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普通的股票賬戶一次最多可以買入1個億資金量的股票嗎
論單筆一次只能買100萬股。股票買入最多的話其實是沒有限制的,只要你能買得起,不過在你買入某一公司的股票達到該公司總股本的5%時,需要通過交易所的信息披露平台披露,經過披露之後你還可以繼續買入的。
拓展資料
1、FOF便是英文的全稱,原意為基金中基金,也就是配對基金。 為共同基金的一種,它和通常基金最多的區別關鍵在於其投資標的的各有不同。
2、普通的基金以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為投資標的,而FOF不反向投資於股票、債券或其他證券,而是以「基金」為投資標的,通過在一個委託賬戶下所持多個各有不同基金,以此鬆散投資,技術性增加側重投資的風險。
3、融資融券賬戶採取普通期貨交易可以進行買賣哪些股票,融資融券帳戶普通增持,也就是用自己的資金就可以買到所有股票的,如果就是融資買到股票,則就可以買來融資融券標的股票,其餘的股票不了買來。 可以通過競價交易、盤後固定價格交易和大宗交易積極參與科創板股票交易。
4、大量的次新股,催生出了溫州幫忙的操作方法痕跡,但同時也還有大量的,溫州出錢上去一兩天就復設了,這乃是為什麼呢。
5、主力在試新股票標的,如果選進,就不會大舉減倉並且下挫,而且選上的股票,未來一段時間都會斷斷續續做做,如果股性和裡面資金過多,他們就須要選取重返,所以,往次新一代裡面一下淘金,確實就是指一個趨勢,這同時也說明了,原來老一代的結構設計標的股票,主力須要逐步背棄,畢竟緊盯的人太多了。
6、《證券日報》商場研究中心依據數據量測辨認出,10月份以來,滬股通資金期間單月凈流入64.08億元,深股通資金期間總和凈流入111.3億元,北上資金期間狡詐凈流入175.38億元。
7、從入圍次數來看,貴州茅台、京東方A、美的集團、五糧液、招商銀行、我國安全、格力電器、海康威視、老闆電器、伊利股份等10隻個股期間入圍次數均穿過或勝過9次,正式成為近期北上資金交投較為俏皮的個股。
Ⅱ 一億現金和一億資產哪個更有錢
從會計的角度來看,一億現金必然要比一億資產更值錢,因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也就是說,你所持有的這一個億的資產裡面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是借來的,壓根就不是你的。如果要進行變現的話,一億資產不可能變現成一億現金,因為其中有不易變現的資產,需要折價轉讓,最後所得要低於一億現金。而現金在資產中是流動資產,因為是現金所以不需要變現,可以直接進行投資。
當然,如果放到 歷史 長河中來看的話,當前時點價值一個億的資產可能因為各種原因過幾年有非常大的升值,比如獨角獸的估值,當前估值一個億,五年後可能就估值一千個億了。而持有現金本身就是貶值的,五年之後的一億現金的價值要遠低於現在一億元的現金價值。你可能說用一個億去投資獨角獸企業,要知道一億現金不可能買來價值一億的資產,可能只能買到現在的一千萬的資產,多事期望未來幾年可以獲得大幅的增值。
落袋為安,肯定現金更保險。資產可能是浮盈,比如一套房子原來每平米100000,現在可能只有70000,原來你有市價1億的房子,現在可能只剩了7000萬。
1億現金和1億資產,哪個更有錢?乍一看一個億現金和一個億資產然應該是一樣,但稍微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其實不對勁,從現實來看,1億現金應該要比1億資產更有錢,為什麼呢?
