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買賣 » 股票買賣個稅計算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買賣個稅計算器

發布時間: 2022-09-09 15:17:39

㈠ 個稅計算器2021稅率表

一、2022個稅稅率表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
1.年度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 速算扣除數:0
2.超過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速算扣除數:2520

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5000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
從以上稅率可以看到,如果工資剛好是5000元,那麼是不需要納稅的。如果工資超過5000元就開始納稅,工資越高稅率越高,那麼納稅金額就越多。
工資一萬元要交多少稅?
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征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工資月收入10000元,起征點5000元;其他扣除0元;專項附加扣除0元;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210元。
稅額=(10000-5000)×10%-210=290元。也就是說,稅後工資是9710元。

二、2022年個人所得稅扣除標准
根據預扣預繳法,個稅的計算公式如下: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本年度累計應發稅前工資—累計個稅起征點—累計五險一金個人部分—累計專項附加扣除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三、個人所得稅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㈡ 原始股票交易稅是多少

賣掉原始股,還需要按賣掉後的成交價減去成本後的盈利要交20%的所得稅。

㈢ 個人轉讓(買賣)股票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票轉讓所得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財稅字第040號)「經國務院同意,決定今明兩年(即1994、1995年)對股票轉讓所得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關於股票轉讓所得1996年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經報國務院同意,1996年對股票轉讓所得仍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以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轉讓股票所得繼續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財稅61號)「為了配合企業改制,促進股票市場的穩健發展,經報國務院批准,從1997年1月1日起,對個人轉讓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繼續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之規定,自1994年起,個人買賣股票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轉讓股票所得繼續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財稅字[1998]61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167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財稅[2002]128號)等文件規定,個人買賣股票及開放式基金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但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應徵收個人所得稅。個人買賣其他有價證券所得應征個人所得稅。

㈣ 買賣股票取得差價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的公式

免徵個人所得稅。

《關於個人轉讓股票所得繼續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財稅【1998】61號):從1997年1月1日起,對個人轉讓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繼續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稅法第二條所說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

(九)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建築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擴展資料:

二級市場買賣新三板股票差價收入免徵個稅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8年9月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對個人在二級市場買賣新三板股票比照上市公司股票,對差價收入免徵個稅。業內人士表示,這是新三板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將對於市場信心起到積極的提振作用。新三板改革政策有望加速推進。

業內人士介紹,根據2013年12月出台的《國務院關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規定,市場建設中涉及稅收政策的,原則上比照上市公司投資者的稅收政策處理。但並未明確新三板股權轉讓是否需徵收個人所得稅。

㈤ 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是什麼意思,怎麼計算

對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例如,某人股息所得為4000,個人所得稅=(4000-800)*20%=640元。

1、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是指個人的存款利息(國家宣布2008年10月8日次日開始取消利息稅)、貨款利息和購買各種債券的利息。股息,也稱股利,是指股票持有人根據股份制公司章程規定,憑股票定期從股份公司取得的投資利益。

紅利,也稱公司(企業)分紅,是指股份公司或企業根據應分配的利潤按股份分配超過股息部分的利潤。股份制企業以股票形式向股東個人支付股息、紅利即派發紅股,應以派發的股票面額為收入額計稅。

2、財產租賃所得

財產租賃所得,是指個人出租建築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財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

3、財產轉讓所得

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建築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自有財產給他人或單位而取得的所得,包括轉讓不動產和動產而取得的所得。對個人股票買賣取得的所得暫不征稅。

4、偶然所得

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取得的所得是非經常性的,屬於各種機遇性所得,包括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含獎金、實物和有價證券)。個人購買社會福利有獎募捐獎券、中國體育彩票,一次中獎收入不超過10000元的,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10000元的,應以全額按偶然所得項目計稅(截止至2011年4月21日的稅率為20%)。

(5)股票買賣個稅計算器擴展閱讀

征稅對象:

1、法定對象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台同胞。

2、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3、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個人所得稅

