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視劇天道里的丁元英的炒股秘訣是什麼啊
秘訣很簡單啊,就是欲速則不達,丁元英帶歐陽雪炒股一次周期是一年,從買進到賣出持倉時間是一年,這個是大多數人做不到的事情,大多數人都在急於求成三五天就開始換股票,兩三天看不見收益或者稍微虧點錢就直接清倉了,普通人的格局還沒達到從月線年線的角度去看股市而是停留在日線級別甚至是分鍾級別去看股市。
其實沒有什麼秘訣!
首先,第一時間點不一樣 。九幾年和現在中國的股市完全是兩種模式 ,那會兒沒有手機,電腦都很少 股票交易基本都要在交易所當場進行, 而像普通老百姓基本接觸不到股票, 所以說只要資金充足,真正所謂的價值投資在那時刻顯得尤為重要。
丁元英最開始幫助外國做理財大約有兩億資金 ,這個數目非常龐大 。
後來回到國內,在酒桌上他提出的是買入一個股票一年不動,這是一個前提條件 然後在合適的點賣出 最後他們大約買了將近100萬 。
其實現在對我們一般人來說,可能你放三五萬在里邊兒股票漲跌你不看還好。
但是,由於手機網路的方便性很少有人 幾天不看一次股票,所以說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操作了平台性。
其實你看到了,你買的股票從十塊漲到20的時候,一般人是想至少想賣一部分的 這也是很多人拿不住。
但一個原因,中國股票目前更多的是一種短線操作, 漲跌都是有一個短線周期 ,所以秘訣就是你的資金足夠強大 ,而要保持倉位不要滿倉,學會等待。其實這就是秘訣 ,像我們普通人, 幾十萬被套 不可能無動於衷 ,因為大家都有用錢的時候 所以這就是如果你沒有炒股票,怎麼說都感覺是對的,但是你一旦進到股票中。
有時候作為個人自己的資金 ,反而不好操作, 那些基金經理們用的是基民的錢,他們掙的是提成 和工資所以說這個在性質上還是有所區別的 。最後所以說股票的最終秘籍 還是資金 加耐心 在適當的位置 買入股票給自己設一個止盈點,比如10% 不管漲跌,到了盈利10%就拋掉,如果虧損,那暫時都是浮虧 就不要割肉,等它長到10%再去操作 這樣看似很笨,好多人也會噴 但是卻很少有人做到 。
耐心,不追高,買好公司,等待不滿倉,不割肉!翻倍還是很可能的!
就是資金,資金可以操盤股價,那時候幾千萬太值錢了。
回答完畢。
電視劇里的情節總去糾結幹啥?真那麼秘訣,直接說出代碼才值得你去探究
② 天道:丁元英的大格局觀念,註定了他是股市鬼才
天道中的核心人物丁元英,這個讓我崇拜到跪舔的男人,講到他的格局,我沉思了很久,生怕漏掉他處理每件事的大格局觀。因為,這是每位炒股人必須必備的特質——大格局。
從生活中的小事來看,比如,吃早餐,丁元英已經付過錢了,當賣混沌的老闆娘再一次給他要錢時,他沒有爭辯就又付了一次錢。去面館吃面,老闆諷刺他不知道工作掙錢,他還是沒有解釋。與芮小丹一塊兒去廣場跳舞,被小情侶擠出椅子,他更是一句話沒說。
從大事的處理來看:面對父親因癌症病危,從醫生那裡得知,父親花再多的錢也治不好,而且,每天都飽受生病的痛苦,他說出一句,怎樣讓父親去死的話,遭到家人的一致炮轟,他依然沒有過多解釋。還有解散正在賺得盆滿缽滿的私募基金。
這些事,我們在生活中很常見,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爭辯?丁元英能做到,因此,成就了這個股市鬼才,用劇中的解釋是:他對世俗文化居高臨下的包容,本質上就是一種大的格局觀念。因為他知道為小事爭吵,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又影響心情,怎麼權衡都劃不來。對於父親的病情,他做出了常人難以理解的決定,他深知父親被病痛折磨生不如死,便不顧世俗的譴責,做出了不可思議的決定。
解散私募基金真的只是劇中解釋,利用中國股市制度的不完善,掠奪中國財富,之後良心發現而解散私募基金?這可能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另一個深層次的原因應該是丁元英已經看出了危機,然後及時退出了。
劇中有一片段道出了實情,給歐陽雪指定股票,需要明年五月份進行拋售,芮小丹問丁元英為什麼要明年五月賣掉?丁元英是這么回答的,這個問題很復雜,有技術面、制度面、產業結構……很多因素,這東西有點像禪,知之為不知,不知更非知。你既要盯住莊家的黑手,也要盯住衙門的快刀,你得在狼窩里有肉的時候下筷子,還得在衙門拔刀之前抽身。
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明年五月就是香港回歸的那年,發生了股市崩盤,我不敢說,他能精準預測股市。但是,他的格局,讓我佩服。他有深不可測的股市文化。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見好就收、順勢而為。
丁元英的遠見卓識,大格局觀,我們這些股民又有幾人能做到?有時候,我在想是不是做到了,就能像他一樣,在股市中游刃有餘?
