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彼得林奇PEG成長股公式合集+個人整理解讀
本文為合集貼,引用都註明了出處,加入了自己的注釋補充和要點理解,記錄備用。
來源於 2017-08-19尋找戴維斯雪球 網址 https://xueqiu.com/3105498318/90635393
先說說PEG是什麼。PEG指標最先由英國投資大師史萊特提出,在美國著名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的努力下,使這一投資理念發揚光大、深入人心,於是,更多的人將PEG方法的功績歸功於彼得·林奇。PEG最大的優勢就是彌補了靜態市盈率的估值缺陷,其不但考慮了本會計報告期的財務狀況,同時也考慮了未來幾年企業的發展機遇。
PEG=市盈率(PE)/凈利潤增長率(G)。 PE我個人認為取滾動市盈率為宜 ,而G的取法很多人並不是很了解。根據維基網路和智庫網路的描述,G為公司未來3或5年的每股收益復合增長率。比如某股票的滾動市盈率為30,預期其未來3年利潤復合增速為20%,則PEG=30/20=1.5。
一般認為,當PEG=1時,股票價格合理;當PEG值<1時,股票價格為低估狀態;當PEG值>1時,股票價格處於高估狀態。
——所以該公式只能看 20 年(甚至 10 年)以內的成長股,更靠譜。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PEG=1時估值就合理呢?
PEG只是一個經驗公式,要說具體的推導公式,抱歉,沒有。曾經這個問題困惑我很久,在網路上地毯式搜索,也僅僅找到3篇相關的推論猜想,其共同的推論方法是未來現金流折現,雖未找到我想要的結果,但這也給了我巨大的啟發。
什麼是未來現金流折現呢?先舉個例子,現有一份永續債券,每年獲得利息1元,那麼這份永續債券的價值是多少。這里就涉及到一個折現率,因為通貨膨脹的存在,明年的1元錢和今天的1元錢是不等值的,考慮到中國名義GDP和貨幣的發行速度,折現率取12%較為合適。現值=終值/(1+折現率)的年次方,1/(1+12%)的1次方=0.89元,也就是說今天的0.89元與明年的1元是等值的。
汪益達提供鏈接 http://www.iguuu.com/app/dcf 現金流計算公式表格
折現率設定為12%,通過計算,我們得出一份年息1元的永續債券的現值為8.33元,哪怕若干年後,你把它賣給別人,它的價值也是8.33元,當然那時的8.33元的價值與今日的8.33元又不可同日而語。
巴菲特說,股票其實也是債券,是一張永續浮息債券。在投資者眼裡,企業的價值就是未來全部現金流的折現總和。這一思想簡單而深刻,這是對股票價值最准確的描述,這也是巴菲特對企業估值的基礎。
好,我們來建立一個比較大眾的成長股盈利模型(假設企業每年的凈利潤等同於現金流),前3年利潤復合增速為A,再3年利潤復合增速為60%A,再4年利潤復合增速為60%×50%×A,10年後該公司利潤不再增長,且永續經營,現在該公司每股滾動利潤為1元。
假設A為20%,那麼股票的價值如圖計算為19.66,PE=19.66,PEG=19.66/20≈1
假設A為30%,那麼股票的價值如圖計算為29.79,PE=29.79,PEG=29.79/30≈1
假設A為40%,那麼股票的價值如圖計算為44.66,PE=44.66,PEG=44.66/40≈1
激動啊,驚奇的發現,PEG都約等於1。
也許有朋友要說了,你這個模型前10年還比較認可,但是哪有公司是永續經營的。當然沒有哪個公司可以永續經營,但是這個問題並不是問題,因為,從圖上的計算可以看出,企業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前20年,20年後的價值非常少。 ——所以該公式只能看 20 年(甚至 10 年)以內的成長股,更靠譜。
至此,我不禁感嘆,彼得林奇以及PEG的發明者真是太偉大了,能將這么復雜的估值這么簡單化。更要感嘆,PEG的依據就是最基礎的股利折現模型,彼得林奇、格雷厄姆、巴菲特等天下投資大師皆出同源。(PS:PEG估值法僅適用於成長股,當G<15或大於45時,合理PE與G的數值差距較大)