㈥ 個稅計算器2020計算公式

個稅計算器2020計算公式具體如下:
1、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3、累計減除費用,按照個稅起征點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累計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月*當前月份;
4、其中,速算扣除數和稅率對應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分為7個檔次。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0元的,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為0;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210;而最高的一檔,也就是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為15160;
5、工資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應納的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遵循公平合理、利於民生、簡便易行的原則。第五條 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學歷教育包括義務教育(小學、初中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年滿3歲至小學入學前處於學前教育階段的子女,按本條第一款規定執行。

㈦ 股票分紅個人所得稅 計算方式

大多數人對於股票分紅理解的不是很透徹,對於少部分人來說它很清晰透徹。大家跟著學姐一起學習一下關於股票分紅的知識吧,不太懂股票分紅的朋友,閱讀完這篇就會了解了!
在看之前,緊跟學姐的節奏,帶你們領取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還不趕緊收藏起來:【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股票分紅的意思
(1)股票分紅是什麼?股票多久分一次紅?
股票分紅就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上市公司在經營和投資所得的盈利中,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對於大多數情況來說,上市公司會選擇在半年報或者年報的時候進行分一次紅。不能肯定是這個時間,還是得看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具體情況以公司發布的公告為准。
(2)股票怎麼分紅?怎麼領取?什麼時候到賬?
股份分紅是有兩個方式的,送現金和送股票,好比「每10派X元」是表示每十股派x元的現金的意思。「每10轉X股」就意味著這只股票每買10股會送你10股股票。
一般分紅都是除權除息日當天就能到賬的,不過也存在一些例外。具體還是要看看上市公司是怎麼安排的,到賬時間一般不會超過半月。就像那種大盤股,分紅涉及的金額比較大,結算時間就要長一點。分紅送股送現金都是自動進行的,根本不需要投資者做任何操作,只需要花一點耐心等待。
(3)怎麼知道有哪些分紅的股票?怎麼查看自己的股票有沒有分紅?
要是有股票分紅,上市公司會發出告示,你可以在手機的行情軟體中進行了解。但絕大多數的行情軟體對分紅信息做得並不是很好,由於信息不及時導致許多投資者失去了投資良機。這款軟體可以良心推薦給你,股票的解禁、上市、 分紅等等信息,你都可以通過這個投資日歷來獲取,絕對是很多股民都很喜歡的炒股神器,歡迎大家來點擊領取喲!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助你快速了解行情
(4)股票分紅需要扣稅嗎?如何規定?
根據規定可得知,股票分紅需要繳稅,股票所得紅利扣稅額度與持有股票的連續時間長短兩者關系是直接的。對於不是同一時間買的股票,就按照「先進先出」的這個原則,對應計算持股的時間。具體的交稅標准可以查閱下圖。

三、股票分紅是利好還是利空,可以買嗎?
不過長期來看,分紅對股價來說更多的是偏中性的,這不可以來作為買賣憑據,評議一家上市公司的好壞是否分紅並不是唯一依據。
原因是股票分紅的影響時間並不長,長期的行情走勢還是要參照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基本面傑出的公司, 總體趨勢一般說來都處於上漲,長期趨勢不受短期漲跌的影響。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去看公司的內在價值和成長能力等,乾脆點開下面的鏈接,開始進行診股,你會獲得專業的投顧為你進行專業的分析,你看中的股票值不值得買:【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9-02,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㈧ 十三個個稅計算器

十三個個稅計算器

個稅計算器,又名「個人所得稅計算器」,根據收入類型、金額等,計算每筆交易應繳納稅款與稅後收入等。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十三個個稅計算器,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第十三個月的工資跟正常工資一樣按照區間范圍繳納對應的所得稅即可。

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稅率表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級距)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級距)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1,500元 不超過1455元的 3 0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過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過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過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過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過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過80,000元的'部分 超過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2011年,我國出台了新的個人所得稅法案。這一演算法明確規定了年終獎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原則。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稅根據不同的情況有兩種計算方法。

