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買賣 » 但斌100多賣出茅台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但斌100多賣出茅台股票

發布時間: 2022-10-18 23:19:14

⑴ 空倉傳聞之下,大佬但斌緊急回應稱倉位大概10%左右,這透露了哪些信息

私募大佬但斌因為疑似空倉而登上了熱搜。對此,但斌最新回應稱:「倉位應該是比較低,大概在10%左右。」資料顯示,但斌的投資風格為價值風格,主要擁抱具有成長的核心資產,代表性投資股包括白酒龍頭股和互聯網龍頭股等,涵蓋A股、港股、美股。今年以來合計有532隻私募產品清盤,提前清盤的多達498隻,其中包括51隻百億私募旗下私募產品。

只有抑制大資金的投機,大股東的增減持,才能有慢牛,長牛,小散戶的行為,是受主力資金們的引導,一直說教育投資者長線投資,結果大資金都在高拋低吸,而他們有信息優勢,特別是大股東,高拋低吸大概率是盈利,而散戶就輸在追漲殺跌了。不盈利不用交,而且可以用來彌補後面的盈利,就像企業所得稅一樣。

⑵ 如何看待私募大佬但斌旗下百隻產品清倉這件事

我認為這屬於但斌的個人行為,同時也意味著很多投資人並不看好A股的後市行情。

對於參與A股投資的小夥伴來說,很多人非常關注但斌的持倉行為,同時也會把但斌的持倉行為當成自己的投資風向標。某種程度上來說,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投資邏輯和投資策略,我們不能盲目照抄別人的投資方式,但我們也需要參考部分投資人的投資理念,通過這樣的方式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投資邏輯。

一、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這是關於私募基金大佬但斌的持倉新聞,有人表示但斌的上百隻產品已經處在清倉和清倉狀態。在此之後,大家普遍把但斌的行為理解為但斌不看好後市行情,所以才會選擇持有現金。但斌本人並沒有對這個消息做出任何回應,很多人認為但斌的行為可能有一定的市場借鑒意義。

⑶ 林園曾說不買銀行股,董寶珍卻說銀行股很有價值,散戶究竟該聽誰的呢

在回答該聽誰的之前,我們其實共同來分析一下,兩人曾經交錯過的一段共同投資茅台的經歷。

董寶珍在茅台股價100元的時候,呼籲大家買白酒股,2008年起陸續買入貴州茅台,直至滿倉滿融,結果虧到一夜成名,後來2018年左右,茅台上漲到700-800之間賣掉了,確實賺了很多,但是現在茅台多少錢呢?當初的出售理由是市盈率高了,估值高了。

那麼假如你是一個投資者,你覺得誰的投資風格更合你的口味呢?或者說這兩位對於風險的看法,更被你認同呢?你只能挑選一個認同的人來去相信、去學習,強行去學習,不認同的投資者,風格是學不好的,畫虎不成反犬類。

⑷ 600元茅台夢一億賭局,是操縱股價還是價值

最近我也在關注這個事件。但斌作為基金管理人頻繁在社交媒體鼓吹茅台的股價,這是典型的涉嫌操控股價。至於茅台的價值是另外一回事。

⑸ 業績不振、形象受損,私募大V但斌是如何一步步走到這一步的

但斌走到這一步的路上遇到了很多的麻煩,有大家都清楚的“空倉”之爭,還有他的個人賬號平台也都被禁言了,再加上他的業績下滑,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讓但斌進入困局。

成為網紅

但斌成王網紅的機會在他堅持投資茅台,經過當時大鵬證券的反對之後,毅然決然的選擇自己創業。他開始向朋友那裡借了一筆公司的啟動資金,成立了自己的東方港灣投資公司。由此開始了他長期投資茅台的時代,在大家都不看好茅台時,但斌通過自己的投資經歷告訴了大家他卓越的投資眼光。這就樣一次次的投資戰績之下,但斌的投資名氣也就一點點的出來了,他也徹底成為了網紅。

