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買賣 » 有特異功能的人買股票發財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有特異功能的人買股票發財

發布時間: 2022-11-13 03:31:41

1. 中國有沒有通過炒股發財的人

當然有,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人發財, 炒股也不例外, 有權威統計過, 炒股70%的人是虧錢, 真正發財的是極少數, 只因市場變幻莫測, 風險極高。

但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股市上,也有人憑自己的智慧,抓住機遇,獲得了無盡的財富。但「人怕出名豬怕壯」,發大財的不會太張揚。很多進入證券公司大戶階層的也是從小散戶發展起來的, 從幾萬資本增長到幾十萬,過百萬的也不少,不過別人賺多少怎會給你知道?其實大多數股民都虧本。一般人知道比較典型的炒股發財的是這三個人——林園、青木、楊百萬。

林園——有中國股神的稱號,從8000元炒股起家,傳說07年賬戶已達20億。

楊百萬——真名楊懷定,10年前已稱楊百萬,經過2007年的大牛市,以他的智慧應該獲利豐厚,有人稱他應改稱為「楊千萬」,這不無道理。

青木——股市中的傳奇。從1994年開始,10幾萬資金縱橫股市,96年已增長到300萬以上,現今09年了,別人稱他的資產早已進入8位數。他還著有幾本書,個人覺得茅塞頓開,不妨一讀。3本書為《戰勝莊家》、《股戰心法》、《形態分析精要》。這不是幫青木賣廣告呀,不要誤會,我只推薦給股民朋友閱讀。希望大家的炒股水平更進一步。

