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買賣 » 買股票買優質企業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買股票買優質企業

發布時間: 2022-11-06 04:23:09

㈠ 如何選擇優質股票

買股票就像買一件藝術品一樣,買之前要看藝術家是誰,有沒有收藏和升值的空間。對一隻股票進行分析,實際上是研究那個公司的股票背後。價格合理,入股好公司,是我們選股的終極目標。

好的股票通常有一些共同點!一是行業壟斷。比如片仔癀和雲南白葯這兩個重要部門都是國家級機密配方,只有這兩家公司有這種級別的機密。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壟斷,如果有壟斷,就會有更高的層次。因為壟斷,就意味著擁有更高的定價權。

以上是選擇優質股票的一般方法。當然,如果是長期投資,堅持也是很重要的。堅持來自於你對這只股票的信心。投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㈡ 如何才能購買到優質股票優質股票有何特徵

購買優質股票,可以從基本面選擇高質量的公司,主要取決於公司的財務指標、股東、公司概況等。財務指標見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說明公司負債越少越好,主要取決於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損益表(說明公司收入,越多越好)。持股人信息是公司股東的基本信息,包括流通股股東、非流通股股東、股東人數、實際控制人、提升時間等,通過查閱股東信息,可以知道公司是否對該股票進行了機構投資。公司簡介是公司的基本信息,如公司的主營業務。投資者可以分析主營業務是否有發展前途。

公司的利潤高或不高,但是由於相當大的發展前景,它可能帶來的潛在利潤高增長。因為利潤增長比高利潤的現實更為重要,持續降低動態市盈率的預期比低市盈率更具吸引力。從高質量股票的這一特點來看,我們可以稍後尋找這一線索。在投資中,當我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規則,我們就可以漁人之利。

㈢ 怎麼選擇優質股票

篩選企業的第一條指標是ROE≥15%。這是市場公認的優秀企業的最低進入門檻,所以不必過多解釋,重點強調的是在實際運用中的關注點。第一點需要強調的是ROE指標最好是5年均值,最低也是3年均值,再低就沒有意義了,需要判斷企業ROE的長期發展趨勢是在15%以上的;第二點需要強調的是ROE的質量,即凈利率、財務杠桿、資產周轉率三者是否合理,這個需要結合公司的商業模式來判斷,定量指標分析離不開對公司的定性分析,對商業知識的積累是躲不過去的必修課,但一般來說財務杠桿要保持合理,高財務杠桿意味著企業的經營風險較高,尤其是有息負債佔比很高的企業,需要慎之又慎;第三點需要強調的是對ROE發展趨勢的判斷,ROE指標介於10—15%之間的公司也是可以納入分析范圍的,只要ROE指標趨勢是逐步向上的,而且從基本面可以找到強有力的證據做支撐,說明企業發展逐步向好,這種企業也是可以投資的,比如2016年以前涪陵榨菜的ROE指標是低於15%的,2010年上市以來長期介於10—14%之間,雖然與IPO上市後凈資產增厚有關,但ROE指標基本上反應了涪陵榨菜的基本面情況,這種情況在2016年被打破了,ROE飆升至16.4%,研究基本面可以發現涪陵榨菜的產品重新定位和提價策略行之有效,基本面有了質的改善,這時候就是上車的好時候。ROE指標長期低於10%的企業,基本上可以完全放棄了,研究的產出比太低了,完全是浪費時間成本。第四點需要強調的是ROE指標有滯後效應,對於ROE指標持續向好的企業,重點是找到企業基本面改善的有力證據,可以提前上車,沒必要等到ROE指標一定達到15%之後才上車。

