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買賣 » 股票10元買跌到多少賣掉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10元買跌到多少賣掉

發布時間: 2023-01-31 06:44:56

㈠ 股票30萬元,股價從十塊跌到五塊,損失了多少

股價從十元跌到五元,這不是腰斬的價格嘛。
如果30萬元都是這股票,那現在只有 15 萬元。
要知道損失多少,還需要當初的買入此股票的價格。

㈡ 假如1000股10元股票,跌到9元全倉賣掉後在到8元買入,還是跌到9元賣掉1半再到8元是買入1半,那種好點,謝謝

樓主是不是想知道當股價重新回到10元的時候兩種情況下那個好一點?
第一種情況:
跌到9元的時候每股損失一元,全部賣出損失立刻1000元。
第二種情況:
跌到9元的時候賣掉一半,浮虧500元(浮虧就是賬戶上顯示虧損500元,但是樓主必須要賣掉才真正損失,還持有的話當股價漲回到10元的時候就持平了),而賣掉的500股立刻損失500元。
當股價下降到8元時,這個賬戶的浮虧就是1000元(500股,每股虧2元)。

在股價達到8元的時候:
第一種情況下,樓主買入1000股,當股價回升到10元的時候,樓主賣掉就會盈利2000元,減掉之前虧損的1000元,那麼樓主就盈利1000元。
第二種情況下,樓主買入500股,但股價回升到10元的時候,之前的浮虧得到彌補,也就是之前剩下沒有賣出的一半回到原來的水平,持平。而8元買入的500股在股價回升到10元的時候樓主凈賺1000元(每股賺2元,500股賺1000元),減掉當初賣掉的一半虧損的500元,樓主凈賺500元。

呵呵,樓主這樣夠清楚了不?

㈢ 股票被套後要是在低位還買這只股票的話賣的時候怎麼算啊比如我10元錢買1000股後來跌到7元買進1

10元錢買1000股,那就是每股10元X1000就是10000,跌到7元等於每股折價3塊,7塊的時候買進100股那麼自然會稍微探底一些成本,漲到8塊那麼你還是虧了10元買的1000股,漲到8塊那1000股每股只折價2塊,也就是只剩8000塊了,但你7元買的100股漲到8塊就等於8塊減去7塊錢的成本X股數100=7元補倉的部分獲利100元收益,加上8000等於8100元,也就是說你10元買了1000股,7塊補了100股,漲到8塊的時候你等於共1100股總股數,虧損了1900,市值還剩8100(不算手續費

㈣ 股票委託以10元賣出,那它會不會跌到10.5元就以10元把它賣了

委託10元賣出,只要當前價格超過或等於10元都能成交,也就是說股價在10.5時以10.5價格成交。

㈤ 10元買的股票要多少錢賣出才不會虧本

10元的股票從買進到賣出要收千分之一的印花稅(單向),還要收千分之2.8的傭金(雙向)。這樣就是千分之一加千分之2.8加千分之2.8等於千分之6.6,不過傭金的收取各個證券公司根據股民資金的多少和交易量的大小有所不同(有優惠)。10元的股票6分6以上才不虧本,也就是10.07元以上才贏錢。

㈥ 巴菲特一語說破股市:為什麼10塊的時候買入,跌到5元反而賣出

「股神」1930年8月30日誕生在充滿投機與動盪的美國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秉持簡單、聚焦的原則,以企業經營者的心態投資股市,在不到50年的時間里,聚集成龐大的財富王國,創造了從100美元到720億美元的財富神話。

在華爾街投資大師行列中,沒有一個人能夠像巴菲特那樣富有凝聚力,因為不管是他的投資理念,還是他的投資語錄,無一例外地被青年投資者奉為「投資聖經」。

在別人貪婪的時候保持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保持貪婪。 ——巴菲特

這一句是「巴神」眾多語錄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句話。

在2008年次貸危機剛剛過後一點點,巴菲特他帶領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斥資30億美金買入了GE,通用電器的股票,因為他相信未來的美國經濟市場是會大漲。

而我們大多數人在購買股票的很多時候,往往是看到漲了,瘋狂地去買,看到跌了,瘋狂的去賣。跟風就造成了我們會在股票在10塊錢的時候認為有股票有價值而買入 跌到了5元因為恐懼反而選擇賣出的第一個原因。

巴菲特一直堅持的一點,就是去獨立思考,以及獨立的決策。獨立思考對投資以及我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來說都非常非常重要。

我們通常都會有一個在心理,因為更多的人說對,所以我們也傾向於認為那是對的,而往往這樣的選擇不一定是最正確的選擇。巴菲特在投資領域更多的願意去相信自己的判斷,所以他收集更多的數據和經驗而且對這些數據做出自己最獨立的判斷。