2. 靠炒股發財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2006 年,美國一個金融大佬查閱了大量的數據,發現在 2000-2005 年間,美國房價上漲了 5 倍,但人們的收入卻沒怎麼漲——
他敏銳地發現美國房地產市場快不行了。
後來,後來就來到了 2008 年,發生了什麼大家都知道。
他卻因為敏銳的嗅覺,在大衰退中狂賺百億美元。
到底哪些信號能夠支撐他做出這樣的預測呢?
說到這,大家肯定都會想到《大空頭》這部電影:
現實中,比上面 4 組人還大的空頭,是個叫 John·Paulson 的傢伙,危機爆發時,到處是破產跳樓的,而他名下的基金,卻在 2007-2008 年盈利超 200 億美金,簡直逆天,以至於好萊塢不敢把他的故事搬上熒幕,怕把接盤俠刺激到肝疼。
大家一定會困惑:
1) 他們是怎麼發現做空機會的呢?
2) 他們又是用什麼工具做空美國樓市的呢?
3) 做空的過程就那麼順利?沒有什麼阻礙嗎?
4) 普通人沒有做空渠道,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呢?
01
好多人覺得次貸危機的過程好復雜,好難懂,光是那些金融衍生品,什麼 MBS、CDO、CDS……就令人頭禿。
根據難度守恆定律——表面復雜的,內核往往簡單。比如互聯網黑話,聽起來很專業,是不是?但掰開了揉碎了就會發現,嚯,那些人只是單純不想講人話,慣性裝逼。
金融人士倒不是為了裝逼,而是故意讓你看不懂,這樣你就會乖乖把錢交給他,不然他怎麼賺傭金?
我不一樣,我做知識分享,既沒有裝逼需求,也沒有賺傭金的意願,搞太復雜了就分享不出去,所以我的原則是——怎麼簡單怎麼來。
金融其實很簡單——所有的金融問題,核心都是信用。
而信用的作用,就是用來負債的。
債所對應的,無非就是 1)風險;2)收益;3)兌現周期。
一切的金融產品,甭管叫什麼,都逃不過這些要素。
收拾起畏懼的心理,我們再來審視 MBS、CDO、CDS,看看這些所謂的金融衍生品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可以被做空。
MBS——房屋抵押貸款債券。
房屋抵押貸款即房貸,債券就是借條。
打包在一起,就是……一堆借條。
所以這個 MBS,往簡單了說,就是一堆房貸合同打包在一起的,可以交易的債券。
別小看打包這個動作,它可是改變了債券行業在華爾街地位的偉大發明。
80 年代之前,因為強監管,華爾街並不是什麼賺大錢的地方,債券部門更是冷清。直到抵押貸款債券之父——劉易斯,發明了將房貸合同打包成 MBS 債券的盈利模式,各大投行的債券部門才開始風生水起。
舉個例子:鵝城銀行放出 100 億房貸,利率 6%。這些錢都拿去交了房貸,沒有個二三十年收不回來。很快,銀行的資金就放完了,後面還怎麼賺錢?
當時還在所羅門兄弟投行(現屬花旗銀行)的劉易斯,想到個辦法,他把這些房貸合同打包在一起,以 5% 的收益率賣給下家,自己賺 1%。
1% 看起來雖然不多,但只要他周轉得夠快,利潤就足夠高。
一年周轉一次,利潤是 1%;一個月周轉一次,利潤就是 12%。這還沒算復利的部分,就問你香不香?
這么一來,鵝城銀行不光賺到了利潤,還回籠了資金,最關鍵的,是他把風險轉移給了下家。
理論上,MBS 模式可以形成一個無限的放貸循環:放貸 ➜ 打包 ➜ 售出 ➜ 再放貸 ➜ 再打包……
一般來說,銀行會顧慮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但現在風險被轉移了,銀行就不再介意放貸給一個徵信差,還款能力低的人,只想著更快更多地放出貸款。
當優質借款人耗盡,銀行就會把目光瞄向那些資質不太好的人——這些貸款,就叫次級貸。
CDO 又是什麼鬼呢?
其實也不復雜,就是各種債券反復打包的套娃產品。
MBS 里是房貸債券, CDO 里可能有房貸,也可能有消費貸等其他各種貸,甚至 CDO 里還有 CDO。
但不管它怎麼打包,其本質依然是債。
是債,就有違約的可能,一旦違約風險暴露,債券就沒人願意買了,價格就會暴跌。比如恆大的公司債,現在就是打骨折也不會又人要。
也就是說,當次級貸違約率上升, MBS 和 CDO 就會暴雷,這就是做空的機會!
那麼問題來了:
1)什麼時候次級貸的違約率會上升呢?
2)什麼工具可以做空 MBS 和 CDO?
有請第一位大空頭——Michael Burry,來幫我們搞清楚這兩個問題:
在《大空頭》中,Michael Burry 是唯一一位用原型人物的真實姓名出演的角色,演員是著名的黑暗騎士-蝙蝠俠-克里斯蒂安·貝爾。
現實中,他長這樣:
他原來是個醫學博士,靠業余時間炒股積累了投資經驗,由於見識過於牛逼,被華爾街大佬發掘,成為了職業投資人並執掌塞恩基金。
他是怎麼發現美國房地產市場快不行的呢?
