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買賣 » 牛頓買股票那一年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牛頓買股票那一年

發布時間: 2022-08-19 21:00:56

❶ 牛頓炒過股票嗎

必須炒過,而且賠的很慘。。。牛大叔說:『我能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出天體的運動,卻不能預測股票的走勢。」那時的股票是英國為了殖民地的擴張和海外侵略,而向國民發行的股票。

❷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炒股

你好,
英國女王買什麼股票?英國首相布萊爾炒股會虧嗎?美國總統布希炒股能獲知內幕消息嗎?飛人喬丹、車王舒馬赫炒股也像賽場上一樣風光嗎?股市有風險,名人也要慎入。
看好網路科技股,英國女王和飛人喬丹損失慘重

英國劍橋大學商學院譽滿全球,各界知名人士莫不以能成為該院MBA教程中的經典案例而自豪。目前,劍橋大學商學院正在重新編寫案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首相布萊爾「有幸」入選,但君臣二人似乎並不高興。原來,他們是以投資失利的典型代表被收錄進投資決策課程中的。

在投資理財方面,布萊爾夫婦似乎一直運氣不佳。近年來,布萊爾夫婦1997年搬進唐寧街10號首相府時以61.5萬英鎊的價格賣掉的別墅,幾年後飆升到了160萬英鎊,而他們在布萊爾老家購買的一套別墅卻足跌了10%,也損失了數萬英鎊。和投資房產相比,布萊爾夫婦投資股票的損失更加慘重。

從2005年6月起,首相夫人切麗一直持有價值140萬英鎊的英國航空公司股票。原本股票價格走勢平穩,誰知到2006年8月卻風雲突變。當月初,英國警方宣布挫敗恐怖分子的炸機圖謀,盡管英國金融監管部門一再表示,倫敦金融市場運作完全正常,但投資者明顯陷入到恐慌之中。英國股市一路大幅下跌,航空類股票更是遭受重挫。按照8月15日英國股市的收盤價格,切麗持有的股票市值一周內就損失了約30萬英鎊。布萊爾要想挽回損失,可以通過「以公謀私」來實現——積極改善英國安全形勢,給航空公司保駕護航,航空類股票自然會上漲。

不過,切麗表示,她不會盲目拋售股票,他們全家對英國未來的經濟前景充滿信心。

相比英女王,布萊爾夫婦的損失就不算什麼了。2000年到2004年間,女王的投資組合市值大跌超過1/4,損失高達2100萬英鎊。

女王的一項「蝕本」投資曾被大肆報道。2001年,女王動用了5萬英鎊買下唱片公司Poptones的股票,不料該股票其後跌至停牌,女王為此巨額虧損至血本無歸。

另一項投資也是女王心頭之痛。上世紀90年代末,網際網路企業的股票不斷上漲,一貫保守的女王按捺不住,出資5萬英鎊買下高空攝影地圖公司Getmapping1.5%的股份。Getmapping由於業務發展飛速,在女王買下不久後上市,股價一路上漲,使女王的持股值激升至將近100萬英鎊。然而,好景不長,全球互聯網公司隨後進入寒冬,股市連番受挫,投資者損失慘重,女王也不能倖免。Getmapping的股價由歷史最高點劇跌90%多,女王持股值只剩下6萬多英鎊。有消息說,女王投資Getmapping可能是王室財務官的主意。但消息人士表示,女王本人自己也曾對新科技股票的獲利潛力充滿信心。

和英女王一樣,美國籃球巨星、飛人喬丹也曾看好互聯網投資。腰纏萬貫的喬丹曾經是Divine軟體公司最著名的董事會成員。2000年,在Divine公司股票公開發行前4個月,喬丹購買了該公司的股票期權。可是,Divine軟體公司的股票不僅沒有升值,反而大幅下挫。喬丹當時價值100萬美元的股票,兩年後的市值大約只有3.7萬美元。

財富嚴重縮水後,英女王在世界富豪排名榜中也由原先44位大幅下滑至177位。心情不佳的女王炒掉了協助她買賣股票債券的「御用」基金經理。不過,隨著去年股票市場回升和房產價值驟漲,女王個人資產一年裡暴增3000萬英鎊,總算開開心心地度過了80歲壽辰。

