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巴菲特關於買賣股票時機的論述你是怎麼理解的
其實巴菲特在股票投資上是不太進行擇時的,他往往都是以合適的價格買入上市公司股票,但是並不一定是買入最低價附近。他曾經買入的股票套他50%,他也只是加倉而已。
❷ 請問一下 誰知道 巴菲特買入的第一支股票的具體時間 (做研究用)非常感謝!!
1942年 巴菲特累積了120美元,為自己和多麗絲(姐姐)買了人生第一隻股票-城市服務公司,3股花了114.75美元。
「我買的時候並不懂那隻股票」,他說。
1942年6月,市場走勢低迷,一路向下。巴菲特的股票由38.25美元跌至27美元,他表示壓力很大!後來股票回升的時候,他40美元賣掉,但後來竟然高漲至202美元。
❸ 巴菲特是不是炒股發家
——巴菲特
究竟要生在什麼樣的家庭,才能成為巴菲特這樣的人物?
這么說吧,要成為巴菲特,首先你得有一對「逆天」的父母。
巴菲特的父親,霍華德巴菲特,在1929年大蕭條發生後,開了家股票交易行。要知道,那時人們剛剛經歷股市的大崩盤,無數財富一夜之間化為烏有,股市不知是多少人夜夜驚醒的噩夢。在那個「談股色變」的環境里,開了家股票交易行,這種反向操作可以說是非常需要勇氣了。霍華德知道這樣的生活很可能有上頓沒下頓,什麼時候生意失敗就得去撿破爛。於是,他讓巴菲特的母親利拉回娘家去,別跟著他挨餓。利拉也是很硬氣,果斷拒絕了這個提議,並開始節衣縮食。她脫離了教會圈子,因為輪到她提供咖啡的時候,她無力支付那29美分;無論多遠的距離,她都用步行替代坐電車,節省電車費;甚至,為了確保霍華德有吃的,她寧願自己不吃飯。不僅如此,利拉還是個數學天才。她的大腦猶如一台計算器,能夠雙手離開紙筆完成復雜計算。當利拉宣布退學和霍華德結婚時,利拉的微積分教授「啪」的一聲撂下了手中的書本,失望之情溢於言表。這一能力讓她幫助霍華德拓展業務,更讓巴菲特有了一個天生對數字異常敏感的大腦。
而霍華德在愛的鼓勵下,屢敗屢戰,人們害怕股市,他就推銷安全的股票和債券,一步步的把業務做了起來。巴菲特一家的生活終於日漸改善,給巴菲特的童年提供了一個美滿富足的成長環境。霍華德是巴菲特心目中最完美的父親,謙和、善良、正直,永遠用嚴格的標准要求自己,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事。這也是後來巴菲特「內部計分卡」的由來,按照自己內心的做事標准和原則作出決策,不理會外界的評頭論足。這個從父親「遺傳」來的特質,將在巴菲特未來的諸多決策中,幫助他保持清醒和堅定。然而事無完美。巴菲特父母以缺乏溫情出名,在飯桌上談論的都是政治、金錢、哲學,吃完飯後霍華德便會獨自一人去看報紙,一連看幾個小時,完全不理會其他事。後來巴菲特也原封不動地繼承了這一點。而利拉,這個總是對外人噓寒問暖,被外人看成「完美妻子和母親」的人,卻有著家族遺傳的精神病,常常會莫名地責罵她的孩子,說他們「自私自利,不知感恩,一無是處」,同樣的話甚至會說上2小時,直到把他們罵哭為止。以至於在未來的人生里,巴菲特十分恐懼見到自己的母親,甚至面對面走來,巴菲特都會刻意躲避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句話即便在股神家中也同樣適用。
1941年,11歲的巴菲特看到了一本書——《賺1000美元的1000招》。這很關鍵,因為這本書告訴他,如果以1000美元起家,每年增長10%,5年內會變成1600多美元,10年會變成2600美元,25年內將超過10800美元。就像雪球滾過雪道而逐漸變大的道理一樣,這是巴菲特與復利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復利把現在嫁給了未來,而11歲的巴菲特宣布,自己要在35歲前成為百萬富翁。和一般孩童妄語後不同的是,巴菲特言出必行。他從5歲時開始擺地攤兜售口香糖,11歲躍身股海,他鼓動姐姐與自己共同購買股票,他們合資買了3股「城市服務公司」的股票,每股38美元。他滿懷信心地等待出手賺錢。然而,該股不斷下跌,姐姐很氣憤,不斷埋怨他選錯了股。值得慶幸的是,該股價格很快反彈,上漲到每股40美元,小巴菲特沉不住氣了,將股票全部出手,賺了6美元。正當他得意的時候,該股價格狂升,姐姐又埋怨他賣早了。這是他第一次涉足股市,賺得不多,收獲了教訓:在股市中一定要不為震盪所動,相信自己的判斷,持之以恆。巴菲特不斷地在股市中嘗試,不斷總結經驗,加上父母的指點,小獲成果。
