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計算股票價值的公式
內在價值V=股利/(R-G)其中股利是當前股息;R為資本成本=8%,當然還有些書籍顯示,R為合理的貼現率;G是股利增長率。本年價值為:2.5/(10%-5%),下一年為2.5*(1+10%)/(10%-5%)=55。大部分的收益都以股利形式支付給股東,股東在從股價上獲得很大收益的情況下使用。根據本人理解應該屬於高配息率的大笨象公司,而不是成長型公司。因為成長型公司要求公司不斷成長,所以多數不配發股息或者極度少的股息,而是把錢再投入公司進行再投資,而不是以股息發送。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② 股票賣出計算標准和公式
查看交割單 交割單寫的很明白 手續費 過戶費 印花稅各扣了多少自己算很簡單,粗算也很簡單 買入價上漲1.5%賣出基本夠各項費用了但是賺不到錢,1.5%的漲幅給證券公司打工了
③ 關於股票賣出再買進之後的成本價計算方式!!!
投資者在當天賣掉股票,再買進股票,則其成本價計算公式為:成本價=(賣出股票數量×賣出價+賣出手續費用+買入股票數量×買入價+買入手續費用)/(賣出股票數量+買入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在股價為10元的時候,賣出手中持有的股票1000股,所產生的賣出費用16元,賣出之後股價上漲到11元時,發現賣飛了,當天接回1000股,所產生的買入費用為5元,則經過這一買一賣,其成本價=(10×1000+16+11×1000+5)/2000=10.5105元。 如果投資者在當天賣掉股票,在下一個交易日再買入股票,因為,在交易所收盤後會進行交易結算,在交易結算後再買回的股票會按照正常買入成本價來計算,則其成本價=(買入股票數量×買入價+買入手續費用)/買入股票數量。
股票成本計算公式為:
1、買入成本價=(買入成交價x買入成交數量+傭金+過戶費)/買入成交數量
2、賣出成本價=(賣出成交價x賣出成交數量+傭金+過戶費+印花稅)/賣出成交數量
拓展資料:
股票交易手續費包過:
1.傭金,買賣雙方都要繳納。中國證監會規定的交易傭金費率為成交金額的0.3%,實際上每個投資者繳納費率是不一樣的,具體費率由投資者和券商協商。
2.過戶費,買賣雙方都要繳納。中國證監會調整為成交金額的0.02%。
3.印花稅,單向徵收,賣出方繳納(買入方不用繳納),按成交金額的0.1%收取。印花稅,是稅的一種,是對合同、憑證、書據、賬簿及權利許可證等文件徵收的稅種。納稅人通過在文件上加貼印花稅票,或者蓋章來履行納稅義務。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有五類: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產權轉移書據,營業賬簿,權利、許可證照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④ 賣出股票怎麼計算利益的
你好,賣出盈虧計算公式為:
(賣出價格-買入價格)*交易股數=盈虧
盈虧額還要減掉買賣傭金、印花稅、滬市股票過戶費。
⑤ 股票賣出價格是怎麼算的
股票的理論價格的計算公式是:預期股息/市場利率.