英女王是該知足常樂了,她的同行、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的境況要凄慘得多。領導著「橙色王國」的貝婭特麗克絲曾經被看做是全球王室首富,據說資產一度達到40億歐元之巨。但由於投資失誤和股市下跌,她賠了很多錢。現在有傳聞說她目前只持有殼牌石油公司很少的股份。

名人炒股,風格各異,有的大膽,有的保守,布希還搞技術違規

股市投資風雲變幻,名人炒股有賠,當然也有賺。

「拉斯維加斯之王」、美國賭博業大亨謝爾登·阿德爾森就是炒股暴富的典型。2003年,阿德爾森的身家僅為14億美元;2004年,阿德爾森通過將公司上市並出售部分股票,身家暴漲至90億美元。在去年公布的《福布斯》美國富豪榜上,阿德爾森由2005年的第15位飆升至第3位,阿德爾森可以說是近幾年財富增長最快的美國富豪,說他坐著「火箭」躥上《福布斯》富豪榜也不為過。

和賽場上的極速狂飆不同,車王邁克爾·舒馬赫的投資性格非常保守。一位德國金融投資專家分析說:「很保守,他傾向於選擇風險較低的投資項目。大部分投向了國債基金和房地產基金,只有一小部分投資在股票上。但他的投資收益並不少,即使他只投入5億歐元,並且回報率只有4.5%到5.5%,每年年底的時候他也會有2500萬歐元的進賬。平均每個月就有200多萬歐元利息,而且肯定不會賠錢,這很不錯,是不是?」據說,舒馬赫2004年在國債和股票基金上的投資收益是1375萬歐元。

你或許會想當然地認為,沙特王子在投資上一定很保守。也許上一代是這樣,但新一代的王子們極具投資意識,商業頭腦也非常靈活,代表人物就是沙特阿蘇德王子。在2005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阿蘇德王子以237億美元的財富,位居榜單第5名。阿蘇德王子的資產主要來源於投資,他在美國花旗銀行100億美元的投資,2004年在沙特股票市場上獲得了116%的投資回報。同時,他在2004年還拋售了紐約廣場酒店的一半股份,轉而購進了英國薩沃伊酒店和摩納哥蒙特卡羅大飯店的股份。阿蘇德王子是個思想活躍、腦中怪點子不斷的「商業奇才」。為了推銷所投資的股票,他甚至上美國CNN做起了廣告:「我們所有進入股票市場的公司,都是該行業的老大。」

美國總統小布希也曾炒股,而且也賺了,但卻賺得有點心虛。

1984年,在一些「貴人」的安排下,一家叫做「光譜七」的石油勘探公司心甘情願地買下了小布希如同「垃圾股」的石油公司,「光譜七」公司隨後又被更財大氣粗的哈肯能源公司收購,轉眼間,小布希不僅名列股東委員會,並且還擁有了價值53萬美元的股票。

1990年,父親老布希任美國總統期間,小布希突然賣掉了「哈肯能源」的所有股票,獲利近85萬美元。不到兩個月時間,伊拉克就入侵科威特,石油市場開始混亂,「哈肯能源」公司的股票狂跌,季度虧損達2300萬美元,而小布希由於「提前抽身」毫無損失。

已經退休的拉爾夫·史密斯,當年是洛杉磯證券交易中間商,1990年6月,經他牽線搭橋,當時的總統公子小布希出售了手中大約21.2萬股哈肯能源公司的股票。盡管史密斯認為交易完全沒有問題,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律師們卻認為這樁交易存在著很多疑點,並啟動了相關調查。調查重點之一是布希在賣掉股票前是否已經知道了所謂的內幕消息。另一個重點是布希在出售自己股票前究竟知道了什麼,是在什麼時候知道的。1991年,對布希的股票交易行為作了定性:「通過調查,我們並沒有發現布希先生有任何非法的內幕交易行為,因為他知道的公司信息並不比其他股票投資者多。」

人們認為,1990年老布希競選總統成功,對該案件的調查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真正使布希逃過一劫的是廣大投資者。1990年8月20日,哈肯公司宣布公司出現巨額虧損,但投資者的反應卻非常平靜。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經濟分析辦公室官員莉薩說,如果布希在出售股票前知道的消息並沒有在證券市場上引起「強烈反應」,那麼布希知道的消息「毫無價值」,所謂的非法交易和欺詐也就不存在了。