篩選企業的第二條指標是找到清晰可辯的企業「護城河」,「護城河」的概念是指競爭對手無法輕易進行復制的能力。很多企業所謂的「護城河」都是虛假的,在大量金錢攻勢下會土崩瓦解,真正的「護城河」是非常稀缺的,用錢是根本解決不了的事情。比如永輝的生鮮超市戰略,其戰略根基是完善的生鮮產業鏈+經營上的內部合夥人管理機制,其他超市根本就沒法進行復制,這就是永輝的實實在在的「護城河」;伊利股份的護城河就是品牌知名度,每年超過100億元的廣告營銷投入構建了非常高的競爭壁壘;順豐控股的護城河就是基於時效和服務的品牌效應,其根基是一體化的垂直產業鏈+直營模式,其他企業也是沒法去學習的;海底撈的護城河就是獨特的服務,其根基是基於內部合夥人機制+善待員工的企業文化,其他餐飲企業也是沒法學習的,服務的標准可以指定,但服務員真誠的笑容從何而來?海螺水泥的護城河就是低成本,其根基是T型戰略布局+優秀的管理機制,其他企業沒有任何機會可以再造T型戰略,從而壟斷低成本的石灰石資源。
《巴菲特的護城河》這本書將企業護城河歸納為四種:無形資產、客戶轉換成本、成本優勢以及網路優勢。本人大抵是認同的,但這種分類在操作層面上意義不大,人人都知道的東西是沒辦法產生溢價的,我更願意從更加微觀的層面去判斷企業的護城河,只要企業具備的某種競爭優勢是獨一無二的,是競爭對手難以進行學習和復制的,那這種競爭優勢就是護城河。護城河的真正意義是競爭對手沒法輕易進行學習和復制,企業可以獨享的競爭優勢。
篩選企業的第三條指標是企業具備優秀的企業管理人+優秀的企業管理機制。管理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管理才是企業價值創造的源泉。但是作為企業外部的投資人,判斷企業家以及企業管理的好壞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首先得到的資料是不全的,往往都是盲人摸象,其次企業家被公開的東西都是被洗白的,不好的一面很難去發現。雖然很難,但也必須去做,個人認為判斷企業管理好壞的唯一標准就是管理效率和產品營銷效率,通過逐步的摸索本人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
第一點是觀察管理層是否大量持股,這一點對國企效率的提升是非常關鍵的,凡是發展很棒的國企大部分都有這個特點,比如海康威視、萬華化學、海螺水泥、格力電器、洋河股份等企業無不是市場上的超級大白馬。第二點是觀察管理層是否有股權激勵,這一點主要是觀察民營企業的,有股權激勵的企業說明老闆的格局大,有財富分享精神,下面的人會拚命幹活,企業可以做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的集團了,何厚建老闆的格局非常大,以方洪波為首的管理層持有大量股權激勵股份,企業發展蒸蒸日上,反面的例子是飛科電器,李老闆持股達到極高的90%,管理層什麼股權激勵都沒有,老闆的格局小了很多,反應到管理層面就是新產品遲遲不能推出,研發效率和管理效率低了很多,雖然本人持有飛科電器,但對李老闆的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屑的,也算是上賊船了,好在估值不高,風險不大。第三點是觀察企業的管理層級,管理層級多的企業必定是官僚作風盛行,管理效率低下,事業部制管理方式基本上是現代管理企業的標配,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就完全沒有分析的必要了,大部分老國企就是這種作風。第四點是觀察企業的產品定位和營銷定位。定位理論可以幫上大忙,套用定位理論對大部分消費品進行分析,准確率可以到到90%以上,是一把最有效率的利器,也是投資人很有必要掌握的一項分析技能。第五點是觀察企業家平時的采訪和發言,是否有很好的戰略眼光?是否有產品情節?是否可以做到言行一致?是否有利益以上的追求?通過長期的跟蹤和觀察,大抵可以判斷出對方是否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家。
第六點是觀察企業是否再實行內部的合夥人管理機制(類阿米巴經營模式),這是目前最新的管理理論。其核心內容是三點:(1)劃小單元,讓員工像老闆一樣主動思考和經營(2)賦權經營,快速培養經營人才(3)數字化經營,形成公平,公開,公正的賽馬平台,實現銷售額最大化、費用最小化。簡單來說,就是將內部員工變成小小老闆,利用員工的主觀性創造效益,大幅降低管理上的監督成本,從而做到管理成本的最小化和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凡是內部合夥人管理機制比較成功的企業,屬於牛股集中營,比如永輝超市、海底撈、愛爾眼科、小米集團、阿里巴巴等等。
通過以上三條篩選指標的甄別,預計90%以上的企業都出局了,剩下的都是100%優秀的企業,唯一考慮的因素就是買入價格問題,只會買貴,不會買錯。「貴」可以通過時間來化解,「錯」沒有解決方案。從邏輯上來講,優秀的管理人必然會建立一套優秀的企業管理機制,在企業發展中會建立起獨特的競爭優勢,反應到財務指標上就是優秀的ROE數據,三者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三項篩選指標出現背離,大概率是分析出現了偏差或者企業在通往變好/變壞的路上,投資人可以提前發現問題,從而發現投資機會或者避免投資損失。
最後的彩蛋,如果只能從三項指標中選擇一項的話,我會選擇第三條指標:企業具備優秀的企業管理人+優秀的企業管理機制。優秀的企業管理可以化解掉企業發展過程中90%以上的問題,而大部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本質上都是管理問題,管理才是最本質的東西,管理是企業價值的最大來源。