那麼我們能通過短時間的學習達到「巴神」的判斷水準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巴菲特能達到今天的成就也是大量長時間堅持下來的結果。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不可能。但是有一個取巧的捷徑。

巴菲特的老師本傑明·格雷厄姆是市場無效理論的代表人物。巴菲特作為市場無效假說的一脈相承之者他認為市場並不總是有效的,當你發現一支股票它的價格是遠低於他的價值的時候,那麼你買入它一定是會得到更大的回報。巴菲特在與北大同學的溝通之中也說到我們做投資的,應該是利用市場的瘋狂或愚蠢,「在別人貪婪的時候保持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保持貪婪」。

如果我們在悲觀情緒開始蔓延的時候買入股票,而在瘋狂的牛角將市場供上天的時候淡然離場。即使我們不會去判斷一個公司是否足夠優質。盈利也將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相信這一點大家也能想到,但是很少人會去這樣做,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總是期盼著我們今日買入的股票明天就能盈利,缺乏足夠的耐心和冷靜就是我們為什麼會在股票在10塊錢的時候買入 跌到了5元反而選擇賣出的第二個原因。巴菲特也說過時間是好投資者的朋友,是壞投資者的敵人。

財富是無法復制的,但是在整個投資領域,大師級別的人物的投資哲學映射出的制勝之道,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觀察學習這些頂尖人物的投資哲學及理念。

很多人認為均線是很簡單的東西,不值得學習。但是我要告訴你:「你的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你並沒有了解技術分析的本質」。在技術分析中,往往越簡單的東西越可靠,因為這些經典的分析方法存在已久,並且在多年的實戰中得到了廣泛的驗證,如果這種方法沒用的話,那麼它就不會流傳至今。你在運用中如果用錯了的話,那麼只能說明你在運用和理解的深度上存在問題,之所以導致錯誤是因為你並沒有真正理解它,更沒有真正掌握它。

1.多頭排列

均線的短中長三種類型可單獨使用,也可多條同時使用。綜合觀察長、中、短期移動平均線,可以判研市場的多重傾向。說到均線,我們必須先了解什麼叫均線的多頭排列。短期均線在最上面,中期均線在中間,長期均線在最下面,並且三條均線同時向上移動的排列形態即為多頭排列,這是非常典型的買進信號,在多頭排列的強烈支撐之下,價格會大幅上漲。

2.黃金交叉

兩條不同時間周期的均線的交叉關系,如果時間周期較短的均線自下而上的穿過時間周期較長的均線,並且交叉之後同時向上運行,即可形成黃金交叉。這也是比較典型的買進信號,但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會有點難度,因此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需要注意,時間周期越長的均線形成的黃金交叉可信度越高。

3.向上爬坡

短期、中期均線在長期均線之上,沿著一定角度同長期均線一起向上運行,意味著後市上漲勢頭還在繼續,但往往這種形態很容易被忽略。

4.逐浪上升型

短期、中期均線沿著長期均線的上升軌跡呈波浪向上運行,意味著價格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雖然中間會有小幅下跌,但空方沒有持續能力,多方占據優勢。

5.空頭排列

三根均線同時以圓弧狀向下運行,且從上到下時間越來越短,一般來說,一旦均線形成空頭排列,尤其是經歷過一段大幅上漲後的空頭排列,意味著價格將會繼續下跌。

6.死亡交叉

一根時間較短的均線向下穿過一根時間較長的均線,並且兩根均線同時向下進行,典型做空形態,與黃金交叉有著相同的特點。

7.死亡谷

K線圖中,當上升的均線系統整體發生逆轉的時候,就會形成死亡谷,短期均線向下穿過中/長期均線,中期均線向下穿過長期均線,形成一個頭沖下的不規則三角形或者叫扇形區域。如果死亡谷出現在價格大幅上漲之後,代表著接下來會有個極大地下降空間。

8.逐浪下降型

與逐浪上升相對應,逐浪下降指的是短期均線與中期均線在長期均線的壓制下,呈現出波浪形向下運行的態勢,與逐浪上升具有相同的特點,整體下跌趨勢。

馬雲說:任何一波機會的到來,都必將經歷四個階段: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

股票,股票等投資交易實際上也是如此。在一波趨勢由開始到終結,任何放言自己做到了完美預判的言論都是在耍流氓。投資市場是混沌的,市場的走勢充滿了不確定,而交易,就是在這種不確定中生成一套自己的理論假設,觀察角度,做出一個關於勝率和盈虧比的取捨。

這個假設來源於股票,股票等投資人對交易的根本認知。而認知是一個多維度的綜合體,來源於每個投資人的經歷和思考程度。也就是說,不同的投資人,帶著不同的理論假設,創建了不同的操作體系,甚至擁有著不同的世界觀。但是這些都是表象,能否成功的根本,還是要看其是否滿足了投資的根本邏輯。

當一個人對交易的本質洞見的足夠深,他可以從不同的觀察視角和理論假設來建立操作體系,這些外在的表象只不過是一個單純的模式選擇而已。

曾經跟有位朋友向我咨詢。他的方法是一套基於小周期大均線的趨勢跟蹤,但是他發現另一套更大級別的趨勢跟蹤在某些時刻表現的更加優秀。於是,他開始糾結,到底是堅持自己的操作體系,還是把兩者融為其一生成一套新的體系?

