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市中多少算是大單
股票里大單是指單筆成交基準數量超過100手(1萬股)以上的成交現量,不同規模的流通盤,其大單標准也會有適當的調整變化。
一般小盤股,流通股本在1億股以下,100手以上就是大單。 中盤股,流通股本在1-4億股,300手以上是大單。 大盤股,流通股本在4-10億股,500手可以看作大單。 超大盤股,流通股本在10億股以上,10000手應該是大單。
(1)買股票看大單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大單壓盤就是利用一大筆的資金將股價壓制在一個較低的位置,短時間內的大單壓盤可能是持有股票較多的大戶所為,若出現連續的大單壓盤現象,這時候基本上可以斷定是主力在刻意控制股價,為了在低位吸籌,降低自身買入成本而採取的行為。
大單壓盤的幾種情況:
1、使日K線呈現大陰線,十字星或長上影等較"難看"的圖形,從而使一些持股者產生恐懼而達到震倉的目的。
2、使第二天開盤價高於前一天收盤價,也就是高開,並且能夠大漲而擠身漲幅榜,吸引投資者的注意。
3、操盤手把股票低價位賣給自己或關聯人。
採用大單壓盤的原因?
1、莊家不希望股價上漲過快,製造出大拋盤的假象。事實上,壓盤的目的只是讓更多的人拋售,減少散戶購買,讓莊家伺機吸籌。
2、莊家和某人約好在某個時間段發布某張單,有人看到後會直接買賣。這是一筆盤中交易的大單,通常在約定的時間出現或者價格出現,但散戶投資者不必參與,這種大單出現後不久便會被接走,可以從成交明細中找到。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該股概率較大的可以看高後市。
3、莊家持續壓盤目的是在洗牌,增加散戶的平均持籌
2. 股票大單買入代表什麼
股票大筆買入意味著主力的進場,股票投資是隨市場變化波動的,漲或跌都是有可能的,若股票大單買入,需注意區分主力意圖,避免損失。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投資的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
應答時間:2021-03-2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3. 股票的大單,中單,小單怎麼劃分
超大單:大於等於50萬股或者100萬元的成交單
大單:大於等於10萬股或者20萬元且小於50萬股和100萬元的成交單
中單:大於等於2萬股或者4萬元且小於10萬股和20萬元的成交單
小單:小於2萬股和4萬元的成交單
股票基數規則:
一、股票一手是證券市場的一個交易的最低限額,一手等於一百股。
二、每次買入數量必須是100股的整數倍,賣出則不限,可以是1股。
三、炒股前,應事先開立證券賬戶卡,100股起。
四、股票買賣規定的時間間隔是1天,股票買入後,第二天才能賣出。股票賣出後,可以立刻購買。
(3)買股票看大單擴展閱讀:
大單中單小單是股票市場專用術語。大單中單小單之類的要根據股票的總股本而定,例如股本100萬和10萬的,同樣500手,股本少的就是大單了,股本大的來說就是小單,當然也可以按總金額來算,100W以上的算大單。
一般而言,特大單和大單代表的機構,中單和小單代表中小投資者。就量化對比來看:假如流通盤在1億股以下的,那麼,500手算大單。而如果流通盤100億,那麼500手就算不了大單了。在舉個例子,流通盤在1億到10億之間的1000手以上算大單,流通盤在10億股以上的3000手以上算大單。
4. 一隻股票中大單多好還是小單多好
一隻股票中大單多好還是小單多好
無論中單大單還是小單對於股票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中大單不停進貨拉升股價,那對於投資者來說必然是好的,但是如果中大單拉升股價後大量出貨造成股價下跌那肯定也是投資者不希望看到的,所以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股價在歷史相對高位
如果股價在歷史相對高位出現大中單出小單進很有可能是在出貨,即個股經過長期上漲之後,盤中的主力已經獲取較多的收益,在上方開始進行獲利了結操作,其中大單一般是主力在賣出,小單是散戶在接盤;
2、低位大單出小單進
