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用纏論賺到錢的嗎
還是有的。
通過纏論明白了中樞,能看懂走勢,分清級別,然後按日線級別找買賣點操作,操作資金不要太多(個人建議不超過10萬),同時要有好的心態,見好就收--起碼不要貪多,達到利潤是有保證的,再後來就是,貴在堅持,利潤就會積少就成多。當然操作中難免會有出錯時候,但由於操作級別是日線級別,也基本上都有充足的時間來退出。
要達到上述目的,要全靠個人的努力,同時多交流,多看圖,特別是自個經常總結。看纏初期,最好找些纏寫作時期的歷史數據來看圖,就看纏的原作,從纏原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多看纏的回復。在實際操作中,不要從一分周期圖找,就從日線圖--30分鍾--5分鍾就可以,能結合看周線圖就最好。
② 學習纏論有持續賺錢的嗎
纏論真的能賺錢。但是纏論的學習曲線真的太陡,還非常非常需要悟性,靠自學能學會的人真的少之又少。
好多人學了個纏論中樞,一二三買以為掌握了股市真理,就興沖沖的沖進市場操作。被市場毒打後出來罵閑街,說是虧貨理論,這真的太能理解了。
技術派或投資跟聖火令上的武學一樣,是有功力深淺之分的。如果把穩定盈利比做游戲中的大boss的話,需要起碼8層功力的人才能擊敗。那請問學了點纏論皮毛,功力不到1層的人,你憑啥能打敗boss,被秒了說自己學的功夫是垃圾,是騙人的,這就是纏黑的邏輯。
我自己學纏論,但不唯纏論,纏論只是眾多技術派別里的一種,不是全部,也不是終極秘訣。
技術派我認真學習,盛大提倡的價值派我也看。波浪,道氏,黃金分割,裸k,我都涉獵。金融煉金里的反身性,巴菲特的投資邏輯,這都非常值得學習。
③ 纏中說禪的技術有賺了錢的股民嗎我剛學了點皮毛,因為我覺得股市的技術太多了。
任何技術學精了都能賺錢,纏論當然也可以。任何技術最後比拼的其實就是心態,技術反而不是那麼重要了。比如最簡單的設一條5日或10日均線,突破後買入,跌破後賣出。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沒那麼簡單了。因為當突破的當時你可能會有「是不是假突破?」的恐懼,跌破時會有「高點我沒賣,這時賣豈不虧了?萬一是假跌破又漲了就更慘了」之類的猶疑,就是這些貪婪和恐懼使得大部分的人不能當機立斷地買賣,這跟技術有毛關系?
纏論很好用,即使一點皮毛也足夠戰勝很多人了,關鍵是你的心態能過關不能?學了纏論賺不到錢不關纏論的事,是你的貪嗔痴疑慢在阻撓你賺錢。想賺錢先修心吧,否則就是瞎胡鬧。
④ 誰用纏論炒股賺到錢了
想在A市場賺錢,必須要實戰經驗。
1、學會選股,了解股票的質地,
2、學會看K線.觀察日線,周線,月線,自己了解個股的歷史價位.3要有極高的預感,和悟性,要學會觀察主力的意圖,如個股的換手率,了解的主力是拉高出貨,還是對倒出貨,個股資金流出為什麼股價卻上漲,個股下跌為什麼資金卻在流入,股價是縮量下跌還是放量下跌,等等哇,這里也說不清。觀察盤面很重要。
3、多看新聞,了解國家的政策,A股市場的政治因素也很多。
4、千萬別相信什麼專家個股點評,說實在那全是群菜鳥。
5、炒股票,心裡素質一定要好,要有耐心,天下沒有一夜暴富的。
6、你先做好賠錢的准備,新手坑定要虧損的,要學會止損才才可以。
7、去游俠股市開個模擬炒股的賬戶(免費的),深臨其境體味股市風險,多練習,堅持下去就會見成效。學開車肯定要去駕校,但炒股很少有人去培訓,去做模擬練習。這是新手虧損的主要原因。多做模擬練習,可以減低進入實盤操作後發生虧損的概率。
8、祝你早日成為股神。
⑤ 纏論炒股真有用嗎
纏論炒股是非常不錯的一種分析理論,可以及時止損和盈利,止盈很好,控制
⑥ 纏論真的能賺錢嗎
纏論是分析市場的一種技術方法,能不能賺錢還有更多的因素支持,技術只是一方面,而且是最不重要的那一方面。所以,纏論能不能賺錢不在技術本身,而在於人。
⑦ 究竟有多少人靠纏論賺錢了
正信:可以賺錢!但看個人修煉的如何!
