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買賣 » 主力喜歡買虧損的股票嗎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主力喜歡買虧損的股票嗎

發布時間: 2023-01-21 04:15:34

⑴ 為什麼虧損公司的股票也會有人買呢

中國的股市是一個不成熟的市場,股民買股票是為了投機而不是真正的價值投資,虧損越厲害的公司,被重組、收購等的可能性越大,重組題材一直是中國股市的財富直通車。另外虧損股散戶多數不敢買,主力更容易坐莊炒作。

⑵ 為什麼股市中那些瘋漲股,往往不是績優股,而是那些績差虧損股

績優股就如美麗漂亮的女人,大家都想要,都想擁有和得到,想的人多了,大家都不放手,牢牢抱住不放,都知到物有所值,莊家誰願意為這些人拿錢去當救市主?而績差虧損股,大家都在拋,都在嫌棄 ,即使有少數人擁有,也經不住莊家的猛烈洗盤,當莊家控盤後,各種好消息滿天飛,莊家借力打力,不瘋漲才怪!

滬深股市不講績優股績差股,講的是題才、故事、概念,講的是未來,未來是看不見摸不著,最終還是講的是實力,只要莊家對某一個股票收集到籌碼多,因為散戶對這個股票絕大部分籌碼拋給了莊家,只個股票就會漲,漲到了高點上市公司出利好消息,一邊出利好、一邊莊家出貨把籌碼拋給廣大散戶,因為股票莊家想漲就漲,想跌就跌,是莊家實力講了算,還有上市公司配合莊家出貨密集出消息,所以大多數股民在高位或山頂接籌碼被套住,炒股入市是土豪,出來是窮光蛋。

有新人入股,並帶來新產品、新技術。

基本上績優股都是收入和盈利比較穩定的股票,通常這類股票比較受散戶喜愛,所以股東中散戶佔比比較大。這類股票在A股和美國都通稱為藍籌股或大藍籌。美國許多退休人員都喜歡買入這類股,幾乎沒有風險,還能吃穩定的股息。

而A股也有許多這樣的股票,主要在銀行、保險、石油、工程建築等板塊里。只是,在A股的藍籌股中,分紅不是那麼穩定。

藍籌股或大藍籌裡面的散戶多了,主力資金很難吸籌,除非讓散戶們都吃飽喝足滿意而去,但這樣主力後面怎麼拉升?拉升之後又賣給誰?所以,這類股票一般主力都不會選擇。

績差股剛好相反,散戶怕,所以主力很容易低價收集籌碼。只要和大股東協商好,拉升時就很少有拋盤。拉升過程中造一點利好,在把技術線做漂亮,就能吸引技術派、漲停敢死隊、追漲殺跌者、概念追逐者接盤。所以,這類股常常會大起大落。

你有這種問題證明你是剛入行,沒有搞懂具體邏輯,股市是提前反應了市場的變化,也反映了上市公司的運作情況。

一般情況股市價格的漲跌也是提前反應了市場未來一個階段市場的變化預期,因為炒股就是炒的市場預期,如果資本市場對後市預測較高,那麼這個行也收益最大的公司股價將引來大量投資者,投資者看好的多了,入場資金也就多了,那麼股價也會上漲,反之則會下跌。

總結一下:炒股就是炒的市場預期。

那麼為什麼你會認為 股市中那些瘋漲股,往往不是績優股,而是那些績差虧損股?

是因為你看到的不夠全面,我們大體可以把市場中的公司分類為大市值和小市值。當大盤上漲的時候,漲幅大的肯定是 權重股和大市值股票,因為根據指數編輯規則,那些大市值的公司占指數比重較大,而小市值的公司占指數比重較小。大市值的公司比如萬億市值公司,想要拉動上漲10個點 需要多少資金?萬億市值的公司,想要拉上漲停大概需要幾百億資金入場。而那些小市值的公司比如市值50億的公司,想要拉漲 ,大概需要500-5000萬就可以。

