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買賣 » 段永平買蘋果股票的時間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段永平買蘋果股票的時間

發布時間: 2022-10-10 11:43:07

『壹』 段永平的個人生平

1977年,考入浙江大學無線電系。1982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北京電子管廠。後攻讀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計量經濟學專業,取得碩士學位。
1989年3月,到中山市怡華集團下屬的一間虧損200萬元的小廠當廠長,段永平決定做電子游戲機。
1991年,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成立。三年之後,這間小廠產值已達10億元,並正式命名為中山霸王電子工業公司。1994年,段永平向集團公司提出對小霸王進行股份制改造,但沒被通 過。
1995年9月18日,他到東莞成立了步步高電子有限公司。對他的選擇當時很多人並不看好,但命運之神似乎對他特別眷顧,他跳槽到公司很快使「步步高」步步登高,如今更成為中國無繩電話、VCD、教育電子產品等行業中數一數二的名牌。
1999年、2000年,步步高兩奪央視廣告標王。
1999年,段永平以其「明晰的遠見和創新能力」,被《亞洲周刊》評為亞洲20位商業與金融界「千禧年」行業領袖之一。
2001年之後,段永平在步步高已退居幕後,用他自己的話就是「只是每年回國兩次參加步步高的董事會。」段永平實際是以投資人的身份對「步步高」進行控制。同時,段永平移民美國,在投資與慈善領域里頗有斬獲。
2001年底,段永平開始以1美元左右「吃」進網易股。2003年10月14日,網易股飆升到70美元,段永平持有的股票在一年多里漲了五十倍以上。2003年,「福布斯富豪榜」對段永平的財富估價是10億元,排第71位。
2006年9月,段永平向浙江大學捐資3000萬美元,支持教育事業。
2006年,段永平以62.01萬美元在網上拍得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
2008年5月14日,段永平為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捐款 300萬元美金。
2009年12月,段永平校友再次向母校浙江大學捐贈人民幣7600791元。
2010年2月,段永平夫婦向中國人民大學捐贈3000萬美元。
2010年4月,段永平校友再次向母校捐款350萬元人民幣。
2011年1月,「2011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發布,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雙料校友」以4.47億捐贈額問鼎榜首。

『貳』 蘋果最大個人股東段永平

據相關報道段永平是蘋果最大的個人股東,段永平將蘋果視作全球最有發展潛力的萬億公司。
1、9月30日,段永平在斯坦福與華人學生進行了交流。《段永平連答53問,核心是「不為清單」》分享了他對投資和經營企業的心得,非常精彩。
2、段永平是是步步高,oppo,vivo的創始人,大老闆;做投資,他抄底網易,投出拼多多,拍下過巴菲特午餐。段永平無疑是中國商界中的傳奇,這不僅體現在他一手做出了小霸王和步步高兩家家喻戶曉的企業,還在於他培養和提攜了OPPO的陳明永、vivo的沈煒、拼多多的黃崢、網易的丁磊等一批優秀的企業家,更重要的是,其商業思想正成為中國企業界研究、探尋、學習的對象。
3、既能自己上馬做實業,又能下馬培養接班人,商業思想還能產生廣泛影響,放眼中國,很難找出第二個像段永平的企業家。不過段永平還有一個厲害之處,就是其是中國做投資最厲害的人,有媒體稱,段永平90%的資產都是通過股票投資得來的。亞馬遜的老闆貝佐斯曾問巴菲特:「您的投資理念非常簡單,為什麼大家不直接復制您的做法呢?」 巴菲特當時就說了一句:「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地變富。」和巴菲特共進午餐後的段永平也曾說:「其實我也不願意慢慢變富,我只是不知道怎麼才能快速變富而已。」
4、段永平2011年已經重倉蘋果,並持股8年之久。1988年,那時候中國還沒有股市,巴菲特已經開始買進可口可樂了,並一直持有至今。而以上提到的大佬,大多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買進好股票,然後慢慢等待。慢,有時恰恰意味著快。

『叄』 他花百萬吃一頓飯,首位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中國人,如今怎麼樣

提到巴菲特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都不陌生,作為一位被稱之為"股神"的人,巴菲特可謂是一個舉世聞名的大人物。而正是基於巴菲特的這種過人成就,因此,他才成為了很多企業家們敬仰的對象。

或許很多人都聽說過與巴菲特共進午餐這件事情,實際上,這並不是人們的杜撰,很多企業家為了能夠讓自己的事業有更好的發展,都會選擇去獲得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在他們看來,如果能夠通過一頓午餐去獲得巴菲特的指點的話,那麼對於他們的個人發展來說也是有著很多好處的。

曾經,有一位中國商人花費百萬元,只為和巴菲特吃一頓飯,而他也成為了第一位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中國人,現如今,這位商人也擁有了上千億的身價。那麼,這位商人究竟是誰?他又有著怎樣傳奇的創業經歷呢?

