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眾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批 江淮大眾將進入快車道
11月2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江淮大眾增資相關事宜已獲得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備案通過。這也意味著增資國產已經基於最後的執行階段。
在大眾汽車轉型戰略中,中國市場的作用舉足輕重。大眾中國執行副總裁劉雲峰曾表示,在中國市場,大眾汽車計劃到2025年共推出30款新能源汽車,實現新能源汽車占整體產品組合至少35%的比例。同時,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50萬輛。
不過,雖然大眾這樣的傳統汽車企業在新能源方面,現在看經驗還不算是特別足的,但跟造車新勢力相比,傳統汽車企業他們畢竟是資金比較雄厚,而且有強大的全球銷售網路還有品牌,所以這些老牌的汽車企業的入局無疑會極大地加快電動車的發展,從這方面來講,對汽車行業會有深遠的一個影響。而對於消費者來說,肯定會在這種變革之中受益,會買到更安全、性價比更高的電動車的產品。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江淮汽車股價漲停!大眾中國增資江淮控股和江淮大眾定格
繼5月29日,有關媒體便傳出大眾將投資10億歐元獲得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及同時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後,有關大眾和江淮的收購再獲進展。
12月3日,江淮汽車董事會披露公告稱,大眾中國投資對江汽控股的增資和大眾中國投資、江淮汽車對江淮大眾的增資事項已完成工商登記變更。其中,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
其中大眾中國投資對江汽控股增資人民幣2,382,732,197元,大眾中國投資對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首期增資人民幣1,609,560,932元,兩項交易同時已完成。
而借大眾增資江淮汽車的東風,江淮汽車自身也在積極謀求轉變,在乘用車領域將"去JAC"化,重造大眾"思皓"品牌,進一步推動江淮乘用車品牌年輕化。據江淮汽車透漏,未來幾年,將依託全新模塊化平台,推出多款全新車型和改款車型:入門級緊湊型SUV——X5、A級SUV——S811、純電A級SUV——X811、A+級SUV、全新中級轎車以及現有重點新品改款,達標一個,共標一個,滿足用戶出行解決方案。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則表示:"此次投資將進一步深化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實現本土化及可持續移動出行的戰略。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也將給予大眾汽車集團更多機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江淮汽車股還值得買嗎江淮汽車 2021年報江淮汽車股票今天收盤多少
近幾年,全球多個國家就發布了將來幾年或十幾年後禁止出售燃油車後,很多出名的品牌車企的研發方向紛紛轉向新能源汽車。使得新能源汽車領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紅利和前景,並且目前新能源汽車領域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該行業的發展和研發將會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作為投資者的我們是否存在機會一起搭上這趟駛往未來的"列車"呢?剛好今天就可以好好跟大家講解一下汽車行業的上市公司--江淮汽車!
在對江淮汽車進行分析前,我整理好的汽車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汽車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於1964年,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研產銷和服務於一體的汽車企業集團。如今公司是安徽省12家重點企業集團之一,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汽車品牌前5強,研發、生產和銷售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等是公司的主要營業范圍。
大致敘述了江淮汽車的公司情況後,我們來了解下江淮汽車公司有什麼長處,值不值得我們理財?
