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7月1日外資為啥不能買股
受外匯管制。7月1日是月初,外資進入中國是有限制並且受到外匯管制的,如果他們要投資國內的股票,只能在月底購買指定的滬深港通的標的股,除了月底標的股以外的股票是不可以購買的。
Ⅱ 月底股市都會跌嗎
不一定,但是,因為股市裡面很資金都是借來的,到月底要歸還資金,所以清倉股票。
Ⅲ 每月買入最牛股票是什麼
股民大A在今年年初用1萬元入市,到現在為止資金量已超過30億元。一年之間,他是怎麼做到的?大A表示,連續12個月買中最大牛股就行了……
如果每月都買中當月最牛的股票,會發生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
1月初,大A以8.30元/股全倉買入川能動力12手,月末以15.63元/股全部賣出。大A的賬戶資金量從1萬元增長為18796元。
大賺近90%的大A,在1月底以3.60元/股全倉買入金牛化工52手,2月末以6.70元/股全部賣出。大A資金量增長至34916元。
大A信心爆棚。在2月底以5.42元/股全倉買入雪迪龍64手,3月末以13.29元/股賣出。大A資金量增至85284元。
大A在3月底以42.54元/股買入20手熱景生物,4月末以223.62元/股賣出。大A資金量增至447444元。
4月末以2.13元/股買入的2100手融鈺集團股價暴漲,5月末以6.02元/股賣出。大A資金量增至1264344元。
5月末以56.75元/股買入222手富滿微,6月末以131.64元/股賣出。大A資金量增至2926902元。
6月末以3.48元/股買入8410手聯創股份,7月末以13.65元/股賣出。大A資金量增至11479872元。
7月末以19.68元/股買入的5833手華辰裝備股價暴漲,8月末以60.31元/股賣出。大A資金量增至35179351元。
8月末以4.68元/股買入的75169手廣宇發展股價暴漲,9月末以15.31元/股賣出。大A資金量增至115083998元。
9月末以7.96元/股買入的144577手文山電力股價暴漲,10月末以20.66元/股賣出。大A資金量增至298696788元。
10月末以27.55元/股買入的108419手拓新葯業股價暴漲,11月末以106.30元/股賣出。大A資金量增至1152496413元。
在11月末以8.86元/股買入的1300786手京城股份股價暴漲,12月20日以26.18元/股賣出。大A資金量增至3405457765元。
Ⅳ 股票月初月底股票有什麼影響
股票月初月底股票沒有什麼影響,碰到節氣,可能會有影響。
Ⅳ 不同時節買什麼股票解釋一下理由 謝謝!
什麼時候入市最容易賺錢
歷史資料告訴我們:我國股市5月份和8月份的回報率最高,11月份獲利的機會最大,最佳入市時間是3月底4月初和10月底。
國外證券市場的一月效應
西方學者在一項對在NYSE(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的股票的月回報率研究中發現了明顯的季節性規律。雖然沒有任何明顯的理由可以期望某個月的股票回報率會高於另一個月,但研究結果卻表明在NYSE掛牌的股票1月份的平均回報率高於其它任何月份的平均回報率。下表給出了不同時期的1月份和其它11個月份的平均回報率,從圖中可得出1904-1974年之間1月份的平均回報率比其它月份的平均回報率要高出約3%。
紐約股市的1月效應
時期(年)1月份股票的平均回報率其它月份股票的平均回報率回報率差異
1904-19281.30%0.44%0.86%
1929-19406.63-0.607.23
1941-19743.910.70.21
1904-19743.480.423.06
這種現象也並不是美國所獨有的。通過對東京股票交易所的研究,發現在日本也存在1月效應。在1959-1979年期間東京股票交易所1月份的平均回報率比2月到12月的平均回報率要高出約3.3%。
東京股市的1月效應
時期(年)1月份股票的平均回報率其它月份股票的平均回報率回報率差異
1952-19804.5%1.2%3.3%
研究人員發現不能用有效市場概念對1月效應的異常現象進行解釋,只能將其歸結為投資者對股票流動性的要求由於時間的不同每日每月都在變化,具有明顯的時間效應。這種現象也不是由某種資產定價模型所能解釋的,只能將其稱為經驗規律,反常現象。若投資者掌握了這種規律,並將其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就能取得較高的效益率。
我國證券市場的時間效應
