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萬字演講隻字不提造車,雷軍愛在心頭口難開
撰文 / 溫 莎
編輯 / 張 南
設計 / 趙昊然
所有能宣之於口的都是已經完成的過去式,真正埋在心底的才會閉口不提。
8月11日,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發表年度演講,在前後長達三個小時的演講中小米隻字未提造車,只是操著標志性的湖北普通話講述了過去這些年為追尋夢想,克服的10個困難和艱難選擇。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不知從何時起,中國企業家一度愛上演講,但隨著馬雲、柳傳志、劉強東等人的隱退,雷軍成為扛旗者。去年同月同日,雷軍在小米成立十年的節點上第一次進行年度演講,在《一往無前》的主題下回憶了過去10年小米的成功和創業曲折,一時間語錄橫飛,傳播效果拉滿。
今年,雷軍的穿著和去年幾乎一樣,小白鞋,牛仔褲,淡藍色的襯衫,標準的互聯網人打扮,最閃亮的部分是腰間的皮帶,但上面沒有Logo。變的是演講題目,改為了《我的夢想,我的選擇》,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勵志。在這樣的主題下,不說 汽車 也許是對的,此前 汽車 圈與「夢想」聯系最緊密的詞彙是「窒息」。
3月30日,小米發布公告,宣布董事會批准電動 汽車 業務立項,雷軍隨即在小米發布會上宣布了造車的消息,表示這將是他人生中第四次創業,也將是最後一次的創業項目,他願意為此壓上人生積累的所有戰績和聲譽,言及深情之處,一度淚灑當場。
133天的時間,小米 汽車 怎麼造、誰來造、造什麼……整個 汽車 圈為雷軍操碎了心,但與頻頻登台回憶小米是如何取得成功不同,雷軍對 汽車 三緘其口。
就像開頭所說的,真正的愛都是埋藏心底,付諸於行動的。
從各種正式和非正式渠道曝光的蛛絲馬跡中可以看出,小米 汽車 的掌舵者在過去四個多月為造車積極遊走。
4月1日,雷軍在小米 科技 園接待多位 汽車 行業大佬,比亞迪總裁王傳福、紅杉資本沈南鵬等赫然在列;4月9日,雷軍位移上海,拜訪博世總部;幾乎同一時間,路人爆出了雷軍突訪寧德時代的照片;4月28日,雷軍前往長安 汽車 研發中心和兩江工廠參觀;5月,雷軍去了廣汽埃安;6月4,雷軍到訪風頭正勁的上汽通用五菱,參觀宏光MINIEV工廠;四天後,又來到保定參觀長城 汽車 工廠;7月9日,雷軍出現在了上汽乘用車安亭總部……
根據冰山原理,浮出水面的只是冰山一角,隱藏在水面下的還有更多。雷軍似乎已經打定主意要在造車上悶聲做大事了,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他過往的演講中窺視一二。
造車,從找人開始
去年的演講中,雷軍透露在小米創辦初期,自己花費了80%的時間找人,幾乎每天都在找人。
在他印象中,有一個人他兩個月聊了至少10次以上,有的時候甚至聊10個小時以上。他表示,創業公司找人肯定是不容易的,如果找不到人,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沒用心,「找人不是三顧茅廬,找人要三十次顧茅廬。」
要干一件大事,組建團隊是第一步,但百將易求,一帥難尋,雷軍自身既懂硬體又懂軟體,但他還需要一個更懂 汽車 的人。
十年前,雷軍找到的第一個人是當時在谷歌中國研究院任職的林斌,靠著畫在餐巾紙上「互聯網+硬體+軟體」鐵人三項的圖打動了林斌,後者成為小米的二號員工。這一次,雷軍似乎同樣准備從研究院入手。
6月1日,有媒體曝出小米10億元天價挖角吉利集團高級副總裁、浙江吉利 汽車 研究總院院長胡崢楠的消息。盡管當事人已經發微博辟謠,但第二天,吉利放出官方消息,領克研究院院長康國旺已經被任命為中央研究院院長(兼),胡崢楠不再兼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另有任用。
與此同時,關於小米 汽車 招兵買馬的小道消息時常見諸報端,官宣造車後,小米開始了大張旗鼓的招賢納士。
7月28日,雷軍微博上放出張海報,上面寫道:小米 汽車 自動駕駛誠邀500技術精英。更早之前,某公眾號公布了更多的招聘信息,從座椅系統工程師到標准管理工程師,年薪起步至少為30萬元,上限到70萬元,並且提供14個月的薪水,工作地點均在上海徐家匯。
不只小米一家,2021年, 汽車 成為時代風口,滴滴、集度、恆大、寶能,各大領域的龍頭企業先後入局,人才爭奪戰正式打響,其造成的連鎖反應是,幾年前四處挖角的造車新勢力紛紛捂緊大門,部門企業與員工牽起了競業協議。
造車可太費錢了
雷軍的演講聲情並茂,但他自己可能也沒想到,最出圈是一條八卦。
2019年9月,小米股價一路跌到8.28港幣。「那段時間,我的情緒非常低落。有位投資者指名一定要見我。剛見面,他就毫不客氣地說,『你們小米讓我虧了這么多錢,真的不知道你們是怎麼乾的?』接著,從戰略到產品再到管理,把我們當小學生,數落了一個多小時。我襯衣都濕了。」
貴為互聯網大佬,也會被人數落?能夠數落雷軍的人,到底是誰?