不過,小布希也承認,他當年出售哈肯後,拖延申報交易屬於技術違規。

雖然一度身陷股票丑聞,但小布希仍沒有放棄炒股。他和夫人勞拉為兩個女兒分別購買了110萬美元的信託,其中主要是思科、Gap(零售業公司)、IBM、微軟、寶潔和輝瑞制葯的股票。

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比小布希謹慎得多。表現在投資風格上:假如在未來3年內要使用這筆錢,就不要把它投向證券市場。格林斯潘2003年持有的投資資產價值總計640萬美元,更多選擇了銀行存款和投資短期國債的投資方式。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格林斯潘乾脆不持有企業股票。

政治家們更喜歡與民同樂,一起分享炒股賺錢的喜悅。由於在美國哈利伯頓公司擁有股票期權,美國副總統切尼夫婦2005年總收入高達800多萬美元。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夫婦也擁有為數不少的股票,其中大多數是電信公司的股票。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夫婦擁有的股票要少得多,大約只有58萬歐元。列支敦斯登公爵漢斯·亞當二世的凈資產高達32億美元,其中包括許多股票,具體數額是個謎。

股市有風險,名人也要慎入。你認為足球明星貝克漢姆會買什麼股票?沒人知道,但不妨看看理財師的建議:長線持有一些大公司的股票,如微軟、可口可樂之類的,會有很好的回報。

❸ 牛頓為什麼要炒股

牛頓炒股的目的是想通過股市上多賺些錢,與現在人們炒股的思路一樣的,最終要得到收益,賺得更多的錢。

❹ 牛頓炒股哪年賠的

1680年左右
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在股市中受挫後說過這么一句話,個人覺得很經典 「我可以精確的計算出天體運行的軌道,卻無法計算出股市中人性的瘋狂。」

❺ 有誰知道1720年的股市崩盤,能說說嗎謝絕復制

其實我想搜索1720年英國股市的大盤情況,然後看到了這個問答。您是不是想看看牛頓當時在1720年左右虧損的淵源?我是這么搜索的。但是我暫時還沒有搜索到什麼。不過,牛頓購買的南海股票,可能是英國當時大盤的一個縮影。哦對了,第一個大盤指數應該是道瓊斯指數,美國股市理論的奠基人查爾斯道先生發明的,所以說,當時1720年的英國,應該還沒有大盤。查爾斯先生在1851年出生。大致的講,當時是因為南海股票算是在南美洲發現了金子,然後要去挖掘;其次是南海股票的股東或者利益群體有貴族、政府機構官員等等權貴階層,因此就大力宣傳南海股票的投資價值。就這樣,南海股票在1719年年中以後開始啟動,價格大約在100多英鎊;然後大約在1720年10月份左右突破了1000英鎊後到達了頂點,大約翻了8倍左右。牛頓先生第一次操作是在1720年年初左右,然後持有幾個月之後賣出翻了一倍;隨著價格持續上漲,周圍人群的眾口鑠金,然後賣出之後大約在600多英鎊時又再次買入,一直沒有賣。直到股價持續下挫,大約在300-100英鎊之間的某個價位清倉了所持股票,然後虧損很大。大跌的直接原因,是當時有的投資者因為其他原因,歷盡艱險,來到了南美洲,然後偶然發現南海股票在南美洲並沒有挖掘出金子。消息後來傳回國內,人們競相拋售,股市下跌形成。
可以參考07年的國內市場。就像有句話講的,昨日之事今必再有、今日之事後必再現,股市的漲跌尤其內在的規律,人性的低估和瘋狂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那個最高點和那個最低谷。但是這個最高點或者最低點卻是在後來,人們才知道的。為什麼這么說?就像人開車在高速上以100邁的速度行駛,這時候突然想加速超越前方一個車輛,然後開始踩油門,直到把前車超過去後,再恢復原來的速度。那麼這個超車時候踩油門的最高時速會到達什麼程度呢?是在120邁?還是121邁?還是115.7邁?等等等等的某個數字?都有可能。因此,股市也照樣,6124點、5178點就是這種超車時才形成的,人,不太可能精確到那個點位,而且這從戰略上來說基本沒有那個必要,因為我們要知道的、更加關鍵的是,現在是不是正在接近股市的轉折點。
總之,人性是助推器,但是本質因素在於市場的內在性漲跌規律。就像陰陽交替、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現一樣,生命正是這樣產生的。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陰陽交合,生命之道;一陰一陽之謂道。
共勉。
這個問題好像是2011年?我是在2021年回答了這個問題。時間,就是輪回,或許這就是時間的特性。