結語

對於一個商人而言,投資手段和商業眼光都是其能否成功的關鍵,雖然說在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理解段永平為什麼會花費百萬去和巴菲特吃一頓午餐,但是,從他後期的成功中也能夠感受到,他的商業頭腦也是非常出色的。

通過對段永平的介紹,相信很多人也會找到自己未來的奮斗方向。其實,不光是商業發展,每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應該具有一定的長遠目光,這樣一來,我們的人生才能夠收獲成功。

『肆』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發家「跑路」史,和他背後的兩位神助攻富豪


拼多多的造富神話並不神秘,因為黃崢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2001年的一天,黃崢正蹲在宿舍泡計算機技術論壇,忽然,MSN一跳,有個好友申請。黃崢打開一看,這人自稱丁磊,還說自己是網易CEO,要跟黃崢請教問題。

黃崢一琢磨,這八成是個騙子,乾脆理也沒理。但丁磊很執著,黃崢將信將疑地通過了好友申請,反復核實,才終於相信,一個上市公司的老總,竟然真的跟一個在校大學生來請教問題!

當時黃崢正在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攻讀計算機專業,課余時間,他不談戀愛不打 游戲 ,把時間都花在了技術論壇上面,因為黃崢經常會發布一些新奇的想法,破解一些技術難題,一時間在論壇小有名氣。

彼時,互聯網遭遇寒冬,網易的股價處於 歷史 的最低點,從開盤的十幾美元一路跌至0.51美元,離崩盤不遠了。丁磊就在此時,遇到了一個技術難題,

正當黃崢在論壇大殺四方之時,焦頭爛額的丁磊輾轉找到了黃崢的 MSN,於是,這對原本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的人,因為黃崢將技術問題的完美解決,從此產生了交集。

此時,遠在美國的段永平不會想到,第二年,丁磊就給他推薦了一個徒弟,而這個徒弟將在未來的某一天作出了和自己一樣的成就和決定。

再說回黃崢和丁磊。經過網上這么一聊,丁磊對黃崢非常欣賞,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情景我們不得而知,總之,從那時起,他們就成為了好朋友。

(丁磊)

2002年,黃崢大學畢業,打算去美國留學,丁磊覺得自己沒什麼能幫上黃崢的,乾脆就把黃崢介紹給了正在美國享受退休人生的段永平。

這段永平和丁磊也是相交很久了,2001年丁磊遭遇互聯網泡沫時,段永平還慷慨地施以援手,在股價0.8美元時買了很多網易股票,幫助丁磊度過了危機。

黃崢去了美國,順理成章地見到了段永平,這個出生於普通工人之家的80後男孩,就這樣以一種近乎於奇幻的方式,結識了中國的創業傳奇人物。

未出茅廬先拿到王炸,這情節就是主角光環爆棚的爽文小說也不過如此。

黃崢的出身其實非常普通,雖然談不上貧窮,但也是很拮據的,以至於他後來的很多消費理念、管理理念,都和家境息息相關,比如黃崢的母親到現在依然捨不得出門打車,她會覺得時間又不值錢,打車太浪費了。

所以黃崢在後來的連續創業中,都一直記著自己出身於這樣的普通家庭,他會思考爸媽們遇到事情是怎麼思考,怎麼生活的, 或許這一切才是黃崢最終打造出拼多多這樣「農村包圍城市」的商業模式的根本。

雖然出身一般,可黃崢非常聰明,比如他還在上學的時候就認識到了3件事,這3件事, 哪怕想明白其中一點,都將會對人生有著實質性的幫助。

哪三件呢? 其一、寒門出貴子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富二代,尤其官二代非常優秀。

黃崢認識到這一點,就會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知,也為未來結交大佬們打下了基礎,

其二,田忌賽馬是逆境破局的法寶,在整體資源劣勢的情況下,可以創造出局部優勢,他就將有機會獲得這個戰役的勝利。

多年後,當黃崢在淘寶和京東兩大電商巨頭的夾縫中異軍突起,不得不說,他將田忌賽馬的理念發揮到了極致。

其三,錢是工具,不是目的。

3月17日,黃崢宣布辭去拼多多董事長一職,要去搞科研,其實他從小的夢想就是做一名科學家,人至40,錢賺夠了,轉而去實現夢想去了,果然,黃崢把錢當做了自己實現夢想的工具,並非最終目的。這三件事的加持,讓還在讀書的黃崢把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穩,當同齡人還處在人生迷茫期的時候,黃崢已經搭上了丁磊和段永平的順風車,一路高歌猛進。

2002年,黃崢在美國讀研究生,和段永平成了莫逆之交。

(段永平)

就在黃崢努力學習,並在內心將段永平認作師父的時候,阿里巴巴的創始人之一孫彤宇,受命率領淘寶創業團隊進行新的創業,並被任命為淘寶網總經理和阿里巴巴公司副總裁,花名,財神。

孫彤宇的確不負花名的稱號,作為阿里元老,他對電商有著透徹的認知,而這些都是黃崢不曾有的經驗和短板, 多年後,他將自己的經驗盡數教給了黃崢,成為拼多多崛起路上必不可少的助推器。

2004年,黃崢研究生畢業,畢業時面臨了一個職業選擇,是去谷歌,還是去微軟?那一年,他已經在微軟實習了一段時間,如果留在微軟順理成章,但最後在段永平的支持下,黃崢選擇了谷歌。不得不說,加入谷歌是黃崢相當成功的決策。

因為黃崢剛進谷歌之時,對比微軟,谷歌還是一個只成立5年的新公司,未來並不明朗,但是黃崢進去後不久,谷歌股價就開始暴漲,黃崢跟著賺到了數百萬美元,這成為了黃崢的第一桶金,也為他三年後的創業積累了不菲的資本。很多人都將這個決定歸功於段永平,但實際上最終拿決定的人,還是黃崢自己。

後來段永平也解釋過這段經歷,他說其實黃崢早就有了自己的主意,歸根結底還是黃崢自己的選擇。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之所以段永平願意把黃崢當徒弟來提攜,是因為黃崢的眼界也有著不同尋常的過人之處。那麼,黃崢是基於什麼選擇了谷歌呢?

