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參與滬港通的股票普通人能買嗎
如果滬港通正式啟動了,普通股民只要在證券公司申請備案通過(條件是個人資金在50萬元以上)後,是可以買的。
❷ 港股通有哪些股票港股開戶買更方便嗎
港股通是篩選在港股上市371企業被納入港股通股票可以通過A股賬戶投資的股票,知名有吉利、聯想、中石油、中心、平安、比亞迪等等
買港股通股票賬戶需要日均資產20個交易日不低於50萬才可以申請開通,交易費用相對較平常A股交易高很多,如果是不滿足50萬資金要求的話,只有港股開戶才可以交易港股上市的股票,沒有資金門檻要求、T+0交易、無漲跌幅限制開戶參考艾德一站通港美股行情開戶交易軟體,正規靠譜、港股打新0認購費,降低投資成本。
❸ 我是滬深開戶了。可以買港股通的股票嗎
這個是不可以直接購買的,您首先要開通港股的賬戶,滬深賬戶只能購買滬深的股票。
❹ 問一下,國內能買港股嗎怎麼開戶
國內可以購買港股。港股通開通條件:
1、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在申請許可權開通前20個交易日日均資產不低於50萬元;
2、具備港股通股票交易的基礎知識,通過測試且分數不低於80分;
3、風險承受能力等級需要匹配,其投資期限不短於「短期」,其可接受的投資品種類型包括「股票」;
4、需開立標準的滬市A股賬戶;
5、不為「特別保護型」客戶。
平安證券可以辦理滬港通業務,開通滬港通賬戶後綁定平安銀行借記卡即可操作港股股票交易。
溫馨提示:
1、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實際資料以開通時為准;
2、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投資的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1-03-2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❺ 內地投資者可以通過滬港通買什麼股票
內地投資者可以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通標的股。港股通的股票范圍是恆交所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成分股和同時在聯交所,上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目前港股通股票共269隻,
內地投資者可以通過滬股通投資滬股通標的股。滬股通股票范圍包括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成分股以及上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ST *ST不納入滬股通股票。以人民幣以外貨幣的股票(B股)不納入港滬通股票)
滬港通包括滬股通和港股通兩部分:滬股通,是指投資者委託香港經紀商,經由香港聯合交易所設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進行申報(買賣盤傳遞),買賣規定范圍內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港股通,是指投資者委託內地證券公司,經由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香港聯合交易所進行申報(買賣盤傳遞),買賣規定范圍內的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拓展資料:
一、滬港通遵循兩地市場現行的交易結演算法律法規和運行模式,主要制度要點有以下4個方面:
(一)適用的交易、結算及上市規定。交易結算活動遵守交易結算發生地市場的規定及業務規則。上市公司將繼續受上市地上市規則及其他規定的監管。滬港通僅在滬港兩地均為交易日且能夠滿足結算安排時開通。
(二)結算方式。中國結算、香港結算採取直連的跨境結算方式,相互成為對方的結算參與人,為滬港通提供相應的結算服務。
(三)投資額度。試點初期,對人民幣跨境投資額度實行總量管理,並設置每日額度,實行實時監控。其中,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30億元人民幣;港股通總額度為2500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05億元人民幣。雙方可根據試點情況對投資額度進行調整。
(四)投資者。試點初期,香港證監會要求參與港股通的境內投資者僅限於機構投資者及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余額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
港股通規則: 交易T+0 資金結算T+2 。 交易貨幣:以港幣報價,人民幣結算。
交易時間 : 上午10:00--12:30 下午2:30---4:00 無漲跌幅限制
❻ 許多港股特別便宜,為什麼很少有人買
中芯國際A股和H股每一股都代表公司很微小的一部分,且是完全相同的一部分,但價格卻相差69.59%。
也就是說,同樣是獲得公司1/770000的所有權,你可以選擇在A股市場花55.02萬元購買,或者在H股市場花19.86萬港元(摺合16.75萬元)獲得。
如果是作為真正投資公司的股票投資者,在港股市場買入才是合理的行為。
中芯國際的例子很生動,但並不完全。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一下,認識會更加深刻一些。
這里拿中信銀行舉例子。
中信銀行A股5.11元,H股摺合2.76元,也就是H股差不多隻有54%。簡直是正兒八經地半價拋售。
歷數上述優勢,同股同權不同價,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
動輒打5-7折,股息率隨隨便便都翻倍,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好事兒。
不過,在有優勢的另一面,港股的劣勢同樣顯而易見。
首先是匯率上的弊端。
港股以港幣計價,而港幣同美元掛鉤。美元貶值,港幣也會折價。
即便港股便宜50%,如果極端情況下每年都因匯率因素跌價10%,這誰扛得住。
其次是股息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多。
港股分紅的股息會被收稅,稅率20%。名義上8%的股息率,實際到手只有6.4%。
如果持有A股股息率是4%的話,那麼持有H股的實際股息率是6.4%,差價只有2.4%。在匯率風險面前,很多人都會犯踟躕。更何況,持有港股的風險,並不止於匯率波動。
最後是市場的區別。
如果一個人付出自己的勞動,在不同的國家都可以掙3000元/月。
那麼在美國是3000美元,在中國是3000元人民幣。從實質上來講,在美國工作,在中國生活,應該是最完美的安排。然而很遺憾,中間有個太平洋,空間上的距離能把一切溢價抹殺。
空間的壁壘所帶來的時間和交通成本一目瞭然,但有時候近在咫尺的市場壁壘卻不太容易看清。
港股市場和A股市場,只隔了一條深圳河,空間距離並不大,但兩個市場間同樣有著壁壘。
同樣的東西,在兩個市場間極大的溢價差,看似不正常,實則很合理。
港股市場面向全球,是一個展示的窗口,更是一個開放的口岸。
A股市場則更貼近於實際的消費場景,很多上市公司的商品或者鋪面與咱們的日常生活都緊密相連。單就市場而言,公司的上市和退市也會更加流暢,乃至以後大概率會像菜市場一樣隨意。
櫥窗的東西,更多用於展示,售賣時自然更易打折。同時,流通方面也會受到更大的制約。這帶來的影響可能會是,你買的時候是低價入手,賣的時候同樣是低價拋售,這是對外市場的天然缺陷。用一個專業的詞彙來總結,就是流動性缺陷。
當然,這些說法僅僅針對市場特性,並不止說港股就不適合投資。
我想,我是會買港股的,但更多可能會因為稀缺,而不是單單著眼於便宜,畢竟,便宜從來都有便宜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