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買賣 » 股票買賣合理價位指標公式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買賣合理價位指標公式

發布時間: 2022-09-20 05:31:13

A. 股市最好用的指標公式是什麼

最長用的:MACD,KDJ。
MACD指標公式:
DIF:EMA(CLOSE,SHORT)-EMA(CLOSE,LONG);
DEA:EMA(DIF,MID);
MACD:(DIF-DEA)*2,COLORSTICK;
KDJ指標公式:
RSV:=(CLOSE-LLV(LOW,N))/(HHV(HIGH,N)-LLV(LOW,N))*100;
K:SMA(RSV,M1,1);
D:SMA(K,M2,1);
J:3*K-2*D;

B. 股票價格的計算公式

內在價值V=股利/(R-G)其中股利是當前股息;R為資本成本=8%,當然還有些書籍顯示,R為合理的貼現率;G是股利增長率。
本年價值為: 2.5/(10%-5%) 下一年為 2.5*(1+10%)/(10%-5%)=55。股價是指股票的交易價格,是一個動態的數值,由市場買賣方成交決定,受供求關系的影響上下波動。
1、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它可以當做商品出賣,並且有一定的價格。股票價格(StockPrice)又叫股票行市,是指股票在證券市場上買賣的價格。股票價格分為理論價格與市場價格。股票的理論價格不等於股票的市場價格,兩者甚至有相當大的差距。但是,股票的理論價格為預測股票市場價格的變動趨勢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也是股票市場價格形成的一個基礎性因素。
2、股票有市場價格和理論價格之分。
3、股票的市場價格
股票的市場價格即股票在股票市場上買賣的價格。股票市場可分為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因而,股票的市場價格也就有發行價格和流通價格的區分。股票的發行價格就是發行公司與證券承銷商議定的價格。股票發行價格的確定有三種情況:
(1)股票的發行價格就是股票的票面價值。
(2)股票的發行價格以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為基準來確定。
(3)股票的發行價格在股票面值與市場流通價格之間,通常是對原有股東有償配股時採用這種價格。國際市場上確定股票發行價格的參考公式是:
4、股票發行價格=市盈率還原值×40%+股息還原率×20%+每股凈值×20%+預計當年股息與一年期存款利率還原值×20%
這個公式全面地考慮了影響股票發行價格的若干因素,如利率、股息、流通市場的股票價格等,值得借鑒。
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才是完全意義上的股票的市場價格,一般稱為股票市價或股票行市。股票市價表現為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等形式。
其中收盤價最重要,是分析股市行情時採用的基本數據。
5、股票的理論價格
股票代表的是持有者的股東權。這種股東權的直接經濟利益,表現為股息、紅利收入。股票的理論價格,就是為獲得這種股息、紅利收入的請求權而付出的代價,是股息資本化的表現。
靜態地看,股息收入與利息收入具有同樣的意義。投資者是把資金投資於股票還是存於銀行,這首先取決於哪一種投資的收益率高。按照等量資本獲得等量收入的理論,如果股息率高於利息率,人們對股票的需求就會增加,股票價格就會上漲,從而股息率就會下降,一直降到股息率與市場利率大體一致為止。按照這種分析,可以得出股票的理論價格公式為:
股票理論價格=股息紅利收益/市場利率
計算股票的理論價格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預期股息和必要收益率

C. 股票賣出價格是怎麼算的

股票的理論價格的計算公式是:預期股息/市場利率.

