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私募大佬排名
一、 葛衛東 江湖人稱「葛老大」的葛衛東,2000年開始投資股市,數次破倉,一度有自殺傾向。2004年,他閱讀了大量巴菲特的書籍,使他明白了投資的真諦,交易能力迅速提高。在過去的六年裡,他的年均回報率為120%,被華爾街稱為「東條英機」。現在擁有150億資產,在胡潤財富排行榜上排名第216位。
二、 王亞偉 曾經的「公募之弟」王亞偉,帶領華夏基金在5年內產生了748.90%的總回報,成為了業界的神話。他以低調和犀利的操作被譽為「中國最好的基金經理」。然而,由於他大膽的操作風格,他的基金在2016年的表現令人尷尬,王亞偉從神壇上摔了下來。但現在他重生了,帶著240億規模基金卷土重來,年化收益70%以上,重回巔峰。
三、傅海棠 農民傅海棠養豬六年,種棉花大蒜。2000年投資期貨,2009年至2010年,18個月投資從5萬增加到1.2億,成為期貨「第一散戶」,原「天道」思想分析市場,把握節奏,不做任何技術分析,擁有「農民哲學家」稱號。
四、蔣菲 歷史上「最佳散戶投資者」蔣菲,25歲時通過炒股賺了4億元,一夜成名。她的背景很神秘,又是個低調的人,所以她的財富來源是有爭議的。但從她對白雲山的操作方法,我們可以看出她是典型的「浙派」短線游資,出手果斷,資產管理嚴格,交易體系獨特。
五、趙丹陽 趙丹陽於1994年出國,從事投資和貿易,並於1996年回到國內市場。2007年和2014年兩次攻擊a股,震驚股票圈。他擅長研究基本面,能夠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做出准確的判斷。李大霄曾將自己的交易邏輯與巴菲特和索羅斯相提並論。
六、林廣袤 2010年以600萬元持有3萬多手棉花賺了220倍到13億,2011年以1億元持有1萬手空棉花賺了7億,被稱為棉花人。2012年,他重新入市,虧損7億。之後,他暫時退出期貨,在華山行醫。
七、張磊 一級市場「投資狂人」章雷是高淳資本的創始人,管理的資產達300億美元。他的投資項目包括騰訊、JD.COM、mobike和滴滴,他倡導的投資理念是「存正用奇」、「撈一把」。目前,他的基金是亞洲最大、表現最好的股票管理基金。
八、裘國根 邱國根,凈資產70億,學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1996年開始投資,2001年創辦重陽投資掌舵。我們可以在股票,期貨和債券市場看到他。他最擅長投資組合,他的基金產品年化收益率高達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大陸投資者視他為「港股之神」。1969年,他開始了自己的投資生涯,用5000港元買下了股票。40年後,他擁有資產42億人民幣,創造了「40年增值4萬倍」的神話。他倡導「炒股不投機市場」的理念,對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不幸的是,他在2014年患有淋巴瘤,並於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前「私募哥」徐翔,被譽為「寧波每日極限敢死隊」首席舵手。17歲時,他拿著3萬元入市投機到40億元,一度管理數百億資產「鶴立雞群」。不幸的是,2015年,一代投資神話在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和內幕交易而被捕後宣告終結
B. 趙丹陽此時為什麼滿倉
因為他認為,中國股市再度進入撿便宜時刻,上證綜指從6000點下跌後經歷了一輪漫長的熊市,把大家折磨的都非常痛苦,從市盈率來看,A股現在是1995年以來的18年來最便宜的市場。投資就是人棄我取,現在就是撿便宜貨的時候到了。
C. 中國十大民間股神
一、葛衛東
葛衛東,江湖人稱「葛老大」,2000年做期貨,數次爆倉,一度輕生。2004年閱讀大量巴菲特書籍,使其領悟投資真諦,操盤能力迅速提升,近六年年均收益率120%,華爾街稱之「東條英機」。如今坐擁150億資產,榮登胡潤財富榜第216名。