如果你長時間分析走勢,你會發現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大市值權重漲的較多,而市場走勢較弱的時候,那些小市值的公司漲幅較大,市場強勢,可以吸引場外的增量資金,而市場弱勢,場外的增量資金一般不會盲目入場。當市場弱勢,存量資金不足的時候當然拉不動那些大市值的公司股票了。

想看我的其他觀點,可以點我頭像,有很多不一樣的干貨。

用簡單的語言解讀股市復雜的邏輯,我是莫楓,感謝關注。

大家好,我是謙秋說,一個浸潤資本市場19年的投資者。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理解的,資金只能是短期對上市公司的股價產生影響,而中長期來看,資金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真正起作用的是上市公司的業績。接下來我展開來說下。


第一、績優股的走勢,往往可以從中長期的K線圖上看出來,好比月K線,季K線,年K線。這也是我長期跟蹤上市公司選用的K線。從這些K線上大體能看出,上市公司的走勢斜率是逐漸抬升的,有15度,有30度,有45度,甚至還有爆發是的70度以上的主升浪走勢。不過總體來說,最終還是跟上市公司的年化增長率是相匹配的。舉例來說,如果一個績優股,3年的復合增長是30%,那這家上市公司的業績差不多也是30度的斜率在提升重心。


第二、績差股的走勢,往往是怎麼上去,怎麼下來,暴漲的越厲害,將來也是摔的越重,有一種風來了,豬都能飛起來,風停了,豬還是要掉到地面上的味道,究其原因,還是上市公司的業績沒有增量,甚至是越來越萎縮的。所以短期來說,通過某某題材,外加資金的配合,短期出現暴漲走勢,但這經不起市場的磨練,最終只是一個故事而已,股價自然而然,要逐漸回歸本源。


第三、績差股裡面還是有一些主力資金的,說到底,也是要追求一些利潤的,如果不能從上市公司企業增值的角度來賺錢,那隻能是割韭菜,賺二級市場上散戶追漲被套的錢,在我看來,這其實就是零和 游戲 而已,說白了,就是一場博傻的活動,當然這是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的。

總體來說,我覺得做股票投資,最終還是那個最最基礎的問題,股市裡可以賺的錢是啥?其實還是上市公司內在價值的提升,除了這個錢,你通過運氣賺來的博傻的錢,某一天可能會通過實力虧出去,投資跟投機,其實只是一線間,80%的投資者還是沒有搞清楚其中的道理,否則就不會再用炒股來定義自己的投資了,試問,炒這個字,本身就是一個火加上少,說白了,就是放在火上烤的味道,只會越來越少。敬畏市場,敬畏投機。

謙秋說問答,開心有內涵。

好的股大家都知道他的存在,無論行情好壞都能穩健地徐徐上升,中短線都能從中受益,短線出來都不給你機會再進來。

次好票和差票需要消息的配合推動才上漲,快速拉升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有種廣而告之的意思,同時加劇震盪,利潤誘惑強,也極大地吸引投機者的參與,這其中必然會留住不少投資者。

炒股,首先要知道,市場上有三股力量。就是機構、游資、散戶。瘋漲股,大多數是由游資主導快速瘋漲的。

績優股,一般就是大家俗稱的白馬股。績優股,本身就是業績優良的股票,這類股票不僅機構知道,一般散戶也知道,所以長期看,績優股的籌碼大部分在機構手中,少部分在長期持股的散戶手中,游資拿不到足夠籌碼,自然不會為機構和散戶抬轎子。績優股上漲,一般是牛市中,由機構主導,穩步上漲。另外,績優股基本上是明碑,誰都知道好,籌碼大家都捏得死死的,漲得慢,跌得也慢,因此,股價走勢平穩。

績差股為什麼會瘋漲呢?主要是游資主導。因為績差,機構和散戶一般不願意持股,績差股的股價低,長期處於下跌或橫盤,且籌碼沒人要。這就有三個好處:

一是價格低,拉升空間大,瘋漲股大多在10元以下,很多瘋漲股起漲時甚至只有5一6元,翻幾番,股價也才是20多元。

二是便於快速收集籌碼。績差股長期處理下跌或橫盤,散戶早已倍受煎熬,沒有持股耐心了,稍微一個漲停,散戶就興奮,再回踩一下,大多數人就交出了籌碼。游資有了籌碼,找個風口題材,就開始邊拉邊洗盤,再拉升,再拉升,散戶一激動高位接盤,游資乘機最後拉升出貨,有些超級強勢題材,更是充分渲染發掘,反復拉高,成為妖股,游資獲利滿滿,這個時候,上市公司再出幾個利好,火上澆油,股價完成最後的拉升,一波炒作結束,新韭菜就站在了高髙的山頂上了。

三是績差股消息多,往往有重組並購借殼等概念或題材。這種情況下機構和游資信息靈,往往機構和游資會聯手炒作。

上述就是為什麼績差股會瘋漲的原因。一般的績差股,如果沒有實質性的利好支撐,炒作後績差股大多一地雞毛!

首先要搞清楚這一點,股價的漲跌不是因為業績來決定漲跌的,而是由流入該股票的機構資金,游資資金,他們決定的,股票的業績再好,如果沒有看中他的主力和游資來拉抬股價也會死水一潭 ,業績只是股價上漲的一個好條件,但不是決定性的條件,決定性的條件就是是否主力的資金看中它而去大批的買入,這從個股的成交量換手率就能看得出來,比較容易上漲的個股,它的換手率單日往往通常都在10%以上,有的個股半天的換手率就達到10%以上,通過換手率的高和低,就能看出一隻股票主力參與的程度深還是不深,換手率越大越說明這個主力操縱這只股價的積極性越高,而換手率很小的個股,它的行情往往比較沉悶不活躍,想在這種股票上賺錢是非常困難的,所以買股票一要看趨勢,二要看換手率,日均線要呈多頭排列,單日換手率要大於10%以上,10%以上的換手率是強勢股和弱勢股的分水嶺,單日換手率達到30%以上的個股容易成為領漲龍頭股或者妖股,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就不一一論述了。

⑶ 股票莊家會虧錢嗎

股票莊家雖然會虧錢,不過,不到清倉或者徹底放棄這只股票的操作之前,這些虧損都可以稱為「浮虧」。莊家正常會在建倉或者震盪時期允許出現浮虧,後續拉升起來就逐漸擺脫成本區,直至獲取豐厚的利益。
股市投資風險性是很大的 ,莊家也只是股市中的一個群體 ,所以出現虧損的情況並不奇怪 。只有在不斷的磨練中逐漸完善自己的交易體系,嚴格做好止損止盈 ,才能在這個充滿挑戰性的市場中取得勝利 。
莊家也有持倉成本,當股價一直下跌,使股價低於持倉成本時,出現虧損的情況,但是莊家可能會在股票下跌的過程中,不斷的買入,降低其持倉成本,等待股價反彈,擺脫成本區,彌補其浮動盈虧,出現盈利的情況。 同時,股票一直下跌,也有可能是莊家通過賣出一部分股票,方便以更低的價格買入該股,降低持倉成本,賺取更大的收益所導致。 與散戶相比較,在股票下跌時,莊家更容易抗跌,其彌補虧損的能力更強,因此散戶在面對一直下跌的股票時需要控制好倉位,結合實際情況,再考慮是否買入,或者賣出,比如當股價一直下跌,受到下方的支撐位支撐,且空方力量已經得到完成釋放,多方開始流入、集聚時,散戶可以考慮適量的買入。
其實所謂的莊家就是機構投資者,莊家同樣會虧本,機構之間都是競爭關系,你死我活是很正常的,當然也會像2020年那樣短期達成共識抱團取暖,但是從2021年以來,基金抱團股出現大面積大幅度下跌,說白了就是基金最近也是損失慘重,其中也不乏很多的牛散。
莊家主要利用對敲的手段來控制股價的漲跌,具體控盤手法如下: 1、打壓股價:莊家建倉必須先將股價打壓到理想的價格之後,慢慢開始吸籌,直到建倉完成為止; 2、拉高股價:通常莊家不會自己拉高股價,而是讓市場自己去追逐股票,這樣的莊家可以坐下來等待股價上漲; 3、震倉:震倉階段莊家會利用大幅度的對敲將市場上的不堅定的投資者洗掉; 4、出貨:莊家在出貨時會散步一些讓廣大個人投資者認為股價要大幅上漲的利好消息,引誘個人投資者大量買入股票。然後隨著散戶投資者的大量湧入,莊家逐漸開始出售自己手中的股票。

