市場情緒,交易講究高概率事件,打板就要明確自己的交易紀律,買要有原因,賣也要原因。賣出可以採用分批賣出策略。
『玖』 股票為什麼要分批買入和賣出
股票買入和賣出可以選擇全倉買賣,也可以選擇分批買賣,只不過股票市場中最難的要數擇時和擇機的問題,投資者如果不能做到100%的成功概率,就要去考慮分批買賣的方式。這樣做可以在買入建倉時,一旦出現操作錯誤可以擇機加倉買入,或者是過早地離場止損,這時的損失也不大;在賣出時即使賣早了,還有再度賣出的機會,這樣的盈利也能達到一定的平均收益率目標。
投資者在使用分批買入和賣出的方式後,也要給自己提前設定止盈和止損的投資計劃。在盈利後要注意浮盈不能變成浮虧,對於盤面的變化也要時刻注意,更不能讓盈利變成虧損賣出。在虧損後不要總指望靠加倉來降低倉位,等待之後反彈盈利的機會,一旦遇到大熊市的行情,下跌後的加倉往往是虧損更多的開始,而之後的反彈遠遠無法達到加倉後的成本位置。騎牛看熊認為任何一種投資方式都是有利有弊的,一定要按照自己的交易計劃來做決策,切莫存有僥幸心理,那樣只會讓自己深陷泥沼不能自拔。
『拾』 股票為什麼要分批買入和賣出
股票的操作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倉位的控制,所以在平時股票買賣過程中我們最為喜歡的就是分批買入和分批賣出的操作,很多投資者往往會有疑惑,既然一隻股票我已經完全看好了我全倉買入就行何必要分批呢。如果我一隻股票我不看好我完全可以全部賣出何必要分批賣出么,所以接下來我們重點分析個股為什麼要進行分批買賣,和進行重點分批買賣的技巧和方法。
分批買賣的原因我們不管個股的賣出還是買入誰能保證我賣出後個股百分之一百跌呢,我買入股票後股票就百分之一百的漲呢,所以分批操作是我們是我們倉位控制的一種,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市場整體走勢的影響,我們在平時操作中主要是對個股的買賣操作很少參與指數的方向的操作,所以我們當我們准備買入一隻股票時候,我們通過分析該股的形態和基本面都處於一個很好的買入位置,但是由於市場突然走出下跌的狀態後自然會拖累該股的走勢跟隨市場一起出現回調,比如今日市場在周末國家加速發行科創板股票後市場情緒面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後個股出現了普跌的狀態,具體參考下圖例子:
採用遞增式的分批買入方法,可以避免被深套的風險,一旦個股出現小幅度的反彈都能夠保本出局或者賺錢出局。第三,幅度跟倉位成正比,所謂跌的越狠買的越狠,漲的越狠賣的越狠,我們可以根據當前第一買賣價格設定第一價格,比我當前價格買入後下跌幅度在10%了我加倉可以適當加倉,當前價格跟第一次買入價格已經下跌20%了,我就加加倉2成倉位,分批買入的幅度跟下跌成正比。
如果買入個股後准備考慮出局,當前加倉賣出後,後期上漲10%考慮賣一成,再次上漲10%考慮賣出兩成。上漲幅度跟分批賣出幅度成正比。幅度跟倉位成正比分批買賣的操作法,主要防止有一些個股沒有形成趨勢後短期出現暴漲暴跌的狀態。
總結:分批買賣的操作主要來源於個股的不可預測性的魅力,盲目的加倉和減倉會導致我們操作的失誤,策略的分批買賣能夠保證我們良好的持股心態和操作心態,大家一定形成一套適合自身的分批操作策略。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