二、王亞偉
王亞偉,曾經的「公募一哥」,率華夏基金在5年內產出748.90%的總回報,成為業界神話。他為人低調,操作極其犀利,被譽為「中國最牛的基金經理」。然而,由於他操作風格過於果敢,2016年旗下基金錶現令人唏噓,王亞偉掉下神壇,但如今他涅槃重生,攜240億規模基金卷土重來,年化收益超70%,重回巔峰。
三、傅海棠
傅海棠,農民,養過六年豬,種過棉花、大蒜等。2000年做期貨投資,2009年到2010年,18個月從5萬炒到1.2億,是國內期貨界的「第一散戶」。獨創「天道」思想分析市場、把握節奏,不做任何技術分析,有「農民哲學家」的稱謂。
四、蔣菲
蔣菲,史上「最牛散戶」,25歲就通過炒股賺到4億,一夜成名。她背景神秘,為人低調,所以其財富來源頗具爭議,然而,從她對白雲山的操作手法中,我們能看出她是一個典型的「浙江派」短線游資,出手及其果斷,資產管理非常嚴格,交易體系自成一派。
五、趙丹陽
趙丹陽,人稱「私募教父」,1994年出國,從事投資和貿易,1996年回歸國內市場。2007年、2014年兩度狙擊A股,震驚股票圈。他擅長研究基本面,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能做出精準的判斷,李大霄曾將他的交易邏輯與巴菲特、索羅斯相提並論。
六、林廣袤
「濃湯野人」林廣袤,2010年600萬元多棉持倉3萬手賺220倍到13億,2011年1億元空棉1萬手賺7億,被稱為棉花奇人。2012年再入市場,虧損7億,此後,暫退出期貨,在華山修行。
七、張磊
張磊,一級市場「投資狂魔」,是高瓴資本的創建人,管理的資產規模達300億美元。他投資過的項目包括騰訊、京東、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的投資哲學,目前,他的基金是亞洲最大、業績最優秀股權管理基金。
八、裘國根
裘國根,70億身家,學院派出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1996年開始投資,2001年創辦重陽投資,成為掌舵人。無論股票、期貨、債券市場,我們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長投資組合,旗下基金產品年化收益率高達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內地股民將他奉為"香港股神"。1969年開始投資生涯,用5000港元買股票,40年後擁有42億
元的資產,創造了「40年增值4萬倍」的神話。他主張「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對行業發展有深入研究,可惜的是2014年患上淋巴癌,於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徐翔,曾經的「私募一哥」,人稱「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17歲帶3萬入市炒到40億,曾經管理數百億元資產「傲視群雄」。可惜的是,2015年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內幕交易被抓,一代投資神話就此落幕。
每一位股神都是一個獨立思考的人,用自己的系統思考,希望你能早日組建你自己的系統,如果你還有不懂的,建議你可以去盈虧同圓的官網重新開始!
D. 趙丹陽何許人
中國私募教父」與「偶像」巴特菲共進午餐 趙丹陽何許人也?「赤子之心中國成長投資基金」的創辦人,有「中國私募教父」之稱。Ebay第六次競拍巴菲特午餐資格的時候,他以211萬美元的高價拍下今年與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價格是去年的三倍多,是歷年來最高的一次。 全球股市大肆低迷,中國股市屢次跌破,2007年趙丹陽僅僅獲益20%,收入大為縮水,據說還不得不清盤。作為漩渦中的投資者,能一聽巴菲特的投資之道,可能對於他的業務以及名頭都大有裨益。史上最昂貴的午餐不在於肚子里邊消化了什麼,而在於舌頭說了什麼以及大腦消化了什麼。