⑷ 主力虧損為什麼還要打壓股價

主力的實力有大小。
如果主力看好這只股票,當拋出籌碼的人較多,主力想全部吃下然而沒有這個能力,只好任由股價下跌,造成自己虧損,主力此時也無奈,不可能去「打壓」股價,給自己添堵;
如果主力不看好這只股票,虧損了也要拋出,然後換倉。這很正常,不屬於「打壓」股價。

打壓洗盤是指採用連續短線打壓下跌的方式進行洗盤,其打壓洗盤的目的是為了將在低位跟風買進的散戶投資者恐嚇出局,讓所有籌碼都高度集中於莊家手中,便於莊家對股價走勢形成完全的操控。
由於主力是清洗獲利籌碼,促進籌碼換手,震出不堅定分子,從而導致主力在整個形態演變過程中的行為。由於主力既想打低股價嚇出獲利籌碼和市場中的不堅定分子,又不想喪失手中的廉價籌碼,因而往往採用向下掛單對敲,也叫炸單或空中對敲的形式打低股價。從盤面走勢上來看,股價跌勢極為凌厲,鮮有反彈。5分鍾K線上留下多個向下跳空缺口,成交量暴增。但仔細觀察卻發現,絕大部分成交量來自下對敲的成分。這是主力的詭計使然。
打壓洗盤從日K線上來看,往往是巨量長陰,形態極為惡劣。主要是嚇唬那些不仔細觀察盤面的技術派人士,造成一種放量出貨的假象。做法是:
1.莊家在打壓洗盤時,不會只進行一次打壓,而是反復多次打壓,一次打壓洗盤的清理力度不足以將投資者驅趕出局,因此才需要進行反復多次打壓,動搖散戶的信心,迫使其拋售出手中的籌碼,而被驅趕出局。
2.當股價被打壓至很低時,成交量縮至很小,甚至沒有的時候,說明莊家已經洗盤結束,而此時則是投資者最佳介入時機,入市買入小量的零星浮游籌碼即可享受後市拉升時帶來的豐厚利潤。
打壓洗盤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將前期不經意間跟進的散戶投資者或其他投資者清理出局,此時的莊家希望所有籌碼都集中於他的手中,而所有的投資者手中應持有的不是籌碼而是現金,在莊家進行拉升操作的時候,所有持有現金的投資者都跟風買進,幫助莊家拉升股價,以及莊家將股價拉升接近頂部的時候,所有持有現金的投資者繼續跟風買進,把手中的現金都買換成籌碼,而莊家手中的籌碼都賣換成現金,這就是莊家最終的坐莊操盤目的。
因此,莊家在洗盤時會不達目的不罷休,通常會於大盤下跌時進行洗盤,這樣則能達到更好的效果,莊家打壓洗盤時,成交量會急劇萎縮,而後市成交量突然放量增大,股價強勢上沖時則是投資者買入的時機。

⑸ 感覺有時越虧損的公司股票漲得越瘋狂,這是為什麼

主要表現在:一,它的投機性太強,這類股票市值不高,但是購買的人特別多,而購買股票的市民喜歡扎堆,散戶喜歡跟風。二,由專門的技術人員去炒作這些股票,所以使得虧損公司的股票越賣越好。三,股票是靠資金炒作起來的,公司虧損狀態說明他的業績虧損,這並不影響該公司用大量的資金推動股票漲跌。
三,虧損公司的股價低,容易被大多股民所接受,所以它會迎來很多股民的加入,它的股價具有號召力,很多人就會存在投機心理,認為現在該股價低有上漲空間,他們不介意現在賺錢少,他們希望有一天能夠咸魚翻身。而且根據我國審核制度,虧損公司想要退市,就必須有好的公司接手,而這樣的話,購買虧損股的人就會發財,所以有很多股民和投資機構喜歡虧損股。因此虧損公司的股票成為了香餑餑,越來越多人購買。

