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推薦股票收費的機構靠譜嗎
不靠譜。推薦股票收費的機構是符合《證券法》的相關規定,但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不一定每一個業務員都那麼中規中矩,有些上述公司為了業績,採取誇大事實、承諾收益的方式,誘惑股民向其繳納投顧服務費,但實際股民朋友交了服務費後,非但沒有得到應有的投顧服務,還將被帶入虧損的深淵。
推薦股票收費的機構一般有以下套路:
1、高科技智能炒股軟體陷阱。很多不法機構或個人誇大宣傳炒股軟體,捏造五花八門的選股薦股功能,誘惑投資者主動聯系,收取高額軟體費用。
2、釣魚式營銷電話陷阱。電話營銷是非法投顧的傳統展業方式,交費薦股(投顧服務費)業務公司用各種手段獲取股民信息,承諾各種收益,收取股民咨詢費或收益分成。
3、微信交錢陷阱,很多不法平台把潛在客戶拉入自己的交流群,請人在群內造勢,發布各種吸引人的高收益截圖,鼓動投資者加入合作。
4、服務升級陷阱。股民接受交費薦股(投顧服務費)非法股票咨詢服務後,不管盈虧,不法機構或個人會繼續以升級會員、更高等級的專家老師、內幕消息等套路,讓股民繼續繳費。
遇到這類事的做法:
據證監會官網披露,今年被採取暫停新增客戶監管措施的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已經達到29家,包括上海森洋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福建天信投資咨詢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巨景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天府新區分公司、北京中富金石咨詢有限公司、北京首證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武漢中證通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等等(具體數據以證監會發布的名單為准),分別被暫停新增客戶三個月到一年不等。
雖然薦股收費是國家允許的(須取得證監會的執業證書),但如果其採用虛假宣傳,保證收益,隱瞞事實等手法來展業是不正規的,所以,正常情況下,如果因對方採取不合規的方式誘導向其繳納服務費的,是可以追回所繳納的服務費的!
B. 那些花錢買股票布局靠譜嗎
花錢買股票布局不靠譜。
所謂「薦股」也就是布局詐騙,就是通過偽造內幕消息和行情分析,聲稱能准確預測股票的漲跌來穩定獲利,誘騙他人進入投資陷阱。這種國家已經明令禁止的欺詐牟利模式,所謂的「薦股老師」可能連普通「股民」都不算。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C. 哪些付費的炒股機構真的可信嗎
都不可信。
如果可信,他們根本不需要做這種工作,早就是世界首富了。
除非他們承諾虧損會補償。
D. 交服務費炒股靠譜嗎
法律分析:不靠譜。高科技炒股軟體陷阱。許多非法組織或個人誇大股票交易軟體的實際作用,編造各種選股、推薦功能,引誘投資者主動聯系,交費合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E. 朋友出錢讓我買股票賺錢可信嗎
股票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如果這個領域是你所熟悉的,而且你自己也看好這個東西,那它就是可信的;如果這個領域你從未涉及過,那我建議,不管對方是你多好的朋友,不要輕易相信。如果你對這方面的投資感興趣,不妨先找這方面懂的朋友了解學習清楚後再做涉及,希望能幫到你。
F. 認識一個中信證券的人,說喊幫他買股票,靠譜嗎
1、不靠譜,如果您對他不是特別了解。這很可能是目前的一種新型詐騙方式。目前有許多詐騙人員通過讓人幫買股票,看到收益後自己也買入,然後虧損的,要保持警惕。叫你買股票的人不會承擔任何責任,騙局或者交易股票虧損的概率較大,投資者要投資股票可以去證券公司,證券公司一般會給投資者比較專業的指導。
2、投資者一般不要輕易相信股票推薦、盈利分點等,每家證券公司都推出的有投資顧問服務,投資者可以跟著投資顧問買賣股票,證券公司投資顧問服務會安全一些。
拓展資料:
1、炒股就是從事股票的買賣活動。炒股的核心內容就是通過證券市場的買入與賣出之間的股價差額,獲取利潤。股價的漲跌根據市場行情的波動而變化,之所以股價的波動經常出現差異化特徵,源於資金的關注情況。作為一個股民是不能直接進入證券交易所買賣股票的,而只能通過證券交易所的會員買賣股票,而所謂證交所的會員就是通常的證券經營機構,即券商。你可以向券商下達買進或賣出股票的指令,這被稱為委託。委託時必須憑交易密碼或證券賬戶。
