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炒股是什麼 為什麼90年代亂炒都賺錢,現在不管怎麼炒都很難賺到錢
1000塊錢
交易成本太高
要玩還是玩玩模擬盤連連手吧
我現在都是玩下模擬的
望採納
多個幾千塊錢再去才好些
補充:
新浪微博
上的微操盤應用都是
個不錯的模擬炒股練手的地方
我今天才免費得了個最低級的銀質勛章
追問:
那你炒多久了啊?賺了多少了?我沒
電腦
啊?
回答:
都1年多了
虧了些
2012年行情不好
很難賺錢
暫時自己還沒那水平
所以要先玩
模擬盤
練下手
我買的股暫時沒去動它
追問:
哦,那非常謝謝,我買的時候向你
請教了
,賺錢了也分你了
回答:
賺錢了找你分錢的
都騙子
你自己多注意些吧
要
炒股
還是得自己學會
可以多看些資料
實盤
不一定要那麼快
就加入進去
2. 90年代投資股票可以賺錢、21世紀最好的投資是什麼
首先,股票有上千隻,我們常常要為選股而煩惱。往往我們浪費了很多時間,翻閱了大量的數據資料和財會報表,結果卻選了幾只破股。而國內現貨白銀則沒有選股的煩惱。相當於是全國最大的一隻股票的,可以讓我們的精力一直就專注在白銀之上,也不用去理會那些似真是假的公司財務數據,不必為那些飄忽不定的小道消息所迷惑!因為市場的各方面的規章制度和監管機構是非常之健全的!如果你在這個市場虧損,只能怪自己的技術或者心態,這個市場沒有莊家。市場規范,自律性強,法規健全。 1、交易時間。股票交易時間只有每天固定的4個小時,限制性大,極不靈活;黃金每天24小時交易,在任何有空的時候和任何想賺錢的時候都可以操作。 2、交易品種。股票買賣要從一千多個股票裡面做選擇,工作量大,盲目性也大;白銀投資只關注白銀一個品種。 3、雙向操作。股票只有漲的時候才可以賺錢,跌的時候就套著,只能等待回升解套或割肉,不但容易虧損,更浪費了時間成本;白銀可以雙向操作,既可以買漲,也可以賣跌,漲和跌都可以賺錢。 4、交易方式。股票是T+1,當天買,次日才能賣出,增加了投資風險;白銀是T+0,當天可以買賣無數次,使投資者擁有更多投資機會。 5、保證金形式。股票買賣需要全額投入,想要獲得越多收益,就需要投入越多成本;白銀以保證金形式,按照杠桿原理,只需投入成交額的2%即可做100%的交易,以小搏大,獲得的利潤可想而知。 6、人為操作。股票由於市值較少,資金量較大的莊家可以隨意操控股價,做出相應的k 線圖形,騙取散戶跟風,從而使散戶產生虧損,白銀是全球市場,根本不存在人為操作。 7、市場公開透明。影響白銀價格變動的各種因素都是公開透明的,可以通過互聯網等媒體迅速獲得,而對股市而言,時有虛假財務報表和巨額潛虧情況,使投資者損失慘重。 8、資金安全。交易資金由銀行進行第三方託管,自由出入金、你完全可以放心資金安全問題。 對白銀投資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按下方的聯系方式聯系、另外公司可提供免費的模擬盤給你試著操作、覺得滿意我們再開戶 現貨白銀是給大家提供一個平台,一個機會,一個可以賺錢(但同時是有風險)的機會,如果想博弈的投資者可以操作,不敢或者不願意博弈的朋友最好只圍觀(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海西交易所25號會員:天養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經紀人:王善良
3. 90年代炒股人有哪幾位,金額達到多少
楊百萬,從一百萬炒到2000萬。章建平,百億左右。魏民,十多萬。
楊百萬100萬90年上海可以買10套房子,炒了近30年,炒成3套房子。章建平90年代5萬元起家,20年20萬倍,資金量百億左右,喜歡權重股主升浪重倉出擊。魏民是投資意識最強的上海人之一,90年代初他以2萬元起步投資股票,兩年後就賺了十多萬元。
4. 八十年代擺個地攤就能掙錢,九十年代買支股票就能發財。怎麼理解這句
這句話的含義是我國剛剛改革開放,最容易賺錢的方式是做買賣。
之後是投資資本市場。
5. 在80年代,下海賺錢;90年代,投資股票賺錢;00年代,房地產的賺錢。那在這2010年後,我們的需求是什麼
不知道哦 其實我家原來 生活很好的 老爸也是80年左右經商 他頭腦比普通人機靈很多的 反正是做生意的第一批人而且是最前面的領頭人 直到他身體有病就垮了 十年前就是網路 那是絕對的 如果你現在可以自產 網路還是最好的出路 2010後 我想是直銷 可是想想好像要不是 每次機遇來的時候 有的是來不及 或者不相信 或者是不知道 :也就是「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 可能我也沒有想到現在什麼賺錢 想不出 有的隱形的網路賭博