亮點一:細分市場領先優勢
據2017年報告顯示,在輕型貨車方面,公司一共賣出了19.1萬輛,銷量在同行業該領域排得上號。而且MPV銷量在逆勢中增長,在銷量方面,全年達到了6.65萬輛。在出口方面公司做的很好,在同行業中排名第四。其中輕卡和高端輕卡出口還是跟以前一樣排行第一,SUV出口數量已經大於4萬輛,位列行業出口第一。
公司的MPV及輕卡在國內外市場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幫助公司可以在該細分領域保持地位不變以及擴張。

亮點二:新能源車先發優勢
在2017年,江淮汽車的新能源乘用車銷售數量是2.83萬輛,同比增長比較則為53.86%。以及公司在新能源技術積累、市場推廣、合資合作這些方面都屬於行業中領頭羊。以及公司還跟華霆動力、巨一自動化分別在電池系統、電機電控領域協作開辦了合資公司。
這時候,公司更是與大眾的合資公司、蔚來汽車均有合夥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項目,為公司將來在新能源領域占據優勢地位。
然而篇幅受限的緣故和江淮汽車相關的更多的深度報告與風險提示,你們可以直接查閱下文,點擊鏈接來看看吧:【深度研報】江淮汽車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中國的汽車品牌在2021年順利完成從追逐世界品牌到齊頭並進一起跑的目標,徹底超越對手的關鍵一年。中國汽車在世界領域中不斷占據技術和先發制勝優勢,尤其是是新能源汽車在我國得到政府的積極支持和市場的普遍認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中國汽車銷量和認知度有超越歐美日國家的大部分出名的老車企的可能性。
總的來說,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研發技術得到國際和國內的著名車企認可,今後有望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標桿之一!
然而文章具有延時性,假若想更准確地得知江淮汽車行情,可以直接點開下方鏈接,有專業的投顧給你提供幫助,看下江淮汽車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江淮汽車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02,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肆』 我買了江淮汽車600418,請高人分析一下這支股票怎麼樣
10元是重要支撐,只要不破10元這只股是安全的。該股現處於下降通道中,破10元可能會急跌,無利可圖,建議賣出規避風險!
『伍』 江淮汽車股價7次漲停後又現跌停 市值一周內已翻倍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海宣?在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對江汽控股的重大投資簽約後,江淮汽車(SH.600418)股價表現出劇烈動盪的態勢。6月1日收盤,江淮汽車股價9.97元,漲10.04%,收獲9個交易日內的第7個漲停。不過,6月2日江淮汽車股價開始回落,當日下午一度盤中跌停,截至收盤大跌9.73%,收於9.0元/股。
近兩年陷入虧損的江淮汽車,在股市鮮有如此強烈的表現。江淮汽車年度財報顯示,2018年江淮汽車虧損7.86億元,2019年扭虧為盈,凈利潤1.06億元,而當年的政府補貼高達11.17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江淮汽車營收91.3億元,同比下降37.66%;歸屬上市股東凈利潤為-3.56億元,同比下降650.70%,現金流量凈額為-19.15億元。
如此的業績之下,江淮汽車上一次股價超過10元/股還是在2017年12月份。2019年4月份,大眾入股江淮的消息首次傳出,曾引發江淮汽車數輪漲停。而今年5月下旬,大眾汽車入股江淮汽車的消息再度傳出,引發了江淮汽車這一輪瘋狂的股價飆升。
在5月20日-6月1日期間的9個交易日,江淮汽車共收獲7個漲停。其股價已經由5月19日4.96元/每股的收盤價漲至6月1日的9.97元,漲幅超過101%,江淮汽車市值也增長近100億元。
5月29日,江淮汽車正式發布公告稱,大眾汽車集團擬通過增資方式,獲得江淮汽車控股股東江汽控股50%股權;此外,大眾將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根據雙方發布的公告,關於增資的最終協議預計在7月底前達成。
公開資料顯示,江汽控股是江淮汽車的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5.23%,而江汽控股是安徽省國資委投資的全資子公司。另外,此次增持之前,大眾、江淮汽車各持有合資公司江淮大眾50%的股份。這也是繼華晨寶馬之後,車企合資股比開放政策發布後外資持股比例超過中資的又一案例。