收益下滑

但斌公司今年的收益相比往年總體來說下滑很明顯,就連但斌一直力推的茅台股價也在下滑。如果不能繼續為大家帶來收益,那但斌的形象挽回會不太容易。

⑹ 價值投資者但斌的賺錢能力究竟如何

據資料顯示,但斌,1967年出生在浙江省東陽市,三歲就跟隨父母來到河南省開封市化肥廠支援內地建設工作。1986年-1990年期間在河南大學體育專業學習。大學畢業後,1992年但斌踏入證券行業,開始研究股票與基金,開始了他的投資生涯,他的投資理念市長期致力於股票的基礎價值研究,對投資哲學有著深刻的思考,對投資組合和資產風險管理有獨到的理解,擅長公司內在成長價值投資領域。但斌先是擔任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員、後又在大鵬證券資產管理部任首席投資經理。目前在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就任董事長。

2007年出版首個個人專著《時間的玫瑰——但斌投資札記》,闡述中國股市黃金時代的投資哲學。

總結:此人投資屬於價值投資,價值投資市證券投資的主流趨勢,包括巴菲特,高瓴資本張磊等都遵循價值投資理念。從過往業績看,此人賺錢能力很強,有自己的投資思路和投資哲學,長期投資收益不錯,賺錢能力優異。