如果在低位大單出小單進,則很有可能是主力在洗盤,即主力先利用大單打壓股價,引起市場上的散戶恐慌,跟著賣出手中的籌碼,主力再用小單以較低的位置分批買入,達到洗盤的目的。
總之,投資者在主力出貨時,以賣出為主,在主力洗盤時,可以考慮買入一些。投資者可以通過股票的價格的走勢、股票的籌碼分布等信息來觀察股票是出貨還是洗盤吸籌。
從價格走勢上來看,主力資金在洗盤過程當中,股票的價格下跌幅度有限。出現大幅度跌幅或者破均線、支撐位時,股票價格會出現短期的回升。
主力資金在出貨過程當中,股票的價格會出現高位調整逐步出貨。出現大幅度下跌或者破均線、支撐位時,股票價格不會有效反彈,支撐線位會失效,不顧股票趨勢走向。
從籌碼分布上來看,主力資金在洗盤時,股票的籌碼分布較為逐步向上移動,但籌碼價格低於股票的市場平均價格。因為持續的吸籌拉高了前期減倉的籌碼成本價格,所以會出現籌碼分布上移,但低於市場籌碼的平均價格。而主力資金在出貨時,股票的籌碼分布也會向上移動,但籌碼價格會逐步高於股票市場平均價格。
所以投資者要根據實際情況審慎判斷,做出最佳的投資決策。
5. 股票大單買賣在哪裡看
點開交易軟體,交易介面里邊找一找,在右邊欄下有一排小字,顯示筆、價、細、盤、勢、指、值、籌等,點一下筆,里邊顯示每一筆成交買單和賣單,買單顯示B,賣單顯示S,在軟體里還有一個「主」點開它,里邊顯示每一支股票主力買賣成交情況。
一,如何看股票的單向大買賣單許多時候,大資金時常利用盤口掛單技巧,引誘投資人做出錯誤的買賣決定,委買賣盤常失去原有意義,注重盯住盤口是關鍵,這將有效發現主力的一舉一動,從而更好的把握買賣時機。上壓板、下托板看主力意圖和股價方向大量的委賣盤掛單俗稱上壓板;大量的委買盤掛單俗稱下托板。無論上壓下托,其目的都是為了操縱股價,誘人跟風,且股票處於不同價區時,其作用是不同的。當股價處於剛啟動不久的中低價區時,主動性買盤較多,盤中出現了下托板,往往預示著主力做多意圖,可考慮介入跟庄追勢;若出現了下壓板而股價卻不跌反漲,則主力壓盤吸貨的可能性偏大,往往是大幅漲升的先兆。
二,當股價升幅已大且處於高價區時,盤中出現了下托板,但走勢是價滯量增,此時要留神主力誘多出貨;若此時上壓板較多,且上漲無量時,則往往預示頂部即將出現股價將要下跌。連續出現的單向大買賣單1、盤口意義連續的單向大買單,顯然非中小投資者所為,而大戶也大多不會如此輕易買賣股票而濫用自己的錢。大買單數量以整數居多,但也可能是零數。但不管怎樣都說明有大資金在活動。比方如用大的買單或賣單告知對方自己的意圖,像666手、555手;或者用特殊數字含義的掛單,比如1818手(要發要發)等,而一般投資者是絕不會這樣掛單的。
三,大單相對掛單較小且並不因此成交量有大幅改變,一般多為主力對敲所致。成交稀少的較為明顯,此時應是處於吸貨末期,進行最後打壓吸貨之時。大單相對掛單較大且成交量有大幅改變,是主力積極活動的徵兆。如果漲跌相對溫和,一般多為主力逐步增減倉所致。
掃盤在漲勢中常有大單從天而降,將賣盤掛單連續悉數吞噬,即稱掃盤。在股價剛剛形成多頭排列且漲勢初起之際,若發現有大單一下子連續地橫掃了多筆賣盤時,則預示主力正大舉進場建倉,是投資人跟進的絕好時機。
隱性買賣盤在買賣成交中,有的價位並未在委買賣掛單中出現,卻在成交一欄里出現了,這就是隱性買賣盤,其中經常蘊含莊家的蹤跡。單向整數連續隱性買單的出現,而掛盤並無明顯變化,一般多為主力拉升初期的試盤動作或派發初期激活追漲跟風盤的啟動盤口。一般來說,上有壓板,而出現大量隱性主動性買盤(特別是大手筆),股價不跌,則是大幅上漲的先兆。下有托板,而出現大量隱性主動性賣盤,則往往是莊家出貨的跡象。
6. 股票裡面的大單小單如何區分主力流入是什麼意思
在各種股票分析的文章或者各類股票咨詢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大單,超大單這樣的詞彙,大單,顧名思義就是一筆量非常大的委託單或者是成交單,那麼,究竟多大的單算大單,多小的單是小單呢?一般來說,股票軟體會將所有的單按照量的大小劃分為超大單,大單,中單和小單。股票中1手就是100股,區分標准如下:
小單:小於2萬股或者4萬元;
中單:在2-10萬股之間或者4-20萬元 ;
大單:在10-50萬股之間或者20-100萬元;
特大單:大於50萬股或者大於100萬元。
其中,特大單和大單一般代表機構,中單和小單一般代表中小投資者。在實際交易過程中,單筆大單有可能是中小投資者買賣行為,而持續性多筆大單,則基本上可以肯定是主力機構積極買賣的結果操作。
主力流入是什麼意思?