③ 《遙遠的救世主》- 世間的女性
除了芮小丹,這本書中的兩個女性都是強勢文化下的女性,歐陽雪和肖亞文。
歐陽雪的高光時刻:
一是在酒桌上要醉倒丁元英,倒是讓小丹愛上了;為朋友是義氣;
二是丁元英讓她做控股股東,盈利歸你,虧損歸我,坐收紅利,歐陽雪拒絕了,「偷偷摸摸的事做不來」;痛快敞亮;
三是與樂聖公司的交涉,求和而有底線,葉馮劉三人退股,她忍著怒氣退股自己擔風險,有魄力;贏了官司,讓肖亞文管公司,自己仍開飯店,有多大本事吃多大飯,有清醒的自我認知。
肖亞文算是整個事件中的實際獲利者,實現了從打工人到格律詩董事長的階級跳躍,有運氣的成分,也是自己的努力。歐陽雪已經定性,而在書中可以看出肖亞文成長的過程,她的處事可總結為「 隨緣惜緣不攀緣 」。肖亞文為丁元英在古城安排住所,有私心但不刻意 「 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戶,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這已經夠了。其它還有很多,比如機會、幫助,我不確定。這個在一般人看來可能不重要,但我知道這個人很重要。 」
書中也處處體現著肖亞文的思考過程,使得肖亞文這個角色比歐陽雪塑造地更成功:
1. 聽到丁元英給歐陽雪指定股票和擔保, 肖亞文:「他不是跟歐陽雪計較面子得失,是在乎你的感受。」
芮小丹說:「憐香惜玉,給女士幾分面子而已。」
肖亞文說:「可能,但也未必。丁元英是一諾千金的人,他在柏林是簽過字的,承諾不涉 足股市。50萬元的股票對於他在數量上可以不算什麼,但是在性質上沒有區別。這意味著什麼?什麼人值得他可以不惜違背諾言?」
2. 對於陳茹拿走15萬導致丁元英買唱片為生,她要不要把陳如拿走15萬的事告訴小丹?
「不告訴?她會無疑間把丁元英賣唱片的事透露給韓楚風,那麼陳如借錢的事也就不再是什麼秘密了。告訴?她見到韓楚風就會刻意迴避這個問題,就要承受很大的經濟壓力,自己拿錢自助丁元英,現在敏感時期好像也不太合適。肖亞文思索萬千,感覺在這個問題上還是要保持沉默,畢竟陳如借錢都一年了,解決丁元英的生活費問題韓楚風最合適了,不會有不妥當的地方,再說這幾個錢在韓楚風那裡也不算個錢。」
3. 對於咖啡廳男性的搭訕:
「小姐,我能請您喝杯咖啡嗎?」
肖亞文對這種司空見慣的搭訕一向很反感,說:「謝謝。不可以。」
男子對女士的這種回答顯然也是聽多了,並不介意,仍按經典套路說:「被您拒絕真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您很漂亮,而被您拒絕更讓我感到了您內在的修養。」
肖亞文一聽就知道這是老手了,她不想因為這種文明的糾纏壞了心情,也覺得這種男人也應該給他點摧殘,於是說:「喝杯咖啡倒也沒什麼,然後呢?」
男子說:「然後就閑聊聊。」
肖亞文又問:「然後呢?」
男子怔了一下,說:「然後……就沒然後了。」
肖亞文說:「那您為什麼不請男士而一定要請女士呢?您不夠誠實,而且您千萬別說秀色可餐,那樣的話您就座到一邊餐去,連咖啡錢都省了。」
