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買賣 » 股票可以賣出後再低價買回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可以賣出後再低價買回

發布時間: 2022-09-08 09:44:06

Ⅰ 股票虧了全賣再低價買回來為什麼成本變高,第二天開盤成本會變動嗎

因為賣的時候已產生虧損,當天再次低價買進時(假設股票數量不變),系統會按照你的虧損倒推出你的成本價(注意成本價第一次是按買入價計算,後續都是系統根據每次買賣產生的盈虧推算出來的),所以成本價肯定要比此時的現價要高(只有買高了才會導致虧損),但是會比賣出時顯示的成本價低。

一、股票交易的成本
1、印花稅目前股票交易印花稅已由雙邊徵收改為向賣方單邊徵收,收取成交金額的0.1%,由券商代扣,交易所統一代繳,支付給財稅部門。印花稅只有賣股票時才會收取,買股票不會收取,買賣場內基金、債券等交易都不收印花稅。
2、券商傭金根據監管規定,券商股票交易傭金最高為成交金額的0.3%,每筆交易傭金最低5元起,買股票和賣股票都要交費。根據實際情況,目前大部分券商針對個人客戶的傭金通常在萬2到萬3左右。
3、其他雜費其他雜費包括證券監管費和證券交易經手費。證券監管費一般是成交金額的0.002%,證券交易經手費按成交金額雙邊收取0.0087%,兩者合計可以看成是萬分之0.2左右。總的來說,股票交易大頭是印花稅和傭金。以買賣5萬元股票為例,假如傭金水平為萬3,那麼交易傭金總計30元(最低5元),印花稅50元,其他雜費1元,總花費81元左右。

二、股市開盤
股票開盤指每天股市開始交易。股票虧了全賣再低價買回來為什麼成本變高,第二天開盤成本不會變動。因為賣的時候已產生虧損,當天再次低價買進時(假設股票數量不變),系統會按照你的虧損倒推出你的成本價(成本價第一次是按買入價計算,後續都是系統根據每次買賣產生的盈虧推算出來的),所以成本價肯定要比此時的現價要高(只有買高了才會導致虧損),但是會比賣出時顯示的成本價低。

Ⅱ 股票賣了又買回來劃算嗎

股票漲到一定程度,賣了之後先獲利,等股價開始回調下跌到一定程度,迎來下一波上漲之時開始買入,這樣就很劃算。或者說股票下跌了一段,先賣了止損,之後等股票有上漲的機會再買入,把損失補回來甚至賺到更多的錢,這樣也很劃算。如果不是這樣的操作,邏輯上不太清楚,很可能不劃算。
拓展資料
1.「炒股的意思主要指的是股票行業操作的買賣行為。炒股的主要核心是利用證券市場的買入以及賣出的股價差額,從而取得利潤。股價的漲跌情況主要受到市場行情變動的影響,而股價波動之所以會產生差異化特徵,主要由於資金關注狀況。其中的關系可比作水和船,水發生溢滿則會船高,水枯竭則會導致船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要慎重。」
2.股票是一種由股份制有限公司簽發的用以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它表明股票的持有者對股份公司的部分資本擁有所有權。由於股票包含有經濟利益,且可以上市流通轉讓,股票也是一種有價證券。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投資者一般在證券經紀公司開戶交易。
3.價格
(1)開盤價:以競價階段第一筆交易價格為開盤價,如果沒有成交,以前一日收盤價為開盤價。
(2) 收盤價:指每天成交中最後一筆股票的價格,也就是收盤價格。
(3)最高價:是指當日所成交的價格中的最高價位。有時最高價只有一筆,有時也不止一筆。
(4)最低價:是指當日所成交的價格中的最低價位。有時最低價只有一筆,有時也不止一筆。
4.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它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也是發行量最大,最為重要的股票。
5. 是相對於普通股而言的。主要指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
優先股有兩種權利:
(1)在公司分配盈利時,擁有優先股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的股東分配在先,而且享受固定數額的股息,即優先股的股息率都是固定的,普通股的紅利卻不固定,視公司盈利情況而定,利多多分,利少少分,無利不分,上不封頂,下不保底。
(2)在公司解散,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
6. 績優股是指那些業績優良,但增長速度較慢的公司的股票。這類公司有實力抵抗經濟衰退,但這類公司並不能給你帶來振奮人心的利潤。因為這類公司業務較為成熟,不需要花很多錢來擴展業務,所以投資這類公司的目的主要在於拿股息。另外,投資這類股票時,市盈率不要太高,同時要注意股價在歷史上經濟不景氣時波動的記錄。
7. 後配股是在利益或利息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時比普通股處於劣勢的股票,一般是在普通股分配之後,對剩餘利益進行再分配。如果公司的盈利巨大,後配股的發行數量又很有限,則購買後配股的股東可以取得很高的收益。發行後配股,一般所籌措的資金不能立即產生收益,投資者的范圍又受限制,因此利用率不高。後配股一般在下列情況下發行:
(1)公司為籌措擴充設備資金而發行新股票時,為了不減少對舊股的分紅,在新設備正式投用前,將新股票作後配股發行;
(2)企業兼並時,為調整合並比例,向被兼並企業的股東交付一部分後配股;
(3)在有政府投資的公司里,私人持有的股票股息達到一定水平之前,把8.政府持有的股票作為後配股。
報價:是證券市場上交易者在某一時間內對某種證券報出的最高進價或最低出價,報價代表了買賣雙方所願意出的最高價格,進價為買者願買進某種證券所出的價格,出價為賣者願賣出的價格。報價的次序習慣上是報進價格在先,報出價格在後。在證券交易所中,報價有四種:一是口喊,二是手勢表示,三是申報紀錄表上填明,四是輸入電子計算機顯示屏。