主力形容市場上或一隻股票里有一個或多個操縱價格的人或機構,以引導市場或股價向某個方向運行。主力和股市莊家有很大的相似性。主力是持股數較多的機構或大戶,每隻股都存在主力,但是不一定都是莊家,莊家可以操控一隻股票的價格,而主力只能短期影響股價的波動。
主力流入指的是超大單、大單及中單買入成交額之和。主力流出指的是超大單、大單及中單賣出成交額之和,主力資金的流入和就出判斷是很難的,
7. 跟著大單買入股票好不好
個人覺得不好。之前有人打過比方,比如莊家面前有一杯水,你面前也有一杯水,莊家把杯子拿起來,你也跟著他拿起杯子,他把杯子放在嘴邊,你也照樣做,他喝了一口,你也照做,但是他沒喝進去,又吐到杯子里,但是你沒看到,你把水喝掉了。結果就出現了不同!!
8. 股票中的大單和特大單是什麼意思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股票中有很多的專業術語,其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大單和特大單的意思是什麼。下面跟我一起來看看股票中的大單和特大單的含義吧!
股票中的大單和特大單的含義
大單特大單是根據股價,流通盤,成交數量來劃分的。
權證曾有過一分錢的成交價格,一厘錢也很常見,像它這種,十萬手的單子根本算不上大單的,這個時候看資金。聯通的流通盤一百多億股,像在這裡面出現的單子,幾千手都算得上正常,數萬手稱得上大單,數十萬手算得上特大單。
中單就是不大不小,小單就是散單,小到一手。比如前不久做的002057的流通盤只有幾千萬股,像它這種的,一百手的單子都稱得上是中單,幾百手稱得上是大單,上千手就是特大單了。
具體的區分是根據流通盤,股價,成交數量。 其它 的也沒什麼了呢。
普通股票的大單指一次買賣萬手以上或者成交額在50萬以上
大宗交易指A股交易數量在5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3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B股( 上海)交易數量在5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30萬美元(含)以上;B股(深圳)交易數量不低於5萬股,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30萬元港幣
股票中的大單壓盤的意思
對股票不太了解的朋友可能對此很好奇。現在,我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大單壓盤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簡單的說,大單壓盤就是利用大筆的資金將股價壓制在一個較低的位置,以便於其在低位吸籌,降低自身買入成本。
大單壓盤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使日K線呈光腳大陰線,或者十字星或陰線等較"難看"的圖形使持股者恐懼而達到震倉的目的。
2.使第二日能夠高開並大漲而擠身升幅榜,吸引投資者的注意。
3.操盤手把股票低價位賣給自己,或關聯人。
大單壓盤的一般作用
第一,偵察盤面。道德經有言:“治大國若烹小鮮”。散戶對市場非常迷茫,處理股票時總感覺自己站在大山或森林面前般迷茫不知所措,而主力卻站在高山上俯視你。如果說大單托盤更多的是測試籌碼跟風度的話,那大單壓盤更多的是為了測驗市場拋壓情況,主力盤後依據得到的反饋信息而決定短線操作方向。
第二,控制節奏,股票在上漲中期或上升中往往通過大單壓盤,一是控制下股票上漲的速度,二是清洗掉跟風盤。
第三,股價在高位出現大單壓盤,股價回調在即。
第四,股票處於中長期底部時出現大單壓盤屬於誘空行為。
在了解大單壓盤什麼意思後,我們需要對它的應用情況進行簡單的了解。我們說一般情況下,大單壓盤為主力或莊家操作的一種手段。在調整時期,主力通過打壓股價將股價降低,然後逢低買入,降低購入成本,以待重大利好消息後股價上漲盈利。大單壓盤也有可能是主力或莊家洗盤的 措施 。
也可能是主力通過大單壓盤往另一個方向誤導散戶,比如不斷用大單去買自己掛的賣單,成交量放大。讓散戶認為主力在上攻,股價馬上就要啟動了,引誘散戶去追,結果買下主力掛的賣單。
兩種可能其結果有天壤之別,所以僅僅通過大單壓盤你得不到什麼指導性的判斷,但是如果大單壓盤非常明顯的話,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該股有主力資金在裡面興風作浪,只是不知道主力的目的是什麼,可以結合其他線索進一步分析。