首先,肯定要選擇PEG<1的股票進行投資,PEG越低越好,當PE上升向合理PE靠近時,疊加股票利潤的增長,我們可以獲得戴維斯雙擊的收益。 如某股票每股利潤為1元, 滾動PE 為20倍,股價等於20元。預期未來三年利潤增速為30%,一年後,每股利潤為1.3元,估值也修復到合理的30倍,股價等於39元。一年的時間,我們獲得了19元的收益(95%)。
[if !supportLists]2.[endif] 再者,我們要選擇優秀的企業進行投資。——優秀企業本身有安全保底,甚至護城河馬太效應能讓它成為高成長公司。(汪益達融會貫通的體會)
我們設計的這個模型僅僅是大眾的、一般的、平庸的企業的盈利模型,我們要尋找利潤能夠持續高速增長、十年後利潤依然增長的優秀企業,如可口可樂、格力電器、阿里巴巴、網易、騰訊控股、萬科A、雲南白葯、貴州茅台等等等等,因為當企業利潤增長的時間拉長後(如下面對比圖所示),內在價值會顯著提升。
買低估的股票只是投資的入門要求,更重要的是尋找足夠優秀的企業並長期持有。 ——(持有比特幣李笑來《財富自由之路》,投資的關鍵在於花大力氣找到好的標的,然後持有甚至什麼都不做。)
運用PEG估值法投資股票,最核心的一個環節是盡可能准確預測企業未來三年的利潤增速,這需要我們深入跟蹤研究企業的基本面,考驗的是我們自身的知識儲備、對企業和行業的前景判斷、對未來世界格局的認知 (PS:初學的朋友預測未來三年利潤增速可參考機構研報平均數值,並加以判斷可靠性)。
也許有的朋友會說,預測三年都難,更別說預判十年尋找那些優秀企業了。是的,如今的社會飛速發展,我們絕大部分人的眼睛根本沒法看到十年之外,但我們能看到優秀企業的管理層,能看到優秀企業的護城河。 投資企業其實就是投資人,如果企業的管理者足夠優秀並富有遠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企業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帶給我們豐厚的回報!
==========================================
首先闡述下PEG指標的定義。PEG指標(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是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 PEG指標(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是Jim Slater發明的一個股票估值指標,是在PE(市盈率)估值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彌補了PE對企業動態成長性估計的不足。
計算公式是:PEG=PE/(企業年盈利增長率*100)
用公司的市盈率(PE)除以公司未來3或5年的(每股收益復合增長率*100)。(PE)僅僅反映了某股票當前價值,PEG則把股票當前的價值和該股未來的成長聯系了起來 。比如一隻股票當前的市盈率為20倍,其未來5年的預期每股收益復合增長率為20%,那麼這只股票的PEG就是1。當PEG等於1時,表明市場賦予這只股票的估值可以充分反映其未來業績的成長性。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公司適用PEG指標呢?周期股,困境反轉股不能用,比較適用於穩定增長、綜合競爭力強的成長股(最好是能夠穩定看到3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穩定增長)。對於市盈率高於50的公司,也不適用(很少有公司能夠連續三年維持50%以上的增長)。一般來說,市盈率30及以內使用效果最好。 (復利回歸)
如何計算PEG是一門學問。 關於PE,有靜態,滾動,動態市盈率3種。 個人認為採用靜態的過於保守,不適合成長股。—— 不同的出發點、推導過程(≥ 2 ),得出同一個結果。那麼這個結果就比較靠譜。——(這是第二篇文章的重點:市盈率分類)
採用民工君的建議: 前半年用滾動市盈率(PE-TTM),後半年用動態市盈率 。滾動市盈率在新浪,雪球,大視野投資等軟體上都可以直接看到數據,也可以自己算(從現在往前推4個季度的業績)。動態市盈率在同花順,東方財富等軟體上可以看券商預測,然後結合自己的認知給出一個合理值。以亨通光電為例:
1.