Ⅲ 同一隻股票當天賣了可以再買回來嗎

可以。
同一隻股票當天賣掉之後,當天再買回來同樣的股份,但成本價會變高或者變低都是有可能的。同一隻股票當天賣掉之後,當天再買回來同樣的股份,在股市屬於中稱之為「T+0」。
股票賣出後,資金變成可用資金,這個時候可以買入任何股票當然這個范圍也就包括了賣出的股票。
只要你的股票賬戶上有足夠的錢就可以買股票,與當天有沒有賣出該股票無關。如果資金充裕的話,還可以做T+0操作。
例如,在昨天以10元的價格買入一隻股票,今天在10.4元的價格賣掉,當它下跌到9.8元時再買進。
收盤時該股如果還是10元,那實際每股已經賺了6毛錢了,如果當天什麼都不做的話,利潤為0。


(3)股票可以賣出後再低價買回擴展閱讀:
T+0操作原則:
t+0操作要講究操作原則,要注意趨勢。當所持股票上升達到一個高點,將要發生回撤時,要避免接下來的大幅下跌,這樣的下跌一般是不回頭的,殺傷力很大的。
分析時注意時間和趨勢的結合,趨勢也就是方向的變化需要時間來確認,只有注意到時間變化的關系,才可以把握走勢的准確變動點。
在每個趨勢下的操作次數,在上漲的趨勢里,操作次數可以頻繁,因為高點是逐漸抬高的,勝率要大一點,在下跌趨勢中做的好的可以是跟隨股價的下跌,自身的成本也在不斷降低,可以叫換倉。
換倉操作避免一種誤區,上漲時換倉可以有一點盈利,下跌時換倉很難保持成本攤低,特別是超過10%的下跌,解決的辦法是判斷大的趨勢,減少操作次數。
減少操作次數的方法:當大勢和個股都配合上漲時,可能會收陽線,如果個股沒有出現過份拉高行為,差價則難以產生,減少操作。
中陰線出現時,第二天還會有低點出現,如果手中沒有倉位,減少操作,有倉位,需要尋找機會減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T+0操作法

Ⅳ 同一隻股票當天以高賣了,又以低價買入,成本價是按賣出前的價格,還是剛買入的價格

一、同一隻股票當天以高賣了,又以低價買入,成本價是按賣出前的價格,還是剛買入的價格
股票當日交易是累計計算成本的,股票當天賣出再買入計算平均成本(包括賣出股票的盈虧、交易手續費等)。

股票清倉以後再接回的成本價=(所有買入股票的成交金額+所有買賣交易手續費-賣出股票的成交金額)/當前的股票數

例:股票現價為10.2,買入時股價為9元,共持有1000股,那麼股票獲利120元,當天又以10.2的價格買入1000股,那麼股票當日的成本價為(10.2*1000+120)/100=11.4元,不包含手續費。