㈣ 散戶一般買都優質公司股票,為什麼還虧錢

散戶買優質公司股票虧錢,說明了一個問題,即優秀的公司不一定等同於優秀的資產,上市公司這種資產,必須在價格也優秀的前提下,才能體現出優秀資產的屬性,才能為投資者增加投資賺錢的概率。

在這一大背景下,散戶往往出現了高位接盤的悲劇。2021年牛年春節後,由於順周期邏輯的興起和原先抱團白馬邏輯的崩塌,使得原先的那些優秀龍頭公司的股價大幅下跌,而大部分散戶是不願意在下跌初期就及時止損,而是抱著繼續觀察看一看的心態,進而出現了越套越深的狀況。這就是為何散戶在優質公司上虧錢的原因,不是公司不優秀,而是進場的時機不對。

㈤ 為什麼說買股票就是買公司,這裡面有什麼門道

買股票是現代很多人的一種投資方式,大部分的人是希望用自有的資金去賺取更多的錢,基本沒人希望自己買的股票賠錢。因此,“買股票就是買公司”這句話很有道理,理由如下:

03、無論是“買股票”還是“買公司”,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賺錢。

這兩者的最終目的是一樣的,投資者想要賺取收益,因此這兩者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無論是買公司還是買股票,都需要對該公司的財務狀況,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等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投資者才不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㈥ 如何選擇優質的上市公司進行股票投資