第一個,就是他覺得微軟作為成熟的公司,各方面都已經定型,這讓他看到了自己十年後的樣子,再一個,就是谷歌的生態環境非常好,作為一個上升期的公司,它非常鼓勵基層創新,但核心權力高度集中,有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另外,谷歌把使命和價值觀放到了利潤的前面,這讓黃崢非常欣賞。

而此時的段永平,則越來越喜歡黃崢了,處處幫助和提攜他。2006年,段永平以62.01萬美元拍下與巴菲特共度午餐的機會,他把黃崢也一起帶去了,那一年,黃崢才26歲。

(黃崢和巴菲特)

這次和巴菲特的見面,不僅成為了黃崢日後強有力的背書,巴菲特的一些理念,也真真切切地影響到了黃崢。

事後,他談起這段經歷時說:「我發現巴菲特講的東西其實特別簡單,連我母親都能聽懂。」

比如,巴菲特說買股票要有長期持有的心態去尋找好的生意和合夥人,黃崢一想,這和創業不就是一回事嗎, 一是要選擇正確的模式,二是要挑選好的合夥人。這兩點,後來在拼多多的發展階段被反復進行了驗證。

2006年,黃崢被谷歌派到了中國拓展業務,建立Google中國辦公室。但這份工作他只做了一年就離職了,第二年,黃崢開始在國內創業。這一年,鬥志滿滿的他隱約覺得,未來自己一定可以做出一個影響面更大,成就感更強的事情。同時也是這個時候,他結識了馬上就要從阿里辭職的副總裁孫彤宇。

離開谷歌的想法黃崢早就有了,到了中國以後,谷歌公司的一些弊端開始顯現,比如流程冗長,很多決策,哪怕是一個廣告牌的顏色,都要得到美國總部的批准,有時候還要飛回美國進行當面匯報,這讓黃崢不勝其煩,內心創業的沖動也愈演愈烈。

當時他手中握有谷歌的期權,辭職時,黃崢將期權部分變現,一下就多了好幾百萬,這筆錢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他創業的起步資金。創業後的黃崢也並非一帆風順,他先後做了電商和 游戲 公司,但都為時不長。

電商網站叫做歐酷網,為了支持黃崢創業,段永平不僅出資入股,還在初期提供了大量的步步高產品給黃崢賣。黃崢的第一家公司,其實處處都有著段永平的影子,包括企業文化和價值觀,都和步步高、OPPO等如出一轍,那個時候黃崢的經驗尚未充足,也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

但歐酷網做了沒多久,黃崢就把他放棄了,因為那段時間他和劉強東見過兩面,彼時京東已經崛起,和淘寶並肩匹敵,黃崢左看右看,都覺得自己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劉強東這個程度。

「如果我不能贏得戰爭,我就不應該打,我需要用自己的身家性命跟他拼嗎?沒必要」。

很快就認識到自己在電商平台方向很難有突破,黃崢果斷把歐酷給賣了。2009年4月,他又成立了樂其,做代運營,核心成員還是歐酷的原班人馬,這一次,段永平又是大力相助,從當時樂其的大客戶就可以看出來,段永平對這個徒弟的提攜真是堪比扶持自己的兒子了。

比如樂其成立4個月後,歐酷、步步高、OPPO就都是它的大客戶,這讓樂其僅僅半年就成為了淘寶系統最大的分銷商,後來樂其的業務范圍也逐漸打開,迎來了越來越多的大客戶。2012年,樂其團隊增長到100多人,年銷售額過億,利潤過千萬,按理說這也算創業成功了吧,但見過巴菲特,跟過段永平的黃崢,根本不滿足於此。

2013年,在運營樂其的同時,黃崢在丁磊的幫助下,又開了一家叫尋夢的 游戲 公司。

其實從現在回過頭看當初,拼多多的出現,有著太多的契機,那年黃崢左手電筒商右手 游戲 ,當有一天他把電商和 游戲 搞了個結合,拼多多就出現了。

兩年後的一天,黃崢因患上中耳炎在家裡養病,好不容易有了空閑時間,黃崢難得地刷起了手機,普通人刷手機是刷生命,黃崢刷手機卻刷出了一條首富之路。

他發現一個現象,人們花在移動社交APP上的時間能佔到手機使用時間的40%,但由此達成的電商銷售額還不到電商總額的1%,黃崢頓時覺得這大有文章可做。

於是,在維持樂其和尋夢的同時,他轉頭做了一個利用社交軟體實現銷售目的項目——拼好貨,不過拼好貨的模式其實還是傳統的自營模式,公司自己銷售,自己找貨,自己發貨,自己售後,這樣的模式有著很大的弊端,就是受團隊規模的制約,而且需要自擔風險。