⑹ 虧損股票能不能買

虧損股票可以買。
在A股市場中,上市公司出現虧損並不妨礙該上市公司股票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如果業績虧損的股票被市場資金炒作,會由於市場資金買入炒作的影響導致股票價格上漲。因此,虧損的上市公司股票也是可以買入投資的。但是,由於上市公司處於虧損狀態,股票的基本面較差,這有可能會導致股票支撐性較弱,加大投資者的投資風險。
通常情況下,如果市場處於「牛市」上漲行情中時,業績虧損的股票也會受到市場和板塊的帶動出現上漲。但是,如果市場處於「熊市」下跌行情中時,業績虧損的股票很難會受到市場投資者的關注購買,從而有可能導致股票價格出現持續的下跌行情。而且,如果上市公司經營連續兩年虧損,會被冠上「ST」標示,視為有退市風險警示的股票,這樣很有可能會使股票價格出現大幅度的跌幅。
一、虧損股的含義
虧損股是股票術語其中之一。企業盈利為負數的,虧損企業的股票叫虧損股。
企業盈利為負數的,虧損企業的股票叫虧損股!
持有這個企業的股票,每年該股的權益數都在下降!
連續兩年虧損的股票和綜合評價不高的股票,被稱為「ST股」。
二、虧損股的風險
估值仍然高達數百倍甚至數千倍PE的題材股、虧損股。深滬A股市場2010以來的連續調整,使得許多股票估值有所下移,但通過對A股市場觀察發現,一些品種仍然是數百倍甚至數千倍PE的股價,而觀察其行業來看,其由於新股上市出現了多家同類公司,其行業競爭格局也進入到激烈之中,類似這樣的股票品種,我們認為這類企業經營業績將難有改觀,相反其中長期業績或繼續下降。比如上市的某電子軟體類公司,其經營業績虧損,而一季度再虧損,但股價卻在30元附近,而同類電子軟體類公司不斷上市,競爭對手增加且資金支撐力強,這樣的公司就存在股價繼續大跌的情況,其投資風險不言而喻。

⑺ 跟著主流資金買股票,就一定賺錢嗎,主力資金會不會虧

跟著主流資金買股票,未必每一次都一定賺錢,主力資金也有被套虧損的時候,但還是盈多虧少,總體上是賺錢的。

⑻ 為什麼借殼喜歡虧損股

在A股市場一直有著炒小、炒差、炒垃圾股的現象,這是因為A股的市場機制所導致的這種「怪相」。A股是審核機制的上市制度,那麼一些股票即使上市幾年後,業績表現得非常差,連續3年出現營收利潤為負,還是可以通過並購重組、資產重組、大股東資金注入等等形式,在停牌後重新回到A股市場。這時只有幾元錢的ST股,反而會出現機構和游資的介入炒作,從而出現短期的爆炒行情。

股市中一些虧損股,在公布業績後股價並未持續下跌,這是因為低於市場預期的虧損幅度。一些機構研究員分析後,認為A公司在1季度會下跌30%的營收,結果在公布1季度數據後只下跌了10%不到,這就會遠遠超出機構的業績預期,主力資金會出現明顯地加倉動作,場外資金也會對這樣的股票進行搶籌,他們會認為該股票被低估了。騎牛看熊認為這時虧損股的反彈行情,主要是屬於業績修復的走勢,一旦發現上市公司出現了明顯的利好,或者經營出現了明顯的好轉,常常會出現超預期的止跌反彈行情。

一些機構和游資喜歡炒作虧損股,因為他們是短線買賣的行為,參與的是近期熱點題材,不需要去考慮該股的業績因素。虧損股在業績公告時,便會讓所有的投資者知曉,這樣的結果是會讓一些投資者對它避而遠之,然而主力資金利用這種無人問津的虧損股,在低位直接拉升漲停板,來吸引散戶投資者關注。騎牛看熊認為個股常常達到3板以上,便會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來幻想著5板,甚至7板的高度,低位拉起的主力資金在拉升中順勢拋出手中籌碼,這樣最終主力資金短期大獲全勝離場,而新上車的散戶資金卻在高位被套牢了。

