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形態理論與買賣時機選擇
形態分析,雖然屬於歷史悠久的分析工具,其測市的效能卻歷久常新。走勢派奉為經典之作的《Technical Analysis of Stock Trends》於1948年出版,作者為Robert?Edwards及John Magee,對於各種形態的形式,以及分析的方法,均有極為詳盡的解釋。在本文里,筆者通過形態理論的分析,試圖提出值得注意的一些地方,作為一種分析走勢的參考工具。
形態分析,是以K線圖分析股票的走勢,而K線圖當然就是一種包含時間及價位的圖表:橫行的軸心代表時間、縱向的則代表價位。
一、價格形態的形成與類型
在談價格形態前,我們首先還是要搞清楚趨勢的運動概念。千萬不要以為絕大部分趨勢的變化突如其來,事實上,趨勢在發生重要變異之前,通常需要一段醞釀的時間。問題就在於,這種醞釀時期並不總意味著趨勢將要逆轉,有時候,這只是既存趨勢的休整,隨後原有的趨勢仍將繼續。
研究這種醞釀時期及其預測性意義就是價格形態所要解決的問題。那麼,什麼是價格形態呢?價格形態是股票或期貨價格圖上的特定圖案或花樣,它們具有預測性價值,我們可以把它們分門別類。
價格形態有兩種最主要的分類----反轉型形態和持續型形態。反轉型形態名符其實,意味著趨勢正在發生重要反轉;相反地,持續形態顯示市場很可能僅僅是暫時作一段時間的休整,把近期的超買或超賣狀況調整一番,過後,現存趨勢仍將繼續發展。關鍵是,必須在形態形成的過程中盡早判別出其所屬類型。
最常用的主要反轉形態:頭肩形、三重頂(底)、雙重頂(底)、V字頂(底)、以及圓形(盆形)頂(底)等形態。我們將考察價格本身的變化過程,及其變化在圖表上的顯示,還有判別它們的方法。然後,我們還要研究另外兩方面重要因素----伴生的交易量的形態,以及價格形態的測算意義。
交易量在所有價格形態中,都起到重要的驗證作用。在形勢不明時(許多情況下都是這樣的),研究一下與價格數據伴生的交易量形態,是判斷當前價格形態是否可靠的決定性辦法。
絕大多數價格形態各有其具體的測算技術,可以確定出最小價格目標。雖然這些目標僅僅是對下一步市場運動的大致估算,但仍有助於投資者確定其報償----風險比。
形態的另一個大類----持續型形態,內容包括三角形、旗形和三角旗形、楔形、以及矩形。這類形態通常反映出現行趨勢正處於休整狀態,而不是趨勢的反轉,因此,通常被歸納為中等的或次要的形態,算不上主要形態。
㈡ 什麼是形態理論選股法
形態理論選股法是指根據K線形態所表示出來的特定含義,選出那些K線圖中含有指示股價即將上漲的形態的一種選股方法。
㈢ 股票形態分析的股票形態分析的要點
形態高於一切,這是一個基於形態理論進行投資的人必須牢固樹立的理念。
按股票信息的來源劃分,不外乎以下幾種:一是公司現場調研,取得的第一手信息,二是基於所佔有的資料進行的分析,即上市公司通過正規渠道披露的信息,如財務報表、相關公告等。三是通過不正規渠道進行傳播的信息,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小道消息。
股票形態就象一個大籠子,它把股票的一切信息進行合成,最終顯示為一幅圖畫。不論是公司的經營狀況、還是主力的意圖最終都會無一遺漏地反映在這幅神奇的圖上。這種說法是基於以下推斷:
1、正確的股票信息會被正確的投資人所利用。一切正確的信息會引導股票形態向一個正確的方向運行,而錯誤的信息雖然可以暫時打亂股票價格的軌跡,但正確的信息會對股票的形態進行修正。那些「正確的人」就是那些佔有了正確信息和正確利用了正確信息的投資者,他們有兩類,一是原發性佔有者,也就是直接取得了正確信息的公司核心成員、重要的投資主力機構或者人物。二是能正確分析形態,跟上了形態節奏的聰明散戶。
2、背離公司基本面的形態走勢一定是主力的原因造成的。我們知道,散戶的意志是高度分散的,正如一盤散沙,是沒有凝聚力和戰鬥力的,背離公司基本面的形態要麼是主力有意的所為,他們不理公司業績,隨意進行打壓或拉升,要麼是主力根本沒有發現這個股的價值,形成因個股形態控制人缺位而造成的「真空」,任期價格隨波逐流。而這一切最終又會變為一種信息,真真實實地反映在K線圖上,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當漲不漲,當跌不跌。
3、形態分析是散戶分析股票成本最低的一種方法。除非是在上市公司上班,掌握了核心信息,可以撈一把,即使如此,你做別的股票也就無能為力了,但只要掌握了形態分析方法,打開電腦,你就能對一個股票的基本情況、未來趨勢一目瞭然,其成本可以歸零。
4、反之,一切股票信息中,形態的形成是成本最高的一種。股票的K線是用錢堆出來的,不論是正常的走勢還是所謂的「騙線」,都是實實在在用金錢做出來的,這遠比製造一份財務報表、發布一個公告的成本要高。
從各個方面進行比較,選擇形態分析方法是一種成本最低、可信度最高、最易得手的股票分析方法。它是散戶在股市立足的必然選擇。
股票的形態是有其必然性的,也就是說,一隻股票的形態的形成,是必然按它特定的規律往前走的。這是因為:
1、股價是主力掌握的。主力的操作方法有很多種,但進貨—拉升—出貨是鐵律,少了任何一個環節,這個操作就沒有完成。進貨有進貨形態,拉升有拉升形態,出貨有出貨形態,這三個環節最終會清楚地擺上K線圖。主力的操作手法的區別在於時間的長短,拉升的幅度和出貨的方法。但有一條,它們是為了賺錢,這種游戲規則是永恆的。
