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某隻股票多家券商連續出利好研報怎麼回事
券商研報(Broker Research Report),是指證券公司的研究人員對證券及相關產品的價值,或者影響其市場價格的因素進行分析,所作出的研究報告。
但券商研報也有其局限性。因為市場總是不斷變化,尤其一些突發事件的發生,會使券商研報的內容顯得滯後。另外,券商作為市場的參與者,利益的相關使得報告不能完全客觀中立,有時甚至會對投資者造成誤導。所以,在研讀券商研報時,投資者還需擦亮雙眼,盡量選擇口碑良好、實力較強的券商,且不能只看一家觀點,最好「貨比三家」、博採眾長,在比較中進行全面分析。
應答時間:2021-06-2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B. 為什麼出研報的股票大多數都漲不好
是因為你能看到的公開研報,不是券商自己內部使用的。
C. 每次發研報以後,為什麼股票的走勢就不好了呢
為什麼有的上市公司一出研報利好的時候股價就會下跌?
首先,消息已經提前泄露了,其次研報和利好扯不上太大的關系,特別是近些來券商分析師的公信力和職業水平遭到廣泛質疑的情況下。
券商的研究報告是對個股的客觀分析和研究,當然結論就有利好和利空,理論上研究報告不會對股票走勢產生影響。但國內賣方分析師是一個尷尬的群體,即有如實反映事實,又要照顧機構客戶的情緒,使的很多研究報告都是為上市公司唱贊歌。2015年之前,很少看見券商分析師給個股賣出評級,最差的都是謹慎樂觀。不過最近幾年券商研究獨立性增強了,有敢說真話的分析師,雖然少,但這是市場逐漸成熟的標志,可喜可賀!
D. 為什麼一出研報,股價就要跌
一、大勢情況:如果大盤當天急跌,破位的就更不好,有漲停也不要追
在一般情況下,大盤破位下跌對主力和追漲盤的心理影響同樣巨大,主力拉高的決心相應減弱,跟風盤也停止追漲,主力在沒有接盤的情況下,經常出現第二天無奈立刻出貨的現象,因此在大盤破位急跌時最好不要追漲停。
而在大盤處於波段上漲時,漲停的機會比較多,總體機會多,追漲停可以膽大一點;在大盤波段弱勢時,要特別小心,盡量以ST股為主,因為ST股和大盤反走的可能大些,另外5%的漲幅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的拋壓。如果大盤在盤整時,趨勢不明,這時候主要以個股形態、漲停時間早晚、分時圖表現為依據。
二是在低位,底部區域藉助研報,故意打壓建倉。本回答被網友採納"
買了就跌,賣了。這和投資者的特點有關。在沒有信息源的情況下,技術不夠專業,心態不夠穩定,很容易買股票,看著自己的股票不漲,別人漲,心態就開始浮躁。我不知道你可能進入了黑馬股份。如果你承受不了,你就砍倉換股,股票會有一定的漲幅,導致追高。一般來說,被拉高的股票的短期調整是為了更好的市場前景。
如何擺脫這種奇怪的現象?我們需要從自己做起。
第一,調整心態,不要看山高,要有耐心
第二,深入學習,一定要了解主力的操作方法和規律,才能判斷主力資金在大起大落的背後在做什麼。
第三,不要頻繁換股。在一波行情中,持有一兩只股票就夠了。沒有高超的技術,不要經常做短期工作。牛市的時候,如果太短,只能賺一點錢,賺不到大的。經過一波行情,你會發現指數翻了一倍,你只賺了10%。你也會發現你之前經手的股票翻了一倍,漲幅不錯。
調整炒股心態,掌握好經驗最重要。有了好的心態,好的經歷才能有信心面對股市的變化,從而處理好利益最大化。對於初學者來說,最好在不熟悉操作之前使用模擬軟體,看看操作效果會如何更好。總結好經驗後,再去實際操作,這樣比較安全。如果不可能,就像我一樣,用一個牛寶寶手機炒股,跟蹤牛榜。
E. 有沒有出研報後大漲的股票
有。但這是少數,大部分股票都是一出研報就跌📉。
F. 上市公司出研報,股價會如何走
很多散戶認為,券商的研報一出,股價就勢必會下跌,而散戶投資者有這種擔憂,可能是因為:
1、研報是證券公司經過調研分析之後得出的,而在證券公司去調研的時候,上市公司接待時就會公布調研的機構,如果被很多機構調研,則主力資金可能就會在研報公布前提前炒作股票,因此研報公布前就會利好出貨。
2、主力資金可能和研報評級機構有一定的內在聯系,所以可能會提前得知研報的內容,也可能會提前炒作,然後再借利好的時候出貨。
3、研報公布前股價已經上漲的幅度很大,但是莊家擔心出貨沒有人購買,於是就配合研報機構出具利好研報,這樣散戶看到利好就會去購買,而莊家順利出貨,出貨後憑借散戶的力量難以將股價拉高,所以股價下跌。
但是呢,並不是所有的研報一出股價就會下跌,投資者還要根據股價所處的位置分析。
目前市面上的研報有收費的,有免費的
免費路徑:一般交易軟體中就可以看到,(以同花順為例)
如果你想看行業研報或者宏觀經濟研報,需要到專業網站上去查看,同花順財經為例,右上方問財搜索:行業研報
付費版的研報:Choice、wind,通常都是機構使用這兩個付費平台,費用比較高,不適用於個人投資者,免費的路徑已經夠我們平時用了
行業研究報告:可以幫助投資人理解行業競爭個股、行業集中度、景氣度、產業鏈上下游公司等情況;