他先查閱了大量的數據,發現在 2000-2005 年間,美國房價上漲了 5 倍,但人們的收入卻沒怎麼漲——說明樓市有泡沫。
然後他又關注到了「次級貸」這個引爆債務炸彈的「易燃物」。
前面提到,當優質借款人被消耗完,銀行就忽悠次級借款人貸款買房,銀行一般用「可調利率」忽悠他們,即貸款的前兩年利率很低,後面再慢慢加上來。
利率加上來之後,次級借款人的還款壓力驟增,違約風險上升。
難道這些人看不到可調利率的坑嗎?
他們當然看得到,但銀行告訴他們,房價永遠漲,如果利率上調,他們完全可以利用房產增值的部分,重新辦理「抵押貸款」,所以不用擔心付不起房貸。
這就是說,光看到利率上調會引爆債務風險是不夠的,如果房價一直漲,這個泡沫就可以一直拖下去。
問題是,房價會一直漲嗎?
這個問題,你要是在 2007 年之前問美國人,他們一定會回答:「當然會啦!」
因為:
1)美國樓市連續上漲了幾十年;
2)格林斯潘等專家們一再表示,美國歷史上從沒發生過大的房價回調。
問題是,美國房價當真從沒跌過?
並不是,只是大多數人無法跳出自身經歷的局限,所以無法從更久遠的歷史周期中,獲得經驗和教訓,只會慣性地認為,過去一直漲,現在也在漲,那麼未來就一定會漲……
實際上,美國樓市曾在 1933 大蕭條時崩潰過,Michael Burry 仔細研究了那段歷史,總結出了兩個樓市將要崩潰的信號:
1)復雜性上升;
2)違約率上升。
復雜性指的是那些花里胡哨的 CDO,在當時,即使是專業投資人,都搞不清楚裡麵包含哪些債券。
違約率則是 Michael Burry 研究了大量次級貸款數據及次級借款人的資質信息後得出的結論:他認為在泡沫高峰期(2005-2006)買房的人,會在 2007 年可調利率上調之後,大規模違約。
現在信號都對上了,Michael 堅信美國樓市葯丸,MBS 和 CDO 將會跌得一文不值。
問題是,用什麼辦法做空呢?
02
要是你認為房價要跌,你會怎麼做?
A:趕緊賣房;
B:跑到港股做空房企股票;
C:購買那些沽空房企股票及債券的基金。
以上都是傳統意義上的做空。
舉個例子:假如你從去年開始看空恆大,你先從券商那裡借出 1 億股,在 2020 年 7 月 6 日,以 27 元/股的價格賣出。
又於 2021 年 12 月 15 日,以 1.5 元/股的價格買回,還給券商。
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就可獲利 25.5 億元,是不是很香?
Ps:邏輯是這么個邏輯,但實際過程沒這么簡單,千萬別看到這段就財迷心竅瞎操作,咱鼓勵勞動致富好吧。
股票可以這么做空,但對抵押貸款債券來說,卻沒有那麼容易。
首先,做空的對象,不明確,裡麵包含哪些成分,也不容易搞清楚。
其次,那些看漲的投資人,通常會買下一整期的 CDO,且拒絕向外借出,不給你做空的機會。
是不是就沒法做空了呢?
必須不是,大鱷們好不容易看到了獵物,不咬上一口,還是大鱷么?
於是,CDS 出場!
CDS 是一種保險,專門為債券資產提供保護。
比如你不小心買了恆大的公司債,又擔心許老闆無法按期償還,就買了對應的 CDS,每年支付保費,當恆大暴雷,保險公司就要按合同賠付你的損失。
理論上,你應該先持有資產,再為其買保險。
但華爾街的聰明蛋們,硬生生把 CDS 發展成了一種對賭工具——即便你尚未持有,你只要認為那玩意兒會撲街,你就可以為它買個 CDS。一旦它真跌到沒人要,保險公司就會按它的賬面價格付給你錢。
舉個例子:上海某豪宅的掛牌價是 1 億,老王判斷上海房價會撲街,故決定做空。他並不需要把豪宅買下來再去給它買保險,而是直接買 CDS 來賭空這棟房子。
假設 CDS 保費約定為房價的 1%,那麼他只需要每年支付 100 萬,就可以和 1 億元的豪宅對賭—— 一旦房價崩盤,保險公司支付他 1 億;不崩盤,他則需一直支付保費。
相對於傳統的做空方式,CDS 的好處可太明顯了。
用傳統方式做空股票,一旦股價上漲,空頭就會面臨巨大損失,因為股價更高,回購的成本就更高,而且虧起來是沒有頂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2021 年初的「GME 打爆華爾街空頭」事件。空頭們做空 GME 的融券數竟然達到了全部股票的 140%,被對家抓到機會,一陣猛拉並拿住不賣,空頭無法回購股票,一直被打到瀕臨破產。
購買 CDS 做空的話,不光成本低,如果踏空,損失也是可控的,不過就是白交保費而已。
OK,現在做空的邏輯和工具都有了,空頭們磨刀霍霍,准備收割!
03
2003 年,就在 Michael 預感美國房地產行業要出事後,之後的兩年,他都在持續買入 CDS。
然而,這兩年裡,美國房價漲得卻最為兇猛:
這真是,打臉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
做空這種投資方式,賭對了固然利潤巨大,但要是選錯了時機,就很容易踏空。
那是不是做空的時間越晚越好呢?
也不是。