得出來的價格一般與發行價格相同,但是發行價格不得低於票面金額.其發行價格一般多於票面價格0.01元,其發行價格為1.01元.市場價格一般是指在二級市場上買賣的價格,是由股票的供求關系決定並受多種因素影響,起伏變化較大.而交易的價格又相對於發行價格而言的一種價格,是指買賣雙方對已經發行過的證券進行交易時報出或成交的價格;
股票交易成交價格是由影響股票價格的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交易技術的角度來看股票交易價格是如何產生的. 股票交易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竟價撮合成交。價格優先是指較高價格買進申報優先於較低價格買進申報,較低價格賣出申報優先於較高價格賣出申報。而時間優先是指買賣方向、價格相同的,先申報者優先於後申報者。先後順序按交易主機接受申報的時間確定;
集合競價時,成交價格的確定原則是a。成交量最大的價位b。高於成交價格的買進申報與低於成交價格的賣出申報全部成交c。與成交價格相同的買方或賣方至少有一方全部成交。 兩個以上價位符合上述條件的,上交所取其中間價為成交價,深交所取距前收盤價最低的價位為成交價。集合竟價的所有交易以同一價格成交。
舉個例子說吧:
某日某股票在集合竟價時間內的買賣申報狀況如下,求集合競價成交價格。
12元價位的成交量最大,為440手,高於12。00元價位的買入委託300手和低於12。00元價位的賣出委託280手全部滿足成交願望。三個條件全部具備,因此12。00元為該股票當日的集合競價的成交價格,即當日開盤。
⑥ 股票如何計算
1、股票的價格可分為:面值、凈值、清算價格、發行價及市價等五種。估計股票價值的公式是:股價=面值+凈值+清算價格+發行價+市價。對於股份制公司來說,其每年的每股收益應全部以股利的形式返還給股票持有者,也就是股東,這就是所謂的分紅。當然,在股東大會同意的情況下,收益可以轉為資產的形式繼續投資,這就有了所謂的配送股,或者,經股東大會決定,收益暫不做分紅,即可以存在每股未分配收益(通常以該國的貨幣作為單位,如我國就以元作為單位)。
2、舉個例子,假設某公司長期盈利,每年的每股收益為1元,並且按照約定,全部作為股利給股東分紅,則持有者每年都可以憑藉手中股權獲得每股1元的收益。這種情況下股票的價格應該是個天文數字,因為一旦持有,這筆財富將是無限期享有的。但是,貨幣並不是黃金,更不是可以使用的實物,其本身沒有任何使用價值,在現實中,貨幣總是通過與實物的不斷交換而增值的。比如,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1塊錢買了塊鐵礦(投資),花1年時間加工成刀片後以1.1元賣出(資產增值),一年後你就擁有了1.1元的貨幣,可以買1.1塊的鐵礦。也就是說,它仍只有1元,還是只能買1塊的鐵礦,實際上貨幣是貶值了。
3、對於股票也一樣,雖然每年每股分紅都是1元,假設社會平均利潤率為10%,那麼1年後分紅的1元換算成當前的價值就是1/(1+10%),約為0.91元,而兩年後分紅的1元換算成當前的價值就是1/(1+10%)/(1+10%),約為0.83元,注意到,這個地方的每股分紅的當前價值是個等比數列,按之前假設,公司長期盈利,每年的每股收益為1元,這些分紅的當前價值就是一個等比數列的和,這個和是收斂的,收斂於每股分紅/(1+社會平均利潤率)/(1-1/(1+社會平均利潤率))=每股分紅/社會平均利潤率,也就是說每年如果分紅1元,而社會的平均利潤率為10%,那麼該股票的當前價值就是每股10元,不同的投資者就會以一直10元的價格不斷交換手中的股權,這種情況下,股票的價格是不會變的。
⑦ 買賣股票時要用到哪些計算公式
股票交易成本計算
股票交易以手為單位,即一手等於100股.交易方式為T+1,即當日買入後最快要到次日才可以賣出.股票一次最少買100股,即至少一手.買入最少掛100股,賣出最少可以掛1股。
股票交易成本計算:
費用包括(單邊):
印花稅0.1%,
傭金自由浮動,但不能超過0.3%,
過戶費1000股1元(深交所不收)
證管費0.02%(有的券商把這筆費用合到傭金里,有的單收)
另外券商可酌情收取報單費,每筆最高10元(一般都不收)
其他的費用都沒了,撤單不收費
雙向收費指買時收一次,賣時也收一次。
實例:
費用包括(單邊):
印花稅0.1%,
傭金自由浮動,但不能超過0.3%, (深市最底收取5元,滬市最底收取10元)
過戶費1000股1元(深交所不收)
證管費0.02%(有的券商把這筆費用合到傭金里,有的單收)
另外券商可酌情收取報單費,每筆最高10元(一般都不收)
另外,權證傭金視同購買封閉式基金,不收印花稅!!