一個億現金包括拿在手裡的現鈔,還有存在銀行裡面的活期存款,一億現金的流動性是非常強的,隨時可以拿來買東西。
而一個億的資產所包含的內容就非常多,資產可以含包含現金,包含存款,還可以包含房產,車產,土地,企業股權,股票,黃金貴金屬,期貨等其他有價值的東西。
所以從現實來看,一個億的現金是實打實的資產,而一個億的資產更多的只是一種紙面財富,因為這種財富隨時有可能增值,但也有可能縮水。
所以一個億的現金明顯要比一個億的增長更穩定,更實在。
1億現金就是拿著手裡的錢,如果市場上有一個億的資產,那完全可以用這一個億的現金買過來。
相反,假如目前手上有一個億的資產,那你不一定能換回一個億的現金,這裡面主要的原因是資產賣了可能要打折。
比如一個億的房子賣出去之後,你能拿到手不完全是一個億,因為你有可能還要交稅,還要交各種中介費,各種手續費等等,所以最終拿到手的錢有可能比一個億還要少。
這意味著有一個億的現金,你馬上可以買到一個億的資產,但你擁有一個億的資產賣出去之後,並不一定能換回一個億的現金。
現在講究的是現金為王,很多企業為什麼要保留那麼多現金,比如類似阿里巴巴,騰訊這些企業一年的利潤超過800億,但是他們還要通過外部融資來保證有足夠多的現金,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企業現金流的安全,市場有機會出現了,隨時可以利用現金來購買一些優質的項目。
所以從現實來看,一個億的價值要比一個億的資產更高。比如未來出現某一個很好的項目,大家都在搶,如果有一個億的現金就可以直接把這個項目購買下來,但如果你手頭只有一個億的資產,你還需要變賣,變賣過程有可能需要幾十天,甚至是幾個月,等你把這張變賣處理之後,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在不考慮時間因素的情況下,在某一個階段之內,一個億的現金肯定是要不要比一個億資產更值錢的。
當然如果把時間因素考慮在內,把資產的增值考慮在內,那具體一個億的現金和一個億資產哪個更值錢,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假如一個億的資產是某個優質企業的股權,那我認為這一個的資產會比一個億現金更有價值,因為未來一旦這個企業上市了,那一個億股權有可能會變成2個億甚至10個億。
但如果你有一個億的現金,你未必能夠買到這個優質企業的股權,而你拿去投資其他產品其收益率就不一定能夠比得過一個億優質企業股權的增長空間。
比如現在有一個人持有一個億的螞蟻金服股權,我相信即便有人花一個億或者1.2個億去購買他的股權,有些人也未必願意出售。
但假如一個億的資產是某個即將面臨退市的企業股票,那麼這一個億的資產不值什麼錢了,說不定未來等這個企業退市,一個億有可能變成8000萬甚至5千萬。
因此具體一個億現金和一個億資產哪個更值錢,在考慮未來的升值空間之後,我認為要看具體情況才能做出判斷。
一億現金和一億資產,那個更有錢,這是需要區分情況來看的。如果說即時,比如任何時間的一億現金和一億資產對比,顯然是一億現金更值錢。為什麼?因為資產變現是需要時間的,並且一億資產的數目不是小數,變現或許還存在折扣。所以,在此基礎上,顯然是一億現金更值錢。
但是,要說現在的一億現金和一億資產對比未來哪個更值錢。個人認為,一億資產未來更值錢!為什麼?貨幣,並不是恆定的,當前金融構架下,不管是美元還是歐元,是向著貶值逐步進發的,因為是紙幣而不是資源。
大家了解的貨幣,是恆定的,100美元或者歐元都是恆定的。可是,實際上卻不是這樣的。古代的時候,大家都用黃金、白銀作為物物交換的載體,也就是貨幣。而近現代隨著金融體系的繁榮以及便捷,紙幣盛行。而紙幣,就是一張紙,不管是美元還是歐元,都是一張紙。這有什麼不同呢?黃金、白銀每年的增長是有限的。而紙幣的數量是可控的,如果遇到金融風險的時候,紙幣的數量可以驟增,以應對風險。