作為中小投資者首先要明確的是自身的定位。比如自己的性格和背景更適合做長線投資還是短線投資,是風險偏好型或者是厭惡型,從而選擇不同的策略。
先嘗試了解的是進行長線投資。結合企業經營的一些經驗,筆者認為長線投資首先要側重的是行業的選擇,行業決定了企業在未來五到十年是否具備持續增長的基礎。高增長的行業具備兩個基本特點,一是行業規模無邊界,比如過去十年中通信、電器、房地產行業,未來十年的醫葯、互聯網、電子信息等行業;二是行業發展受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較小,比如前面所提到的醫葯、電器、地產等泛消費行業;而礦產、船舶製造、運輸、機械裝備等行業則受影響較大。
從戰略角度看,外部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基礎,而公司的內部資源和能力,決定了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持續盈利能力可以來自公司的壟斷地位,獨特資源;也可以是核心團隊的管理和技術創新能力,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等。兩者之間的顯著區別在於前者是顯性的,容易造成企業的股票價格被高估,比如酒類、黃金等行業的上市公司具備的資源;後者往往是隱性的,需要通過財務報表和公司經營的細節中去發掘,比如蘇寧和國美的差異,主要就是其後台的信息管理系統包括物流、供應商管理系統,而非其門店增長速度的差異。
第三層次,從運營層面看待一家公司,來判斷企業的發展會否出現大的危機。企業內在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決定了企業的現金流,應收賬款,市場衍生能力等,外部的風險主要在於政策風險,產業升級等風險。政策風險主要指國家出台的針對某一產業的政策,而非財政政策或者貨幣政策;產業升級是指市場主導的由技術變革引起的對傳統行業的徹底顛覆。
市盈率小於20,peg小於1,每股現金流大於0.2)筆者談些粗淺的認識。首先是看銷售收入是否有持續增長的趨勢(連續3年銷售收入復合增長率大於30%),可以通過分析近三年的財務報表得出初步結論。其次是判斷銷售增長是否其主營業務增長(連續3年主營收入復合增長率大於30%),重要的依據就是企業的行業地位和同行業企業之間增長率的比較。內生式的增長要進一步判斷是由品牌、技術、還是市場營銷所帶來的,而企業所在行業的核心競爭要素,企業又具備哪些?這點決定了收入的增長是持續的還是偶然的。分析企業的市場構成,客戶構成,可以了解企業銷售收入的增長,是否在不同的地域非常容易的復制,或者是同一地域是否會受到銷售收入基數增長的限制影響後期發展。因此,必須要對行業相當的了解,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這也是投資者最好選擇自己熟悉行業的原因。
通過層層的抽絲剝繭,搞明白企業銷售收入增長的原因,再去分析企業利潤增長速度是否同步(連續3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大於30%)。企業在營業收入增長的同時,營業成本的增幅往往更加顯著,通常的原因是銷售費用增加,或者毛利水平下降等。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決定這類因素的影響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比如企業所處品牌營銷的階段會決定營銷費用的分攤周期。卓越企業必須具備出色的內部管理,才能使企業可持續的健康發展,具體體現在費用控制,應收賬款和現金流的管理等方面。由於以上諸多因素的限制,A股市場中適合長線投資的企業可謂千里挑一。
在現實的操作中,中小投資者往往不能具備清晰的投資邏輯。比如長線投資者去分析上市公司的機構持股情況、資金流向、亦或是MACD和KDJ等指標,往往會陷入長線投資中的陷阱。因為顯而易見,長距離的跑步運動中,決定勝負的是耐力而非爆發力,所以研究運動員的爆發力而決定中長跑的最後贏家是無稽之談。
然而無論是長線投資者,還是短線投資者,都必須關注的企業的一些最核心的指標,比如主營業務構成、毛利率、管理團隊和技術儲備情況等等,在概念炒作盛行的A股中尤其重要。作為中小投資者,無法去控制股票短期的價格波動,也無法預測在某個周期內股票價格的最高或者最低點,能做的只是選擇優秀的上市公司,以合理的價格買入。由於宏觀環境的差異,我們也很難根據股票的內在價值去確定短期的價格,因此只能通過市盈率,PEG或者現金流量等指標去確定合理的價格區間(市盈率小於20,peg小於1,每股現金流大於0.2),這也是價值投資的內涵。
在二級市場的投資者,還經常會進入一個誤區,即人們常常會把價值投資和基本面分析等同起來,而基本面分析又是以財務報表為依據。而實際上企業的報表是反應企業過去的經營情況,而企業戰略和戰略實施才能真正決定企業發展方向。因此企業家才能和管理團隊的執行力、企業文化才是優秀企業的根本。

㈦ 如何挑選優質股票

面對上千隻股票?到底該用什麼標准去篩選呢?那些是優質股票呢?選什麼樣的公司呢?有人采訪美國著名的房地產大亨特朗普,問:「你經營房地產的訣竅是什麼?」特朗普說:「好地段,好地段,好地段。」那麼老百姓買股票應該遵循什麼原則?我想,那也是三句話:「好企業,好企業,好企業!」

買股票先選好企業,再選小盤的、選有庄的、選資產重組的等等,這樣基本就能選到優質股票了。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企業才算是好企業?