查看原圖 其中26.8就是指PE-TTM(數據來源於大視野投資)。
2.
查看原圖 動態市盈率的計算需要預測未來幾年凈利潤。 該圖是預測凈利潤
動態市盈率=市值/年預測凈利潤 。
接下來默認以去券商預測業績均值為參考(實際計算可以根據個人深入分析做調整)。目前亨通光電市值455.93億,券商預測2017均值是22.72,455.93/22.72=20.07。對於G(growth),這是最難把握的。對企業了解的越深入,把握會越好。如果不夠深入,那麼可以先用券商預測的看下。亨通光電2016年度凈利潤為13.16億,2019年預測凈利潤均值為35.96億,我們用這個數值計算一下三年復合增長率:
查看原圖 也可以用Excel直接進行計算:3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POWER(19年凈利潤/16年凈利潤,1/3)-1,PEG=PE/(企業年盈利增長率*100)=20.07/39.8=0.52。
一般來說,PEG在0.8及以內的優勢比較大。PEG最難把握的是G(growth),正因為G是動態變化的,所以PEG這個指標的而效率也很高。而靜態PE參考性比較低的原因就在於數據是基於過去的,但是我們投資卻是投未來。建議每周更新數據。
20171024
471/22.96=20.5139
PEG=0.68
我認為一、小盤成長股至少要0.6以內。亨通光電在光纖行業不能算小盤成長股。
1.2017 年 10 月 26 日湯臣倍健
[if !supportLists]2.[endif]東方財富APP上機構預測2017-2019年的凈利潤7.97、9.43,2016年扣非凈利潤4.76億。動態PE=206/7.97=25.84
汪益達提供計算器鏈接 http://money.jrj.com.cn/calc2010/html/tzsy.html
5.25.59=1.01
都大於1,但大的不多。關鍵是我認為湯臣倍健的凈利潤增長率被機構低估較多。可以說關鍵是湯臣倍健遇到困境,擯棄學CNG線下中心的戰略,開始線上大力營銷的反轉戰略。我很看好線上營銷,所以要賭一賭。
汪益達個人對PEG公式的理解: 本公司在嚴格限定條件和安全邊際標的前提下絕對靠譜。但是民工君使用機構預測收益、凈利潤來計算。實際上是耦合了機構投資者的預期,所以有利於快速拉升成長股的股價,追上價值高估趨勢。值得借鑒,但這個公式公布後被濫用會造成它失效,必須和其它證據鏈條和限定條件一起使用才能保證效果。
在進入主題之前咱們先看看如下圖片:
各家網站公布的同一家公司的市盈率都有所不同,這是怎麼回事呢?咱們上一次說到市盈率的計算公式是:市盈率=每股股價/每股收益,那麼咱們就從公式入手,解釋一下為何會有不同的市盈率計算方法。
從公式中每股收益入手,可以把市盈率分為三種:
1、靜態市盈率LYR(Last YearRatio):
是以上一年度的每股收益為基礎來計算的,即:
靜態市盈率=當前收盤價/上一年度基本每股收益
2、滾動市盈率TTM(TrailingTwelve Month):
是以最近報告的12個月的每股收益為基礎來計算的,即:
滾動市盈率=當前收盤價/最近四個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之和
滾動市盈率是從國外直接引進的,我國規定所有上市公司的財政年度都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而國外成熟市場的上市公司,是可以自己設定財政年度的,所以為了方便橫向比較,就有了滾動市盈率的存在。
3、動態市盈率
是以本年度第一個季度的每股收益為基礎,預測出本年度(全年)的每股收益,然後計算出來的市盈率,即:
動態市盈率=當前收盤價/動態預測的本年度基本每股收益
還沒完,咱們看看投資大師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中所舉的關於用市盈率分析的例子:
假定一家公司Dotcom .com公司,計算公司市值,即用當前股價(假定每股100美元)乘以流通股總數(假定為1億股),1億股乘以100美元等於100億美元,這就是Dotcom .com公司的總市值。
Dotcom .com公司的股票要成為一隻10倍股,首先其市值必須上漲10倍,即從100億美元增加到1000億美元。一旦你確定了目標市值,你就得問一個問題:Dotcom.com公司需要盈利多少才能支撐1000億美元的市值?(假定市盈率是每股收益的40倍)
P/E=1000/E=40,E=1000/40=25
按照40倍市盈率,我們可以推測,Dotcom .com公司必須每年盈利超過25億美元,才能使公司總市值達到1000億美元,這可以達到么?有多少公司可以達到?