而紙幣與各類資產之間又有著計價關系,可以理解為紙幣總量等於資產總量。如果說階段上紙幣的數量增加了,而階段上資源的數量並沒有增加呢?顯然,結果就是資源的價格會上漲。因為市場不同,投資偏愛不同,有的市場是物資價格一漲再漲,有的是股票市場一漲再漲,有的是房產價格一漲再漲,還有的是勞動力價格一漲再漲。這是因為紙幣與各類資源之間的兌換關系所決定的。
所以,要說即時一億現金與一億資產對比哪個更值錢,個人認為是一億現金更值錢。如果對比未來哪個更值錢,個人認為是一億資產更值錢。
一億現金和一億資產在一定時間是對等的,但在隨著時間和情況的變化都在變化,不能說那個更有錢。
這個主要看凈資產的盈利能力了。如果凈資產盈利能力很強,那麼一個億凈資產當然是更有錢,如果凈資產每年效益很少,甚至是虧損的,那麼就是一個億現金更有錢。
如果1個億資產的盈利能力很強,那麼就是1個億資產有錢。很多資產的盈利能力是非常強的,比如每年資產的盈利率在10%以上甚至達到30%或者更高,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那麼肯定就是一個億資產更有錢。
舉個例子,比如你持有茅台股份1個億凈資產。從茅台2019年財報來看,茅台每股凈資產是108.2714元,茅台每股2019年盈利是32.8元,這樣算下來,茅台股份的凈資產收益率達到了30.29%。因此,可以看出來茅台股份1個億凈資產的盈利能力是很強的,肯定是比你拿著1個億現金有錢的多。
一般來說,拿著1個億現金,最多也就是在銀行協商一個利率進行定期存款,這樣的情況下,一般每年在中小銀行的存款利率可能也就是5%的樣子,如果是大型銀行的話,可能只有4.5%左右。
因此,如果資產盈利能力強的話,那麼1個億凈資產肯定是更有錢的。
如果你持有1個億資產,但是資產收益低於4.5%甚至虧損,那麼可能還是1個億現金更有錢。現在有很多企業的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可能每年資產收益率低於4.5%甚至還可能出現虧損。現在股市中有很多的公司,每年的利潤非常少,甚至有些年份還處於虧損的狀態,如果是這樣的公司資產的話,那麼可能就沒有1個億現金有錢了。
比如你1個億資產1年只能產生450萬以下的利潤,那麼相當於1個億資產的利潤率只有不到4.5%,而1個億現金存銀行可能每年利息能夠達到450萬的樣子。
如果是資產收益低於4.5%甚至虧損的話,那麼肯定還是持有1個億更有錢。
綜上所述,如果1個億資產每年盈利超過了5%以上,那麼基本上就是持有1個億資產有錢,但是如果1個億資產盈利低於4.5%,那麼可能就是1個億現金更有錢了。
一億現金和一億資產哪個更有錢,並沒有固定的答案。如果說當下能拿出多少可以投資的錢,那麼大概率一億現金更有優勢。
資產有多種形式,可以是房產,可以是股票,可以是名下的公司,可以是收藏的古董,可以是土地和礦場,不一而足。
一億現金的購買力也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總得來說隨著時間發展購買力不斷降低,即便是有理財收益也擋不住貶值。
至於資產,則更為多樣,有的可能會貶值,有的可能還會升值。
以房產為例,二十年前持有一億元市值的房產,到今天就有可能市值十億甚至更多。
依然是房產,2020年持有一億市值的房產,那麼十年後也許只值5000萬元,想賣還賣不出去。
再以股票為例,十幾年前48元買入中石油的一億元股票,到了2020年,1000萬元都沒有了。
依然是股票,十幾年前持有一億元茅台的股票,到了今天總市值將超過20億。