大眾汽車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車企之一,它的入股引發外界對江淮汽車前景的普遍看好。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在5月29日與中國媒體溝通時表示,這輪投資以後,股權的變化將提高江淮大眾的決策速度、效率,控股江淮大眾將加快大眾在中國的電動戰略發展進程。
根據雙方公告,大眾汽車與江淮汽車的合作集中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電動汽車發展勢頭迅猛,為江淮大眾的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同時我們將與國軒高科在電動汽車電池電芯領域積極開展戰略合作。」大眾汽車表示。現階段,大眾汽車已經是中國市場最成功的外資車企之一,但目前其產品主要集中在燃油車領域。2019年,大眾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達到20%;同期,所有中國自主品牌的市場佔比為39%。而此番大眾對江汽控股、國軒高科總共約20億歐元的投資,將構建起大眾在中國市場從電池到整車的新能源閉環。
按照大眾汽車規劃,小型走量的新能源車型會更適合江淮大眾,這也能避免江淮大眾與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在產品上的沖突。公開資料顯示,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已經布置了大眾ID系列純電動車型的生產計劃。此外,大眾集團旗下有定位更低的「MEB Entry」電動平台。
根據江淮汽車5月29日發布的公告,大眾集團將授予合資公司(江淮大眾)大眾集團旗下的主流品牌及一系列新能源產品,合資公司規模在 2029 年間達到年產量 35萬-40萬輛,各方正在就具體品牌、產品及產量計劃進行洽談和商議。目前,江淮大眾旗下擁有新能源汽車品牌思皓,在售車型僅為E20X一款。
投資銀行中金公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我們認為此次大眾獲得江淮大眾控股權後,或將更有動力將西雅特引入合資公司,與大眾旗下捷達和斯柯達一道,進一步滲透中低端車市場。」據了解,西雅特是大眾汽車旗下的汽車品牌,定位低於大眾品牌,目前主攻歐洲市場,近幾年銷量一直在爬升。
現階段,江淮大眾仍處於虧損當中。財報數據顯示,江淮大眾2019年營業收入為2.28億元,凈利潤為-3.64億元,而2018年江淮大眾虧損2.74億。
「同是股權變更,華晨寶馬利益重新分配,而江淮將得益於混改。」中金公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該研究報告同時預計,江淮大眾後續有望受益於合資帶來的技術、資金與人才資源,利好上市公司整體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江淮汽車股價瘋狂上漲期間,江淮系另一上市公司安凱客車的股價僅上漲了17%左右。公開資料顯示,安凱客車是生產各類高中檔、大中輕型客車及汽車零部件的上市公司,江淮汽車持有安凱客車25.20%股權,為安凱最大股東。日前,大眾中國高管向媒體透露,大眾入股江淮後,目前業務合作不會深入到商用車領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江淮汽車股票現價
江淮汽車股票現價是17.05元。
大眾入股江淮,江淮大眾積極大力發展新能源車,將大眾的主力車型和主要生產基地定落江淮,奠定了江淮的新能源龍頭地位,山雞變成金鳳凰,比特斯拉更火爆。江淮的閑置產能充分利用,江淮的配套底盤必質優量增,江淮品牌價值必飛躍躋身世界前列。再按江淮大眾年產二十萬輛算一下,江淮汽車將增加二十億凈利潤,加上自身業務提升,股票漲勢可以讓大家期待。
拓展資料
關於江淮汽車
集團前身是創建於1964年的合肥江淮汽車製造廠,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研產銷於一體,以「先進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並舉,涵蓋汽車出行、金融服務等眾多領域的綜合型汽車企業集團。上世紀90年代,江汽集團研製出了中國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客車專用底盤; 自2009年起,共10款自主研發的發動機,榮獲「中國心」十佳發動機; 自產6DCT變速箱,打破合資品牌對中國汽車市場自動變速箱技術的壟斷 。
公司最新動向