1。你買入的是上海股票,傭金(手續費)按0.3%收,你以4.66元買入300股共用資金1398元,所以0.3%不足10元,要按10元收取,印花稅1.39元,過戶稅0.3元(滬市為每1手0.1元不足1元按1元收取)
所以你買入時在你成交時就會扣您1398+10+1.39+1元=1410.39元
除以你的300股等於4.70元。再加上你賣出時還會收您大約賣出總市值的0.5%來算,您最少要4.75元以上賣出才會有盈利。
2。4.75元以上全部賣出,保證不賠。當然更高收益也會更高
雙向收費指買時收一次,賣時也收一次。
費用包括(單邊):
印花稅0.1%,
傭金自由浮動,但不能超過0.3%, (深市最底收取5元,滬市最底收取10元)
過戶費1000股1元(深交所不收)
證管費0.02%(有的券商把這筆費用合到傭金里,有的單收)
另外券商可酌情收取報單費,每筆最高10元(一般都不收)
另外,權證傭金視同購買封閉式基金,不收印花稅!!
手續費主要有三個費用
一是傭金買入賣出各千分之一點七(至少5元)
二是印花稅買入賣出各要千分之一
三是過戶費(只有上證A股要)每一千股(10手)一元(至少1元)
(不同證券公司及交易方式不同傭金會不同)
以上是網上交易的交易手續費,電話委託和到證券公司交易高於以上費用
傭金每次至少5元所以每次交易花的傭金過五元就可以了(一般都過)
上證A股收過戶費,買的股票股價越低在這上面花的就越多(因為一樣多的資金可以買更多手)不喜歡多交過戶費可以選擇深證A股交易。。。
保本價:買入股價*1.003/0.997
盈虧計算:賣出股價*賣出手數*0.997-買入股價*買入手數*1.003
這樣算出盈虧和實際交割單據老是差幾元(一萬元的交易差3~5元)不是多就是少可能是交易所的系統稅佣考慮小數點後多幾位以及實際成交股價也帶小數點後第三位吧。。。
一般如果網上交易交易軟體都會自動標明浮動盈虧和成本價(盈利和成本都只計算了買入手續費用)
買賣股票時需要交納手續費、印花稅、過戶費。
手續費的收取比例,不同的券商各不相同,但國家規定不得超過交易金額的千分之四。
印花稅的收取比例,大約是千分之一。
過戶費的收取極低,通常交易金額接近10萬元,才收取1元。可忽略不計。
如果你買1000股10元的股票,那麼要交納:
手續費(這里按千分之四計算):(1000*10)*0.4%=40
印花稅:(1000*10)*0.1%=10
過戶費:按1元算。
40+10+1=51元。
賣股票時計算方法相同。但要把股票價格換成賣出價。
提示:要想盡量減少手續費,就要選擇好券商。但並不是手續費少的券商就好。例如一些小券商的手續費很低,但是由於其規模小,所以信譽無保證、服務不到位、信息不準確,反而會得不嘗失。
------------------
我國的證券投資者在委託買賣證券時應支付各種費用和稅收,這些費用按收
取機構可分為證券商費用、交易場所費用和國家稅收。目前,投資者在我國券商
交易上交所和深交所掛牌的A股、基金、債券時,需交納的各項費用主要有:委
托費、傭金、印花稅、過戶費等。
1.委託費:這筆費用主要用於支付通訊等方面的開支。一般按筆計算,交易上海
股票、基金時,上海本地券商按每筆1元收費,異地券商按每筆5元收費;交易
深圳股票、基金時,券商按1元收費.