如果買成了扇貝會跑的公司股票,買成了財務造假300億的某醫葯股,那麼一億元最後也只能剩下渣渣了。
持有稀缺資源,能夠持續升值的資產,大概率比持有現金更賺錢。
持有過剩的資產,收益率跑不贏通脹,只能越來越貶值。
保本的理財方式跑不贏通脹,不保本的理財方式保不住本金,這是當今時代理財的難題。至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資產,盡可能實現保值增值,則是更加復雜的話題。
在時間的維度下,無論怎麼判定,絕大部分時候是一億現金比一億資產更好。
為啥時候絕大部分時候,因為經濟有波動,經濟會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干擾。
相對穩定就是經濟、貨幣 價值波動在一個可以預測和看到的區間。
這個「穩定」的情況,一億現金,遠比一億資產算下來更有錢。
最大特點是因為,資產除非稀缺所以變現容易。如果資產常規,變現也不容易,那麼自然和現金比起來,資產就不咋的了。
舉例,之前有個段子,一個人從監獄出來後,就拉著接他的朋友去了一個地方,挖了一大堆BB機,神秘的說,這些東西可管錢了。然而朋友告訴他,BB機現在除了賣廢品,也就是收藏愛好者用了。一大堆BB機不及一個手機管錢。
同樣的,前兩年某女子因為某原因入獄,出獄後自己在北京的房子又漲了幾百萬……同樣,這兩年有人入獄,出獄後發現自己在北京的房子雖然房價變動不大,但是房子很難賣掉……
這就是現金和資產的區別。資產增值、貶值的速度我們是無法估量的。容易受到外界干擾。
1948年-1949年。國民黨統治地區,物價一天一個價,一個月前發工資是一袋;一個月後的工資是一「黃包車」;再過一個月工資是一挑(裝糧食的大筐)。
同樣的,前兩年美國制裁南美的委內瑞拉,然後該國石油賣不掉,經濟一落千丈,大街上飛舞的貶值貨幣如同垃圾沒人撿,袋裝方便麵反而成了計價單位……
前些年,老毛子的盧布崩盤,很多人第一件事是刷卡買各種貴的東西。
在外界因素下,僅靠信用的現金,容易變得一毛不值。一億現金和下面這張貨幣比一下,看誰的0多。
上圖為「非洲辛巴威幣(已停用)」。
從現實生活來回答這個問題,一億現金和一億資產,我認為是一億現金會更有錢。
現金和資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之間是可以同等價值兌換的,現金可以購買資產,但資產也可以變成現金。
但現金和資產有兩大區別, 其一現金的選擇性更強;其二資產有浮動盈虧的 ,所以正因為有這兩大區別,隨著時間性來衡量的話,肯定現金更有錢。
有現金選擇性更強
因為手裡握了大量的現金,現金想要變成物質,想要變成資產是非常容易的。
比如我有大量現金,想要讓現金資產增值,在市場上哪裡有賺錢效應,完全可以用這一億元進行投資,讓資產增值。
而資產的選擇性受到極限,當達到某種特殊情況之下,資產不能隨意變現的。比如如果持有的是金融股票資產,當股票出現連續一字跌停板的時候,股票資產無法變現,眼睜睜的看著資產縮水。
所以當資產在某些特殊情況之下,資產變現很難,但現金想要購買資產是非常容易的。
資產有浮動盈虧
資產主要包括房子,車子,地皮,金融資產,以及一些個人企業資產等等,這些任何一個資產都是有市場價的,資產都會出現浮動的,資產可能升值,也可能會貶值。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假如有一億的房產,當全國房價都平均下跌30%的時候,這一億資產就會縮水30%,從1億變成7000萬的資產了。
如果手握現金的話不同,現金是沒有浮動盈虧的現象,只有出現通貨膨脹率之時,現金的幣值就沒有這么值錢,現金貶值而已,但不會出現盈虧。
從多方面分析現金和資產哪個更有錢?