通過這個例子咱們又可以知道市盈率=每股股價/每股收益之外,還可以表示為市盈率=當前總市值/上市公式的凈利潤。那麼上面說到的幾種市盈率都可以表示成以下公式:
靜態市盈率=當前總市值/上一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滾動市盈率=當前總市值/最近4個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動態市盈率=當前總市值/動態預測的本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這樣基本上大家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各家網站的數據會打架了,所以要准確的計算市盈率,還是要大家自己動手算一算,找出每股收益(上市公司凈利潤/發行的股份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並財務報表中的數據,顧名思義,就是完全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因為上市公司對其子公司並不是百分之百控股,太復雜咱們以後再議!)
❷ 彼得林奇在投資領域有哪些成就
找沙漠之花需要投資者獨具慧眼,彼得林奇投資的班達格公司就是經典案例,班達格公司從事舊輪胎翻新業務,而且公司地處窮鄉僻壤,所以華爾街的股票分析師很少去調研,在他投資之前的15年裡只有三個分析師追蹤過這家公司。班達格公司管理風格非常朴實,專注於成本節約,它在其他人認為無利可圖的行業中尋找到了與眾不同的利基市場,形成獨占的競爭優勢。當時美國每年卡車和客車輪胎翻新的需求約為1200萬個,其中班達格的市場份額達到500萬個。班達格公司自1975年以來,股息持續提高,盈利每年增長17%,盡管收益持續增長,班達格公司的股價在1987年股市大崩盤和海灣戰爭期間也曾兩次暴跌,華爾街的這種過度反應,為彼得林奇創造了逢低買入的好機會。兩次暴跌之後,股價不但全部收回失地,而且後來漲幅巨大。
❸ 彼得·林奇(Peter Lynch)的投資特點是什麼
彼得林奇在美國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基金經理人。曾經讓自己所管理的基金從2000萬增值到140億。他投資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不僅專注於股票本身,更關心股票背後的公司。他每次都會通過很多公司的市面報道來對公司進行分析,一旦他覺得這個公司可以就會買入股票。並且他經常會去所購買股票的公司總部去拜訪。一般他看重哪家公司後就會做出判斷並且在購買股票後如果發現更有潛力的公司就會轉而把這個公司的股票拋售,把錢用於購買更看好的公司的股票。對於林奇來說股市的股票大跌也有很多好處,他可以從中發掘有潛力、可以東山再起的公司,並且趁著低價來入手他們公司的股票。彼得林奇認為預測經濟走勢這種工作在某種意義上是徒勞的,因為即使你預測出了經濟未來的走勢,它也沒有辦法告訴你未來一年或是兩年後的利潤。
❹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美] 彼得·林奇)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Ze2D2gD6iCFz-N73vMiuDA
書名: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
作者:[美] 彼得·林奇
譯者:劉建位
豆瓣評分:9.1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4-1
頁數:303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介紹如何做好股票投資的充分准備,如何從生活和工作中開始尋找你喜愛的上市公司股票,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業務、財務、股票等基本面情況以及如何正確認識股價的波動,在股票投資中想要知道的問題,幾乎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