2.傭金:這是投資者在委託買賣成交後所需支付給券商的費用。上海股票、基金
及深圳股票均按實際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點五向券商支付,上海股票、基金成交
傭金起點為10元;深圳股票成交傭金起點為5元;深圳基金按實際成交金額的千
分之三收取傭金;債券交易傭金收取最高不超過實際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二,大宗
交易可適當降低。
3.印花稅:投資者在買賣成交後支付給財稅部門的稅收。上海股票及深圳股票均
按實際成交金額的千分之四支付,此稅收由券商代扣後由交易所統一代繳。債券
與基金交易均免交此項稅收。
4.過戶費:這是指股票成交後,更換戶名所需支付的費用。由於我國兩家交易所
不同的運作方式,上海股票採取的是"中央登記、統一託管",所以此費用只在投
資者進行上海股票、基金交易中才支付此費用,深股交易時無此費用。此費用按
成交股票數量(以每股為單位)的千分之一支付,不足1元按1元收。
5.轉託管費:這是辦理深圳股票、基金轉託管業務時所支付的費用。此費用按戶
計算,每戶辦理轉託管時需向轉出方券商支付30元. 詳見下表:
表一:上交所證券交易費用
A股 B股 債券 基金 證券投資基金
傭金 3.5‰ 6‰ 2‰ 3.5‰ 2.5‰
標准傭金 ¥10.00 $20.00 ¥5.00 ¥5.00 ¥5.00
印花稅 4‰ 3‰ 0‰ 0‰ 0‰
過戶費 1‰ 1‰ 0‰ 1‰ 0‰
標准過戶費 ¥1.00 $1.00 ¥0.00 ¥0.00 ¥0.00
表二:深交所證券交易費用
A股 B股 債券 基金 證券投資基金
傭金 3.5‰ 4.3‰(HK$) 2‰ 3‰ 2.5‰
標准傭金 ¥5.00 $0.00 ¥5.00 ¥5.00 ¥5.00
印花稅 4‰ 3‰ 0‰ 0‰ 0‰
過戶費 0‰ 0.5‰(成交金額HK$) 0 0‰ 0‰
⑧ 買賣股票計算公式
安卓系統設置鎖屏密碼的方法較多,可以有數字密碼、圖案密碼和PIN碼等等。但萬一忘記這些密碼,解鎖的方法無外乎兩種。 一、 Google賬號解鎖 前提:被鎖機器之前設置並登錄了google賬號,賬號密碼已知,且手機可以聯網。 步驟: 1、隨意5次輸入密碼,系統提示5次輸入錯誤,30秒後重試。 2、此時解鎖界面下方會提示「忘記密碼」,點擊輸入之前設置過的Google賬號和密碼即可立即解鎖。 ? 二、清空數據解鎖 前提:無任何限制條件,但手機中最好沒有重要的用戶數據資料。 1、關機狀態下同時按住開機鍵和音量加鍵,進入recovery。 2、依次選擇簡體中文-清空數據-清空用戶數據,重啟進入系統,此操作只刪除用戶數據,應用軟體得以保留。
⑨ 股票價值的計算公式
股票價值=市盈率×每股收益。
股票價值=面值+凈值+清算價格+發行價+市價。
股票價值=稅後凈收益/權益資金成本。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拓展資料:
股票價值是虛擬資本的一種形式,它本身沒有價值。從本質上講,股票僅是一個擁有某一種所有權的憑證。股票之所以能夠有價,是因為股票的持有人,即股東,不但可以參加股東大會,對股份公司的經營決策施加影響,還享有參與分紅與派息的權利,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同理,憑借某一單位數量的股票,其持有人所能獲得的經濟收益越大,股票的價格相應的也就越高。
股票的清算價格是指一旦股份公司破產或倒閉後進行清算時,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實際價值。從理論上講,股票的每股清算價格應與股票的帳面價值相一致,但企業在破產清算時,其財產價值是以實際的銷售價格來計算的,而在進行財產處置時,其售價一般都會低於實際價值。所以股票的清算價格就會與股票的凈值不相一致。股票的清算價格只是在股份公司因破產或其他原因喪失法人資格而進行清算時才被作為確定股票價格的依據,在股票的發行和流通過程中沒有意義。