隨著不同的時間,持有不同的資產和不同時代,現金和資產就會有不同的價值。
假如十年之前如果有1億房產的人和有一億現金的人,隨著近十年房產不斷升值,資產變成幾個億了。而現金如果沒有充分利用好,讓現金增值的話,十年之前的一億現金在當前已經不值一億了,只有幾千萬的價值了,所以房產更值錢。
又假如有一億元的股票資產,隨著股票不斷地走跌,這一資產會大幅縮水,資產已經不值錢了。而現金的話,哪怕存銀行每年幾個點的利息收入,總金額有增加無減,當然是一億資產更有錢。
總結分析
關於一億現金和一億資產哪個更有錢,答案是沒有絕對性的,處在不同的處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境就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根據我個人角度來分析,我的答案是一億現金的會更有錢,就憑現金更靈活的優勢,就可以肯定這個答案。
1億現金和1億資產,當然是1億現金更有錢。
1億資產可能只是總資產,比如說你有6000萬的房子,4000萬的現金。這總資產確實是1億,但是可能你的那6000萬的房子,其中有5000萬是銀行的貸款。實際上你的凈資產只有5000萬。
那麼一個億的現金和5000萬的凈資產當然是1億更多。
假如是1億的現金和1億的凈資產比較。僅從賬面價值來看,當前是一樣多,但1億的現金,它的價值比較實在,而1億的凈資產它的價值存在很大的變數。
比如說,你有1億的現金。而另外一個人他有1億的股票,在他的股票沒有漲和沒有跌的情況下,你們兩人是一樣多,但是如果股票大漲了,他可能就變得1.5億,而股票如果出現大跌,它可能就變成2000萬了。
所以比如說某個人他有200億的現金,肯定是有比有200億的資產更有錢的。資產可能存在泡沫,隨時可能泡沫破滅,一無所有。1億的現金如果你存在銀行,基本上吃喝不成問題。
有些富豪雖然看起來說他的資產很高,但實際上他有很多負債,真正的現金並不一定有多少,但是富人他之所以越來越有錢,就是因為他利用負債實現資產增值。那麼到底是現金好還是資產好?其實也是因人而異的。
Ⅲ 我拿1個億買一隻股票,比如說中國銀行,需求是2000萬股,現在的價格是5.22元,如何能保證能大量買進呢
盤子大的股只有等股價回落再買,小盤股可以分批買進積累相當的量後拋出打壓股價再買進錢就夠用了。操作技巧要掌握,這是莊家吸籌的方法之一。中國銀行只有等股價跌了再買。
Ⅳ 資源類小盤股流通股一億元以下有些什麼股票
恆邦股份,黃金股,但是炒的太離譜了,現在的價位顯然不值得買。
吉恩鎳業 可惜也是反彈的過多了,等進行一波充分回調可可以考慮。
恆源煤電
資源類的上市公司一般盤子不可能有那麼小,想一想也是,如果該公司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那該公司也一定小不到哪去。
相對較小的還有
露天煤業
辰州礦業
國陽新能
Ⅳ 市值在一億以下的股票有哪些
滬深兩市能夠正常交易的股票,目前流通市值最小的是 002778 高科石化,市值子啊5.32億,目前沒有市值在一億一下的股票。
Ⅵ 用一億買入一隻股票會漲嗎
不一定,一億屬於大資金了可能會使小市值股票大漲或漲停,但遇到藍籌白馬股等大市值股票可能對股價影響不大,相反的如果賣盤拋壓太大會導致股價繼續下跌資金被套。
Ⅶ 流通盤1億以內,股價最低的10支股票
欣泰電氣300372寶色股份300402康躍科技300391合鍛股份603011達剛路機300103三壘股份002621金萊特002723中能電氣300062井神股份603299石英股份603688億通科技300211海洋王002724羅平鋅電002114鵬翎股份300375創力集團603012富臨精工300432萬林股份603117元力股份300174福達股份603166
Ⅷ 目前總股本在1億以上1.3億以下的股票有哪些
1、目前,總股本在1億元以上1.3億元以下的股票有非常多,具體的查詢方法為:在證券交易系統里可以查,按總股本項(和漲幅項同排的),就可以從大到小排列。或者打開智能選股,有的軟體在「工具」里,彈出的「智能選股」界面有個「條件選股」-基本面選股-大盤股-選流通盤<11000-執行選股,即可查詢。
2、總股本,包括新股發行前的股份和新發行的股份的數量的總和。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總股本 capitalization。亦作:資本總額。公司資產的總價值,包括股本金、長期債務及經營盈餘所形成的資產。總股本是股份公司發行的全部股票所佔的股份總數,流通股本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對於全流通股份來說總股本=流通股本.
Ⅸ 股票我想花一億元買一個股能買到嗎
資金是能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而大資金甚至能一定程度的決定價格。
1 你想花一億元買一個股票,前提只有一點,比如總價值超過1E,那你可以買1E,又比如價值5000或者500萬的賣你1E你要當然賣。
2 綜上所述,只要流通盤超過1E的,你有1E都可以買,而且買了你甚至都可能成為大股東了,很多中小板市值也就1,2E,甚至創業板都是幾千萬的流通股。
3 假設你有1E,你這筆錢是用來增值還是炒作?增值也有穩定增值和風險增值,總之核心就是考慮清楚你的目的,在考慮對應的應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