這個問題實際上很簡單,無論是他的小周期,還是更大級別的周期,還是把兩者融合的多周期,其實基於市場不確定走勢的三種假設而已。這三種假設,有著完全不同的觀察角度。小周期追尋是可能是類似於日線級別的「波段行情」,日線周期追尋的是「大的趨勢行情」,而多周期組合,追尋的看起來是包含了「波段」和「趨勢」兩種行情,但是實際上,在某些看不見的地方,追尋「波段」和追尋「趨勢」的代價,這套體系也一並承擔了。

實際上,之所以會困惑於哪種選擇,來源於一個認知環節的不穩定。這個環節就是,多系統的融合究竟是否增加了優勢,還是僅是改變了理論假設的角度而已。

方法A滿足交易的本質邏輯,方法B也滿足了交易的本質邏輯。那麼,A和B的融合,會讓結果更好么?

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需要他對「主觀判斷是否可以讓系統更具有優勢」這個問題擁有一個絕對確定,並且堅信的認知。而他目前的交易模式是一套客觀跟隨的交易體系,所以想徹底的根除這個困惑,想要能夠在未來不確定的走勢中,堅定的執行他的體系,需要他的答案是不能。

只有真正的認知,才能導致行動。缺少行動的認知都是偽認知。

㈦ 股票十元買的跌到八元是不是就沒了

10元的股票你買100股,就是1000元 ,跌到8元,你的股票只值800,賣出的話虧了200,如果看好公司發展前景,可以等到股價漲回去或者盈利的時候賣出。

㈧ 股票10元/股買入,股價下跌以8元每股賣出,請問每股差價2元進入了誰的賬戶

股票是一個零和博弈的游戲,任何市場上都有買方與賣方,股市也一樣,我5元買的股票,在價值10元的時候把股票賣給你了,我得到10元利潤5元。股票跌到8塊,你損失了2元。但是這2元錢並沒進入我的口袋,只是你的股票資產賬面損失了2元。只要沒賣出永遠只是賬面損失。

㈨ 股票問題 如果一個股票的現價是10元 我急於賣出 掛個9元的賣單 那成交價是多少 然後另一種情況是我

如果發生了股票現價是10元,但掛單價是9元的情況,那麼一般來說賣出的股票仍然會以現價的10元進行成交;如果現價10元點位的買單足夠多,你的賣價就是10元。如果賣單足夠多,你的買價也是10元,這樣價格不容易被操縱。成交價的確定原則是買價,賣價,原價三者的中間價。遵循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
1.很多人會投資股票來賺錢。
有一些人因為工作了,手裡有一些錢,所以想要進行一些投資,因為不知道投資什麼比較好好,於是就選擇投資股票,通過自己不斷的學習也慢慢掌握了一些規律,從而能夠獲取一定的利潤,但是這東西畢竟有風險,對於普通人來說一定要做好賠錢的准備,否則心理承受不了。
2.一般以現價10元成交。
按照一般的規律,因為現在的價格是10元錢,掛單的價格是9元錢,現在的價格高於掛單的價格,一般會與現價成交,如果自己掛單的價格高於現價,一般會掛單的價格成交,除此之外,還會跟賣出的數量等等有關系。
3.投資有風險。
就像我那個朋友一樣,自己幹了很多年,依然沒有摸到其中的訣竅,只能夠有的時候賠錢,有的時候賺錢,但是對於他來說他是比較理智的,他總是選擇拿比較少的錢來投資,如果賠了就相當於玩了,如果賺了當然也會開心,所以不能夠拿自己全部的錢甚至借錢來投資,那樣如果一旦賠錢自己的心理承受可能就受不了。
總而言之,我認為股票的現價是10元錢,掛單的價格是9元,一般會以10元錢的賣出,這是因為掛單的價格低於現價,如果高於,那麼一般以掛單的價格售出,除此之外也會跟賣出的數量等等有關系,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看,當然投資有風險,對於普通人來說一定不要盲目投資,一定不要拿全部的錢投資。

㈩ 股票10元買跌到7元後漲到8元賣掉半倉,成本是多少

要收回成本需要12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