11日當晚,就有媒體扒出了秘投資人的身份是張瑛,後者的另一個標簽是馬雲的老婆。緊接著,隱退江湖的馬雲回應「馬上報案」,雷軍在第二天發微博緊急否認。
拋開八卦,這暴露了一個問題。縱觀雷軍當天的演講,提到最大的一筆錢為36億,還是港幣。他是這么說的,在被投資人數落濕樂衣襟後,「經董事會同意,我們掏了36億港幣的真金白銀,均價9.35港幣買了大量小米股票。」
這些錢,對造車這件小事兒而言,著實杯水車薪。
蔚來 汽車 創始人、董事長李斌曾公開表示,一個電動車企業走到量產至少需要200億元,這一數字後來幾乎成為行業共識。早已實現財務自由的何小鵬在完成A+輪融資之後也感嘆:「以前看別人做車覺得100億太誇張了,現在跳進來才知道200億元都不夠花。」
據摩根士丹利 汽車 行業分析師預計,特斯拉想要達到年銷100萬輛的目標,至少要花費180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還預測,到2030年,特斯拉將燒光660億美元。
最新的一個是恆大。8月9日晚,恆大 汽車 發布盈利預警公告,預計今年上半年凈虧損約48億元,約為去年同期的兩倍。關於造車究竟有多燒錢,一向以財大氣粗著稱的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也沒能抗住「土豪」人設。
換句話說,造車的門檻夠高,如果沒有足夠的預算和過硬心裡素質,還是不要輕易嘗試。四個月前,雷軍表示首期投入10年投資100億美元在造車上。他當時凡爾賽式的發言言猶在耳,「我們有什麼,我們有錢,1080億現金,有一萬多人的研發團隊,有全球前三的手機業務,還有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態,說實話,還有我們虧得起。」
與當初到處找錢的造車新勢力不同,小米本身資金尚且稱得上雄厚,但這些「家底」對於准備All in造車的雷軍而言到底是否足夠?可能還需要做些,再做一些心理建設。
改變與挑戰
逆襲的勵志故事,是企業家演講中最必不可少的部分,這樣的故事,雷軍很多。
七年前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雷軍表示小米要用5到10年的時間登頂全球第一。主持人問站在一旁的時任蘋果公司高級副總裁布魯斯·塞維爾怎麼看,後者談談的回了一句:「It's easy to say, it's much more difficult to do。」(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台下幾百名觀眾笑成一片,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七年後的今天,Canalys等第三方研究機構報告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機出貨量達5310萬,同比增長86.6%,以17%的份額超越蘋果,首次排名全球第二。站在台上宣布的這一刻,雷軍是揚眉吐氣的。
加入造車大軍後的雷軍似乎認同了「It's easy to say, it's much more difficult to do」,對 汽車 業務還未發出過任何豪言壯語,但在行動上大量招聘、與多家地方談項目落地、頻繁拜訪其他車企,一直在密集進行。
發布會上,雷軍還分享了一個十年前的難忘經歷。2011年,小米正在熱火朝天的創業之中,手機發布在即,至此關鍵時刻,金山遭遇巨大危機,前合夥人希望他能重回金山,力挽狂瀾。
「兩位大哥二十多年的情義,四五千兄弟們的前途,我也於心不忍!」最終,雷軍的選擇是「責任身上扛,情誼兩肩挑」。
晶元短缺,競爭加劇,大國博弈,手機市場並非溫室;此外,小米手機也面臨著沖高的困境,這不禁令人產生一個大膽的疑惑,如果ALLin 汽車 的過程中小米手機出現危機,雷軍要專注哪個,他將如何選擇,要怎麼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如今的主流 汽車 圈只有特斯拉的掌舵人馬斯克同時經營著多板塊業務,其他人100%投入 汽車 都很難做好,更別說分身。雷軍如何平衡他的手機和 汽車 業務,可能會是小米 汽車 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小米要造什麼車?