⑺ 但斌的主要著作

《時間的玫瑰》2007
在喧囂的中國股市裡,他似乎是一個孤獨的另類。在他眼中,價值投資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信仰,一種哲學。
「不知道現在是大牛市嗎?還做長線?不是傻了吧你?」2007年9月,當上證指數成功站上5000點時,人群中流傳出這樣一種聲音。中國股市持續高歌猛進,徹底點燃了老百姓的投資激情。人們忘我地低買高賣、追漲殺跌,不知疲倦地享受著套利的樂趣。
然而,在紅紅綠綠的繽紛色彩中,卻有一個人不為所動。他手上操作著數億資金,但一切股價的起伏,彷彿都與他無關。在波段理論、圖形分析等技術大行其道的時候,只有他,把投資上升成為一門哲學。
在喧囂的中國股市裡,他似乎更像是一個孤獨的另類。這個人,就是私募基金深圳東方港灣公司董事總經理——但斌。
虧出來的哲學
剛到不惑之年的但斌,已經在中國股市摸爬滾打了15年。坐在諾德金融中心辦公室里,他所展現出來的氣質,更多是一分從容與淡定。盡管哪怕百分之一的股價波動,為他帶來的損益,也許是幾百上千萬的數字。
「所有優秀的基金經理,都是虧錢虧出來的。」在但斌15年漫長的投資生涯當中,有三次慘痛的失敗讓他記憶猶新,而正是這些教訓,奠定了他今天的投資哲學。
1992年,年僅25歲的但斌,大學畢業不久,就踏上了南下深圳的道路。1992年8月的股票風潮,很多人搶購原始股。這是但斌第一次感受到股票市場的刺激,他的第一反應是:這個東西能掙錢。
正好當時公司老闆拿出50萬,讓他幫忙做股票。當時的股價一個勁瘋漲,包括所有的垃圾股。初次嘗試,就讓他獲得了巨大的回報,但斌手上的50萬,很快變成250萬。他的膽子開始大起來,什麼樣的股票都敢去做。
沒想到在一路風光之時,風暴不期而至。1993年,偶然聽到一個著名股評家說「深深房」有重大利好,於是,但斌迅速把寶壓在了這只股票上面。原本他並不了解這個行業,從一進去,股價就開始暴跌。不但把以前賺的錢全部虧進去了,本錢也虧了很多。
那個時候的200多萬,不是個小數目,盡管不是虧的自己的錢,也足以讓他難過萬分。那段時間,但斌虧得精神恍惚,連自行車都騎不穩。「我想現在很多投資者也是這樣,聽到一個消息,馬上去買進,實際上這是風險最大的事情。」但斌說,從此他再也不相信道聽途說的所謂「消息」。
隨後,他迅速重整旗鼓,轉戰期貨。在之後短短一年多時間內,他把100多萬資金做到了1000多萬。然而隨之而來的「327國債事件」,但斌手上所有的單子被強行交割,再次讓他賠了個精光。
「投資者總要不斷面臨意想不到的危機,關鍵是我們如何看待這些危機。」一夜之間,不可思議地從1000多萬到一文不名,曾經經歷的巨大落差,使但斌對於風險的認知與眾不同,「就像1895年美國道瓊斯指數,到現在不知翻了多少倍。但這期間,它經歷了三次經濟危機,兩次世界大戰,因為有危機,我們就不去投資嗎?」
從1995年到2000年,但斌手上的錢越來越多。那時候,他主要依仗圖表分析和基本分析,這讓他以為,技術分析是萬能的。就在這時,一隻叫做「華工科技」的股票,進入了但斌的視野:技術面和基本面都非常良好,進入的倉位也很合適,預期將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於是他下了重注。結果這一次,他被表面數據蒙蔽了,投資的4000多萬資金幾乎虧損了一半。
一次又一次的教訓,讓但斌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將投資風險降到最低,從而獲得長期而穩定的收益?靠「內幕消息」?靠波段靠周期?靠技術分析?顯然這些都不可靠,它們能讓你快速積累財富,卻也可能轉瞬間讓一切灰飛煙滅。那麼,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應該怎麼做?
想成功,與成功者為伍
2003年,但斌來到香港。這是他從事投資的第10個年頭,俗話說:十年磨一劍。與以往不同的是,他第一次開始關注企業本身。
但斌在香港選擇的企業,將來會賺多少尚在其次,他的首要要求就是從長期來說,至少不會虧錢。因此,但斌投資了幾只高速公路、以及同仁堂科技,這些股票後來都為他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從投資高速公路開始,但斌賺了很多錢。他慢慢知道了選擇真正的好企業投資,才是成功的關鍵。後來,但斌買進了張裕,並一直持有到現在。
「張裕的領導者,在他們做IPO的時候差不多持了1億市值的股票,經歷2006年整整一年到現在,差不多漲到7、8億了。原來這些管理層,要想從那個企業中獲得一點好處的話,渾水摸魚更好辦。」對此,他解釋說,「但當他擁有股權的時候,他只需要把這個企業不斷地做大、做大,這些管理層就會變得非常非常有錢。那麼,這些掌握幾億十幾億上百億資產的管理層,碰到這樣一個時代,他會把很多社會資源向企業里集中。」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問題的關鍵就是:選擇一個成功的企業,與它共同成長。
在過去10年當中,美國股市表現出色的有房地產、金融服務、銀行、零售、保險。實際上在中國,去年這一波很大的行情中,也是類似這樣一根主線。選股票就是要選中國最好的行業,以及這些行業中最強的企業。
「投資這樣的企業都不賺錢,那很難想像還有什麼股票能賺錢。」但斌笑道。因此在他的股票池中,他挑選了茅台、雲南白葯(29.65,0.00,0.00%,進入該吧)、萬科、招商銀行(38。
那麼,好企業的標準是什麼?
一個好企業的市場寬度和廣度要足夠大。要能夠抵禦通貨膨脹,也就是說這企業的產品一定要能夠提價,如果提不了價,那麼投資可能會發生很大風險。比如說茅台在1970年的時候它可能賣7-8塊錢一瓶,從70年代到現在,30多年的茅台提價幅度是驚人的。
還有,某種意義上的「不死企業」,這種企業能夠長期生存下去。另外要有足夠的凈利潤,最好是輕資產的。比如說像茅台,當地的赤水河水加當地的高粱釀造,成本9萬塊錢每噸,去年賣61萬每噸,可能在未來的幾年要賣72萬每噸,並不需要很大的投入,就會給企業帶來不斷的現金流。
在但斌看來,選擇了好的企業,即使在熊市中一樣能賺錢。這一點在但斌投資貴州茅台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他在2003年就大膽買入茅台,現在已經獲得了十幾倍的收益。