根據法碼教授提出的市場有效理論的觀點,股市可以區分為弱式市場、半強式市場、強式市場三種形態,並確定與之對應的信息集分別為所有歷史的相關信息、所有公開可獲得的相關信息、所有公開或尚未公開的相關信息。由於我國股市波動與整個宏觀經濟運行呈負相關,還遠遠沒有發揮其應有的經濟狀況評價功能;我國股市的股價對其內在價值嚴重偏離,短期投機盛行,不具備反映企業管理水平的功能;我國股市是「政策市」、「消息市」,在影響我國股市的各種因素中起主導作用的不是宏觀經濟的景氣狀況,而是與股市有關的政策、重大消息。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我國股市與弱式有效市場還有一段距離,還處於非有效市場階段,過去的股價變動對其未來變化仍有強烈的的影響和一定的解釋力。因此股市的時間因素和時間周期對我國的股市投資者就顯得尤其重要。
在實證研究中,常用股票指數代替市場組合。本文研究對象為上海股市中所有的股票。因此,選取上證指數作為研究對象。我們把研究的時間定在1990年12月-1999年11月。本文所用的原始數據取自(1)STOCK股票分析系統(2)上海證券交易所《市場統計月報》通過對原始數據的整理、計算,得到各年各月的回報率及標准差如後表所示:從統計數字中,我們可以看到1990-1999年期間5月份的回報率是最高的,達到18.599%,其次是8月份的為14.811%,大大高於1990-1999年期間的月平均回報率3.752%。對各個月的回報率與其相對應年份的月平均回報率相比較來看,11月份的回報率超過其對應年份的月平均回報率在9年中其共有6次,其次是8月份的5次,2、4、9、10四個月各有4次,1、3、5、6四個月有3次,12月有2次,7月只有1次,由此可看出在一年中11月份股票的回報率超過其對應年份的月平均回報率的概率最大,而7月份的概率最小。
雖然5月份和8月份的回報率最高,但我們若從此就得出5月份和8月份是一年中入市的最佳時機,那就違背了馬柯維茨的「現代組合理論」。馬柯維茨認為典型的投資者不僅要求「高的回報率」,還要求「回報率是可以確定的」,因此除了考慮股票的收益率外,還應考慮其風險水平。通過對5月份和8月份的進一步觀察可發現在這兩個月分別出現了滬市月回報率的最高和第二漲幅,即1992年5月份的177.23%和1994年8月份的135.19%,這就使得5月份和8月份的平均回報率大大提高。這一點也可以從這兩個月的收益率標准差中得出,5月份的標准差為61.292,8月份的標准差為46.833,同樣位居滬市一年12個月標准差的第一和第二位,由此可以看出在一年中5月份和8月份股價最不穩定,其風險水平最高。在一年中收益率標准差最小的是2月份和9月份,分別為6.896和7.508,說明這兩個月的股價最穩定,波動幅度最小。
針對收益率和標准差的特點,為了測度相對於總風險的回報率,我們引入回報變動比率(RVARp)測定指標,它是一個建立在事後資本市場線(CML)之上的風險調整業績測定。RVARp的計算公式為:
RVARp=(arp-arf)/op
(其中arp為該月的回報率,arf為無險收益率,Op為標准差)
在本文我們用1990-1999年之間的平均月回報率來代替arf.通過計算得出RVARp值最高的是11月份0.289,其次是5月份的0.243,8月份的0.237,4月份的0.222,6月份及1月份的0.093和0.066,RVARp值分別為負值的為2月份的-0.022,12月份的-0.211,3月份的-0.232,10月份的-0.271,9月份的-0.336,以及7月份的-0.784。結合收益率、風險水平和月回報率與該年的月平均回報率之間的差異來看,可以認為我國最佳入市機會為11月份,因為11月份的回報變動比率是最高的,同時它的月漲幅超過月平均漲幅的概率也是最高的。
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可看出我國並沒有象美國、日本一樣具有明顯的一月效應,而是具有11月效應。也許這一點與我國近幾年上市公司的業績普遍不如人意有關,再由於我國股市目前還處於非有效市場階段,各種投機行為比較嚴重,一些證券公司或投資機構為了使自己的財政年度報表盡量好看,會抓住年終結算前的最後一次機會進行股票炒作,拉抬股價,提高自己的收益率。而機構選擇炒作的最佳時間是11月份,若選在12月就太遲了,到時外界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年終收益已基本有所了解,機構要想拉抬股價就比較困難,因此9年中11月份的回報率超過月平均回報率的有6年,12月份的回報率超過月平均回報率的只有2年。一年中回報率最低的月份是7月份,在9個有效年份中只有1年的回報率超過月平均回報率,這與上市公司的中報公布時間有關,上市公司的中報一般在6月份已全部出完,許多公司的中報業績出乎投資者意料,導致投資者對該公司信心動搖。
綜合各方面考慮,我們可得出一年12個月中較佳的入市月份為2月、4月、6月、5月、8月、11月;而一年中比較差的入市月份則為1月、3月、9月、10月、12月、7月。既然我們了解了一年中綜合回報率較佳與較差的月份後,在實際投資操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利用這些經驗規律。如果想購買股票的投資者應盡量避免在入市較差月份的月初購買股票,特別是12月初與7月初,較合理的時機是在3月底4月初介入,在6月底退出,從而逃離一年中最差的月份-7月份。另一時機是在10月底進入市場,11月底12月初退出,從而抓住一年中漲幅最高的月份。