今年的演講中,雷軍還提到了一個「車」字。
他是這么說的,在小米手機從3000元至4000元爬坡的過程中,「團隊壓力巨大,通宵達旦開會,商量著各種復雜的問題:如何破圈,如何影響商務人群,甚至是不是要找跑車品牌聯名等等。」
重點在後半句,「我也懵了,懵了一段時間後,我認為只有一條路:相信米粉,依靠米粉。」最終的結果也證明,米粉是靠得住的。
從小米造車伊始,擺在明面上的最大財富之一就是「米粉」。
發布會上,雷軍也賣了一波情懷。演講的最後,他宣布向小米手機首批18.46萬用戶,每人贈送 1999元紅包。這是小米 歷史 上第二次以無門檻現金的方式回饋用戶。2017年底,小米曾發起1億元無門檻現金活動,將當年超額的稅後硬體綜合凈利潤返還給用戶。
米粉們對小米的愛毋庸置疑,問題是,他們什麼時候才能看見小米的第一輛車。比小米早一個月宣布造車的集度 汽車 正在加速首款產品的落地,但關於雷軍要造什麼車還是未知之數。
四個月的時間,小米集團對縱目 科技 、禾賽 科技 、DeepMotion(深動 科技 )和幾何夥伴進行了投資,四家均為自動駕駛相關企業。此外,小米還投資了蜂巢能源和贛鋒鋰業,分別涉及動力電池製造和上游產業鏈。
小米的投資主要集中在自動駕駛和動力電池方面。
有消息指出,深動 科技 的四位創始人均出身於被譽為「中國AI演算法黃埔軍校」的微軟亞洲研究院,他們將補齊小米自動駕駛各個模塊的負責人陣容,並作為小米 汽車 自動駕駛研發的基礎。這與小米的招聘海報相吻合,這份召集令顯示,小米將自研行業領先的L4級智能駕駛。
此外,從其他地方也可以獲得一些蛛絲馬跡。今年5月11日,360宣布投資哪吒 汽車 ,公司創始人周鴻禕表示自己造車受雷軍啟發。
「我有一天和雷軍聊了聊,雷軍也認為自己是產品經理,他說造車說復雜也復雜,涉及的元器件很多,供應鏈很復雜,製造工藝也很不一樣。但說簡單也很簡單,你把它看成一個產品,用我們做互聯網產品的思路,看能不能做成相對在某個價位上最好的產品。」周鴻禕說。
至於雷軍要做什麼價位的產品,如何定義最好,還需要時間的印證。大概率,雷軍自己也還沒有想好。
演講之餘,雷軍還參與了一檔訪談類節目的錄制,名為《雷軍請你超大杯》,第一期節目請來了著名導演孟京輝。
在節目中,雷軍問道,「當代年輕人很多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如何選擇,甚至為此感到焦慮,該怎麼克服選擇焦慮症?」孟京輝笑著回答:「選最難乾的事兒!你要選擇一容易的事兒,你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沒事兒幹了。」
走上了造車之路後,也許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雷軍都不會焦慮了。
❷ 小米再度破發 「翻倍」將成泡影
「年輕人的第一隻股票」遭遇過山車行情
6月22日,小米創始人雷軍、林斌等高管在小米招股書上正式簽字,小米隨即啟動全球公開發售。當日上午,小米CEO助理「小米公司陳曦」在微博上喊話:港交所第一隻同股不同權的股票,股票代碼:1810(18年上市,10年創立),年輕人的第一隻股票,親愛的米粉們,賬戶開好了嗎?
然而,「年輕人的第一隻股票」卻在上市的首月里,上演了一出過山車大戲。
真的如此嗎?有投資人士指出,小米此舉也許不會稀釋存托憑證持有人的權益,但一定會影響二季度的業績表現。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小米短期股價表現仍值得期待。受鎖定期制約,小米的基石投資者和原始股東只能等半年後才能出貨,雷軍有維護股價穩定、市值管理的需求。
另外,從近期放出的「小米2018年二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大增48.8%」、「小米大張旗鼓宣布進軍空調領域」等消息來看,也許雷軍並沒有放棄小米千億美元市值的夢想。
來源:騰訊科技
❸ 雷軍回應曾因股價低迷被訓一個小時:網上傳聞是謠言
雷遞網 樂天 8月10日報道
小米CEO雷軍昨日在年度演講中談及小米上市破發一事,曾經歷了很艱難的時刻,甚至曾被一個投資者當小學生一樣,數落了一個多小時。「我襯衣都濕了。」
此後,這段話引發了網上的一些猜測。對此,雷軍今日回應稱,「網上傳聞都是謠言。」
2018年初,小米經過反復商討,決定上市。 誰也沒有想到,一開盤,小米破發了。
雷軍說,儀式結束後,還有很多媒體堵在門口,誰也不願意麵對尷尬時刻,小米幾個管理層躲進了港交所的一個雜物間,心裡特別不是滋味。
當天晚上,小米按計劃舉辦了內部答謝會。大家都來向雷軍祝賀,但雷軍心裡始終沉甸甸的。晚宴致辭時,雷軍忍不住說:"今天破發,我對不住大家了。我們會努力工作,一定要讓IPO投資者至少賺一倍!"