只要用心對股票做一點點研究,普通投資者也能成為股票投資專家,並且在選股方面的成績能像華爾街的專家一樣出色。
作者簡介:
彼得·林奇(Peter Lynch),是美國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投資專家。他對投資基金的貢獻,就像喬丹對籃球的貢獻,他把基金管理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將選股變成了一門藝術。彼得·林奇生於1944年,15歲開始小試投資,賺取學費,1968年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取得MBA學位。
❺ 彼得林奇買到過最牛的股是哪家
玩具反斗城。彼得林奇(PeteyLynch),出生於1944年1月19日,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資家和證券投資基金經理。彼得林奇曾在1971年購買過玩具反斗城這支大牛股,這支股票後期漲幅到達百分之50,是其買到過最牛的股,彼得林奇曾是富達公司(Fidelity)的副主席,富達基金託管人董事會成員之一,現已退休從事於慈善事業。
❻ 彼得林奇有哪些選股原則
彼得林奇的選股原則:
01、公司經營的必須是理想的簡單業務,這種業務名字起得越傻,公司越理想。
02、公司的業務屬於「乏味型」。
03、公司的業務屬於「讓人厭煩型」。
04、通過抽資擺脫做法獨立出來。
05、機構投資者不會購買它的股票,分析家也不會關注其股票的走勢。
06、關於公司的謠言很多,與有毒垃圾或黑手黨有關。
07、經營的業務讓人感到郁悶。
08、處於一個增長為零的行業中。
09、它有一個壁壘。
10、人們要不斷購買它的產品。
11、它是高技術產品的用戶。
12、公司的職員購買它。
13、它在回購自己的股票。
從具有上述特點的公司中選出最好的公司就是彼得林奇的選股原則。彼得林奇的選股原則是在該國特定的經濟背景下總結出來的,我們應用要把握其原理,不要照搬。
❼ 彼得·林奇哪本書對初學者比較合適
《彼得·林奇教你理財》。
《彼得·林奇教你理財》定位是「初涉投資的投資者基礎知識指南」,其任務僅是「向高中生及以上年齡的人群普及投資和商業的基本規律」。作者的這一定位並不僅僅出於謙遜,而是因為他真的相信成功投資的根本在於基本的理性和常識,而非某些只有天才才能理解的深奧原理。
(7)彼得林奇買股票帶字圖片擴展閱讀:
作者個人成績:
1990年,林奇管理麥哲倫基金已經13年,麥哲倫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由2000萬美元成長至140億美元,基金持有人超過100萬人,成為當時全球資產管理金額最大的基金。
麥哲倫的投資績效也名列第一,13年的年平均復利報酬率達29%,由於資產規模巨大,林奇13年間買過15000多隻股票,其中很多股票還買過多次,贏得了「不管什麼股票都喜歡」的名聲。
❽ 彼得林奇心路歷程拜託了各位 謝謝
彼得林奇成長記錄 在人們的眼中,他就是財富的化身,他說的話是所有股民的保典,他手上的基金是有史以來最賺錢的,如果你在1977年投資100美元該基金,在1990年取出,13年時間已變為28000美元,增值28倍,不過13年的時間。 這個「股票天使」就是彼得·林奇——歷史上最偉大的投資人之一,《時代雜志》評他為首席基金經理。他對共同基金的貢獻,就像是喬丹之於籃球,鄧肯之於現代舞蹈。他不是人們日常認識中的那種腦滿肥腸的商人,他把整個比賽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他讓投資變成了一種藝術,而且緊緊地抓住全國每一個投資人和儲蓄者的注意力。當然,他也在這場比賽中獲得了極大的名譽和財富。 成長之路 1944年1月19日,彼得·林奇出生於美國波士頓的一個富裕的家庭里。