股票要大單壓盤的原因
大單特大單是根據股價,流通盤,成交數量來劃分的。
權證曾有過一分錢的成交價格,一厘錢也很常見,像它這種,十萬手的單子根本算不上大單的,這個時候看資金。聯通的流通盤一百多億股,像在這裡面出現的單子,幾千手都算得上正常,數萬手稱得上大單,數十萬手算得上特大單。
中單就是不大不小,小單就是散單,小到一手。比如前不久做的002057的流通盤只有幾千萬股,像它這種的,一百手的單子都稱得上是中單,幾百手稱得上是大單,上千手就是特大單了。
具體的區分是根據流通盤,股價,成交數量。其它的也沒什麼了呢。
普通股票的大單指一次買賣萬手以上或者成交額在50萬以上
大宗交易指A股交易數量在5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3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B股( 上海)交易數量在5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30萬美元(含)以上;B股(深圳)交易數量不低於5萬股,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30萬元港幣
對股票不太了解的朋友可能對此很好奇。現在,我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大單壓盤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簡單的說,大單壓盤就是利用大筆的資金將股價壓制在一個較低的位置,以便於其在低位吸籌,降低自身買入成本。
大單壓盤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使日K線呈光腳大陰線,或者十字星或陰線等較"難看"的圖形使持股者恐懼而達到震倉的目的。
2.使第二日能夠高開並大漲而擠身升幅榜,吸引投資者的注意。
以上內容為您介紹的是大單壓盤的相關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猜你喜歡:
1. 怎麼看股市大單流出
2. k線圖怎麼看大單
3. 股票中的ccl怎麼看
4. 股票怎麼看出大單
5. 股票怎麼看大單買入
9. 買股票的時候不斷有大單掛單又撤單就是不買入,這說明了什麼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首先要明確一點,所有的資金到資本市場里都是為了獲利,沒有人帶著錢進來是為了積德行善,救助散戶的。所以在市場里看到的所有現象,都要用從最壞的動機去揣測他們。
買股票的時候,經常會有大單掛出,但一會卻又撤單,不實際買入或賣出,讓很多投資者摸不到頭腦,筆者根據自身的經驗對這種現象做一個解釋。
1、托單撤單
托單就是在買一、買二、買三甚至買十的位置上掛大量的買單,這時候看起來好像是買方力量強,但實際上資金只掛單不買入,其實是莊家出貨行為。因此托單掛在這里,投資者都認為價格不會再低了,於是散戶買多賣少,接了莊家的籌碼。
這種單子往往都會撤單,而往往一撤單就會有出現大跌。
2、壓單撤單
壓單是在賣一二三四等一個或多個位置掛大量賣單,壓制股價不繼續上漲。盯盤的時候投資者看到大量的賣單掛在那,害怕被砸盤,迫於壓力會掛低價賣出。但這個時候實際上沒有必要擔心,因為你看到的巨量賣單都是莊家的,這些籌碼他將來都是要賣掉出貨的,出貨前他們不會真砸盤。
3、托單成交
大量托單的情況下,出現大量拋售,這種一般是莊家對倒,引導散戶拋售吸籌。
4、壓單成交
與上述情況相反,掛了一大筆壓單,出現千手哥萬手哥搶籌成交,這時候往往也是莊家對倒,除了莊家沒人有毛病去幾千手幾萬手買莊家的籌碼。這時候該考慮找賣點出貨了。
看到現象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思考現象背後的目的,祝大家投資順利。
這很可能是莊家操縱股價的手法,通過反復的掛大單追,是一種策略,吸引投資者跟風。
一般來說,撤單是主力在其中由異動,大概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當散戶一旦看到大單之後,就會以為是機構在壓盤吸貨。所以散戶就會想,那麼既然機構都已近決定要購買了,散戶就更不應該賣出了,這其實就是低級的一種逆反的心理。
