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買股票究竟賺什麼錢
■■■■■■■股票並不是零和游戲,至少不是所有的股票都是零和游戲。■■■■■■■
我覺得你是對股份公司(不一定是上市的)的本質不太清楚。你耐心看看股份制是怎麼來的,思考一下,有問題再補充。
首先,股份公司,包括不上市的股份公司,都起源於合夥賺錢的需求,很多人把錢湊到一起做買賣,當然要事先說好你占幾股,我占幾股,賺了利潤分的時候好按這個比例分,所謂分利潤,就是分紅。
其次,股份公司並不是把每年賺的錢都分給股東,因為它需要用賺的錢追加投資才能擴大規模賺更多的錢,但是有的股東需要把自己的錢拿回來點維持生計,怎麼辦呢?——這就是股票交易的起源:由於荷蘭東印度公司10年都不分紅,把賺的所有錢都用來造新船,10年以後才大舉分紅,因此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只能看到自己的公司擴大卻10年拿不回任何錢,於是1609年阿姆斯特丹設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需要用錢的股東可以把持有的股份按議價賣給別人,議出什麼價格當然會跟公司的發展有很大關系了。也就是說,公司的船變多了,大家都知道將來可能分紅很多,那就會想買的人多想賣的人少,自然股價就上去了。
如果這些看明白了,你的問題就可以回答了:
中國很多股票的紅利相對股價可以忽略,不如銀行利息,那是不是說永遠不賣收益還不如存銀行——不一定。如果紅利低於凈利潤,有的是因為像荷蘭東印度公司一樣用賺的錢追加投資擴大再生產了,將來的紅利就會比現在多。尤其在中國這樣高速成長的經濟體,如果絕大多數公司分紅占盈利的比例跟美國公司一樣多反而是不太正常的。
但是顯然也並不是說,因為紅利會增長,所以買任何股票長期收益都會很高——當然要估計未來到底紅利能有多少,跟現在的股價做比較。
在美國和香港股市,整體上股息大概為股價的3~5%。有人做過統計,如果買標普500指數(也就是買很多大公司取一個平均效果)長期持有,紅利再投資,100多年平均下來年復合收益率是10%,肯定是高於銀行和國債利率的。在中國估計夠嗆,因為股價太高了,即使考慮紅利會增長,因為需要投入的本金太多(就是股價高),算下來收益也不見得很高。
最後,你說的招行,現在股價15.05元,08年每股稅後紅利0.06元,07年是0.252元,06年0.108元,05年0.072元。招行基本上還是把大部分盈利用於擴張而不是分紅了。至於他的擴張會不會有成效,會不會投了錢沒有利潤,不能增加以後的派息,那就得針對具體公司研究了。
美國也有這種例子:微軟上市16年從來不分紅,但第一次分紅就分了320億美元。
我現在問一下,買股票就是買一隻能下蛋的雞,凈資產就是那隻雞,下的蛋一部分拿來分紅,一部分再孵小雞,那這只雞永遠都抱不回家呀!