  1. 得出來的價格一般與發行價格相同,但是發行價格不得低於票面金額.其發行價格一般多於票面價格0.01元,其發行價格為1.01元.市場價格一般是指在二級市場上買賣的價格,是由股票的供求關系決定並受多種因素影響,起伏變化較大.而交易的價格又相對於發行價格而言的一種價格,是指買賣雙方對已經發行過的證券進行交易時報出或成交的價格;

  2. 股票交易成交價格是由影響股票價格的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交易技術的角度來看股票交易價格是如何產生的. 股票交易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竟價撮合成交。價格優先是指較高價格買進申報優先於較低價格買進申報,較低價格賣出申報優先於較高價格賣出申報。而時間優先是指買賣方向、價格相同的,先申報者優先於後申報者。先後順序按交易主機接受申報的時間確定;

  3. 集合競價時,成交價格的確定原則是a。成交量最大的價位b。高於成交價格的買進申報與低於成交價格的賣出申報全部成交c。與成交價格相同的買方或賣方至少有一方全部成交。 兩個以上價位符合上述條件的,上交所取其中間價為成交價,深交所取距前收盤價最低的價位為成交價。集合竟價的所有交易以同一價格成交。

舉個例子說吧:

某日某股票在集合竟價時間內的買賣申報狀況如下,求集合競價成交價格。

12元價位的成交量最大,為440手,高於12。00元價位的買入委託300手和低於12。00元價位的賣出委託280手全部滿足成交願望。三個條件全部具備,因此12。00元為該股票當日的集合競價的成交價格,即當日開盤。

D. 股票價值三種計算公式

股票價值三種計算公式:
1.股票價值=市盈率×每股收益。
2.股票價值=面值+凈值+清算價格+發行價+市價。
3.股票價值=稅後凈收益/權益資金成本。
拓展資料:
有關股票的價值有多種提法,它們在不同場合有不同含義。具體包括以下四類:
(1)股票的票面價值(face value)。股票的票面價值又稱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標明的金額。該種股票被稱為有面額股票。股票的票面價值在初次發行時有一定參考意義。以面值發行稱為平價發行,此時公司發行股票募集的資金等於股本的總和。發行價格高於面值稱為溢價發行,募集的資金大於股本的總和,其中等於面值總和的部分記入股本,超額部分記入資本公積。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的資產會發生變化,股票面值與每股凈資產逐漸背離,其與股票的投資價值之間也沒有必然的聯系。
(2)股票的賬面價值(book value)。股票的賬面價值又稱股票凈值或每股凈資產,是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實際資產的價值。在沒有優先股的條件下,每股賬面價值以公司凈資產除以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票的股數求得。公司的凈資產是公司營運的資本基礎。在盈利水平相同的前提下,賬面價值越高,股票的收益越高,股票就越有投資價值。因此,賬面價值是股票投資價值分析的重要指標,在計算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時也有重要的作用。
(3)股票的清算價值(1iquidation value)。股票的清算價值是公司清算時每一股份所代表的實際價值。理論上,股票的清算價值應與賬面價值一致,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4)股票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股票的內在價值即理論價值,是指股票未來收益的現值。股票的內在價值決定股票的市場價格,股票的市場價格總是圍繞其內在價值波動。研究和發現股票的內在價值,並將內在價值與市場價格相比較,進而決定投資策略是證券分析師的主要任務。但由於未來收益及市場利率的不確定性,各種價值模型計算出的「內在價值」只是股票真實內在價值的估計。經濟形勢的變化、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供求關系的變化等都會影響股票未來的收益,引起內在價值的變化。

E. 股票估價公式計算

股票估值的方法是有很多種的,是依據投資者預期回報、企業盈利能力或者企業資產價值等不同角度出發的。股票估值計算主要包括的公式有:PE估值公式、PEG估值公式、PB估值公式、PS估值公式與EV/EBITDA估值公式。那麼,股票估值具體要怎麼計算呢?下面將介紹計算股票估值的5種方法。

計算股票估值的方法

1、PE估值法。PE估值法指的是用市盈率來進行估值。它指的是股價與每股收益之間的比值。計算的公式就是:pe=price/EPS,這種方法通常適用於非中期性的穩定盈利的企業。

2、PEG估值法。計算的公式是:PEG=PE/G,其中,G表示的是Growth凈利潤的成長率,PEG估值法通常適用於IT等成長性較高的企業,並不適用於成熟的行業。此外注意凈利潤的成長率可以用稅前利潤的成長率/營業利益的成長率/營收的成長率來替代。