第二:較簡單逆反思維的心理,一旦散戶看到大單之後,就會以為機構是機構在其中,而機構一般做的是長線,既然有大機構在操作這支股票,散戶即可放心的買入。
總而言之,很多散戶會這么認為,因而也就上鉤了。
去年12月,證監會查處了一個股價操縱案例,2017年12月4日證監會的公告,吳峻樂還在2015年期間操縱「新華錦」——虛假申報:涉案期間,賬戶組在88個交易日申報撤單共計566筆,其中1分鍾內撤單的有153筆,5分鍾內撤單的有272筆;此外,委託買入撤回量占當日總委託買入申報量的比例大於5%的有10個交易日,大於10%的有5個交易日。
除了虛假申報,之外,股價操縱的手法還有——集中資金優勢和持股優勢連續買賣:2015年2月9日至8月27日,賬戶組有112個交易日連續大量交易「新華錦」。
總而言之,操縱股價只有一個因素最重要,這就是籌碼,誰的籌碼多誰的話語權就更大,莊家操縱股價第一條就是集中優勢兵力猛攻,但是單靠資金優勢和對倒還不夠,因為不必要進行實質的成交,否則交易成本太高,倒騰空間也有限,所以就有了虛假申報。
在股市中莊家去操縱一隻票,想要出貨時候會有很多方法來誘惑散戶往坑裡跳,以上只是其中一種莊家的障眼法而已,說的不好聽就是一種陷阱!所以只要出現不斷有大單掛出來,差不多成交時候又撤掉,就是不讓成交,掛出大單來給散戶看的,只要出現這種現象的票就不跑去碰了,趕緊賣掉是正確的,下面和大家來分析一下陰謀詭計:
為什麼出現這種股不能碰呢? 因為這種現象是莊家的出貨障眼法,誘多散戶,穩住散戶別跑,有大單支撐股價,不會跌的!結果他們暗中慢慢出貨,讓場外散戶來接他們籌碼,穩住場內散戶籌碼不要恐慌,才能達到他們慢慢順利出貨套現出局。
股民可以反思維想一想,如果莊家想要拉升一隻票,他們會告訴用大單告訴散戶們信號,要拉升這只票了,散戶們可以買了!顯然不會發出這種信號,他們不是活雷鋒做好人。 股價真正拉升中的大單大部分都是隱形大單,掛單即可成交,絕對不會掛大單出來給散戶看。看著買檔沒大單支撐,但是成交的卻是很多大單,這就是莊家的隱形大單交易 。
所以綜合以上的分析得知,不斷有大單掛出來而又撤單,說明 莊家想出貨了,掛大單出來看的,主要是來穩住場內散戶不恐慌,別丟籌碼,繼續拿著;同時也告訴場外散戶,有大買單要拉升了,散戶們可以大膽買入,接他們籌碼達到出貨目的 。
炒股不要單看顯見的表面,很多表面是騙人的,要積累經驗才能破解莊家的這種詭計。
買股票的時候不斷有大單掛單又撤單就是不買入,這說明了什麼?-------百分之百 是莊家出貨。
如果莊家是為了吸籌,那劇情應該是這樣的---------不斷地掛出大單,自己打掉,不可能去撤單。舉個例子。在10元掛一個1000手的大單,平時正常的掛單,每檔都是幾十手,1-200手,一下掛出1000手,那肯定是大單了啊。然後莊家自己賣,用自己的籌碼,把這個單子打掉。然後在9.9元再掛1200手買單,自己再打掉。以此類推,越掛越低,掛單不久,就自己打掉。給散戶的感覺是莊家在出貨,用這個方法來騙取散戶的籌碼。絕對沒有道理去頻繁撤單。
不斷有大單掛單又撤單就是不買入,這說明了莊家肯定是在出貨。
我還是舉例說明,比較好理解一些。如:在10元掛一個1088手的大買單。由於有些散戶比較迷信這種類似於財富密碼的吉利數字,所以莊家也會這么干,引起散戶的遐想,以為莊家要給大家發紅包呢。
這個時候,就會有不明真相的散戶,在10.01元,或者更高的價格掛單買入了。莊家就會出一點貨。
等到散戶掛單越來越少,這個1088手的大買單,有被散戶砸下來的危險的時候,莊家就會迅速撤單,過一陣子,又在9.9元,掛一個999手的買單,繼續吸引散戶跟風買入。以此類推,大單掛了又撤,越掛越低。
當然這種手法,略顯單一。更有效的托單出貨方法是這樣的:在10元掛一個1088手的買單,然後在10.10元掛一個500手的賣單,給散戶一種買方強於賣方的感覺。這時候會有膽子大的散戶在10.01元到10.05元之間掛買單,莊家就馬上打掉,出掉一部分籌碼,等到買單越來越少,散戶跟風意願減弱的時候,莊家就把10.10元的500手自己的賣單打掉。但是10元位置的1088手買單不動,給散戶的感覺是:弟兄們,沖啊,有大個子在後面頂著呢。於是就會有散戶繼續掛10.01元以上的買單往前沖,莊家再慢慢的把散戶的買盤打掉出貨,記住,出貨必須是小單慢慢的出,不可能一下子把散戶的買單打掉,那樣容易引起市場恐慌。
等到散戶的買單越來越少的時候,莊家會撤掉10元位置的大單,在下面9.9元再掛999手的買單,同樣在10元掛500手的賣單,以此類推。