2001年到現在,很多好企業的股票已經翻了三四倍了。那麼現在從一千多點漲到五、六千點了,很多企業還是沒漲,為什麼?要破產了,能漲嗎?所以,要選就要選確定性高的,能夠不斷給股東回報的,不斷贏利的,持續發展的企業。

選龍頭好企業

如果一個企業的產品根本就沒見到,這個企業的股票最好不要染指。為什麼?買一個股票不了解它,它突然跌了兩個跌停板怎麼辦?一般人只有割肉跑,因為不知道出了什麼事?但是如果這個企業你了解,到市場上看得到這個企業的產品,你就會認為企業股價跌一點非常正常,這就是確定性。

炒股如果不抓住最優秀的企業,在2020年的時候,無論是5000點還是20000點,你照樣會賠錢。優勢的企業是因為管理優秀、品牌優秀、領導人能幹才不斷地向前發展,

英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基金經理叫陶布,他說,自己投資非常簡單,把英國可以做到世界上最好的那些企業一網打盡就行了,英國哪些企業是做到世界最好的呢?第一,三五香煙;第二,蘇格蘭威士忌;第三,聯合利華;第四,希思羅機場;第五,保誠保險公司。陶布說:「我的投資組合非常簡單,就是把這些東西變成一個投資組合。效果相當好,25年翻了54倍!為什麼?因為這些好企業越來越長大,擁有他們的股票就能隨之獲利。」

選壟斷稀缺企業

而另一種優質股票就是壟斷稀缺企業的股票。現在很多投資者投資時,願意受別人鼓動。比如,人家說這個企業是茅台第二,茅台漲多高它也能漲多高;說那個企業是第二個招商銀行,買它比招商銀行好,因為招商銀行價格太高,它低,潛力非常大;這個企業是第二個五糧液,這個企業是第二個……很多投資者就願意貪這個便宜,就去買第二個「茅台」、第二個「工商銀行」、買第二個「蘇寧電器」,這都是些概念,好的永遠是稀缺的,而且這些好的都是壟斷的、稀缺的、不可再生的,長期持有問題不大,而且管理的風險也不太大。其次,選那些品牌卓著的,比如可口可樂,再比如同仁堂、貴州茅台、雲南白葯、阿膠,這些品牌已經存在了幾百年了,再存在個二三十年也不用擔心,這些品牌有很大溢價,而企業是文化的載體。

每個行業都會有自己的龍頭企業,那麼是不是每個行業都值得同樣關注呢?不是。要選優勢行業。什麼叫優勢行業?就是要做精而不要做得太廣泛。香港在上世紀70年代,當時李嘉誠身價才幾千萬,而包玉剛是世界船王,身價更高,一個油輪等於岸上好幾棟大樓呢,但現在誰有錢?李嘉誠,他已經是華人首富了。為什麼?看看李嘉誠的資產配置就知道了,當包玉剛是船王的時候,李嘉誠就在買碼頭,所以李嘉誠現在旗下不管是長江實業、和記黃浦,主要的投資就是碼頭、貨櫃碼頭、高速公路、電力、機場、商業零售,還有香港的電訊、歐洲的電訊,他買這樣的收費口行業,才使得他的資產往上走。對於老百姓而言,就買收費口行業、穩健的行業最適合。