3. 幾年前看過一部小說,男主大學畢業賣保險,後來通過特異功能能夠通過網路炒股,為國家金融保衛的小說

幾年之前,你看到的一部小說是男主大學畢業賣保險,後來通過特異功能,通過網路炒股成為國家金融保護的人物的一個小說,我得現在的網路小說寫小說的人非常多,但是看小說的就很少了,這種網路小說現在很難找出來的,幾年前你看的應該現在已經無法找到了,可能都已經沒有存儲下來,這部小說了,建議你換一部別的小說看,因為現在有很多小說的,因為是個寫小說的人非常的多,所以不缺小說去看的。

4. 什麼樣的人在股票市場容易賺錢為什麼

炒股是一項比較高風險的項目,所以說現在有很多人都開始進入股票市場,不過盈利的人畢竟還是少數。有關什麼樣的人在股票市場容易賺錢?為什麼?我認為大致有以下的原因。

炒股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一定的金融知識。如果都沒有事先學習過就貿然進入市場裡面操盤的話,大多數只會虧錢賠本。股民們很多都有僥幸心理,他們不夠理智,而且很容易心態就崩了,反而不會賺錢。老年人也開始炒股了,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股票知識。他們的心態很好,不會過於急功近利,自然也就玩得非常開心。每個人都有做投資的權利。除了股票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投資項目。我認為那些職業投資人最容易在股市中獲利,因為他們有第一手的消息,消息很靈通,做法都非常正確。

1、炒股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一定的金融知識。

如果都沒有事先學習過就貿然進入市場裡面操盤的話,大多數只會虧錢賠本。股民們很多都有僥幸心理,他們不夠理智,而且很容易心態就崩了,反而不會賺錢。

有關什麼樣的人在股票市場容易賺錢?大家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如果你也認可本篇文章,記得點贊加關注哦。創作不易,點個贊再走唄。

5. 佩洛西老公保羅「炒股超能力」遠超美國王牌交易員,如何評價他的能力

佩洛西老公保羅“炒股超能力”遠超美國王牌交易員,如何評價他的能力首先是她的金融知識很扎實,其次是他是一個具有做事前瞻性的人,再者就是它可以獲得一些內部的消息,另外就是他因為妻子的關系可以結識很多厲害的股票大師。需要從以下四方面來闡述分析佩洛西老公保羅“炒股超能力”遠超美國王牌交易員,如何評價他的能力。

一、她的金融知識很扎實

首先是她的金融知識很扎實 ,對於佩洛西的丈夫而言金融知識體系是非常扎實的,因為他對於金融理財方面很感興趣並且有天賦。

佩洛西的丈夫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不要利用妻子的關系做一些不正當的事情,遵守美國的法律制度,加強自身的道德建設,同時加強對於金融市場的觀察,加強一些金融市場的協調作用。

6. 在中國, 如果有一個人,有特異功能,能預測未來,他也很低調,做自己喜歡的事, 例如他喜歡買彩票,買

如果我有這樣的異功能,我會很低調,錢夠用就行。。。。不會整得太大~~~~

我會讓別人不發現我的異功能。。。。。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的道理,是懂的。。。。

7. 個人通過買股票,可以發家致富嗎

實話實說,個人通過買股票發家致富的幾率很低。因為估價漲跌都是莊家操控,他們都是吃散戶的金錢為利潤的,所以你這個散戶遲早都會虧本的。

8. 古靈的小說血緣中聿希人的特異功能是什麼

聿希人 是預知數字 代號N
關茜 紅血球有奇跡似的修復與繁殖再生的能力

9. 靠股票發財的人,都是一些什麼人機遇和智商哪個更重要

現在生活方式多樣化了,涌現出了很多順應潮流發展的工作,而炒股就是很多人喜歡的掙錢方式,不過這個工作是非常有風險的,可能會虧本也可能會大賺一筆,就如同博弈一般,所以很多人只是把炒股當做是愛好和副業,那麼靠著股票發財都是怎麼樣的人呢?他們怎麼能夠在股票中大展拳腳呢?