男子有了一點尷尬,說:「然後?然後就認識了。」
肖亞文仍問:「然後呢?」
男子說:「投緣的話,就會有一些交往,成了朋友。」
肖亞文繼續問:「然後呢?」
男子說:「然後……就真沒然後了。」
肖亞文搖搖頭一笑,說:「然後就上床了,不然您大可以秀色可餐。您看,一杯咖啡承載著這么偉大的使命,您還是留著有的放矢。」
男子尷尬難當,問了一句:「那您來這種地方干什麼?」
肖亞文說:「那就得把這兒的老闆請出來回答了,或是懷舊咖啡屋誤解了您,或是您誤解了懷舊咖啡屋。」
搭訕的對話可以看出肖亞文對問題剖絲剝繭的思考習慣。之後肖亞文對伯爵收購意向書的思考,對馮世傑股份的考慮,她的回答理性而經得起推敲,並非泛泛的做人情關系或短視的眼前利益。對於音響肖亞文是臨陣上馬,但她並沒有依賴丁元英,「 她當然可以打電話向丁元英請教,但必須得是經過她思考而不得其解的時候。她覺得,她能爭取到一個可以通過請教和詢問幫助她判斷事物的朋友就已經很幸運了,而越是這樣,她就越需要讓朋友對她有信心。 」
肖亞文恰到好處的分寸感也很難得,接機小丹碰到韓楚風而先走了,為了請朋友吃飯而說的「隨緣惜緣不攀緣」的那段話,倉庫退租等,積極主動但都合情合理恰到好處。肖亞文和馮葉劉三人的階級並沒有區別,但從兩者對待丁元英的態度,馮葉劉三人剛開始渴望得到丁元英的指點,可以說是「攀緣」了,但攀緣而不惜緣,面對風險自己先撤,找丁幫忙靠的是丁的「善心」又不信任,做事很賣力但不思其所以然,面對風險的心理承受能力低,是實實在在的打工人。
作為打工人,十分喜歡肖亞文這個角色,有自知,努力,恰到好處的分寸感。同時精明干練,處事得體,自身能力硬,也給自己留機會,雖處弱勢,但處處體現著強勢文化。老闆做自己的局,打工人肖亞文織著自己的網。
讓我感動的是電視劇《天道》中的角色很普通得很真實,劇情也絲毫沒有現在的劇中煽情的成分。 歐陽雪的義氣,氣度,責任,肖亞文的進取,不卑不亢,芮小丹的獨立自然,正是現代女性所應有的品格,也是現代影視所應樹立的女性形象。
-2020.12.31
④ 《遙遠的救世主》:女中豪傑歐陽雪
歐陽雪是除肖亞文外另一個與芮小丹最親近的朋友,小時候她們兩家是鄰居。歐陽雪父母離異,母親不知所蹤,父親再娶,也不管她,她就和個孤兒差不多。她12歲的時候就去飯店打工,後來擺攤賣過餛飩,開過小吃店。一個偶然的機會拉芮小丹入股開了一家飯店。
在芮小丹第一次請丁元英吃飯的時候,場面一度很尷尬,丁元英的一首舊作《卜運算元·自嘲》把坐陪的幾個文化人都擠走了,歐陽雪卻難為丁元英。最終以丁元英給歐陽雪指定一支股票擔保盈利,芮小丹借給丁元英20萬擔保費收場。
歐陽雪並不是要欺負人,她告訴芮小丹,難為丁元英只是看看他有多在乎她,又告訴她她戀愛了,要幫她看著點門戶。深深的姐妹情啊。
丁元英籌劃格律詩扶貧事件時,要找一個空頭股東,想到了歐陽雪,條件是盈利歸歐陽雪,虧損歸丁元英。
這件事歐陽雪只是出一個名字取得合法控股權,不用出資,穩賺不賠,沒有任何風險,這種好事一般人都不會拒絕。
可是歐陽雪不想掙這種「偷偷摸摸」的錢,她說要干就來真的,真出資,風險自己擔,是不是很豪氣?