「什麼時候買進這些股票?」但斌說,「過去十幾年之間,在萬科任何一個歷史高點持有,到現在都是很大的回報。」
對於市贏率,他也有著獨到的見解:假如一個企業市盈率現在是50倍,如果它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僅僅三年之後就會降到15倍,處於一個較低的估值。根據他的研究,全世界最偉大的企業,股價基本上都是成45度的斜率往上走的,「真正的好企業,從長期來看,是絕對不會套住投資者的。」
烏龜式投資策略
「買最好的企業,長時間堅持持有」,這是但斌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投資的時候,他並不把自己看成是市場分析專家,也不是宏觀分析師,或者證券分析師,而是企業分析師。因為他相信,長期而言「股票絕不可能表現得比企業更好」,選擇傑出企業是我們成功的關鍵。
在但斌的投資哲學當中,有這樣一條:像烏龜一樣去投資。在成立私募基金公司的兩年當中,他經歷了中國股市由「熊」到「牛」的巨大轉變。有的基金公司在這兩年的回報率是20倍,甚至30倍。但東方港灣的回報率僅為10倍。在購買自己的信託產品之前,他都會向客戶說明:我們拒絕炒作短線與市場熱點,我們不會承諾能讓您快速致富。
在但斌看來,那些回報率超高的基金無異於一群兔子,而自己則更像一隻烏龜。「既然是比賽,那麼只有跑完全程才有可能會勝出。兔子雖然跑得快,但它的壽命沒有烏龜長,所以最後勝出的一定是烏龜。」所以他從不與其他公司比業績,總是默默地做著他認為正確的事情。
「為什麼會是烏龜?第一,烏龜能耐得住寂寞,慢慢地爬,穩穩地前進,最終會走得更遠;第二,我們稱膽小鬼為「『縮頭烏龜』,盡管是貶義詞,但烏龜有堅固外殼,每當聽到風吹草動,便迅速將頭縮進殼內,規避風險。烏龜的風險意識與本能是值得我們投資時學習的。」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但斌很鄭重。
為了規避系統風險,但斌在選擇股票時,會投資幾家相互不太關聯的優秀企業。同時他深知,盡管可選擇的公司不少,但真正傑出的企業卻並不多。所以他採取了「相對的集中」策略:消費品、金融、地產等幾個行業中最優質的企業。「多做多錯,每年持有1隻股票,和同時持有50隻股票,明顯前者賺錢的概率大。」
尋得價格合理的卓越的企業,自然會買進,那麼何時賣出呢?理論上講,好企業最好永遠持有它,但斌選擇賣出的時候只是在它被市場高估太多;或者企業進入衰退期;以及發現了更好的企業。
在東方港灣投資的整個過程中,但斌賣出股票的情況寥寥無幾。「深赤灣、鹽田港(15.61,0.37,2.43%,進入該吧),雲南白葯和張裕減持了一些,但是張裕B(47.110,-1.39,-2.87%,進入該吧)股沒有賣,更早的時候還有深南電。其實這些股票也還是不錯,主要是估值原因。其它股票更有吸引力,就換一下。」他認為,如果真的能夠發現非常偉大的企業,不斷帶來驚喜,為什麼要賣掉它?賣掉之後想再買回來,很有可能意味著機會的喪失與成本的上升。
在投資中,一個人最難做到的就是堅持。「找到好企業,長期持有」,看上去很簡單,但人們總是想快一點賺錢,再快一點。對此,但斌打了個有趣的比喻:一個和尚去面壁,一直坐在那裡,10年、20年,他就成了高僧,可是有多少和尚成了高僧呢?打坐是多簡單的一件事,但堅守下來又是那樣困難。
香港1977年到1997年這段時間中,早期有幾百家上千家房地產企業,後來只剩下一些大企業,現在香港大的地產企業兩三千億港元市值。房地產企業的長期趨勢是越來越集中,現在萬科是300億元左右市值,如果說10到15年後萬科還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之一,5000億元的市值很正常,可是又有幾個人能將萬科的股票從現在一直持有到15年之後?
做一隻與時間賽跑的烏龜
在過去60年中,美國的通貨膨脹是1000%,英國是4000%。通脹是必然的,它無聲無息地吞噬人們的財富。怎樣來抵抗通貨膨脹,通過什麼方式保值增值、延續財富?要持有什麼樣的資產度過漫長的歲月?我們要持有什麼樣的資產才能夠保證我們的財富不受損失?對此,但斌有著自己簡單而深刻的理解。
實際上,在過去的100年當中,美國市場的平均回報率是10.4%,它其中5%是來自分紅,4.8%是來自盈利的增長,只有0.6%來自市贏率的變化,也就是股價的漲跌。可惜的是,絕大多數的投資者,並不看重分紅和企業內生性增長,他們盯住的是0.6%股價的波動,長期來看,這是沒有價值的。因為短期的波動,很快就會被長期的曲線所抹平。
但斌看來,大起大落是投機,而持續盈利才能稱為投資:財富管理不是半年、一年、幾年,是一生的、甚至是穿越幾代人的一個目標。而要真正做到投資而非投機,最重要的就是,把財富交給時間來增值。
「我不是在與跑得比兔子還快的那些投資者賽跑,我是在孤獨地與時間賽跑。」但斌說,有些投資者總是企圖把別人口袋的錢,贏到自己口袋裡來,把股市看成是一個賭場;他們始終沒看到,股票本身就能帶來利潤,這是一個正和博弈,而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人生常常是在得不到時的痛苦與得到之後的厭倦之間徘徊,這樣的人其實總是有很多短期的目標,所以才會不斷重復痛苦與厭倦。在但斌眼中,價值投資是一種信仰,它可以讓人擺脫這種低級循環。
《時間的玫瑰》增訂本,在封面和作者簡介上我刪除了「華人傑出投資者」的說法,在第1版時,我曾經去掉了許多誇張之詞包括「華人傑出投資者」也曾極力想將它拿掉,一方面我希望「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想讓《時間的玫瑰》隨著時間靜靜流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知道自己距離這個目標非常遙遠,但拗不過出版商的堅持,因此只能在增訂版的時候,將它回歸到我想要的平常人狀態。我用了一句話來替代 ——「投資考驗的是我們思考的極限——一種蘊涵在心靈深處的力量。」這也是我對投資到目前為止,最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時間的玫瑰》增訂本刪節了幾篇文章,新添加了約16篇文章,談估值、風險和人生感受的各有幾篇。