初中剛畢業,14歲他就用炒股賺的1200美元在拉斯維加斯州購置了一塊40畝的農場,成為一個「小地主」。正因為小時候的炒股經驗,鍛造出巴菲特決定長線投資的心態。巴菲特選擇投資標的物時,從來不會把自己當做市場分析師去預測,而是把自己視為企業經營者。巴菲特非常反對短線交易,認為那隻是浪費時間及金錢的行為而已,而且會影響到操作績效。巴菲特曾說:「我從不打算在買入股票的次日就賺錢,我買入股票時,總是會先假設明天交易所就會關門,5年之後才又重新打開,恢復交易。」並且告誡投資人,任何一檔股票,如果你沒有把握能夠持有10年的話,那就連 10 分鍾都不必考慮持有。 進入高中,巴菲特一邊學習,一邊炒股,興趣越來越濃,越來越傾向到大學攻讀金融學。16歲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五萬美元。
進入高中,巴菲特一邊學習,一邊炒股,興趣越來越濃,越來越傾向到大學攻讀金融學。1950年,被哈佛大學拒絕的巴菲特,隻身前往哥倫比亞大學。在那,他見到了本傑明格雷厄姆。就像巴菲特的舍友說的那樣,「他好像找到了上帝」。巴菲特從此成為格雷厄姆的骨灰級粉絲。
大學生活中的巴菲特,讓周圍的同學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在股票和債券的課堂上,格雷厄姆喜歡和學生互動,用問答形式激發學生思考。然而大部分時候,格雷厄姆問題說完,全班就只有巴菲特舉手回答,整堂課變成格雷厄姆和巴菲的「二人轉」表演。不僅在學習上,在生活上他也給周圍人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巴菲特每天早上洗漱總會把浴室弄的一團糟,牙刷毛巾丟一地。他的舍友屢次提醒巴菲特用完浴室要收拾好,每次巴菲特都十分謙虛地道歉並承諾不再犯,然後第二天照舊。舍友憤怒之下把巴菲特丟在地上的毛巾牙刷全扔垃圾桶,以此警示巴菲特。而巴菲特什麼也沒說,買了一套新的,然後照舊。後來,當舍友再次談及這段經歷,他反問記者,「你經歷過絕望嗎?」
即使成家立業,巴菲特的「不拘小節」也從未變過。巴菲特連自家的牆紙是什麼顏色都不知道,很難想像他還會對生活的其他細節有所留意。因此,不管是照顧三個孩子,洗衣做飯,還是修理燈泡,所有的家庭生活都由他的妻子蘇珊來打理。而巴菲特在家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吃完飯就回房間讀報。巴菲特深知自己融入家庭生活太少,給孩子們的關懷也太少,他痛恨自己這一點,卻無法做出改善。他很願意聽孩子們講發生在學校的故事,但沒聽一會兒就會走神,轉而開始思考某個公司的合理估值。巴菲特就是這么一個人,他高速運轉的神奇大腦決定了他註定無法融入這人間的煙火之中。幸運的是,他的妻子蘇珊,近乎完美地照料了整個家庭,讓巴菲特不用操心家庭的瑣事,能有大量的時間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巴菲特說,「我一生最大的幸運有兩個,一個是抽到卵巢彩票,一個是娶了蘇珊。」
畢業後,格雷厄姆將這位得意門生招攬至自己的公司,巴菲特蹦蹦跳跳地踏上了去往紐約的火車。沒過幾年,26歲的巴菲特就賺到了174000美元,並拒絕了格雷厄姆發給他的「普通合夥人」的邀請,回到了故鄉奧馬哈,開始為家裡的親戚朋友打理資產。他仔細研究《股市導向》雜志,以教授的理論與實踐經驗來尋找那些被格蘭姆稱作「煙蒂股」的股票,所謂「煙蒂股」即股價十分低廉,花很少錢就可以買到的股票(就是我們經常稱謂的「垃圾股」)。當他確定下股票後,會向格蘭姆請教,然後,就力所能及地購買。4年後,巴菲特在股市投下的1萬美元變成了4萬美元。因此,有人認定巴菲特只買績優股,不買垃圾股與事實不符,事實上,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恰恰是在「煙蒂股」上賺取的。 巴菲特大學畢業,跟著格蘭姆教授一段時間後,感到自己已經能夠獨立行事了,他決心開創自己的事業,謝絕了格蘭姆教授挽留,辭職後開了一家「巴菲特投資有限公司」,資產是炒股得來的4萬美元,股東是他們夫妻倆。創業之初,紐約證券市場處於熊市,巴菲特將主要精力用來創辦實體,開了一家制衣公司,小有積累,但是沒有富起來。一段時間後,他果斷地回到股市中,因為他的天才與興趣是金融投資。他密切關注股市的發展,精心挑選「垃圾」股,同時經常進行實地考察與分析比較。