但是,如果投資者當天清倉並不是當天接回清倉股票,那麼下一個交易日會從新計算。因為,在交易所收盤後會進行交易結算。因此,交易結算後再買回的股票會按照正常買入成本價來計算。

二、股票虧損後又買入成本怎麼計算?
股票虧損後又買入成本增加的原因可能是之前虧損的很少,又買入,由於買得很少,導致傭金佔加倉資金的比例很高。這種情況就會導致成本不降反增。

股票成本價是在成交價的基礎上加上交易的費用(傭金、印花稅、過戶費),針對同一隻股票,如既有買入,又有操作賣出,系統會累計計算,具體計算公式(該公式僅供參考,成本價並不影響賬戶實際盈虧):

沒有分紅、配股的情況:成本價=(買入總金額-賣出總金額+買賣費用)/證券數量;

有分紅、配股情況:成本價=(買入總金額-賣出總金額+買賣費用+配股金額-紅利)/(分紅前庫存+送配股數)

Ⅳ 股票賣出的當天可以重新買回來嗎

可以這樣操作,炒短線,選擇活躍度高的振幅大的股票,當天高位賣出,低位買回。收入也會很可觀。交易所也喜歡你的這個操作,大家都這樣交易所才高興呢。關鍵是你得是高手,判斷准確。咱們的股市,專家都說不準,你哪能猜那麼准?還有一點就是當天買入的那部分當日不能賣出。我有過這樣的沖動,上午10點半沖高的時候賣掉了,中午就後悔賣早了,但我沒有馬上買回來,而是等過了幾天回調的時候才又買的。

做差一旦失敗有時就會適得其反,成本非但不降反而會變得更高,這是因為判斷失誤導致在賣出後個股卻一路飛奔,後悔之餘又趕忙追高買回,形成了低賣高買的反向操作。這樣的反向操作主要還是因為經驗不足,有經驗點的一般賣錯了就讓他錯了,守好手中剩下的籌碼靜觀其變,當天沒有機會不見得第二天也沒有機會,往往當天賣出後猛漲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追高買回的第二天大多數都是回落,股市就是這么狗血,老天就是這么愛作弄人。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經驗和見解,僅供參考。

Ⅵ 當日高價賣出某股票再低價買回此股票後成本價怎樣計算

投資者在當天賣掉股票,再買進股票,則其成本價計算公式為:成本價=(賣出股票數量×賣出價+賣出手續費用+買入股票數量×買入價+買入手續費用)/(賣出股票數量+買入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在股價為10元的時候,賣出手中持有的股票1000股,所產生的賣出費用16元,賣出之後股價上漲到11元時,發現賣飛了,當天接回1000股,所產生的買入費用為5元,則經過這一買一賣,其成本價=(10×1000+16+11×1000+5)/2000=10.5105元。
如果投資者在當天賣掉股票,在下一個交易日再買入股票,因為,在交易所收盤後會進行交易結算,在交易結算後再買回的股票會按照正常買入成本價來計算,則其成本價=(買入股票數量×買入價+買入手續費用)/買入股票數量。
成本會降低。
差價部分攤薄了成本。比如一隻股票,5%賣出,1%再買進,則當日多獲利4%,共獲利5%。如果持股不動,則當日獲利只有1%。
股票的成本一般包括股票的買成本和交易費用這兩部分,即股票的成本價=(股票的買入成本+交易費用)/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在某隻股票市價為50元的時候,買入1000股,傭金費用按照成交額的萬分之三收取,則投資者的股票成本價=(50×1000+50×1000×0.03%)/1000=50.015元。

如果投資者買入該股之後,進行頻繁的買入賣出操作,則其成本價計算公式有所不同。

賣出成本價計算公式:股票成本價=(所有買入股票的成交金額+所有買賣交易手續費-平倉賣出股票的成交金額)/剩餘的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以50元的價格購買某股票1000股,當股價上漲到52元時,再賣出500股,其中手續費為30元,則投資者賣出後的成本=(1000×50+30-52×500)/500=48.06元,與原來50元相比,其成本下降了1.94元,在盈利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賣出操作,可以降低投資者的成本價。