3、PB估值法。計算的公式是:PB=Price/Book(市凈率),這一指標相對來講是粗糙的,它通常適用於周期性比較強的行業,以及ST、PT績差或者重組型的公司。如果是涉及到國有法人股,那麼就需要對這個指標進行考慮了,SLS引進外來投資者和SLS出讓及增資的時候,這個指標是不能低於1的,否則,企業在上市過程當中的國有股確權的時候,你將有可能面臨嚴格的追究以及漫漫無期的審批。

4、PS估值法。計算的公式是:PS(價格營收比)=總市值/營業收入=(股價*總股數)/營業收入。這種估值的方法是會隨著公司營業收入規模擴大而下降的,而營收規模較大的公司PS會較低,所以這一指標使用的范圍是有限的,所以它可以作為輔助指標來使用。

5、EV/EBITDA估值法。計算的公式是:EV÷EBITDA,其中,EV=市值+(總負債-總現金)=市值+凈負債,EBITDA=EBIT(毛利-營業的費用-管理的費用)+折舊的費用+攤銷的費用。EV/EBITDA以及市盈率(PE)等相對估值法指標的用法是一樣的,其倍數相對於行業平均水平或者歷史水平較高的通常說明高估,較低的則說明低估,不同的行業或者板塊有不同的估值(倍數)的水平。

F. 什麼是買賣指標公式

1.買賣指標具體包括MAHL1>0,LLV(EMA((H+L)/2,5),30),EMA(C,5));{A}回歸斜率帶:DRAWBAND(回歸斜率線A,RGB(235,0,230),REF(回歸斜率線A,2),RGB(0,104,154)); 上線:=SMA(C,6.5,1); 一號支撐線:SMA(C,14.5,1); 上線1:=SMA(C,3,1); 一號支撐線1:=SMA(C,8,1); 上線2:=SMA(C,3.5,1); DRAWTEXT(CROSS(一號支撐線1,上線1),H*1.08,'洗盤'),COLOR00FF00; BBI:=(MA(CLOSE,3)+MA(CLOSE,6)+MA(CLOSE,12)+MA(CLOSE,25))/4; UPR:=BBI+3*STD(BBI,13),LINETHICK2; DWN:=BBI-3*STD(BBI,13); 安全:=MA(CLOSE,55),LINETHICK2; LC:=REF(CLOSE,1); RSI:=SMA(MAX(CLOSE-LC,0),6,1)/SMA(ABS(CLOSE-LC),6,1)*100; DRAWTEXT( CROSS(82,RSI) AND CLOSE<上線1 , HIGH*1.04,'減倉') ,COLORFF9966,LINETHICK2; A7:=(2*C+H+L)/4;
2.MA(A7,5),COLORBLUE,LINETHICK2; 操作1:=MA(A7,5)*1.03,LINETHICK2;
操作=MA(A7,5)*0.97,LINETHICK2; DRAWTEXT( CROSS(上線1,上線) AND 上線1>操作,LOW *0.92,'買進' ),COLORYELLOW; VAR1:LLV(A7,21); VAR2:HHV(A7,30); DRAWTEXT( CROSS(上線1,操作) AND 上線1<一號支撐線 AND 上線1<一號支撐線1 AND 上線1<上線 AND CLOSE>VAR1,LOW *0.98,'見底' ),COLORYELLOW; YCX:=操作>=REF(操作,1); H1:=MAX(MAX(上線,一號支撐線1),一號支撐線); L1:=MIN(MIN(上線,一號支撐線1),一號支撐線); DRAWTEXT(CROSS(上線1,一號支撐線1) AND 上線1>操作 ,LOW *0.98,'全倉' ),COLORYELLOW; SK:=EMA
拓展資料
1.買賣MACD指標由兩行一列組合而成。快線為dif,慢線為DEA,直方圖為MACD。MACD的意義基本上是一樣的雙移動平均線,也就是說,快和慢的分散和聚合平均描述長期和短期狀態和可能的發展和股票價格的變化趨勢,但它是更方便閱讀。 那麼MACD指數呢 Appel MACD指標提出了;1979年,這是一個技術指標研究判斷買賣時機通過聚合與分離之間的短期(常用的12天)指數移動平均線和長期(通常用作26天)指數收盤價的移動平均線。MACD的變化代表了市場趨勢的變化,不同k線水平的MACD代表了水平周期的買入和賣出趨勢。指數的原則 偏離率偏置指標是根據格勞伯移動均線八法則導出的一種技術分析指標。
2.通過一定的數學公式計算和總結價格偏離移動平均線的程度,指出買賣時機。偏離比偏差是一種技術指標,代表了在計算期間股指或個股收盤價與移動平均線之間的差距。這是對移動平均理論的重要補充。它的作用是衡量股票價格在變化過程中與移動平均線之間的偏差