歐陽雪對結婚有自己的看法,年近三十還沒嫁人有自己的原因,書中有描述:
歐陽雪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我自己掙衣掙飯了,就不用賣自己了。」
肖亞文說:「也不全是穿衣吃飯,還是有個感情問題。」
歐陽雪說:「你都說了,有點感情基本上也是假的。我雖然沒多少文化,可婚姻那點事我還是想明白了。親爹親娘都靠不住,人家男人憑什麼要養活女人?就是因為女人能讓男人那個。我看過那種片子,男的使勁,女的叫喚,女人跟男人討點吃穿還真不容易。女人為什麼害怕第三者插足?就是因為她的那東西無效了,人家的那東西有效了,那東西得有效才能當吃當喝。婚姻有什麼用?能離婚就沒用,有用的就是分男人點財產。」
歐陽雪說:「我一想到嫁個男人在我身上翻來滾去,還得吃我的、喝我的,我心裡就受不了。
我們都覺得結婚生子才是正常的生活方式,單身的、丁克的、出櫃的就不正常,不可理解,甚至還歧視他們。其實沒有什麼正常不正常的,只要沒影響到別人,那是人家的權利。
與樂聖談判失敗後,葉曉明幾個早已密謀退股,三個人一起在機場出現。
葉曉明終於攤牌了,說:「董事長,事情到了這種地步,我也就沒什麼可隱瞞了。直說吧,我們三個要求退股。當然,公司法規定股東……」
歐陽雪一抬手打斷了葉曉明的解釋,冷冷地說了兩個字:「可以。」
歐陽雪早已看透了他們幾個,不願意聽他廢話,要退就退,干凈利落。
給馮世傑退錢的時候還問他那輛車折價多少,當然馮世傑也沒臉折價。
歐陽雪做事不拖泥帶水,干凈利落,胸襟氣度更非這幾個男人可比,所以我說她是女中豪傑,當不為過吧?
⑤ 天道50萬打賭買股票最後漲了嗎
漲了。
《天道》里丁元英讓歐陽雪拿出50萬買一隻股票,保證1年以內股價翻倍,否則賠給她20萬,結果股價真的翻了一倍多。
《天道》是浙江天潤影視發行有限公司出品的商戰劇,由張前執導,王志文、左小青、曾紅生及石爻領銜主演。該劇講述了年輕的女警官芮小丹通過朋友結識了商界怪才丁元英,並受託在古城照料丁元英的生活。丁元英異於常人的性格和讓人瞠目結舌的才華深深吸引著芮小丹。藉由對音樂的共同熱愛和制備音箱的契機,芮小丹和丁元英建立了戀愛關系。
⑥ 《天道》: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唐太宗李世民有言: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也就是現在人說的,想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看看身邊的人就明白了。
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進入到了什麼圈子很重要。
最近重刷《天道》的原著《遙遠的救世主》,才猛然發現這個道理一直貫穿全書。
在這個作品中,人可以按照境界,覺悟,觀念來劃分為四個層級:
知道自己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我們平時交友,也可以參照一下:
1 知道自己知道:價值是王道
這個圈子,以商界精英丁元英,韓楚風,詹妮小姐,鄭建時為代表。
外人眼中,他們是成功人士的代表,共同特點是,有覺悟,頭腦冷靜,思路清晰,洞察人性,深諳經商之道。
韓楚風,詹妮和鄭建時知道丁元英的高明之處,通過私募基金的交易賺取了大筆利潤。
能幫朋友賺錢無疑是一個人很重要的一種資本,沒有人不喜歡有這種智慧的人,所以他們願意跟丁元英交往。
另一方面,正是得益於他們在丁元英需要的時候不遺餘力地提供幫助,後期籌建格律詩公司才能夠順順利利,所以丁才願意跟他們交往。
丁元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商界鬼才,通過組建私募基金進行資本操作獲得巨大利益。充滿了智慧,看透人性中最底層的邏輯,但是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沒有人不需要朋友,他是人,所以也需要。
表面上看,韓楚風、詹妮、鄭建時他們幾個和丁元英還差上一個級別,其實是互相需要的關系。
朋友之間如果沒有了交往的價值,那最後也不會成為朋友。你有利用價值,才會有人願意跟你打交道。
2 知道自己不知道:把握邊界感
芮小丹,肖亞文,歐陽雪就是這個圈子。
這幾個女子不簡單,可以說她們都有著極為清醒的頭腦,理智地接受自己的局限。
沒有家人的歐陽雪把芮小丹當做親人,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只會開飯館,沒有超越理智的貪心和慾望。