纏中說禪,還有「禪」。一心賺錢就是貪,想賺快錢,痴!
讀纏論10遍以上,用5000元練習兩年。能做到嗎?
做到——一切自然如願;
做不到——無證駕駛,危險!
⑧ 是不是真學會纏論的人都已經是億萬富豪了
纏中說禪的思想就是禪不可說,需要悟。這點在李彪以豆豆之名寫的《遙遠的救世主》也可以看得出。禪既然不可說,李彪為什麼又說出來了,還寫了108篇教你炒股票的論述,就是要我們去感受這種至簡的不可說的思想,學了這108篇、背下它、忘了它、悟出自己的禪才是最重要的。這是一個看山是山-不是山-是山的過程。所以纏論本無形、亦無固定的技術分析,每個人學禪論得到的都不一樣,如果莊家、游資只會以禪論介紹的固定技術方法去制約散戶,終會被牛散反制約。至於學習纏論會不會成為億萬富翁,我想是會的,當你真正忘記億萬錢,你就會了。但這樣的人只是鳳毛麟角。
⑨ 僅靠纏論的買賣點操作,能掙錢嗎
答:僅靠纏論的買賣點操作,如果做對了,能掙錢 評:廢話
纏論在2006年年前後出生,歷經兩輪大規模的牛熊轉換,也相應對應了兩輪經濟周期。之間誕生了很多優秀的盤手,運用纏論,掙到了豐厚的一筆.我在5年前接觸纏論,從學習到運用感慨良多。
總有人說金融是零和,不在這問題上深究。假設市場上所有的交易者都用纏論交易,會出現什麼情況?如果所有人用纏論都掙錢,那樣錢從哪來呢?
這就是之前我的答案,如果你的纏論是改進版的纏論,是符合當下市場的纏論,不再屬於禪師和纏友,唯獨屬於你自己的纏論。你才有可能掙錢。
多說一嘴,如果是初學者不建議直接學纏論。難度有點大。新年快樂~
⑩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纏論炒股技術很牛,但卻無法在實踐中盈利
因為很多人對纏論有深深的誤解,他以為纏論是一套預測市場的技術,其實不是,纏論是一套應對市場的技術。其核心理論是走勢終完美,而走勢什麼時候完美,是需要當下判斷的,而非提前預測。
為什麼纏論的提前預測不可取?實際上就是因為纏論科學,所以才沒法預測,科學的方法論不是魔術,是變通。正如走勢可以不斷生長和演化,當你固定思維去預測時,走勢已經變化了,自然就會預測失誤。是不是一買、二買、三買,是需要當下判斷的,一買可能會變成下跌延續連接段,二買也可能直接變成三賣;一賣可能會變成上漲延伸段,二賣可能會擴展成中樞。
總之,任何想要去預測的技術都是不靠譜且概率的,纏論講究的是不測而測,當你精通纏論之後,無非就是對走勢形成明確的分類,並且針對每種可能的分類做出相應的操作策略,僅此而已。那些鼓吹纏論預測的不過是招搖撞騙而已,沒有任何技術可以完美預測。市場本身是無位次的隨機波動,又怎麼可能有100%的預測方法呢?
另外,關於纏論原文所表述的,禪師能夠精準得抄在一買,賣在一賣,所有買點、賣點都能夠准確把握的情況,我只能說一句,禪師是莊家,是主力,主力是可以畫線的。當然這里沒有冒犯的意思,纏論確實很牛,我本人是纏論的受益者。但本篇分析旨在客觀,所以就說一句而已。
那是沒有真正的明白,明白了那才是正知,正知到正行還有很遠的距離,需要修煉。
首先,人是根本,一切都是人在主使,纏論也是人在用!用不好和纏論本身無關!詳解請看纏師關於論語的註解!