1.江淮汽車累計擁有授權專利14456件,其中發明授權2522件,實用新型8300件,外觀設計3634件,並持續轉化為用戶體驗的不斷提升。截止2020年5月,江淮汽車已擁有多個國家級科研平台、兩個海外研發中心,形成了整車技術、核心動力及軟體系統等完整的正向研發能力。以國內先進、國際領先為目標,江淮汽車在節能減排、智能安全、輕量化、NVH、製造工藝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
2.江淮汽車通過武漢市紅十字會捐贈1000萬元現金,馳援武漢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2月9日,江淮汽車向安徽省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再捐500萬元現金。新冠肺炎疫情,給汽車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了嚴峻挑戰。面對疫情,江淮汽車一方面嚴密防控,一方面積極復工復產、推動服務升級。同時,江淮汽車還擔當起國企的社會責任,捐款1500萬元,並全面動員內部力量,支援疫情阻擊戰。
『柒』 江淮大眾增資塵埃落定,大眾(安徽)登場
稍早前,大眾集團在電氣化轉型戰略中明確表示,將在2024年前向混合動力、電氣化和數字化領域投入600億歐元,其中330億歐元將用於電氣化領域支出。據江淮大眾方面透露,其仍聚焦在新能源乘用車,第一款車型將來自大眾MEB平台。
為了推進產品布局,江淮汽車在6月與大眾汽車簽署了《關於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之產品組合框架協議》。協議的目標是,在2025年生產20萬~25萬輛,在2029年生產35萬~40萬輛,預計總收入在2025年達到300億元人民幣,在2029年達到500億元人民幣。而且,按照此前大眾集團承諾的,在大眾中國投資成為江淮大眾75%股權的股東之後,將授予合資公司4~5個大眾集團品牌產品。
另一方面,大眾的增持或許也為江淮汽車帶來更多希望。江淮汽車近年銷量嚴重下滑,乘用車表現尤為明顯。江淮汽車今年上半年年度報告顯示,營業收入為249.4億元,同比下滑7.6%。業內紛紛猜測,江淮大眾或將是江淮汽車乘用車板塊的轉機,尤其在獲得大眾加碼之後。
總體來說,大眾安徽的出現可能意味著,隨著中國汽車股比將逐漸放開,汽車行業對等合資的時代正在慢慢逝去,國內新能源的競爭環境將越來越激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為何大眾「勒緊褲腰帶」也要狂砸10億歐元入股江淮
2020年5月29日,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與德國大眾汽車集團戰略合資合作協議簽署暨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德國大眾汽車將投資10億歐元,獲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時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並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大眾集團承諾,在大眾中國投資成為江淮大眾75%的控股股東後,將進一步細化優化江淮大眾的產品組合框架,進一步推動集團在中國的電動化戰略。深入合作推動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電動化戰略落實。
自2020年5月20日至6月4日,江淮汽車(600418.SH)已經七次漲停,從5月29日大眾入股江淮汽車一事塵埃落定後,短短5天已經為江淮股價帶來近100億的市值增長,這不僅僅只是打響跨國企業參與國有車企混改的第一場戰役,同時也蘊藏著大眾汽車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野心。
要知道其實在疫情期間,大眾已經蒙受了巨大損失,根據其公布的財報,這家企業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現金流已經達到了負25億歐元。與此同時,在英國、德國等地,大眾在「排放門」官司中相繼敗訴,即將面臨大規模群體性賠償。即便「口袋」已經如此緊張,大眾仍然豪砸10億歐元入股江淮,這盤棋的魅力究竟有多大,能讓大眾不惜「勒緊褲腰帶」也要下完?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選擇江淮
眾所周知,大眾在中國有三個合資夥伴,除了江淮汽車,另外兩個分別是一汽集團和上汽集團。汽大眾成立於1985年,上汽集團和大眾各持股50%,旗下包含斯柯達、桑塔納、帕薩特等眾多熱銷車型;一汽-大眾成立於1991年,一汽集團和大眾、奧迪分別持股60%、30%、10%,旗下包含奧迪、邁騰、高爾夫等大量熱門車型;江淮大眾成立於2017年,江淮汽車和大眾各持股50%,旗下僅有思皓一個品牌和2019年9月才上市的一款思皓E20X純電動車型。江淮大眾似乎成為了那眾望所歸的「軟柿子」。