G. 一隻股票的合理價格,運用什麼公式算出來

股票的價格由其預期收入和當時的市場利率兩個因素決定,其公式為:
股票價格=預期股息收入/市場利率
某種股票,當其預期年收入每股為10元(不論其面值多少),市場利率為10%時,則其價格為100元(10/10%)。如果預期收入為20元,市場利率不變,則其價格為200元(20/10%)。如果預期收入為20元,市場利率只有5%,則其市價可達400元(20/5%)。

H. 求股票交易價格計算方法。

舉個例子:某日某股票在集合竟價時間內的買賣申報狀況如下,求集合競價成交價格。 12元價位的成交量最大,為440手,高於12.00元價位的買入委託300手和低於12.00元價位的賣出委託280手全部滿足成交願望。三個條件全部具備,因此12.00元為該股票當日的集合競價的成交價格,即當日開盤。

股票的理論價格的計算公式是:預期股息/市場利率。
得出來的價格一般與發行價格相同,但是發行價格不得低於票面金額。其發行價格一般多於票面價格0.01元,其發行價格為1.01元。市場價格一般是指在二級市場上買賣的價格,是由股票的供求關系決定並受多種因素影響,起伏變化較大。而交易的價格又相對於發行價格而言的一種價格,是指買賣雙方對已經發行過的證券進行交易時報出或成交的價格。
股票交易成交價格是由影響股票價格的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交易技術的角度來看股票交易價格是如何產生的。
1.股票交易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竟價撮合成交。價格優先是指較高價格買進申報優先於較低價格買進申報,較低價格賣出申報優先於較高價格賣出申報。而時間優先是指買賣方向、價格相同的,先申報者優先於後申報者。先後順序按交易主機接受申報的時間確定。 2。集合競價時,成交價格的確定原則是a。成交量最大的價位b。高於成交價格的買進申報與低於成交價格的賣出申報全部成交c。與成交價格相同的買方或賣方至少有一方全部成交。兩個以上價位符合上述條件的,上交所取其中間價為成交價,深交所取距前收盤價最低的價位為成交價。集合竟價的所有交易以同一價格成交。


另外除股價外還有股票交易費。
股票交易費用是指投資者在委託買賣證券時應支付的各種稅收和費用的總和,通常包括印花稅、傭金、過戶費、其他費用等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印花稅

印花稅是根據國家稅法規定,在股票(包括A股和B股)成交後對買賣雙方投資者按照規定的稅率分別徵收的稅金。印花稅的繳納是由證券經營機構在同投資者交割中代為扣收,然後在證券經營機構同證券交易所或登記結算機構的清算交割中集中結算,最後由登記結算機構統一向征稅機關繳納。其收費標準是按A股成交金額的4‰計收,基金、債券等均無此項費用。

二、傭金

傭金是指投資者在委託買賣證券成交之後按成交金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券商的費用。此項費用一般由券商的經紀傭金、證券交易所交易經手費及管理機構的監管費等構成。

三、過戶費

過戶費是指投資者委託買賣的股票、基金成交後買賣雙方為變更股權登記所支付的費用。這筆收入屬於證券登記清算機構的收入,由證券經營機構在同投資者清算交割時代為扣收。過戶費的收費標准為: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基金交易的過戶費為成交票面金額的1‰,起點為1元,其中0.5‰由證券經營機構交登記公司;深圳證券交易所免收A股、基金、債券的交易過戶費。