其實,它只是一個操作的思路,對於股價的趨勢走勢會有一個好的理解,股票投資是多方面,技術分析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沒看懂就想著賺錢,天底下哪有那麼便宜事。
持盈利才是關鍵,尤其是18年和今年,管它什麼方法。適合自己的就好,有可能一個指標,一條均線,都沒問題,正因為理解復雜,操作簡單,無條件執行才是最大的挑戰。
因為很多人都被纏在裡面了,沒有走出來,所以無法盈利。
很多學了纏論的人都在糾結纏論走勢,中樞,級別等的標准劃法,搞來搞去都沒真正弄明白,包括我自已。這樣既耽誤了時間,又錯過了市場,等事後一看,又覺得都是對的,原來如此,事前卻在糾結,猶豫不決。
其次,很多學纏者都在追求一買,巴不得用纏論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但結果往往相反,在追求一買中要麼迷失在無盡的區間套里,要麼還在猶豫中就錯過了買點,而更多的是判斷錯了一買位置而買了個套,在一賣的判斷上亦如此。
學纏論是一回事,但用纏論操作又是一回事,纏論里的走勢類型,中樞,級別等邏輯嚴明,環環相扣,讓人在學的時候覺得豪情萬丈,這就是獨孤九劍,無懈可擊,學了後便可笑傲股市。可一用就模稜兩可,糊里糊塗,事後用之一分析又百試百靈,大多數人估計都存在這現象。
個人覺得纏論最精華的東西是纏論里纏師強調的防狼術,在防狼術里配上纏論前十幾課講的關於均線吻的技術,幾乎就可以應付市場百分之七十的情況了,至於後面的關於走勢分類,級別,中樞,線段等都必須回歸到這個防狼術的基本准則上來和均線吻的簡易直觀技術上來。不要企圖抄底,買在最低點和賣在最高點。不要去極限的追求一買一賣,不要把圖譜時間級別放太低,確定好自已操作聯動的3個級別,比如周線,日線,30分鍾,低於30分鍾就不去看了,然後用防狼術和均線吻去操作,把纏論簡化,或許你會盈利。這就是大道至簡,對你的交易系統做減法。
重孫的子女,其智慧怎與老祖相比?
真正能用纏論實現盈利的人都不會隨便去【覺得這樣覺得那樣】
都是落實到實處去學,去練,去用!!!
這個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均遵循著「阻力最小」原則,盡管我們很多時候並未留意。
光與水的智慧
光是節約時間的典範,它永遠以最短路徑行進。在真空中,光以30萬千米/小時的速率沿直線傳播;反射時,光所走過的路線,入射角等於反射角;折射時,入射角與折射角的比例,與兩種介質的折射率保持著特定關系。光的行為,取決於介質的根本結構,光在介質中始終以「阻力最小」的方式傳播,任何一條其他路徑都是「彎路」。
再來觀察水。水的智慧,遠非世間常人所能及。河道寬,則水流緩慢;河道窄,則水流湍急;水的行進路線也取決於河道結構,或直或彎。若水流遇到一塊巨石攔路,它不會去「努力翻越」,而是明智地繞道而行。
努力乃痛苦之源
那麼先問個問題,你喜歡交易嗎?你為交易努力過嗎?(ps:這不是問你:你喜歡賺錢嗎?你為賺錢努力過嗎?)
現代教育崇尚努力和競爭。宣傳名人早年充當「拚命三郎」的報道比比皆是,似乎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但真是這樣嗎?讓孩子每天比別人多練兩個小時鋼琴,將來他就能成為莫扎特?比別人多畫兩個小時的畫,就能成為達芬奇?