就連黃崢都沒有想到,拼好貨的發展速度是中國電商行業前所未有的。最開始他們做團購水果,依靠低廉的價格迅速吸引了第一批種子用戶,兩個月後,訂單就發展到20萬單,但那個時候他們的發貨力還不到7萬單,隨著積壓的訂單越來越多,公司運轉幾近崩潰。

當時團隊所有人,包括樂其和尋夢的人都去倉庫幫忙了,但依然是杯水車薪,這就導致了發貨慢、客服服務慢,再加上水果保質期短,很多客戶好不容易收到了貨,又爛了一半。拼好貨剛剛發展起來的名氣一下子面臨著最嚴重的信譽危機。

經過一周多的連軸轉,積壓的訂單才全部處理完畢,事後,黃崢沒有責怪任何人,甚至也沒有太傷心,他甚至有點隱隱的歡喜: 自己這條路跑對了。

但自營的弊端依然凸顯,這個時候,尋夢的CEO建議黃崢還是做平台,做平台容易,可做一個什麼樣的平台呢,經過幾個團隊一商量,「 游戲 +購物」的思路就此誕生。

其實仔細觀察拼多多,它就是在購物的同時,融入了 游戲 的元素,這個思路讓黃崢開創了電商的新玩法,就比如「砍一刀」這個玩法,不僅讓用戶自己玩,還形成了強大的裂變,把用戶周圍的人際關系都拉進來一起玩。

可以說拼多多從一開始就實現了人找貨到貨找人的轉變,硬生生地把人們寶貴的時間,從刷手機中搶過來一部分。 但做到這點也並非易事,說到這里,就又要提到黃崢強大的朋友圈了。

我們來回顧一下他的助攻大佬們:網易丁磊是中國 游戲 行業的排頭兵,到2015年黃崢創立拼多多時,他們已經認識14年了,早已經成為鐵哥們。怎麼通過 游戲 增強用戶粘性,丁磊最擅長不過了。

投資之父段永平:對於段永平,不少人並不陌生,他最成功的投資主要有三筆:21世紀初互聯網泡沫期抄底網易,一年凈賺50倍;2011年投資蘋果,那時候喬布斯重新接手蘋果不久,同時趕上了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刻,蘋果的股價開始一路狂升。同時,他還把黃錚當做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黃錚創業的過程中,得到了段永平不少的幫助。

那麼如何做電商平台呢?找孫彤宇啊。

黃崢回國時候就機緣巧合認識了孫彤宇,作為阿里的元老和前副總裁,孫彤宇有太多的電商平台經驗可以給黃崢分享,再加上段永平在企業文化和團隊建設等方面傾囊相授,更更重要的是, 黃崢非常善用關系,除了前面提到的,還有順豐創始人王衛,黃崢把他們幾個都拉來當天使投資人了,這就讓幾個人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 試問,這樣的組合能不牛嗎,范閑都比不上。

拼多多的成功,從丁磊當年那一個MSN申請的時候,就早已註定。

2018年,當劉強東深陷美國事件自顧不暇,當馬雲宣布第二年就准備退休要去當老師,當拼多多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還是山寨貨的時候,他竟然悄無聲息的發展成為了比肩淘寶、京東的龐然大物,並在美國敲鍾上市,直到此時,各路人馬這才驚醒過來:

才成立3年的拼多多,竟然在飽和的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三分天下了。

從2020年到2021年,財富地位已經趕超馬雲的黃崢做了兩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一件就是辭去CEO職位,接著就是辭掉董事長職位。

至此,中國的三大電商創始人都退休了。每個大佬辭去職務的原因各不相同,馬老師是因為能力確實不夠了,投資人已經受不了,他不得不要提前退休;劉強東主要是希望公司不會因為他個人原因在品牌上受到影響。黃崢的這一次卸任董事長算是主動請辭,而且比上面兩位都年輕,可以算是急流勇退。

然而雖然他們都辭去董事職務,可他們仍然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馬老師和黃錚都採用合夥人制度保證自己對公司的絕對控制;劉強東按照 AB 股規則,劉強東所持股票屬於 B 類普通股,其 1 股擁有 20 票的投票權,如此就擁有超過 80% 的投票權。

而現在,黃錚卸任董事一職後,具體事情就可以轉交給別人來做,那麼黃錚可以騰出手來做更多其它事情, 將自己的身份由一個企業決策者逐漸升華為企業的精神領袖,為企業的下一步動作提前探明道路指導方向。

這樣作為一個思想的指導者,會比一個執行者對於企業來說更有意義。黃錚也曾說過市場形勢越來越錯綜復雜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如果不跳出來,作為局中人就很難有一個企業的大局觀,思想過於局限勢必影響企業市場布局,所以黃錚這一手是聰明之舉很有遠見。

就如同他在致股東信里提到的一段話,想起了自己曾經想當科學家的夢想:「 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甚至異化讓我意識到這種傳統的以規模和效率為主要導向的競爭是有其不可避免的問題的。小時候,老師問我們長大了想做什麼,我和很多人一樣說想成為科學家。而今一晃已過不惑之年了,想成為真正的科學家也許已經不太可能了,成不了科學家,但也許有機會成為未來(偉大)的科學家的助理,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兒。」

他的師父段永平40歲那年過起了退休生活,黃崢也和他一樣,在同樣的年齡,作出了同樣的選擇。如今40歲的段永平要去做另一件他認為本分的事:做科研,回饋 社會 。


但從另一層面討論,拼多多里的這些爛攤子,黃崢不管了,將來會如何收場?