那天晚上,雷軍喝了很多酒,雷軍說,只記得跟同事反復說,我們一定要努力工作,不能虧別人的錢。
第二天早上,雷軍特地買了一條破洞牛仔褲,這是其一輩子第一次穿破洞褲。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我一定要牢記破發的這一天!雷軍還專門發了一條微博,時刻提醒自己: 雖然小米已經上市,但革命仍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正當小米躊躇滿志的時候,中美貿易戰升級,小米股票開始了一路跌跌不休。跌了一年多,到了2019年9月,一路跌到8.28港幣。所有人的信心都幾乎崩盤了,甚至還有人認為會跌到4塊港幣。
那段時間,雷軍的情緒非常低落,特別不願意見投資者。
有位投資者,指名一定要見雷軍。剛見面,她就毫不客氣地說,「你們小米讓我虧了這么多錢,真的不知道你們是怎麼乾的?接著從戰略到產品再到管理,把小米管理層當小學生,數落了一個多小時。我襯衣都濕了。」
經歷過艱難時刻後, 小米股價開始慢慢回升。2020年7月10日,上市兩周年的第二天,小米股價終於漲回了17塊港幣,也就是IPO發行價。
雷軍鬆了一口氣,時隔兩年,終於可以抬頭挺胸、重新做人了。
接著,小米股價一路高歌,到了2021年1月4日,收盤價 34塊港幣。讓IPO投資者賺一倍,當初吹的牛,我們終於兌現了!"破發"給雷軍造成的心理陰影也終於煙消雲散。
那天,雷軍很認真地跟同事們說,「富途、老虎、同花順,雪球、大智慧、自選股,這些股票軟體,統統可以卸載掉了,我再不用關心股價!」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遊世界。
———————————————
雷遞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❹ 3年前股價大跌,雷軍曝曾被投資人訓了一個小時,真的會有人訓斥雷軍嗎
在雷軍10周年演講會上,雷軍曾經爆出這樣一個秘聞,那就是在三年前港股股價大跌的時候,雷軍曾經被投資人訓斥了一個小時,我覺得肯定會有人訓斥雷軍,因為幾年前小米集團的股價走勢的確很差勁,一些投資人買了小米的股票,可以說是被套牢在了山頂。實話實說,有時候投資人因為公司虧了錢發點牢騷也正常,更何況虧了不少。
我個人覺得雷軍被投資人訓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畢竟前幾年小米集團的股價走勢的確很低迷,低迷到當初購買了小米集團股票的股民被套牢在山頂。從24元跌到8元,甚至有傳聞說要跌到4元了,雷軍也縮著不敢見人,這時候投資人找上門來無非就想表明態度,繼續支持小米賣股票他們是肯定不可能賣的,他們找上門只想跟雷軍探討一下小米集團的發展而已。
綜合以上種種,在三年前小米集團股價大跌的時候,雷軍曾經被投資人訓了一個小時,我覺得這個事情是真的,投資人訓斥雷軍這種事情肯定會存在。
❺ 雷軍給小米員工發股票,每人分得57萬港幣,此舉有何深意
小米員工發了股票,發了7000多萬,發給了3000多人,平均每人能得到57萬港幣的股票止損也進行了這個股票的分發,是因為執行股權激勵計劃,很多大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都會實行這個股權激勵計劃。
因為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就必然需要擴充管理的層級管理的層級越多,越意味著有管理失控的風險,怎麼能讓它不失控呢?那就是讓自己能接觸到的最下級的那一層管理者對自己言聽計從,凡事從企業利益的角度去出發,他們就像是企業的董事長一樣去管理自己下面的那些人,那這樣企業就很少存在的經營失控的風險,企業經營風險會下降很多。
❻ 雷軍猛推120億港元回購,上市14個月市值蒸發3300億小米,到底是怎麼回事
雷軍這回可能是真的急了!9月3日,小米集團(01810)發布自願公告稱,小米董事會將行使此前股東大會授予的股份回購權利,在權利有效時間段內,將按照不超過120億港元總價,不定期從公開市場回購股份。
小米集團表示,在互聯網商業模式及「智能手機+AIoT雙引擎」策略的推動下,小米集團以股份購回表達對現時及長期業務前景充滿信心。本公司將繼續提供「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產品,相信該價值定位在現時市場狀況下會更具競爭力。
除了林斌出售股票,根據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小米主要股東晨興資本也於7月4日向基金各GP及LP配發小米集團合計約1.11億股B類股份,此次配股可視為各GP及LP將其在基金權益兌換為小米集團的股票。有專業人士認為,晨興資本在此次交易中獲得基金權益,此舉是股票轉讓的行為。也許正是出於對股價前景的擔心,雷軍才會在此刻推出重磅回購計劃。
❼ 小米股價再創新低,市值蒸發50多個科技園,雷軍為什麼還回購
8月2日,小米股價再創下歷史新低。當日收盤, 報收8.80港元/股,刷新了此前保持的8.91港元/股歷史記錄,市值縮水至2108億港元的新低,約合人民幣1870億。
如果按照22.2港元/股的最高點計算,小米當時市值為5291.70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663.5億元。而目前,小米的市值只有210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870億元,相比當時最高點下跌了60.16%,市值蒸發了2793.5億元,約合52個小米科技園的造價。
❽ 雷軍刪所有炒股軟體,稱再也不用關心股價了,目前小米的股價處於什麼境況
近日,雷軍在年度演講中說了很多關於小米這個品牌的故事,還說了關於小米股價的一些心酸往事,當年小米上市以後,股價當天就跌破發,隨後雷軍便被媒體堵住了,不得已躲在小會議室中,後來還被很多投資者痛斥,不過現在小米也算是度過了艱難期了,如今的小米股價都穩定在25港元左右了,比起首發價格17港元來說,已經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了。
最後,小米當年上市的時候,首發價格定在了17港元,結果很快就跌落到8港元左右,雷軍當時天天盯著股價看,但是實在是無能為力,不過隨著小米發展越來越好,小米從去年開始,股價就已經穩定在24港元左右了,雷軍看到小米的股價穩定以後,也表示自己可以卸載所有股票軟體了。
❾ 雷軍這一年:搬家結束北漂,市值折損3000億,開小紅書和女生交友
文 | AI 財經 社 實習生 孫浪
編 |鹿鳴
在上市一周年之際,小米搬家了。
7月9日,小米新總部於小米赴港上市一周年之際開始啟用,當晚舉辦開園儀式。此前,小米在海淀清河附近的辦公區較為分散。每日經濟新聞援引小米內部員工透露,新總部能夠容納1.6萬個工位,北京地區的小米員工接下來都將陸續入駐。