不斷買入成本價計算公式=(每次買入股票的成本之和+交易費用)/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以50元的價格購買某股票1000股,當股價上漲到52元時,再買入1000股,其中手續費為30.6元,則股票成本價=(1000×50+52×1000+30.6)/2000=51.02元,與原來50元相比,其成本上升了1.02元,在股價上漲過程中,不斷的買入,其成本價會相應的提高。

Ⅶ 股票在虧損的情況下賣掉當天又低價買進

一、補倉的話可以攤低成本,可以有成本價。你已經賣出了再買入,虧了手續費。只要你能買入的股數和賣出時相同就可以了。也就是本金/賣出時候的股數
二、成本價會是多次購買的平均價。例如:
股票在為1元 ,花了2000元,拿到2000股 。今天上午按照2元/股的價格賣出500股,此時的成本為:(2000-2*500)/(2000-500)=0.67元/股。
如果在最新的股價3元的時候,花1500元購入500股,此時成本為 (1000+1500)/(1500+500) =1.25元/股。
三、分段買高法是一種比較穩健的操作方法,是指投資者隨著某種股票價格的上漲,分段逐步買進某種股票的投資策略。股票價格的波動很快,並且幅度較大,其預測是非常困難的。如果股民用全部資金一次買進某種股票,當股票價格確實上漲時,能賺取較大的價差;但若預測失誤,股票價格不漲反跌,將蒙受較大的損失。
四、分段買高法的操作要點是,認清股市大勢,不與大勢作對。
具體表現為,如果對股價上漲的預計同大勢相符,一定要加碼買入股票,不要因為股價已經上漲了,等到它下跌了才買入。否則,往往是踏空一輪行情,後悔不已;或者自己的預期與大勢相背,股票一路下跌時,並不承認自己的判斷失誤,反而捂住不放,或逢低補進直到完全套牢。
此外,分段買高法操作時還應當注意,不能在行情的趨勢未看準時,將所有的錢一次集中於買入股票,而應分期分批,順勢介入,避免風險的過度集中。最後,投資者在操作時,要事先確立股票投資的程序,特別是其中的止損點,不要讓隨後的行情和別人的判斷影響自己的操作,保持一貫性。這是把握分段買高法的重要之處。
五、分段買高法的優點是能有效地降低風險和減少投資損失,但同時也存在著減少投資收益的缺陷。如果市場行情一直看漲,採取一次投入的方法就會比分段買方法獲取更多的收益。

Ⅷ 股票當天賣出可以再買入嗎

我國股票不可以當天買當天賣,港股美股可以當天買當天賣。
我國的「T+1」制度起始於1995年1月1日,主要是為了保證股票市場的穩定,防止過度投機,即當日買進的股票,必須要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
拓展資料:
1. 雖然股票不可以T+0交易,但投資者可以通過做T的形式間接實現T+0交易。即:今天買入一定數量的股票後,等到下個交易日股價上漲的時候賣出一部分,然後等到股價下跌的時候再買回一部分,這樣通過高拋低吸的形式,能將投資者的成本降低。
2.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做T一定要低買高買,如果賣出後股票上漲投資者又想買入,那麼投資者的持倉成本不僅不會減少,還會增加。因此最好在分時圖震盪的時候做T,如果低開低走或高開高走,則不適合做T。
3. 很多股民在股市中炒股,股市中的一些交易規則一定要認真的學習一下,對於一些在股市中時間長一些的老股民,對於一些在股市中的交易規則很了解的,但是對於一些新股民,對於一些在股市中的交易規則肯定是不了解的我們的股市是T加1的交易規則,當天買進當天是不能賣出的,只有股票在第二個交易日才可以賣出股票,對於一些老股民肯定是知道的,對於一些新股民肯定是不知道的,一般正常情況下,如果大家開戶的時候是證券經紀人給你開戶的,股市中的一些交易規則都會詳細的進行講解的,會做到告知義務。
4. 當天買進股票不可以當天賣出,其實是在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這樣做的目的是在減少大家的虧損幅度,但是這樣的交易規則,對於一些在股市中,買賣股票水平很高的一些股民,限制了他們交易的次數,原則上講也是降低了他們賺錢的速度,也降低了一些技術分析在股市中的實際應用,當然股市風險是很大的,在此提醒大家一下,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Ⅸ 股票我可以在今天賣出之後再買回來嗎