而對於黃錚的「跑路」,有人說他賺夠了錢就跑,缺乏責任心,因為拼多多雖然很能賺錢,但是也面臨著很多問題。

比如山寨產品的泛濫,它以廉價山寨商品起家,又因山寨商品飽受詬病,還因各種「砍一刀」「拼團」的信息轟炸讓人叫苦不迭。其實追尋低價的過程,往往就是山寨誕生的過程,這一點與其說黃崢改變不了,不如說他並非十分想改變,之前有人問黃崢關於山寨圖書怎麼看,黃崢堅決否認山寨圖書等於假貨。

再比如企業的管理問題,近年來不斷有拼多多員工發生墜樓、過勞死等悲劇,拼多多上緊發條一般的工作風氣也頻繁被爆出,有人說黃崢從來沒考慮過給員工雙休,甚至單休有時都不能保證,還有人說在拼多多公司上班最難的事情是上廁所,因為公司硬體條件差到上廁所要排隊。

這些或許都是黃崢不想面對卻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但黃崢的經營理念,有一點也和段永平很像,他堅持「本分」, 這個本分的意思,並非是做個老實人,而是要做什麼像什麼。 黃崢多次在采訪中強調,自己是個商人,商人的本分的就是賺錢,他就只做賺錢的事。

拼多多以3年的速度發展成為行業巨頭,恐怕,需要以下一個3年,才能解決這些野蠻生長過程中帶來的問題。

或許,黃崢的急流勇退,才是拼多多真正考驗的開始。

『伍』 14年前,那位花400萬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段永平,如今怎樣了

「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免得多。拼就要就要拼多多,天天隨時隨地拼多多,拼多多……」這句歌詞大家是不是非常熟悉?沒錯,它就是近些年來火爆全中國的「拼多多」平台的廣告曲,根據資料顯示,「拼多多」購物平台從2015年創立到2019年10月,市值達到4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67億),創始人黃崢僅用4年,就完成了一個奇跡。

根據2019年「胡潤百富榜」的資料顯示,段永平的資產已達到110億,他的發家史,著實傳奇。

『陸』 vivo、oppo手機幕後大佬竟是段永平

酷炫的發布會場景,可與小米手機相媲美。與vivo手機相類似的還有一款手機,就是oppo。兩款手機,vivo和oppo,無論是從手機品牌名稱,還是從手機款式,都十分相像,如同雙子星。

vivo手機CEO是沈煒,oppo手機CEO是陳明永。不過,有意思的是,這兩款手機vivo和oppo有一個共同的幕後老闆——段永平。

40歲退隱江湖,身價不可估量,卻又極其低調,很少曝光。然而,風靡一時的「小霸王」、「步步高」、「vivo」、「oppo」,還有互聯網大廠網易、拼多多,都與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vivo、oppo手機幕後大佬段永平

不管是在城市街道的門店,還是在地方縣城的小店,雙子星手機品牌oppo和vivo,就像餐飲界的肯德基和麥當勞,服裝領域的VERO MODA和ONLY,只要見到其中一家,另一家就如影相隨、不離不棄。

《中國企業報·青 財經 》了解到,oppo成立於2004 年,創始人為陳明永。2011 年進軍智能手機領域,推出國產第一款側滑安卓智能手機oppo X903。另一家手機品牌vivo,創立於1995年,創始人是沈煒。同樣是在2011年,vivo也進入智能手機領域,推出旗下第一款音樂手機vivo V1。

周傑倫、楊冪、楊洋、李易峰、陳偉霆、迪麗熱巴、張震、鹿晗、TFboys組合等十餘位明星,都曾是oppo手機代言人;另一邊vivo手機也不甘示弱,請了宋慧喬、宋仲基、崔始源、倪妮、彭於晏、周冬雨、鹿晗、迪麗熱巴、劉雯等一眾明星來代言,有意思的是,鹿晗和迪麗熱巴都代言過oppo和vivo手機品牌,反正兩家手機十分相像,孿生子一樣,傻傻分不清。

這種斥巨資邀請當紅明星來代言的做法,對打開市場具有閃電式的效果,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oppo和vivo手機廣告,被大量投放到零售賣場、公交站牌和地鐵等人流密集處。有數據顯示,2015年oppo手機全年銷量超5000萬台,而vivo手機出貨量也達4320萬台。

簡單直接的明星代言,可以吸引一部分消費者的購買力,有利於市場的打開。但此種投入大量費用邀請明顯代言的重宣傳行銷方式,對 科技 品牌本身也是一種損傷。

起初階段,oppo和vivo手機側重品牌廣告宣傳,相對而言技術研發投入比較薄弱,採用的是高價低配的策略,自家旗艦機型經常用中端7系或者驍龍810,很少使用旗艦晶元,而一些中端機型都使用旗艦晶元,這就導致oppo和vivo的手機性能不如其他手機廠商,這就給消費者留下「高價低配」的印象,且主要盛行於縣城,因此有「廠妹村姑專用手機」之稱。