小米終於像BAT等互聯網大公司一樣,在北京擁有了自己的總部大樓。早在2015年7月23日,小米創始人雷軍就在微博上說到,「小米在北京創業五年,像北漂,首先是銀谷大廈,接著是卷石大廈、宏源大廈,再搬到五彩城大廈,又租了五彩城周圍四棟樓,幾乎一年搬一次!」多次的搬遷,讓他對在北京有一個穩定的辦公地點有著深深的寄望。
7月9日,小米上市一周年當晚,雷軍的願望得到了實現。股民的願望還沒實現。
股票跌勢止不住
7月9日對小米來說是個大日子。無論是2018年7月9日在港股上市,還是2019年7月9日北京新總部開園,都是小米發展的重大轉折點。
但是,上市這一年間,小米的股價卻是一路狂跌。雷軍在當日盤後慶功宴上說出的:「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還言猶在耳,但是現實情況卻是股價遭到腰斬。
截至7月9日收盤,小米集團收跌1.14%,報收9.50港元,市值2283.78億港元。相較於17港元的發行價,一年時間,小米股價跌幅高達44.12%。 與2018年 7月18日小米最高市值5291.7億港元相比,蒸發了3007.9億港元。
這樣的對比使得小米在資本市場的處境顯得十分尷尬。據媒體報道,小米的上市吸引了大佬們紛紛為其站台。繼李嘉誠、馬雲、馬化騰以個人名義認購小米股票後, 財經 媒體人吳曉波也發文稱買入20萬美元小米股票,小鵬 汽車 創始人何小鵬更表示以個人資金從二級市場認購了1億美元小米股票,美的集團也表示持有小米近1億股。
但是這並沒有為小米贏得資本市場的信心,其股價依然一路下行。
據搜狐 財經 報道,小米集團為提振股價,於今年初發起首輪回購。1月17日至1月22日間,小米集團先後3次回購1997.22萬B類股份,耗資近2億港元。
自6月3日起,小米集團再次啟動了第二輪股票回購。當天,小米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於公開市場購回1102.94萬股B類股份,平均價為每股B類股份約9.0492港元。隨後,在接下里的一個月內,小米集團先後進行了19次股票回購。
但是就目前小米的股價形勢來看,今年以來的這22次股票回購行為並未對小米的股價產生良好效益。
還有一起是在6月19日,據美國 科技 媒體The Verge報道,小米在西班牙的宣傳圖被指剽竊3D藝術家彼得·塔卡(Peter Tarka)的三件作品,並將這三件3D作品揉合成一幅新的宣傳海報圖,用以在西班牙推廣公司的設備。而卡塔也在他的個人社交平台上表示,他100%確信小米使用了他的作品。
對此小米依然馬上做出回應稱,在調查了藝術家彼得·塔卡(Peter Tarka)對小米西班牙網站誤用其作品的評論後,我們已經確定,一名設計師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使用了塔卡的設計。小米已經從網站上刪除了相關內容,並決定立即解僱這名員工。
物聯網促新發展
盡管股價在跌,但小米還是一家掙錢的企業。財報顯示,2018年,小米營收1749億元,同比增52.6%,經調整後凈利潤86億元,同比增長59.5%。
2019年初,小米宣布拆分出Redmi,從而解開性價比束縛。雷軍找來了金立集團原總裁盧偉冰操刀紅米。讓紅米專注極致性價比,主攻電商市場。而小米專注中高端和新零售。
在2019年1月的小米年會上,雷軍宣布啟動「手機+AloT」雙引擎戰略,這意味著小米戰略從「鐵人三項(硬體+新零售+互聯網)撐起十億估值」替換為「手機+AIoT」。
智能手機業務是小米收入的大頭,營收佔比達六成以上。2018年,小米在全球手機市場出貨量保持大幅增長。據IDC數據顯示,小米手機出貨量為1.226億台,市場份額為8.7%,出貨量同比增長33.2%。
但是根據Canalys於2019年4月公布的數據,小米位於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第四名。2019年一季度,華為在中國市場份額為34%,OPPO和VIVO分別為19.1%和17.1%,小米則為11.9%;並且小米出貨量同比上年下滑13%。
由於市場的飽和,智能手機無法支撐小米的高速發展。所以物聯網成為了小米新的經濟增長點。
小米的優勢在於,它有豐富的生態鏈產品,除了賣手機,也有其他硬體產品的銷量。一位江蘇的小米旗艦店負責人曾對AI 財經 社透露,他們店裡的收入60%來自手機,40%來自於生態鏈產品。多位經銷商認為,小米的硬體生態鏈產品目前還無法被其他家超越。
數據顯示,"IoT與生活消費品"也就是小米物聯網生態產品2018年收入438億元,同比增86.9%。增長來自於智能電視、米家掃地機器人、小米手環等生態鏈產品的需求的快速增加。
在過去一年,小米頻繁進行架構調整,據AI 財經 社粗略統計,僅在公司架構上,小米過去一年進行了7次調整。
朝著女性前進
小米的手機業務也發生了改變。2019年4月15日,小米接收了美圖的手機業務。隨後,7月2日,小米發布了面向女性用戶的小米CC9系列,主打拍照和設計。意在解決小米手機使用者性別失衡這一問題。為此,雷軍甚至在小紅書上注冊了賬號,用來向女性用戶宣傳CC9系列。
據新浪 科技 報道,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行業報告顯示,小米手機用戶中,有近七成為男性,女性用戶佔比僅30%。這與OV的五五分形成鮮明對比,甚至一直給外界留下用戶大多為男性商務用戶的華為,其男女用戶比例也達到了四六分。
因此,小米CC9系列手機的發布,對小米的手機的未來布局有一定的影響。
❿ 雷軍和余承東吹過的牛,最後都怎麼樣了
記憶猶深雷軍的一句話:十年內超越蘋果。除此之外,還有這些:小米5到10年可能成全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機;小米最重要的使命,改變中國人對國貨的印象等等。
而余承東說「未來手機廠商只剩三家,一定有一家是華為」!當然,這句話已經實現了一半,為什麼一半呢?因為在全球三大品牌中,華為占據了第三名。當然,他的話還是有待商榷的。
余承東吹過的牛,基本都實現了。這是他最牛的地方。余大嘴,我們嘲笑過他,覺得他是「吹牛大王」。而他曾經在2011年說過,吹牛和不謙虛的最大區別:說到要爭取做到。而余承東都在爭取做到,讓曾經吹過的牛,都實現了。
而我記得雷軍的一句話:我覺得智能手機就是人的一部分,就是你的親密伴侶,也許有人會和手機結婚吧。
突然,想到雷軍讓小米手機存在小愛同學,確實意圖明顯了。那麼,雷軍的牛都實現了嗎?十年內超越蘋果。這句話,估計有點困難,但是小米發展迅速,在目前銷量和蘋果差距越來越小。
小米5到10年可能成全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機,這一點有點難實現。最後,小米最重要的使命,改變中國人對國貨的印象等等,其實這句話基本上實現了,可以說小米改變了我們對低端手機的認知,反而讓性價比進入我們心目中,小米確實改了認知。
所以,雖然他們都吹了牛,但是都基本上都按照這個目標前進,這是值得敬佩的事情!