如果莊家真的要往上做,是不會掛大單的,告訴大家,我要拉升了,除非是傻庄。而是會用隱形買單,直接往上買就是了。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出貨手法,肯定要配合網路報紙的吹票。大肆鼓吹這個票如何如何好才行。否則光靠玩這種數字 游戲 ,也不可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1、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主力的運作過程,不論是哪一類主力,總是離不開建倉、拉升、出貨這三個階段,這是最基本的「三部曲」,是運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完成的運作流程應包括以下階段:運作前的准備、建倉、試盤、整理、初升、洗盤、拉升、出貨、反彈、砸盤、掃尾。
2、長期下跌之後,股價處於低迷期,出現不斷的上壓單或者下壓單,是主力吸籌的一種形成,造成盤面拋壓或上漲無力的假象,迫使被套者割肉出局,這種狀況一般是股價處於或接近底部區域,主力要買進低價籌碼,但又不想別的投資者在大單價格以下買進股票,所以買盤會出現這類大單掛出,低價買進的投資者只能等到大單成交後才有可能買到,或者只好買高價,以提高市場平均本錢。
3、主力盤整震盪的洗盤過程,也會出現一二三四等多檔位置掛大量賣單,壓制股價上漲,很多投資者誤以為主力砸盤,不明白的就會低價賣出,其實這些巨量的賣單都是莊家的,為了就是嚇出浮籌、洗掉不堅定的持股者,為後面的拉升減少阻力,交易就是錢換貨或貨換錢,一方給貨一方必然要給錢。
4、倘若進入大幅拉升階段,成交量穩步放大,股價平穩上升,k線系統處於完全多頭排列狀態,陽線出現次數要遠高於陰線次數,此時也會出現不斷有大單掛單或撤單的情況,一個股票的長期運行,主力不可能一天就完成出貨,很多都是在上漲途中逐步完成籌碼的變現,這個時候不斷的大單掛單但又撤單,是為了穩住股價,使得股價朝既定的目標運行,但這個階段主力凈買入的量是減少的,很多大成交都是跟風盤介入。
4、而到了中後期,股價漲幅已越來越大,上升角度也陡峭,這個階段買股票出現不斷有大單掛單又撤單但就是不買入,這種情況誘多的嫌疑比較大,尤其是容易出現大單砸盤,但個股反彈力度很小,甚至逐步接近關鍵點位,是主力在高位拋貨離場階段。舉例莊家想出貨,先掛大單,封漲停,這時手裡有股票的不賣了,想買的進來了,這時庄撤大單,換賣單,就成交了,當買盤消耗差不多時,再填買單封漲停,誘多。
總之主力詭計多端,手法陰險狡詐,時時處處需謹慎,所謂趨勢趨勢,首先就是要確實股票目前所處的狀態,是上漲、盤整、下跌,倘若買股票的時候是底部區域或者上升途中,不斷有大單掛單又撤單就是不買入,這種風險不大;但經過大幅上漲之後出現不斷有大單掛單又撤單就是不買入,尤其是股票進入盤整區,就要多謹慎,等待方向的選擇,底部與頂部都是相對的,有些大牛股盤整後經過充分換手,又出現大幅上升的情況;交易就是紀律,時刻做好最壞的應對打算,王者十條黃金均線,是散戶的保護傘,識別主力詭計法寶。
掛大單不買,接二連三的撤單,大多是主力資金誘多的跡象。
如果往深層次去剖析,圍而不攻,基本上可以說明主力在當下價位,是以進為退,在逐步的派發籌碼。
主力資金掛大單托底,造成聲勢浩大的上漲現象,讓散戶進行沖鋒,自己則坐收漁利,體現出大資金的優勢和散戶怕漲的心理。
同樣的現象,還時常發生在個股漲停炸板的情況中,資金突然的撤單後,大量拋售。
看似好像是不同的資金所為,實則都是同一批資金運作導致的。
主力的建倉、吸籌,減倉、派發,其實都是可以通過不同的盤口語言來表示的。
簡單介紹幾種,容易被誤讀的盤口語言。
我們經常在盤口看到很大的買單,但是沒有實際的成交。
這種典型的圍而不攻,去現在高位的話,是主力資金相對高度控盤的體現。
高位大買單,明顯是不擔憂有人大肆拋售,可以說幾乎全都在掌握之中。
而如果出現在低位,代表主力資金暫時不願意拉升股價。
主力知道在當下節點,拿不到很多籌碼,所以掛單托著股價,如果有人願意拋售,主力剛好吃掉籌碼,沒人拋售那就鎖死低價籌碼的空間。
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圍而不攻都不是看漲信號,並不代表一定馬上會漲。
如果主力掛單,散戶蜂擁而入的去抬升股價,甚至可以認定是主力資金在偷摸著出貨的表現。
撤單頻繁這種,在漲停的情況下非常多見。
資金把股票打到漲停後,看似封單特別大,實則是不停的撤單往後掛單,真實成交較少。
這種意圖其實很明顯,就是不願意在高位吃籌碼,把籌碼都給了散戶。
但這並不是看空的標志,即便發現了這種跡象也並不能說明什麼。