父親曾經是波士頓學院的一個數學教授,後來放棄教職,成為約翰·漢考克公司的高級審計師。可是不幸的是,在林奇10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全家的生活開始陷入困境。 為了省錢,家人開始節衣縮食,林奇也從私立學校轉到了公立學校,而且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生活。11歲的他在高爾夫球場找了份球童的工作。這份工作應該說是最理想不過了,球童工作一個下午比報童工作一周掙的還多。 高爾夫球場一直是風雲人物、名流巨賈的聚集之地,與其他球童不同的是,林奇不僅撿球,還注意學習。從高爾夫俱樂部的球員口中,他接受了股票市場的早期教育、知道了不同的投資觀點。林奇跟隨球手打完一輪球,就相當於上一堂關於股票問題的免費教育課。 在當時,雖然是經濟發達的美國,但人們的意識還是相對保守,對股票業並不很信任,視股票市場如賭場,把買股票等同於賭博行為,雖然這時股票上漲了3倍,原本林奇也是這樣想的,但球童的經歷開始讓林奇逐漸改變了看法,增強了賺錢意識,雖然他那時並沒有錢去投資股票。 就這樣邊工作邊讀書,林奇讀完了中學,順利考入賓州大學沃頓學院。即使在沃頓學院學習期間,林奇也未放棄球童的工作,他還因此獲得了弗朗西斯·維梅特球童獎學金。 沃頓商學院的經歷對於以後林奇的成長是十分關鍵的。為了家庭,為了自己,林奇開始著手研究股票,他想找出其中的「秘密」,成為象高爾夫球場的客戶一樣成功的人物。於是,他有目的地專門研究與股票投資有關的學科。除了必修課外,他沒有選修更多的有關自然科學、數學和財會等課程,而是重點的專修社會科學,如歷史學、心理學、政治學。此外,他還學習了玄學、認識論、邏輯、宗教和古希臘哲學。還沒有真正涉足商海之時,林奇就已經意識到,股票投資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科學,歷史和哲學在投資決策時顯然比統計學和數學更有用。 因為球童的兼職和獎學金做經濟的堅強後盾,大二的時候,林奇已經有了一筆不小的收入。他決定用這筆積蓄進行股票投資,小試牛刀。他從積蓄中拿出1250美元投資於飛虎航空公司的股票,當時他買入的價格是每股10美元。後來,這種股票因太平洋沿岸國家空中運輸的發展而暴升。隨著這種股票的不斷上漲,林奇逐漸拋出手中的股票來收回資金,靠著這筆資金,他不僅讀完了大學,而且念完了研究生。 暑假期間,林奇來到世界最大的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富達」,在這里做暑假實習生,能在這樣的公司實習,是一種非常難得的機會。這份工作不僅使林奇打破了對股票分析行業的神秘感,也讓他對書本上的理論產生了懷疑,教授們的理論在真正的市場中,幾乎全線崩潰,這種信念促使了林奇特別注重實際調研的作用。 「他是一個奇跡」 1969年,林奇已經畢了業,也服完了兵役,他開始來到富達,正式成為一名公司的職員。起初是金屬商品分析師,幹了幾年的分析工作之後,1974年,林奇升任富達公司的研究主管。當時公司正陸續擴展化學、包裝、鋼鐵、鋁業以及紡織等部門的業務,這些工作開始讓他有機會接觸到證券市場的最前線,他除了不斷走訪公司,收集情報,從中挑出最有前途的投資領域之外,還注意將自己的判斷結果與實踐相對應,為以後的真正實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8年之後,由於工作出色,林奇被任命為富達旗下的麥哲倫基金的主管。這是一個升遷,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一方面,林奇終於可以直接面對市場,但另一方面,富達有幾十個、幾百個、幾千個這樣的基金主管,要能做出一番成就,脫穎而出,必須付出更多的辛苦、更多的想法和思考。 當時的麥哲論基金,資金僅有2200萬美元,其業務也僅局限於幾家較大的證券公司中,還是一個嬰兒,但對於林奇這個初學者而言,卻是再合適不過了。因為它提供了一個可以施展的舞台。 為了工作,林奇成了一個工作狂,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2個小時,他投入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和精力。