不過,近幾年隨著智能手機行業的洗牌,樂視、酷派、錘子手機等品牌的沒落,甚至出局,oppo和vivo手機,憑借出色的拍照功能,自帶美顏效果,再加上強勁的續航閃充功能,還有更大的存儲器,在眾多智能手機中逆流而上,從三四線城市打入一線城市市場,手機銷量也隨之提升,成為繼華為、小米之後崛起的智能手機品牌。

oppo和vivo這兩個手機品牌,形同孿生兄弟,實際屬於一個派系——步步高系,背後的大佬是段永平。

段永平的「步步高」

「人間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功夫巨星李連傑代言的步步高VCD廣告,曾在90年代家喻戶曉,風靡一時。

步步高VCD,就是步步高公司當年的爆款產品。步步高公司創始人,就是人稱「阿段」的段永平。

事實上,早在創立步步高公司之前,段永平還是「小霸王」電子廠負責人。

1961年出生於江西南昌的段永平,16歲時高考恢復順利考入浙大無線電工程學系。1988年,27歲的段永平,隻身奔赴廣東中山,加入「日華」電子廠,也就是後來的「小霸王」電子廠。

一年之內升為「日華」電子廠廠長的段永平,很快就發現,整個廠沒有技術,也沒有產品,年虧損200萬。

彼時,日本任天堂的紅白機(Famicom)風靡全球,但對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而言,卻是個新鮮玩意兒。

段永平馬上洞察出其中的商機,憑借自己的電子技術,帶領研發團隊,2個月就開發出質量與任天堂差不多,但價格卻只要4分之1的 游戲 機,即小霸王 游戲 機。

1991年,日華電子廠改名為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小霸王 游戲 機一面世,就深受市場歡迎,電子廠很快扭虧為盈。在 游戲 機基礎上,段永平加個鍵盤,換個包裝就推出小霸王「學習機」。

成龍代言小霸王學習機廣告

小孩子大愛小霸王學習機,因為只要家長不在,學習機秒變 游戲 機,玩個天昏地暗。家長和孩子的需求完美結合,小霸王風光無限,名利雙收,年銷售額增至10億元,成為商界傳奇。

1995年,隨著「小霸王」如日中天、名聲日盛,段永平與小霸王電子廠分歧越來越大。

離職小霸王,段永平帶走了幾個人,這裡面就有後來成為vivo創始人的沈煒,oppo創始人陳明永。

在與中山一江之隔的東莞,段永平創辦了步步高電子公司,主要經營復讀機、電話機、VCD、學習機等熱門電子產品。

不僅如此,洞察到電視普及帶來的巨大廣告效應,段永平還競爭央視標王,步步高在1999年和2000年蟬聯兩界標王。大量資金投放到廣告營銷,步步高品牌起來了,業務范圍也不斷擴大,先後進入視聽、通信等行業,迎來鼎盛時期。

盛極必衰,鼎盛往往也意味著開始衰落。

2000年,段永平將步步高公司業務分成三條線:

第一條線是教育電子業務,主營步步高點讀機、學習機等,即後來的步步高教育集團;

第二條線是視聽業務,主要經營VCD、DVD、MP3等電子產品,由陳明永負責,這就是後來的oppo集團;

第三條線是通信業務,主營無繩電話、步步高音樂手機等產業,由沈煒負責,最後成為vivo集團。

段永平事業上及時的「斷」,造就了他人生的「步步高」。

互聯網世界隱秘的投資大佬

2000年,段永平將步步高公司「一分為三」後,40歲的他移居美國,過起了閑雲野鶴的退休生活。

直到看到「股神」巴菲特的書,「買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於在買這家公司,買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段永平開始涉足股權投資,互聯網世界就是最好的舞台,「投資你看得懂的、被市場低估的公司」。

互聯網世界第一次泡沫破裂,在美上市不久的網易,就遭遇了股價的持續暴跌。苦於無人敢買的丁磊,正好去找段永平請教。

了解了互聯網的價值,段永平開始大量吃進網易股票,以不到1美元的價格,購買了200多萬股。一年之後,網易起死回生股價漲至70美元,段永平出手時賺了100多倍的投資回報。

這讓段永平在投資界一戰成名,也讓他嘗到了股權投資的甜頭。

除了對「股神」巴菲特敬重有加,段永平還對另一位 科技 界的大神——喬布斯,無比敬仰。2012年開始,段永平帶領很多vivo、oppo的員工,一起低價購買蘋果股票。他曾預言,蘋果的利潤將在5年內達到1000億美元。之後蘋果公司的崛起,讓段永平的投資收益高達幾十倍,是蘋果公司的大股東,造就了投資界的「阿段」。

退隱江湖的段永平,在投資界成為幕後的大佬。除網易、蘋果公司的投資外,還投資過拖車租賃公司UHAL、美國電氣巨頭GE,以及茅台、騰訊、萬科、創維等公司。其中,最廣為人道的是投資拼多多黃錚。