對於主力資金來說,並不是籌碼越多越好,如果都是籌碼沒有資金,那就完蛋了,因為沒錢拉升股價了。
絕大多數主力都會非常注意自己總體的籌碼和資金比例,所以股價到了一定位置後,逢高派發套現,成了必然。
平時我們經常提到的邊拉邊撤,其實就是這一類情況。
所以,當發現這種情況的時候,需要警覺和注意,但不代表立馬就要出逃。
散戶資金量小,拋售股票很容易,主力資金體量大,邊拉邊撤也很正常。
這種情況,非常的危險。
大單頻出,股價不漲,只有兩種情況。
一是主力資金在對倒,吸引買盤。
另一種是新進主力很弱,原本的主力在大肆拋售,打壓股價。
不論是哪一種,都不是好現象。
放量滯漲,一定是誘多信號,即便出現小漲,也應該時刻注意。
碰到這種盤面一定切記不要早盤買入,很容易出現主力誘多後的通殺現象。
連續兩三天出現放量的橫盤跡象,更是應該盡早減倉觀望,降低風險。
賣單出現,其實並不是壞事。
賣單掛著不砸盤,說明主力資金並不急著拋售。
要知道,大的賣單代表的是籌碼,是主力手中的籌碼。
除非在跌停價格,否則看到很多拋售的籌碼,一定都別慌。
籌碼掛出,最多隻是打壓股價,並不是真的急著拋售,否則直接把股價打壓下去就行了。
所以,當實際賣出成交很少的時候,掛出大的賣單並不一定就是看空信號,反而可能是誘空信號。
這個時候,謹慎觀望即可。
這種情況很少見,但是在跌停很常見。
有一類個股出現跌停的時候,會反反復復的開板,看似有資金抄底。
其實,這並不是資金抄底的情況,大多數都是主力資金自導自演的出貨套路。
由於籌碼太多,接盤的人實在太少,所以資金在跌停的時候不斷的掛單撤單,甚至於出現一些買單。
散戶認為有資金抄底,就容易蜂擁而入。
等有一些接盤籌碼沉澱後,主力再傾囊而售,如此反反復復。
這種跌停炸板的情況,如果反復發生,也是先以撤退為主。
盤內出現大量賣單,引發恐慌,但價格並沒有大幅度下挫。
這是典型的誘空行為。
盤內出現大量的拋盤,但被潛在的買盤給消化了,說明資金總體的實力強勁。
大的賣單,是主力自己的籌碼,用小單消化大單,造成資金流出的假象,洗掉那些意志不堅定的浮籌。
這種盤口在洗盤中偶爾能見到,有些則會邊打壓邊吸籌。
很多股民在做短線交易的時候,特別在意盤口,但又沒法真正的理解盤口,經常吃啞巴虧。
其實,主力資金不論是要搶籌還是出貨,都沒有必要把錢和籌碼放到五檔、十檔上來。
可以說,盤口的單,是主力資金想給散戶看到的單。
而真正主力資金的意圖,往往隱藏在盤口的後面,不會被輕易發現。
看到大單買入就跟風買入,看到大單賣出就跟風賣出,這種漫無目的追漲殺跌,是很多人虧錢的本質原因。
現在市場的總體資金量,和十幾年二十年已經完全不能比擬,盤口上的買單賣單,也是完全有可能會被其他資金給搶走。
而主力要發出指令,根本不需要依靠盤口,打個電話連個線,豈不是更容易?
所以,執著於盤口的結果,就是會出現大量的短期操作失誤。
高頻交易的背後,就是產生不斷的損失,還要倒貼手續費。
盤口的參考價值正在逐步減少。
不僅如此,還有一些散戶樂衷於資金流向來判斷漲跌,同樣是一敗塗地。
主力資金的東西,如果輕易的就能根據技術統計去捕捉,那AI炒股就可以輕松賺錢。
畢竟,AI數據監測之下,對於資金的捕捉是非常准確的。
最後,糾正一個比較致命的誤區。
很多散戶認為,主力本身需要很多的籌碼,然後才會拉升,會上漲,籌碼對於主力來說非常重要。
而現實情況下,主力更看重的其實是資金,非常注重自己的資金有多少,而不是籌碼有多少。
如果主力一手籌碼,沒有資金拉升,那麼不僅難以出貨,甚至可能自己被套。
所以,通常主力真正用來運作的時候,籌碼總體比例不足50%,資金才是大頭,才是保障。
籌碼這個東西,拿在手裡如果換不成錢,終究一文不值,而且籌碼拋出時,需要有大量承接盤,否則只能夠打壓股價,無法拉台價格。
相反,資金就完全不一樣,主力只要資金足夠多,就能操控股價的漲跌,從而將籌碼的價格炒作上去,方便自己出貨。
因此,對於主力來說,資金一定比籌碼更重要。
拿著資金等於占據了主動,握著籌碼大多數時間都很被動。
場外的資金可以決定今天要不要入場,從而決定今天能不能漲,場內的籌碼只能決定今天要不要拋售,而決定今天會不會跌。
所以,絕大多數情況下,拿著資金的人,牢牢地掌控著命運,最多就是不買股票不賺錢。
而拿著大量籌碼的散戶,只能人為魚肉,我為刀俎。
如果不懂交易的那些潛規則,也不懂什麼籌碼、盤口,不去仔細研究也沒關系。
股票市場里,寧可不懂不知道,也不能一知半解。
這些都是短線交易的事情,本身對於股價的長期走勢也沒有決定性影響。
絕定股價最終走勢的,還是上市公司本身的業績基本面,這才是本質。
所以,普通投資者還是踏踏實實做投資。
不要再被一些虛假的盤口語言蒙騙,短期內大量的做出錯誤的決定了。