⑻ 茅台應聲大跌670億,究竟發生了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說幾句沒有什麼意義,但又非常必要的的話,那就是:本文只為回答題主的問題而寫,不構成任何的投資建議。文中數據,收集於證券公司的軟體以及相關網站的財務數據,答主盡量保證數據的客觀性,但不能保證絕對真實、正確。

1.0 貴州茅台一天大跌670億,到底什麼情況

近幾天證券市場的消息很多,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貴州茅台大跌670億,絕對是其一。貴州茅台天生自帶光環,在A股市場乃至全球證券,都是備受關注的主。這一次它突然之間暴跌670個億,想不讓人關注都難。

貴州茅台大跌670億的具體時間是1月19日。當天,貴州茅台開盤後上揚了一會,就開始下跌,跌跌不休,一直跌到收盤,收出了一條帶上影線的光腳陰線,收盤價報2009.41。收盤後大家細細一看,發現貴州茅台竟然跌去了670億。

3.0 貴州茅台一天大跌670億,貴州茅台真的不行了嗎?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一個公司行不行,主要看三個方面:其一,增長的潛力;其二,估值的情況;其三,面臨的風險。如果這三個方面,都不達標,公司肯定淘汰。嚴格來說,其實只要有一個方面不達標,就應該淘汰。

查詢相關資料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貴州茅台近5年的ROE,都超過23%,這是非常優秀的增長數據。至於估值是58.61(採用TTM估值數值),這個估值正常而言無疑是偏高的,不過相對其它估值動不動就過百的垃圾股,貴州茅台要好上不少。風險方面,貴州茅台的風險非常小,根本不會出現破產的情況(貴州茅台2020的資產負債率僅有16.47%)。

廢話了那麼多,想表達的意思是,茅台不會不行,盡管它的股價看起來很高,但綜合來看,它相對其它許多垃圾一般的股票,要好上不少。(再次強調,本文不構成任何的投資建議。)