——其實理論上是可以抱回家的,殺了當肉一次性吃掉,只要股東同意(當然少不了大股東同意),可以把公司家當變賣掉,所得的現金償還負債以後,剩下的分給股東,公司終止經營。這個過程叫做公司清盤,或者清算。在美國是有的。在中國可能還比較少。
從另一方面考慮,如果留著雞,下越來越多的蛋,和生小雞再下更多的蛋,產生的長期利益比一次性吃掉大的話,為什麼要殺了吃掉呢?那不是得不償失嗎?所以經營經營比較好的公司都不會清盤的。長期能拿回家越來越多的雞蛋,這就是公司對於股東的用處了。
㈡ 買股票是怎麼賺錢的
買股票賺錢的方法簡單的說有兩種方式:
1、股利:當你投資的那個上市公司賺錢時,公司會按照你目前所持有的股份占所有股份的比例,把你應得的利潤按時分配給你,此時你所獲得的分紅,就是股利。一般有現金股利、財產股利、股票股利等,以常見的現金股利舉例:
你以每股50元的價格買入XX公司的股票,買入1萬元。若公司年度分紅時,每股股利為4元,那麼你的收益率為4元/50元=8%,年分紅=1萬×8%=800元。
可萬一公司沒能獲利,你就可能完全領不到股利了。
2、股票價差:投資者當然也可以在股價低時買入股票,在股價高時拋賣出你的股票;或者是在牛市賣出股票股價在低位的時候買回股票,賺中間的差價錢,即低買高賣、高賣低買。
比如,你看上一隻股票,市價為10元/股,覺得此時股價較低,趕緊買入5000股。過了一周多,發現這只股票穩步上漲至18元/股,這時,你迅速賣出4000股,就能賺低買高賣的差價,從而獲得利潤。
二、買賣股票的原理是什麼
1、買跌不買漲,在股票調整下來即將啟動時或已經進入上升通道時買入,為高價賣出打好基礎。如果沒有可靠的判斷力,就採用花榮先生的折中交易法。股票買入後再跌再買,可以攤低成本,等股票反彈時很易獲利。
2、賣漲不賣跌,在股票漲上去即將調整時賣出,以防止下跌時變贏利為虧損。如果沒有可靠的判斷力,就提前止贏。股票買入後漲到一定程度就先賣出一部分鞏固贏利,然後越漲越賣,等到股票下跌時能夠避免把贏利跌掉。
3、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上述兩原則適用於常規情況,如果股票出現了意料之外的大跌和大漲,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果斷止損或持股看漲。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通過炒股賺錢的方式主要就是賺取中間利潤,說起來好像很容易,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炒股的人就很少的,因為不僅需要豐富的經驗,還要有炒股技術,和買與賣的果斷。另外還是要提醒大家在股市投資一定要謹慎,風險還是很大的。
㈢ 炒股究竟是怎樣盈利的,賺的錢是從哪來的
炒股盈利的本質是賺取股票的價格差,當股價上漲高於購買價,此時,股票持有者拋售股票就會實現盈利;反之,當股價下跌低於購買價時,股票持有者拋售股票就會虧損。
炒股的核心內容就是通過證券市場的買入與賣出之間的股價差額,獲取利潤。股價的漲跌根據市場行情的波動而變化,之所以股價的波動經常出現差異化特徵,源於資金的關注情況,他們之間的關系,好比水與船的關系。水溢滿則船高,(資金大量湧入則股價漲),水枯竭而船淺(資金大量流出則股價跌)。
(3)買賣股票賺的錢叫什麼擴展閱讀:
判斷賣出:
1、階段高位十字星和長上影線:
上升通道的股票在一定漲幅後,會出現放量滯漲的情況,尤其當日K線出現十字星或長上影線的倒錘形陽線或陰線時,都要引起高度重視。這種圖形一般說明有人選擇在拉高出貨,沖高回落的走勢也說明下方承接買盤也不強,升勢將盡,老道的投資者更多會選擇賣出股票。
2、雙頭、多頭排列:
投資者經常會碰到M型頭或者多頭排列的K線圖形,這也是重要的見頂拋出信號。當股價經過一輪上漲回落後,再次反彈是不能有效突破前期高點時,往往就形成了第二個頭,此時應選擇賣出。判斷雙頭和多頭的重要依據是波段高點和成交量。
M字形頭部一般右峰低於左峰,有時也會有例外,關鍵看成交量,如果成交量不配合,可能為誘多,投資者一定要小心。這種圖形的演變還有頭肩頂、三重頂、圓形頂等,但只要跌破頸線支撐都應及時賣出了結。
3、均線系統:
均線系統是「勢」的重要參考指標。均線系統也是判斷頭部的重要依據。上升通道的股票均線都是多頭排列,短期均線在上,長期均線在下。但如果一旦股價開始跌破諸如5日、10日等短期均線,而且短期不能收復時,就要引起警惕。
如果隨後幾天中長期的均線也被帶量跌破,就更加確定頭部跡象,此時應該堅定賣出。均線空頭排列一旦形成,下降趨勢就開始確立,投資者應耐心等待持幣觀望。
㈣ 我們買股票賺的誰的錢