個股研究報告:包括不限於公司所處行業、公司行業地位、公司未來成長性、公司基本面等情況。(通常選股都會看這兩種報告)
宏觀研究報告:主要是針對宏觀經濟數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進行解讀,需要一定的專業基礎,一句話概括,讀起來so difficult。當然如果你能看懂宏觀報告,那對你掌握大趨勢很有幫助。
G. 為什麼券商一出研報股民都害怕
券商公司一出研報,股民就害怕並不是誇張的,事實也是如此,只要某隻股票被券商公司推薦,這家上市公司股票似乎就要下跌,很多股民就會選擇賣出股票。
研報讓股民害怕,主要是由於以下三大原因所致,導致股民對研報特別敏感。
原因一:因為券商公司的研報都是從基本面和宏觀面進行分析的,說精準一點就是以長遠的目光去看待一家上市公司,然後根據這家上市公司的情況給予股票股價進行做出預測,這種研報不被股民看好。
股票市場確實存在這種情況,利好變成利空,利空反而是利好,所以股價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很難讓股民投資者分辨出來,看到券商公司的研報就覺得利空消息出來。
總結以上三個理由分析後得知,股民害怕券商研報是正常的,主要是由於券商研報是從長遠分析,不符合股民炒股風格,以及認為券商研報是利空,所以會讓股民害怕。
H. 機構最近研報經常評價買入,股價反而下跌怎麼回事
股價下跌和研報之間的關系不大,研報有買方和賣方,你看到的一般是賣方研報,而賣方研究員一般還包括宏觀、策略和行業研究。
一、什麼是研報:
券商研報(Broker Research Report),是指證券公司的研究人員對證券及相關產品的價值,或者影響其市場價格的因素進行分析,所作出的研究報告。
二、研報分類:
一份完整的券商研報,一般會以事實、數據、調研信息等作為依據,對具體證券的價值進行綜合分析,總結出關於上市公司、行業或宏觀政策的看法,並對相關股票進行投資評級。
根據內容的不同,可將券商研報分為公司研究、行業分析、投資策略、宏觀策略等各種報告,投資者可以通過網路進行查閱。
唱多做空是機構經常乾的事情。股票機構,主要是指以證券、股票買賣交易為主要業務的公司或團體,並可以為散戶提供咨詢、代理操盤等服務,是一種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股票機構,主要是指以證券、股票買賣交易為主要業務的公司或團體,並可以為散戶提供咨詢、代理操盤等服務,是一種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中國證監會、上海股票交易所、深圳股票交易所,是股票的管理機構。
一如果股價在高位頂部區域通常是藉助公司研報發布利多,主力借機出貨;
二是在低位,底部區域藉助研報,故意打壓建倉。
買了就跌,賣了。這和投資者的特點有關。在沒有信息源的情況下,技術不夠專業,心態不夠穩定,很容易買股票,看著自己的股票不漲,別人漲,心態就開始浮躁。股票會有一定的漲幅,導致追高。一般來說,被拉高的股票的短期調整是為了更好的市場前景。
I. 股票新的研報買入評級,是利好嗎
不一定喲。
倒也不是絕對的利好還是利空,本質還是看公司的價值和市場預期。都是「買入」評級,但當日股票表現有漲有跌。並且每個券商對於「買入」評級的標准也是不同的。
買入評級是指通過對發行公司的財務潛力和治理能力進行評價從而對有升值可能的公司股票給予適合買入程度的評級行為。買入評級標准編輯 語音
買入評級系數:1.00~1.09強力買入;1.10~2.09買入;2.10~3.09觀望;3.10~4.09適度減持;4.10~5.00賣出
買入評級方法:
1 、獲利能力:
稅後盈利率=稅後盈利額/股本×100% (指標權數分:40)
2 、股價波動性:計算公式
(指標權數分:20)
被評股票第i月份最高價
被評股票第i月份最低價
3 、股票市場性
股票交易周轉率=全年成交量/發行股數×100% (指標權數分:15) 股票定義
4 、營運能力:
股東權益周轉率=營業額/股本×100% (指標權數分:15)
5 、短期償債能力: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指標權數分:5)
6 、財務結構:
股東權益比率=股東權益/固定資產×100%
股票評級舉例
例如稅前盈利率為宜大型指標;取一定量樣本;計算平均值(Xi)為10%;全距(Si)為48%;十分位差(Di)為4.8%;現假定某企業該指標實際值為18%;則該指標得分:60+利率(18%一10%)×10=76·7(分)又如股票交易周轉率為適中型指標;取一定量樣本;計算平均值(Xi)為120%;全距(Si)為80%;十分位差(D)為8%;現假定某企業該指標實際值為130%;則該指標得分:
100-(1/8%)(×130%一120%)×10=87.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