「天才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這句話沒錯。但不要小看那1%,它決定了剩下99%的汗水的性質。擁有這1%,努力便是成功之源;缺少這1%,努力只能成為痛苦之源。
努力,即試圖用強大的意志克服「最小阻力」的約束,與環境和自身心境對抗。從這個意義來看,天才或許從來都沒有「努力」或「勤奮」過,在常人眼裡是在做拚命三郎,但事實上他們不過是順應自己心靈的召喚而已。半夜12點,小莫扎特在練琴;凌晨1點,在父母棍棒驅使下的一個小男孩同樣在練琴。外表相似的行為背後,是全然不同的結構。前者在享受整個音樂行雲流水的過程,後者或許僅僅出於不願挨打的目的。「順心」根本無需努力,只有「違心」才需要努力。愛因斯坦曾說:「我從來沒有工作過一天」。如果您發現自己每天工作都不開心,都在努力克服許許多多的障礙,一切只為等待發薪日,那麼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您不是做這件事的天才。
畫家每畫一筆,想著這一筆能給自己帶來多少財富,他不會是一個好畫家;不熱愛足球,只希望藉助踢球讓自己擁有豪宅的球員,不會是一個天才球員;立志要得諾貝爾獎的人,一定得不了諾貝爾獎;不能享受投資和交易的過程,只求在交易中快速獲利的人,不可能是一個好的交易員。
更看重「享受過程」,還是更看重「享受結果」,或許正是少數成功者與多數失敗者之間的根本差異。克服內心的掙扎,試圖用「努力」來麻痹神經,從交易的角度來講其實就是逆勢。那些讓您徹夜難眠的交易單,十有八九會以虧損收場,因為很明顯,您已經不是在享受過程了,而是在被整個過程煎熬,不斷地寄希望於這個過程早點結束,好讓自己最後得到「煎熬的回報」。不幸的是,人的心靈往往是最准確的羅盤,逆勢而為不僅讓整個過程痛苦不堪,而且結果也往往不盡人意。
改變結構,方能改變結果
以努力作為手段的行為是治標;唯有改變結構方能治本。這猶如治水,堵不如疏。要想改變河流的走向和強度,必須在河道上做文章。不想讓水太急,可以把河道修寬一些;一味封堵可能決堤;而積極疏通反能引水灌溉農田。
對個人而言,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現狀不滿,那麼這時最需要的是自省,而不是「繼續努力」。換一份工作,換一個環境,從結構進行調整,要比運用意志力重要得多。人生最重要的事,莫過於搞清楚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究竟是做什麼的。天生我才必有用。讓姚明去打乒乓球,巴菲特去做中文系教授,恐怕他們再怎樣努力也難以獲得現在的成功。一旦尋找到這份上帝安排的職業,就找到了心中的「勢」,從而順勢而為,為過程而快樂,而非為了得到一個結果委曲求全。
對交易者而言,必須認識自身結構——性格與心理;認識市場結構——分形與波浪理論,做到知己知彼。市場是自然的函數。穩定獲利的途徑,也註定是一條阻力最小的通途;而非讓人心力交瘁的戰場。
乍看,文章的題目,炒股與「螞蚱」好像風馬牛不相及,無絲毫的聯系。其實,形形色色的股民中,有種股民,就如同「螞蚱」一樣,蹦來蹦去,經常換股,機會就在這變來變去中喪失了,這種股民,大家戲稱為「螞蚱」股民。
我有兩個朋友,同時開始炒股。二人的資金量相差不大,可兩人炒股的方式卻各不相同。朋友小王採取穩扎穩打,一個蘿卜一個坑,選好了中意的股後,就耐心地守著,按照自己既定的炒股策略,守中長線。去年,碰到股市震盪下跌,許多朋友勸他,別死守了,趕快「割肉」離場吧!可他不為所動,仍堅持持有,不但如此,他還增加了倉位。最終,「守得雲霧郵青天」股指上漲,他也收益頗豐。
而我的另一位朋友小張,他的炒股方式就很特別。他是一個性急的人,選了一隻股票後,天天關注,還沒持有幾天,禁不住別人勸,馬上又換個新股。今天聽這人說,創業板比較火,明天那人說, 科技 股又要開始蠢蠢欲動了。他就這樣換來換去。結果,他剛換了一隻股,原來買的那隻股就漲停了,到年底時,不但沒怎麼賺錢,而且還虧了些。氣得他直叫:「運氣不好!」
其實,他真的運氣不好嗎?未必,他輸在沒有堅持到底。兩位朋友炒股的經歷,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故事中,那位挖坑找水者,挖了幾鍬土後,沒見到水,就說:「這坑沒水」,又換個地方挖去。到最後,坑是挖了不少,可是,沒有一個坑挖到底。而另一個人,則老老實實挖一個坑,在他的堅持不懈下,終於喝到了甘甜的水。
其實,成功往往離我們很近,有時,只需要再堅持一會,可能就見到了勝利的曙光了。
有了這番炒股經歷後,小張笑著說:「我不要當『螞蚱』股民了,我也學小王,守株待兔」。
導致一買沒有盈利的原因 :
1、買在中繼型底分型而轉折型底分型;(應對:止損或沒成筆的情況下等待成筆反彈後退出;)
2、看到次級別背馳期望進場做本級別一筆,但只形成了次級別一筆而非本級別一筆,反彈空間不足;(即:次級別中樞延伸)
3、下跌背馳後以另一個中樞來替代上漲。
導致一買不盈利的原因:買在中繼底分型上了
導致一買不盈利的原因:沒有走成更高級別一筆,形成延伸
走勢終完美的含義
走勢終完美:理解了這一點,就在當下理解了全部圖形,理解了過去的那麼多為什麼;
初學者的理解:每個周期的圖形都會走出一個或者二個中樞背馳,此謂「完美」;
隨之而來的疑惑:為什麼有的周期背馳,但有的周期根本不背馳?一點都不完美!