四、其他費用

其他費用是指投資者在委託買賣證券時,向證券營業部繳納的委託費(通訊費)、撤單費、查詢費、開戶費、磁卡費以及電話委託、自助委託的刷卡費、超時費等。這些費用主要用於通訊、設備、單證製作等方面的開支。

其中委託費在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在上海、深圳本地買賣滬、深證券交易所的證券時,向證券營業部繳納1元委託費,異地繳納5元委託費。其他費用由券商根據需要酌情收取,一般沒有明確的收費標准,只要其收費得到當地物價部門批准即可,目前有相當多的證券經營機構出於競爭的考慮而減免部分或全部此類費用。

I. 求股票趨勢買賣 指標公式。。

非常準的趨勢買賣
(圖片演示在下面網址里)
VAR1:=(C+H+O+L)/4;
賣出:XMA(VAR1,N)*(1+P1/1000),COLORGREEN,LINETHICK2;
買入:XMA(VAR1,M)*(1-P2/1000),COLORMAGENTA,LINETHICK2;
幅度:100*(賣出-買入)/買入,NODRAW;
MA1:=MA(VAR1,3);
STICKLINE(賣出>LOW
AND
賣出<HIGH,賣出,MAX(賣出,MAX(OPEN,CLOSE)),3,0),COLORGREEN;
STICKLINE(賣出>MIN(C,O)
AND
賣出<MAX(C,O),賣出,MAX(OPEN,CLOSE),3,0),COLORGREEN;
STICKLINE(賣出>LOW
AND
賣出<HIGH,賣出,HIGH,0,0),COLORGREEN;
STICKLINE(賣出<LOW,OPEN,CLOSE,3,0),COLORGREEN;
STICKLINE(賣出<LOW,HIGH,LOW,0,0),COLORGREEN;
STICKLINE(買入>LOW
AND
買入<HIGH,買入,MIN(MIN(OPEN,CLOSE),買入),3,0),COLORMAGENTA;
STICKLINE(買入>MIN(C,O)
AND
買入<MAX(C,O),買入,MIN(OPEN,CLOSE),3,0),COLORMAGENTA;
STICKLINE(買入>LOW
AND
買入<HIGH,買入,LOW,0,0),COLORMAGENTA;
STICKLINE(買入>HIGH,OPEN,CLOSE,3,0),COLORMAGENTA;
STICKLINE(買入>HIGH,HIGH,LOW,0,0),COLORMAGENTA;
DRAWTEXT(CROSS(LOW,買入),LOW*0.95,'B'),COLORRED,LINETHICK2;
DRAWTEXT(CROSS(賣出,HIGH),HIGH*1.02,'S'),COLORGREEN;
綠上賣,紅下買。

J. 股票的合理價位如何計算

揭開價值投資和合理價位的謎團(股票篇)
關於這個命題,臨淵已經醞釀了很久了。本該早已經寫出,無奈最近股市正處多事之秋,各種問題紛至沓來,臨淵只能先分析一下形式,先幫大家梳理思緒。於是,這個命題的討論和編寫就耽擱了下來。(註:多事之秋,呵呵,真是很形象的形容現在的股市,正好秋天股市多事)

序言:中國證券市場,經過十幾年的潮起潮落,逐漸走向了正軌。我們今天經歷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粗曠型市場向科學集約型市場轉變的歷史過程。因為國家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需要,這個過程被大大縮短了,我們需要用1-2年的時間走過西方世界10年走過的歷程。在這個歷史時刻,大多數人感覺跟不上股市的節奏,實際上是沒有跟上國家快速改革的步伐。市場的不斷健全和穩定,追求超額回報的機會將會不斷變少。過去那種隨意操縱股票價格,任意拉抬如開飛機,遠遠脫離股票本身價值的事情,將隨著改革的步伐,漸漸的被控制和消失。股票投資以「價值」為核心,「只論多空不言庄」將是證券市場下一個階段的主題。所以,在迎來市場變革的今天,臨淵認為我們首先就要擺脫過去的觀念,與時俱進。臨淵可以很肯定的說,股票的「價值」作為我們「投資」的核心理念的性質,將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顯得重要。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衡量價值投資和合理價位呢??關於這個問題,臨淵覺得需要分把基金和股票分開論述比較科學