(1)月薪超過3500的(不含保險),所得年終獎÷12,按照得出的數額找到對應稅率,然後直接套入年終獎的計算公式,得出應繳稅額。

例如,張先生年終獎金是24000元,而且當月工資為3600元。我們先算稅率24000÷12=2000元,那麼對應稅率表應該是10%的稅率和105的速算扣除數。

按照公式,應納稅額為:24000 ×10%-105=2295元

(2)月薪不足3500的(不含保險),則先從年終獎中拿出一部分錢,將當月工資補足3500元後,然後將剩餘的年終獎金額套入計算公式,得出應繳稅額。

例如,小白今年第一年工作,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扣除五險一金後為3040元,年終獎為1萬元,那麼小白應繳多少個人所得稅呢?

根據公式,我們需要首先從年終獎中減去一部分補足3500元標准:3500-3040=460元。

然後扣除這460元,剩餘年終獎金額計稅:10000-460=9540元。

然後將9540元除以12得出795元,對應的稅率為3%,那麼年終獎扣稅額為9540×3%-0=286.2元。

小白應繳納年終獎個稅286元。

第13個月工資的繳納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2〕629號)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其他單位在實行雙薪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單位為其雇員多發放一個月工資)後,個人因此取得的雙薪,應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對上述雙薪所得原則上不再扣除費用,應全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按適用稅率計算納稅。

上述例子中,該會計師事務所在計算「第13個月工資」應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時,基本是按照國稅函〔2002〕629號文件來執行的。但事務所的員工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第13個月工資」應認定為獎金,應按此數額除以12後確定稅率來征稅,他們的依據是《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文件。根據國稅發〔2005〕9號文件的定義,全年一次性獎金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扣繳義務人根據全年經濟效益和對雇員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雇員發放的一次性獎金。上述一次性獎金也包括年終加薪,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辦法的單位根據考核情況兌現的年薪和績效工資」。

從「第13個月工資」和「全年一次性獎金」的定義看,他們之間的關系是比較難界定的。比如,有些企業在年終只有發13個月工資的規定,沒有年終獎;有些企業是在年終考核後發年終獎,沒有發13個月工資的規定;還有些企業既在年終對個人發放「第13個月工資」,也根據考核情況發年終獎。因此,「第13個月工資」和年終獎並沒有必然的關系,只是不同企業的不同做法。

國稅發〔2005〕9號文下發後,規定該文件自2005年1月1日起執行,以前規定與該規定不一致的,按此規定執行。同時該文件還明確了國稅發〔1996〕206號、國稅發〔1996〕107號文廢止執行。雖然國稅發〔2005〕9號文沒有明確廢止國稅函〔2002〕629號文件,但國稅函〔2002〕629號文件中關於「第13個月工資」征稅的相關規定如何與國稅發〔2005〕9號文銜接是我們重點關心的問題。

國稅發〔2005〕9號文第五條規定,雇員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他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並,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從性質上講,企業發放的除按勞動合同規定的工資外,其他形式的報酬都屬於獎金性質。因此,「第13個月工資」也應該屬於一種獎金形式。

在確定了這一點後,我們來看看在國稅發〔2005〕9號文下,「第13個月工資」該如何徵收個人所得稅。

一、如果企業在年底只發放「第13個月工資」不發放其他性質的一次性獎金:「第13個月工資」應依據國稅發〔2005〕9號文的規定,將「第13個月工資」除以12,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來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如果企業在年底既發放「第13個月工資」也發放一次性獎金:根據國稅發〔2005〕9號文第三條規定,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方法只允許採用一次。同時結合第五條的規定,我們認為,對於企業既發放「第13個月工資」也發放一次性獎金,由於對「第13個月工資」和年終一次性獎金的關系,法律上也沒有明確定義,企業可以在「第13個月工資」和全年一次性獎金中任選一個,按國稅發〔2005〕9號文規定的方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但不能選擇對「第13個月工資」和年終一次性獎金都按國稅發〔2005〕9號文規定的方法來計算。如果選擇一次性獎金按國稅發〔2005〕9號文來計算,「第13個月工資」就必須和當月發放的工資薪金合並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選擇將「第13個月工資」按國稅發〔2005〕9號文計算,則年終一次性獎金就必須和當月發放的工資合並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例如:某企業與A員工簽訂用人合同時規定,每月除支付A員工工資3000元外,公司會在年底根據經營情況,給每位員工發放第13個月工資。除此之外,公司會根據人事部門制定的績效考核辦法,對被評選為「優秀員工」的個人,派發1萬元的年終獎。