2006年,段永平在eBay上以62.02萬美元,拍下他敬仰的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站在風口浪尖,只能帶一人前往的情況下,段永平選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小伙,此人就是黃錚,現在是拼多多創始人。

與段永平同屬浙大校友的黃錚,2007年從美國回國創業,不僅拿到了段永平的天使投資,還拿到步步高的一塊電商業務。

在段永平的「指導」下,黃錚創立的拼多多,採用「農村包圍城市」的「下沉」打法,逆流而上。2018年7月25日,拼多多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這也意味著段永平又一筆成功的股權投資

2020年7月,拼多多成立近5年、上市近2年之際,40歲的黃錚像他的「老師」段永平當年一樣,卸任拼多多CEO一職,並退出公司董事局,在幕後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

不知道是因為同是浙大校友的關系,還是在黃錚這個年輕人身上看到曾經年輕時候的自己,段永平與黃錚之間的故事,在互聯網創投圈流傳甚廣,成為一段傳奇。

傳奇總有落幕的時候。

段永平雖然退隱江湖多年,但江湖上一直流傳段永平的傳奇故事。

文/青青

『柒』 段永平的人物軼事

跳槽內幕
1988年,段永平在「孔雀東南飛」的熱潮中,南下來到廣東,被中山市怡華集團聘任為屬下的日華電子廠廠長。段永平將小霸王從昔日負債累累,做到產值逾十億,但他還是一個高級打工仔,被稱為當時的「打工皇帝」。段永平不甘心。他認為,必須有更先進的激勵機制,否則會失去發展的原動力。
「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段永平經過思考,提出「改制」。但怡華集團高層拒絕了這個要求。1995年7月,段永平提出辭職。輿論一片嘩然。關於經營者持股的問題,一時間引起了廣泛爭論,和小霸王有一個口頭契約,段永平說我離開小霸王的時候,肯定是有很重大的不滿才離開的,但是我離開的時候,我跟老闆談得很好。老闆說你將來肯定還得做實業。我說對,我還想做。我離開的時候,大概只有34歲,我覺得退休還太早。老闆說你想不想帶人走。我說,你允許的話當然最好。老闆說,你帶6個人行不行?我說,好,生產3個,開發3個,我離開後大概一兩個月,原來的公司換了新領導,看誰都是阿段的人,這些人原來的位子統統都沒有了。大家打電話給我說,阿段我們現在干起來非常不愉快,能不能上你那兒去。包括對方的人事部長也說,他們出來你能不能收?我說如果他們非要來,我不收不行。我覺得我有責任。
1995年9月,廣東步步高電子工業有限公司在東莞市宣告成立,企業實行股份制,台灣一著名電腦廠商入股19%。我離開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口頭契約。我離開一年之內,不跟小霸王在同行業、在國內市場競爭。段永平謹守這個君子協定。步步高開始做學生電腦和電話機。步步高無繩電話只用兩年的時間,就佔得全國無繩電話市場第一份額。到1998年底,步步高VCD已成功殺入行業前三名。段永平當年是因為經營者持股的問題從小霸王出走的。我最早成立這個公司的時候,我是占最大股的,因為很多員工手頭沒有現金。很多專家講你應該用期權,期權其實是沒有用的。如果不是上市企業,
有期權沒有用,就算是上市企業,如果不是一個成長性非常高的企業,期權也沒有用。我想的辦法是把自己的股份稀釋了,當時我占最大股,有70%多,現在我的股份連原來的1/4都不到了。股份我全都送給員工了,怎麼送的呢?白送也不行。我借你一塊錢的現金,你買我一塊錢的股份。然後你欠我一塊錢,你也不用還我,將來用股份的利潤,或者股份增長的股息還我。每年的利潤有多少是給員工的,有多少股份是要稀釋給現有的員工的,規定得都很清楚。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企業碰到的問題比較小。
2001年,段永平拿到了美國綠卡。對他的生活與事業是一個強烈的轉折暗示。在投資領域,尤其是2001年底,在美國證券市場的低谷階段,段永平開始以1美元左右「吃」進網易股200萬余股。2003年10月14日,網易股飆升到70美元,段永平持有的股票在一年多里漲了五十倍以上。2003年,「福布斯富豪榜」對段永平的財富估價是10億元,排第71位。如果說每個人的社會角色無形中確實存在一個預設的軌道的話,段永平常常會是那個突然脫離軌道、自行另鋪一條的人。應該說,段永平認定「自我感受」、「快樂」是一個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並不是美國給他啟的蒙,盡管美國的環境也許強化了他這個觀念。在移居美國之前,在很多場合,段都說過類似的話,「有些外在的東西是外人對你的評價,但你自己是不是感到很快樂?我覺得這個特別重要。快樂人生才是最大的財富。我見過太多的例子,很多人是因為有了錢以後變得不快樂了,而我個人認為如果一個有錢人因為錢而不快樂是很愚蠢的。」
2006年9月21日,浙江大學旅美校友段永平、網易公司總裁丁磊一行來到浙江大學,聯手向浙大捐資4000萬美元支持教育事業。其中包括丁磊個人的1000萬美元和段永平個人及募集資金3000萬美元。這不僅是浙江大學歷史上也是國內高校接受到的最大一筆捐資。浙江大學黨委書記張曦、校長楊衛代表浙江大學接受捐贈。浙大常務副校長倪明江主持了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的捐贈儀式,2008年5月14日,段永平為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捐款300萬元美金。當然對於國內捐贈,段永平還在私下進行,他依然用他的「價值論」予以解釋:「在認識到了受贈者的正確價值後,我會理性的考慮捐贈行為。當然,錢對於我個人,或許已經屬於累贅,理性的捐贈行為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享受生活』的方式之一。」
段巴午餐
在「股神」巴菲特午餐拍賣中獲勝的神秘買家露出真面目,
中國創業家段永平以62.01萬美元標價,獲得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商務網站eBay拍賣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段永平表示曾從巴菲特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因此希望有一個向他道謝的機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副主任陸刃波認為,62.01萬美元與巴菲特共進午餐,巴菲特受之無愧。而段永平不但能直接與巴菲特交流積累財富的技巧和智慧,更能受其財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感染,這對國內企業家而言是無價之寶。巴菲特是從2000年開始選擇把與自己共進午餐作為平台募集慈善捐款的,其實段永平在幾年前就已有過要參加競拍的念頭。但那時候自己的英語水平有限,恐怕無法與巴菲特交流,所以也就放棄了!現在畢竟已經在美國生活了四五年,一般的應酬交流已沒問題,至少聽聽巴菲特的教誨是可以的!
段永平把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概括得非常簡單,「你要買一隻股票,其實是買這家公司,因此前提是你必須了解它,這與投機截然不同!」憑借著這種心得,段永平也成為網易股價從1美元漲到70美元的受益者,甚至在華爾街的華人投資圈中有人暗中送他「段菲特」的美譽。2001年底,段永平開始以1美元左右的價格買進網易股票,2003年10月14日網易股價飆升到70美元,段永平的股票市值在一年多時間里翻了50倍。當年的《福布斯》把他列入了富豪榜,排名71位,資產10億人民幣。