⑼ 《時間的玫瑰》:私募大佬但斌從23元開始不斷買入茅台,躺著就富了

一,時間恰恰是價值的玫瑰,而不是催熟的草莓

」當守門人沉睡,你和風暴一起轉身,擁抱中老去的是時間的玫瑰。」這是北島的詩句。

但斌先生深知投資的風險與回報,用價值投資比喻時間的玫瑰,寫了一本投資心得,叫《時間的玫瑰》。

他提倡投資走正道,堅持價值投資,和時間做朋友,金錢這朵玫瑰自會隨時間而盛開。

「中國巴菲特」張磊先生也是價值投資者。他是高瓴資本的創始人,從0到5000億,從0到800家公司,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小私募到亞洲最大的私募,從只投二級市場,到覆蓋VC、PE、二級市場全鏈條投資的機構,只用了15年的時間,成績斐然。

《時間的玫瑰》說時間恰恰是價值的玫瑰,而不是催熟的草莓。「穿越歷史的長河與偉大企業共同成長」,才是基業長青的根本,才是一個長期主義者的復利。

作者在書中花了大量篇幅描述長期持有茅台的價值,他從23元開始不斷買入茅台,歷經塑化劑、八項規定、2015年股災等至暗時刻,並一直堅守到現在,收益驚人。

然,近日(證券時報e公司訊)有媒體報道稱,私募大佬但斌旗下合計超50隻私募產品的單位凈值已跌破了0.8元的傳統警戒線,另外還有6隻產品凈值跌破了0.7元的傳統止損線。

對此,但斌在其實名微博中回應稱:「目前我們產品都有做好相應風控,凈值相對維穩,我和交易部始終保持謹慎應對,目前震盪行情下市場恐慌情緒較多……東方港灣經歷過2008年金融危機、白酒危機、2015年等等股市不好的時期,每次之後公司發展得都更好。」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只會嚇到不懂投資之道的人,真正的投資人還是會在裡面不停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投資不僅僅是讓錢滾雪球那麼簡單,還是人生的一種修行。很多投資方法看起來簡單,但是實踐起來卻非常困難。

巴菲特經常強調投資的安全邊際:第一條是保住本金,第二條是保住本金,第三條是記住前兩條。

張磊堅守三個投資哲學: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結合當下來看這本書,我又翻了張磊的《價值》和李笑來的《慢慢變富》,跌宕的心有一些佛系,因為他們一直在用正確的思維方式做正確的事,一定會從中積極突圍,把「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詮釋好的。

盡管我在基金上小試牛刀,有一支醫療基金跌得很慘,但我並沒有因此感覺很慘,因為《時間的玫瑰》給了我很多力量。

二,控制好思考方式,調整好投資策略,專心致志的做一個長期主義者

在2000年的一個早上,傑夫·貝佐斯給巴菲特打電話,問巴菲特:「你的投資體系這么簡單,為什麼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別人卻不和你做一樣的事情?」

我們把投資比喻成龜兔賽跑,80%的人想像兔子一樣快速拿結果,不想像烏龜一樣慢吞吞的等待時間的玫瑰。卻沒有想到兔子跑得快死得快,烏龜走得慢活得久。時間是會產生復利的,兩者一較,自然有高下。

我們不妨逆向思考,逆著人性,逆著基因鎖,用時間的玫瑰慢慢的去實現自己的終極慾望。巴菲特之所以是一個長勝將軍,因為他一直遵循烏龜法則,堅守安全邊際,一直在學習中獲得成長的復利。

但斌最成功的投資之一是重倉對茅台的長期堅守。他說,人生就得有所堅守。你不能總是流浪。

至於另一個特質——耐心,能跋涉到此處的,基本就已經把這個市場上99%的「價值」投資者過濾掉了。

每一個登峰造極的人背後,一定是有終極慾望的。為了達到至高點,他們克服了人性的弱點,在煎熬中獲得了時間的玫瑰,在「復利的微笑」上,給後來者提供了更多的價值。

人不僅僅需要正確的投資理論和方向,更需要百折不饒的精神支柱與靈魂指引,尤其在人生的至暗時刻。但斌先生做到了,他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復盤,才有了今天的《時間的玫瑰》。

