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買賣 » 美國人喜歡存錢還是買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美國人喜歡存錢還是買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8-07 17:06:16

⑴ 在美國近四成家庭購買基金,為什麼美國人喜歡這種理財方式

美國人之所以喜歡購買基金,一方面是因為這種理財方式能夠使得家庭收入有一定的增長,另外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基金的收益比較穩定,風險性不大。綜上所述,美國人之所以喜歡購買基金,這種理財方式主要是因為基金在美國非常的普遍,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它的風險比較低,而且收入非常可觀。

⑵ 美國人為什麼不炒房,不炒股

當然炒股了。美國有世界最大的股市當然就炒了,但沒有如中國人這么多。主要原因一是:美國人喜歡借錢消費,沒有太多的余錢去炒股。二是美國的基金很發達,對老鼠倉等各種違規操作打擊嚴厲,人們對股票基金很信任,所以大部分人買基金從而間接參與股市。
至於炒房,也當然有。但美國有房產稅,這是比較重的。第二美國人沒有戶口限制,流動性很大,買房不如租房,隨工作而動方便。第三,美國人口相對於它的地域,要比中國人密度小得多,導致房價的上漲或下跌速度很不明顯,經濟效益不明顯。還有一點,美國人奉行享受主義,因為房子的總體金額都比較大,一旦購買,很容易讓生活質量下降,所以他們也更不願意去炒房了。

⑶ 歐美人沒什麼理財觀念的嗎

每個國家的人都有自己的理財觀念,只是和中國不一樣罷了。
不同國家人們的理財偏好:
一、美國
美國人如何理財?其實美國人跟中國人對股市的熱情有些類似,據美國證監會公布的數據,美國3億人口中,股市開戶人數多達8000多萬,開戶人數占總人口的近27%。不過美國人對股票,通常是長期持有,這跟中國的炒股大多數是做短線有比較明顯的區別。
美國人手握一隻股票可能會維持幾十年,普通美國人持有一支股票的時間一般都超過2年、乃至3年,跟國人一兩個星期就換股有很大不同。另外,美國人也特別關注共同基金,即通過基金來炒股,其基金持有時間,往往也長達3、4年之久。美國人熱衷投資共同基金的重要原因是能夠迴避直接投資股票的高風險。雖然投資股票通常比投資基金能有更高的收益率,但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個股的盈利很大依賴於投資者個人的「眼光」,風險比較大。
二、日本
日本央行自95年以來長期維持零利率政策,其基準利率在0-0.1%,而存款卻又是日本中產階級的主要理財方式,這就大大影響了日本人理財的收益,所以很多日本中產階級為了擺脫央行零利率的影響,紛紛將存款轉入一些貨幣堅挺、利率較高的國家,通過外幣存款來增加自己的收益。日本的股票市場比較發達,但卻不受國民熱衷,民眾大多隻是用一些余錢來炒股,並沒有投入太多資金。
三、法國
法國的貧富差距不大,其國家福利也比較全面,醫療、教育等都比較完善,法國人喜歡的理財方式有儲蓄、房產投資、保險和基金等。法國人家庭儲蓄在歐洲國家屬於高儲蓄,達到15%。他們的理財目的多數是為了退休的需要,多是通過購買基金產品來間接購買股票,直接購買股票的並不多。
另一種受法國人偏愛的理財方式是買保險,比較多的是人壽保險,有統計顯示法國家庭超過70%都擁有至少一份保險合同。法國的人壽保險產品種類也較多,兼有投資作用,投資的方向有股票、債券、其他混合型投資等。
四、德國
德國人向來以嚴謹、理性、冷靜著稱。多數德國人不熱衷於炒股,德國股民人數僅占本國人口總數的7.1%,這個數據,英國是23%,而美國是27%。從德國人的文化風格上看,嚴謹之風盛行,因此企業家在投資時都將規避風險作為首要考慮。
此外,在普通德國人的退休生活中,法定養老金占收入的85%左右,其餘為企業養老金,佔5%,以及私人投資獲益,佔10%。德國人的養老,主要是依靠社會的養老保險系統。
(相關推薦:P2P網貸投資需要學習哪些金融知識?)
每個國家受文化環境的不同,對待投資的態度也不一樣,從對待理財的方式就可以看出。

⑷ 美國人手中的美元,怎麼理財

美國人一般不儲蓄。如果有錢的話,他們喜歡購買保險,或者把錢投入股市和基金。

⑸ 為什麼美國人不喜歡存錢

說到美國,人人都羨慕那是世界頭號發達國家,國家強盛,經濟繁榮。按說美國公民都富得流油才對,可奇怪的是,美國人非但在銀行里沒什麼存款,反而是一身債,都是「負翁」。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美國人的存款率為負10%,幾乎一半的美國人在緊急情況時,連400美元都拿不出來,也就是說一半美國人每個月花得只剩下幾十塊錢。這與中國人簡直有天壤之別,在世界上,中國人的存錢能力基本無人能敵。當中國人在存存存的時候,美國人基本在買買買。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除此之外,美國人還會購買股票。美國人經常會開玩笑:「美國人對股票的熱衷甚於對NBA的熱衷。」在美國,談論股市猶如英國談論天氣一樣平常。美國人口3億,股市開戶人數8000多萬,開戶人數占總人口的近30%,股票價值已佔美國家庭財產的三分之一以上。由於美國股市一路走牛,2015年3月,美聯儲發布報告稱,美國家庭凈資產額升至歷史最高,達55.6萬億美元。炒股已經成了美國人重要的生財方法。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銀行。美國人儲蓄幾乎看不到利息,有的時候銀行利率甚至低到0.01%,與投資帶來的豐厚利潤相比與信用卡慷慨的開卡獎、返現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而且,因為遺產稅很高,最高稅率達55%,再加上美國人獨立意識也強,大多數人信奉繼承巨額遺產會毀掉一個人自身的努力,為子女存錢留遺產的好父母也不多。