巴菲特有敏銳的市場眼光,比其他人先看到炒作的題材。 當時,美國的傳播業處於低潮,許多報刊與廣播公司虧損,絕大多數人認為,這種狀況將繼續低迷,股價會不斷走低。而巴菲特認為,它們是成長性企業,後期看好,其股市價值遠遠低於實際價值,在股市上人家拋出,他偏吃進,巴菲特盡一切可能大量吃進包括《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公司等在內的多種傳媒業的股票。很快,這些企業因業績前景好而止跌上漲,巴菲特再度高價位出手,賺到上百萬美元。巴菲特就是以這種方式進行勤奮耕作,創業2年後,他的投資公司市值達到 2200萬美元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原來是一家不錯的投資公司,規模不大,但有較好的聲譽,1965年,因經營不善,該公司瀕臨破產,每股價格僅12美元。通過反復調查比較後,巴菲特力排眾議,甚至對親朋好友的忠告也置之不理,以合作的方式購下該公司,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巴菲特作出了人生轉折中最重要的選擇,他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一家獨立的投資公司,以此進入證券市場,如魚得水,賺盡天下財富。伯克希爾公司開始活躍起來,不斷全盤收購或部分收購多家紡織公司、百貨公司、食品公司、糖果公司的股票。一些股票評論家對此非常不理解,認為巴菲特做法保守,盡吃「垃圾」股。巴菲特不為世人的譏笑而動搖自己的選擇,因為他奉行的是企業的實際價值。後來人們逐漸看到伯克希爾公司的市值不斷上漲,股票從無人問津的12美元一直攀升到20美元、40美元、80美元,直至成為紐約證券交易所最昂貴的股票。朋友們也驚奇地觀察到巴菲特的財富如神話般地增長,巴菲特成為了紐約以投資證券致富的新貴族。
巴菲特的合夥公司成立後的12年,年平均回報超過31%,而在那期間道瓊斯指數的年均回報只有9%。依靠著遠高於平均水平的收益率,巴菲特的名聲傳遍了整個奧馬哈,成為當地的明星。然而明星也是人,也會遭遇失敗。這個失敗就是我們都知道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巴菲特整個商業帝國的母公司。伯克希爾紡織廠當時正在以低於資產價格的折扣代售,這非常符合巴菲特的「煙蒂」投資理念--購買那些別人不要的,極度便宜,擁有安全邊際的公司,然後從中榨取最後一點利潤。彷彿撿起別人抽剩丟掉的煙蒂,點上吸凈最後幾口。然而這個紡織廠的業務實在難以擴大,面對外國布料的低成本競爭,以及日益陳舊的設備,紡織廠經營狀況不斷惡化,巴菲特幾次想將它賣了,都沒能脫手成功。
❹ 巴菲特多大年齡開始踏入股市界
倫·巴菲特的一生堪稱是一則"傳奇",他的父親霍華德是一位共和黨國會議員和股票經紀人。而沃倫·巴菲特從11歲時就開始投資股票。 14歲時,他用自己賺來的錢購買了一個農場,並將它租了出去。1947年,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覺得學習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不辭而別,輾轉考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成了美國著名投資學理論家本傑明·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1950年,巴菲特申請就讀哈佛大學,沒想到卻被拒之門外。 後來,巴菲特購買了一個處於困境中的伯克希爾·哈薩維紡織公司,並於1965年將它改成了一個投資公司,當時34歲的他已擁有400萬美元的個人財富。到1994年底,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薩維投資集團已擁有230億美元的身家。從1965年到1994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每年增值26.77%,如果誰在1966年投資巴菲特公司1萬美元的話,到1994年就可以獲得1130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走上了發財的火箭。 