❻ 牛頓有沒有抄股票是什麼時間什麼股票

牛頓也炒的,而且虧損嚴重。
-----------------------------
牛頓炒股巨虧,嘆言「能算準天體的運行,卻算不準人類的瘋狂」

大名鼎鼎的牛頓就曾做過一個瘋狂的股民。1711年,為攫取蘊藏在南美東部海岸的巨大財富,有著英國政府背景的英國南海公司成立,並發行了最早的一批股票。當時人人都看好南海公司,其股票價格從1720年1月的每股128英鎊左右,很快增值,漲幅驚人。這時候牛頓恰巧獲得了一筆款子,加上他個人的一些積蓄,看到如此利好消息,就在當年4月份投入約7000英鎊購買了南海公司股票。很快他的股票就漲起來了,僅僅兩個月左右,比較謹慎的牛頓把這些股票賣掉後,竟然賺了7000英鎊!

但是剛剛賣掉股票,牛頓就後悔了,因為到了7月,股票價格達到了1000英鎊,幾乎增值了8倍。經過「認真」的考慮,牛頓決定加大投入。然而此時的南海公司已經出現了經營困境,公司股票的真實價格與市場價格脫鉤嚴重,此前的6月英國國會通過了「反泡沫公司法」,對南海公司等公司進行限制。沒過多久,南海股票一落千丈,到了12月份最終跌為約124英鎊,南海公司總資產嚴重縮水。許多投資人血本無歸,牛頓也未及脫身,虧了2萬英鎊!這筆錢對於牛頓無疑是一筆巨款,牛頓曾做過英格蘭皇家造幣廠廠長的高薪職位,年薪也不過2000英鎊。事後,牛頓感到自己枉為科學界名流,竟然測不準股市的走向,感慨地說:「我能計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卻難以預料到人們的瘋狂。」

❼ 關於第一次買股票,請大家幫幫我

一、生平簡介 牛頓(1643—1727)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是十七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巨匠。

1643年1月4日(儒略歷1642年12月25日)牛頓誕生於英格蘭林肯郡的小鎮烏爾斯索普的一個自耕農家庭。12歲進入離家不遠的格蘭瑟姆中學。 牛頓於1661年以減費生的身份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664年成為獎學金獲得者,1665年獲學士學位。

1665~1666年倫敦大疫。劍橋離倫敦不遠,為恐波及,學校停課。牛頓於1665年6月回故鄉烏爾斯索普。

1667年牛頓返劍橋大學,10月1日被選為三一學院的仲院侶,次年3月16日被選為正院侶。當時巴羅對牛頓的才能有充分認識。1669年10月27日巴羅便讓年僅26歲的牛頓接替他擔任盧卡斯講座的教授。

1672年起他被接納為皇家學會會員,1703年被選為皇家學會主席

牛頓於1696年謀得造幣廠監督職位,1699年升任廠長,1701年辭去劍橋大學工作。1705年受封為爵士。

牛頓晚年患有膀胱結石、風濕等多種疾病,於1727年3月30日深夜在倫敦去世,葬在威斯特教堂,終年84歲。人們為了紀念牛頓,特地用他的名字來命名力的單位,簡稱「牛」。

二、科學成就

牛頓一生對科學事業所做的貢獻,遍及物理學、數學和天文學等領域。

1.牛頓在物理學上最主要的成就,是創立了經典力學的基本體系,從而光成了物理學史上第一次大綜合。

2£? 對於光學,牛頓致力於光的顏色和光的本性的研究,也作出了重大貢獻。

3£? 牛頓在數學方面,總結和發展了前人的工作,提出了「流數法」,建立了二項式定理,創立了微積分。

4£? 在天文學方面,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創制了反射望遠鏡,並且用它初步觀察到了行星運動的規律。