他每天要閱讀幾英尺厚的文件,他每年要旅行16萬公里去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此外,他還要與500多家公司的經理進行交談,在不進行閱讀和訪問時,他則會幾小時幾十個小時的打電話,從各個方面來了解公司的狀況、投資領域的最新進展。 他還特別重視從同行處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所有比較成功的投資家們都有鬆散或正式的聯盟,大家可以通過聯盟交換思想獲得教益。當然人們不會把自己即將購買的股票透露出來,但在交流中可以獲得很多信息。這些處於投資領域頂尖級的人物,能夠提供比經紀人更豐富的信息源。這才是林奇「金點子」的最好來源。 林奇還創造了常識投資法。他認為普通投資人一樣可以按常識判斷來戰勝股市和共同基金,而他自己對於股市行情的分析和預測,往往會從日常生活中得到有價值的信息。他特別留意妻子卡羅琳和三個女兒的購物習慣,每當她們買東西回來,他總要扯上幾句。1971年的某一天,妻子卡羅琳買「萊格斯」牌緊身衣,他發現這將是一個走俏的商品。在他的組織下,麥哲倫當即買下了生產這種緊身衣的漢斯公司的股票,沒過多久,股票價格竟達到原來價格的6倍。在日常小事中發現商機,這就是林奇。 可是,股票市場漲幅不定,之所以人們將它看成是賭場,就註定了有輸有贏,林奇也有判斷錯誤的時候。 1977年,他剛掌管麥哲倫基金不久,就以每股26美元的價格買進華納公司的股票。而當他向一位跟蹤分析華納公司股票行情的技術分析家咨詢華納公司股票的走勢時,這位專家卻告訴林奇華納公司的股票已經「極度超值」。當時林奇並不相信。6個月後,華納公司的股票上漲到了32美元,林奇開始有些擔憂,但經過調查,發現華納公司運行良好,於是林奇選擇繼續持股待漲。不久,華納公司的股票上升到了38美元,這時,林奇開始對股市行情分析專家的建議做出反應,認為38美元肯定是超值的頂峰,於是將手中所持有的華納公司股票悉數拋出。然而,華納公司股票價格一路攀升,最後竟漲到了180美元以上。即使後來在股市暴跌中也維持了不錯水準。 對此,林奇懊悔不已,他開始再也不相信這些高談闊論的股市評論專家了,以後只堅信自己的分析判斷。林奇十分欣賞沃倫·巴菲特的觀點:「對我來說,股市是根本不存在的。要說其存在,那也只是讓某些人出醜的地方。」他開始不再相信專家、理論、數學分析。 經過了漲落、失敗的林奇更加成熟了,他優秀的選股能力開始讓人們感到驚奇,與別人注重進出場的時機不同,他覺得何時買進、何時拋出沒有什麼用處,因為行情永遠都是跌跌漲漲的。只有投資人在正確的時機選對好的股票,即使是市場行情不好,也要耐心等待,然後在走勢翻多的時候,才能獲得很高的投資回報率,這就是一個真正的投資者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去投機。 在林奇的投資組合中,他最偏愛兩種類型的股票:一類是中小型的成長股股票。在林奇看來,中小型公司股價增值比大公司容易,一個投資組合里只要有一兩家股票的收益率極高,即使其他的賠本,也不會影響整個投資組合的成績。同時他在考察一家公司的成長性時,對單位增長的關注甚至超過了利潤增長,因為高利潤可能是由於物價上漲,也可能是由於巧妙的買進造成的。 另一類股票是業務簡單的公司的股票。一般人認為,激烈競爭領域內有著出色管理的高等業務公司的股票,例如寶潔公司、3M公司、德州儀器、道化學公司、摩托羅拉公司更有可能賺大錢,但在林奇看來,作為投資者不需要固守任何美妙的東西,只需要一個低價出售、經營業績尚可、而且股價回升時不至於分崩離析的公司就行。 就靠著這種有名的投資方式,林奇成為華爾街股市的超級大贏家。在他所投資的領域中,包括克萊斯勒汽車、聯邦快遞等等。彼得·林奇都能在對的地方找到他在市場里的最愛,他對營運地點就在他周遭的公司,特別有偏好。
❾ 彼得林奇在書中寫到市盈率與收益增長率比例,請問這個收益增長率指的是每股收益增長率嗎
是的,談到市盈率,既有人愛也有人恨,有人說它很管用,有人說它沒有用。那到底是否有用呢,怎麼去用呢?