每個人的財富都是自己認知的變現。但斌先生說:沒有正確的理念做支撐,對消息與內幕形成依賴,天天想著送來的「魚」,而喪失自己「漁」的能力,這個是投資的大忌。依靠命運來賺錢,必須做好命運把你的錢拿走的准備。

作為普通人,過怕了「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生活,想著一夜暴富,卻始終像蝸牛一樣慢慢的挪呀挪呀……與其這樣,我們不如慢慢的學習,實踐,給自己的智識補倉,然後等待時機,讓時間的玫瑰變成發財樹。

一個人要想挑戰人生的巔峰,自然需要煎熬。你必須要獨自穿過一段黑暗森林。如同種子在土裡獨自紮根時一樣,在這段黑暗的時間,你要忍得住各種落寞和風浪,專心致志的用時間這條長線去釣大魚。

三,投資其實很簡單,但是堅守時間的玫瑰,最難

投資其實很簡單,考量好公司,做好規劃,拿著就行。

多數投資者沒有這個定盤心,一見公司有風吹草動,就急忙撤退,等到價值大幅回升,又追悔不迭。於是又在高位買進,等一段時間,遇見震盪,又急著拋售。如此折騰,再好的魚也長不大。

「投資心理倒錯」會扼殺長期投資:虧損的痛苦=2.5倍贏利的快樂,盈利減少的痛苦=1.5倍持續贏利的快樂。

誰能夠戰勝心理弱點就能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投資就是比誰看得遠、看得准,誰敢重倉、能堅持。

那麼投資,最難的事是什麼?作者用閱歷告訴我們,就是在最艱難的時刻、在正確的方向上堅持!

巴菲特之所以偉大,不在於他在75歲的時候擁有了450億美元的財富,而在於他年輕的時候想明白了許多事情,然後用一生的歲月來堅守。他也經歷過人生至暗時刻,但他直面困難,沒有當逃兵,迎來高光時刻,也是老天給他的厚禮。

但斌說:真正的堅守,是沒有人給予你任何承諾的,就如同價值投資,它極可能是一種蒼涼中的無望守候,維系意志的只有一往無前的心。

堅守和守寡一樣難。我們只要做正確的事,其他的交給時間。

這種極度的專注使但斌成為了一個極智的人,這在很多投資人的身上都能看到,比如說張磊堅守藍月亮10年,朱少醒用26年的堅守一支基金,但斌從23元不斷買入茅台……

如果沒有堅守,哪裡有這些投資的奇跡。我相信當下的危難,但斌也能積極的處理。

為普通投資者,誰都不甘心當韭菜,但至少有八成的人無意之中當了韭菜。為了提高韭菜的修養,我們要不斷的向聰明的投資人學習,積極實踐,高維復盤,努力破圈,早日實現財富自由。

獲取財富的路徑是可以復制的,關鍵是你願不願意復制投資者的思維路徑和行為准則。

投資的路上,每個人都是修行者,都想「行者無疆」,可是「短期主義者」偏偏攪了局,退了場。不是說他們不相信相信的力量,很多時候,是經濟的壓力,市場的動盪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但是投資就是心理的博弈,誰看準了,甘心當烏龜,誰就能贏得最終的比賽。

我去年拿的光伏,剛開始見漲一點,後來跌跌不休,每次看見收益,心裡就想:你怎麼給我跌回去的,就怎麼給我漲回來。一來是我拿的少,二來是我堅信時間的玫瑰,三來我看著公司的業績蹭蹭的往上漲……漸漸的,我就變成了佛系小投資者了。

如果你在投資路上有磕磕絆絆,那是正常的,只要你能用正確的思維方式去做正確的事,堅信時間的玫瑰,未來的結果一定不會太差。

⑽ 但斌能操縱茅台的股價嗎

茅台5000多億的市值,馬大爺都操縱不了。別說一個所謂的但斌
估計這傢伙吹牛加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