她第一次聽從丁元英的指引買股票獲利後,沒有沾沾自喜,反而感到後怕,再也不敢踏足股市。她認識到因為有這樣的高人在,自己肯定是任人宰割的散戶。
後來跟丁元英的熟識到信任,是因為他是芮小丹看上的人,而小丹在她的生命里佔了非常高的比重。
肖亞文和芮小丹是大學同學,並且是最好的朋友。她在丁元英的私募基金公司做了一年的助理,一年的工作過程中,她敏銳地覺察到這是個高深莫測的人,是她達不到的高度。
後來丁的公司關門,並且想要找個清凈的地方暫住,肖亞文不遠萬里飛往柏林,拜託古城的芮小丹幫忙照應丁元英,但也僅僅是為了以後還能保持聯系,並沒有奢望能進入他的圈子。
按照她的認知: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戶,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學著去思考,覺悟。最後她也確實成長了很多,力挽狂瀾,接手格律詩合情合理。
最清醒的還是女主芮小丹,她僅僅在看到丁元英房間內簡單到極致的陳設就知道,這個人肯定不簡單。即使後來兩人陷入熱戀,她也清醒地知道不可能和他天長地久,隨時做好天各一方的准備。
她們都認為,是我的才是我的,不是我的給我我也拿不住。
就在自己原本的圈子裡就很好,超出了就不舒服。
不強行加入不屬於自己的圈子,通透如此的人不多,女子就更少。
3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太過算計
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是互相利用不假,但是總擔心自己被利用被欺騙,這種人是難成大事的。
《紅樓夢》里,曹雪芹感嘆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可見一個人不能太過算計。
這個圈子裡的代表人物是古城周邊的音響發燒友:葉曉明,劉冰,馮世傑。
這幾個人有點小聰明,但是是那種自以為是的小聰明,聰明之處在於看出來丁元英是高人,愚蠢之處在於自私自利的算計之心。
一開始他們每個人都開了一個小店,但是並不怎麼賺錢。後來通過音響這條渠道偶然結識了丁元英,看到人家那套四十多萬的音響就知道,這個人是高人。
於是死纏爛打糾纏上丁元英,終於進入了本不該進入的圈子,希望高人能給自己指條道,解決自己的生存和事業問題。
後來在他們幾個的主張之下格律詩公司成立,利用的是丁元英的智慧、人脈、資源,利用了歐陽雪的善良和資金,但他們卻沒有提供相應的價值,甚至連基本的道德底線都沒能守住。整日擔心自己的錢打水漂,擔心自己被利用。
在公司被起訴時擔心公司破產自己的本金虧損,他們選擇「明哲保身」,三人一起退股,結果公司勝訴並且升值,但他們卻最終與夢想中的成功失之交臂。
因為妄想」天上掉餡餅「,所以他們只是爬到了井沿兒邊上看了一眼,就像馮世傑說的,他們是扶不上牆的爛泥,最後還會掉下去。
思想境界不在一個頻道,強行融入的圈子註定了走不遠。
4 不知道自己知道:真誠奉獻
王廟村的勞苦村民們處在最低層級的圈子,是貧困縣里的貧困村。
但他們無疑是很幸運的,因為他們最終得以拯救。
其實他們之前從沒有見過丁元英和歐陽雪,但是願意相信他們,老實巴交的村民們知道他們這是在幫助自己。村民們沒有葉曉明他們聰明,不會耍心機,但知恩圖報,是一群傳統意義上善良的勞苦大眾。最後得救,也得益於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聽話照做的執行力。
在格律詩公司扛著巨大壓力吃上官司時,他們沒有袖手旁觀,而是勇敢地站出來出庭作證,就是因為這樣,他們的淳樸善良幫助公司渡過難關,也幫助了自己。公司生存下來,他們的前途就有了希望。
村民們不知道算計,就是因為不知道,沒有太多的功利心,反而難能可貴,發自內心的善良讓這群人互相幫助,彼此成就。
他們知道丁元英的能力,相信歐陽雪的真誠,卻不強行攀附,只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發揮最大的作用,也是另一種成功。
5
我們可以發現,雖然生活中大家都在不停地努力往上爬,但是能到達哪個高度還要在於自己的能力。
並不是僅僅認識了什麼重要的牛人,就能一舉騰飛。
從高人身上學到東西是可遇不可求的,最終能否有所成就還是在乎自己的領悟能力,接收能力。
就像一個普通人沒有能力和實力的人,跟馬雲合了影,加了馬化騰的微信,就能馬上變成他們那樣成功的商業精英了嗎?