此前,這樣的拍賣活動是在線下進行的,所以說趙丹陽的史上最貴黑飯吃得很爽。 投資哲學 活著,在中國投資市場 畢業於廈門大學,獲得工程學學位,1996年便進入證券行業,趙丹陽是國內最為推崇巴菲特價值投資的投資人之一,也是真正身體力行的之一。 買入價值被低估的股票,然後長期持有,這就是趙丹陽的投資原則。「在低迷、陰冷的市場里,我可以從容不迫地享受買入的快樂。」 技術分析、電腦行情,資產定價模型他不怎麼關注。他喜歡掌握企業生存的脈搏,從而破解企業那顆奔騰的芯。這么說來,趙丹陽更像明星企業的狗仔記者。 「活著是第一位」不但是趙丹陽的投資哲學之一,也貫穿他對公司的管理中。招聘員工,他會問對方有沒有虧過大錢。虧過?太好了,優先錄用。 「只有那些曾經傾家盪產的人才懂得風險,知道在這個市場上賺錢是件蠻難的事情,才會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手中的資金。而且被重創後還能在這個行業做下去,說明他們具備了做優秀投資人所必備的勇氣和意志。」 趙丹陽信奉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所以他才如此瘋狂投標巴菲特。而在日常工作中,他經常相信自己的眼睛。「很多人了解企業,喜歡問老總或董秘。我不喜歡。他們多數會講企業的前景如何如何好。所以見到老總,我只問企業最壞的情況是什麼,其他的我自己去看。」趙丹陽可謂非權威、非官方論調的主要支持者。 私募教父 國內信託發行私募基金第一人 從2001年6月起,趙丹陽開始關注同仁堂科技這只股票。趙丹陽除了請教醫生對同仁堂的評價,每月都會去葯店一趟,看六味地黃丸瓶底的出廠日期,計算它的流通速度。 「我們認為定價至少在8元以上,可是2001年經歷9·11事件後,同仁堂科技在香港的市價曾一度跌至4元以下。」「雖然那時香港股市一片恐慌,我們卻認為難逢的機會來臨了。很明顯,同仁堂科技的價值被嚴重低估。」趙丹陽用「獅子捕獵」來形容他和客戶在4~5元港幣區域的大肆建倉,「決不輕易交易,要做足功課,徹底了解目標物,一旦目標物進入價值區,大舉重倉」。此後,隨著同仁堂的業績穩定增長,以及香港投資者信心的恢復,同仁堂科技股價連連走高,直至目前的8~9元附近。趙丹陽和客戶都從中獲利不小。 其實,股票做得較好的投資者在國內比比皆是,但趙丹陽對國內私募基金行業的最大貢獻是,他是國內第一家採取信託模式發行私募基金的人,這種模式,揭開了國內私募基金行業的新篇章。 事情還是從2002年開始講起。由於2001年趙丹陽為客戶資產創造了優秀業績,在2002年,國泰君安(亞洲)資產管理公司推出「赤子之心——中國成長投資基金」,其原因也是長期看好中國經濟,因此在香港市場上,推出第一隻大中華區投資中國概念股為主的開放式基金。 香港是個市場化極高的地方,在香港證券市場,證券行、銀行、基金公司都可發行基金。相比之下,國內發行基金還只是基金管理公司的專利。據業內人士介紹,「香港基金業競爭非常激烈,發行一隻基金,初始規模能有3~4個億,就非常不錯了。」 「做多中國,自香港始」是最初趙丹陽寫給投資者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話。 看多中國被人戲稱為「狗仔隊」 2002年,趙丹陽在深圳注冊成立深圳市赤子之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正當中國內地和香港股市連續下跌挫傷投資者信心之際,國泰君安香港證券集團旗下的基金經理們卻「看多中國」。 此時趙丹陽的名字伴隨著他的大膽放言而冉冉升起。當時他的觀點是:在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中,「蘊藏著巨大的機會」。 在sars肆虐的時候,他 還專程從香港飛到北京參加股東大會,「當時整個飛機上只有一兩個客人。」買鹽田港之前,趙丹陽去江下村碼頭。那裡是邊境線,警衛很森嚴,他就借了件工服混進去,跟碼頭工人聊天,數貨櫃的數量,呆了整整一天。為了考察五糧液的銷售情況,他參加經銷商大會,和經銷商住一個房間,同吃同睡。