牛頓在17世紀70年代設計的望遠鏡。它一般被稱為反射望遠鏡,效果遠優於伽利略所設計的著名的折射望遠鏡。

三、趣聞軼事

1£? 關於蘋果落地的故事

一個偶然的事件往往能引發一位科學家思想的閃光。

這是1666年夏末一個溫曖的傍晚,在英格蘭林肯郡烏爾斯索普,一個腋下夾著一本書的年輕人走進他母親家的花園里,坐在一棵樹下,開始埋頭讀他的書。當他翻動書頁時,他頭頂的樹枝中有樣東西晃動起來。一隻歷史上最著名的蘋果落了下來,打在23歲的伊薩克牛頓的頭上

恰巧在那天,牛頓正苦苦思索著一個問題:是什麼力量使月球保持在環繞地球運行的軌道上,以及使行星保持在其環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上?為什麼這只打中他腦袋的蘋果會墜落到地上?正是從思考這一問題開始,他找到了這些的答案——萬有引力理論。

由於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用的是歐幾里德幾何學的表述方式,它是一個嚴密的、完美的體系,書中沒有敘述蘋果落地的故事,致使許多人對蘋果落地一說持保留意見。

實際上,牛頓的親戚和朋友多次證實蘋果落地的故事。法國文學家、科學家伏爾泰曾追憶過,他在牛頓去世前一年,即1726年去英國時,聽牛頓的繼姊妹說過,一天,牛頓躺在蘋果樹下,忽然看到一個蘋果落地,引起了他的思考。牛頓靈機一動,腦中突然形成一種觀點:蘋果落地和行星繞日會不會由同一宇宙規律所支配的?悟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晚年的一位密友斯多克雷也明確提到,在1726年4月的一天,和牛頓共進午餐後,一起來到牛頓家後園,並在蘋果樹下飲茶。在談話中「他(指牛頓)告訴我正是在過去同樣情況下,注意引力的思想出現在他的腦海里,那是在一棵蘋果樹下偶然發生的,當時他處於沉思冥想之中。」

還有牛頓晚年的另一位密友潘伯頓在有關追憶牛頓的著作中,也談及因蘋果落地而引起驗證引力平方反比關系的故事。

牛頓在晚年再次講述當時蘋果的故事,那是離蘋果落地時已經是60年過去了,為什麼一個老人對此事記憶那麼深刻,我認為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因為萬有引力定律是一項舉世矚目的輝煌的成果,當事人對觸發靈感的事件當然是深深的激動和懷念的;其次是與胡克的爭執也留下深深的記憶,牛頓就從一個側面澄清事實真相,應該認為蘋果落地一說的事實是成立的。

2.科學研究的痴情

牛頓對於科學研究專心到痴情的地步。據說有一次牛頓煮雞蛋,他一邊看書一邊幹活,糊里糊塗地把一塊懷表扔進了鍋里,等水煮開後,揭蓋一看,才知道錯把懷表當雞蛋煮了。還有一次,一位來訪的客人請他估價一具棱鏡。牛頓一下就被這具可以用作科學研究的棱鏡吸引住了,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它是一件無價之寶!」客人看到牛頓對棱鏡垂涎三尺,表示願意賣給他,還故意要了一個高價。牛頓立即欣喜地把它買了下來,管家老太太知道了這件事,生氣地說:「咳,你這個笨蛋,你只要照玻璃的重量折一個價就行了!」

3.喜歡養貓

傳說牛頓在蓋房子時,堅持要留大小兩個貓洞,好讓大貓走大洞、小貓走小洞。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不足為據。不過牛頓喜歡養貓倒是真的。由於牛頓終身未婚,貓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夥伴,但貓也給他惹了不小的麻煩,1692年牛頓母親去世使他極其痛苦。一天早晨,他為了平靜一下,到橋大學禮拜堂做禮拜時,忘了熄滅蠟燭,可能是貓闖的禍,蠟燭翻倒後,把擺在桌上的光學、化學手稿和其他論文化為灰燼。

4.終身未婚之迷

牛頓少年時代在一首詩里表白自己的遠大抱負:

世俗的冠冕啊,我鄙視它如同腳下的塵土,

它是沉重的,而最佳也只是一場空虛;

可是現在我愉快地歡迎頂荊棘冠冕,

盡管刺得人痛,但味道主要的是甜;