不是你的圈子,不要強融。
引用《天道》中丁元英說的最經典的一句話:
你自己不行,老天爺來了也沒用!
共勉!
⑦ 從《遙遠的救世主》看丁元英是如何在股市中掙錢的
從《遙遠的救世主》看丁元英是如何在股市中掙錢的。
反復閱讀這本書,驚訝的是丁元英的掙錢能力!丁元英的掙錢能力從哪裡來?反復復盤,我們所謂的秘密就變得很簡單。
丁元英,柏林大學經濟學碩士,先後就職於柏林H.N.S國際金融投資公司、北京通達證券公司、柏林《世界經濟周刊》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員。1994年6月創辦私募基金,據業內人士估計,私募基金受託資本最少超過2億人民幣,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從股市至少捲走2個億。
一一不到一年,資產翻番。
1996年的某一天,在一次晚上的飯局中,丁元英讓歐陽雪用50萬元買股票,指定股票,指定倉位,指定賣出時間(1997年5月19日),並自己拿20萬元為其操作股票做擔保。
歐陽雪根據丁元英規定的時間在5月19日把手中的股票全部賣掉,那隻股票去年買進時是每股9元,1年之後該股漲到了24.4元,漲幅達171%。暴利達到了119.7萬元。
這個買入持有並獲利出局的操作過程很簡單,我們得出以下幾個問題:
一、單一重倉,70萬元只買一支股票;
二、買入時股價9元,說明需要去關注10元以下的低價股;
三、持股期間不頻繁操作,中途不換股,中途不下車;
四、買賣股票,需事先制定好策略並依據策略執行;
五、買入時果斷,賣出時堅決;不瞻前顧後,不憂柔寡斷;
六、選擇持有優質股票,讓時間創造財富;
七、買入並持有,心無旁騖,不這山望著那山高;
八、買股票要有平常心,不奢求;
九、如果我們對一個行業不是很了解,我們就需要尋找高手指點;
這是現實,也是秘密!
所有的事物都存在秘密,如果找到了秘密我們就會發現秘密非常簡單,但是大部分人發現不了秘密。
秘密背後的簡單在於方法論,沒有方法論,所有的神秘都是存在的。
掙錢是件困難的事,如果不困難我們身邊的人早已富人成群。
這是現象,本質還在於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
這個差異不是勤奮與否,而是思維產生的差異:強勢思維與弱勢思維。很顯然強勢思維是天生就具備的。這是普羅大眾常備的武器,要想與眾不同我們必須擁有與眾不同的思維。
這個思維就是:當你把無數個條件一一列出來時,你要尋找最重要的一項。(尋找重點的能力,是我們必備的能力)如果能夠滿足最重要的一項,那麼其他並列的條件是否可以忽略了?
這其實是一種方法論,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一項選擇是否正確?看問題是需要角度的,當一堆問題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是否會舉手無措?方法很簡單合並幾項,刪掉幾項,然後再去找滿足最重要一項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凡事皆簡單!不是簡單,而是能夠在一堆紛亂中,尋找到最重要的一個點。
事情難,難在表象。難在無從下手,難在看問題的角度,難在自己的心先亂了!
價值觀,就是發現什麼是最重要?什麼更重要?價值觀就是思考這兩件事,人生就是不斷地做選擇。
回歸到現實,我們買股票,只需要注意兩個事項:
一,只做上升趨勢的股票,
二,不做橫盤的股票。
道理很簡單,但我們總是悟不透。
對照《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指導歐陽雪買股票掙錢的經歷,我們還是要做好以下幾點思考:
1.持股一年的耐心從哪裡來?
2.持股一年的信心從哪裡來?
3.能夠給予我們指點的高人從哪裡來?
4.如果是我,我能堅持持股一年不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