余承東:第一條、 未來,我們的主要對手是西方公司,而不是中國公司。未來三到五年多數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將消失,我們將成為市場領軍者。 第二條、 榮耀品牌將會超越小米品牌,華為品牌將會超過蘋果和三星品牌。 第三條、 手機使用2K屏幕毫無意義; 第四條、 在全球市場份額,華為目前排名第三,明年到後年會做到全球第二。 第五條、 未來兩年能在手機拍照方面超越華為的只有華為自己!
從目前來看,余承東說過的話大多已經實現,沒有實現的也已經在實現的路上,相反,雷軍就比較慘了,雷軍說過: 第一、 十個季度重回國產第一,現在看來幾乎沒什麼可能! 第二、 小米5到10年可能成全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機,引用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第三、 小米五年內不上市!現在也是啪啪啪打臉! 第四、 五年內營業額超越格力!依舊沒有實現!
其實並不是雷軍說大話,余承東實事求是!雷軍曾經說過:我必須相信自己的手機就是最好的,如果連我自己都不信,消費者又怎麼信任?無論是羅永浩、周鴻禕都認為自己最好,哪怕不是也要說是!這是起碼的自信!華為的雙品牌戰略確實非常成功,華為本身也比小米資本更雄厚,畢竟小米才成立8年!華為和小米目前就是贏和贏得更厲害而已!
由網友 小白Talk 提供的答案:
小米總裁雷軍和華為的余承東都吹過哪些牛?並且他們吹的牛最後都實現了沒有?
我們先來說余承東吧。
他在微博裡面說過下面的言論前6個已經都實現了。
至於最後的華為將成為全球第一相信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走。
大家都對於華為的成就有目共睹。
不過華為中國區的銷售量已經超過蘋果了。
華為在18年居蘋果,三星以下。銷售量已經居全球第三。
然後是雷軍先生。
雷軍先生是湖北仙桃人和我是老鄉,我個人對他很崇拜。
他隻身創辦小米,然後經營到如今的層面,當然是個了不起的人了。
他說過要讓小米的年出貨量達到多少一個數字,具體多少我忘記了,不過這個實現了。
但是他也說過大話。
小米在香港上市不久。雷軍曾立下過的「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的flag
怕是不能實現了。
不過小米上市沒多久,說不定以後他說的這個話有可能實現。
他依然是我崇拜的人。加油雷布斯。
余承東和雷軍先生,都是我們中國 科技 行業的領軍人。
希望他們兩位大佬,能說更多的「大話」,並且將它們都實現。希望中國 科技 能越來越厲害。
由網友 用心生活的小Q 提供的答案:
余承東:第一條、未來,我們的主要對手是西方公司,而不是中國公司。未來三到五年多數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將消失,我們將成為市場領軍者。第二條、榮耀品牌將會超越小米品牌,華為品牌將會超過蘋果和三星品牌。第三條、手機使用2K屏幕毫無意義;第四條、在全球市場份額,華為目前排名第三,明年到後年會做到全球第二。第五條、未來兩年能在手機拍照方面超越華為的只有華為自己!
從目前來看,余承東說過的話大多已經實現,沒有實現的也已經在實現的路上,相反,雷軍就比較慘了,雷軍說過:第一、十個季度重回國產第一,現在看來幾乎沒什麼可能!第二、小米5到10年可能成全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機,引用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第三、小米五年內不上市!現在也是啪啪啪打臉!第四、五年內營業額超越格力!依舊沒有實現!
其實並不是雷軍說大話,余承東實事求是!雷軍曾經說過:我必須相信自己的手機就是最好的,如果連我自己都不信,消費者又怎麼信任?無論是羅永浩、周鴻禕都認為自己最好,哪怕不是也要說是!這是起碼的自信!華為的雙品牌戰略確實非常成功,華為本身也比小米資本更雄厚,畢竟小米才成立8年!華為和小米目前就是贏和贏得更厲害而已!