我看見光榮之冠在我的面前呈現,

它充滿幸福,永恆無邊。

可以說,每一個偉大的科學家,都是富的激情、富有理想的詩人,但牛頓是一個追求用科學中的光線譜來解釋他的理想的特殊類型的詩人。他讓他的思想展翅飛翔,以整個宇宙作為藩籬。在他的整個心田裡,填滿了自然、宇宙。也許這是他終身未娶的最根本原因。

不過,牛頓並沒有完全與愛情絕緣。他一生中甚至有過兩次戀愛。牛頓23歲正在劍橋大學求學時,由於劍橋發生了瘟疫,學校放假。牛頓回到鄉下,住在舅父家裡。在那裡,他一次愛上了美麗、聰明、好學、富有思想的表妹。表妹也很喜歡這個學識淵博、卓見非凡的大學生。他們常常一起散步。牛頓喜歡即興發表長篇講話,他的講話內容又多是他正在學習和研究的問題。表妹雖聽不懂,但她還是耐心地聽,似乎覺得很有趣。牛頓在心裡想:「這樣一個可愛的女子,對於我所講的覺得這樣有味,我一定很不錯。當然,她的腦筋一定也很好,是個不平凡的女子。如果能得到她的幫助,解決我的許多困難問題,與我共同工作,那該多好啊!」

但是牛頓生性靦腆,並未及時向表妹表白心中的愛情。等他回到劍橋大學後,又聚集會神地沉浸到科學研究中去了。他早已忘記了遠方的鄉村還有一位美麗的少女在等著他。他對個人生活一直不予重視,而她的表妹卻誤以為牛頓對她冷淡,便擇夫另嫁了。牛頓因醉心於科學研究而耽誤了一次愛情的大好時機。

牛頓實在太忙了,他連做夢想是宇宙、世界。他往往領帶不結,鞋帶不系好,馬褲也不扣好,就走進大學餐廳。盡管如此,牛頓畢竟是個年輕人,還有一顆浪漫的心。有一次,「青春迫不及待的激情」,催使他向一位年輕姑娘求婚。他輕輕地握著她的手,含情脈脈地看著這位美人。正在這緊要關頭,他的心思忽地溜到另一個世界去了。他的頭腦中只剩下無窮量的二項式定理。他象做夢似的,下意識地抓住情人的一個手指,把它當成是通煙斗的通條,硬往煙斗里塞。姑娘痛得大叫一聲,他才清醒過來。面對吃驚的姑娘,他連忙象只綿羊似的柔聲道歉:「啊,親愛的,饒恕我吧!我知道,我是不行了。看來,我是該打一輩子光棍!」

姑娘饒恕了牛頓,卻無法理解他,愛情又成了泡影。科學上許多新的問題不斷撲向牛頓的腦海,他整個熱情都集中到了科學事業上。此後那種「青春的熱情」再也沒有涌現《多彩的旋律》

5、名言

(1)「我不知道世人怎樣看我,但我自己以為我不過像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不時為發現比尋常更為美麗的一塊卵石或一片貝殼而沾沾自喜,至於展現在我面前的浩翰的真理海洋,卻全然沒有發現。」

(2)「如果說我所看的比笛卡爾更遠一點,那是因為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

6、牛頓學說在中國傳播及其影響

牛頓學說在中國的傳播

牛頓生活的年代相當於明亡之前一年到清雍正5年,《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發表的時間相當於康熙25年。從牛頓《原理》發表的1687年到1840年的150餘年間,牛頓物理學和天文學知識幾乎沒有介紹到中國。《原理》一書的基本內容直到鴉片戰爭之後才在中國傳播。

牛頓學說對中國的影響

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開普勒的橢圓軌道、牛頓的萬有引力三者相繼傳入中國,它們和中土奉為圭臬的「天動地靜」、「天圓地方」、「陰陽相感」的傳統有天壤之別。這就不能不引起中國人的巨大反響。

牛頓學說在中國的傳播決不只是影響了學術界,喚醒了人們對於科學真理的認識。更重要的是,也為中國資產階級改良派發起的戊戌變法(1898年)提供了一種輿論准備。這個運動的主將康有為、梁啟超和譚嗣同等人,都無例外地從牛頓學說中尋找維新變法的根據,尤其是牛頓在科學上革故圖新的精神鼓舞了清代一切希望變革社會的有志之士。