可以。
一、同一隻股票當天賣掉之後,當天再買回來同樣的股份,但成本價會變高或者變低都是有可能的。同一隻股票當天賣掉之後,當天再買回來同樣的股份,在股市屬於中稱之為「T+0」。
二、股票賣出後,資金變成可用資金,這個時候可以買入任何股票當然這個范圍也就包括了賣出的股票。
三、只要你的股票賬戶上有足夠的錢就可以買股票,與當天有沒有賣出該股票無關。如果資金充裕的話,還可以做T+0操作。
四、舉例說明:
1、今天是12日,假定在12日之前已經擁有某隻股票500股,那麼今天可以先賣出500股(高價格),再買進500股(低價格)。
2、假定在12日之前你已經擁有某隻股票500股,今天再買進500股(低價格),這樣擁有1000股,那麼只能賣出500股(高價格)。
3、目前滬、深兩市中的所有A股,實行的是T+1交易結算制度。只能當日賣出,當日買進。不能當日買進,當日賣出。但2的情況,可以理解成賣出的是以前買入的那500股。
【拓展資料】
T+0操作原則:
一、t+0操作要講究操作原則,要注意趨勢。當所持股票上升達到一個高點,將要發生回撤時,要避免接下來的大幅下跌,這樣的下跌一般是不回頭的,殺傷力很大的。
二、分析時注意時間和趨勢的結合,趨勢也就是方向的變化需要時間來確認,只有注意到時間變化的關系,才可以把握走勢的准確變動點。
三、在每個趨勢下的操作次數,在上漲的趨勢里,操作次數可以頻繁,因為高點是逐漸抬高的,勝率要大一點,在下跌趨勢中做的好的可以是跟隨股價的下跌,自身的成本也在不斷降低,可以叫換倉。
四、換倉操作避免一種誤區,上漲時換倉可以有一點盈利,下跌時換倉很難保持成本攤低,特別是超過10%的下跌,解決的辦法是判斷大的趨勢,減少操作次數。
五、減少操作次數的方法:當大勢和個股都配合上漲時,可能會收陽線,如果個股沒有出現過份拉高行為,差價則難以產生,減少操作。

Ⅹ 在賠錢的狀態下我把股票賣了,但在當天我又以更低的價買回來了,能降低成本嗎

不一定,降低成本應該是補倉而不是新建倉,所以在控制風險的情況下,在低價進行補倉是一個降低成本的最佳方式。如果您是比賣出股票的時的價格更低時買入,這只股漲到賠錢股票的持倉價格,也算變相的降低成本。如果您的股票沒有賣的情況下是屬於拉均價降低成本。
拓展資料:
在用戶投資基金的時候,基金凈值跌破了自己的持倉成本,這時候投資者買入該只基金則可以達到有效降低持倉成本的目的。在股票市場中,投資者可以通過高拋低吸或者低吸高拋的方式來降低股票的持股成本。這兩種操作方式,就是在投資市場上經常會採取的方式。
在股票市場中,投資者可以通過高拋低吸或者低吸高拋的方式來降低股票的持股成本。高拋低吸和低吸高拋的方式都是通過投資者在低位進行加倉,然後在股票價格上漲後,把加倉部分拋出,兩者只是順序上的不同。
例如:早盤股票價格高開或者沖高時投資者賣出一部分手上的股票,等到股票價格回落低於早盤賣出股票價格時,投資者再買回之前賣出的股票數量,就完成了一次高拋低吸的交易操作。反之,早盤股票價格低開或者下跌時,投資者買入一部分持有的股票,等到股票價格回升高於早盤買入股票價格時,投資者再賣出之前買入的股票數量,就完成了一次低吸高拋的交易操作。
但是,高拋低吸和低吸高拋的交易方式需要投資者對股票價格和行情的走勢具有較強的分析性。如果股票交易操作時,第二次買入股票成本高於第一次買入,而之前的股票沒有能有效賣出。那麼很有可能會導致股票成本出現提高。並且,這樣的交易方式需要投資者有良好的倉位控制和較強的交易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