由網友 東風高揚 提供的答案:
雷軍和余承東吹過的牛,最後都怎麼樣了?能成功的人基本都是能吹牛的人,而且是吹大牛的人。不能吹大牛埋頭做事的人,基本只能有些小成就而已。這不你看看,幾個吹大牛的人哪個不是成功的人。馬雲、雷軍、余承東都吹過牛而且吹過牛,吹得越大最後成功越大。看看現在的阿里巴巴、小米、華為手機,哪個不是成功的。
都說雷軍能吹牛,但要說最能吹最敢吹的估計就是馬雲了,當年馬雲找雷軍投資,結果牛吹得太大,雷軍被驚嚇到了不敢相信結果沒敢投資阿里巴巴。到現在雷軍非常後悔,要不然阿里巴巴可能就沒什麼日本孫正義什麼事兒了。不過這雷軍、余承東確實是敢吹能吹的人,人家有敢吹的資本或實力。
雷軍吹過的牛,有些確實實現了,不過還是有馬失前蹄的。最著名的就是小米要打破行業暴利的壁壘加速智能手機普及進程。這個可是切切實實的讓雷軍給實現了,看看以前智能手機的價格再看看現在的,那可是由低到高誰都可以掏錢買一部手機的。另一個就是未來手機是屬於全面屏的,結果硬是讓全面屏走入了它的 歷史 進程,現在看看有幾個手機不是全面屏的。
可雷軍馬失前蹄的吹牛也成為網友們的梗。一個是小米在5-10年內,可能成為全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機廠商。這個牛吹得當時小米投資者們可是暈乎乎的,跟著雷軍搖頭晃腦,現在看來確實是吹牛大了成為只是可能性而已。另一個小米將是騰訊乘以蘋果、要讓投資小米的人賺一倍。不過從現在的股價來看,小米要讓投資人賺一倍可能還不知道這個牛何時能出現了。
而余承東可是以「余大嘴」著稱的,就是他敢吹牛,不過余承東吹過牛還基本都實現了的。余承東吹牛主要是營銷角度,把自己的產品盡可能的往高了吹好了吹,然後反正有華為這個龐大而富有的團隊在後面給他實現,所以吹牛也是要有支撐的,否則就真成為了「吹牛皮」了。
余大嘴的吹牛是有華為這個厚實的基礎的,比如其吹過我們的對手不是中國公司而是西方公司,華為將成為市場領軍者。果不其然看看現在華為與國內廠商之間的差距是不是拉開很大了。另一個就是榮耀品牌將會超越小米品牌,華為品牌將會超過蘋果和三星品牌。這個牛有一半已經實現了,另一半還在沖刺。再一個2015年吹牛說華為將在明後年做到全球第二,超越蘋果。現在看來至少銷量方面已經超越了蘋果,已經坐上了老二的位置了。
雷軍也好、余承東也好,吹牛可不是隨便說說的,是建立在實力基礎上的,沒有實力隨意吹牛可能真就成為了「吹牛皮」了。
由網友 驚爻 提供的答案:
如果按照美國法律,雷軍應該屬於欺詐罪,能投進大牢,而且不會少於15年。理由是他明知股價根本不值這么些價值,虛設高價,承諾翻倍,用欺騙手段騙取股民信用,造成股民嚴重損失。
由網友 華為榮耀第一人 提供的答案:
我只記著一個,晶元比沙子便宜,這是誰說的
由網友 小亮仔Q 提供的答案:
p2p廣告不是我們推薦的;99億的獎勵我不知道;要讓第1天買入股份的賺一倍;市值等於蘋果乘以騰訊;4800萬Ai插值。夠打臉了吧。
由網友 阿華222904466 提供的答案:
上市的時候說要讓買股票的賺一倍,現在虧一半了
由網友 陽光明媚不傷憂 提供的答案:
雷總說了很多年的現貨,包括note7還需要預約還需要搶,這到底是什麼?
玩股票就要有講不完的故事和營銷
這方面雷總比余大嘴厲害
雷總說的現貨多少年都沒解決,沒人說他吹牛
余總說過的話基本上都兌現了,反而成了大嘴
到底誰是大嘴呢。
在很多人的眼都覺得余承東吹的牛都實現了,而雷軍說得話都被啪啪打臉,但也是相對而言,余承東的很多言論也經不起推敲。余承東很多言論都是驚天地泣鬼神,所以才有了余大嘴的稱號;而雷軍也是一把營銷的好手,那麼這一對歡喜冤家吹的牛,結果都怎樣了?
華為余承東很多人都說他吹的牛都實現了,比如把華為做成一流的高端品牌,比如余承東說華為要三年超蘋果、五年超三星;還說未來的手機市場將會剩下三到五家。實際上華為的公司制度和企業精神就決定了華為不會做一個低端的品牌,余承東只是華為制度的執行者而已,不管怎樣,他也因此受益了,不像其他品牌被紛紛打臉。
但我記的余承東打臉的事業不少,其中最出名的就算是2K屏了,在2016年的時候,余大嘴在微博上就關於2K屏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核心觀點就是手機屏幕太小,1080P與2K的分別率人眼無法區別,純粹就是為了營銷,沒有實際的意義。不僅不實用,還增加了功耗。但沒想到美國多久,華為的2K分別率手機就發布,一部接一部的來,去年更是用上了曲面的2K屏,這難道是向2K屏的堅守者三星致敬?