正確的理解:每個周期的圖形必將完成,此謂「完美」;
完成的含義是: 1+1終結;
註:在走勢中,當有一個完成的中樞後,隨時終結都是完美的;換言之,當沒有中樞產生時,行情是不會終結的。
常見的圖形終結模式
概率最高的終結走法:中樞背離終結
概率次高的終結走法:盤整背離終結
補充說明:小轉大的含義
由於小級別的背馳,導致大級別沒有產生相應背馳而直接終結的現象,稱之為「小轉大」。通常只會在急漲急跌中出現。
小轉大終結
概率較小的終結走法:小轉大(本級別上看不出背離)
小轉大終結
概率最小的終結走法:中樞無背馳直接終結
中樞無背馳終結
成功的交易者需要孤獨和安靜
成功的投資家需要安靜,這是很重要,安靜能夠讓你始終理智的觀察和處理問題。你可以安靜的去閱讀財務報表、安靜的去閱讀研發報告,安靜的聽音樂、安靜的去戶外攝影、安靜的一個人發呆,時間久了就能培養出一種淡定的氣質,這種氣質能夠讓你臨危不亂。
投資家也需要孤獨,孤獨能讓你有更多的思考空間,能夠讓你堅守來自內心的那種意志,能夠擺脫各種紛雜的噪音而獨自寧靜,孤獨可以讓你更加堅強。
投資,是少數人賺多數人的錢。這個是一個鐵律,不可能被打破,那你就必須所言、所行和大眾有所不同。安靜和孤獨就是你有別大眾的心理素質,這個心理優勢可以讓你能夠抵禦住來自市場的各種誘惑,價格的漲漲跌跌,風起雲涌的事件和消息。可以讓你始終有持之以恆的耐心、毅力堅守你的選擇
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你需要找到這樣的感覺,並且閉上眼睛就能看到圖像:
閉上眼睛,看到資本市場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充滿機遇和希望。在這片黑色的、肥沃的土地上,種下了財富、希望、幸福的種子。
宏觀經濟環境、政策信息、行業變化、企業經營,就像陽光、雨露、施肥、澆水,增厚這片土壤的營養,並細心的呵護你在這片土地上,埋下的財富、希望、幸福的種子,讓他在溫室一樣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這個時候價格的下跌,你會感覺到是這顆種子在往下紮根,土壤越肥沃、增厚,種子往下扎的根越牢固,時間越長越具有爆發力。
宏觀經濟環境、政策信息、行業變化、企業經營等等向好的信息,讓這片土壤不斷增厚、肥沃滋養著這顆種子,讓她開始生根、發芽、破土而出,長成一棵參天的大樹。
隨著價格的上漲,你會感覺到這棵大樹暴露在土壤之外的高度,已經遠遠超過埋在地下的根系的時候,你會預感到風險已經來臨了,該是收割的時候了。。
當然,也有辛苦幾年顆粒無收的,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及時換種子,這個種子壞了,如何判斷種子壞掉了?這就需要企業基本面研究、k線邏輯分析等等手段來加以甄別,這就是為什麼要關心行業、企業經營數據和信息,以及技術分析和k線邏輯分析的要點。
K線就像一個溫度計,顯微鏡或者說X光線機,就是專門用來觀察,測量深埋地下的種子生長情況,它發芽了嗎?紮根了嗎?成長了嗎?茂盛了嗎?
頻繁換手就相當於你把一顆種子,不斷地反復埋下去,又挖出來,不看季節,不看環境,自顧自的埋了挖,挖了埋,最後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這顆種子終於被你折騰死的那一刻,一切也就戛然而止。
成功投資要像一個種小麥的農民那樣,在深秋季節,種下種子,讓種子經過嚴冬的滋養,在春暖花開的時候破土而出,火熱的夏季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