盤口語言是股票分析的重要分支。讀懂盤口語言能夠幫助我們更充分的了解主力資金意圖,保障我們能夠做出更科學的投資策略。題主關於掛單的問題就是屬於盤口語言的范疇。
買賣掛單是盤口語言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上壓單、下托單及夾板三種情況,往往各種情況還不是單獨存在的。
第一、上壓單的作用主要有兩種作用:一是吸籌,主力將自己大單掛在賣一或賣二的位置,造成盤面拋壓或上漲壓力很大的假象,迫使股民低價賣出,一般常見於底部階段個股;二是試盤,如果股價已經上漲一定幅度,主力通過大單掛在賣一或賣二位置,則主力是想測試市場的承接力度及購買積極性,以便決定後續的操作思路;
第二、下托板的作用主要是護盤與誘多出貨兩種情況:一是護盤意圖,意在阻止股價下跌,但護盤是一種並不積極且沒有誠意的表現,否則就直接拉升了;二是誘多出貨,如果主力不斷撤掉自己的單子而讓其他交易者在前面成交,用自己的賣單來成交;
第三、夾板主要作用是洗盤與暗中出貨兩種情況:一是洗盤,長期維持股價在一個狹小空間震盪,使得交易者失去信心而賣出;二是如果該種情況出現在高位,不排除主力在維持股價的同時暗中小單出貨。
在題主提到的「買股票時不斷有大單掛出又撤回,就是不買」更像下托單的第二種情況:誘多出貨。首先,大單托盤可以維持股價穩定,不會產生恐慌性拋盤;其次,可以吸引一部分交易者在大單或大單上方價位跟隨掛單。而掛了又撤,則是根據「時間優先」原則,使得其他投資者買單率先成交,而對手方很可能是掛大單的主力資金。
如果是掛大的買單,很明顯是主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手法,藉助大的掛單做掩護,吸引投資者的做多人氣,然後借機出貨,個股出現這種情況,不要去買入。當然如果是掛大的賣單然後撤單,且出現在底部或者行情中途調整階段,就有可能是莊家的洗盤,將不堅定的浮籌洗出去,一般在拉升前夕都會這樣,以免拉升有人出貨,出現上漲阻力,這種情況一般是可以介入的,後續可以享受抬轎的過程。
盤口中,買賣盤面所放的巨量掛單,往往是莊家騙人用的假象。大量的賣盤掛單俗稱上蓋板,大量的買盤掛單俗稱下托板。有時我們在買賣五檔當中可以看到,因為一般普遍的行情分析軟體只顯示買賣五檔,導致有些隱形掛單大家看不到,需要藉助level2軟體看到買賣十檔才可以看到。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散戶投資者容易根據掛單做短線買賣決策最終被誘多進去的原因所在,因而追擊黑馬票、熱點票風險極大,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駕馭。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給到大家一些幫助和啟發。認可我的回答,點贊並關注是最大的支持!
說明是個短線客對價格非常的敏感猶豫。
我們在看盤口的時候,會發現有大單掛單,然後又撤單,幾乎都不成交,很多人都不理解這些資金在干什麼。
所以, 如果有大單不斷掛單又撤單了,很大可能是誘導你來接盤。 其實,有些軟體專門有查看分時撤單情況的指標,據我觀察,一般以下幾種情況集中撤單的情況比較多:
第一,一隻股票大幅上漲過後,在拉升末期,把股價拉至漲停,追漲停的資金就會蜂擁而入。然後在封死漲停板後,到了一定時機,撤掉漲停板上的封單,接著就是砸盤出貨,從漲停價開始一路向下吃掉委買的單子。這是最惡心的一種操盤手法,當天追漲停的投資者損失幅度很大,而且第二天可能還會順勢低開繼續往下砸,兩天超過15%的「大面」就來了。
第二,主力有意控制股價在一定的區間內。這是很常見的事情,每隻股票都有橫盤的階段,但並不是橫盤的股票都有主力,不過主力的行為可以看得出來。主力通過壓單或者托單,來引導普通投資者買賣,把股價維持在箱體內,k線往往呈現螺旋槳的形態。
第三,主力哄抬股價。在完成控盤的前面階段,主力就要進入哄抬股價的拉升階段了,盤口上就會常常顯示有大單不斷掛單,不停地往上掛,不明就裡的短線追漲投資者,會認為主力有異動,積極跟進。
總結一下上面的內容,大單掛單又撤掉,說明真正的意圖不是買入,而是誘導其他投資者來買入。 因此,我們買股票不僅看委託單情況,還要結合股價的位置、當天大盤的情況、影響股價的消息等進行綜合分析。 正常情況下,我們是很難從委託單來識別主力的動機,因為這都是主力可以做假的東西,只有實實在在的股價波動騙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