股票行業在前些年的時候勢頭非常火爆,隨著不斷地發展和進步,隨著人們對於股票的知識范圍擴大,反而專心做股票的人少了很多。其中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風險大不賺錢,更多的是近年來的股市下滑力度非常大,讓大多數都出現了虧損現象,於是及時止損就有很多人推出股票行業了,所以說能夠靠著股票賺錢的人肯定不簡單。

第三種人就是股票國家隊中的參與者。像是證金還有中金都有相應的國家隊,在股票漲價的時候自然不必多說,其中的人都能賺到錢,而在市場價格下跌的時候,國家或者是政府不能夠放任股票一直下降,所以就會讓國家隊這些公司開始入市,目的就是為了穩定市場。



在這種維持平衡的局勢下,國家隊是能夠拿著銀行的資金供應來入市的,絕對不可能出現虧損現象,並且在股票市場不再大幅度變化的時候,國家隊也獲得了很多收益。



最後一種人就是來自老百姓中的投資人,這些人往往都是大公司的領導者,通過收購其他公司來獲得更多的股票市場,從而自己賺錢。總之在股票行業中掙到錢是非常不容易的,不僅需要運氣也需要聰慧的頭腦來管理。

10. 那些靠股票發財的都是些什麼人

我們通常說在股市中賺錢太難了,賺錢的比例大約是一賺二平七虧損。當然,這是幾年牛熊輪回下來的平均數,可能牛市賺錢的比例很高,而熊市賺錢的比例就很低。像去年股市一路走熊,除了空倉者之後,在股市中賺錢的人就會很少。

讓我們回顧一下A股市場這二三十年來,真正通過股市賺錢的還真不少,只是股民賺錢的比例並不高。所以,有些剛剛入市的投資者,高喊靠股票發財或者做一個職業股民,我都替他們捏一把汗,因為近三年來,就連券商的業績都開始大滑坡,A股市場絕不是初來乍到者想像當中那麼容易賺到錢。

那麼,在A股中哪些人是靠股票發財的呢?第一類,就是股市剛剛建立時,發行老八股,當時叫做認購證,由於當時人們對認購上市公司股票的事不了解,大家都不敢購買。實在不行,還放到單位裡面硬是攤派的。不過,當年就是中國第一批股民「敢為天下先」,買了這些老股票,最終財富翻了好幾倍。一夜間,當年買認購證的人都發了財。

第五類,倡導價值投資。平時從來不看股票,也不頻繁操作,只研究上市公司的質地,靜靜的等著股市價值投資跌出機會。而一旦股市跌到歷史大底區域了,價值投資者就逢低買入,然後一直持有到下一輪牛市的頂部,切忌當中想要頻繁做差價,最後等到股市大牛市即將結束,股民們處於一種極度亢奮狀態中。價值投資者就會激流勇退,把手中賺的幾倍利潤兌換成籌碼退出股市。等到下一輪股市投資機會出現再做打算。這種操作手段就是巴菲特常用的辦法。

想靠股票市場發財的人,應該想一下,你憑啥在股市中脫穎而出,你如何做到炒股穩賺不賠。研究了中國股市賺大錢的成功案例,我們發現,真正能在個股上賺錢的,要麼是有能力操縱股價的,要麼是有能力影響到該股價的,或者乾脆在這只股票上市前就突擊入股了。實在不行就做價值投資,熊市底部買入到牛市高位拋售。而整天在股市二級市場上拼殺,頻繁交易的中小投資者,肯定是難逃多數虧損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