另外像余承東的一些言論也遭到自己人的打臉,比如他之前說任正非一家都是用的華為手機,但任正非在一家外國媒體采訪的時候說自己家裡人用的是蘋果手機。還有之前余承東說華為和美國運營商達成合作,進軍美國市場,後腳AT&T就單方面取消合作計劃。對此余承東還是這是因為華為太強了,五年內華為要做到世界第一,但華為的華為高級副總裁、公共及政府事務部總裁陳黎芳確說這只是余承東個人的言論,並不是華為的意思。 與余承東相比,雷布斯的臉打得可就疼多了。我記得最清楚的就兩件:
第一、在松果的澎湃S1發布會的時候,雷軍一副來勢洶洶的樣子,表示澎湃處理器是個攪局者,最經典的言論就是把晶元做到沙子的價格,因為小米就是以低價殺入市場,雷軍想故技重施。但遺憾的是,松果處理器自澎湃S1後就沒有下文了,一直處於難產狀態,目前是死是活都還不知道呢。在看看現在小米的大腿高通,晶元是一代比一代貴,845買到500多一片,現在的855已經是600多一片。
第二、雷軍在2015年的時候說過一個企業需要十年的發展,小米還年輕,五年內不考慮上市的問題,為此還獲得一片好評,但在2018年,小米就在雷軍上市了,並且一上市就跌破發行價。這讓蜜汁自信的雷軍尷尬得要死, 另外像雷軍說的現貨,什麼「價格厚道,感動人心的好產品」,自己去擰螺絲、高通驍龍855小米獨享2個月的蜜月期等這些小的言論就數不勝數了,反正已經習慣。
p2p廣告不是我們推薦的;99億的獎勵我不知道;要讓第1天買入股份的賺一倍;市值等於蘋果乘以騰訊;4800萬Ai插值。夠打臉了吧[捂臉][捂臉][捂臉]
我只記著一個,晶元比沙子便宜,這是誰說的
雷軍外號雷布斯,余承東外號余大嘴。作為 科技 圈的兩個大佬,影響力有多大那是稍微懂點數碼的人士應該都知道的,雖然這兩個人是死磕到底的對手,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特別愛吹牛,語不驚人死不休!那麼兩位大佬都有哪些最經典的語錄呢?他們吹過的牛現在都怎樣了?
雷軍: 小米5到10年成為全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機。
目前沒有任何跡象或者趨勢表明小米能夠成為世界第一,但是說實話雷軍是個很有實力的人,雖然他吹都牛不一定能夠實現。雷軍總是能夠在質疑與嘲諷中堅持他的性價比路線,小米在跌跌撞撞中成長,是極少數虧損之後又能夠重新盈利的手機公司,可以說是浴火重生了。如今小米已經躋身世界第四大智能手機廠商,成立九年就進入世界五百強企業,速度令人咋舌。
余承東:三年超蘋果,五年超三星。
記得在2016年的時候,余承東就公開表示過華為要在三年內超過蘋果公司,五年要超過三星成為世界第一。這在當時可以說是引起了業界很大的爭議,余承東也遭到了許多網友的嘲諷和噓噓,很多人認為余承東是不自量力,因為在當時蘋果三星是絕對的霸主。不知不覺已經2019年了,華為出貨量已經達成世界第二完全超過了蘋果,正在努力追趕三星……余承東的預言要成真了?
事實上,敢於吹牛並不是什麼壞事,很多成功的企業家都喜歡吹牛。小米和華為雖然命運不一樣,但都是中國智能手機史上最為重要的兩家企業。雷軍也好,余承東也罷,由衷的希望他們的產品能夠越過中國的界限,並且走的更遠。
上市的時候說要讓買股票的賺一倍,現在虧一半了
小米總裁雷軍和華為的余承東都吹過哪些牛?並且他們吹的牛最後都實現了沒有?
我們先來說余承東吧。
他在微博裡面說過下面的言論。(見下面圖1。)
前6個已經都實現了。
至於最後的華為將成為全球第一相信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走。
大家都對於華為的成就有目共睹。
不過華為中國區的銷售量已經超過蘋果了。
華為在18年居蘋果,三星以下。銷售量已經居全球第三。
然後是雷軍先生。
雷軍先生是湖北仙桃人和我是老鄉,我個人對他很崇拜。
他隻身創辦小米,然後經營到如今的層面,當然是個了不起的人了。
他說過要讓小米的年出貨量達到多少一個數字,具體多少我忘記了,不過這個實現了。
但是他也說過大話。
小米在香港上市不久。雷軍曾立下過的「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的flag
怕是不能實現了。
不過小米上市沒多久,說不定以後他說的這個話有可能實現。
他依然是我崇拜的人。加油雷布斯。
余承東和雷軍先生,都是我們中國 科技 行業的領軍人。
希望他們兩位大佬,能說更多的「大話」,並且將它們都實現。希望中國 科技 能越來越厲害。
雷總說了很多年的現貨,包括note7還需要預約還需要搶,這到底是什麼?
玩股票就要有講不完的故事和營銷
這方面雷總比余大嘴厲害
雷總說的現貨多少年都沒解決,沒人說他吹牛
余總說過的話基本上都兌現了,反而成了大嘴
到底誰是大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