在和大家分享我到底怎麼使用市盈率買股票之前,先給大家介紹機構近期非常值得關注的三隻牛股名單,時刻都可能被刪除,應該盡早領取了再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市盈率是什麼意思?
我們通常理解的市盈率就是股票的市價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一筆投資回本的時間就是用市盈率來反映的。
它的計算公式是:市盈率=每股價格(P)/每股收益(E)=公司市值/凈利潤。
就好像,比如一家上市公司股價20元,那麼算買入成本,就按照20元來算,過去1年這家公司每股收益5元,市盈率在這個時就為20/5=4倍。就是你投入的錢,公司要4年才能賺回來。
這就表示了市盈率越低,表示越好,投資越有價值?不可以這么說,不能夠把市盈率這么直接拿來套用,到底什麼原因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番~
二、市盈率高好還是低好?多少為合理?
由於行業不同,就導致這個市盈率有所區別,傳統的行業發展空間一般來說不是很大,市盈率不怎麼高的,然而高新企業有很強的發展實力,一般投資者就會給出更高的股票估值,市盈率就會變得很高。
朋友們又得問了,我很茫然不懂股票哪些有潛力,哪些沒得潛力?我連夜找到了一份股票名單是各行業龍頭股的,選頭部是選股正確的選擇,排名會自動重新排列,大家領了之後再說:【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那合理的市盈率是多少?各個行業各個公司的特性各有特點在上文說到過,市盈率多少才更合理,這確實很難說准。但是我們還是可以運用市盈率,給股票投資做出有力的參考。
三、要怎麼運用市盈率?
一般而言,市盈率的使用方法有下面這三種:第一是深入分析這家公司的歷史市盈率;其二,這就公司以及同業公司市盈率,跟行業平均市盈率進行比較;第三個方法,深入研究這家公司的凈利潤構成。
假設你不太喜歡自己來研究因為這樣很麻煩的話,這里有個不花錢的診股平台,以上的三種方法會被當做依據,你的股票是估高了還是估低了都能給你分析好,只要輸入股票代碼,就可以在第一時間內獲得一份周密的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是高估還是低估?
我自己認為,與其他方法相比,第一種方法是最有用的,由於篇幅限制,我在這里就和大家探討一下第一種方法。
相信股民們都知道,股票是沒有一個穩定的價格的,任何一支股票,價格都是處於上下浮動的,不可能一直處於上漲的狀態,另外,對於同一支股票而言,想要它的價格一直下跌也是不可能的。在估值太高時,就會把股價往下調,當估值過低的時候,股價也會相應上漲。換句話說,股票的真正價格,是以它的真正價格為中心上下浮動的。
根據上面所說的,我們先來看看XX股票,它的市盈率在最近的十年裡只比8.15%多一點,所以xx股票市盈率比近十年來的91.85%的時間要低,處於相對低估區間,買入的考慮可以有。
買入股票,可別一次性的全部投入。這里我們可以教大家分批買股票的方法。
舉個例子,xx股票的價格是79元每股,你有8萬的本金,你可以買10手,不是一次性買十手,而是分四次來買。
經過看最近十年的市盈率,意識到8.17就是近十年裡市盈率的最低值,在這個時候有個市盈率是10.1的股票。那你就可以把8.17-10.1這段市盈率分成五個區間,每降到一個區間對應的就去買一次。
就比如,等到市盈率到10.1就是我們第一次購入的時機,買入1手,當市盈率下降到9.5的時候就買入二手,等到市盈率下降到8.9的時候再進行第三次的買入,買入3手,等到市盈率降到了8.3就是我們第四次購入的時機,買入4手。
安心把手中的股份拿好,市盈率每降低一個區間,照計劃買入。
相同道理,如果這個股票的價格上升的話,也可以將高估值區間劃分一個區間,依次將手裡所持的股票全部賣出。
應答時間:2021-09-0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