具體說來,你買股票,就成了股東,你分的紅利是公司盈利按你持有的股份的一定數量分給你的,也就是說,公司賺的誰的錢,你賺的也就是誰的錢…
㈤ 股市中把賺到的錢全部賣出,稱為什麼
股市中,把所有股票賣出去,那叫清倉,股市的所用的語言有很多
㈥ 股票賺的錢是從哪來的
一、股市賺的錢本質是賺估值增長或者上市公司利潤的錢。
二、股票相關內容:
1.股票的本質可以理解為一種商品,商品的價格有供求關系決定。供大於求,股價下跌、供小於求,股價上漲。股市賺的錢本質賺的也是對股票供求關系的正確理解。
2.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它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也是發行量最大,最為重要的股票。
3.普通股股票持有者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4.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㈦ 炒股掙的是誰的錢
投資股票投資者盈利來源:
1、企業分紅。投資的企業盈利帶來的分紅。
2、股票投資者。投資者對股票未來預期較高接盤抬高股價,盈利來源於後期入場的投資者。
股票是一種投資的方式,一個股票的價值分實際價值和交易價格兩個方面。
理論上講,買股票實際上是買一家公司的股份,
比如一家公司總資本是1億元人民幣,總股本是1億股,那每股的實際價值就是1元。
這家公司經營的不錯,十年後公司規模發展到了10億那你所持有的股票的實際價值就會從1元漲到10元。
但如果這家公司做的不好,10年後公司賠到了只有1000W,那你的股票是實際價值就會從1元跌到0.1元。
實際價值一般只是股票交易價格的幾分之一,但卻是你購買股票的真實的價值,如果一家公司現市場交易價格為5元/股,它的公司凈資產只有1元/股,那這個公司破產清算時,你只能拿到1元錢,這是由公司的資產決定的。
我們日常里所買賣的股票價格實際上只是交易價格。
交易價格反映的是投資者對發行股票公司未來發展的一種預期。
首個例子:
一家公司總資本是1億元人民幣,總股本是1億股,那每股的實際價值就是1元(每股凈資產)。
這家公司經營的不錯,預計十年後公司規模將發展到了10億元。由於有這種樂觀的估計,所以我現在買股票時就肯以公司實際價值(1元凈資產)的若干倍來購買股票(5元的市場交易價格),雖然暫時看我花了這件東西原有價值的5倍來購買暫時是賠了,但從長遠看(10年後增長到10億)仍有1倍的利潤空間(預計10年後的每股10元凈資產-當前5元的市場交易價格)。
由於每個人對市場,對政策的判斷方式不一樣,我們對一個公司未來發展估計也不一樣,當絕大多數人(絕大多數資產)認為這個公司未來的價值不僅僅局限在當前的價值上(未來公司還能繼續發展),那這只股票就會上漲,5元、6元、7元,一直上漲到投資者覺得這個公司未來應該能達到的價值上。
因為這個公司會給他們賺錢,所以投資者也肯以更高的預期價格高價收購這只股票。
如果絕大多數人(絕大多數資產)認為這個公司未來沒有前景,有可能因為種種原因遭受到損失,那這只股票的價格就會下跌,4元、3元、2元,直至這個股票的真實的價值1元。
因為這個公司預期會虧損他們的投資,所以投資者就會以比較低的價格賣出股票制止虧損,所以股票就會下跌。
炒股賺的是對公司未來預期發展的錢,是泡沫,是虛的,在牛市的時候,由於市場資金供應充沛和對股票交易價格的樂觀估計,有可能使投資者(更多指你所說「炒」股的人)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做出過於樂觀的估計,從而使投資者以公司未來很難達到的價值的市場價格購入股票(如這個公司未來的預計價值只有10元,投資者卻現在就以15元,20元的價格買入股票)當市場資金恢復正常時或市場估計平淡時,這個股票就會向它正常的預期價值回歸(5元),投資者就會被套住,而被套的價格(15元-5元=10元)是一種過份的預期價值,作為一種價格波動消失,如同從來沒有出現過。
因此「炒」股的原理就是在過分的預期價值崩潰前賣出股票,讓那些有著更高未來預期的人被套住,從而賺錢。
㈧ 買股票賺的是誰的錢
股票賺兩個錢:
1、上市公司的分紅。
2、賺後面買進的人的錢。
記住,到最後,只有手上「貨」最少的人才最賺錢。
㈨ 炒股賺的是誰的錢
是的,炒股賺的錢是其他股民的錢.
大家都賺到只是理論上可行,就是大家都不投機只賺股利,問題是每年1%左右的股利誰會去賺?人們投身股市就是為了在其他股民身上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