(1)選擇年終一次性獎金按國稅發〔2005〕9號文來計算:

10000÷12=833(元),稅率10%,速算扣除數25;

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10000×10%-25=975(元);第13個月工資應納稅額:(3000+3000-1600)×15%-125=535(元);合計應納稅額:975+535=1510(元)。

(2)選擇第13個月工資按國稅發〔2005〕9號文來計算:

3000÷12=250(元),稅率5%;

第13個月工資應納稅額:3000×5%=150(元);

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3000+10000-1600)×20%-375=1905(元);

合計應納稅額:150+1905=2055(元)。

從上面的計算可以看出,選擇將一次性獎金按國稅發〔2005〕9號文來計算比較劃算。當然,「第13個月工資」和年終一次性獎金的數額和企業的薪酬結構是密切相關的。一般而言,對既發年終獎又發「第13個月工資」的企業來說,如果「第13個月工資」數額大於一次性獎金的,選擇「第13個月工資」按國稅發〔2005〕9號文來計算比較劃算,反之則應選擇年終一次性獎金。

;

㈨ 股票交易稅怎麼計算

股票交易稅費的多少是根據我們所完成的交易額所決定的。傭金是交易額的千分之三,不足1000元的按五元收取。過戶費是按照1000股一元收取的。在這里要注意的是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是沒有過戶費的。印花稅是成交額的千分之三。主要是向賣方徵收。

1、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傭金不超過成交金額的0.3%。A股最低五元起步。B股1美元起步,過戶費A股是按照0.06%計算收取的。B股是按照成交額的0.05%收取,而印花稅一般來講都是按成交金額的0.1%收取的。

經手費和證管費一般都包含在傭金裡面的。而經手費A股是按照0.0087%收取的。而B股是按照成交額的0.026%所收取。證管費無論是a股還是b股都是按照額的的0.004%收取的。

2、而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傭金是不能夠超過成交額的0.3%的。A股市是五元起步。B股是五港元起步的。而且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是沒有過戶費這個選項的。而印花稅和上海證券交易所一樣,都是按照成交金額的0.1%收取的。

而經手費A股是按照成交金額的0.01475%收取的。在B股中是按照0.0301%進行收取的,證管費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被稱為監管費。是按照成交額的0.004%收取。

(9)股票買賣個稅計算器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稅一般指股票交易印花稅。

目的

一是作為普通印花稅的一個稅目,對股票交易行為徵收。

二是在股票交易所得稅,難於徵收的情況下,以印花稅作為股票交易所得稅的替代稅種。

為了鼓勵證券投資者能夠長期持有股票,國外常常對股票買賣雙方實行差別稅率,即對賣出方實行較高稅率,對買入方則實行較低稅率或者免徵。中國對股票實行賣方單邊稅率。

特點

股票交易印花稅以發行股票的有限公司為納稅人,主要包括有限保險公司和有限銀行公司。股票印花稅以股票的票面價值為計稅依據。

由於股票可以溢價發行,因而還規定,如果股票的實際發行價格高於其票面價值,則按實際發行價格計稅。為方便計算,增加透明度,採取比例稅率,一般稅負都比較輕。

目前我國股票交易印花稅徵收方式,對買賣、繼承、贈與所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書據的出讓按千分之一的稅率徵收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對受讓方不再征稅,即賣出股票才收取股票總額千分之一的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