五糧液的董秘說,這么多年趙丹陽是頭一個這樣考察企業的投資者。後來,有人戲稱趙為「狗仔隊」,看起來他也欣然接受了。 私募的風險擺在那裡,因此他只有不遺餘力地發掘有競爭力的企業核心競爭力。 從2004年後,趙丹陽開始轉戰國內市場,其採取信託模式發行的基金經過一段時間磨合之後開始不斷成熟起來。 在2004年的前5個交易日中,大盤一路飄紅,上證A股指數已經上漲了100點,到1月8日收盤時,上證A股指數報收於1610.13點。 當時很多人認為是部分國際資本在逐鹿國內市場,趙丹陽的看法是:「資本的本性是逐利的。不管政府採取多麼嚴格的管控措施,只要有利可圖,資本總會尋找到突破口的。」 「國內市場上所有人都在談『價值發現』,但真正領會並能運用自如這種投資理念的恐怕只有QFII和這些境外游資。游資會在市場上找一個宣洩口,它們肯定先找出一個核心的領軍人物,而這些個股必定是寶鋼、聯通、長江電力這樣的大盤藍籌股。」趙丹陽說。 趙丹陽這些觀點都被印證。 A 股3500 點他清盤離場 膽小,在其他行業可能屬於負面評論,但在私募基金行業,很多基金經理人都喜歡用膽小來形容自己。 趙丹陽屬於真正的膽小的人,他對經濟和投資的判斷部分來自悲天憫人的憂心,部分則來自對投資本身的擔心。正是因為趙丹陽屬於真正做投資的人,所以他經常會戴著比常人更加悲觀的眼鏡去分析經濟,經濟中的缺陷在他眼中也會被放大。 一私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趙丹陽在3500點後看空並且清倉,此後一直沒有入市。趙丹陽現在對市場仍然看空,認為市場會最終回到2000點左右的水平。隨著市場的重心下移,距離他的目標價位已為期不遠,「不排除趙丹陽重新出山的可能。」陽光私募基金的老溫說,「2007年的牛市中,趙丹陽屢屢踏空,曾經引發無數質疑,而這段時間以來,市場大跌,又有不少人士開始重新認同趙丹陽了。 本報綜合
E. 當年花211萬美元,拍得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此人現狀如何
與巴菲特共進午餐是所有商人都期待的機會,但這個機會非常稀有,每年只有一次,而能抓住這次機會的人,往往都能讓自己的事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趙丹陽就是其中一位。為了拍下此次機會,趙丹陽不惜一切代價,用史上最高拍賣價格211萬美元拿下這次共進午餐的機會。那麼,當年花費211萬美元,成功拍得與巴菲特共進午餐機會的人,現狀如何?
趙丹陽被稱為「私募教父」,因為他在投資證券這方面非常成功,雖然成功但他個人依舊覺得不滿足,他認為與巴菲特進行一次談話,能讓他少走很多彎路,所以他才會花高代價拍賣這次共餐的機會。事實證明這211萬美元花的非常值得,趙丹陽與巴菲特共進午餐後,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賺到1.5億港幣,也正是因為這件事巴菲特自此拒絕談論個股。
趙丹陽一直對外稱巴菲特是他的老師,但老師教的有限,真正的發展還是要靠自己的領悟以及學習,不然巴菲特說的再多都只是浪費口水。可能之後巴菲特說的話對趙丹陽來說會有比較大的作用,但就目前趙丹陽的發展狀況看來,那頓午餐對他的影響並不大。
F. 據傳趙丹陽2008年用211萬美元同巴菲特午餐,問如果買的股票不漲怎麼辦
但事實是股票漲了。人家是企業家,不是賭徒。估計股票上漲也有他手下的一份功勞。
G. 趙丹陽為何滿倉a股
趙丹陽認為目前就是中國股市的底部。
趙丹陽:兩招選好股 A股或進入長達15年大牛市
對業內人士來說,趙丹陽這個名字絕不陌生。他所管理的三隻均冠以「赤子之心」之名的基金為其贏得了赫赫聲名。成立於2003年的赤子之心香港基金,迄今為止分紅十次,收益超過105%;成立於2004年的赤子之心工行信託基金和成立於2005年的赤子之心招行信託基金,迄今為止分別取得了34%和12%的收益。日前,一身輕松的赤子之心中國成長基金(香港)總經理趙丹陽再度來到杭州,並接受了都市快報記者的專訪。
現金是最好的行業
「收益穩定,倉位很輕。」趙丹陽的輕松自於從8月份開始的果斷減倉,這使其手中的兩個A股基金規避了近期的下跌。他覺得在市場的關鍵時段,只要手裡有充足的現金,就有底氣捕捉市場機會。