除了「收費口」行業之外,還有哪些行業也值得留意呢?中國品牌的白酒、醫葯、旅遊區、鐵路、公路、機場這些東西,別人復制不出來的這些東西也是應該重點關注的。

選快速成長企業

再一點,選能長大的行業。什麼行業能不斷長大?選全球商業周刊的企業前五十家,就知道選什麼行業了。第一是金融,金融里邊有證券保險銀行,有花旗銀行、摩根大通、富國銀行、哈撒威保險、美林高盛證券;第二是科技,有微軟、有思科、有戴爾、英特爾;第三個是消費品,有雀巢、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萬寶路;第四個是醫葯行業,有輝瑞制葯、有默克制葯、有葛蘭素史克;第五個是沃爾瑪、家樂福、家得寶這樣的商業巨頭;第六個是殼牌石油、美孚石油這樣大的能源巨頭;第七是通用電器、豐田汽車。這些說明了什麼行業能長大,什麼行業長不大,擠不到前五十。

㈧ 進行價值投資選股時,最該選的是底部的優質公司還是大白馬

大家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價值投資?我當年頓悟的時候就說過,如果你能把全部身家買入股票,並能吃的香睡的好,那麼你做的就是價值投資,如果因為一點漲跌就會影響心情甚至判斷的就不是!

個人認為最該選的是底部的優質公司。

第一,是你本人眼界必須要提高,不會為了市場上此起彼伏的各種概念所動心。

所選的公司必須通過時間的檢驗,最低要上市5-10年,大股東還沒有大量減持自己手裡的股票的,這是最根本的原則。自己作為老闆都不看好自己的公司,你為啥還要買它?

長期持股賣出標準是:主控人發生變更,長期分紅方案發生變化,市場出現同類產品競爭導致行業龍頭地位降低,公司主營產品質量下降。

㈨ 對做股票投資朋友的建議有哪些

1、千萬不要借錢炒股。

2、買股票之前設好止損,把風險控制特定范圍內。

3、心態佔了70%。

4、該割就割,別忍著。

我做股票好幾年了,秉承巴菲特老爺子的理念,長線價值投資,選優質公司長期持有,目前收益還不錯。給股票投資者的幾點建議:

第一:選股方向

1.選股必須是行業龍頭,至少前三;

2.必須是非周期的公司,比如食品葯品;

3.凈資產收益率15%以上;

4.分紅比例高於3年期國債;

5.有充足的現金流儲備。

第二:要長線價值投資,不要頻繁交易。 歷史 無數次證明,頻繁交易的投資者收益率非常之差;

第三:不要加杠桿(借錢投機是最不可取的);

第四:要珍惜市場暴跌的機會,這個時候買入優質的價值股是最合適的,而且要做到越跌越買!

第五:什麼時候賣出股票?只有在市場最火爆的時候才考慮賣出,比如市場大媽都在買股票,親戚朋友都在討論股票,或大盤站上了5000點。

不要使用杠桿,或者你是股市老手也需要合理使用杠桿。買業績好的趨勢向上的標的,或者看 歷史 上的大牛股多出出自那些行業?多研究價值、邏輯和趨勢。少看技術

1、入市之前,要先了解股票,了解股票的基礎知識,基本面、技術面等股票分析的方法。股票投資是一個專業的領域,在你沒有了解之前,貿貿然沖進去,等待你的大概率是虧錢,即使短期有所收益,時間拉長,虧損的概率依然非常高。

2、記住股市的盈虧法則始終是一賺二平七虧,不賺錢的人所佔比例接近90%,如何成為那10%的盈利的人,這就需要你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讓自己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市場里存活下來,並賺到錢。