發行價
當股票上市發行時,上市公司從公司自身利益以及確保股票上市成功等角度出發,對上市的股票不按面值發行,而制訂一個較為合理的價格來發行,這個價格就稱為股票的發行價。
市價
股票的市價,是指股票在交易過程中交易雙方達成的成交價,通常所指的股票價格就是指市價。股票的市價直接反映著股票市場的行情,是股民購買股票的依據。由於受眾多因素的影響,股票的市價處於經常性的變化之中。股票價格是股票市場價值的集中體現,因此這一價格又稱為股票行市。
股票市價的簡單計算模型
股票市價的實際上是投資者對未來的預期。
對於股份制公司來說,其每年的每股收益應全部以股利的形式返還給股票持有者,也就是股東,這就是所謂的分紅。當然,在股東大會同意的情況下,收益可以轉為資產的形式繼續投資,這就有了所謂的配送股,或者,經股東大會決定,收益暫不做分紅,即可以存在每股未分配收益(通常以該國的貨幣作為單位,如我國就以元作為單位)。
假設,公司長期盈利,每年的每股收益為1元,並且按照約定,全部作為股利給股東分紅,則持有者每年都可以憑藉手中股權獲得每股1元的收益。這種情況下股票的價格應該是個天文數字,因為一旦持有,這筆財富將是無限期享有的。
但是,貨幣並不是黃金,更不是可以使用的實物,其本身沒有任何使用價值,在現實中,貨幣總是通過與實物的不斷交換而增值的。比如,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1塊錢買了塊鐵礦(投資),花1年時間加工成刀片後以1.1元賣出(資產增值),一年後你就擁有了1.1元的貨幣,可以買1.1塊的鐵礦。也就是說,它仍只有1元,還是只能買1塊的鐵礦,實際上貨幣是貶值了。因此,貨幣是具有時間價值的。
對於股票也一樣,雖然每年每股分紅都是1元,假設社會平均利潤率為10%,那麼1年後分紅的1元換算成當前的價值就是1/(1+10%),約為0.91元,而兩年後分紅的1元換算成當前的價值就是1/(1+10%)/(1+10%),約為0.83元,注意到,這個地方的每股分紅的當前價值是個等比數列,按之前假設,公司長期盈利,每年的每股收益為1元,這些分紅的當前價值就是一個等比數列的和,這個和是收斂的,收斂於每股分紅/(1+社會平均利潤率)/(1-1/(1+社會平均利潤率))=每股分紅/社會平均利潤率,也就是說每年如果分紅1元,而社會的平均利潤率為10%,那麼該股票的當前價值就是每股10元,不同的投資者就會以一直10元的價格不斷交換手中的股權,這種情況下,股票的價格是不會變的。
但是,為什麼市場上的股價會不斷變化呢?原因很簡單,是投資者對股票的預期收益不同導致的。
比如,A投資者認為股票從下一個年度起,每年的分紅會達到1.2元,並且會長期持續,那麼,他就願意花1.2/10%=12元的價格購買這只股票,B投資者沒有這樣的預期,只要他覺得每年的分紅不到1.2元,他自然會很樂意以12元的價格將手中股權轉讓給A。再比如,A投資者認為在當前宏觀形勢下,社會平均利潤率將不會有10%,只會有5%,並且長期保持在5%,即他如果投資鐵礦加工,1元錢買的鐵礦加工一年後只會以1.05元的價格賣出刀片,那麼他不投資鐵礦而轉而投資股票(長期獲利1元)的話,他願意花1/5%,也就是20元的價格購買這只股票。
或許大家會有疑問,為什麼社會平均利潤率降低了股票價格反而會升高,其實一句話就能說明這個問題,社會平均利潤率下降了,貨幣的貶值速度就下降了,而股票價格作為對於未來價值的預期自然就升高了。因此,股票的價格是公司盈利能力和社會宏觀經濟形勢共同作用的結果。
瀕臨破產的公司股票將一文不值,朝陽產業的股票會一路攀升,通脹預期會助推股價上揚,以上情況都是通過影響上述兩個因素而間接影響了股價的。