當國內股市在1000點的敏感點位時,趙丹陽曾堅持看多,而且當時這份堅持也給了他更多回報。但今年8月份起他開始一步一步地修正自己的觀點。他說:「一個成熟的資產管理人一定要學會提前把脈大勢的變化。」
趙丹陽認為加息周期已經到來,過去因原材料牛市而引發的全球通脹將受到利率手段的遏制,過剩的資本將會逐漸消失。過去數年,持有非現金資產比現金更合算的局面將會發生變化,錢會變得比過去幾年值錢。而一個資產管理人只有手持現金,才能在經濟發展的冷暖之間尋找到最佳投資機會。
A股具備投資價值
從原先的堅定唱多變成了審慎看多,趙丹陽對A股的信心依然十足。他分別比較美國、香港、國內股市指數後,認為A股泡沫已經得到釋放,14.5倍市盈率屬於偏低水平,具備較大的投資價值。
趙丹陽說,歷史有時候是極具可比性的。對比全球股市,中國經濟從2003年表現出的運行特徵,與美國和日本在1973年第一次原油危機前後的經濟特徵有很多相似之處。而美日股市經歷了1973年至1974年的下跌後,進入了長達15年的大牛市。15年間,道指由577點上漲到2709點,日經指數從3513點上漲到38915點。因此,對於中國股市有理由保持樂觀的期待。
目前,趙丹陽仍然堅信GDP的增長最終會反映到股市上,大牛市終將出現,可是,對此輪牛市出現的時間,他開始進一步斟酌,並預計在明年下半年會出現經濟「軟著陸」,而股市最低點可能反應在上半年,隨後將迎來一個上升期。「如果有足夠多值得信賴的好公司,在未來的3至5年內,牛市肯定會來。」
選股方法發生改變
「宏觀經濟變化將導致選好企業時的難度更大,要求調研得更仔細。』趙表示,「以前我選擇上市公司時,第一重視企業(包括品牌和價格),第二是重視企業內部治理結構,但現在,我會首先重視公司內部治理,第二才是企業本身。」
趙丹陽不喜歡熱鬧,基本不看行情,把大量時間精力花在去企業實地考察上,從各個方面對公司進行全面的了解。「很多細節,包括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可以看出來。」投資同仁堂的時候,趙丹陽除了請教醫生對同仁堂的評價,每月都會去葯店一趟,看六味地黃丸瓶底的出廠日期,計算它的流通速度;買高速公路股票的時候,他就去數車流量,雖然得到的可能是大概的數字,但是卻是真實的第一手資料,可以迴避很多上市公司虛假的東西。
趙說其最大願望是尋找中國最優秀的上市公司進行投資。「每個行業變化不可怕,每個行業都會逐漸出現本行業的龍頭企業,只要存在值得研究的公司。我們自下而上選擇好公司,並通過研究公司來體會行業的變化。」赤子之心將主動選擇那些資產負債率低、現金流比較好的股票長期持有。據稱,赤子之心已經找到10多家可以投資且值得長期持有的好公司。「但是現在還不會買,因為不夠便宜,我們仍在等待好時機。」
H. 有做股票比較出名的人嗎,在中國..
但斌被私募界稱為中國的巴菲特,可稱為中國證券市場中比較有名的人吧.別的我認為就不怎麼樣了,趙丹陽之所以比較出名是因為他在08年初高調宣布清算他管理的幾只私募基金,顯示了過人的勇氣和膽量,林園是個比較出名的人,但卻是在跟著但斌買股票,只是他為人比較高調,受到的媒體關注度較高,楊百萬嘛,就沒聽說過了,不過僅看其外號就可得知此人志向不高,僅是百萬,就算是以歐元計算,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哈!這只是一句玩笑話,大家別當真.
I. 巴菲特午餐好吃嗎
我不喜歡吃
J. 3位中國創業者花費500萬美元,只為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現如今怎樣
沃倫·巴菲特的一生堪稱傳奇,從小巴菲特就跟股市結緣,1941年,11周歲的巴菲特就進入了股市,買下了他人生的第一張股票,他的一生也自此開始跟股票結下了一段「難以割捨」的緣分。
其實在經濟市場來說,日本人是深有體會,上世紀日本泡沫經濟崩潰,房價暴跌,就有不少人自殺,而他們也是悟出了一個道理:大力發展實業經濟,才是立國之本,救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