『捌』 曾經和「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的3個中國人,現在過得怎樣呢

提起巴菲特,相信很多人的腦海中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股神」巴菲特,他是世界上賺錢最多的大佬,不僅有著「股神」的稱號,還是公認的「20世紀最成功的投資者」!

對國內企業來說,巴菲特的午餐,不但能直接與巴菲特交流積累財富的技巧和智慧,更能受其財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感染,但是,一頓飯的學習時間並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很多參與競拍者的初衷是獲取有價值的投資建議,盡管巴菲特不一定是會給予明確答案,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中標者對價值投資會有更深的理解。

『玖』 oppo老闆為什麼這么低調

中國最風光的手機品牌並不是華和小米,而是OPPO和Vivo。與小米雷軍和華為余承東非常高調不同的是,OPPO和Vivo的幕後老闆段永平非常低調,外界對於這名神秘的億萬富翁一直知之甚少。段永平出生於江西,1982年從浙江大學無線電系畢業後,被分到北京電子管廠。
這位低調富豪是OPPO和vivo的創始人,這兩大智能手機品牌去年與身為全球頭號企業的蘋果在中國市場展開了一場廝殺。雖然曾經被人稱作廉價的山寨iPhone,但OPPO和vivo卻在2016超過了蘋果,將其擠出中國市場的前三位——這也是iPhone在中國的出貨量首次下滑。
OPPO和 Vivo在 2016年的崛起,主要受益於三四五線城市的換機潮,而互聯網紅利的消退卻不會影響到長期以來線下銷售模式。小米 CEO雷軍曾用「信息不對稱」來闡釋對手的成功——「(三四五線城市)大家不知道裡面的東西到底值多少錢,還可以有別的可選擇。」
段永平在人大研究生畢業後,到中山一家企業下面的虧損小廠當廠長,研究後決定轉型做電子游戲機,叫做小霸王,段永平親自管理研發和營銷兩條線,沒幾年銷售額就破10億了,那個時候,10億是相當驚人的數字,至少相當於現在幾百億規模的特大巨頭。
1989年,段永平到中山市怡華集團下屬的一間虧損200萬元的小廠當廠長,並決定做電子游戲機。1995年,小霸王游戲機的產值超過10億。1995年,34歲的段永平辭職,開始在東莞打造「步步高」。2001年,步步高拆分股權,成立了三家相對獨立的公司。在董事長段永平的牽頭下,出資3000萬成立OPPO品牌,陳明永成了OPPO的CEO。2011年,步步高通信負責人沈煒成立Vivo,段永平仍然出資成為最大股東。
更加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段永平也是蘋果的大股東。從2013年開始,當時蘋果的股價還是目前的一半,段永平就開始購買蘋果股票。在2015年,段永平曾預測蘋果的利潤將在5年內達到1000億美元,他表示自己的大部分海外財產,都用來投資了蘋果公司。至於段永平購買了多少蘋果股票,目前還是一個秘密。以段永平的千億身價來說,大部分海外財產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他甚至還將家安在了Palo Alto,那裡距離蘋果的新總部並不遠。「蘋果是一家非凡的公司,它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段永平說,「我們沒有要超越任何人的想法,而是專注於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