而在小編看來其實江淮汽車的造車水平在自主品牌陣營中,其實並不那麼耀眼,江淮汽車自身的經營狀況也不佳。近年來江淮汽車業績持續下滑,曾經聲勢浩大的「商轉乘」戰略,最終也因乘用車銷量不斷下滑而宣告失敗。2019?年,江淮汽車盈利1億元,但這個數據是加上了政府補貼11億元後的結果,如果只看扣非凈利潤,虧損達9.78?億元。另據了解,自2017年以來,江淮汽車已經連續三年扣非凈利潤為虧損,合計虧損29.48億元。三年來江淮汽車共計收到29.97億元政府補助,占公司歸母權益的23.79%。綜合以上因素不難發現,成立時間最短、合資公司和中方公司經營均較差的江淮汽車無疑最為弱勢,方便大眾「下手」。
第二個問題:大眾「圖」啥
提到我們國內的新能源汽車,近年來的發展可以說是像「雨後春筍」一般,特別是在限行限購的大城市,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更是極其火爆。在國家政策這塊,新能源汽車是能夠免費獲得限行城市新能源牌照的(北京能夠直接獲得搖號機會),而且還能享受國家的高額補貼。每次說起新能源汽車,可能大部分消費者都會想到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不可否認,這兩家車企在營銷上確實下了很大功夫,不過,要是說起新能源的技術,江淮汽車可以算是自主品牌中的鼻祖。
早在2009年,江淮汽車就提出了iEV純電動驅動路線,堅持迭代研發,構建五層次研發體系,到2010年的時候正式確立了純電動驅動路線,並在當年將591台新能源產品投放到市場。截止今年,通過11年7代技術研發,識別、攻關和積累了決定電動車產品成熟的核心技術,最終構建了國內最為成熟的iEV電動車技術平台。
而大眾除入局江淮混改外,大眾集團還投資約11億歐元,獲得了國內電池生產企業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26%的股份,並成為其大股東。在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迪斯看來,選擇中國第三大電池供應商國軒高科來投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國軒高科與江淮大眾同在安徽合肥,從地緣來看,能夠產生非常好的物流和研發協同效應,通過合作,把安徽省以及合肥市打造成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重要基地。不難看出,此次大眾投資重心放在新能源汽車這塊「蛋糕」上,並且早前業內普遍認為,與大眾"聯姻"的主角會是江淮大眾。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大眾的胃口豈止是江淮大眾,而是整個江淮汽車集團。
再說說江淮的商用車領域,與自己的乘用車領域的慘淡不同,江淮在2019年商用車市場領域可算是風生水起,大家請看上圖,在其他家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江淮汽車在商用車領域同比增長高達43%,位居銷量排行第六名,大眾是否也看上這塊「大蛋糕」我們還不得而知,但你要說大眾沒「惦記」,可能大家也不信。
第三個問題:江淮為什麼會「委曲求全」
之前我們也分析了江淮自身的經營狀況不佳,近三年來江淮汽車乘用車板塊銷量分別同比下降39.5%、12%、17.8%。到了2020年一季度,江淮乘用車銷量僅2.7萬輛。如果沒有諸如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損益的「幫忙」,江淮汽車恐怕會走入「退市整理」階段。
為了自救,江淮汽車甚至走上了變賣資產的道路。2019年9月,江淮汽車公告擬協議轉讓所持安凱客車的股份。協議轉讓完成後,江淮汽車將不再是安凱客車的控股股東。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眾宣布入主江淮之前,江淮汽車市凈率僅為0.74,已經「破凈」,即市值已經低於凈資產。這說明,資本市場對江淮幾乎沒什麼信心了。
一個僅靠政府補貼勉強存活的企業,有什麼理由不"背水一戰"呢?而就在一年前,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率團來到西班牙巴塞羅那,與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迪斯博士共同敲定了建設合肥智慧城市的項目。其中的參與方就包括了大眾中國及旗下全資子公司逸駕智能、合肥市政府及江淮汽車。我們不妨大膽猜測,大眾參股江淮汽車,背後或許可能是地方政府的授意。
第四個問題:江淮將會能得到什麼
5月29日,大眾集團正式宣布入股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並將其在江淮大眾合資公司中的股比提升至75%。作為交換,大眾不但要付給江淮10億歐元,還承諾給江淮大眾升級工廠。最為重要的是,大眾承諾會將集團內部的「主流品牌」,及一系列新能源產品授權給江淮大眾生產。只不過這所謂的「主流品牌」指的是誰呢?