以上僅是參照滬市歷年指數漲跌幅得出的一些經驗規律,這些經驗規律僅是根據歷史情況得出的,並不能保證按其行事就能帶來財富。但作為一名投資者或市場研究人員應了解股市的歷史,只有在通曉股市歷史的基礎上,才能夠說明未來市場的運動周期,並能在每個重要的時間循環(以往重復次數最多的循環)的尾聲,警惕轉勢的出現,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戰勝市場,獲了較高的收益率。
Ⅵ 我想在8月底購買股票型基金,各位推薦一下啊
個人推薦
110003 易方達50指數 今年收益73.62% 過去一年收益189.07%
日期
凈值(元) 累計凈值(元)
2007-08-27 1.4486 3.2686
Ⅶ 請問通常在月底,股票通常什麼走勢
這個沒有必然的說法得聯系。最多可能在季度末或者年末時,開放式基金公司要在出報表時會將手裡的股票價格往上抬一下,以提高凈值,用來爭取更多的客戶。
Ⅷ 炒股的季節性規律
股市四個季節的變化規律:
1.春季(2月到4月)
主力是主動的。由於中央召開2次會議和年報的發布,市場有很多積極的預期和機會,主要體現在重組股和業績白馬股上。需要避免性能不佳的地雷單位。春季策略:選擇目標股票,提前播種,等待未來的收獲。
2. 夏季(5月到7月)
隨著政策效果開始顯現,行業變化催生熱點,個股也出現,當年的政策對市場影響較大。熱點一般是科技股和主題股。夏季策略:由於熱點發酵,市場加速進入加速階段,以持股和波段操作為主。
3.秋季(8月到10月)
投機活躍,市場機會增多,但一般不會有大行情,短期內仍應謹慎對待,保持冷靜。這時候應該參與表現好的白馬股,不要參與短線炒作,否則很容易中招。秋季策略:市場在一定發展階段下跌。這個時候要注意及時收獲。
4. 冬季(11月到1月)
一般來說,表現不佳的股票開始被大肆炒作。這時候要注意超跌板塊。最後暴利的時候,但價值投資者不應該太。冬季策略:個股進入下跌通道,在股市熊市中盡量少操作,持幣觀望少動。
5、冬季,大部分基礎設施建設處於停滯狀態。 春天來了,各工地都開工建設,水泥、建材、基建個股會有所表現。 建議在年後提前開始布局,等待上升。夏季通常飲用,尤其是酒精啤酒。 夏季是消費旺季,酒類供應量大。 這方面可以考慮個股,比如珠江啤酒、重慶啤酒和青島啤酒。秋季將涉及天然氣供暖,因此該板塊將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一波行情,值得關注。冬季煤炭、煉焦煤消費量大,形成行業旺季,有色板塊、煤炭市場呈現飛揚的色彩舞蹈。 調整倉位,等待上升潛力出現。
Ⅸ 6月買入的股票,月底收到了分紅款,那我可以在下個月拋出嗎
引言:6月買入的股票,月底收到了分紅款,那我可以在下個月拋出嗎? 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很多人的手上都有了更多的閑錢,會選擇用自己的經濟腦來獲得更多的收益。但是實際上,股票這個行業很多人也收到了更多的收益,但很多人也傾家盪產。所以每個人都要正視到股票這行業是非常不穩定的,尤其是對有家庭的人來說,一定不能夠輕易觸碰股票。很多人恰巧在6月買了股票,月底收到了分紅款,這個時候是要及時的拋出的,因為股票的市場是不定的,有可能下個月就已經成了斷崖式的跌斷。
每個人還是要嘗試穩定的工作更重要,這樣才能夠保持一個穩定的收益,如果連自己的工作都不能夠穩定下來,就選擇用自己的錢進行炒股來獲得更多的收益。實際上是對自己的經濟不負責任的一個做法,對於很多人來說,有可能也會將自己的本錢輸進去,股票這個東西要影響到了很多人可能會有人賺,但是更多的普通人是會賠的。
Ⅹ 現在買股票合適嗎
如果想在買股的話,需要注意一下風險,大盤已上3400點,相對07年高峰的3分之2了。
首先需要知道你投資股票持股的時間有多久才可以判斷出你買什麼股適合,因為短線(5日) 中短線(一個星期以上兩個星期以下)
中長錢(一個月以上半年以下) 甚至包括長線(1年以上)
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走勢,需要知道公司裡面主要的運作物,以及財務報表如何等等
如果現在說什麼股好什麼股好,是錯的,09年的機構更注重的是集體同一時間推一個區域的股,相對走的時候也是一樣,所以說短線不分什麼好股和差股,
就拿這個星期來說,有色金屬一陣猛漲後現在就快倒了,而套了整整一個月的房地產和銀行股票,將在明天就有表現。
不過要明白現在的大盤的不穩定性,隨時都會出現意外。房地產和銀行股會走好3天左右的
銀基發展000511 億城股份00616 還不錯 銀行股我先對推薦工商銀行的(收益慢),
投資有風險,,,需要謹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