首先,我們先從股票開始談起:

1、關於「分紅率」。談論股票的價格是否合理,大多數的朋友不了解以什麼樣的標准進行衡量比較好。臨淵認為,以銀行利率回報來衡量相對比較有參考價值。那麼,我們首先確認07年央行的利率目標為五年存款4.5%/年。

舉個例子就是:如果我們存款100000元5年,那麼年回報將是4500元;瞥去股票炒做和遠期發展因素,如果我們把銀行利率等同股票回報,也就是說存款等於我們買進了一隻雷打不動年「分紅率」22倍的股票。

2、關於「分紅率」的換算。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還是年「分紅率」,還不是「市盈率」。「市盈率」只能說明企業的贏利能力,還不能很確切的說明購買股票的實際回報。大多數時候,企業贏利並不會作為分紅給予每一位投資者。因為運營的需要,企業贏利很多時候會被拿來做企業經營發展用,所以很多時候分紅就被轉股、增股、欠債的形式所代替

舉個比較形象的例子,如果在牛市中,我們購買一隻股票本應該只值5元,買了10000股,但是因為暴炒變成了25元,這個時候本應該每股分紅1元/股,但是企業用轉股的形式,把分紅變成股票。那麼我們本來應該得到的10000元分紅,就只變成了200股股票。如果考慮價值回歸和進入熊市的因素,價格回歸到10元,那麼我們本應該得到的10000元分紅就變成了4000元。

呵呵,兩者是不是差距很大。所以,「市盈率」根本不能和「分紅率」比較,從作用角度考慮,「分紅率」的實際回報參考價值至少是「市盈率」的1.5-2倍。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存銀行的回報以「市盈率」計算,存銀行就等於買了一隻「市盈率」只有11-15倍的股票。

(註:這里所謂「分紅率」和「市盈率」的換算,不能統一來看。其中有一個「紅利指數」在其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紅利指數」高的股票可能能按1:1換算,「紅利指數」低的股票可能會誇張到要按1:100換算,所以臨淵文中1:2的換算還是說的業績比較好的股票,垃圾股不在此列)

3、關於遠景。當然,在投資股票的時候,我們還要充分考慮該企業未來發展。也就是經常說的「遠景」。不可否認,很多機構經常會對一些關注企業進行未來業績的評估。但是,臨淵認為「遠景」仍然需要經過自己很仔細的研究和分析。股票是一種很錯綜復雜的集合體,有很多現象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在股票真實「市盈率」和「遠景」判斷上,例如企業合並收益、投資收益、出讓財產收益、資金注入收益等許多一次性收益,在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漏洞誇大業績以後,會不斷的誤導我們。

所以我們在判斷上,不能只相信機構的數據。機構經常會在有意無意間,把這些誇大的數據計算進去,做一份似模似樣的預測表。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如果沒有仔細的研究和甄別,很容易就會被機構套住。

4、關於行業。在投資股票時,認清今後的行業趨勢是很重要的。我們沒有辦法從今天很詳細的去分析未來幾年的細分行業趨勢。但是,從大的戰略角度我們還是可以做分析,然後就大戰略根據每年的變化,來看清細分行業的輪動變化。從大的戰略角度看,臨淵認為,資源類、農業類、新興能源類、節能類、服務業類、社會建設完善相關類、金融類、高新技術類將是下一個階段的主題。臨淵這里所論述的和我們常規所劃分的行業有很大不同,屬於各個行業板塊中的一部分,但是卻有一定的針對性。