2、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國證券交易中的合法委託是當日有效的限價委託。這是指股民向證券商下達的委託指令必須指明:①股東姓名②資金卡號③買入(或賣出)④上海(或深圳)⑤股票名稱⑥股票代碼⑦委託價格⑧委託數量。並且這一委託只在下達委託的當日有效。股票的簡稱通常為四至三個漢字,股票的代碼為六位數,委託買賣時股票的代碼和簡稱一定要一致。
3、炒股開戶注意事項:
(1). 務必本人辦理開戶手續。首先,要開立上海、深圳證券賬戶;其次,開立資金賬戶,即可獲得一張證券交易卡。然後,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規定,應辦理指定交易,辦理指定交易後方可在營業部進行上海證券市場的股票買賣。
(2). 開立證券賬戶須持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開立資金賬戶還須攜帶證券賬戶卡原件及復印件。如需委託他人操作,需與代理人(代理人也須攜帶本人身份證)一起前來辦理委託手續。
(3). 一張身份證可以開立多個證券賬戶。
G. 交錢變成會員,這種帶人炒股賺錢的機構可信嗎
看似輕松賺大錢的背後實際是不法分子廣撒網實行詐騙的手段,千萬別信。
不少人都在許多投顧公司交了所謂的薦股服務費,這些公司一些老師,大師都給投資者標榜自己的能力如何如何,剛開始可能會讓你嘗些小甜頭,等到你交了服務費成為他們的會員後,你就會發現他們推薦的股票基本上都是虧,就有時候賺那也不足虧的百分之一,慢慢的你不僅連服務費都賺不回來,還會虧損嚴重。
其實他們這種形式的收取客戶錢財,都是在披著合法外衣下的違規操作。
拓展資料:如何預防電信詐騙?
1、當前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猖獗且具有隱蔽性、境外作案等特徵,一旦被騙資金損失很難挽回,因此接到各類投資、炒股等電話或微信推銷時,應當審慎甄別,仔細核實對方所謂公司、投資人員相關資質,是否有正規營業執照、是否有證券投資類經營許可、導師是否有相關從業證書等。
2、當對方發送二維碼或鏈接要求下載無法在正規應用商店下載的APP時,要保持警惕,包括各種聊天軟體、投資軟體等,此類APP未經正規渠道上架並注冊備案,一旦發生問題往往不具備可查性。謹記:正規的投資平台和APP肯定可以通過官方渠道下載。
3、當對方要求轉賬至非應用程序本身的一些對公賬戶或個人賬戶時,或者頻繁更換支付渠道,很有可能就是詐騙。
4、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無論是炒股還是其他投資,都要通過正規的公司和渠道進行。
微信、QQ等網上交友要謹慎,在不確認對方身份的情況下千萬不要涉及金錢來往,更不要輕易相信高收益、高回報的投資產品。
不要輕易相信網路平台推送的股市信息,在網路平台遇到陌生人介紹所謂的「炒股大神」「內幕信息」等服務和渠道,或在網路中遇到自稱某機構或公司發展會員帶人「建倉」提供「個股」時,一定要擦亮眼睛。
要在電腦和手機安裝殺毒軟體,保持更新,防止被植入「木馬」盜取信息。不要點擊陌生人發過來的網路鏈接以及二維碼,防止被釣魚。
H. 那些付費提供股票的機構靠譜嗎
付費提供股票的機構99%都不靠譜,不要輕信機構,可能會虧的血本無歸。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拓展資料:股票的咨詢和管理
募集資金的選擇:募集資金的方式一般可分成公募(Public Placement)和私募(Private Placement)兩類。公開募集需要核審,核審分為注冊制和核准制。
注冊制:發行人在發行新證券之前,首先必須按照有關法規向證券主管機關申請注冊,它要求發行人提供關於證券發行本身以及同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並要求所提供的信息具有真實性、可靠性。——關鍵在於是否所有投資者在投資之前都掌握各證券發行者公布的所有信息,以及能否根據這些信息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核准制:又稱特許制,是發行者在發行新證券之前,不僅要公開有關真實情況,而且必須合乎公司法中的若干實質條件,如發行者所經營事業的性質、管理人員的資格、資本結構是否健全、發行者是否具備償債能力等,證券主管機關有權否決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主管機關有權直接干預發行行為。
I. 那些收費推薦股票的可信么
你好,一般是不可以信的,可以理解成是屬於欺詐的一種行為,不建議用戶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