6. 為什麼說80年代擺個地攤就能賺錢,還有90年代買支股票就能發財
因為冷門,剛開始興起,知道的人少,做的人更少,相應的競爭和壓力也小很多了,現在就不行了,信息這么發達,什麼都透明化了
7. 八十年代初,擺個地攤就能發財,可很多人不敢; 九十年代初,買支股票就能掙錢,可很多人不信
現在,即使你小學文憑,沒有任何本事,也同樣可以發個小財。比如說---------早市賣菜。早市賣菜,一天營業額也能上千,甚至二千三千的。
不是生意不好做,而是有些生意臟亂差,賣菜「丟人」。只要你放下架子,不怕臟不怕累不怕別人笑話,那麼到處都是機會。
九十年代不是誰買股票誰賺錢,而是誰買股票誰賠錢。玩股票賺錢的沒有幾個人,大多數人都是賠光離開股市的。
你說的「買只股票就能掙錢」指的是原始股。可是絕大多數的股民買的是高價股,不是原始股;後來高價股跌了,所以賠了。
買到原始股的那些人也不一定賺到多少錢,因為他不一定能握住;並且最有可能的是,他把原始股賣了以後又去買別的高價股,把他在原始股賺的錢全部抹掉還不夠。
80年代擺個地攤就能發財,這個說對了。曾經有個擺地攤賣化妝品的人跟我說,那時,高峰時,他一天能賺一台「單放機」(當時價格是1000元)。即使現在一天能賺1000元也是好買賣。80年代,月工資都是60多元,你一天就賺1000元錢,算天文數字。後來下崗的人多了,生意不好做了。
在中國,你記著,不管幹什麼,趕早不趕晚。別人不敢乾的時候,你干;別人都乾的時候,你撤;別人都不買這只股票的時候,你買;別人都買這只股票的時候,你賣。這聽起來像索羅斯一樣,投機,奸詐,其實不是,是誠實。因為,你現在不買這只股票,應該以後也不買;可是後來你看到這只股票漲了,確實是一隻好股票,沒有危險,所以買了。這屬於「走捷徑」,心不誠;這才是真正的投機,所以賠了。索羅斯買的時候是在別人不看好的時候買入的,是有風險的時候買入的,所以他不是投機,他心誠,他贏了。
8. 上世紀九十年代怎麼炒股
1991年的滬深股市還是比較封閉的市場,要買賣上交所股票就得去上海,要買賣深交所股票就得去深圳。1991年7月以前,上交所還沒有推出股票賬戶,當年委託買賣股票時,我在各家證券營業部從未開過資金賬戶,委託買入或賣出成交後,都是以現金交收。委託價格分市價和限價兩種,委託有效期分當日有效和5日有效。
當時,投資者在填寫買入委託單時,經常會選擇市價委託和5日有效的委託內容,因為這種委託交易方式既方便又省事,還可以提高成交概率。
這種委託交易方式極大地方便了我這個外地股民。我通常周末到上海,周一遞交買入委託單後就乘車回南京,一周後正好過去五個交易日,下周一再去上海看有無成交,然後再決定是否繼續委託買入。
經過幾次委託,我終於在9月30日購得一直看好的申華電工(申華控股),並堅持持有至1992年7月,收益率達800%。
當時買賣股票傭金為千分之五,記得年初在買賣成交後的第四個營業日才能辦理清算交割。為了節省在上海的滯留消費開支,我還特地臨時回南通老家小住,股票交割單還是由營業部工作人員手工計算制單並簽字蓋章的。
1991年7月11日,上交所推出股票賬戶,逐步取代原先的股票名卡。7月中旬,我去黃浦路15號(上海證券交易所舊址)開設了股票賬戶,賬號為A100018×××,成為1991年上海股票賬戶的首批開戶股民之一。
9. 90年代買股票只能去上海嗎
90年代買股票不一定只能去上海的,1991年的滬深股市還是比較封閉的市場,要買賣上交所股票就得去上海,要買賣深交所股票就得去深圳。
90年代的人們買股票是這樣的:營業部有大屏幕和小的交易終端可以查看、分析行情,那時候懂電腦的人不多。懂的可以自己在交易終端上輸入自己的賬號密碼進行交易。不懂的,可以到櫃台,索要買賣單,手工填寫,交給工作人員幫交易,成交後會打出一份交割單。1991年7月以前,上交所還沒有推出股票賬戶,當年委託買賣股票時,在各家證券營業部從未開過資金賬戶,委託買入或賣出成交後,都是以現金交收。委託價格分市價和限價兩種,委託有效期分當日有效和5日有效。
10. 90年代的股票隨便炒就可以賺錢嗎
93年以前的股票好賺錢。93年以後是熊市,到96年才牛市,97年以後又熊市,到99才有一波5,19行情,當然也要看的准趨勢,才能賺錢,但比現在好賺一點特別是96年以前沒有漲跌停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