有些虧損股明明已經進入了退市預警期,主力資金利用市場消息傳播利好訊息,讓大量的散戶投資者知道該上市公司可能會重組借殼上市、公司即將資產注入等等信息。隨後大力拉升該股票,出現連續2周以上的上漲行情,讓投資者對之前所看到的消息信以為真,紛紛介入即將退市的虧損股中,希望能「烏雞變鳳凰」獲得超額收益。騎牛看熊認為這時主力資金一旦發現盤中炒作熱度升溫後,反而會開始大量賣出手中的籌碼。在臨近退市的階段,投資者發現該股實際上是一地雞毛,手中的籌碼不僅是虧損的,而且沒有對手盤來買賣,只能陷入被迫持股的窘境。

⑼ 買股票應該買主力虧損較大的還是買主力大幅盈利的

這個沒有絕對的盈利,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是在低位溫和的放量,股價處於不明顯的波段性上漲,說明主力可能還處於收集籌碼的階段,一般要達到流通盤的30%以上,股價才會進入加速上漲的階段。之後進入派發階段,主力可能還會買進來幫助在高位出貨,這個時候再跟著主力買就不是明智之舉了。
機構主力是指一些公募或者大型的私募基金,通常持倉時間偏於中長線,資金比較充足,布局的股票基本面較好。莊家主力通常占據某隻股票大部分的自由流通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股票的走勢,可以在數年時間內對一隻股票進行反復操作。
一些股民朋友由於自己沒有一套相對合理的交易系統,往往喜歡跟著主力資金的動向來決定買賣方向。一旦看到主力資金大幅凈流入,就認為是主力進場拉升了,於是急急忙忙跟著買進。
第一個問題,主力有哪幾種。希財君認為主力一般可以分為三種:游資主力、機構主力、莊家主力。其中游資主力偏向於超短線,從布局到到拉升離場的過程一般在三個月以內,有的可能只有幾天的時間。不同的游資操作風格也不同,如果當天有龍虎榜席位,可以看看具體是哪幾家游資進場。
第二個問題,怎麼樣分辨是散戶還是主力。由於主力的資金相對散戶而言,量大而且集中,因此可以一段時間內迅速拉升股價。一般來說,主力買進時主動性買盤大於主動性拋盤,外盤數量比內盤數量大很多,成交量迅速放大,股票分時成交中大中型買單的數量很多,股價持續上漲。
第三個問題,如何判斷主力買入的意圖。根據股票的特點、股價所處的位置和主力的特徵不同,主力買入的目的可能是洗盤吸籌、誘多出貨、出現利好之後的搶籌等等。
如果主力是屬於游資一類,風格基本以短線題材炒作為主,不看重股票的基本面。更多的是會選擇低位、低價、流通盤小、沒有大股東減持或者解禁之類利空的股票來操作,可能會在題材爆發之前進場潛伏,也可能在利好出來之後迅速的搶籌。這種情況下的主力買進要麼是形成資金合力出現連續漲停,要麼就是短期拉升之後迅速離場。
另外,主力凈流入也不代表就是主力在吃貨,也很可能是莊家對倒誘多而已。所以,如果您想要跟著主力買股票,希財君的建議是跟著游資主力做短線就不要貪多,跟著機構主力買比較穩妥但最好不要在高位接盤,跟著莊家主力買就要慎重了。
如果主力是屬於莊家一類,這種就很難把握了,由於他們手中持有大量的籌碼,可以隨時出貨,也可以用少量的資金就將股價拉到高位,散戶跟著買很容易吃虧。除非是出現突發性利好,有游資或者機構參與進來。
如果主力是屬於機構一類,通常股票質地比較好,參與的機構眾多,股價的走勢相對溫和,更多的趨勢性上漲,而不是游資風格的暴力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