5、關於「資金注入」和「行業整合」。關於這點,臨淵在過去的文章中已經有詳細分析,這里就不多說了。總結來說,臨淵引用投資大師彼的.林奇就是「不要相信烏雞會變鳳凰」。從世界企業發展史來看,絕的多數的所謂「資金注入」和「行業整合」都是以失敗而告終的。就算整合成功,企業總體利潤上升,在面對企業規模變大和股票巨量增發的前提下,我們每一股的收益提升空間也是十分有限的。

那有的朋友會問,既然企業「資金注入」和「行業整合」失敗可能大,那為什麼高層還樂此不彼呢??簡單的回答就是「資金」。只有在牛市股價高企的時候,採取這些舉措才能吸引到最大數量的資金。(有了錢什麼都好辦了,不是嗎??呵呵)

所以臨淵一直認為,除了極少數優質企業以外,大多數「資金注入」和「行業整合」的行情只適合中短期參與,如果想長期參與,可能在最後跌的都哭不出來的時候,別人用一句話就能讓你啞口無言,那就是「股市有風險」。

6、關於現中國市場的總體「市盈率」承受能力。臨淵覺得結合中國人的理財習慣、日本股市發展對比、中國企業的未來上升空間三點來看,大概靜態「市盈率」平均在30倍還是一個能夠接受的數字。臨淵很討厭有些人用動態「市盈率」去偷換概念。把原本高的嚇人的平均市盈率,用動態數據一扭曲,就誤導了很多不明就裡的人。宣揚這個概念的,其中有些人是別人利用的棋子,而有些人就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別有用心的惡魔。

所謂動態「市盈率」,說白了就是拿明天的還是預測的數據,來透支今天的股票價格。例如就現在看,平均靜態「市盈率」已經高達70多倍,已經遠遠高於了警戒線。但動態「市盈率」一衡量只有30多倍,在一些人的可以扭曲和誤導下,這個數據麻痹了很多人的神經。

要知道,日本當年進入10年經濟崩潰前的1982-1989年,其中最高的一天市盈率也不過高達92.28倍(1987年10月14日),引發了嚴重的泡沫經濟。可笑還有些人還在不斷利用媒體麻醉別人,稱什麼泡沫才剛形成。

所幸,管理層在相關方面已經作出了不少良性舉措,在遏止過熱方面開始逐漸發揮效用。關於具體舉措以及作用臨淵以前也有詳細分析,就已經發生的看,作用和影響分析基本到位,今天不再詳細復述。

在我們面前只要兩條路可以走,1、不斷的上沖,超過日本的記錄,再不斷的上沖,超過中國能夠支撐的極限,隨後同樣陷入倒退的10年的困境。
2、及時調整,回歸價值,多方舉措改革不斷深入,將金融危機的風險有效的控制在能力范圍之內。

臨淵堅信,我們睿智的管理層,應該能夠選擇一條正確的路,帶領我們走出困境,走向光明。

總結,臨淵認為就現在估值這么高的前提下,股票「長線」投資標准分為以下幾點:

1、屬於資源類、農業類、新興能源類、節能類、服務業類、社會建設完善相關類、金融類、高新技術類,這些產業中的優質企業

2、含「遠景」預期,在09年以前,真實市盈率在15倍以內的企業

3、具有良好技術優勢,廣闊發展空間,行業龍頭企業

有的朋友可能會問,這么高的要求,現在哪裡有什麼股票能達到標准??臨淵回答,要不臨淵怎麼一直強調現在值得長線投資的股票只有千分之五。要不臨淵怎麼一直強調現在股票股值太高。要不臨淵怎麼一直強調現在主要以短線投機為主,而不是長線投資為主。這些答案臨淵過去已經有了詳細描述,想知道答案的朋友,不妨回看臨淵過去的文章。

題外:臨淵過去分析的管理層舉措,「港股開通」、「紅籌回歸」的影響已經成為了現實。最近,臨淵認為管理層將壓制基金操作的預測,也開始出現了變為現實的跡象。隨著管理層推出「證監會關注基金銷售七種異常交易行為 」的舉措,一場控制基金資金鏈的行動將要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