❽ 歷史上被騙得最慘的歷史人物,要是男的,是誰

牛頓?牛頓炒股被騙,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在股市中受挫後說過這么一句話,個人覺得很經典 「我可以精確的計算出天體運行的軌道,卻無法計算出股市中人性的瘋狂。」

大名鼎鼎的牛頓就曾做過一個瘋狂的股民。1711年,為攫取蘊藏在南美東部海岸的巨大財富,有著英國政府背景的英國南海公司成立,並發行了最早的一批股票。當時人人都看好南海公司,其股票價格從1720年1月的每股128英鎊左右,很快增值,漲幅驚人。這時候牛頓恰巧獲得了一筆款子,加上他個人的一些積蓄,看到如此利好消息,就在當年4月份投入約7000英鎊購買了南海公司股票。很快他的股票就漲起來了,僅僅兩個月左右,比較謹慎的牛頓把這些股票賣掉後,竟然賺了7000英鎊!
但是剛剛賣掉股票,牛頓就後悔了,因為到了7月,股票價格達到了1000英鎊,幾乎增值了8倍。經過「認真」的考慮,牛頓決定加大投入。然而此時的南海公司已經出現了經營困境,公司股票的真實價格與市場價格脫鉤嚴重,此前的6月英國國會通過了「反泡沫公司法」,對南海公司等公司進行限制。沒過多久,南海股票一落千丈,到了12月份最終跌為約124英鎊,南海公司總資產嚴重縮水。許多投資人血本無歸,牛頓也未及脫身,虧了2萬英鎊!這筆錢對於牛頓無疑是一筆巨款,牛頓曾做過英格蘭皇家造幣廠廠長的高薪職位,年薪也不過2000英鎊。事後,牛頓感到自己枉為科學界名流,竟然測不準股市的走向,感慨地說:「我能計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卻難以預料到人們的瘋狂。」

❾ 歷史名人的理財八卦你知道多少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說:「金錢只能用於滿足私慾,並且常常被其擁有者濫用。」所以他曾在普林斯頓大學要求$3000元的超低價薪水——後被校方以「太低」為由拒絕,在財務顧問勸說下,才終以$17000元妥協。

不過,如果你就此認為愛因斯坦是個不善理財的天然呆,那就大錯特錯了,他在不到20年內的時間內,讓幾千美元的股票升值到25萬美元。雖然他自己對理財並不擅長,但他知人善任,聘請了一位財務顧問替他打理家財,才取得了這樣優異的業績。

馬克思


1864年,馬克思當時在倫敦做研究工作,經濟上一直比較拮據。有一次,他獲得友人600英鎊的遺贈,很懂經濟學的馬克思決定用它來投資股票,最終賺取了約400英鎊的凈利潤。

看來,比起馬克思偉大的思想,他的炒股規模卻小得多。即使如此,馬克思的股票操作也非常謹慎。他瞄準英國剛頒布《股份公司法》、股份公司開始飛速發展的時機,分批次購買了一些英國股票,之後他耐心等待市場變化,股格上升一段時間後就迅速地逐一清倉。

牛頓



牛頓的一生是極「牛」的,他是近代經典力學的開山祖師,也曾任英格蘭皇家造幣廠廠長。不過,他平生唯一一次炒股,卻如同經歷了2015年中國股災一般……

1720年4月,牛頓投入約7000英鎊買了應該南海公司的股票,僅兩個月就股價翻番,隨後賣出。但到了7月,股票又繼續增值了8倍,這讓牛頓悔不當初。「恍然大悟」後,牛頓大概就開始變笨了,他隨之決定加大投入,最終巨虧2萬英鎊——這相當於他當造幣廠廠長十年薪水。

丘吉爾



1929年,剛剛卸去英國財政大臣之職的丘吉爾和幾位同伴來到美國,受到了投機大師巴魯克的盛情款待。參觀了紐約股票交易所後,在美國股民巨大熱情的感召下,丘吉爾決定自己也投入10萬美元玩股票。

然而不幸的是,1929年也是美國股災和金融危機爆發的那一年——在該年10月24日一天之內,丘吉爾就損失了所有本金。那天晚上,巴魯克邀請大約50名財界領袖一起吃晚飯,向丘吉爾祝酒時,戲稱他為「我們的朋友和前百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