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1968年5月,當股市一片凱歌時,巴菲特宣布隱退。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巴菲特卻暗自欣喜,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而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在巴菲特的投資生涯中,最經典的是1980年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的股份。這筆投資讓他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在2001年之前,伯克希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從未出現過負值,雖然這種好運因"9.11"恐怖分子的襲擊而消失。但到了2003年,巴菲特一舉扭轉了過去幾年欠佳的投資記錄,再一次捍衛了"股神"的地位。
❺ 巴菲特什麼時候買的比亞迪的股票他有沒有說為什麼要買比亞迪
2008年9月,巴菲特花18億港元,以每股8港元的價格認購了2.25億股比亞迪股份。
吸引投資界傳奇式人物巴菲特和他的投資團隊的不僅僅是比亞迪公司本身,更為重要的是其領導者王傳福。巴菲特的老搭檔查理·芒格將王傳福描繪成一個兼具愛默生和韋爾奇混合氣質的未來全球商業領袖。為了證明自己公司電池的環保性,王傳福曾當著巴菲特繼任者的熱門人選之一、中美能源公司董事長戴維·索科爾的面,喝下自己公司製造的電解液。索科爾對巴菲特說:「這傢伙(王傳福)很有魅力,你一定很想見他。」此後,比亞迪終於得到了股神巴菲特的青睞。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稱王傳福是「真正的明星」。
❻ 巴菲特是什麼時候買的中國石化
巴菲特絲毫沒有留意這些知名分析師的提示,而是輕裝簡行,繼續孤軍深入。4月9日、11日、15日,分別在1.66港元、1.657港元、1.66港元價位買進8049萬股、8537.2萬股、3141萬股;從17日開始步伐加快,當天買進1.7658億股。
4天以後的4月20日,星期天,北政壇發生人事變動。一時間,香港謠言四起。香港股市不可避免地受到流言的傷害,此後的一個交易日,也就是4月22日,港股最低下探至8331.87點。這同樣沒有撼動巴氏軍團的鬥志,甚至連挺進的步伐都沒有延誤。
2003年4月21日是復活節,香港聯交所不開市。孤軍深入的巴氏軍團在接下來的一個交易日,也就是4月22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1.668港元價位買入1.62082億股,23日在1.67港元價位拿下1.052****股;24日,也就是北兩所大學宣布隔離前夜,在1.61港元價位拿下2.165億股,持股比例也由4月9日之前的6.71%一路躍升至13.35%,總持股量為23.47761億股。巴菲特增持中石油所費資金總額大致為14多億港元,以簡單加權平均計算,成本大致每股在1.65元左右。
4月25日,伯克希爾發布信息披露,宣稱持有23.****股中石油H股,達到流通股的13.35%,成為中石油第二大股東,僅次於實際控制人中國中央。
在巴菲特增持中石油股票之前,中石油——中國最大的能源公司很少為亞洲之外的人所了解。巴菲特增持消息傳開之後,世界各地的基金經理如夢方醒,迅速跟進。與此同時,大陸的非典瘟疫也被鐵娘子扼住了咽喉,分析師們紛紛唱多中國經濟,中石油更是受到多方資金的熱捧,從25日到30日,3個交易日之內,中石油H股一路攀升最高漲幅達到12%,中石油紐約ADR在短短一個星期內也升近9%。外資機構的大筆掃貨已使得H股指數大幅攀升,僅從5月2日至6月12日短短一個多月內,H股指數就上漲了19.27%,遠超過同期恆生指數10.54%的漲幅。
2003年入股中石油每股均價1.65港元,大約持有24億股,現在基本減持完畢,減去約38億元成本價,巴菲特約賺200億港元 按照當時最高價,他至少少賺100億港元。
❼ 股神巴菲特購買的第一支股票是什麼他是怎樣賺到他的第一桶金的
他請教了當時的以為高手侯富成.受他的教誨,果斷地賺到了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