3、炒股不等於賭博,不要幻想著賭一把上岸,股票投資,需要的是穩定的、長久的投資回報率,所以,靜下心來,耐心的研究股市,研究股票,研究買入建倉的方式方法。

把這些提前想一想,相信對於你炒股會有一定的幫助。

1.抱著投資的心態而不是炒股的心態。

2.選擇優質企業的股票,做好充分的調研,有條件的甚至可以去實地調研。

3.用來買股票的錢不能超過你現金存款的30%,一般人絕不要想著短期內能掙大錢。

4.不要跟風,認准了企業股票就要長期持有。

第一條建議,也是最重要的建議:別進股市。

第二:上面很多回答沒有價值,都是個人見解,不是正常和合乎邏輯的方法。

第三:第一個律師說的很好,有參考價值。

第四:熱點,概念,消息,只會讓人迷失方向,落入這個圈套之中,是看不清股市本質的。

第五:投資優質公司,並長期持有。

第六:以上的經驗很多地方都看到過,很多人也聽說過,但為什麼賺錢的人很少?因為很多人做不到。不是自己親身試驗的經驗,告訴你了也體會不到精華。

第七:上面都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但最核心的東西永遠要自己研究。

第八:千萬別做短線投資,這條路成功的人不到5%。

第九:不要重倉一支股,不要押上全部身家。

第十:參考第一條。這絕對是良心建議

1.選擇適合自己性格的方法(長線或短線)

2.盡量圍繞市場熱點來做

3.做錯了及時止損,不要幻想!

4.把一種模式做精

5.在沒有盈利之前不要投入大資金

6.永遠不要說自己已經學會炒股了,股市這個大市場你永遠學不會!

善始善終,不能大喜大悲,不要急躁冒進,看淡輸和贏

股票是一種相對來說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工具。它的波動性很大,所以對做股票投資的朋友我有以下建議。

1. 不要投入過多金錢,影響到了你的生活水平。 投資股票的錢面臨很大的風險,如果你只應收入的五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來投資,就算短期虧損也不會影響到你的家庭。這樣才不會被股票所束縛。畢竟我們是希望把股票作為一種工具為我們增加財富,而不是被它束縛。

2. 投資股票請保持長期的學習 。選擇一隻股票,意味著你要了解一家公司,一個行業,你要讀懂相關的政策對行業的影響,所處的大環境對該股票是利多還是利空。看懂長期的趨勢,而不是短期的投機。入門推薦小狗錢錢,富爸爸窮爸爸,海龜交易交易法則,窮查理寶典等。

3. 不要聽信任何專家的推薦股票。 一隻股票就算是一隻好的股票,但是你也要自己判斷好的買點,你也要自己把控持有多久,建立自己的交易心理和紀律,別人是不可能真心像保姆一樣伺候你參與交易的每一個細節。市場是被利益驅動的,如果所謂的專家牛人真的能斷定某隻是好的股票肯定能賺錢,那麼他八成是忽悠人的。他自己悶聲掙大錢就好了,無利不討好。諾貝爾經濟獎得住都做不到,專業的投資人也不會承諾任何一隻股票保證收益。

4. 建立長期投資的關鍵,不要過於重視短期的浮動 。避免數錢心理,那樣會影響你的生活和正常工作。美國標普五百,巴菲特的brk年化收益率表現勝過絕大多數基金經理。我們中國的茅台,格力每年也有很可觀的收益率。重要的是你能拿住!

5. 好好看新聞聯播,並且自己分析 。我認識幾乎所有的投資大佬都有看新聞聯播的習慣。微信公眾號,各大平台神魔滿天飛,太不靠譜了。

㈩ 有點閑錢想要炒股,怎麼挑選股票呢

現在股市慢慢回暖了,很多人手裡有點閑錢就想投入到股市當中,那麼在股市當中應該如何選股,又應該怎麼保證自己少虧損或者不虧損呢?我相信這是大家都關注的問題,下面我就這個問題說一下我的個人看法與想法,僅供參考,畢竟身為一個有十幾年經驗的老股民還是有一些技巧的。

問題分析

對於上述說了很多股票需要注意的點,現在告訴大家一個選股技巧,對於一隻股票可以看20日均線,連續在20日均線上方4天的大概率會走出上漲趨勢,而相反在下方4天的大概率會走出下跌趨勢,記住一定要是連續,如果沒有連續走出,則重新計算,可以參考一下,看看歷史數據是不是這樣,以上就是我的個人建議,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