2、後期形態必然是先期形態的結果,萬事萬物都有因果關系,這是一個哲學定理,股票當然不能例外,可以說,具有統計特性的股票在這一點上有過之而不及。沒有前面的積累,哪有後面的拉升,相反,沒有前期的拋售,哪有後期的急跌,從這一點說,形態分析理論其實與波浪理論、均線理論、箱體理論等很多經典的股票理論是暗合的。
3、股價是有底和頂的。股價的底和頂分為大底大頂和小底小底。正如波浪理論所描述的數波方法,其實就是底頂分析,但它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你不知道從那裡數起,不知道在那裡結束,也就是不知道那個是第一波,那個是最後一波,這就導致波浪理論不能普及為大眾掌握,有些分析師往往用其神秘的一面,說得頭頭是道,但他們是一錯再錯,原因就是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從那裡數起,恐怕這個理論的原發者也有相當大的失算比例,否則在所有論述中為什麼不把這一點進行結論性的表述而給分析師留下這么大的騙人空間?但是我們看到,股價總是一波一波地運行,大底套著落小底往前走,不論你能否把握它,它就這么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走著。股票形態分析理論成功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它不僅可以用定性的方法指出股票底頂,而且探索建立了簡便易行的數學模型、可以快捷地高成功率地計算股票的中短期底頂價格,雖然其原理有待進一步論證,其精確率也有待進一步檢驗,但在當前沒有一個更好的理論和模型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也確實不易。
4、股票形態是可以分析和利用的。分析研究股票形態,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利用它賺錢。本學科的實質就是找出股票形態運行規律並加以利用,從而以最小的風險獲得最大的收益。當讀者成了一個掌握了股票形態理論精髓又得到實戰洗禮的一個形態高手時,你就會馳騁股場,得心應手,屢戰屢勝。
㈣ 股票形態理論運用依據
一般說的形態,指的都是其K線形成的形態,形態分析和均線分析屬於不同的方法,看形態的話都不看均線的。而作為形態分析,用的最多的還是收盤價,比如突破之類的,必須是收盤價突破才算。
㈤ 股票分析方法中形態理論的依據是什麼
形態理論是通過研究股價所走過的軌跡,分析和挖掘出曲線的一些多空雙方力量的對比結果。
首先,兩個高點出現之後,也就是出現疑似雙頂形態的時候,並不一定就會下跌。這有可能還會形成第三個高點,甚至發展成平台震盪。之後再選擇方向突破。只有雙頭出來之後,頸線位置被向下
突破才會形成雙頂形態。
形態理論的學習並不是在要預測行情怎麼發現。而是通過形態的變化,挖掘出其中多空雙方力量變化,輔助自己決策判斷。
當發現反轉形態出現在,就應該小心謹慎的注意未來幾天行情的走勢,觀察反轉形態的結構和成交量變化。一旦出現確認信號,就擇機離場或建倉。像是雙頂形態,應該是在頸線位置被向下突破的時候迅速離場。
當持續形態發生的時候,確認信號出現,你就可以在相應的位置進行加倉。
㈥ 什麼樣的K線形態股票的可以買入股票的
當股票出現以下K線形態時可以買入股票:
一、「多方炮」。此K線組合上呈現兩陽夾一陰的形態,還有以此演變出來的一種三陽夾二陰的圖形,戲稱為疊疊多方炮。
1、第一根放量的陽線要具有突破性的意義;
2、第二根出現的陰線,成交量必須急速的萎縮,而股價不可以再回到被突破的均線或壓力線之下,說明突破的有效性,陽線後走出陰線只是一次良性的洗盤;
3、第三根陽線的收盤價,理應高於第一根陽線的收盤價,而且後一根陽線比前一根陽線又有溫和的放量,但也不能放出巨量。
二、「出水芙蓉」。此K線形態也是一根大陽線,但是這根大陽線上穿三條均線,使均線呈現多頭排列形態,後勢極端看漲。三條均線指5日10日20日,這是一個中期或波段式的上漲行情,縮量回調是買進時機。
1、K線實體要大,尾盤分時不能有急跌;
2、長陽上穿3條均線;
3、若有過倍巨量則長陽後有回調。
三、「雙底」。它是當價格在某時段內連續兩次下跌至相約低點時而形成的走勢圖形。當出現雙重底時,通常是反映在向下移動的市況由熊市轉為牛市。
1、在第二個底部形成時,成交量經常較少,而上破頸線之時成交量必須迅速放大;
2、突破之後常常有回抽,在頸線附近自然止跌回升,從而確認往上突破有效;
3、第一個低點與第二個低點之間,時間跨度應不少於一個月。
簡單概述,具體的可參閱下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去了解一下,同時結合個模擬盤去練練,這樣理論加以實踐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實在把握不準的話可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操作,這樣還是蠻靠譜的,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