若寬泛的理解,大眾集團下屬的主流品牌有大眾、奧迪、斯柯達、西雅特,其中西雅特已經在2個月前被迪斯親口否決;奧迪則由於其豪華屬性,授權給江淮大眾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此看來,「主流品牌」的有力競爭者就只有斯柯達品牌和大眾品牌了。
如若再結合大眾集團近期的新聞來看,這個潛在品牌的目標就會被鎖定在大眾品牌上,因為在迪斯宣布西雅特暫停入華後,由西雅特品牌一直主導的,內部代號為「MEB Entry」的入門版MEB純電動車項目,就被分配給了大眾品牌執行。大眾品牌極有可能帶著入門版MEB電動車項目,為江淮大眾打開大門。通過變革江淮大眾管理模式,大眾汽車集團將推動合資企業業務向前邁進,將進一步強化正在推進的電動化戰略。據了解,江淮大眾計劃到2025年再推出5款純電動汽車,同時建立、完善電動汽車工廠和研發中心。
第五個問題:10億歐元價格是否合適
入主江淮汽車和增資江淮大眾,大眾方面花了10億歐元,相當於約79億元人民幣。這個價格是否合適?其實,這點大家不用擔心,像這樣的外資花錢買了國有國企的股份情況,國企的個股股份,作價都是由國資委指定的資產評估公司來評定,類似賣便宜了、賤賣了都是不可以的,因為不是自己想開價多少就是多少,就連里外勾結什麼的也行不通,同時像這樣的情況,自然會考慮未來的增值,所以在小編看來,這個價格應該是綜合利弊的出來的一個合理價值。
而跨國公司進入混改,不僅帶來了資本,還會帶來技術、管理經驗等,對江淮汽車來講是重大利好,對大眾而言,無論是增資江淮汽車,還是參股國軒動力電池企業,都是期望對中國的電動車市場進行戰略布局。
車事總結:在愛情之中,不宜討論誰的付出、收獲更多,但在「大眾入局江淮混改」上,卻有必要談個清楚,因為這並不是一個引「狼」入室,這可能是一個罕見的多方共贏案例,布局中國商用車市場、佔領入門級電動車市場,這兩件事已經足以解釋為何大眾要在困難時期「勒緊褲腰帶」瘋狂砸錢了;而江淮汽車在這次股權變更後也會擁有強大的背書,以後產品再度宣傳「德系品質」的時候也會更加名正言順,這筆交易可謂雙贏。而且不僅僅江淮、大眾雙贏,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也公開表示「大眾入股江淮對蔚來來說具有正面影響」;就連購買了江淮汽車股票的吃瓜群眾也賺的盆滿缽滿。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江淮汽車這支股票,現在還能不能買做長線合適嗎
從個人操作而言,此股你可以擇機而入,最好在低開,或者回調時介入,此股目前價格雖然不在低位,也不是最低價,但絕對有上漲空間,可介入持有,至於出的時機,你以後可以再問我.
『拾』 江淮汽車股票能漲上來嗎,我是11元買的
還會大漲,當別人都覺得不會漲時他偏偏會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