總之,投資有方,花錢有保障,生活無憂,也不用為「子孫後代」著想,美國人花錢大手大腳也就可以理解了。



本文源自大科技*網路新說016年第7期雜志、歡迎廣大讀者關注我們大科技的微信號:hdkj1997

⑹ 美國的銀行存款利率只有年0.25%,美國人都是把錢存在哪裡呢

這和美國的發展歷史時間、我國影響力也有很大關系。短短的數百年,就發展成為全球的頭號大國,從國家意識層面就一貫並沒有「防患於未然」的概念。其他國家的網路資源就是自己的庭院,想取就取,毫無顧忌。外國人的確不願到存款,國外銀行存款利息便是年0.25,大家大概儲蓄一年利息按年2.00,國外存款利率是我們的八分之一。

美國人的保險意識濃厚,一切層面都是會資金投入許多商業保險,都會用商業保險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當難題發生後,不會給自己生活產生顯著干擾。這也是為什麼外國人生活指數一直非常高、品質好一點的主要原因之一。國外不但有Nasdaq,也有OTC,即粉單銷售市場,要為未達主板上市條件,又很急缺融資的企業及比較高風險承受能力得人投資的場外交易場地。

⑺ 說美國人不存錢,那他們都投資什麼了

與中國投資者熱衷炒股、炒房、炒黃金不同,在美國,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金融機構,投資的渠道更多,內容更廣泛,很少有人會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誠然,百姓最常見的投資模式還是炒股、炒房,但罕有全民炒股、全民炒房的現象出現,這都得歸功於美國投資渠道的多樣化。

退休金理財

在美國,普通百姓的退休金可以參與各種投資,且自負盈虧。通常,美國人會拿出工資的10%投入401K,即「退休計劃」。由於拿出的這部分錢可以免稅,所以每年會有最大投入資金上限,今年的上限額度是17500美元,這部分錢原則上在退休前不能取出,如要強行提早取出需繳納罰款,因此在不急用錢的情況下,很少有人會提前兌現。當然,退休金在不提現的前提下可以存入特定賬戶中,從事各種投資以達到抗通脹、保值的目的。它可以買賣股票、購買債券抑或是交給商業投資者理財,或放到共同基金、買外匯、買期權等等。一般年收入在10多萬美元的中產家庭,經過幾十年的理財投資,退休後都可以從401K中取出上百萬美元的退休金,晚年有了充分的保障才使得美國人養成了不喜歡存款的習慣。

房產投資

談及投資,房地產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比起頗具投機色彩的股市投資,美國政府似乎更希望百姓在自住的房產上做投資。首先,用於自住房產的貸款利率通常要比投資房低一個百分點左右。其次,在美國,所有的投資盈利所得的收入都需要交稅,唯獨自住房屋可以免除25萬至50萬美元的盈利無需上稅,美國伊利諾伊州執業律師馮立影(Lily Feng)對記者說,如果該住房屬於自住房屋,5年中,累計入住時間又超過兩年,則符合免稅條件,買賣過程,單人的免稅額度是25萬美元,而夫妻兩人的免稅額度可達50萬美元,多出的盈利部分根據收入情況,以10%、15%和20%來交稅,收入很少的人甚至可以分文不交。舉個例子,一對夫妻買了一套100萬美元的房子,5年後,房屋升值至170萬,他們賣掉房屋的凈利潤為70萬美元,繳納稅金時,他們只需給超過50萬的20萬那部分上稅,稅率則根據該家庭收入從10%至20%不等,撇開豪宅不談,實際上大部分的房屋5年內的增值利潤罕有超過50萬美元的。 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美國政府鼓勵百姓不斷更換更好更大的房子用於自住。盡管如此,美國的房市因為高昂的地產稅以及房屋交割時高達房屋總價6%左右的中介費等因素,無形中增加了房屋持有和交易的成本,很難「炒」得起來。

固定收益產品

另一種低風險投資當屬固定收益(Fixed income)了。它一般涵蓋了國債、企業債、證券化貸款市場和保險類產品。證券化的貸款市場主要指房屋貸款和汽車貸款,金融機構會將此類貸款打包做成金融產品賣給投資人。而保險類產品指的是投資者對於發行債券企業的信用看好或看壞的一種雙方契約式衍生品

⑻ 國外是如何存錢的 比如一個普通美國人,他是怎麼存他的錢,是像中國人一樣存入銀行還是購買股票

普通美國人都是借銀行錢 也就是貸款 不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